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分叶状肿瘤1

合集下载

乳腺叶状肿瘤手术原则和即刻乳房再造术的探讨

乳腺叶状肿瘤手术原则和即刻乳房再造术的探讨
结果 4例 术 后 无 并 发 症 发 生 , 3例 外 观 良 好 , 与对侧乳 房基本对称 , 1 例 因对 侧 乳 房 下 垂 而 不 对 称 。4例 随访 3 、 1 2 、 8 、 9个 月 .
未见肿瘤复发和假体相关并发症 。 结论 手术应根据病理组织 学的分级 、 肿 瘤的大 小 、 乳房的大小 、 病 人的要求 , 制定合理 手 术 切 除 范 围和 即刻 乳 房 成 形 术 , 术后根据病理 的性质 , 长 期 观察 和 随 访 。 I 关键词 】 乳腺 叶状肿瘤 ; 诊 断 ; 切 除 ; 乳房整形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3 7 . 9 ; R 6 5 5 8 文献标识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6 6 0 4 ( 2 0 0 7 ) 0 4— 0 3 5 1— 0 3
乳腺分 叶状 肿 瘤 既 往 称 叶 状囊 肉瘤 , 可分为 良 性、 交界性 、 恶 性三 类 。其治 疗一 般认 为低 度 恶性 可 局部 广泛切 除 , 高度 恶性 可单 纯乳 房 切除 , 临 床有 淋 巴结肿 大 者 , 可 做 改 良根 治 术 。 由于 其 局 部 复发 的 比例 较高 , 其他 辅助 治疗 的效 果 不佳 , 所 以治疗 以合
1 临床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明显不 对称 , 右 乳肿 大 , 乳 腺 下象 限皮 肤 发 红 , 触 诊 无 明显疼 痛 , 皮肤无发热 , 肿 物 边 界不 清 , 腋 窝淋 巴 结不 大 。超 声 检查 : 右乳 腺囊 实性 占位 , 边 界大部 分 较清 , 内有 血 流 信 号 , 性 质 待 定 。术 中见 肿 物 有 被 膜, 切 除肿 物 1 1 c m x6 c m x 6 e m, 送 冰冻检 查 , 报 告 为乳 腺 叶状肿 瘤 Ⅱ级 。再 行全 部乳 腺组 织 切除和 即 刻乳 房 假体植 入 乳房 再造 术 。术后 病理 为 右乳腺 叶 状 肿瘤 Ⅱ级 , 乳 腺低 度 恶性 叶状 肿瘤 , 核分裂象 3 1 个/ 5 0 HP F , 伴大 片凝 固 性 坏 死 ; 切 除标 本 中乳 腺组 织呈 乳 腺增 生症 改变 伴纤 维腺 瘤样 结构 。术 后双乳 形态 一致 ( 图2 ) 。 例3 : 女, 5 2岁 。 因左 乳 房 巨大 肿物 于 2 0 0 6年 6月入 院 。体格 检查 见左 乳 腺外 上 和 外下 象 限 实性 肿物 , 边缘 尚清 , 质地较 硬 , 肿物 推挤 乳腺 皮肤 变薄 、 发红 ( 图3 ) 。超 声检 查 示左乳 腺 肿物 , 边 界较清 , 肿 瘤 内部 可见 丰 富血 流信 号 , 恶 性 肿 瘤 不 能 除外 。行 左 乳 肿 物切 除 , 大小 为 1 7 c m x 8 c m x 6 c m, 冰 冻报 告乳 腺 叶状肿 瘤 Ⅱ级 。再行 全乳 组 织切 除和 即刻假 体 植 入乳 房成 形 术 , 术 后 无 并 发症 , 双 乳形 态一 致 。 术后 病理 为左 乳腺 叶状 肿 瘤 Ⅱ级 , 广 泛 黏 液 变性 及 灶 状 凝 固性 坏 死 , 细胞成分不丰富, 偶 见 核分 裂 象 , 局灶 间质过度 增生 , 细胞 丰富 , 核 分 裂 象 约 6个/

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杨华伟;王征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08(19)3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原则,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21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年龄,临床症状,肿瘤大体及组织学特征,手术方式,术后放射及化学治疗,复发率,死亡率,比较良性、恶性、交界性肿瘤的不同.结果 23例患者平均年龄38岁,按WHO分类标准,其中良性11例,交界性4例,恶性8例.14例行局部切除术,5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4例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式.随访18例,平均随访时问22个月(12~96个月),2例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1年死于远处转移,4例行局部切除术后复发再次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结论保证1~2cm切缘的扩大局部切除术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首选方案,局部复发的交界性和恶性肿瘤要选择乳房单纯切除术式或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总页数】3页(P1-2,46)
【作者】杨华伟;王征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肪乳腺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肪乳腺科,广西,南宁,5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乳腺叶状肿瘤诊断治疗的新进展 [J], 李蜜;林建山;李大志
2.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J], 刘战丛;王丽萍;李贺鹏
3.浅析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J], 夏天;罗光明
4.乳腺叶状肿瘤影像诊断及治疗 [J], 张建萍;尉继伟;刘治邦;肖来华
5.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9例报告 [J], 邱云峰;陈虹;许海民;廖芝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分析

