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讯行业反垄断问题研究

中国通讯行业反垄断问题研究
中国通讯行业反垄断问题研究

论文名称中国通讯运营行业反垄断问题研究

学院法学院

专业法律硕士(非法学)

学号1103391011

姓名刘峰

2012 年08 月21日

摘要

谁也没有想到,在短短的十几年间,电话,手机,就已经从90年代的奢侈品变成了人人享有的生活必需品了,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中国通讯行业的两大巨头: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两者几乎瓜分了中国的移动通讯市场。而中国电信,则几乎独霸固定电话市场。近些年来,随着电信的改组,中国电信也加入了手机通讯运营的战场,形成了三强鼎立之势。而通信行业在我国一直作为公益性事业,采取的是国有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垄断经营方式和低成本、高财政补贴的机制。价格基本不受供求关系和成本变动的影响。加上其生产的网络性、规模经济性、技术和成本等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壁垒又很高,很难进入这个行业市场与之竞争。由此,通信行业垄断滋生自然难以避免。如社会较为关注的通信资费不合理问题,由于涉及价格垄断,一直是舆论争论的焦点。随着人们维权意识和反垄断意识的增长,民众对打破垄断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本文试图从法律视觉对打破通讯行业垄断的问题做一些探讨。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并对垄断,反垄断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对其价值取向和法益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二部分首先探讨了我国通讯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其形成垄断的过程和如今的困境做一番探讨。第三部分从全球通讯行业背景入手,对世界主要代表性国家的通讯行业反垄断措施做一番阐述。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在通讯行业反垄断的进程,并对其困难之处做分析。第五部分则对中国反垄断之路提了一些理性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字:垄断反垄断法中国通讯行业

目录

封面 (1)

摘要 (2)

目录 (3)

一、中国通讯产业现有市场格局 (4)

二、中国通信业常见垄断行为分析 (5)

(一)对互联互通设置障碍 (5)

(二)接入收费垄断定价 (6)

(三)对上游企业纵向限制,搭售 (7)

三、国外反垄断法律规制实践 (8)

(一)美国 (8)

(二)欧盟 (9)

四、完善我国通讯垄断法律规制的建议 (9)

(一)进一步放开监管以打破现存垄断 (9)

(二)有效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10)

参考文献 (11)

正文

一、中国通讯产业现有市场格局

当今世界,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讯业因其高成长性和丰厚利润成为世界各国引人瞩目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通讯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截至2009年3月,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06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7亿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的比重达到66。1%。现在已经是2012年了,中国电话用户的总数估计已经超过了12亿户,①并且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历史上中国通讯业长期由原邮电部独家经营,这是指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公用通信网部分,实际上军队、电力、广播电视、铁路、煤炭、石油等单位都有自己面向内部服务的专用通信网。1994年联通公司成立后这种独占局面才被打破。

②从邮电部分离出来的原中国电信经过1999年和2001年的两次分拆和重组,加上联通公司和2000年终时成立的铁通公司,现在中国通讯市场上的通讯运营商主要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星集团公司6家,即俗称所谓的“5+l”格局。仅仅从运营商的数量上来看,中国通讯业似乎早已是群雄逐鹿、垄断不再,但实际上诸多业务从单项上来看仍然是垄断局面依旧③:除了在无线寻呼与增值通讯业务上呈现出多家竞争的局面外,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垄断了固定电话及数据通信的业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垄断了移动电话的业务,中国卫星集团公司则全面垄断了民用卫星转发器的业务。垄断势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处于相对弱势的通讯运营商处处受到排挤。例如中国联通是一家获准经营所有通讯业务的全牌照运营商,在其初创阶段曾有意大举进入固定电话业务却遭人为阻力,现在其业务实际上主要限于移动电话和从原中国电信划拨来的“国脉”寻呼。国内一些单位的专网资源有意拓展面向公众业务,在局

①根据2010年4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公布

②张维迎,信息管制与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张听竹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③王文举、柳学信,面向全球化的中国电信业竞争与规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

部地域实力也确实不容小觑,但也难以如愿。

多年以来,居高不下的通讯资费和有待改善的服务质量一直是通讯业饱受抨击之处。多数人认为,离度垄断的市场格局是滋生中国通讯业种种不合理的限制竞争行为的温床,应当予以改变。与政府主管部门的低调与谨慎相反,经济界和法律界要求破除垄断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通讯业作为基础性产业事关国计民生,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过程中每一步战略性的选择都可能会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中国通讯业应当如何建立良性有序的竞争机制,值得理性地加以思考。

二、中国通讯业常见垄断行为分析

(一)对互联互通设置障碍

互联互通指的是通过通讯网络之间的相互联结,从而实现用户跨网沟通。缺乏互联互通,各个运营商的通讯网就会成为彼此隔绝的网络,各自的用户无法与他方的用户沟通,也享受不到他方的服务。

通讯业具有这样一个特点:一个通讯网络的用户越多,它对潜在用户的吸引力就越大;反之一个网络的用户越少,它对潜在用户就越是缺乏吸引力。这样大网用户越来越多,相应收入也就越多,就有更多资金投入网络的扩容和优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小网则易形成恶性循环。通讯业内一贯倡导“全程全网”即强调网络规模与覆盖,其原因即在于此。通讯网的潜在用户因此一般倾向于选择用户数量多、网络规模大的运营商,这对于新兴通讯运营商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互联互通对其至关重要。

居于垄断地位的主导通讯运营商或者其他既有的运营商由于网络覆盖与用户数量都已达到一定规模,即使不与新兴运营商的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一般也无碍其维持已有用户和吸纳新用户的能力。因此,互联互通对既有的运营商尤其是垄断者缺乏吸引力。不仅如此,虽然互联互通也可能给其带来新的收益,但与之相比通过互联互通遏制新兴运营商的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直接与间接收益要更大,并且只需消极的不作为即可完成,故而也更为简单。让新的竞争对手轻松地

与自己互联互通在其看起来无异于养虎为患。

自中国电信改革伊始,因互联互通问题而在运营商之间引发的纠纷就一直不断。最重要例证是,在联通公司成立之初,由于原邮电部在互联互通问题上多方阻挠,大大阻碍和延缓了联通公司业务的开展。④《电信条例》出台后,信息产业部又发布《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取代了《电信网间互联管理暂行规定》⑤,但互联互通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相反,在中国通讯业经过两次拆分和重组后,仅仅由于运营商的数目增加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

互联互通是通讯业竞争机制建构时应当考虑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因为没有互联互通则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二)接入收费垄断定价

