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温病_伏邪学说_徒康宛

浅谈温病_伏邪学说_徒康宛
浅谈温病_伏邪学说_徒康宛

浅谈温病“伏邪学说”

陕西中医学院2002级中医2班(712046) 徒康宛 武 维

指导:董正华

关键词:伏邪学说 温病学

“伏邪学说”是温病的重要发病学说之一。其源于《黄帝内经》,形成于晋代,鼎盛于清代。随着近现代对温病学的深入研究,“伏邪学说”的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一方面有人肯定其价值的同时主张进一步发展它,另一方面则有人极力主张淘汰它。“伏邪学说”出路如何?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客观地进行评价?本文试从“伏邪学说”的渊源、具体内容、发展历程及其临床指导意义和局限性等方面予以分析。

1 “伏邪学说”的概念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1]《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冬藏于精者,春不病温。”[2]这就是说寒邪侵袭人体后,如果当时未发病,在冬不藏精的条件下,郁而化热,至春则发为温病。此为后世“伏邪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从晋王叔和首创“伏气”开始,到清代有关伏邪温病学说的专著,如刘吉人的《伏邪新书》、柳宝诒的《温热逢源》,“伏邪学说”在漫长的经历中走向鼎盛时期。具体而言,伏邪温病学说是指发病初期以里热证候为主要表现,而与当令时邪的致病特点不相符合的一类温病。推而广之,当邪气侵犯人体时,邪气不能被消灭或排除,也不能应期发病,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保持整体的平衡,使毒邪伏藏待机,及至到了内外环境条件有利于毒邪时,邪毒暴张,干扰或破坏了体内正常生理状态而发病”[3]。可以这样理解:“伏邪学说”是后世医家在临床类似病例观察总结的基础上,回过头来研究《内经》而逐渐意识到的。所以说“伏邪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典型的实践经验总结。正如王景洪所说:“‘伏邪学说’虽源自《内经》,但其本源实来自实践……是中医审证求因理论的体现。”[4]

2 伏邪属性及其伏藏条件

对伏邪属性的认识,明清时期诸多温病专著已经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认为不仅是寒邪,其他各种外邪均可藏伏。现代温病学家甚至认为“伏邪指的是自然气候。”[5]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内经》中有关正邪二气的存亡论述,表明正气的亏虚是邪伏于内的先决条件。正如柳宝诒《温热逢源?伏温化热郁于少阴不达于阳》中说:“其伤人也,未因肾气之虚,始得入而据之。”[6]

3 邪气的伏藏部位

病邪侵袭人体不即发病,而是隐藏起来,在一定条件下发病。那么,病邪隐藏于人体哪个部位,又是如何隐藏的呢?根据伏邪温病的证候表现差异,前人提出了伏邪部位的理论,但因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以及病种的差异,对伏邪部位提出了多种看法:1邪伏肌骨。《诸病源候论?温病候》提出:“寒毒藏于肌骨中。”[7]认为冬季感受的寒毒是藏于人体肌肉骨骼之间。这种认识是根据其所研究病种及发病特点而推论出来的。o邪伏少阴。根据五脏应四时理论,结合临床证候特点,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以春木内应肝胆也。”[8]?邪伏膜原与少阴。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指出:“伏温内发,新寒外束,有实有虚。实邪多发于少阴膜原,虚邪多发于少阴血分、阴分。”[9]?邪伏部位随体质因素不同而异。如肾虚之体邪气伏藏于少阴,劳苦体实之人邪气伏藏于肌肤。这种认识是对各家伏邪理论的概括。

关于邪气伏藏的部位,历来没有统一的认识,随着现代对温病的深入研究,有人指出:“对邪伏部位的认识不应该刻板地把它看成是解剖上的具体病变部位,而是阐述某些温病病因病机的理论概括。”[10]综合以上各种观点,邪气内伏的部位,因邪气的种类不同而异,亦与气候、发病时间、机体的正气强弱等因素有关,其实际意义在于指导临床辨证,便于更明确的分析病情,阐明病因病机,并且有利于区分出各种证候类型。

4 伏邪引发的因素

关于伏邪引发的因素,《内经》中早有论述:“冬受寒,春夏发病;夏受暑,秋冬而发。”清?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以春木内应肝胆也。”近代温病专家郭谦亨亦说“温病受邪发病以季节为标准”。[11]由此可见,伏邪是在伏藏人体后在一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引发的。

5 “伏邪学说”之我见

“伏邪学说”是来自临床实践的总结,它的发展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它最大的不足在于在解释某些伏邪温病病因病机时不够清晰明确。例如,作为伏邪温病的代表,春温病的病因是伏寒化温,那么什么情况下寒邪才伏藏于人体发病?什么情况下能立即发病?又如,寒邪伏藏后,其伏藏时间又是由什么决定的?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伏藏的寒邪可以祛

?

19

?

国医论坛 2006年7月 第21卷 第4期

F ORU M O N T RA DIT ION A L CHINESE M ED ICIN E JU LY2006,V O L.21,N O.4

除或是自行消退?同时传统认为春温又可由新感邪气引发伏邪而发病,那么,伏邪和新感又是如何共同作用的?这些问题还有待“伏邪学说”的进一步完善才能作出解释。

虽然“伏邪学说”有其自身的不足,但其临床实用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它对于指导临床辨证分型以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作用。以春温为例,根据“伏邪学说”的认识,其发病初期即有里热征象,且多发于阳明,故在用药时适当加入清解阳明经热和少阳胆热的药,如石膏、黄芩等,治疗效果会更好。其所清者,即是伏寒所化之热。

另外根据伏邪温病的引发因素,在养生调摄方面,就应该内养正气,外慎邪气,使邪气无所入。可见,“伏邪学说”也丰富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8

2 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9

3 郭谦亨.温病述评[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37

4 王景洪.试论温病学派的贡献及局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5,(9):3

5 郭谦亨.伏邪学说试解[J].陕西中医,1980,(4):2

6 柳宝诒.温热逢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60

7 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温病候[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66

8 叶香岩.温病八大名著·温疫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71

9 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M].上海:新医书局,1956.242 10 马健.新感与伏邪学说[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

(16):3

11 郭谦亨.伏邪学说试解[J].陕西中医,1980,(4):2

(收稿日期:2006-05-17)

浅谈中西医对结核性渗出性

胸膜炎发生胸膜增厚的防治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分院(646000)

罗永兵 王俊峰

关键词: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胸膜增厚 中西医防治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文献报道,结核性胸膜炎占全部胸膜炎的80%,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多见。本病若失治误治,迁延不愈,易遗留胸膜粘连、胸膜增厚、胸痛等后遗症,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劳动能力。

结核性胸膜炎发生机制认识颇具争议,现代研究认为,结核杆菌对胸膜的直接侵袭,菌体抗原进入胸膜腔,激发机体通过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产生免疫反应,加速细胞凋亡过程,都可能是其发生机制中的重要环节。胸膜遭受结核杆菌感染后产生针对其抗原成分的变态反应,胸膜毛细血管充血、渗出、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在胸腔内形成富含淋巴细胞的渗出液,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发病机制。胸水中纤维蛋白沉着于胸膜上形成纤维素苔是发生胸膜肥厚和包裹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就诊时间晚、胸水细胞数与蛋白含量高、胸穿抽液不及时等,易使患者发生胸膜肥厚。

