美国华人的生活现状

合集下载

一个在美华人白领的真实一天

一个在美华人白领的真实一天

一个在美华人白领的真实一天看到网上有人写北京白领的真实一天,手痒,写写在美国的华人白领的真实一天与大家分享。

人物背景:考托,考G,拿奖学金读学位,读完在不同的全美2000不强的公司上班,共约八,九年。

7:30 AM,家闹钟响了。

今天一早好象没有会开,再睡15分钟。

8:00AM,还是家靠,又睡过了,跳起,淋浴,刷牙,早饭牛奶,面包,火鸡肉,燕麦片,一共需30分钟搞定。

不堵车还得再开25分钟呢。

9:00AM,公司今天没堵车,准点到了。

和同事打打招呼。

进办公室,还有点不清醒,泡上一杯从国内运来的新茶。

股市还没开,上上网,新浪,文学城,YAHOO查查EMAIL,茶好香。

9:30AM,办公室股市开盘,精神振作。

同时打开几份文件,做进入工作状态,全神贯注状。

其实眼睛紧盯着YAHOO的财经版实时股价,手指虚点鼠标,还要耳听八方,好确保在没礼貌同事(或老板)不敲门进来时,随时切换电脑画面。

不容易啊!10:00AM-12:00PM,自己或别人办公室股市没什么波动,就看下午会不会V反弹了。

手下几个虾兵蟹将,得去监督一下他们的工作进度,就指望他们出成绩呢。

年纪较大的老美工程师A明显在混,给他上了上发条,可以管用几天吧。

年纪很轻的新移民工程师B竟然写着写着报告,卡壳了,说试了好久也不能把某图形加入到MICROSOFT的VISIO图形里。

什么?这也叫困难?让他把文件发了过来,琢磨了几分钟,噢,原来如比,10分钟搞定。

再把他叫过来,耐心教导。

得让你知道,做你的顶头上司还是得有点真功夫的。

看着小伙子的背影,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其间,11点左右吃酸奶,再上上网,新浪,文学城,看看股市,和老板(们)的秘书(们)聊聊天,掠过不表。

这些老板们的眼光太差了,尽召些45岁和 180磅以上的大妈,也不学学中国的老板们是怎样鼓舞办公室的士气的。

唉,怀念几年前那个RUSSIA年轻MM啊,可惜嫁人后就辞职了。

12:00PM 自己办公室QA 经理又派人来敲门,说一份文件一定要我看过(review)之后,他们才放行。

美国华人现状与华文媒体生态的考察研究——基于对美国华文媒体的实地考察

美国华人现状与华文媒体生态的考察研究——基于对美国华文媒体的实地考察

第一部分:在美华人现状概览狭义而言,美国华人又称华裔美国人或美籍华人,英语为:A m e r i c a n o f C h i n e s e ,是依据国籍确定的称谓;广义而言,凡具有中国血统的美国公民和旅居美国的中国人,都应纳入美国华人的范畴。

1860年开始,“华裔”成为第一个亚裔分类,出现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人口普查回答类别表格上,其他州则从1870年开始增加。

当前华人在美国已经成为亚裔族群中人数最多的族裔。

根据人口普查局列出的《2010年按州列出的最大细分亚裔人群百分比分布》,华人在美国各州的分布情况为:加利福尼亚(36.2%)、纽约(15.4%)、夏威夷(5%)、德克萨斯(4.6%)、新泽西(3.7%)、其他州(35.2%)。

[1]一、从“三刀”到“三师”华裔超508万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早在200多年前就开始了,经历了几次移民潮。

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之后,大批华人开始移入美国“淘金”。

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大批中国工人到加利福尼亚修建太平洋铁路。

1943年12月,小罗斯福签字废除了历时61年的《排华法案》生效后,饱受战乱之痛的华人难民经香港、台湾移居美国。

1965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新移民法》,彻底废除之前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条款,赴美华人移民数量大幅度增长。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及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通过留学、技术移民等方式进入美国的高素质华人开始迅速增加。