互联互通之后,就会产生相关的费用结算问题。互联互通费用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新增设备的物理联接费用和接入收费,前者是一次性的,后者则是按所提供的服务经常发生的。通讯业的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长话、寻呼及其他增值服务只有接入本地市话网才能提供服务。这种垂直结构决定了市话服务是长话、寻呼等服务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是其前提条件。其二,即使在同一层次的业务上,例如在本地市话网的竞争中,对于经营电话和移动业务的不同运营商来讲,新兴运营商要在较短时间花费大量成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而主导运营商控制的基础设施则使得其能够以极低的边际成本发展新用户。

这些因素使得拥有垄断地位的主导运营商在互联互通双方收费结算的谈判上处于有利位置,为其接入收费垄断定价创造了条件。此类事例数不胜数:联通公司在租用线路时被迫支付远高于合理价格的中继线使用费,在话费结算时被迫接受极不合理的网间结算方式⑥;上海广电在向上海电信支付了高额租金后,感叹“租不如建”而最终自建网络。面对接入收费的垄断定价,新兴运营商无可选择,只有和面对格式合同时一样,要么接受,要么走开。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实属无奈之举。

接入收费垄断定价最终会转移到消费者头上,因此也十分不利于市场的发展。作为例证,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相对缓慢相当程度上就与不合理的垄断高价有

④张维迎、盛洪,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季晓南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⑤白永忠著,电信业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⑥张维迎、盛洪,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季晓南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关。当年的高额初装费人们还记忆犹新,2002年中国电信集团竟又做出惊人之举:在市场没有任何异常波动的情况下,突然决定自11月1日起提高境外打入内地的长途电话接入收费标准,涨幅超过7倍,从而引发打往内地话费暴涨,海内外舆论一片哗然。这是垄断定价思维模式的又一极端例证。只有完善对运营商的财务审计、合理确定运营成本,才能使接入收费真正有据可依。

(三)对上游企业纵向限制,搭售

在竞争法上,纵向协议又可称垂直协议,是指处于不同的生产经营阶段或者链条上的行为人之间的限制竞争协议⑦。在此将其限缩为仅指通讯业中居于垄断地位的经营者通过与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厂商联手,通过设备采购时的不合理歧视,或不当限制消费者对通讯设备的选择权而将其垄断势力不当扩展到设备制造业的情况。

在中国通讯业此类行为不胜枚举。例如,曾有电信局对不从本单位购买手机入网的用户多收入网费而被国家工商局发文查处。在原邮电部垄断经营通讯业务时期,邮电部对本系统内部的设备生产企业从入网许可到设备订货特别关照,实际上都是将在通讯业上的垄断地位不适当地延伸至设备制造业,从而扭曲了设备制造业的竞争格局。相反,正是随着通讯业垄断坚冰的破裂,才使得更多的设备制造厂商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并逐步形成今天民族品牌的繁荣与壮大。

搭售在此是指在提供一种业务的服务同时,强制配给另一业务。例如在市话网的用户装机时“附赠”长途电话卡。搭售在性质上同于上述纵向限制行为,也会扭曲市场竞争。如果搭售的业务质次价高,还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三、国外反垄断法律规制实践

(一)美国

美国可以说是法律规制领域中的开山鼻祖,早在1890年就制定了《谢尔曼法》⑧。在通讯业方面,美国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世界上监管法律法规最完善,市场效率最高的通讯市场,其规制体系也被公认为是全球最完善、最富

⑦孔祥俊,反垄断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⑧孔祥俊,反垄断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效率的产业规制体系。它走过了一条从垄断经营,到初始竞争,再到管制下的竞争,最终走向全面竞争的发展历程。按照规制改革的演进过程,美国通讯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934年电信法生效之前

该阶段又可分为两段:第一,贝尔公司电话技术专利垄断的市场形成阶段,这一阶段是美国通讯产业规制管理的空白时期。第二,自由竞争下形成的市场垄断阶段,该阶段的通讯产业规制管理仍然严重缺位,通常只是采用听证的办法解决纠纷问题。

2、规制下的垄断阶段

30年代的美国,公众对通讯产业的自然垄断特性普遍表示认同,同时,支持政府对垄断者施行必要的监管。1934年,国会通过了美国第一部《电信法》,同时宣布设立联邦通讯管理委员会。《电信法》加上联邦通讯管理委员会,确定了美国通讯行业垄断经营加独立监管的运营体制。美国通讯业从此进入“规制下的垄断”时代。⑨

3、双管齐下,规制下的垄断与竞争

这一时期是政府开始调整“规制主义”政策,进行以鼓励自由竞争、放松规制为取向的规制改革的重要时期。

4、1996年《电信法》诞生,进入全面自由竞争阶段

1996年电信法明确规定,任何机构都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方式进入本地电话市场:(1)建设自己的基础通信网络并与现有的本地通讯网络互联;(2)租用现有的本地通讯网络与自有的通讯系统联网,对外提供服务;(3)向现有的本地电话网络批发业务并向终端客户提供零售服务。

上述规定从法律上消除了进入本地电话市场的一切障碍,为确保网络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1996年《电信法》是美国通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通讯行业规制改革历史上的一次革命。新电信法对1934年电信法进行了全面彻底的修改,改变了通讯行业规制管理的理论基础,首次把自由竞争作为国家制定通讯产业规制体系框架的基本原则,从法律上全面否定了通讯

⑨欧阳武,美国的电信管制及其发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

产业的自然垄断特性,从而促成了美国通讯市场深层结构的彻底改变,大电信概念和大电信市场格局在新电信法颁布后逐步形成。同时,新电信法也第一次从法律上彻底拆除了旧规制体系框架里分割市场、限制跨业务领域经营的藩篱。(二)欧盟

交通、通讯和能源等领域的网络基础设施对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修订后的《欧共体条约》以“泛欧网络”为题对包括通讯在内的网络做出专门规定,明确应在开放的和竞争的市场体制框架下建立和发展网络。

欧盟通讯立法的核心就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为实现信息化社会创造条件。因此,欧共体委员会根据《欧共体条约》授权发布的一系列指令,其中大多数是关于通讯业竞争机制的。欧共体通讯指令的主要内容是:保障进入通讯市场权利;取消专有权和特权;改进许可证制度;关于普遍服务制度;公开通讯市场进入的非歧视性条件;允许与有线电视的混业经营。⑩

由于在竞争法领域,欧共体成员国和欧共体委员会虽然有着并行适用竞争法的权力,但是一旦出现管辖权的冲突或者出现法律冲突的时候,成员国的机构应当遵守“欧共体法优先适用的原则”,所以各国在立法上也是将通讯市场的开放与竞争确立为基本目标。11

