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壳核出血临床体会

合集下载

翼点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治疗脑岛叶胶质瘤21例临床分析

翼点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治疗脑岛叶胶质瘤21例临床分析
岛叶胶质瘤的 另 一 特 点 是 肿 瘤 尽 管 靠 近 脑 干(内 囊(视 觉传导束"甚至部分瘤体相当大"病 人 仍 不 出 现 神 经 功 能 缺 " 本组资料显示!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率,*/A4c#3,*2$"而 且 多 为高级别胶质瘤侵犯周围组织和水肿有关’
岛叶传统手术入路主要根据肿瘤部位采用经额或颞部" 并特意避开侧 裂 区 以 防 损 伤 长 在 肿 瘤 深 部 的 >5? 及 其 分 支">5? 及其分支发现晚(位置深(解 剖 关 系 欠 清 晰"容 易 损 伤及残留较多与 其 粘 连 的 肿 瘤 组 织"导 致 的 结 果 是!手 术 后 的 偏 瘫 (失 语 并 发 症 和 肿 瘤 全 切 率 低 (短 期 内 复 发 ’ **"B+ 显 微 外科手术利 用 脑 组 织 自 然 间 隙"采 用 软 膜 下 切 除 技 术 将 从 >5? 主干上发出的分支瘤供小血管电 凝 切 断#侧 裂 受 累 时" >5? 分支看似像瘤 供 血 管"实 际 是 穿 瘤 体 的 脑 组 织 正 常 血 供"予以保留$"沿肿瘤与周围组织 间 的 胶 样 增 生 带 分 块 切 除 肿瘤’本组 资 料 显 示!利 用 显 微 外 科 技 术 "经 侧 裂 入 路"切 除 岛 叶 胶 质 瘤 "肿 瘤 全 切 率 @2/,Bc "术 后 症 状 较 术 前 明 显 改 善 @4/23c"术 后 * $ 随 访 生 存 率 7A/A*c"肿 瘤 复 发 率 2@/47c’总结本组治 疗"我 们 体 会!#2$分 离 侧 裂 蛛 网 膜 时 注意有效的保护 侧 裂 血 管"不 能 阻 断"以 防 术 后 出 现 脑 梗 死 和严重的脑水肿)保护引流静脉和保护 动 脉 同 时 重 要)#*$避 免操作过分牵拉"以 免 损 伤 脑 组 织(血 管"<H.0$区 的 损 伤 会 导致术后运动和语言 障 碍)#B$软 膜 下 切 除 技 术 有 助 于 识 别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68例分析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68例分析
治 的有 效措 施 【 ” 。 高血 压脑 出血 在 大脑 基底 节 处最 常
路, 骨窗大小 6 c m x 8 c m , 磨 钻磨平蝶骨嵴 , 弧形切 开硬脑膜并悬 吊。显微镜下用尖刀挑开外侧裂顶部 蛛网膜 , 开放侧裂池 , 放出脑脊液 , 沿额叶、 颞叶 自然
解剖 间 隙逐步 显露 岛 叶皮质 ,在 岛叶表 面避 开 大脑 中动 脉 分 支 。于无 血 管 区用 脑 针 穿刺 , 刺人 1 c m 即 可 到 达 血 肿 腔 ,证 实 为 陈 旧 性 血 液 后 将 岛 叶切 开 1 c m。轻柔 地清 除血 肿 , 镜 下 电凝止 血后 应用 速 即纱 贴 覆脑 创 面 。 确 定无 出血 后 , 应 用人 工脑 膜减 张并 严
1 临床 资料
大小可达 1 0 c m  ̄ 1 2 c m,骨窗下缘达中颅凹底部充 分减压 。 术后处理 : 术后立 即及第 2 天复查头颅 C T ,
了解血 肿清 除及 再 出血情 况 。常 规送 N I C U, 维持 水
电解质 的平衡及全身营养支持 ,防止各种并发症的
收 治 经 侧 裂一 岛 叶 人 路 显 微 治 疗
发生 。
2 结 果
1 . 1 一般 资 料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6 8 例, 男3 5 例, 女3 3 例; 年
龄3 9 ~ 7 5岁 , 平均 5 3 . 6岁 ; 发病 2 ~ 3 2小 时 人 院 。 临
床表现 : 入院时神 志模糊 1 7 例, 浅 昏迷 2 1 例, 中昏 迷2 6 例, 深 昏迷 4 例; 单侧瞳孔散 大 2 3 例, 双侧瞳 孔散大 2 例; 偏瘫 6 8 例。病例入选标 准【 3 _ : 基底节 区 血 肿量超过 3 0 m L , 中线移位 超过 0 . 5 c m, 侧脑 室受 压变形或消失 , 有 明显 的颅 内高压表现。 出血部位和 出血量 : 经头颅 C T扫描 出血部位均位于基底节 区 , 其 中位于左侧 3 7 例 ,右侧 3 1 例 ,破人脑室系统 7

