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田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我国煤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现状

浅析我国煤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现状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增长, 但煤田水文地质工作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煤矿区干旱缺水、突水水害严重、环境问题凸显, 而煤田水文地质工作严重滞后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本文分别叙述了我国各大煤炭基地, 特别是首批国家规划矿区的水文地质勘查现状,分析了煤矿区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并对煤田水文地质工作提出建议,以保障我国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煤田水文地质;勘查现状;建议abstrac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the demand for energy grows considerably, but coalfield hydrogeological work did not cause enough attention. coal mine water inrush water disaster of drought and water shortag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and geology to work serious lag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al industry needs. this paper describes china’s major coal base, especially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planning mining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situation, analyzed coal mining area hydrogeological problems appeared, and the geological work proposes, to ensure that china’s coal industry sustainabledevelopment.key words: coalfield hydrogeology exploration situation; suggestions;中图分类号:p641.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煤炭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而煤田水文地质工作是煤炭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
煤矿地质地层及水文地质资料

煤矿地质地层及水文地质资料1.1.2 位置及交通磨心坡煤矿位于重庆市北碚区N50°E,直距5km,公路运距8km,行政区划属北碚区东阳街道磨心坡村所辖,主平硐井口的平面直角坐标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X=3305715.256Y=36352543.386H=+222.420m井口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8′26″北纬:29°51′39″襄渝铁路、仪(陇)北(碚)公路由南向北纵贯矿区西侧,渝遂铁路、渝武高速公路从矿井南端经过。
矿井生产的煤炭经磨心坡洗煤厂洗选后,主要经皮带走廊上襄渝铁路运达各地用户,矿区交通方便。
详见交通位置图1-1。
图1-1:磨心坡煤矿交通位置图比例尺1:200万1.1.4 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磨心坡煤矿地处华蓥山脉南段,两排近于平行的山脊(内山和外山)走向基本与构造线一致,呈N25°~35°E。
总的地形是北东高、南西低,两山之间为嘉陵江组石灰岩溶蚀槽谷,山脊高一般在+600~+700m以上,最高峰位于北西部的马鞍山,标高+815.84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西角麻柳湾,标高+400m,亦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相对高差415.84m,属低山地貌。
山脊两侧近于东西向的横向冲沟发育。
矿区内嘉陵江组、飞仙关组第二段、四段、长兴组及龙潭组石灰岩的岩溶漏斗、落水洞等发育。
本区属溶蚀、剥蚀低山地貌。
2、气候该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暖夏热,春秋多变,降水充沛,分配不均,空气湿润等特点。
据北碚区气象局资料,年最大降雨量1544.3mm(1981年),年最小降雨量783.2mm(1990年),多年平均降雨量1163.3mm,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5%,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100mm,最近10年日最大降雨量177.3mm(2003年7月19日)。
多年平均气温18.4℃,极端最低气温-2.5℃(1977年1月29日),极端最高气温43℃,(1951年8月15日)。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

XXX煤矿水文地质情况调查报告一、概况本煤矿概括情况坐标如下二、自然地理条件1、地势矿区地势总体是北部或北西部较高而南部或南东部较低,呈向南倾斜,区内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大隆组和三叠系下统夜郎组分布地段地形较陡,煤系地层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分布地段较缓,含煤地层多被第四系残坡积物所覆盖,最高海拔标高2121.4m,最低海拔标高1790m,最大相对高差约331m。
2、气象矿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长夏短、春秋相近、多雾、多阴雨、少日照。
根据XX县气象局多年统计资料,本区年平均气温11.8℃,极端最高气温34.5℃,极端最低气温-9.3℃,年平均相对温度84%,年平均降水量1126.71mm,雨季(5~9月)降水量占75.3%,日最大降水量101.2mm。
3、地表水体xx县xx乡xx煤矿,所在区域位于贵州西北部,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六冲河支流,区内地形以中山为主,内部多盆地缓坡,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如溶丘、洼地、溶斗、伏流分布普通,区内地下水主要可分为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分布于裸露岩溶山区,泉水流量大、裂隙水为大气降水渗入分化裂隙,构造裂隙而形成,泉水流量小。
xx煤矿区内无常年性河流等大的地表水体,但北西---南东向冲沟发育,地表沟溪水、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最终通过岩溶、漏斗、落水洞、裂隙、导水断裂等形式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溶蚀裂隙含水层中,另一部分则以岩溶泉的形式流出矿外,排泄到六冲河中。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通过风化带、裂隙、洼地、漏斗、落水洞等渗入地下,形成基岩裂隙水、溶洞水、其运动受地表、地下水分水岭、局部侵蚀基准面、岩性和地质构造等的控制,总体由北、北西向南、南东方径流。
4、地貌矿区为溶蚀侵蚀中山沟各斜坡轻微切割地貌,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上统茅口组(P2m)、龙潭组(P2l)、长兴组和大隆组(P3c+d)以及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中的碳酸盐覆盖范围广,峰丛、洼地、溶洞等喀斯特地貌较发育,在逆向坡地带易形成陡崖、陡坡、龙潭组(P3l)含煤地层等经多次风化剥蚀形成低凹或缓坡地形。
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