4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分析

4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分析沈卫达;徐锦屏;赵学军;李冰;朱海云【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46例经病理复诊明确诊断的乳腺分叶状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E1/AE3、VIM、平滑肌肌动蛋白(Act)和Ki-67表达.结果 4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术前临床诊断相符者24例,其余术前诊断分别为:乳腺纤维腺瘤15例,乳腺增生或混合性囊肿4例,乳腺癌或疑似乳腺癌3例.术前临床诊断误诊率为47.83%(22/46).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乳腺分叶状肿瘤40例,漏诊率为13.04%(6/46).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4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中良性35例,交界性7例,恶性4例.免疫组化表达结果:VIM表达均为阳性,表达在肿瘤间质细胞;Act在部分病例(36.96%,17/46)表达于间质细胞;AE1/AE3均无间质细胞表达(用于排除梭形细胞癌);Ki-67平均阳性细胞指数在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中分别为13%、28%和69%,Ki-67表达在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存在较高的临床误诊率和冰冻病理漏诊率,而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与病理分型密切相关;免疫组化对判断其良、恶性有重要意义;肿瘤的及时确诊和手术方式选择是决定治疗成功的关键.【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年(卷),期】2014(027)001【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乳腺;分叶状肿瘤;免疫组化;误诊【作者】沈卫达;徐锦屏;赵学军;李冰;朱海云【作者单位】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上海,200051;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上海,200051;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上海,200051;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上海,200051;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上海,20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分叶状肿瘤是一种双向分化的肿瘤,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富于细胞的间叶成分组成,属于较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占乳腺肿瘤的0.3%~0.9%。

乳腺巨大交界性叶状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乳腺巨大交界性叶状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乳腺巨大交界性叶状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黄维芳; 凌洁; 谭程丹; 刘丽芳【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41)005【总页数】4页(P562-565)【关键词】乳腺叶状瘤; 纤维腺瘤; 治疗【作者】黄维芳; 凌洁; 谭程丹; 刘丽芳【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007;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湖南长沙 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叶状肿瘤极其罕见,发病率不到乳腺原发肿瘤的1%[1-2],在临床上诊断困难,治疗方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认识,现将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农民。

因“发现右乳肿块2年,增大1年”于2018年11月13日入院。

患者2年前自检发现右乳肿块,如蚕豆大小,边界尚清楚,质韧,活动度欠佳,无明显疼痛,未予诊治。

1年前右乳肿块迅速增大,伴阵发性刺痛,于当地诊所就诊,间断服金刚藤软胶囊、岩鹿乳康胶囊、中药汤剂、三七粉等药物治疗,肿块继续增大至足球大小(见图1),前来就诊。

查体:右乳可扪及弥漫性增大肿块,大小约20 cm×16 cm,边界尚清,质韧略软,部分肿块表面有囊性感,双腋下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筛查无异常。

图1 右乳巨大肿块乳腺彩超(见图2):右乳层次紊乱,于全乳腺腺体深层探及最厚约72 mm的非均质肿块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呈叶状分布,局部可见夹杂不规则无回声区。

诊断:右乳腺体深层非均质肿块,性质待定,BI-RADS分类(4a-4b),考虑来源于乳腺,叶状肿瘤?其他来源不排除,建议进一步检查。

乳腺核磁共振平扫+增强+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见图3):双侧乳腺腺体不对称,右侧乳腺体积明显增大。

4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治分析张敏

4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治分析张敏

中国医药导刊2012年第 14 卷第 12 期(总第110期)2085乳腺肿瘤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类型的肿瘤为乳腺分叶状肿瘤(phyllodestumor,PT)。

这种肿瘤在临床上非常少见,在女性的乳腺肿瘤中,仅仅占到了百分之零点三到一点五左右,这种肿瘤一般呈现双相分化,上皮成分为良性,而间叶成分有癌细胞组成,因为它往往在切面有囊状,分叶状而将之称为叶状囊肉瘤,后WHO将其更名为乳腺分叶状肿瘤,组织学上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类[1]。

目前对于如何提高该病术前诊断的正确性、如何选取最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是否有价值以及预后评价指标的选择仍存在争议。

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4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例,对其诊治和预后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女性,绝大多数患者年龄在15岁到67岁之间,平均36岁,仅有一例报导了11岁未发育女童的乳腺分叶状肿瘤[2]。