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112例分析

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112例分析

利于彻底地清 除血肿 , 也减少 了传统皮 近颞上沟末端穿刺侧脑室三角区放脑脊 科学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
层 造 瘘 法 对 皮层 的牵 拉 损 伤 , 别 是 笔 液 , 穿刺 血 肿 腔 , 压 后 再 分 离 侧 裂 , 特 或 减 者 采 用 零 牵 拉 技 术 。 即不 使 用 牵 开 器 , 有 利 于 分 离 和 保 护 脑 皮层 , 免使 用 脑 避
4~ 7分 4 2例 。 3 讨 论

神 经 外 科手 术 治疗 高 血压 性 脑 出血
大脑 中动 脉 脑 岛 分支 , 小 的交 通 支 可 是 已得到共 识 的有 效治疗 手段 , 细 其主 要 目
根据 钟 志 宏等 底节 区 分型 方 法 , 电凝离 断, 基 进入血肿腔后先清除近液化 的是 清 除血 肿 , 少 对脑 组 织 的压 迫 , 减 降 勿 脑 低颅 内压 , 脑循 环 , 轻脑 水肿 , 前部型: 血肿主体位于水平线前方, 本组 血 肿 , 超 过 血 肿边 界 。用 明胶海 面一 改善 减 同时 4 : 间型 : 0例 中 主要 累及 豆 状 核前 中 部及 棉 片保 护 血 肿 腔 脑 界 面 , 当牵 拉脑 棉 减 少血 肿 对 周 围脑 组织 继 发性 损 害 。 目 适 内囊 膝部 , 组 3 ; 部 型 : 本 4例 后 血肿 主 体 片 以防血 肿 腔 塌 陷 , 后 处 理较 硬 凝 血 前脑 出血手术方式多样化, 最 各有争议 , 选 位 于 内囊 膝 部 后方 , 组 3 例 。根据 多 块 , 本 8 其往往是原发出血部位 , 可以发现责 择何种术式要根据病情具体清况 以及医 田公 式计 算 , 血肿 量 在 3 0~ 6 Il0 , 任 豆纹 动 脉 , 意 电凝 止 血 , 0n 8 例 注 注意 保 护血 生 对 该术 式 熟练 程 度 来选 择 。但 无 论 选

大脑半球岛叶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

大脑半球岛叶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

大脑半球岛叶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王磊一、解剖岛叶(Insula)是大脑半球的五大脑叶之一,又称第5脑叶,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

种系发生上属于旧皮质,在禽类比较发达,主要与嗅觉觅食有关。

在人类,岛叶主要与内脏感觉有关,随着新皮质成分的增多,其重要性逐渐降低,加上颞叶的前移形成了外侧裂,使岛叶位于外侧裂的底面完全被额、顶、颞叶等掩盖。

在大脑半球的表面并不能直接看到岛叶,而是要将额盖、顶盖切除并将颞叶牵开才可见到。

岛叶外观呈三角形岛状。

长约4.9~5.6 cm , 宽约2.5~3.4cm , 平均范围约5.2 ×2.9cm,左侧岛叶略大于右侧。

岛叶周围以未封闭的三角形的岛环状沟与额、顶、颞叶分界;岛环状沟的开口位于岛叶的尖端,即岛阈。

岛叶表面借岛中央沟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份包括2~3个岛短回,后份包括2个岛长回。