抗结核药物化疗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根本方法。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一直是中西医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西医常以抗结核药物为主,结合胸穿抽液和激素治疗,可促进胸水吸收,减少胸膜粘连或胸膜增厚。但激素对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有抑制作用,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容易导致结核扩散;且对代谢、内分泌、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对合并糖尿病、溃疡病、癫痫、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患者更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胸膜腔内注入纤溶酶原激活物、654-2等药物辅助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为一些医家所重视,但此种疗法有发热、胸痛、血性胸水等副作用。免疫疗法亦为学者探讨应用,但文献报道较少。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属中医“悬饮”范畴,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近年研究较多的课题。多数医家认为,其病机主要是肺、脾、肾气化功能失调,气不布津,蓄而成饮,饮停日久,可兼气滞、血瘀。治疗以泻肺逐水为主,佐以行气、活血。近年来,应用专方专药、中成药制剂配合西药治疗本病的报道较多。中药可加速胸水吸收,减少胸膜粘连,并可部分替代激素的作用。同时部分中药对结核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综合文献分析,抗结核药物化疗、胸穿抽液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基本方法。激素由于其副作用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纤溶酶原激活物、免疫调节剂的应用尚需进一步探索研究。目前,中医药辅助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以中药汤剂和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为主,虽选方用药灵活,但由于其疗程长,存在长期依从性差、胃肠道刺激及影响凝血功能副作用等问题。文献报道的针灸治疗病例偏少,且缺乏对照组,降低了可信度,但为中医外治法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我院呼吸内科根据“内病外治”、“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原理,采用逐水祛饮、行气活血类中药外敷积液相对应的体表皮肤和肺经腧穴,配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本病,在防治或减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发生胸膜增厚方面疗效确切,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寻求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简便的给药途径。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2006-05-02)

?

20?

国医论坛 2006年7月 第21卷 第4期

F ORU M O N T RA DIT ION A L CHINESE M ED ICIN E JU LY2006,V O L.21,N O.4

浅谈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_韩振杰

浅谈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 韩振杰陕西省榆林市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总医院(榆林719315) 摘要:本文就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即苦寒攻下法、扶正攻下法、通瘀破结法、导滞通下法。关键词:通下法;温病学;医话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0.04.095文章编号:1003-8914(2010)-04-0699-02 通下法是攻导里实、逐邪下泄的一种方法。具有通便荡积、泻下实邪、通瘀破结等作用。温病中凡是有形实邪内结,如燥屎、积滞、瘀血等证皆可运用。临床按其作用可分为苦寒攻下、扶正攻下、通瘀破结、导滞通下四种,尤其以苦寒攻下法运用机会最多。柳宝诒所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邪热入胃,则不复它传,故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就是指此而言。但也需根据病情的兼挟变化,与其他方法配合运用。现就各法适应病证分述如下: 1苦寒攻下法 主要用于温病热结腑实或兼它径实热的纯实证。 1.1热结腑实证身热恶热,日哺潮热,烦躁昏谵,汗出大渴,小便短赤,腹满痛拒按,大便密结,或下利稀水、恶臭难闻,舌苔黄厚焦燥,甚至焦黄起刺,脉沉实滑数有力。 此系热入阳明,劫灼胃津,与肠中宿滞内结为燥屎,治宜苦寒攻下,可根据痞、满、燥、实的轻重分别用三承气汤(温病引用《伤寒论》三承气汤已减枳、朴之量,且以调胃承气汤为多用,因为温热病热结腑实证,津气损伤较伤寒腑实更重更速的缘故)。 1.2热结腑实兼它结实热证 兼痰疾热壅肺证:潮热便秘,咳喘胸闷,痰涎壅盛,苔黄厚腻而干,脉沉滑数,右寸实大。 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升降相关。痰热壅肺,肺气不降,热结大肠,腑实不通,二者互为因果,故出现上述证候。此属脏腑同病,治宜肺与大肠同治,以清痰热,宣肺气,通腑实为法,即苦寒攻下合宣肺化痰,方用《温病条辨》的宣白承气汤(石膏、大黄、杏仁、瓜蒌皮)。 此系燥热结于大肠,痰热结于胸脘所致,治宜攻下腑实,化痰开结,方用《温病条辨》的承气合小陷胸汤(瓜蒌、黄连、半夏、枳实、厚朴、大黄)。实际上用俞根初陷胸承气汤更佳(瓜蒌、黄连、半夏、枳实、芒硝、大黄)。 1.3兼小肠热盛证身热烦渴,腹满便秘,小便涓滴,赤涩热痛,苔黄燥,脉沉数,左尺弦劲。 此系二肠同病,燥热内结大肠,又兼小肠热盛,下灼膀胱。治宜攻下热结,清泻火腑,方用《温病条辨》的导赤承气汤(生地黄、赤芍、大黄、黄连、黄柏、芒硝)。 1.4兼热闭心包证身热肢厥,神昏谵语,舌謇语涩,腹满便秘,饮不解渴,舌降苔黄燥,脉沉滑数。 此系气营同病,多由腑实失下,邪热内陷,顺传心包而成。此时虽以热闭心包为急,但腑实不去,热无从泄,必将内闭外脱。故宜开窍醒神与攻下腑实并用,方用《温病条辨》的牛黄承气汤(安宫牛黄丸送服生大黄末)。 2扶正攻下法 主用于热结腑实兼津液不足,或兼气液两亏的虚实夹杂证。 2.1腑实兼阴液亏虚证身热腑满便秘,口燥咽干,舌红而干,苔焦燥,脉沉细有力。 此系热结液亏,半虚半实之证。治宜增液攻下,方用《温病条辨》的增液承气汤(玄参、生地、麦冬、大黄、黄硝)。 2.2兼气液两亏证身热腹满便秘,口燥咽干,唇裂齿焦,倦怠少气,精神萎靡,舌干红,舌苔或黑而焦燥,脉沉细无力或沉涩。 此腑实未去,气液大伤之证,常由腑实失下,迁延而成。治宜攻下腑实,大补气液,方用《温病条辨》的新加黄龙汤(大黄、芒硝、甘草、生地、玄参、麦冬、人参、海参、当归、姜汁)。 3通瘀破结法 主要用于热与血结的血热蓄结证。以身热夜甚,少腹急结或硬满疼痛,神志如狂或发狂,舌质紫降而暗,脉沉实或沉涩为主要表现。 此系热入血分,与瘀血结于下焦之证。治宜通瘀破结,方用《温病条辨》的桃仁承气汤或抵当汤。 4导滞通下法 主要用于湿热挟滞的湿温里结证,或湿滞大肠证。 4.1湿热挟滞,里结胃肠证胸腹灼热,脘痞呕恶,腹胀作痛,大便溏臭不爽,粘垢如酱,或色黑如漆,苔黄垢 · 996 · 光明中医2010年4月第25卷第4期CJGMCM April2010.Vol25.4