传统移民所从事的行业也从“三刀”(菜刀、剪刀、泥水刀)向新型移民的“三师”(工程师、医师、律师)等高素质职业转变。

1990年代开始,中国居民赴美留学、探亲人数增多,这些人被称为华裔中的新移民,以区别1980年代及以前从广东、福建、香港、台湾赴美的老移民。

2018年公布的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华裔美国人超过508万,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少数族裔。

新移民占据了全部在美华人的七成以上。

在收入方面,华裔家庭收入中位数约7.28万美元,他们赋予婚姻、生育、艰苦工作和事业成功以更多的价值感。

北京人在纽约,20年后的变与不变

北京人在纽约,20年后的变与不变

北京人在纽约,20年后的变与不变作者:李大玖来源:《人民文摘》2014年第03期“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20年前,因为一部折射东西文化差异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这句话曾红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

20年后,有消息说这部描写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来美淘金的中国人的事业与情感历程的经典之作正计划重新拍摄,而今天,仍有众多和剧中男主角王启明一样的“追梦者”来到纽约坚持着、奋斗着。

适应“救急不救穷”的理念“当年《北京人在纽约》热播之后,很多朋友对我说,你怎么这么抠门,自己亲戚一下飞机就送到地下室,扔下500美元还说是借给他们的,太绝情了吧?”时隔20年后,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大姨妈的扮演者慎广兰接受采访时笑道:“这个细节在现实生活中很真实。

要我说呀,这种做法现在也一样,没什么大改变。

”慎广兰家住美国纽约皇后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到美国已20多年。

记者采访她时曾两次碰钉子——原来她正忙于接待来访的客人——几位北京电影学院刚退休的教授,也是她的师哥师姐们。

头天接到他们,慎广兰请他们去纽约RADIO CITY看一年一度的圣诞歌舞剧,晚饭后,邀请客人到自己家留宿,第二天又带客人去纽约市内观光游览购物。

如此热情接待客人,与《北京人在纽约》中将亲戚送到地下室可谓天壤之别。

这件事能够说明20年来美国华人社区人情冷暖发生了变化吗?慎广兰却不这么认为。

慎广兰说,长期落地和短期做客的接待方式当然不一样。

接待准备长期留在美国的亲戚朋友,如果能够帮他找个住的地方,帮他找个工作,然后借给他500美元,这已经做得很好了。

帮他找工作受限于他的专业技能,租房自然要考虑他的承受能力。

“如果留在自己家里,一来不利于他自己打拼,二来时间长了,由于各自生活习惯、作息方式、文化差异等等,难免会有矛盾,甚至最后成为仇人。

短期的观光旅游就不同了,很多人都会让客人住在自己家里,这样热闹,说话也方便。

如何保护海外的华

如何保护海外的华

4、中国政府要加强对境外华人、侨 民和机构权益的保护。对发生动乱或 遭受战争灾难的国家,要及时的采 取安全的撤侨、移侨措施确保其生 命安全,同时还要通过驻使馆人员 与所在国家进行沟通确保其境外资 产不受进犯或对其经济损失赔偿其 一定的费用。
总而言之,保护和拓展中国的海外利 益就要维护好华侨华人的利益。随着中国 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融入世界与国际社 会的程度日益提升,中国将会有更多的人 到海外去发展,会有更多的企业到海外投 资,会有更多的资本到海外寻求新的机会。 中国的国家利益也会在不断的延伸与扩展。 因此加强保护海外的华侨华人,切实的保 护他们的权益应当也必须成为一切侨务工 作的着手点。
中国对本国海外侨民的保护措施:
在海外发生严重的骚乱事件,海外公民生命或财产遭 受损害时,我国政府一般是通过外交渠道加以解决,或者 通过使领馆实施保护和救助。但是,这些方式的作用相对 有限。我们知道任何时候,安全都需要一个较为全面而系 统的保护体系。海外公民的安全,同样需要一个多层次、 立体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因此如何保护海外公民的人身和 财产安全,重视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已经非常现实而 紧迫地摆在我国政府的面前。
二、海外华侨华人的社会现状
(一)经济地位 作为居住国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外华人经济对居住国经济的工业化和现 代化发展(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以华人为首的少数派在东南亚 的商业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东南亚的 华人对于当地居住国家而言其经济地位相 对比较高一些。
全球华人富豪500强
第五名,缅甸和老挝;缅甸、老挝华人都是由于历史和 政治原因而留下来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缅甸华人 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并且从事牙骗生意,还发了大财。缅 甸和老挝政府军几次要围剿他们,都无功而返。 第六名,菲律宾、越南;菲律宾有三百多万华人,和新 加坡全国人口差不多。但由于目前中菲关系紧张,华人的处 境也不是很好。而越南对中国一直采取敌视的态度,因此越 南华人在社会上受到一定的歧视。 第七名,柬埔寨;柬埔寨在红色高棉时期,迫害过许多 华人,目前虽然柬埔寨政府调整了对华人的一些政策但华人 处境仍旧一般。 第八名,东帝汶;东帝汶由于经济相当落后。而且帝汶 人勇猛好斗,华人常常成为他们的欺负对象。 第九名,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反华事件时起彼伏, 华人处境非常糟糕。