四、完善我国通讯垄断法律规制的建议

(一)进一步放松监管以打破现存垄断

1、深化准入制度改革

必须深化准入制度的改革,要大胆地吸收社会资金包括外资进入领域,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对外资承诺开放领域首先应对国内各类所有制企业开放,放松对国内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直接进入通讯增值服务市场的限制,减少行政性审批,以便在过渡期内通过国内企业的充分竞争,提高企业竞争力,以适应

⑩王晓晔,竞争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杜1999年版

11王晓晔,竞争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杜1999年版

国际竞争的需要,在市场准入方面要反对歧视,在政策上应做到资本一视同仁,通过引入非国有投资改善企业的产权结构,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在通讯领域形成国有、民营、外资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局面,通过对现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培育市场竞争主体,优化市场竞争主体结构。

2、尽快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竞争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讯领域价格管制应主要针对自然垄断性业务,而不是在一般非自然垄断业务领域。

对争议性业务应由多家企业竞争性经营,逐步放开价格,让竞争机制自动调节价格。只有由竞争形成的价格,才能反映资源相对紧缺程度,指导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对带有自然垄断性的业务,其定价方法应遵循“公平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由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谈判、协调,针对市场准入、价格、服务建立约束市场供求双方的准则,达到既能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的应有利益,又能保障企业开展正常经营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提高价格管制效率,防止企业滥用市场垄断力量谋取高额利润,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市场经济中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

(二)有效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1.互联互通问题

目前我国运营商之间在互联互通问题上并非技术问题,完全是人为因素在起主导作用,主要在于占有优势的一方想利用其具有的垄断优势来限制相关竞争对手的进入。所以解决起来也没有太大的困难。

2、竞相剥价问题

应实行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原则,基础业务资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者市场调节价,增值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市场竞争充分的业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在资费管制上应采取新的思路,并进行相应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信息管制与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张听竹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

[2] 王文举、柳学信,面向全球化的中国电信业竞争与规制,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2年版

[3] 张维迎、盛洪,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季晓南主编,人民法院出版

社2001版

[4] 白永忠,电信业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5] 孔祥俊,反垄断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6] 欧阳武,美国的电信管制及其发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

[6] 王晓晔,竞争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杜1999年版

通信工程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工程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况 目前电信行业都在经历移动通信接替固定通信,流量业务接替话音业务的业务结构转型。全球电信行业收入近年来持续低增长,中国电信行业2014年来告别高增长时代,2014与2015年连续两年收入增幅放缓。根据工信部公布的《2016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完成11893亿元,同比增长5、6%。 参考工信部数据,国内电信业已经达到拐点要求,2015年移动收入占比达到32%。《2016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电信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8586亿元,同比增长5、2%,移动通信收入增速已经有所回升。 目前中国通信行业处于严重的国企垄断状态,中国移动、联通与电信三大运营商占据整个电信行业,资源无法有效配置,也无法调动产业积极性。最近3-5年三大运营商收入并未有大幅增长,且在2015年开始衰退。工信部《2016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完成4350亿元,较2015年略有下降,相比2015年,预计铁塔贡献了较多资本支出。国内三大运营商资本支出十二五期间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合计资本支出4386亿,2016年由于中国联通大幅削减开支以及铁塔公司的联合效应,三大运营商的计划资本支出为3582亿元,相较2015年实际资本支出下降约18%。 2014年以来,4G网络的完善促使移动流量爆发式增长;2015年以来, 中移动大力推进光接入,固网带宽消费需求释放。两者共同推动中国互联网流量每 2 年实现翻倍,骨干传输网光通信设备每 3 年升级一次,称为“光学摩尔定律”。

我国人均移动流量呈爆发式增长,根据 2017 年 10 月数据,我国人均移动月度流量已达 2、3G,而 2016 年同期数据为 931Mb,同比增幅达 147%。2020 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 40000EB,年复合增长率达 36%,而中国互联网数据流量增长速度更为突出,2020 年中国互联网数据流量将达 8806EB,占全球数据产量的 22%,年复合增长率达 49%。 目前电信行业在内部管理效能低下、外部互联网公司新进入加剧行业竞争前提下,正在加速改革,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认为未来2-3年将就是改革与拐点双重作用的关键年,有望恢复收入增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与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预计未来3-5年国内电信行业将处于2%-6%的收入增速区间。 在业务转型替代过程中,通信行业面临着通信基础设施升级、探索产品创新、寻找新增长点等重点目标,也就是未来2-3年国内通信行业的挑战与机会。我国通信行业起步相较发达国家落后,近年来加大投资力度进行网络建设,但整体通信网络质量不到,根据akamai的数据,到2016Q3,发达国家网速基本已经10Mbps,韩国达到26、3Mbps,而中国平均网速为5、7Mbps,仅对应发达国家5年前水平。 从产业链来瞧,通信设备商领域,华为、中兴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第四,并且近两年以20~30%的速度继续增长。 往上游光纤光缆、光器件以及再往上的制造设备、原材料等领域来瞧,国内厂商与国外厂商相比技术仍有差距,正在加大研发以实现国产替代,目前在光纤光缆、光器件、海缆等领域都有了成果。 在4G建设末期,5G技术研发积累的关键时期,国家也非常重视改变国内通信行业大而不强的格局。《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关于5G 提出目标:突破5G关键技术与产品,成为5G标准与技术的全球引领者之一,具体

垄断与反垄断的利弊

垄断的利弊 一、垄断的利处: 第一,在一些存在自然垄断的行业,比如供水行业、供电行业,厂商的平均成本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仍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也就是存在规模经济。这些行业的生产技术需要大量的固定设备,使得固定成本非常大,而可变成本相对很小,所以,平均成本曲线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仍是下降的。在这样的行业中,如果由多个厂商同时生产,一方面厂商各自扩大生产规模是困难的,另一方面,多个厂商扩大生产会带来成本增加和低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一家企业时能实现平均成本最低,因此垄断可以带来生产成本的节约,避免重复建设,其经济效果要比几家厂商同时经营时高。 第二,垄断有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技术创新与进步。垄断从两个方面促进技术创新。一是企业规模,企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技术创新的能力。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承担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说,有垄断力量的企业规模都较大,企业规模越大,创新能力越强。二是垄断力量,垄断力量影响技术创新收益的持久性。垄断程度越高,垄断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就越强,别的企业就越是难以进入该行业,也就无法模仿垄断企业的创新活动,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所得到的超额利润就越能持久,创新是有高风险的活动,因而高额垄断利润才能作为R&D 的资金支撑。 第三,垄断还有利于一国的世界竞争力的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涌现和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从美国政府对待微软公司垄断和捆绑销售行为案的态度可以看出,美国并不希望支解微软,因为那不符合其国家利益。 二、垄断的弊端: 第一, 生产资源的浪费。这就表现为, 与完全竞争相比, 平均成本价格高, 而产量低。可用图( 1) 来说明这一点。 图( 1) 综合了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状况。通过图上对两个市 场长期均衡的比较可以看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产量为Q 1, 价格为P 1 , 而且当 产量为Q 1 时, 长期平均成本为最低点; 在垄断市场上, 产量为Q2, 价格为P2, 产量为Q2 时, 长期平均成本并不是最低点。Q1 > Q2, P1 < P2, 说明在垄断市