新感与伏邪学说研究

专家论坛 新感与伏邪学说研究 马健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 210029) 摘 要:新感与伏邪学说是温病发病学的主要内容。在系统回顾温病新感、伏邪学说学术渊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涵义与特点,并对历代有关伏邪学说的学术争鸣进行了归类、汇总,进而提出对新感伏邪学说的研讨应着重于临床实际,分析不同类型温病的病变机理,探讨其演变规律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新感学说;伏邪学说;学术渊源;学术争鸣;临床价值 中图号:R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05(2000)03-0129-04 新感与伏邪学说是温病发病学的主要内容,它植根于 黄帝内经 ,肇始于晋代,至清代温病学鼎盛,这一学说内容更趋丰富,近代随着对温病发病学的深入研究,对新感伏邪学说尤多阐发。现就新感与伏邪的学术渊源、涵义特点、学术争鸣及其临床价值作一系统回顾与全面剖析,以其匡正。 1 学术渊源回眸 新感与伏邪的概念,在 黄帝内经 这部巨著中,虽未明确提出,但有关伏气的论述,却成为后世伏邪学说的主要理论根据。如 素问 生气通天论 所说: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是说冬季感受寒邪,未即时发病,至春季则易发生春温。 素问 热论 提出: 凡病伤寒而成温,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明确指出春季所发生的春温病与夏季所出现的暑温病,究其原因皆为冬季感受了寒邪所致。 难经 更明确指出: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五者 其所苦各不同 ,病名各异,但均由寒邪所引起。 晋 王叔和在 伤寒例 中,从发病学角度对外感热病作了初步分类: 冬时严寒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1]。这在 黄帝内经 的基础上,剖析了感邪后是即时发病,抑或过时而发的2种发病情况,实为界划新感与伏邪之先河。但王氏所说的中而即病是指伤寒,过时而发的则指温病、暑病。 首先将温病区分为新感与伏邪2类的,当推宋代医家郭雍,他在 伤寒补亡论 中指出: 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2]。即认为发于春季的温病,既有冬季感寒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者。明代汪石山更明确指出发于春天的温病有2种情况,一是伤于冬令寒邪而病发于春,即 伏邪温病 ;一是感春令温暖之气而即病发于春,即 新感温病 。这些论述,突破了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的传统认识,确立了在温病发病学中新感与伏邪学说共处并存的格局。 此后,对伏邪学说研究较有影响的医家有朱肱、张子和、俞根初、戴天章、喻昌等。朱肱在 伤寒类证活人书 中指出,伏邪化温发病,还与感受时令之气有关, 寒毒藏于肌肤之间 因春温气而变,名曰温病;因夏热气而变,名曰热病 [3]。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则认为,伏邪致病不仅与重感时气有关,而且与邪伏部位的浅深关系密切。他说: 人之伤于寒也,热郁于内,浅则早发为春温;若春不发而重感于暑,则夏为热病;若夏不发而重感于湿,则秋变为疟痢;若秋不发而重感于寒,则冬为伤寒,故伤寒之气最深 [4]。这种认识,在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见解。元末著名医家王安道对以里热外发为病理特点的伏气温病的因证脉治作出了系统分析,认为治疗当清里热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里热清而表自解者。其意义不仅在于 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而且对新感及伏气为病治疗原则的确立有很大启迪。俞根初则更明确指出: 伏温内发,新寒外束,有实有 收稿日期:1999-12-28;修稿日期:2000-03-01 作者简介:马健(1959-),男,江苏如皋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 12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5月第16卷第3期JOUR NA L OF NANJING TCM U NIV ER SITY(NATUR AL SC IENC E)Vo l.16No.3Ma y.2000

肺癌治疗采用中医毒邪理论的分析

肺癌治疗采用中医毒邪理论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08T14:37:15.74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0期作者:王宇 [导读] 对肺癌患者实施治疗中,针对这些特点实施中医中药治疗,更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 湖南省邵阳市中医医院 422000 【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治疗采用中医毒邪理论的作用。方法:选取104例肺癌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化学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毒邪理论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8.08%高于参照组的84.62%(P<0.05)。结论:由于癌毒存在一定特殊性,有着毒邪难清、侵袭性强的特点。所以,对肺癌患者实施治疗中,针对这些特点实施中医中药治疗,更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中医毒邪理论;肺癌;治疗 肺癌也被临床称作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属于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部位在支气管粘膜和细支气管肺泡中。随着我国环境的变化、工作压力过大以及抵抗能力过低等因素导致我国肺癌患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癌症的前三位。肺炎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而肺癌患者中多数为非小细胞肺癌,而且确诊时基本都为Ⅲ、Ⅳ级,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咳嗽、咳血、呼吸不畅等症状。在临床中,可采用化疗、手术、免疫、放射以及中西医结合方面进行治疗,特别是中医毒邪理论为基础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本文针对肺癌患者,采用中医毒邪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共104例肺癌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2例。 参照组:男性:40人,女性12人,年龄39至81岁,平均年龄(71.5±2.2)岁; 观察组:男性:39人,女性13人,年龄37至80岁,平均年龄(69.3±2.3)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确诊为肺癌患者;②非哺乳期和妊娠女性;③无血液传染性疾病;④生存期大于30天;⑤精神状态良好;⑥患者自愿签订同意书。 1.3 方法 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化学治疗。即给予患者紫杉醇诺维笨、丙卡巴脐、翰林酚胺以及多柔比星等相关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体质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若在服用过程中出现胃肠道反应等其他不良症状,先调整剂量,若还不改善要停止应用。 观察组:采用中医毒邪理论进行治疗。治疗中所需要的药物有蜈蚣、半枝莲、全蝎、白花蛇舌草,猫抓草等相关药物,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和病情情况,要把握好药物的剂量。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患者咳嗽、咳血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不良症状发生率低;有效:患者咳嗽、咳血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不良症状发生率低;无效:患者咳嗽、咳血等临床症状无好转,不良症状发生率高。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两组相比,有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n,%) 3讨论 肺癌是临床中的多发疾病,通过临床数据得知: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这多与男性吸烟喝酒等因素有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由于肺癌疾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患者难以察觉。但当对疾病确诊之后,基本已经为晚期患者,不仅增加治疗难度,也给患者造成疾病痛苦。对肺癌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少对机体的损伤,而其中以中医毒邪理论开展治疗,有着活血化瘀,抑制肿瘤生长、清热解毒、益气抗癌等作用[1]。 中医学中的毒含义有多重意思,毒就是一种致病因素,例如火毒、痰毒等等,而毒邪表示有强烈致病的作用。机体内有毒素导致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各个脏腑功能下降,使机体出现代谢紊乱情况,从而引发机体出现慢性疾病,加重原发性疾病[2]。癌毒就属于毒邪之一,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机体出现上海新的病邪,进而形成肿瘤或者特异性致病因子。毒癌可以直接外客,还可是机体出现失调的情况而引发的,两者相互作用,导致机体在遗传先决条件上而形成恶性肿瘤。癌毒先具有毒的一般性质,而毒在体内滞留时间长逐渐形成邪气,而癌毒本身又具有一定特性,引发恶性肿瘤的持续性发展,毒的力度和破坏力都非常大[3],而癌毒与湿毒、

医临证精粹:赵绍琴治肝癌医案

医临证精粹:赵绍琴治肝癌医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cf27306.html, 2006年12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60期 赵绍琴,男,1918年~2001年, 北京市人。当代著名家和临床家。 出生于北京三代御医之家,其曾祖父以下三代均为清朝皇室太医院御医。其父文魁公曾任清末最后一任太医院院使(正院长)。长期在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负责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世纪70年代以来,赵氏致力于慢性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医60年,以准确、精炼、疗效显著闻名于世。已故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曾盛赞其为“平正轻灵一名医”。撰写出版了《温病纵横》、《温病浅谈》、《文魁脉学》、《赵文魁医案选》、《赵绍琴临证400法》等学术专著。 周某某,40岁。初诊:1985年5月20日。 患者因胃脘部肿块伴疼痛呕吐于1984年11月经某省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确诊为胃癌,并行胃全切术。1985年因肝区疼痛来北京某医院检查,B 超提示肝内有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转移性肝癌。 1985年3月14日超声所见:左肝外段及内缘均见低回声区,分别为0.2cm×2.1cm 、3.0×2.9cm 大小,边界尚清楚。右肝回声均匀,未见明显异常区。 提示:左肝内多发实性占位病变。 患者自觉右胁下胀满不适,阵阵作痛,心烦急躁,夜寐梦多,口干咽燥,舌红瘦,苔白而干,右脉弦细滑,左脉弦细。此为肝热阴伤,气机阻滞,络脉失和。良由情志不遂,肝郁日久,化火伤阴所致。先用疏调气机以解肝郁。 蝉衣6g ,僵蚕10g ,旋覆花10g ,片姜黄6g ,香附10g ,木香6g ,丹参10g ,焦三仙30g ,20剂。