额叶、颞叶、顶叶覆盖在岛叶上的部分称为岛盖。

岛叶的血液供应均来自大脑中动脉。

尸体解剖显示供应岛叶皮质的动脉,即岛叶动脉,平均约有96条(77~112条),平均直径0.23mm (0.1~0.8mm)。

其中绝大部分起自大脑中动脉的M2段,在岛中央沟处血供最为丰富。

岛叶动脉中来自M1段的只有1~6条,且主要供应岛阈处。

大脑中动脉M3段主要供应岛盖的内侧面。

岛叶的深面由浅及深依次为:最外囊、屏状核、外囊、壳核、苍白球、内囊、尾状核及背侧丘脑。

二、临床特点(一)症状岛叶虽然在解剖上主要与内脏感觉有关,但对于岛叶病变的患者其主要症状是以各种类型的癫痫为主。

Yarsargil 报道的57例岛叶病变中,77%的患者表现癫痫症状,其中80%为部分型发作;国外其他作者报道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的占77%~100%,平均在80%左右。

国内王磊报道岛叶病变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占96.7%,个别患者表现为记忆力下降。

岛叶病变以癫痫为主要症状是由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决定的。

岛叶与海马紧密相邻,而后者又是全脑中最容易发生癫痫的部位,各种刺激性因素如肿瘤压迫、炎症、变性等均可以导致海马异常放电而引起癫痫发作。

翼点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治疗脑岛叶胶质瘤21例临床分析

翼点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治疗脑岛叶胶质瘤21例临床分析

翼 点 侧 裂 入 路 显 微 外 科治 疗 脑 岛 叶胶 质瘤 2 临床 分 析 1例
陈建华” 赵 庆 府 吴新 建
4 6 0 2 中山 大 学 第 一 附属 医 院神 经 外科 广 州 50 7 700 ) 125 1 河 南 商丘 市 第 三人 民 医院 神 经 外 科 商丘 ) 【 要】 目的 摘 法

6 ・ 6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1 0 2年 2月 第 1 卷 第 3期 Chn s o ra o rci l ro s sae e . 0 2 Vo. 5No 3 5 ieeJun l f at a v u essF b 2 1 , 11 . P c Ne Di
( :3 -4 . 2) 2 6 2 3
用治疗脑积水[] J .中 华 神 经外 科 杂 志 ,0 5 2 :8—8 . 2 0 , 1 444 7
[3 张 云 鹤 , 清 军 , 建 民 , .内 镜 下 第 三 脑 室 造 瘘 术 治 疗 梗 阻 4 刘 李 等 性 脑积水 4 2例 疗 效 观 察 E] J .山 东 医药 ,0 7 4 (6 :58 . 2 0 ,7 2 ) 8 —6
uotmy fr h doc h ls J Mii Iv s e Ne rsr , lso o y rcp au [ ]. nm n ai uo ug v
1 9 , 2 3 9 9 4 ( ):1 8 1 2 2 —3 .
[ 3 孙 金 龙 , 庆 林 , 志 刚 , .脑 室 镜 或 脑 室 镜 一 腹 腔 镜 联 合 应 7 张 王 等
[ ] Ne r s r , 9 9 9 : 5 — 5 . J . u oug 19 ,0 1 61 9 ( 稿 2 1 01 ) 收 0 卜1 - 8

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32例临床分析

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32例临床分析

残 4例 (2 5 ) 植物 生存 1 ( % ) 死 亡6例 ( 8 7 。结论 1. % , 例 3 , 1. %)