所有患者的病程在2天到10年不等,平均病程为21个月,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乳房肿块,早期无疼痛感,患者中有13例患者的肿块在短期内迅速的增大,其中有一例与妊娠,哺乳有关,有一例为双侧发病。

所有患者的肿瘤肿块从1.5~20cm直径不等,平均直径4.8cm。

所有肿块的发生都发现和皮肤、胸肌没有发生粘连,没有发生破溃,也没有发现同侧淋巴结的肿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

40例患者中局部切除19例(47.5%)病理示良性17例,交界性2例;肿块扩大切除17例(42.5%)病理示良性10例,交界性6例,恶性1例;单纯乳房切除4例(10%)病理示交界性3例,恶性1例。

所有患者均未接受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1.3 病理结果良性27例,交界性11例,恶性2例。

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局部切除(例)扩大切除单纯乳房切除交界性11例263恶性2例0112 结果40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为8~115月,中位时间39个月。

其中因其他原因死亡1例;局部复发3例(7.5%),复发病例中1例为恶性分叶状肿瘤而行肿块局部扩大切除术,因患者年纪轻,复发后再次行肿块局部扩大切除术至今随访42月未再复发;2例为交界性分叶状肿瘤行肿块局部切除术,患者后行肿块扩大切除术后未再出现复发。

乳腺叶状肿瘤16例影像学表现

乳腺叶状肿瘤16例影像学表现
参 考 文 献
『1] MONSEL G,LY F,CANESTRI A,et a1.Prevalence of skin di.
sorders in HIV patients in Senegal and relationship to degree of im —
munosuppression[J].Ann Dermatol Venereol,2008,135(3):
综上所述 ,AIDS合 并带 状疱 疹 者较 之 普通 人 群 , 临床表现 更为严重 ,皮损 范 围大 ,易 产生 血疱 大疱 ,疼 痛 明显 ,治疗 周期 较长 ,但 经 正规积 极治疗 仍 可痊 愈 。 带状疱疹 发病率 、多神经 区域受 累与 CD4 计数密切相 关 。对 于低 龄患者 、皮损严 重或 复发 性带状 疱 疹 的 中 青 年患者有必要进行 HIV排查 。
2010 :65.
[11] GOBO K A,KALYANI R,MOORE R D,et a1.The incidence
of,risk factors for,and sequelae of herp es zoster among HIV pa-
tients in the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era[J].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2005,40(2):169—174. [12] BOATENG M D.Herpes zoster ophtha lmieus in HIV/AIDS[J]. Community Eye Health,2003,16(47):35—36. [13] BARRO TRAORE F,TRAORE A,ILBOUDO L,et a1.Herpes

乳腺分叶状肿瘤9例诊治体会

乳腺分叶状肿瘤9例诊治体会

在0 . 1 — 1 1 年 之 间 ,平 均 病 程 为 ( 5 - 3 ±1 . 5 )年 ; 患 者 的病 变位 置 : 4例患 者位 于左 乳腺 ,5例 患者 位 于右乳 腺 。所有 患 者 都 为 单 发 乳 腺 肿 块 ,直 径 在 2 0 ~ 1 1 4 e m之 间 ,平 均 为 ( 4 5 . 3±2 . 6)e m; 2例 患 者伴 局 部静 脉 怒 张 、3例 患 者侧 腋 淋 巴结 肿大 、2例患 者 为肿块 和 皮肤 出现 轻度 黏连 、2例 患 者 乳头 牵拉 凹 陷。进行 过 乳腺 纤维 腺瘤 手术 的患 者有 3 例, 其 他乳 腺 疾病 历 史 患 者有 3例 。所 有 患者 都 没有 出现 乳 头 溢液情 况 ,没有疼 痛 ,患者进行 手术 的此次在 l ~ 3次 。 1 . 2 治 疗 方 法 对所 有 的患者都进 行手术 治疗 ,其 中有 5例患 者进行 局 部切 除手 术 ,占 5 5 . 6 %,其 中病理 为交界性 患者有 1 例 ,良 性 患者 有 3例 ,恶性 患者 有 1 例 ; 2例 患者进 行乳 房切 除手 术 ,占 2 2 . 2 %,其 中病理 为 良性 患者有 1 例 ,恶性 患者 有 1 例 ; 1 例 患者进 行乳 腺切 除和低 位腋 窝淋 巴结 清 除手术 ,占 1 1 . 1 %,其 中病 理 为恶性 患 者有 1 例 ; 1 例 患者 进行 乳腺 区 段 切除 手术 , 占 1 1 . 1 %,其 中病理 为恶性 患者有 1 例 。所 有 的患 者 都没 有 进行 放 化疗 治 疗 ,给 患 者使 用 三苯 氧 胺进 行 治 疗 的患者有 3例 ,服用时 间为 3 一 l 4个 月 【 1 ] 。
1 . 3 病理情况
对 所有 的患者 都进行 手术 ,同时经 过病理检 测 ,证 实患 者 为乳 腺 分 叶状 肿 瘤 。其 中 良性 患 者为 4 例 ,交 界 性患 者 有1 例 ,恶性 患者 有 4例 。伴 有坏 死 和 出血 的患者 有 2例 , 有3 例 患 者进行 改 良根 治手 术 ,将 2 0 枚 肿大 的淋 巴结 进行 清扫 ,经 过病 理切 片检 查 ,其 中有 1 例 患 者为淋 巴结 阳性 。 切 除 的标 本合 并 有 乳 腺纤 维 腺瘤 患者 为 3例 ,导管 内乳 头 状瘤 患者为 1例 。