浅谈温病固护阳气

浅谈温病固护阳气 支英豪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 650200) 摘 要:对各温病学家的论著和医案分析,论述各温病学家重视固护阳气的5个原因:湿邪伤阳、用寒凉之药太过伤其阳气、燥邪伤阳、阴液亏虚致亡阳及病后调理。 关键词:温病;固护阳气 中图分类号:R 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23(2002)02—0023—02 温病是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 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因其致病因素为温邪,温邪为阳邪易伤津液,故温病学家们都非常重视固护津液。但纵观各温病学家的著作不难发现,各温病学家亦非常重视固护阳气。如《医案?吐血》18个病例中有4个病例使用小建中汤加味,建复中阳而达止血目的。吴鞠通在便血的9个病例中记载的均是用黄土汤加减。可见温病护阳具有其临床依据和客观价值。温邪致病伤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湿邪伤阳 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最易闭阻清阳,损伤 人之阳气,如湿郁脾阳,湿阻中焦阳气,酒湿伤阳郁生胃痈等等。湿热合邪致病为温病的一大发病类型。无形无质之热邪每借有形有质之湿邪为依附,由于湿温留连,气机郁阻,清阳不升,湿温既然是阴阳合邪,治疗上不能纯用温阳药,以致助热伤津,也不能过于寒凉清热,以致凉遏湿邪恋之不去,气机更不能舒展,亦不能滥用温运苦燥化湿以致助热伤津之弊,历代温病学家往往化气利湿以通阳。叶天士言:“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通阳不在于用温药而在于分消宣化,通利小便,使三焦弥漫之湿,得达膀胱以去,而阴霾湿浊之气既消,则热邪自透,阳气得通矣。 湿邪从寒化,寒邪与湿邪相结,因两者皆为阴邪更伤阳气。吴鞠通云:“寒湿者,湿与寒水之气相搏也,盖湿水同类。其在天之阳时为雨露,阴时 为霜雪,在江河为水,在土中为湿,体本一源,易 于相合,最损伤人阳气”。故治疗上需护其阳气。吴鞠通《温病条病》寒湿篇共25条原文,有13条涉及寒湿伤阳,且都用了附子以回阳。吴鞠通曰:“夫肾之真水,生于一阳,坎中满也,故治少阴之湿,一以护肾阳使火能生土为主,肾与膀胱为夫妻,泄膀胱之积水,从下治,亦所以使水不没肾中真阳也”。 湿邪侵及人体,从热化亦从寒化,这取决于个人体质差异,阳旺之躯,湿邪即从热化;阴盛之体,湿邪从寒化。章虚谷曰:“六气之邪,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也,又随人身之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叶天士《温热论》曰:“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说明凡面色 白之人,大多阳气不足,如果感受湿邪,易致湿胜阳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顾护阳气特别在后期,湿热一去,阳亦衰微,更宜扶其阳气。 2 用寒凉之药太过伤其阳气 “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治热远热”均为治 疗温病的大法,一般治疗温病均用苦寒凉性之药为多。治温热病者,恣用苦寒,以致寒凉太过伤其阳气。或素体阳虚或燥邪、寒湿致病误用大寒大苦之药而伤阳气。阳气虚正不胜邪,内陷于里,需温补阳气与祛邪并用。如吴鞠通《温病条病》中焦篇第 收稿日期:2002—01—25 作者简介:支英豪(1975~  ),女,本院《中医内科学》2000级硕士研究生。3 2第25卷第2期 2002年6月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 unnan C ollege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V ol.25N o.2 6.2002

毒邪的源流及其分类诠释

毒邪的源流及其分类诠释 李运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摘要:毒邪是一类重要的致病因素,既可由外侵入,又可由内产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密切相关。对其认识也是逐渐深入的,经历了萌芽、丰富、形成和发展四期,对研究防治外感温热类疾病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外毒病因理论体系,随着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必将对防治内伤类疾病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各种毒邪致病,均有一定的特点,但也有明显的共性,即骤发性、广泛性、酷烈性、从化性、火热性、善变性、趋向性、趋本性、兼挟性和顽固性。从病因角度对毒邪进行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病因理论、防治毒邪所致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病因(中医);毒邪;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R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276(2001)01-0044-02 毒邪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与外感、内伤疾病的发生、演变和恶化均有密切的关系,笔者结合古今文献,对其源流和分类作简要的考辨如下: 1毒邪的内涵 毒的本义指毒草,故5说文解字6载:/毒,厚也,害人之草。0在古代,毒被广泛地引申运用,或苦痛、或危害、或毒物等。毒在中医学中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泛指药物或药物的毒性、偏性和峻烈之性。如5素问#脏气法时论6载:/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0;二指病证。如疔毒、丹毒等;三指治法。如拔毒、解毒等;四指发病之因。即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的各种致病因素,即毒邪。如5金匮要略#心典6载:/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05古书医言6亦载:/邪气者,毒也。0古今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病因之毒归纳概括并创立了毒邪致病学说,并且不断地丰富其内涵。 2毒邪的源流 1萌芽期。指对毒邪认识较肤浅的秦汉时期。如5内经6认为偏盛之气为毒,并提出了寒毒、热毒、湿毒、燥毒、大风苛毒的概念。5金匮要略6提出阳毒、阴毒致病及其证治方药,并根据证候的属性把毒邪分为阳毒和阴毒,对后世颇有启发。至晋#王叔和5伤寒例6则进一步阐发了/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0的机理。 收稿日期:2000-11-12。 作者简介:李运伦(1969-),男,博士,讲师。 o丰富期。指隋唐宋金时代,对毒邪的分类、致病及治疗都作了深入的探讨。如5诸病源候论6对毒的认识较为深刻,其所谓温毒、热毒、湿毒和寒毒与六淫之温、热、湿、寒有质的不同。5千金方6载:/毒病之气0可致/时气瘟毒0。5外台秘要6则搜集了许多毒物致病及解毒之方。5三因方6载:/所谓中伤寒暑风湿、瘟疫时气,皆外所因0。可见/瘟疫时气0亦指不同于/寒暑风湿0的毒气而言。5伤寒总病论6则发挥了王叔和的寒毒说,认为严冬之时感受寒毒、寒毒与营卫相搏,即时而发者名伤寒,不即时而发则寒毒蕴于肌肤之间,可形成/温病0、/热病0、/中风0、/湿温0等病证。还认识到/假令素有寒者,多变阳虚阴盛之疾,或变阴毒也0。强调一切外来的共同病因是/毒0。/毒0分寒热,外感病宜首重解毒祛邪。金元刘河间、张从正都秉承其说,治疗外感病都以解毒攻邪著称。 ?形成期。指明清民国时代,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外毒病因理论体系,对防治外感温热病发挥了重要作用。吴又可5温疫论6提出了/杂气说0,使毒邪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即毒不仅指六淫之甚,还包括六淫之外的一些特殊致病物质。清代医家更是阐幽发微。如余霖曰:/疫既曰毒,其为火也明矣0;雷丰认为/温热成毒,毒邪即火也0;何秀山认为/火盛者必有毒0;王孟英认为/疫证皆属热毒,不过有微甚之分耳。0近代夏少农5中医外科心法6认为:/凡外科及皮肤科中顽固难愈的疾病,,其病因皆可称毒0。此外,还认识到毒可由内产生。如喻昌谈到疮疡的内 44中医药学刊2001年第18卷