经外侧裂- 岛叶入路显微 手术治疗基底 节区脑 出血是
种 损 伤 小 、 效 好 、 后 客 观 的微 创 手 术 方 法 。 疗 预
【 关键词】 脑 出血 ; 节 区; 基底 显微神经 外科 ; 经外侧裂入路 【 中图分 类号】 R733 .4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0- 0 (00 1- 3 - 040 121 )1 6 1 2 5 1 0
年 1月 ~2 1 0 0年 1月对 3 2例 高血压基底 节脑 出血采取 经外侧 裂. 岛叶入路 显微手 术清除 血肿。结 果
部 C 血肿 清除> O 6例 ,0 一8 %6例 , T, 8 %2 6% 0 术后 6个月根 据 G S评分恢复 良好 9例 ( 8 1 ) 中残 l O 2.% , 2例( 7 5 ) 重 3 .% 。
r s ri a ra me tva t n s l in f s r — n u a p r a h f rc r b a e t ma n b a a g i e in i i d o n mal o u g c te t n i a sy va s u e i s l a p o c e e r h mao si a l g n l r go sak n f l r i r o l s a mi i l y i v sv t o t e sd ma e b t re fc sa d mo e fv r l rg o i . n a ie me d w h ls a g , et f t n r a o a e p o n ss h i e e b

基底节区血肿经外侧裂-岛叶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基底节区血肿经外侧裂-岛叶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向远 明 ,柯善 玉 . 心理咨询 与心理 治疗 U ]华 南国防 医学杂志 ,
2 0 0 3 ,1 7( 1 ) : 8 8 1 - 8 8 3
游琳 玉 ,贾晓 明 .心理咨询与心理 治疗督导伦理 的定性研 究 u J l
中国心 理 卫 生 杂志 ,2 0 1 4 ,2 8( 1 2) : 9 2 0 — 9 2 5
基础医学研究 - 中国继续医学教膏 第 7 卷 第’ 7 勃 21 1
疑惑 的地 方 给予 正 确案 例 的对 比,为 了让 咨询 者 对正 确 思路 方 法
的认识 ,我们 发 现在 心理 咨询 者咨 询 心理 问题 中 , 心理 咨询 师 的言 语 正确 妙用 可 以更 加 有效 的 解决 心 理咨 询 者 的心 理 问题 ,因此 ,在 心理 咨 询方 面 ,应 当 更加 重要 言 语 的使 用 ,加
Ⅱ ] . 中国心理 卫生杂志,2 0 0 7 ,2 1( 1 0) : 7 0 4 — 7 0 9
魏 兆瑜 , 尚鹤 睿 , 梁杰 芳 以 心理 咨 询 为切 入 点 ,促 进 大 学 生 自
我心理治疗
实用全科 医学,2 0 0 8 , 6( 1) : 6 1 — 6 2
钱铭怡 .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研 究 : 国 外 发展 及 国 内研 究现 状 【 l 1 l
_ 卜


基底节 区血肿经外侧裂 一 岛叶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贾振 锋
发 严重 术 后 并 发症 ,严重 的情 况下 还 会 造 成患 者 死 亡 … 。本 研 究 【 摘要 】目的 研 究基 底节区血肿经外侧裂 一岛叶 手术入路 的解剖学特 对 2 0 例4 0 侧 成人 尸 头标 本 的外侧 裂 、岛 叶 、大脑 基 底 节 等进 行 点。方法 对 2 ( ) 例4 ( ) 侧成人尸头标本的外侧裂 、岛叶 、大脑基底节等 相 关解 剖 的 相关 资 料分 析 ,研 究 了基 底 节 区血 肿 经外 侧 裂 一岛 叶 进行相关解剖。结果 岛叶的供血动脉 为大脑 中动脉 M2 段, 扇形展开 , 方 向为从 岛叶表 面向后 上,并将很 多微 小的穿支血 管发 出来对岛叶皮 手 术人路 的解 剖学 特点 ,现 报告 如下 。 层进行供应 ;岛叶的 中后 短回在其 中部水平切 面上垂 直向 内和 内囊膝 1 资 料与 方法 部及 壳核最为宽阔的部分相对应。结论 深入研 究基底 节区血肿经 外侧 1 . 1 一般 资料 裂 一岛叶手 术入路 的解剖 学特点能够为临床手术治疗基底节 区血肿提 研 究 对 象选 取 2 0 例4 O侧 成人 尸 头 ,在 对 其进 行 研 究 之前 首 供科 学有效的依据. .