浅析中国通信行业的发展

论中国电信企业转型 叶妍妍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学院04秋经济学专业本科班)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电信是一家服务着近2亿用户的固网企业,面对同质竞争、异质分流,究竟业务增长点在哪里?怎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引出中国电信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不转型就难有生存空间的现状。并从观念的转变,工作思路、方法的转变来对解答如何转型这一问题,需要调整内部的业务、产品、服务结构,实施精确管理来实现企业的成功转型。并对近期中国电信在应对市场竞争压力之下,首先要开展的几项工作进行了分析,且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总部效率加快推动企业由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竞争优势快速发展精确管理

目录 一、如何加快实现企业转型 (一)转型内外因 (二)衡量企业转型实现 1、哪些领域能够发挥作用 2、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3、怎样发挥作用 (三)怎么转型 1、观念、工作思路、方法转变 2、内部业务、产品、服务结构调整 3、实施精确管理 二、近期的几项重要工作 (一)在业务发展方面 (二)3G的决策 (三)国际化拓展的整体战略思路 (四)IT系统建设 (五)明确实业定位和转型思路 三、提高总部效率 (一)要以集团整体利益为重 (二)鼓励创新 (三)加强执行力

序言 转型是当前电信业最热门的话题,但转型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转型从根本上要解决什么问题,人们的理解却是千差万别。中国电信要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中国联通则提出从规模型向规模效益型企业转型。这两种转型理念之间有何关联?Google一下“电信转型”,可以查到近百万条信息,关于转型的解读数不胜数。各种论坛、报告和媒体报道都在热火朝天地谈论转型。但仔细读来,却很难找到一种关于转型的普遍共识。 事实上,世界经济和电信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转型是各大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转型确有本质的,带共通性的内涵。美国两位著名的“转型学者”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对此有较好的阐述。他们在新著《转型》中反复强调,“以往取得巨大成功的商业模式——也是甚至是作为该领导人的业绩基础而成长起来的模式——已经不再奏效”,转型就是“面对那些不同于以往所熟知的现实”,重新设计商业模式。此书的译介者运用了一个中国最常见的成语“实事求是”去描述国际知名企业转型所建立的商业模式。书中通过对大量转型案例的深刻分析提示人们,转型的实质就是把企业经营理念、思维方法转到“实事求是”的商业模式上来。结合电信业近年来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我国电信企业的运营现实,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提出的“实事求是”的商业模式,应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转型内涵。 一、谈谈如何加快实现企业转型。 一家服务着近2亿用户的固网企业,面对同质竞争、异质分流,究竟业务增长点在哪里?怎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在竞争中取胜,首先要知己知彼。对中国电信来讲,竞争对手现在是周围几家运营商,将来可能是国际运营商,再往后也可能扩大到微软、传媒业、内容开发业等。那么电信自己呢,电信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呢?首先是网络资源、客户资源,还有就是品牌和人才,当然,这些优势是目前作为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将来还能不能成为优势,就要看下一步怎么转型、怎么发展。所以第一步的问题是要不要转型?向哪里转?集团公司提出,要加快推动企业由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一)转型内外因 从国际上看,技术发展和企业竞争形态的变化使电信企业转型成为可能。 实际上,电信企业关于转型的提法早已有之。上世纪90年代末期和2000年左右,美国人提出信息高速公路以后,美国、欧盟的电信运营商、日本的NTT公司等都纷纷提出要成为信息通信服务提供商,并且采取了一系列兼并、收购行为。美国AT&T公司试图通过几次大规模收购成为全球第一个具有本地、长途、无线、有线电视和高

通讯工具的发展

关于现代通讯工具衍变发展的研究报告 拉萨路小学六(9)班童小茗一、问题的提出 奶奶说:奶奶小时候,村里没有电话,有急事要到县城里发电报。1-2天后对方才能收到电报。那么以前的人们用什么方式来进行联系?现在我们用的手机、阿电话、网络等等方式是从什么途径衍变过来的? 二、调查方法: 1.询问长辈,他们使用的通讯工具有哪些变化。 2.仔细思考,在和同学、家人联系用的是什么通讯工具。 3.查阅历史资料,找到通讯工具变化的主要阶段。 4.访问网络,看看现代社会大家联系方式的衍变。 三、调查资料整理 1、古代通讯工具: 烽火台:烽火台又称烽燧,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最古老但行之有 效的土电报。 但是烽火台虽然能传递讯息,并不能特定的传递书信,于是出现了飞鸽传书。飞鸽传书作为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 法,就是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在古希腊的第一次奥林匹克竞技会上,有位运动员用信鸽把他获得奖牌的喜讯传回家。而在十字军远征时,阿拉伯人也曾用信鸽来传递信息。在我国唐宋以后,关于

利用信鸽传书的记载更多,有的用来传送公文,有的用于商业贸易,当然更多的还是用于亲友通信。 邮差:世界上最早的邮递员被称为信使或邮差。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会让人代为收取书信,于是就出现了邮差。 19世纪初邮递员是上街收集信件的,他们头戴礼帽,身穿鲜艳的红色外衣,摇动手中金光闪闪的小铜铃,人们一听到清脆的铃声,便拿着信件和邮资从四方八面赶来交给邮递员。 2、现代通讯工具 : 电报机;1835年第一台电报机问世。1844年5月24日,在座无 虚席的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他那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双手,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电报的发明,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历史。我国1871年在上海秘密开通电报。1879年李鸿章在大陆修建了第一条军用电报线路,并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后来由于发电报的市民屈指可数,在 2003年前后,邮政局营业厅停止了电报代办业务。 电话:电报系统的广泛运用充分说明了通信的重要性,1861年,一位德国教师菲利普·赖斯制作了一台被他称 作“通话机”的机器。电话通信是通过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并利用“电”这个媒介来传输语言的一种通信技术。