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为从全国范围内对中国的主要煤矿聚集区进行水文地质类型和特征的总体认识,从宏观归纳煤矿赋存的整体规律,进而为未来中国煤炭低迷过渡期煤炭开采的水文地质调查起到指导性作用,本文总结过去十年鼎盛时期的全国煤炭开采、生产经验,着眼于全国四大主要聚煤区通过系统的统计、分析严密分析了全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特征,并从全国范围内的煤矿分布、涌水量、类型复杂度和富水系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归纳总结。
标签: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矿井水害防治技术归纳总结1全国矿区区域地质概况我国煤田分布极其广泛,在空间分布上可以说是遍及整个中国,并且各个成煤时期的煤炭都有赋存。
根据我国各个煤田的赋存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为便于进行我国煤田的水文地质分区,大致可分为四个主要的聚煤区,即以河北、山东、河南为主的华北煤区、以湖南、湖北、福建、江苏、安徽、江西等为主的华南煤区(包括台湾)、以新疆、宁夏、甘肃为主的西北西南煤区、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辽宁西北为主的东北煤区。
我国煤矿水文地质划分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其以指导整个矿区、矿井的灾害水防治。
矿井水文地质划分工作的对象范围偏向中小范畴,一般以矿井为主的较小范围,并时常兼顾矿井开采水平或煤矿某一煤层。
在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时,要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我国煤矿矿井面临着巨大的矿井自然水害,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矿井进行全面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显得尤为重要,下图为我国范围内矿井分布与已划类型矿井数。
2主要矿区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在全国范围内,矿井分布遍布全国,四大主要聚煤区占据中国八九成的面积,我国地域广泛,水文地质区域性强,因此,为科学准确的进行水文地质区域的划分显得尤为重要。
2.1华北矿区水文地质分析华北矿区时代主要为新生代-第三纪、中生代-侏罗世、古生代-二叠纪、古生代-石炭世等,含煤地层主要有山东黄县组、山西、陕西、河南、太原组等,形成了黄县、大兴、京西、大同、宣化、平顶山等为主的矿区建设,该区矿井顶板多为沙质、泥质岩性,该地区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为顶底板逾水膨胀,顶板较为难管理。
我国东西部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差异性分析

我国东西部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差异性分析0引言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不仅制约着煤矿生产效益,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
依据矿井的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开采规划,以及安全生产措施,是保证煤矿正常生产的重要前提。
但是从大多数的煤矿水文地质的勘察,发现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存在重要差异,包括了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补给水的类型,同一含水层的厚度,水压力富水性等均有差异,其中区域性的差异尤为明显。
本文将以东部地区的济宁二号井和西南地区的吉盛煤矿为例进行分析。
1水文地质概况济宁二号井水文地质单元面积约2000km2,东部为兖州煤田(包括曲阜),西部为济宁煤田。
煤田东界为孙氏店断层,断层以东自北向南分别为兖西(曲阜—曹洼)奥灰水源地和邹西奥灰水源地,均为第四系覆盖。
西界以济宁断层与唐口勘探区相邻。
南北分别以煤层露头为界。
东界峄山断层,落差>3000m,东升西降,区内奥灰与区外前震旦变质岩系相接触;西界济宁断层,落差120~>1000m,东升西降,区内奥灰上部与区外二叠系石盒子组或上侏罗统地层相接触;南界凫山断层,落差>2000m,北升南降;北界长沟断层,落差500m,南升北降,区内奥灰与区外二叠系地层相接触。
区内孙氏店断层东升西降。
断层以东,有寒武系地层及震旦系地层出露,底部局部有前震旦系变质岩系;断层以西奥灰与上二叠统或上侏罗统地层相接触。
区域内奥灰受断层控制,以断层与周围不透水地层相接触,侧向补给、排泄不良。
但在石灰岩中的断层带和构造裂隙,易受水溶蚀而形成含水带,因而还不能排除边界断层有垂向补给的可能性。
吉盛煤矿区处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区内地表水体主要为矿区南东角和北西角地表各有一条溪沟,在地表径流一段距离后在矿区北东方向的龙家寨附近进入地下河(岩溶),然后排泄于偏岩河,最后注入乌江。
地表水体流向大致为由西南向东北运移。
两条溪够季节性有水,雨季流量变化显著。
两矿主要表现为:东部构造发育,构造对水文条件的影响很大,且下部有奥灰水;西南部则相对岩溶发育,地表水充沛,地表水对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