中医温病学说

一、概念、特点及发展规律 概念:温病是由1感受温邪引起,2以发热为主症,3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是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特点:1温病特异的致病因素2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温病发展过程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温病发生发展总是趋势是:病位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正气由实致虚。 二是其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主要表现在其病变过程可用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或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来概括。 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起病急,传变快;二是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三是易化燥伤阴;四是易内陷生变,而出现一系列重险证候,如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志昏迷,手足抽搐等。 二、发展概况、时期: (一)战国~晋唐时期(萌芽时期) 此期无专门的著作,温病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关于病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伏气温病的理论依据。关于季节与温病发病的关系,《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暑」与四时温病的命名有密切关系。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二)宋金元时期(发展时期) 金元时代中医学术领域出现了学术争鸣的局面,在热病治疗上有所突破。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守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的观点,组创新方。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是热证,非有阴寒证",认为热病初期,单用辛温解表,足以误人,从而创制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方剂,为治疗热病开创了清热解毒先河,使温病的理论和临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说。 (三)明清时期(成熟时期) 明清时代对温病的认识更加深化,理论日臻完善,治疗上不断丰富,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使温病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五大特点学术思想:明末.吴又可(有性),继承前人学术基础结合临床经验,写成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温疫论》,提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说明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是自然界另有一种特殊物质--杂气中的厉气所致。不同的病的厉气也不同,又指出使人的病气亦能使动物得病,而不同种属的动物之间对病气的感受性不同,说明厉气致病既可人畜共患,又有一定的选择性。叶天士《温热论》创立温病辨证论治完整体系的杰出代表。吴瑭《温病条辨》,并于条文之后加自注,把方药附于证后,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温病学专著,成为后世学习温病学的必读著作。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制订三焦分证治疗大法;对温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进行归纳,组创了不少温病方剂,便于临床运用和推广。 三、温病的分类 其分类在于执简驭繁,有利于指导辨证与治疗,及学习与研究。 1.根据病证性质分类依据是否兼夹湿邪,可将温病大体分为纯热无湿的温热类和有热有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目录 (1-10辑共127本书)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一、二,三辑(47本) 1《中医临证备要》秦伯未著;2《施今墨临床经验集》;3《蒲辅周医案》4《蒲辅周医疗经验》5《岳美中论医集》;6《岳美中医案集》;7《郭士魁临床经验选集—杂病证治》;8《钱伯煊妇科医案》;9《朱小南妇科经验选》10《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11《赵锡武医疗经验》;12《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皮肤外科》;13《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14《中医入门》秦伯未著。15《章太炎医论》16《冉雪峰医案》17《菊人医话》18《赵炳南临床经验集》19《刘奉五妇科经验》20《关幼波临床经验选》肝病专家。21《女科证治》钱伯煊,妇科专家。22《从病例谈辨证论治》焦树德著。23《读古医书随笔》李今庸著。24《金寿山医论选集》25《刘寿山正骨经验》骨科专家。26《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眼科专家。27《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针灸专家。28《内经类证》秦伯未著。29《金子久专辑》30《陈良夫专辑》。31《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秦伯未编。32《清代名医医话精华》秦伯未编。33《杨志一医论医案集》34《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蒲辅周编著。35《赵绍琴临证400法》36《潘澄濂医论集》37《叶熙春专辑》38《范文甫专辑》39《临诊一得录》凌云鹏著40《妇科知要》徐荣斋编著。41《中医儿科临床浅解》王伯岳编著。42《临证会要》张梦侬著。43《伤寒擎要》刘渡舟等编著。44《金匮要略简释》秦伯未编著。45《金匮要略浅述》谭日强编著。46《温病纵横》赵绍琴等编著。47《针灸临床经验辑要》针灸专家焦国瑞著。

第四集(共6本)方药中专辑 48医学三字经浅说49温病条辨讲解50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51辨证论治研究七讲52医学承启集53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 第五集本(共19本) 54《医学特见记沈绍九医话》邹慎;55《应用验方》黄竹斋;56《金厚如临床经验集》北京市儿童医院;57《著园医话》杨熙龄;58《中医外科证治经验》段馨亭;59《妇科心得》陈稚泉;60《小儿诊法要义》何廉臣;61《现代医案选》肖龙友;62《马培之医案》马培之;63《六因条辨》陆廷珍;64《妇科经验良方》扬扶国;65《泊庐医案》汪逢春;66《治验回忆录》赵守真67《上海名医医案选粹》冯伯贤;68《中国针灸学》张效霞;69《内科纲要验方类编》秦伯未70刘奉五妇科经验71金针秘传72证治经验 第六集(共11本) 73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74潜厂医话;75东垣学说论文集;76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77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78中医膏方经验选;79温病浅谈;80杂病原旨;81医中百误歌浅说;82孟河马培之医案论精要;83赵文魁医案选; 第七集(共15本缺2本) 84清宫代茶饮精华;85清代宫廷医话;86中药的配伍运用;87中药临床生用与制用;88伤寒论类方汇参;89针灸歌赋选解;90常见病验方选编;91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92罗元恺论医集;;93金匮篇解;94新编经验方;95中医实践经验录;96杂病论方证捷咏