通信行业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报告 公司概况: xx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国政府重点扶持的520户重点企业之一。xx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深圳公司、骊山微电子公司、深圳市兆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南天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顺达通信公司、邮电部第七研究所、吉林省邮电器材总公司、河北省邮电器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1997年,xx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4年实现合同收入23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6亿元。截至2004年12月,公司总资产达到208亿元,净资产91亿元。 xx作为中国综合性的电信设备及服务提供商,拥有无线产品、网络产品、终端产品(手机)三大产品系列,在向全球用户提供多种通信网综合解决方案的同时,还提供专业化、全天候、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并逐步涉足国际电信运营业务。 从1997年开始,经过股份制改组,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1997年11月上市时,公司总股本25000万股,其中社会流通股为6500万股。公司经过几次的增发、配股,目前总股本为95952万股,流通股份30205万股。 一、商业策略分析 1.1 公司战略分析 公司的主导战略是:1、通过价格和成本领先策略占领市场份额,一方面在各环节上降低成本,一方面采取灵活的定价策略。2、严格以市场

为导向,在技术上采取跟踪前沿技术,而集中精力于能给公司带来确实回报的技术领域。3、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人才高地,在研发上坚持高投入,建立公司未来发展的技术储备。 公司的主导战略基本符合自身的竞争优势与弱点,在公司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检验。低成本和价格领先战略是公司能在程控交换机等市场上由一个后来者变成领先厂商唯一路径;以市场为导向是公司能在中国电信的PAS网络和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中找到孔隙,获取丰厚利润的成功要素;坚持自主知识产权是公司成为在国内的设备制造上中唯一几个掌握一定 的 3G时代到来前夕,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要求公司的战略也做出调整。国外厂商从对中国市场由只伸出一个手指到重拳出击,国内市场上上演的就是世界水平的竞争,要求公司必须符合国际标准,为规避风险,公司还必须加快国际化的步伐,首先,公司的管理必须提高一个层次,在高层领导集体中适时引入国际管理人才,公司的管理特色由灵活的民营机制向规范的国际化企业制度过渡。其次、公司的产品必须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和质量标准,参加国际质量认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第三,未来几年,对专业领域的人才竞争将升级,包括技术专家和管理专才,在薪酬培训等方面公司与外资厂商相比处于弱势,必须加强激励制度改革,人才联合培养的方式保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1.2 通讯设备制造业的供需分析和竞争格局 1.2.1 固定通信设备

中国通讯行业三大运营商分析

中国通讯行业三大运营商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电信业将面对全球通信企业的挑战。中国的产业信息化也从根本上推动了通信行业的发展。电信业重组后最直接结果就是新三家运营企业都可以全业务运营,三家运营商如何根据自己的不同背景,根据自己已有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开展基于全业务的差异化服务?固网与移动的有效融合已成为电信产业发展必然趋势,这一产业趋势导致的根本性转变就是要求运营商从战略到业务的转型。 当中国电信获得移动业务后,借助多重业务捆绑以及原有固网业务移动化的发展契机,提高其整体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成为核心;也就是说,中国电信需要在固网与移动网络融合而衍生的数据业务上下功夫。中国移动在获得全业务牌照后,将需要改变基础业务较为单一的局面,完成从“移动信息专家”到“综合信息专家”的转变。而中国联通则更加复杂,不仅面临业务层面的融合,还面临组织结构的融合,未来联通需要通过业务创新、品牌整合等锻造核心能力,并通过组织调整等加强内部管理,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国内三大通信行业的差异化战略已经从以前的电信主导宽带和固话,移动主导移动电话,联通主导基础网络,逐渐变为现在的多方位业务全面发展。电信开始推出3G手机移动电话,联通也推3G 以及融合以前的网通的宽带业务,移动则收购了铁通,也大摇大摆做起了宽带业务,并且收费也是相当便宜。 大体上,通信行业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其差异: 一、品牌形象。 品牌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而驱动这种资产的关键因素是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总体感知和看法。进而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品牌购买和消费行为。我国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指出:“市场竞争是产品竞争,产品竞争是质量竞争,而质量竞争往往是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的。因此,品牌就是企业的信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能力的综合表现,名牌不仅有巨大的市场开拓力,还有强大的人心征服力,一旦消费者的心被征服,名牌就可以长久的占领市场。” 中国移动的这点就做得很到位,在移动这个大品牌下面又分了很多个小品牌,比如说动感地带,神州行,全球通,等等。而其中每一个品牌所针对的消费群体也有所不同。动感地带的客户群主要是学生群体以及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套餐花样百出,资费实惠;神州行针对的是大部分的老百姓,方便简单易行,计费简单可靠,每月消费不多;而全球通则是提供给高端客户,满足客户的一些比较高端的需求,比如出国或者经常出差之类的,通常情况下每月的话费都比较多。像动感地带找周杰伦代言,神州行葛优代言,对产品的形象定位就比较准确,给消费者留下一个很深的固有印象,品牌也就比较成功了。还有联通旗下的品牌新势力啊,电信的天翼等等。 二、价格差异。

“技术标准化”引发的垄断与反垄断法律问题

第10卷第1期2004年2月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CENT.SOUTH UNIV.(SOCIA L SCIENCE) Vol.10 No11 Feb. 2004 “技术标准化”引发的垄断与反垄断法律问题 王为农 (中南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以“技术标准”为切入点,以美国的反垄断司法判例为素材,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反垄断的关系问题展开了讨论,并针对美、日、欧对知识产权滥用引起的垄断问题的法律适用原则进行了评介,以期为我国的反垄断立法及应对实践中出现的知识产权滥用问题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法;技术标准 中图分类号:D91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3104(2004)012010120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不断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产品①的规格标准和相关的技术标准,正在我们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产品规格和技术的标准化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生产上的规模效应,而且也给消费者使用相应产品、享用相应的服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很难想象,在信息产业领域内没有了标准,消费者将会如何使用其手中的信息产品,彼此间将如何进行信息的交流,产品的使用者将如何形成必要的网络。例如,如果盒式录像带、CD没有实行规格的标准化,那么消费者在租用和使用这些商品时,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同样,在电信和互联网领域,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正常的通讯联系就无法实现。 按着设定主体不同,我们一般可以把标准分为3类:1)企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经过优胜劣汰生存下来之后形成的“事实上的标准(de facto stan2 dard)”;2)由民间的标准化团体或企业联合体设定的标准;3)由公共机关设定的“公的标准(de jure standard)”。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标准,它在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相应的弊端———即产生了妨碍和限制市场竞争的问题。因此,在享用标准化带来的益处的同时,我们有必要来关注一下如何运用反垄断法来规制标准化所引发的反竞争问题。在这里,笔者仅以“事实上的标准”和企业联合体设定的标准所引发的反竞争问题为限展开分析和讨论。 一、 “事实上的标准”与知识产权保护 (一) 网络效应形成的“事实上的标准” 网络效应,是指网络的利用者越多,则构成网络的每一个成员由此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1]。通常,具有网络效应的产业领域,在其创立的初期,一般都存在着企业为谋求自己所确立的网络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而展开的激烈竞争活动。这种竞争,最初都是在以各个企业(或企业联合体)为单位建立起来的各自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的。例如在电脑行业,美国微软公司的视窗系统与苹果公司的MS-DOS系统之间存在竞争。随着其中某一系统的市场占有率逐渐增大并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由于“追随消费效应”的存在而出现消费者急剧倒向该系统的现象,由此便使得这一系统的网络占据了垄断地位。 (二) “事实上的标准”中的“专有标准”策略 一般地,由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了垄断地位的企业所确立的“事实上的标准”,基本上都是依靠自己手中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来确保其正常实施的。若没有知识产权的守护,竞争对手就会通过复制和仿冒等手段使用其标准,并进入到其“事实上的标准”所 收稿日期:2003-11-11 作者简介:王为农(1961-),男,湖南耒阳人,中南大学教授,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日本国立神户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基础理论,反垄断法,法与经济学.