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作者:贺进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7年第01期摘要:我国地大物博,含煤量丰富。
煤矿业的发展对于我国重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介绍了我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与特征,并对煤矿水文地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特征分析煤矿是人类在矿含量丰富矿区开采煤炭的区域。
煤矿的形成勘探与开采工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水文地质的干扰。
煤炭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我国含煤量丰富,但能形成矿区的只有几个。
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成煤类型,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类型煤矿勘探人员制定合理的煤矿开采方案1 我国煤矿分布及水文特征分析我国煤碳含量丰富,根据我国煤炭的储存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可分为四个聚煤区:以东北三省为主的东北煤区,以山东河南为主的华北煤区,以江苏江西为主的华南煤区以及以新疆宁夏为主的西部煤区。
华北区域的煤矿水文地质环境主要以寒武纪碳酸盐岩为主要化学形式,以砂岩砾岩为主要成矿类型。
由于煤炭覆盖层较薄,煤炭裸露于地表,典型的如山西煤矿。
华北冲击性坡地较多,煤田渗水性好,煤田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影响较大,对于含水量多砂砾层会对煤矿开采有一定影响。
华南区的煤田成岩类型主要为浅海碳酸盐,煤矿水文类型为地表水,大气降水和岩溶水。
气候潮湿,煤田受含水量的影响也较大。
为了减少水害危险,让煤矿的涌水量标准值保持在恒定范围,当地有上千个煤矿根据地区不同的特点进行了地区性质的划分。
东北地区煤矿水文地质类型较复杂,主要由不同类型的岩浆岩构成,含水性较弱,渗水容易。
水文地质类型的矿区占有很多。
该区有裂缝水害区的煤矿水文地质类型,还有很多复杂的综合型煤矿类型。
西部地区煤炭形成于侏罗纪和三叠世两个时期,前者是陆地沉积岩,后者是石灰岩,都不含岩溶水,但有裂隙水。
因西部干旱环境影响,地下水资源储量少,煤层矿化程度好。
2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详细的水文地质勘测能够为某矿的生产开采打下便利的基础。
连昌煤矿水文地质报告

连昌煤矿水文地质报告近年来,水文地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个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关注焦点。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长,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水文地质勘查报告也成为了各大矿山和企业进入新区域勘探的必要手段之一。
在中国特洛伊集团旗下的连昌煤矿,为了保证煤炭的稳定供应和生产的正常进行,也需要对周围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
因此,本文将对连昌煤矿水文地质报告进行详细讲解。
一、连昌煤矿地理概况连昌煤矿位于河北省卢龙县连村镇,总面积达到12000亩,其中地表地形平缓,煤田地质结构复杂。
目前,该煤矿已经开发了10余年,累计开采量大约在130万吨以上。
二、连昌煤矿水文地质问题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很容易引起重大安全事故。
连昌煤矿以山地采煤为主,因此,煤炭开采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少的水文地质问题。
首先,该煤矿地处于黄河流域之一的两河流域,当地年平均降水量在500-700毫米左右,极端降水量约可达到1000毫米以上。
这种水文地质环境会对开采煤炭的正常进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周围的水位、水文系数和水文地质结构进行深入地分析。
其次,连昌煤矿周边还有很多河流和水井,这些都会对煤炭开采造成一些挑战。
其中最具挑战的是周边的鹤山河,该河流自南向北穿越煤矿的中部地带,并且在煤矿临近的地方形成了一个深达十多米的河谷。
这样的地形不仅增加了煤炭开采的难度,而且也会对煤炭开采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带来很大的挑战。
三、连昌煤矿水文地质报告为了保证生产的稳定和安全,中国特洛伊集团在连昌煤矿开展了一次水文地质勘查。
该勘查主要依据现场调查、档案资料、工程钻探、水化学分析、水位监测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对煤炭开采中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该报告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煤层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对煤层(晋祠组)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包括煤层水分含量、补给和排泄情况等方面。
2.周边水源的水化学特征:对鹤山河周边的水源进行了水化学分析,评估了其对煤炭开采环境的影响。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 引言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而水资源则是矿井系统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进行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报告将对某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分析。
2. 研究区域概况该煤矿座落于某省某市,地处山区。
矿井开采煤炭深度达到1000米以上,地质条件复杂,水文地质具有一定的特点。
研究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大,地下水系统发育,降水量较大。
3. 主要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地质调查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和实验室分析,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岩性、地层分布等特征。
3.2 水文调查通过测量地下水位、地下水流速以及地下水水质等参数,全面了解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
3.3 地下水监测在研究区域内设置地下水监测站,定期对地下水位、水质进行监测,以及对地下水体的运动进行跟踪研究。
4. 调查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以下:4.1 地质特征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花岗岩、页岩和砂岩组成。
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砂岩层中,富含矿物质和溶解氧,水质较好。
4.2 水文特征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下水位较高,且水流速度较快。
降水量较大,地下水系统发育。
4.3 水质特征研究区域的地下水水质较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但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区域附近存在一些矿区排放废水的影响,对地下水水质形成一定的威胁。
5. 建议与措施为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5.1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对研究区域的水资源保护,限制矿区废水的排放,加强水质监测与治理工作,确保地下水水质符合要求。
5.2 加强地下水监测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测网,加强对地下水位和水质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地下水的变化情况,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依据。
5.3 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对研究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力度,积极探索煤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6.研究区域具有复杂的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