岛叶的显微解剖与临床意义

岛叶的显微解剖与临床意义

托咪啶提高低温所致的寒战阈,控制了体温调节性寒战,减轻术后疼痛而控制了非体温调节性寒战。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啶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能显著改善麻醉恢复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极大地满足了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要求,是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1]Bekker AY,Basile J,Gold M,et al.Dexmedetomidine for awake carotid endarterectomy:efficacy,hemodynamic profile,and side effects[J].J Neurosurg Anesthesiol,2004,16(2):126-135. [2]Gerlach AT,Murphy CV,Dasta JF.An updated focused review of dexmedetomidine in adults[J].Ann Pharmacother,2009,43(12): 2064-2074.DOI:10.1345/aph.1M310.[3]Carollo DS,Nossaman BD,Ramadhyani U.Dexmedetomidine:a review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J].Curr Opin Anaesthesiol,2008,21 (4):457-461.DOI:10.1097/ACO.0b013e328305e3ef.[4]Arcangeli A,D′AlòC,Gaspari R.Dexmedetomidine use in general anaesthesia[J].Curr Drug Targets,2009,10(8):687-695. [5]Arain SR,Ruehlow RM,Uhrich TD,et al.The efficacy ofdexmedetomidine versus morphine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fter major inpatient surgery[J].Anesth Analg,2004,98(1):153-158.[6]Ohtani N,Kida K,Shoji K,et al.Recovery profiles from dexmedetomidine as a general anesthetic adjuvan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ower abdominal surgery[J].Anesth Analg,2008,107(6):1871-1874.DOI:10.1213/ane.0b013e3181887fcc.[7]王喜连,佘守章,许学兵.右旋美托咪啶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患者呼吸抑制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 (11):933-935.[8]Hsu YW,Cortinez LI,Robertson KM,et al.Dexmedetomidine pharmacodynamics:part I:crossover comparison of the respiratory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 and remifentanil in healthy volunteers [J].Anesthesiology,2004,101(5):1066-1076.[9]Bicer C,Esmaoglu A,Akin A,et al.Dexmedetomidine and meperidine prevent postanaesthetic shivering[J].Eur J Anaesthesiol,2006,23(2):149-153.[10]Yildiz M,Tavlan A,Tuncer S,et al.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on haemodynamic responses to laryngoscopy and intubation: perioperative haemodynamics and anaesthetic requirements[J]. Drugs R D,2006,7(1):43-52.(收稿日期:2015-06-15)(本文编辑:贾安)岛叶的显微解剖与临床意义柳成荫石祥恩王才永张福征沈俊岩张磊张云鹏李玉明【摘要】目的为大脑岛叶区域的手术操作提供显微解剖学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壳核出血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壳核出血的临床体会。

方法选择从2009年2月~2014年1月共287例,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壳核出血。

结果287例患者中死亡17例,存活的270例患者中,经6个月后随访,预后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评估,I级35例,II级58例,III级142例,IV级21例,V 级14例。

效果良好率占87.0%,效果不良者占13.0%。

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清除壳核出血符合神经外科微创理论的原则,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标签:外侧裂;岛叶;壳核出血
从2009年2月~2014年1月,我们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壳核出血,共287例,术后效果总体良好。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自发性壳核出血,出血量为30~70ml,共287例,其中男性196例,女性91例,发病至手术时间为:6h以内58例,6~24h157例,24h~5d72例,去骨瓣减压者为82例,骨瓣还纳者为205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开颅,切口和骨瓣的大小以及决定是否去除骨瓣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术中脑压情况。

切开硬脑膜,显露外侧裂及侧裂静脉,在显微镜下于外侧裂中浅静脉额侧锐性分开蛛网膜,排放脑脊液,沿额颞间隙进行解剖,显露大脑中中动脉分支,牵开脑岛盖部,暴露脑岛,于岛短回处在大脑中动脉分支间无血管区切开脑岛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彻底止血。

术后给予休息、降血压、降颅压、止血、支持、康复、对症等一系列治疗,对存活的患者在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估,其中I-III级者为效果良好,IV、V级为效果不佳。

2 结果
术后24h内287例患者均复查头颅CT,完全清除血肿者158例,血肿清除大于90%者62例,血肿清除50%~80%者58例,再出血者9例。

287例患者中死亡17例,其中死于循环功能衰竭者5例,死于肺内感染者12例。

存活的270例患者中,经6个月后随访,预后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评估,I级35例,II 级58例,III级142例,IV级21例,V级14例。