温病4

1.叶天士,吴鞠通(①创立了温病的三焦辨证;②制定了三焦分证治疗大法;③对温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规律进行归纳,组创了许多温病方药。),薛生白(《湿热病篇》),王孟英(《温热经纬》)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 2.第一部温疫学专著:温疫论。 3.新感温病的特点:感邪即发;初起出现表热证,无里热证;初起即见里热见症,但其临床表现与当令主气的致病特点一致。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咳嗽,无汗或少汗,苔薄,舌边尖红,脉浮数等。其传变趋向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初起治疗以解表透邪为基本大法。代表性的病种如风温,秋燥等。 4.伏气温病的特点:感而后发;初起即见里热见症,但其临床表现与当令主气的致病特点不相一致;初起有表证,但同时有里热证。治疗原则:直清里热,养阴托邪,领邪外达。初起表现:灼热,烦躁,溲赤,苔黄,口渴。传变趋向:如伏热由里外达,为病情好转的表现;如里热进一步内陷深入,则为病情进展的标志,伏邪温病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5.温病传变过程中规律: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其病变的过程亦是温邪作用下导致机体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的结果。根椐温邪侵入的浅深层次不同,及人体卫气受伤轻重,强弱的差异,其病变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五个阶段。即①邪在卫分阶段②邪在气分阶段③邪在营分阶段④邪在血分阶段⑤恢复期(或后期)阶段。在新感温病来说,一般循表入里,由浅进深,循卫气营血逐渐演变。若是伏气温病,则起病邪从内发,可向外透发,亦可内陷。但始终不离卫气营血及其相关联脏腑间进行演变。卫、气、营、血,是温病病程演变过程中共同规律。 6.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7.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8.温病特点: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9.风热致病特点:多先犯上焦肺卫;易伤肺胃阴津;病情变化迅速。 10.暑热致病特点:发病可径犯阳明;易于伤津耗气;易致闭窍动风;易夹湿邪为患。 11.湿热致病特点: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位以脾胃为主;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 12.燥热致病特点:病位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 13.温热病致病特点:病初起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 14.疫疠致病特点:致病力强;多从口,鼻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性;为病严重,病情凶险。 15.温毒致病特点:具火热之性;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16.卫分证:温邪初袭人体肌表,导致卫气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类证候类型。辨证要点:以发热,微恶汗,口微渴为。病理特点:邪郁卫表,肺卫失和。 17.气分证:温邪入里,导致人体气的功能失常所产生的一类证候类型。辨证要点: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病理特点:邪正剧争,热炽阴伤。18.营分证:温邪犯于营分,导致以营热阴伤,扰神蹿络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证候类型。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或斑点隐隐,舌质红绛。病理特点:营热阴伤,扰神蹿络。 19.血分证:邪热深入血分,引起以血热亢盛、动血耗血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证候类型。辨证要点:斑疹密布,出血,舌质深绛。病理特点: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20.上焦证包括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的病变。 21.邪犯肺卫证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咳嗽。病理特点:卫受邪郁,肺气失宣。 22.肺热壅盛证辨证要点:身热,咳喘,舌苔黄。病理特点:邪热壅肺,肺气闭阻。 23.湿热阻肺证辨证要点: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舌苔白腻。病理特点:湿热阻肺,肺失肃降。 24.热陷心包证辨证要点:神昏,肢厥,舌绛。病理特点:邪热内陷,机窍阻闭。 25.湿蒙心包证辨证要点:神志时清时昧,舌苔垢腻。病理特点: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26.中焦证包括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的病变。 27.阳明热炽证辨证要点:壮热,汗多,渴饮,舌苔黄燥,脉洪大。病理特点:胃经热炽津伤。 28.阳明热结证辨证要点:潮热,便秘,苔黄黑而燥,脉沉实有力。病理特点:肠道热结,传导失司。29.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证辨证要点: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舌苔黄腻或黄浊。病理特点:湿热积滞搏结肠腑。 30.湿热中阻证辩证要点:身热,脘痞,呕恶,舌苔黄腻。病理特点:湿热困阻脾胃,升降失司。 31.下焦证指肝肾的病变。 32.肾精耗损证辨证要点: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舌绛不鲜干枯而痿,脉虚。病理特点:邪热久羁,耗损肾阴。 33.虚风内动证辨证要点:手指蠕动,或瘛疭,舌干绛而痿,脉虚。病理特点: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34.温病辨证的临床意义有以下几点:①归纳证候类型;②分析病机;③判断病位深浅;④阐明证候病变;⑤提供治疗依据。 35.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是:①明确病变深浅层次; ②确定证候类型及病变性质;③为确立正确的治法提供依据。 36.三焦辨证的意义:归纳证候类型。明确病变深浅层次。确定证候类型及病变性质。为确立正确的治法提供依据。 37.温病下焦肝肾病变和邪在血分,其病机与证候有何不同?下焦肝肾的病变为热伤肝肾之阴,邪少虚多之候,属虚证。其中足少阴肾的病变,其病机为热邪久留,肾阴耗损,证见身热颧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干,脉虚神倦等。足厥阴肝的病变,其病机为水不涵木,虚风内动,证见手指蠕动,甚或瘛疭,神倦肢厥,心中憺憺大动,舌干绛而萎,脉虚弱等。邪在血分,属实证。病机为热盛动血,热瘀交结。证见身热,吐血,衄血,便血,尿血, 斑疹密布,神昏谵狂,躁扰不安,舌深绛。 38.何谓湿蒙心包?指气分湿热酿蒸痰浊,蒙蔽包络 的病机变化。证见:神志昏蒙,时清时昧,舌苔垢 腻等。 39.上焦热入心包的病变属于营分范围,其与热入营 分有何不同?热入心包的病变,虽应归属营分范围, 但其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与热入营分者有所不同。 在病理上,热入心包是邪热炼痰,热痰闭阻心窍; 热入营分是热损营阴而心神被扰。在症状表现上, 热入心包以灼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 为主要见症,神志症状最为严重;热入营分以身热 夜甚,心烦不寐,或时有谵语,反不甚渴饮为主要 见症,热损营阴症状显著而神志症状较轻。 40.斑、疹的形态:斑为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 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疹为小儿琐碎,形如粟米, 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病 机:斑多为热毒炽盛,郁于阳明,胃热炽盛,内迫 血分,灼伤血络,血从肌肉外溢而致;疹为风热伏 郁于肺,内窜营分,达于肌肤血络而成。