在美国的华人到底生活得怎么样?

在美国的华人到底生活得怎么样?

在美国的华人到底生活得怎么样?作者:王楠来源:《留学》2015年第13期出来的人,总是要面子的,只会给国内说在美国的好,自己真正过得如何,都是不会讲出去的,不然给人家笑话,所以国内人都觉得国外很好,都想移民。

清晨,当杨婆婆把波士顿唐人街的垃圾桶差不多都翻完一遍后,纽约长岛的李太太刚刚结束了一场派对睡下,Alex则钻出纽约地铁,猛灌了几口咖啡,抖擞了下精神走进终年不见阳光的华尔街。

在美国的西海岸,洛杉矶富人区的华人派对正热热闹闹迎来高潮,一些留学生还在熬夜改着论文,面前放了一排红牛;旧金山的古董商人王先生躺在床上还没睡着,他在琢磨下月回中国后去拜访哪些人,再赚上一笔;硅谷的Bruce还在修改着演讲用的PPT,作为一家社交软件公司的CEO,他正面临着如何带领这家创业型的公司发展壮大的考验,让国内VC追投很关键。

这些在美国的老中青三代华人们,由于来美的时代背景和身份家庭差别巨大,彼此的交集很小,生活方式迥异,各自为彼此的时代做注脚。

但相同的是,作为华人,都切不断与母国连接的脐带。

偷渡来的人阿伟举家迁居到波士顿,更确切地说是偷渡到美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

阿伟祖籍广东台山——全国著名的侨乡,移民到西方国家几乎是每个台山人出生后的使命,先出去的人也总会想方设法帮助老家的亲友移民,偷渡或投靠亲人是最主要的途径。

阿伟的舅舅是家族里第一个闯荡美国的人,从做唐人街的黑社会打手开始,从最底层一步步往上爬。

阿伟舅舅发家致富的模式很典型:靠收保护费积累了第一桶金后,投资中餐馆,因为其他生意不会做,餐馆赚了钱,于是买房子,再出租,收租金,赚了钱再买更多的房子,更大的楼,其他理财方式一概不懂。

上世纪八十年代,阿伟家族二十多号人浩浩荡荡投奔舅舅时,他舅舅已经在波士顿唐人街买了两栋楼。

但舅舅只施舍给他们一间破旧的十几平的地下室,二十多口人就挤在这间地下室。

阿伟那时十一二岁,说起“美漂”的最初经历依然情绪激动:“哪里有床?板子用砖架起来,就是床,老人睡上面,年轻的钻进去睡床板下面,我睡放鞋子的门边,插脚地方都没有,每天都要小心睡觉时被踩死。