通信行业 中国行业季度分析报告

中国行业季度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 (2005年3季度) 要点提示 1、2005年各月电信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仍持续回升,但同比增幅较去年同期仍有下降。全年电信收入增长仍可达到预期水平,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2、截至9月底,固定电话用户已达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亿户。无线市话用户依然是推动固定电话用户增长的主要因素。移动用户累计同比增长速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在宏观经济继续向好的大背景下,移动用户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3、2005年1-9月互联网用户中拨号用户呈持续减少趋势,宽带用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宽带接入价格的下降,宽带用户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并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主导力量。 4、2005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下降%。今年投资的下降与电信产业重组和3G牌照发放的久拖不决有关,由于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运营商的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总额。 5、受电信业投资规模下降的影响,国内市场基本处于萎缩状态,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体产量增长乏力,增量不增收情况依然存在。国内通信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带动一些通信产品产销量下滑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降低了销售

利润率是影响通信设备业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 6、我们预计中国电信业会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发生重组,与此相应,中国将在2006年年中发放3张3G牌照。预计2010年我国3G用户数将接近2亿,3G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2006年3G业务收入将达到亿元,2010年则会增至亿元。经过测算,我们认为今后五年3G网络建设总投资约在2500-3000亿元,3G网络主设备约1000-1200亿元。2006年将是3G网络大规模建设时期,各运营商对系统设备的支出占据绝对比重。到2008年左右,3G网络大规模建设将基本告一段落,以后支出主要用于网络优化和系统升级。 7、从宽带接入技术方面看,虽然ADSL仍是最主要的宽带接入方式,但从其技术的局限性和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其他宽带接入技术未来仍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以预计,2006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宽带接入业务方面将会有更多的新举措。相应地固网运营商会加大网络建设的投资力度,从而推动网络设备市场的增长。从长远的角度看,随着宽带接入不断普及,宽带接入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将逐渐“公用事业化”。宽带应用才是目的,宽带接入仅仅是手段,其对最终用户的控制作用将逐渐弱化。宽带应用产业会长期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主导推动力量。

垄断的含义

垄断的含义 垄断(monopoly)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 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后来泛指把持和独占。 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结合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垄断行为是指: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垄断行业就是行业或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的情况。 垄断的产生 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在以自由竞争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企业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必然会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大企业往往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不断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使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劳动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自己手中。同时,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突破了单个资本的局限,加速了资本集中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生产集中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则意味着企业数目减少,1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都集中在几个或几十个大企业手中,它们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协议,共同操纵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可能;由于少数大企业的存在,使中小企业处于受支配地位,少数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保证彼此都有利可图,也会谋求暂时的妥协,达成一定的协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必要性。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向垄断,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般的、基本的规律。公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已成为资本主义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垄断形成的原因 自然垄断:生产成本是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 垄断的形成: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资本家为了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采用新的技术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资本积聚,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不断地扩大资本。在资本积聚的基础上,竞争又引起资本集中。这主要是通过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或建立股份公司的方式来实现的。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结果,使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当生产集中发展到一个部门已被少数大企业所控制的阶段,必然会形成垄断。因为,一方面,在少数(几十个甚至几个大企业)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协定,使垄断具有了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大企业规模巨大,实力雄厚,造成中小企业同它们竞争的困难,从而使居于压倒优势的大企

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历史

关于我国通信行业发展历史的调研 报告人:唐思静学号:201054080306 我国的通信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一穷二白进入到现在业务种类丰富多彩、服务质量节节高升的时代。回顾了我国通信产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其发展状况,可将其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从电报到无线电话,从人工控制到程控交换,从架空明线到光纤传输,从固定通信到移动互联网,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通信技术和产品服务在中国一代又一代“繁衍”,中国通信产业这几十年来“跨越式”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一、1949年以前—通信产业萌芽阶段 解放前我国通信的发展还停留在电报和无线电机的层面,通过引进国外的电报设备到自行开办磁石式电话局,再到成立沈阳国际无线电台。在不断的摸索中,我国的通信一步步发展起来,为后来的腾飞式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出面,在南京路12号设立报房,这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和在上海租界设立的电报局。 1900年,南京首先自行开办了磁石式电话局。 1906年,因广东琼州海缆中断,在琼州和徐闻两地设立了无线电机,在两地间开通了民用无线电通信。这是中国民用无线电通信之始。 1920年9月1日,中国加入国际无线电报公约。 1928年,这一年全国各地新建了27个短波无线电台。 1933年,中国电报通信首次使用打字电报机。 1946年,中国开始建设特高频(超短波)电路。 二、1949年—1978年通信行业起步阶段 这期间我国通信的发展主要是围绕服务于党政军各部门的通信需求展开的,普及范围非常有限。 1950年12月12日,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北京至莫斯科的电话电路开通。 1954年,研制成功60千瓦短波无线电发射机。 1963年,120路高频对称电缆研制成功。 1966年,我国第一套长途自动电话编码纵横制交换机研制成功,在北京安装使用。