乳腺纤维腺瘤与分叶状肿瘤超声表现的对照分析

乳腺纤维腺瘤与分叶状肿瘤超声表现的对照分析

乳腺纤维腺瘤与分叶状肿瘤超声表现的对照分析崔岩;李子桢【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8(024)003【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与分叶状肿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其鉴别特点,为提高乳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效果提供指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n=8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21例)患者临床资料、二维声像图表现及其彩色多普勒血流信息,比较两种乳腺病变超声表现的异同点并加以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纤维腺瘤肿块最大径(20.14±8.71)mm,病灶边界尚清、形态以较为规则的椭圆形多见,多普勒频谱为低阻型,血流信号0~Ⅰ级级者占68.6%,内部回声多数均匀,病灶内部稍低回声至等回声,后方少数回声增强,肿瘤内部钙化灶少见,囊性变无检出;分叶状肿瘤肿块最大径(32.59±10.49)mm,边界较清晰,边缘多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者居多,可见条状高回声分隔,血流信号Ⅱ~Ⅲ级级者占61.9%,病灶内较少囊性变及钙化灶.与分叶状肿瘤相比,乳腺纤维腺瘤病灶最大径平均值、肿瘤囊性变检出率及边缘呈分叶状者均显著减少(P<0.05),内部回声均匀及血流信号少的检查率(0~Ⅰ级)则升高(P<0.05),二者在病灶纵横比、腋窝淋巴结变化、内部钙化灶检出率、Vmax 及 RI指数的差异性方面,统计学意义不显著(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纤维腺瘤和分叶状肿瘤的预测中具有部分特异性指标,但二者的超声表现亦存在一定重合性,临床中须注意从更多角度加以判断、定性.%Objective:To explore the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reast fibroadeno-ma and lobular tumor,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imaging diagnosis of breast lesions. Methods:Pathological-ly proved breast fibroadenoma(n=86cases),phyllodes tumor(2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2-D ultrasound and color Doppler flow information were collected.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ultrasonic manifestations of two kinds of breast lesion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The maximum diameter of the breast fibroadenoma was (20.14 + 8.71) mm. The boundary of the lesion was clear and the shape was more regular in the oval shape and the Doppler spectrum was a low resistance type. The blood flow signal 0~ grade I was 68.6%. The internal echo was most homogeneous, the internal echo of the lesion was slightly hypoechoic to equal echo,a few echoes in the rear were enhanced,the calcification in the tumor was rare,and the cystic degeneration was not detected. Phyllodes tumor of the largest tumor diameter was (32.59+ 10.49) mm. The boundary was clear,lobulated edge and many of the internal echo unevenly, visible high echo separation. The blood flow signal II ~ III grade accounted for 61.9%. There were fewer cystic changes and calcification in the lesion. Compared with phyllodes tumor of breast fibroadenoma,the maximum diameter of the lesions,the average detection rate and tumor cystic degeneration were lobulated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P<0.05), internal echo and blood flow signal less uniform examination rate (0~ grade) was in-creased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spect ratio, axillary lymph node change,calcification detection rate,Vmax and RI index between the twogroups(P>0.05).Conclusion: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s part of a specific index in the prediction of breast fibroadenoma and phyllodes tumors, butthe ultrasound findings of two there is also a certain coincidence,clinical qualitative judgment, must pay attention from more angles.【总页数】5页(P485-489)【作者】崔岩;李子桢【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J], 王玉霞2.乳腺分叶状肿瘤的X线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J], 王玉霞;李振龙;郑启忠3.乳腺叶状肿瘤的钼靶X线、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J], 朱浩凤;张立秋;周海4.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超声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J], 袁杰;梁新凤;施洪飞;何斯梅;陈荣根;蒋树娟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纤维腺瘤和分叶状肿瘤的鉴别诊断效果分析 [J], 张凌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