斑疹色泽: 若红如胭脂为血热炽盛;若色紫赤如鸡冠花为热毒 深重;若晦暗枯槁则为邪气深入,气血郁滞,正气 衰退的危象;若色黑为火毒极盛,病势严重,但黑 而光亮,说明气血尚充,治疗有望;若黑而隐隐, 四旁赤色,此为火郁于内,气血尚活,亦可救治; 若黑而晦暗,则不仅热毒锢结,而且正气衰败,预 后不良。斑诊的形态:顺证──松浮洋溢,如洒于 皮表,多为邪热外达。逆证──紧束有根,如履透 针,如矢贯的,为热毒锢结。 41.寒热往来病机:湿热痰浊郁阻少阳,枢机不利; 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湿热秽浊郁闭膜原。 42.温病发热的一般规律为:初起邪在肺卫,邪气未 盛,正气未衰多属实证发热;温病中期,邪在气营 血分,邪正交争,虚实错杂,邪实为多;温病后期, 邪热久羁,阴液耗损,正虚邪少,多属虚证发热。 43.身热肢厥指胸腹灼热,手足厥冷。为热郁于里, 阳气不能外达四肢,邪热深伏,阳盛郁内,不能外 达,此为内真热外假寒。见于气,营,血分。 44.温病的治法:泄卫透表法,清解气热法,和解祛 邪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清营凉血法,开 窍醒神法,息风止痉法,滋阴生津法,固正救脱法, 外治法。 45.泄卫透表法:通过疏泄卫表,透邪外出以解除温 病表证的治法。作用:开泄腠理,疏解表邪,透疹 外达。适用证:温病初起,邪在卫表之证。分为: 疏风泄热(主治风温初起,风热病邪袭于肺卫。银 翘散,桑菊饮),透表清暑化湿(主治夏日感受暑湿, 复受寒邪侵犯肌表之证。新加香薷饮),宣表化湿(主 治湿温初起,湿热病邪侵于卫表之证。藿朴夏苓汤), 疏表润燥(主治秋燥初起,燥热病邪伤于肺卫之证。 桑杏汤)。 46.清解气热法:运用寒凉清热之品以解除气分无形 里热的一种治法。适用证:温病气分无形热盛,里 热虽已亢盛,但尚未与燥屎、食滞、痰湿、瘀血等 有形实邪相互搏结的证候。作用:清热保津,止渴 除烦,使气分无形邪热或从外泄或从里解。分为: 轻清宣气(主治邪在气分,热郁胸膈,热势不甚而 气失宣畅之证。栀子豉汤加瓜蒌,杏仁,芦根等), 辛寒清气(主治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热势浮盛之 证。白虎汤),清热泻火(主治邪热内蕴,郁而化火 之证。黄芩汤,黄连解毒汤)。 47.和解祛邪法:通过和解、疏泄,分消,祛除半表 半里病邪的治法。适用证:温病邪不在卫表,又未 完全入里,而处于少阳、三焦、膜原等半表半里之 证。作用:透解邪热,疏泄分消,宣通气机,以达 到外解里和的目的。分为:清泄少阳(主治邪热夹 痰湿郁于少阳,枢机不利,胃失和降之证。蒿芩清 胆汤),分消走泄(主治温病邪热与痰湿阻遏于三焦, 既不外解又不里传,而致三焦气化失司之证。温胆 汤加减),开达膜原(主治湿热秽浊之邪郁伏膜原之 证。雷氏宣透膜原法),和解截疟(小柴胡汤加减)。 48.祛湿清热法:通过祛除湿邪,清除邪热,以清除 湿热之邪的一种治法。适用证:主要用于各种湿热 性质的温病。作用:宣畅气机,运脾和胃,通利水 道,以化湿泄浊,清解邪热。分为:宣气化湿(主 治湿温初起,湿中蕴热,郁遏表里气机,湿重于热 之证。三仁汤),燥湿泄热(主治湿渐化热,湿热俱 盛,郁阻中焦之证。王氏连朴饮),分利湿邪(主治 湿热之邪流注下焦,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为主 要表现的证候。茯苓皮汤)。 49.通下祛邪法:通过攻逐泄下,通导里实,泄除邪 热的治法。适用证:温病有形实邪内结肠腑,或下 焦的病症。作用:通腑泄热,荡涤积滞,通瘀破结。 分为:通腑泄热(主治热入阳明,内结肠腑之阳明 腑实证。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导滞通便(主治 湿热积滞,交结肠腑之证。枳实导滞汤),增液通下 (主治肠腑热结,而阴液亏虚证。增液承气汤),通 瘀破结(主治温病热郁互结,蓄于下焦之证。桃仁 承气汤)。 50.清营凉血法:通过清营泄热,凉血解毒,滋养阴 液,通络散血以消散营血分邪热的治法。适用证: 温病邪入营血分,营热或血热亢盛的证候。作用: 清营泄热作用是清营泄热,滋养营阴而凉血散血法 的作用是凉血清火,散血养阴。分为:清营泄热(主 治温病热入营分而未有明显动血之证。清营汤),凉 血散血(主治温病血分热盛,迫血妄行,热瘀交结 之证。犀角地黄汤),气血两清法(主治温病气营两 燔或气血两燔之证。加减玉女煎,化斑汤,清瘟败 毒饮) 51.开窍醒神法:通过开通心包机窍阻闭,促使神志 苏醒的治法。适用证:热入心包或痰浊湿热内蒙机 窍而引起的神志异常证候。作用:清泄心包邪热, 芳香宣透窍络,芳化湿热痰浊开通心窍阻闭。分为: 清新开窍(主治温病热邪内闭心包而致神志异常者。 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豁痰开窍(主治温 病湿热郁蒸,酿生痰浊,蒙蔽机窍而致神志异常者。 菖蒲郁金汤)。 52.息风止痉法:通过平息内风而致止痉厥的治法。 适用证:温病里热燔灼,热甚动风或阴虚风动之证。 作用:凉泄肝经邪热,或滋养肝肾阴液,以控制抽 搐。分为:凉肝息风(主治温病血热内滞引动肝风, 风火相煽之热盛动风证。羚角钩藤汤),滋阴息风(主 治温病后期真阴亏损,肝肾阴虚,筋脉失于滋养, 虚风内动之证。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53.滋阴生津法:通过滋养阴液来补充人体阴液的耗 伤以治疗阴虚证候的治法。适用证:温病后期邪热 已退,阴液亏虚诸证。作用:润燥生津,滋养真阴, 壮水制火。分为:滋养肺胃(主治温病后期邪热已 退,肺胃津液耗伤之证。沙参麦门冬汤,益胃汤), 增液润肠(主治温热后期邪热基本消退,阴伤未复, 津枯肠燥而便秘者。增液汤),填补真阴(主治温病 后期温邪久留而劫灼肝肾真阴,邪少虚多之证。加 减复脉汤)。 54.温病的兼夹证有:痰饮、食滞、气郁、血瘀。 55.温病运用祛湿清热法时应注意如下几点:①应权 衡湿与热的偏轻偏重,用祛湿.清热之品有所侧重。 ②如湿已化燥者,不可再用。③素体阴亏者慎用。 56.温病运用泄卫透表法时应注意:①注意患者的体 质和病邪兼挟。②对温病邪在卫表者一般忌用辛温 发汗法,重在疏表透解。③使用本法应中病即止, 避免过汗伤津。 57.温病外治法主要有:洗浴法;灌肠法;敷药法; 搐鼻法;吹喉法 58.益气敛阴和回阳固脱法的作用有何不同?怎样区 别运用?①两法作用的不同点:益气敛阴是用甘温. 甘酸补气敛阴之品益气生津养阴,敛汗固汗收敛汗 液以救虚脱。回阳固脱法是用辛热.甘温之品峻补阳 气,救治厥脱。所用的方药不同。②从两法的适应 证来区别应用。益气敛阴法主要适用于在温病过程 中气阴大伤而正气欲脱者,症见身热骤降,汗多气 短,体倦神疲,脉散大无力,舌光红少苔等,代表 方如生脉散。回阳固脱法主要适用于在温病过程中 阳气暴脱者,症见四肢厥冷,汗出淋漓,神疲倦卧, 面色苍白,舌淡而润等,代表方如参附汤或参附龙 牡汤。 59.清心开窍与豁痰开窍作用有何不同?如何运用? ①清心开窍法的作用特点是清解心热,透络开窍以 促进神志清醒,主要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 等;豁痰开窍法的作用特点是用清化湿热.涤痰开窍 的方法来宣通窍闭,促使神志清醒,主要用菖蒲郁 金汤。二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主在清解,而后者 主在清化。②从两法的适应症来区别应用。清心开 窍法的适应证是温热邪热入心包而引起的神志异常 者,表现为身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謇肢 厥,舌质红绛,或纯绛鲜泽,脉细数等;豁痰开窍 法的适应证是湿热郁蒸,酿生痰浊,蒙蔽机窍者, 表现为发热,神识昏蒙,时清时昧,时有谵语,舌 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等。 60.通腑泄热和导滞通便有何异同?通腑泄热和导滞 通便法的相同点:通腑泄热和导滞通便均属通下逐 邪法,都用苦寒之品,均主要作用于肠腑。不同点: ①作用不同,通腑泄热作用为泻下阳明实热燥结; 导滞通便作用在于通导肠腑湿热积滞。②适应证不 同,通腑泄热适用于热入阳明,内结肠腑之证。证 见潮热便秘,或热结旁流,时有谵语,腹部胀满或 硬痛拒按,舌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代表方 如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导滞通便适用于湿热积滞 胶结肠道的证候。证见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 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舌苔黄垢浊腻。代表方如枳 实导滞汤。 61.温病临床上如何应用凉血散血法?①本法的作用 即凉解血热,散瘀通络以清散血分瘀热之邪。②本 法主要适用于邪热已入血分而血热炽盛,热瘀交结, 迫血妄行者。如邪热未入血分,未见血热炽盛或热 甚动血的症状表现者不可使用本法。 62.温病使用清解气热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温病 使用清解气热法时应注意:①本法所治为气分无形 邪热,非邪热与有形实结所宜。②热邪未入气分不 宜早用。③素体阳虚者使用本法时切勿过剂,中病 即止,以免伐伤阳气。④苦寒药有化燥伤津之弊, 热盛阴伤或素体阴虚者慎用。 63.