反垄断理论分析及其对我国反垄断政策的建议

反垄断理论分析及其对我国反垄断政策的建议 摘要:我国目前的垄断性行业已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如何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反垄断政策,需要针对形成垄断的各种原因,分别对各种形式的垄断现象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反垄断政策方面的建议,以及开放条件下反垄断政策的一些新的变化,这样才有助于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反垄断政策。 关键词:垄断进入壁垒比较研究 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应对动荡多变的国际局势,寻找自身存在的发展潜力,打破垄断行业壁垒,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提升行业竞争活力,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中重要一环。垄断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如何有效降低垄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对各种形式的垄断现象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实际的反垄断政策。 一、垄断理论简述 垄断(Monopoly) ,通常是指卖方垄断,一般指这样一种情况,在相关产品市场上只存在唯一的卖者,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按照自身的意愿控制和调节市场价格与产量。 传统经济理论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四个类型,其中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最高,垄断市场的效率最低。在垄断市场,厂商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自行确定市场价格、产量,产品的边际成本低于其市场价格,从而存在效率的缺失。同完全竞争相比,垄断厂商提供的产品数量较少,但价格却较高。因此,无论是从经济理论角度分析,还是从政府政策出发都主张对各种垄断现象进行反垄断控制。但同时另一方面,垄断也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早期,“马歇尔难题”,即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垄断)的两难选择就说明了垄断可以提高效率的一个方面。之后,又有人指出,垄断可以鼓励和促进创新、技术进步等等。这使得人们对于垄断的认识进一步复杂化,也更接近现实。由于垄断对于经济的发展既有促进的一面又有阻碍的一面,因此对于反垄断而言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问题分析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垄断类型

通信工程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工程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况 目前电信行业都在经历移动通信接替固定通信,流量业务接替话音业务的业务结构转型。全球电信行业收入近年来持续低增长,中国电信行业2014年来告别高增长时代,2014和2015年连续两年收入增幅放缓。根据工信部公布的《2016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完成11893亿元,同比增长5.6%。 参考工信部数据,国内电信业已经达到拐点要求,2015年移动收入占比达到32%。《2016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电信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8586亿元,同比增长5.2%,移动通信收入增速已经有所回升。 目前中国通信行业处于严重的国企垄断状态,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占据整个电信行业,资源无法有效配置,也无法调动产业积极性。最近3-5年三大运营商收入并未有大幅增长,且在2015年开始衰退。工信部《2016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完成4350亿元,较2015年略有下降,相比2015年,预计铁塔贡献了较多资本支出。国内三大运营商资本支出十二五期间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合计资本支出4386亿,2016年由于中国联通大幅削减开支以及铁塔公司的联合效应,三大运营商的计划资本支出为3582亿元,相较2015年实际资本支出下降约18%。 2014年以来,4G网络的完善促使移动流量爆发式增长;2015年以来,中移动大力推进光接入,固网带宽消费需求释放。两者共同推动中国互联网流量每2 年实现翻倍,骨干传输网光通信设备每3 年升级一次,称为“光学摩尔定

律”。我国人均移动流量呈爆发式增长,根据2017 年10 月数据,我国人均移动月度流量已达2.3G,而2016 年同期数据为931Mb,同比增幅达147%。2020 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40000EB,年复合增长率达36%,而中国互联网数据流量增长速度更为突出,2020 年中国互联网数据流量将达8806EB,占全球数据产量的22%,年复合增长率达49%。 目前电信行业在内部管理效能低下、外部互联网公司新进入加剧行业竞争前提下,正在加速改革,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认为未来2-3年将是改革和拐点双重作用的关键年,有望恢复收入增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预计未来3-5年国内电信行业将处于2%-6%的收入增速区间。 在业务转型替代过程中,通信行业面临着通信基础设施升级、探索产品创新、寻找新增长点等重点目标,也是未来2-3年国内通信行业的挑战和机会。我国通信行业起步相较发达国家落后,近年来加大投资力度进行网络建设,但整体通信网络质量不到,根据akamai的数据,到2016Q3,发达国家网速基本已经10Mbps,韩国达到26.3Mbps,而中国平均网速为5.7Mbps,仅对应发达国家5年前水平。 从产业链来看,通信设备商领域,华为、中兴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第四,并且近两年以20~30%的速度继续增长。 往上游光纤光缆、光器件以及再往上的制造设备、原材料等领域来看,国内厂商和国外厂商相比技术仍有差距,正在加大研发以实现国产替代,目前在光纤光缆、光器件、海缆等领域都有了成果。 在4G建设末期,5G技术研发积累的关键时期,国家也非常重视改变国内通信行业大而不强的格局。《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关于5G提出目标:突破5G关键技术和产品,成为5G标准和技术的全球引领者之一,

反垄断法论文

中国反垄断法的现状与问题 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建立和保持一个有效的竞争政策。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离不开有效的竞争政策。竞争政策的目标与任务就是保护和促进竞争,使市场竞争与价格机制发挥有效的调控功能。保护和促进竞争政策的目标与任务,是在法律的基础上实现的,贯彻实施竞争政策的主管部门也要依法行事。因此,建立和完善各项有关市场竞争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反垄断法律制度,就成为建立有效竞争制度、保护和促进竞争的基础和起点,这对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一、关于垄断的界定 如何界定垄断是中国反垄断立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垄断进行定义实质上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中国反垄断立法的现状与问题定义可以采取列举的方式。包括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企业过度集中和滥用行政权力等方式导致的排除或限制竞争,损害其他经营者、消费者权益,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二、关于垄断协议 禁止垄断协议是世界各国反垄断法的核心内容。这种协议是指企业间订立的能够导致限制或者排除竞争的协议。垄断协议的核心是共谋,不论其有无书面形式。因此,协议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还包括限制竞争的协调性行为,即当事人虽然没有明确地订立限制竞争的协议,但是他们出于限制竞争的目的,彼此心照不宣地协调其市场行为。垄断协议削弱了市场主体间的竞争和市场经济的活力, 在各种垄断行为中危害性较大,且实际发生的数量和执法机关查处的数量都远远高于其他垄断行为的数量,因此禁止垄断协议成为世界各国反垄断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反垄断法并不是对所有的限制竞争协议都采取禁止的原则,根据协议对竞争的影响程度,它们基本上被分为两类。一类适用本身违法原则,凡是属于这个范畴的限制竞争协议,不管协议的具体情况如何,都被认为违法。它适用于对市场竞争有严重不利影响的行为,中国反垄断立法中关于禁止垄断协议应对下列行为进行规制:确定、维持或者变更商品的价格、串通投标、限制商品的生产或销售数量、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限制购买新技术或者新设备、联合抵制市场交易等。 另一类则适用合理原则,凡是属于这一范畴的协议都应当进行个案审查,即根据它们对市场竞争的影响程度判断其是否具有违法性。对于虽限制竞争但有利于整体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共利益协议给予豁免,是各国反垄断法的通行做法。因此,对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协议可以被依法豁免。如经营者为了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统一商品规格或者型号、共同研究开发商品或者市场的共同行为,中小企业为提高经营效率、增强竞争能力而进行的共同行为,经营者为适应市场变化,制止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共同行为,经营者为促进生产经营的合理化,分工协作进行专业化发展的共同行为。 三、关于行政性垄断 行政性垄断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行政性垄断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现象。同经济性垄断相比,行政性垄断具有以下特点:实施垄断的主体不同;实施垄断的方式不同;保护的直接对象不同;产生的条件不同;二者性质不同;危害性不同;承担法律责任主体不同;承担责任方式不同。行政性垄断行为的主体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手段主要是滥用行政权力,目的是保护本地区或本部门的利益。由于有行政权力作后盾,这种行为较之经济性垄断更具危害性,且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制、监管和惩处。 行政性垄断与经济性垄断一样,都是一种限制竞争的行为,破坏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机制,损害的是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行政性垄断具有转化为经济性垄断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当前行政性垄断现象极为严重,危害性极大,而现行