盘点在美华人扎堆居住的城市!看看美国哪些州华人最多

盘点在美华人扎堆居住的城市!看看美国哪些州华人最多

盘点在美华人扎堆居住的城市!看看美国哪些州华人最多
移民美国一直是很多高净值人士的选择。

很多新移民拿到绿卡后,都会面临去哪儿居住的选择。

本期,小编来盘点移民美国后华人最喜欢居住的城市,给那些即将移民美国的新移民们一个择居参考。

据统计,在美华人主要分布在美国东西海岸,这些区域内的一线城市是很多华人新移民的居住选择地。

以下这些州,华人扎堆最多。

加利福尼亚州:110多万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36.9%;
纽约州:50多万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16.9%;
新泽西州:13万多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4.4%;
德克萨斯州:12万多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4.2%;
伊利诺斯州:近10万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3.3%;
华盛顿州:8万多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2.8%;
宾夕法尼亚州:7万多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2.5%;
马里兰州:6万多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2.3%;
佛罗里达州:6万多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 4.1%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腾飞,大批投资者移民迁居美国,他们绝大多数人都会优先考虑洛杉矶、纽约、旧金山等美国几大城市。

未来,华人越集中的地区,会吸引越多的海外华人投资者来此投资置业。

更多美国移民资讯,请登录澳信移民网,每天为您更新各国新鲜热辣的移民政策信息,更有权威深入的分析和讲解。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海外华侨华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作为一群在国外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并分析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海外华侨华人的规模和分布情况。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海外华侨华人的数量已超过6000万人,遍布世界各地。

其中,东南亚国家是海外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尤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为主。

同时,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也有大量的华侨华人。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身份认同、工作机会、教育环境、社交网络等。

首先,身份认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海外华侨华人往往身处异国他乡,需要在保持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融入当地社会。

这需要他们面对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以及与本地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挑战。

其次,工作机会对于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至关重要。

在国外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新移民来说。

语言、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等因素都会对他们的就业情况产生影响。

因此,一些海外华侨华人可能会面临就业困难和职业发展的挑战。

教育环境也是海外华侨华人关注的重点。

对于那些带着家庭移居到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他们需要考虑子女的教育问题。

在面对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文化背景时,如何帮助子女平衡中西教育,维护自身文化传统,成为他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此外,建立社交网络也是海外华侨华人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海外华侨华人数量众多,加入社区组织、参加社交活动等可以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社会,扩大社交圈。

同时,社交网络的建立也为他们提供了求职、交流等方面的机会。

面对这些问题,海外华侨华人也有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维护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观非常重要。

无论身处何地,保持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加强身份认同和自信心。

其次,学习当地语言和文化是融入社会的关键。

通过学习当地语言,他们可以更好地与当地人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就业和社交网络的建立。

美媒 华人移民大量涌入令纽约布鲁克林巨变

美媒 华人移民大量涌入令纽约布鲁克林巨变

美媒:华人移民大量涌入令纽约布鲁克林巨变《纽约时报》网站15日发表文章,讲述了华人移民的大量涌入对布鲁克林区人口组成带来的巨大改变,以及华人居民在布鲁克林的生活现状。

报道描述了在班森贺区、U大道、羊头湾等社区中新华人社区的形成和兴旺。

以下为全文翻译:刚到下午5点,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幼童从楼梯上奔跑下来,而他们来自中国的祖父母们则上气不接下气地跟着身后。

之后不久,这些中国孩子们的父母也到了,他们大多数是邮局人员、警察、餐厅老板以及金融分析师。

在接到刚完成中文、西班牙文及数学课的孩子们以及祖父母后,一家老小便驾驶休旅车离去。

这是布鲁克林IP Kids学校最常见的一幕。

IP Kids是三年前布鲁克林的班森贺(Bensonhurst)和格拉夫森德(Gravesend)交界处开始运行的“蒙特梭利学校” (Montessori school)(被广泛称为蒙氏教育法),这里也是布鲁克林移民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截止目前,中国移民已经是纽约市第二大的外国出生移民群体,仅次于多米尼加移民,而中国移民的涌入也正在改变纽约市各个传统社区的组成,其中最明显的改变发生在布鲁克林区。