春温与风温的病因病机有何不同?早期的临床 表现有何区别? 风温是新感风热病邪而致病,初起以邪郁肺卫,肺 气失宣为主,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而后出现邪热壅肺或 顺传于胃,病邪太盛或正气不支则逆传心包。春温 是温热病邪伏里而外发,初起以里热伤阴证为主, 证见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等表现,重者 甚至可见神昏、痉厥、斑疹等。由于人体感邪轻重, 体质情况有所不同,春温初起可有病发于气分和病 发于营分之分,病情可由里外发,亦可继续深入营 血。 64.简述秋燥与风温如何鉴别。 风温:多发于冬春季,初起也表现为邪在肺卫,但 以表热证为主,津液不足表现不突出。 秋燥:发于秋季,除有肺卫见证外,以明显的津伤 失润为特征。 65.秋燥初、中、末三期的治疗大法。初起邪在肺卫, 以辛凉甘润为先;中期宜清养并施,即在清肺胃, 通腑之时注意养阴增液;后期若邪热深入下焦,须 滋培真阴。即所谓“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 血”。 66.试述吴鞠通五个加减承气汤的适应证。宣白承气 汤,适用于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牛黄承气汤, 适用于热入心包,兼有腑实证。增液承气汤,适用 于腑实兼有阴液亏损证。新加黄龙汤,适用于腑实 兼有气液两虚证。导赤承气汤,适用于腑实兼有小 肠热结证。 67.白虎汤“四禁”即“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 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 不可与也。”但在临床上不必拘泥于此,大凡掌握表 证未解者当慎用,而里热未感者或病非阳明实热者 多在禁用之列。 68.暑温与暑湿,湿温,中暑如何鉴别?暑温与暑湿, 湿温,中暑都可见于夏季,但它们的病因,病机不 同,临床证候表现也不同。暑温因感受暑热病邪所 致,初起即见壮热,汗多,口渴,脉洪大等阳明气 分热盛证候,是其主要特征;病变过程中,容易出 现暑伤津气,甚则津气欲脱危重证候。若暑热病邪 化火,深入营血,内闭心包,或引动肝风,或灼伤 血络,则容易出现神志昏迷,四肢抽搐、斑疹、出 血等极重证候。暑湿多因感受暑湿病邪所致,暑热 较重暑湿较轻,初起以寒热、身痛等邪郁卫表证候 微主要表现;气分病变部位比较广泛,可郁在少阳, 或困阻中焦,或弥漫三焦,均有不同程度的脘痞, 呕恶、苔腻等湿邪内蕴症状,虽有暑伤津气证候, 但不及暑温明显。湿温多发于夏秋季节,因感受湿 热病邪所致,起病较为缓慢,初起以恶寒,身热不 扬、头重痛、身重肢倦、脘痞苔腻等邪遏卫气的湿 重热轻证候微主要表现;病变过程中有湿热化燥伤 阴与湿盛困阻阳气的不同转归;湿温以病势缠绵, 脾胃为病变中心,邪多留恋气分,发热难退,病程 较长是其特征。中暑是夏季卒中暑热或感受暑湿秽 浊之气所致,以突然昏迷、不省人事或突然烦躁神 昏为主要表现。须注意与暑温之暑入心营证候相鉴 别。中暑乃突发神昏肢厥,经妥善处理,神志较易 苏醒;暑温之暑入心营,多微暑热病邪由气分深入 所致,其神昏不如中暑突然,恢复亦较困难。 69.湿热酿痰,蒙蔽心包与热闭心包证治有何不同?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病变以气分为主,乃湿热郁 蒸,酿生痰浊,蒙蔽心包,神明失常所致;其神志 呈昏蒙状态,表现神识昏蒙,时清时昧或似清似昧, 时有谵语,舌质红苔黄腻。热闭心包证,病变已至 营血,为邪侵心包,闭阻心窍,扰害心神所致;其 神志呈昏迷状态,表现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兼见 灼热肢厥,舌质红绛。治疗亦有不同。湿热酿痰, 蒙蔽心包者,宜清热化湿,豁痰开蔽,方用菖蒲郁 金汤为主;热闭心包宜清心开窍,方用清宫汤送服 安宫牛黄丸。 70.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于汗:是指湿热病救阴不可 用补血粘腻之品,而应该顾护津液和防止发汗太过。 湿热并就阴不可用补血粘腻之品,因阴血难以速生, 况且滋补阴血易碍湿恋邪。且湿病救阴,不是到阴 竭时才救,而是时刻顾护 71.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通阳不全在使用温通 阳气的药物,而是宣展气机,淡渗利尿,迨至气机 宣展,小便通利,湿浊外泄,阳气自无阻遏而外达。 72.阴虚动风和热盛动风?阴虚动风,证名。指阴液 亏损,筋脉失养,出现以肢麻、震颤、筋挛、头昏、 目干、颧红、舌赤少苔、脉细数为主的证候。邪热 炽盛,引动肝风,以壮热口渴,神志昏迷,手足抽 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舌红绛,苔 黄,脉弦数为常见症的证候。 73.伏邪温病的特点: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溲 赤,舌红苔黄等热郁于里的证候为主要表现。其传 变趋向:如伏热由里外达,为病情好转的表现;如 里热进一步内陷深入,则为病情进展的标志,伏邪 温病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初起治疗以清泄里 热为主,主要病种有春温,伏暑等。 74.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的区别。①感邪发病的方式 不同。新感温病,感邪即发,病发于表;伏气温病, 感受外邪,不即发病,过时而发,病发于里。②初 起临床表现不同。新感温病,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 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等肺 卫表热证为主;伏邪温病,初起即见高热、烦渴、 尿赤,舌红苔黄,或昏谵,舌绛无苔等气、营分里 热证为主。③治疗不同。新感温病,初起治疗以解 表透邪为主;伏邪温病治疗以清泄里热为主。④其 他:病程,病情,预后亦不同。新感温病,病情较 轻,病程较短,治疗得法易愈;伏邪温病,病情较 重,病程较长,伏邪透尽方愈。 75.温毒病邪的致病特点:①攻窜流走:温毒病邪可 内攻脏腑,外窜经络、肌腠,上冲头面,下注宗筋、 阴器,其病变部位的差异与温毒病邪的性质及感邪 重轻有关。②蕴结壅滞:温毒病邪客于脉络,可致 局部血脉阻滞,毒瘀互结,而形成肿毒特征,局部 出现红肿疼痛等。 76.风热病邪与燥热病邪致病异同:相同点:①以肺 胃为中心;②初起都有肺卫见症。不同点:①发病 季节不同;风热病邪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燥热病 邪多发生于秋季。②初起症状,燥伤肺卫证必伴有 津液消耗见症;③风热病邪每易出现“逆传心包”的 病理变化,燥热病邪病势轻浅,以肺为病变中心。 77. 风温诊断要点:1.多发于春、冬两季。2.发病较 急,初起以肺卫见证为特征 3.传变较速,易见逆传 心包证候 4.病程中以肺经病变为主,也有阳明胃肠 病变之证. 78.春温诊断要点:1.多见于春季或冬春之交、春夏 之际。2.发病急骤,热象偏盛,初起即见里热证候, 有于气分、发于营分之别。3.素体阴虚,病程中伤阴 突出,后期尤以肝肾阴亏为着。4.易出现神昏痉厥证 候。 79.暑温诊断要点:1.病发于夏季暑热当令之时。2. 起病急,变化快,初起以阳明气分热盛为主要证候, 可由气分迅速深入营血分。3.病程中暑热伤津耗气, 易见津气欲脱、神昏、痉厥、出血等危重证候。4. 后期多表现气阴亏虚、正虚邪恋的证候;部分病程 中闭窍、动风持续时间较长者,常有痰、热、瘀留 滞的后遗证。 80.秋燥诊断要点:1.病发于早秋燥热偏盛时节。2. 初起除具有肺卫表热证外,必伴有口、鼻、咽、唇、 皮肤等干燥的见症。3.病程中以燥干阴液为主要病理 变化,病变重心在肺,影响到胃肠;病情较轻,传 变较少,极少出现邪入营血或下焦肝肾的病变。4. 后期多见肺胃阴伤之证. 81. 湿温诊断要点:1.多发于长夏和初秋气候炎热雨 湿较多之季,即大暑至白露间。2.初起以湿热郁遏卫 气分见证为特征,亦可见有邪阻膜原之特殊类型, 初起阳热征象不显;自始至终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3.起病滞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愈后 易复发再燃。4.病程中可出现蒙上流下,上闭下壅, 弥漫三焦的变化。 82.伏暑诊断要点:(1)发病季节在深秋或冬月(2) 临床表现多为发病急骤,病情较重,初起即见气分 热盛或营分热盛证,均可兼卫分表证(3)严重者即 可出现阴伤尿闭或尿多失固的危重症候。 83.大头瘟诊断要点:1.多发于春冬两季,发病急骤 有一定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2.起病急,初起可见憎寒 壮热的肺卫表证3.颜面红肿发热,咽喉肿痛4.疏风 透邪,清热解毒 84.烂喉痧诊断要点:1.多发生于冬春两季。2.咽喉肿 痛糜烂,肌肤满布dan痧,口周苍白圈,杨梅舌 85.肺之化源欲绝指的是脾胃之土气已绝,要补土生 金。因为肺属金,而土生金,所以肺之化源就是脾 胃之精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