通讯工具的演变

通讯工具的演变 (1)60_70年代:中国的“文革”时期。 使用的通讯工具主要为“固定电话”。 当时世界进入工业时代,在欧洲,电话早已成为大众的通讯工具,而中国在“大折腾”中,经济走向“崩溃的边缘”。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固定电话的按装率极低,不但居民家中不可能有电话,就是安装在街道"公用电话“也很少。——当时马季的相声《打电话》就是反映了这个现实。 农村的通讯更是落后,所谓的村村同电话,其实是在“做梦”。其他更落后的“电报”,仍在中国内地大量运用。 (2)80年代——9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世界。先是“固定电话”的大量安装,然后是“随呼机”的大量出现和使用,中国对新式的“通讯工具”的引进和生产飞速发展。 “随呼机”的发展仅用大约5年,马上被“手机”取代。 当时的手机又称“大哥大”在80年代香港电影中多见。进入大陆后,先是“大款”用来“摆阔”的,因为最初又粗又苯的一台要几万元。 (3)现在——“固定电话”城市家家都有。农村的安装率也逐年提高。“手机”成为必须用品,农民工也用它同老板联系。 中国成为“通讯”普及的最大国家。 远古 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 信息传递速度慢、不精确。 古代

靠驿差长途跋涉 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形式单一。 近代 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信息传递速度相对快一些、距离远相对就慢、且费用高。 现代 电报、电话 速度快、信息单一文字。 当代 计算机网络 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传递速度极快、不受地域阻隔 对比60年前我们的通信方式 改革开放前经济落后,人们唯一可以采用的通讯方式就是捎口信,经常会听到“我要回娘家了,有没有话要带给你家闺女啊,”“小王,你妈让你回家走一趟~”那时的人大多都不识字,所以才有代写家书的人,不知道李永波《一封家书》是不是因此有感而发。写完的信投进邮筒后就得眼巴巴的盼着,搞不好半年才收到,最要命的若是老婆给出外的丈夫写信说怀孕了,估计信到的时候,孩子都满月了~

中国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描述了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行业背景与下游需求特征。同时,通过对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细分市场、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技术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该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发展特点、行业结构,以及行业的未来演进方向等重要内容。 关键词:通信技术服务网络建设网络运维网络优化 1、全国通信行业发展现状 通信行业是一个技术导向型的行业,随着TD-SCDMA/WCDMA/CDMA等3G技术、ADSL/EPON/GPON等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商用,我国的通信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特别是在2008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个运营商宣布了重组方案,标志着中国通信行业新格局的产生,整个通信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截至到2010年底全国的移动通信基站总数已达138.5万座,其中3G基站51.1万座。2010年全国电话用户增长到11533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74.48%。纵观整个电信行业,2010年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0955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电信主营业务收入8988亿元,同比增长6.4%;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3197亿元,同比下降14.2%。随着3G牌照的发放,三大运营商开始大规模部署3G网络,如下图所示为中国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的电信固定资产投资中,东部地区的投资额达到1,487亿元,占电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6.5%;中部地区的投资额达到874亿元,占电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7.3%。而相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电信投资额只有83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26.2%。2010年,我国东南部沿海各省市电信固定资产存量为4,497亿元,占我国电信资源存量的46.5%,中部地区各省电信固定资产存量为2,643亿元,占我国电信资源存量的27.3%,西部地区各省固定资产存量为2,525亿元,占我国电信资源存量的26.2%。 但是,随着运营商的建设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国内的通信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通信网络已经形成为一个多厂商、多网络技术制式的复杂通信网络,融合了核心网、传输网、接入网、支撑网等各种功能子网,设备规模庞大。特别是宽带接入网和移动通信网,成为电信网络的建设主体。从进入21世纪以来,以ADSL为代表的宽带接入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普及,在2008年我国的宽带接入设备年产量已达1864万线,从市场规模上来看,宽带接入市场和移动通信市场在2009年分别达到了23%和16%。如图所示为中国电信网络的资产

国内知名即时通讯软件排行榜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推进,企业对于即时通讯软件也越来越重视,作为企业日常办公最基本需 求的即时通讯软件近年来开始大热,以其安全性、实用性、稳定性和扩展性赢得了众多企业 的青睐。闪电云小编特意为大家选取了几个较为知名的通讯软件进行比较,从而方便企业做 出更好的选择,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腾讯RTX RTX大概是目前国内企业即时通信市场份额最高的产品,主要得益于IM产品QQ的带动, 在中国拥有大量的客户群体。但是,2009年开始,腾讯停止了对RTX产品的开发,这无异 于主动放弃在企业即时通信领域的巨大潜在市场。 优点:出道时间早、技术较为成熟、市场知名度高。 缺点:仅限于局域网内部使用、且部署繁琐。企业需要配备专门人员和服务器,运维成本较高。 二、哇呼 哇呼是郑州闪电云信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平台采用的是私有协议,消息体为json因此大幅度减小流量;服务器采用的是基于netty实现的消息服务器;系统采用 的私有协议CentOS6.5+jdk1.8+mysql5.6+mongodb3.0.1+Redis3.03+Nginx1.7.9,服务器采用JAVA语言。 优点:部署简单,功能丰富。双重加密,安全性高,独立服务器,独立数据库。 缺点:企业需要配备服务器,需要一定的运营成本。 三、华为UC 华为是国内统一通信领域公认的领头羊企业,在统一通信设备和技术方面相对于其他企业都 有比较大的优势,但是华为的侧重点在VOIP系统上面,因此,对客户端软件和移动协同办 公方面的重视度不够,不支持移动终端,PC客户体验较差,而且需要部署大量的设备才能支持其通信功能,既不易得,成本又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并不适合。 优点:技术和通信设备先进 缺点:PC端客户体验较差,成本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