效果良好率占87.0%,效果不良者占13.0%。

3 讨论
经外侧裂入路清除壳核出血符合神经外科微创理论的原则,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有研究表明[1]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两种手术方式
比较,采取侧裂岛叶入路进入血肿腔更容易,对血肿腔内止血更为容易及顺利,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血肿的去骨瓣减压者明显少于经颞叶入路清除血肿者。

再出血较经颞叶为少。

我们通过对287例壳核出血患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行血肿清除术体会如下:①该入路是以外侧裂这一间隙作为手术入路,通过解剖分离脑组织的沟回,向下即可抵达岛叶表面,血肿一般位于其下方,大大缩短了手术路径,减轻或避免了因皮层造瘘,造成颞叶组织的损伤,切开岛叶仅损伤少量岛叶组织及少部分基底节区结构,把手术本身造成神经功能损伤降低最少,特别是语言功能[2,3]和视野的保护。

此入路能达到直视下清除血肿,彻底止血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壳核出血多是由于大脑中动脉水平段的内外侧豆纹动脉破裂所致,位置相对固定,经外侧裂脑岛入路清除血肿后能直观准确找到出血点,故能很好的止血,但经颞叶皮质入路,清除血肿后出血点均在前方,需牵开脑组织反复寻找出血点,或烧灼后血管回缩,寻找出血点更加不容易,而且可能加重此过程副损伤,因此经侧裂脑岛入路患者手术后脑水肿程度轻,回复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低;②熟练掌握外侧裂岛叶入路的显微解剖是手术的关键,手术中钝性分离外侧裂。

打开外侧裂池,充分释放脑脊液。

降低颅内压,在侧裂近点处找到岛顶及岛阈,岛叶紧位于壳核的表面,岛短回位于岛阈的上方,其表面排列的血管是大脑中动脉M2段及其分支,利用血管间隙经岛叶前1/3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

有报道指出[4]:若损伤分布于长回区或岛中央沟后部的血管可能会引起功能障碍,若在短回区域行岛叶皮质造瘘会更为安全。

本组287例患者均在岛短回区域行岛叶皮质造瘘;③必须有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才能准确熟练操作,不可盲目开展,否则将造成脑组织不必要的损伤;④手术时机的选择,有学者主张发病后7~24h 为最佳手术时间[5],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也体会到这一点。

本组有157例在此时间段进行手术,但对出血急、出血量大的及脑疝形成者则需急诊手术。

综上所述,对于壳核出血的患者,因经侧裂脑岛入路不破坏皮层功能区,距出血血管最近,牵开岛叶即可到达血肿腔,清除血肿更为彻底,显微镜下止血更可靠,减少再出血的概率,而且此入路分离侧裂,打开侧裂释放脑脊液,可暂时降低颅内压,对脑组织牵拉较小,脑组织肿胀程度小,并发症及致残率低,功能恢复快[6]。

经侧裂脑岛入路要优于传统的经颞叶皮质入路,更符合神经外科微创理论,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唐小平,游潮,张涛,等.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壳核出血的对照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8:817-820.
[2]Shincoff EH,Tan Y,Abdulrauf SI.White matter fiber dissection of the optic radiatiom of the temporal lobe and implication for surgical approches to the temporal horn[J].J Neurosurg ,2004,101⑸:725-738.
[3]Barton JJS,Hefter R ,Chang B,et al,The field defects of anterior temporal lobectomy:a quantitative reassessment of Meyer’s loop[J].Bran,2005,128:2123-2133.
[4]Dean BL,Wallace RC,Zabramski JM,et al. incidence of superficial sylvian vein compromise and postoperative effects on CT imaging after surigical clipping of middle cercbval artery aneurysms[J].A,J .Neuroradiol,2005,26:2019-2026.
[5]趙雅度.关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的规范化研究”一文的述评[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3,8:4.
[6]Bose A,Hartmann M,Henkes H,et al. A novel,self-expanding,nitinol stent in medically refractory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es:the Wingspan study[J].Stroke,2007 ,38(5):1531-15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