当布鲁克林八大道作为该区首个中国城正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在班森贺区的86街上,你可以看见中国超市正在一个接着一个地开张,这里已成为了布鲁克林的第二个中国城。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移民选择搬入一些原本是欧洲移民居住的地区:例如贝瑞吉(Bay Ridge),康尼岛,地区公园(Borough Park),达客高地(Dyker Heights),克里申(Gravesend)以及海军公园(Marine Park)。

“这几乎就像滚雪球”。

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移民和亚裔美国人研究教授邝治中(Peter Kwong)表示,“一旦你一开始确定了一个方向,就会沿着地铁线路一直顺延。

” 邝治中说。

位于布鲁克林的班森贺拥有纽约最多的中国出生居民,共有中国出生人口31,658人居住在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华人的生活现状
关于美国华人生活现状到底怎么样,可谓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华人在美国属于“二等公民”,也有人说华人在美国普遍收入较高,多为中产阶级……在美国的华人有多少?都住在哪?马里兰大学发布的华人数据报告总结出了一些数据来说明在美华人的生活现状,里面的一些数据十分有趣,请跟随出国移民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美国华人生活现状:
新移民占大多数
虽然华人在美国奋斗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在的美国华人当中,有70.6%都是出生在美国以外的地方。

也就是说,新移民占据了全部在美华人的7成以上。

在这七成新移民中,59.5%的华人来自中国大陆,25.5%来自港澳台地区,剩下约15%则来自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地,属于二次移民。

芝加哥唐人街是美国最早的中国城之一。

不过当年这些中国城的中国劳工大多还是落叶归根,最终选择回到家乡。

在美华人由来美年龄可以构成一代移民(成人后才来到美国),1.5代移民(青少年时期来到美国,在中国受过一定教育),及二代以上移民(在美国出生),其中54.2%的华人都是一代移民。

29.8%是二代及以上移民,而16%则是1.5代移民。

华人都聚居在哪些州
美国各州华裔比例。

不难看出加州、纽约州、马萨诸塞州、华盛顿州和檀香山是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

超过一半(57.6%)的华人都住在两个州:加州(38.4%)和纽约州(19.2%),而超过60%的华人都住在都市区域(Metropolitan regional urban area)内。

从事职业:“码农”并不是最多
虽然华人工程师和程序员似乎是网上论坛的主流,但其实做餐馆才是华人中比例最高的职业。

有高达12.3%的华人劳动力目前从事的是饮食行业,这几乎是程序员(4.6%)、教育事业(4.5%)及医疗事业(4.1%)的总和。

总体来说,这四项是华人劳动力中从事人口最多的职业。

各种菜系的中国餐厅几乎是所有中国城的最大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数据显示的是华人群体的总体情况,如果单看来自大陆的人群,
男性所从事职业前两位是:厨师(13.4%)和程序员(8.2%);
女性则是:程序员(6.1%)和会计(5.2%)。

此外还有4.8%的来自大陆的女性在做餐馆服务员,4.0%做收银员。

考虑到来自大陆的华人占所有华人近6成(59.5%),我们不难看出,华人群体里白领与蓝领巨大差距。

这多少也能反映出高科技移民和偷渡的低教育移民之间的技能鸿沟。

究竟有多少非法移民
其实并没有多少。

现在,美国亚裔非法移民总共有约140万,其中只有12万(移民局估计数值)到20万(马里兰大学调查估计数值)左右是华裔。

比起近400万的华人群体来说,这12万到20万已经算很少了。

比起665万的墨西哥裔非法移民来说,亚裔非法移民真是九牛一毛。

奥巴马总统的移民改革让不少非法移民看到了希望。

这些非法移民多数过着艰苦卓绝的生活,期盼着美国政府的“大赦”。

在华人群体中,最关心移民改革的就是非法移民了,他们在美国挣扎谋生,有些人已经在美国十多年、二十年,不论是在餐馆打工还是干苦力,自己的事业已经在美国扎根。

只是身份问题没有解决,许多人无法和配偶孩子团聚,思念之苦只能独自忍受。

收入状况
从整体来看,华人的收入的确是比较高的。

无论是中位数(Median)还是均值(Mean),华人在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家庭收入、贫困率上都随着代差显著优化,不过考虑到二代及以上移民中很多都有着家庭财富几代积累,当然会对统计有所影响。

华人个人收入中位数为37,229美元,均值为51,835美元,均远超美国平均水平,这与华人好学、勤奋的特点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亚裔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普遍高于其他族裔,而华裔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更是高于亚裔平均水平。

不过,当进行具体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实际上收入表现最好的是1.5代移民。

美国本土出生的华人二代在收入方面除在“部分大学”教育程度这一层级中略胜1.5代以外,其他各个不同教育程度的群体都是输给同样教育程度下的1.5代移民的,尤其是硕士以上教育程度中,差距最大,平均工资差了近5000美元(1.5代移民平均工资10.6万美元,二代移民10.1万美元),从行业来看,二代移民只有坐到了经理层才终于开始挣得比1.5代移民多(1.5代移民11.5万美元,二代移民20.0万美元,差距还是很显著的),但如果从行业来看,无论是金融、IT、科技、法律、医疗,二代移民的收入水平都是全面落后于1.5代的。

当然,无论1.5代移民还是二代移民,挣的都比一代移民多多了,毕竟他们的家庭条件比起一代移民普遍好得多。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华人虽然平均收入在各族裔中排在前列,但中位数却并不高,还是
有9.4%的人口在贫困线挣扎,在亚裔中贫困人口比例第三高(第一韩裔11.7%,第二越南裔11.5%),不过终究还是比美国平均贫困率9.8%略低。

如果从所受教育水平分层来看,华人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上群体的贫困率都高于平均,反而是所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人群的贫困率更低。

通婚情况:华人女性真爱白人男性吗
总体而言,华人和其他族裔通婚率是随着代差而增加的。

华人女性更容易与白人通婚这个现象的确是可以用统计数据证实的:第一代华人女性与白人男性通婚比率几乎是华人男性与白人女性通婚比率的5倍(8.8%对1.8%);
而华人男性、女性与其他非亚裔少数族裔通婚的比率则差距不大(都小于1%,0.8%对0.3%) ,1.5代华人女与白人男性通婚比率也是华人男性与白人女性通婚比率的约1.5倍(20.8%对13.5%)。

而在二代移民中,与白人的通婚比率就很高了(女性41.6%对男性26.7%),考虑到华人男女和其他非亚裔少数族裔通婚率都很低(最高不到3%),且其他亚裔也不过14%(二代华人男性有13.8%与其他亚裔女性通婚,反之只有10.5%的二代华裔女嫁了其他亚裔男性),因此,说华人女性比华人男性更容易与白人成婚是有数据支持的,至于原因是“华人女性更爱与白人通婚”,还是华人男性不受白人女性欢迎,那就是更深层次的话题了。

而同性婚姻的话,目前马里兰大学还没有给出相关的数据,因为全美同性婚姻合法还不到1年时间,相信未来会出现很多相关的数据资料。

展望未来:华人移民将成影响美中关系的中坚力量
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新一代华人移民,虽然与以华工为主体的老一代移民之间有着历史传承关系,但是却拥有完全不同的整体素质和历史机遇。

新一代移民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其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达41%,而在美国总人口中这一比例不过是20%。

他们就业的领域也多是医药、工程、技术和教育等方面,可以说是美国社会中的技术精英。

他们所具备的知识和专长,对祖国的价值远远超出了老一代移民的“侨汇”。

在今天,华人得以依靠快捷的通讯和交通手段,建起联系美中两国的商业、移民和交流的网络。

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大陆过去三十年的迅猛变化和加入国际社会的坚定步伐,也为他们建立这些网络提供了无穷的机会和动力。

如今,新一代的移民开始更多地利用起自己较高社会地位以及获得不久的政治投票权,参与美国的政治运作。

与任何历史时期相比,美籍华人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在主流社会的文化和政治媒体中扮演如此引人注目的角色。

社会经济地位之改善、族裔意识的提高、同中国社会保持密切联系的实力,还有对自身文化的欣赏将注定使得美国华人在美中两国发展中同时扮演重要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