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第三章 社会及其构成要素

(整)第三章 社会及其构成要素
(整)第三章 社会及其构成要素

1、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概念包含的基本思想

答:社会有机体包括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及其他一切社会要素的一个综合范畴。

首先,社会构成要素的相互结合的高度有序性。社会各要素之间并非简单相加或机械堆积,而是结合成为一种高度有序的整体结构。

其次,社会构成要素的高度相关性。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社会中不存在独立的社会要素;且这种相关性,即表现为相互依存和协调,有表现为社会要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最后,社会有机体具有自身的活动规律和自我调节功能。社会结构并不是僵死的,而是活生生的有机体,它有自己的产生、活动和发展的特殊规律,而且还具有自身的调节功能,但生物体的调节是一种适应关系,而社会有机体则是社会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2、社会结构所研究的内容

答:由于社会整体构成要素的复杂性,社会结构所研究的内容也非常广泛。然而社会学是综合地研究这些要素之间以及这些要素与社会整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

3、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了哪些内容?

答: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社会的基本要素包括了自然环境、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思想文化因素等五大类基本要素。其中自然环境与人口是一切社会中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要素。

社会的整体性层次和社会单位在客观上都是这些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分析任何一类社会整体性层次或社会单位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都离不开研究它们与这些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自然环境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重要性)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一方面,自然环境影响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首先,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其次,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方向(三角洲地区农业发达、草原地区畜牧业发达等);最后,自然环境能够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生活也作用和改变着自然环境。首先,人类的生产活动改变着自然环境的面貌;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程度;第三,社会制度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也有重要影响。第四,人口规模会影响生态平衡。

5、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意义。

答:其一,人类社会可利用资源的有限的,可再生资源的可再生程度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社会要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就不能不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问题。

其二,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破坏性影响。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这样既带来积极结果,又带来消极后果。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持生态平衡的问题已引起了当今世界的高度重视。

6、对生态问题的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第一,进一步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第二,在发展和组织生产时,必须能预测和控制生产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后果。第三,必须逐步完善各项制度,特别是完善土地征用和环境保护法规。第四,加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第五,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使这项工作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7、人口变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首先人口变动表现为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既人口规模的变化。它包括两种类型:其一,人口自然变动,既因人口出生与死亡而引起的人数增减变动。其二,人口机械变动,即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而引起的人数的增减变动。

其次,人口变动表现为人口素质的变化。人口素质的变化包括人的体质、智能和技能等方面的变化。

再次,人口变动还表现为人口社会构成的变动。人口的社会构成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动的。一般社会发展水平越低人口的社会构成越简单,反之则越复杂。

8、人口素质对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里?

答:第一,人口的数量会影响人口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

第二,人口的数量与质量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会使经济发展缓慢,但是,当人口增长过快时,就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

第三,人口数量会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四,人口问题是其他一些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就业、住房、教育、环保等。

9、人口因素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答:主要因素有两大类:一是自然因素,另一类是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人口自身的年龄、性别结构两方面。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利于人口数量的增长,恶劣的自然条件会抑制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对出生率的影响具有相对独立性,人口性别结构对出生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会间接影响出生率。

社会因素对人口状况的影响:

第一,社会经济是制约人口过程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生产力为整个社会的人口提供了物质生活保证,它决定了人口的需要量和可能的最高数量界限。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过程的决定作用,并不体现为人口出生率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同步发展,相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出生率会逐步下降。

第二,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的稳定程度影响人口过程。政治制度稳定,社会生活安定,有利于人口的增长。

第三,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人口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节制生育的手段和措施越来越有效和简便易行,人们可以做到在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的同时,不必生育后代,从而大大影响人口的出生率。

第四,人们受教育程度与人口出生率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两者呈率往往呈反比。

第五,传统习俗、道德观念、社会心理以及宗教等社会意识因素对人口出生率有很大影响。如中国传统男尊女卑的观念,西方国家年轻人盛行的享乐主义造成不愿多生孩子等。

第六,人口政策是影响人口过程重要而直接的因素。它通过人类对自身生产的自觉干预,使人口生产朝着社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衡量人口政策是否正确,主要是看他是否适应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

影响人口过程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好探讨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从而协调人口增长与各方面因素的关系。

10、论述我国当前的人口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答:首先,是人口的老年化问题。人口的老年化是指人口再生产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其反方向过渡时必然会产生的人口现象。人口老年化的直接后果是社会负担和职工的负担日益加重;老年人身边会缺人照顾;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安排会成为新问题。

其次,是独生子女问题。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应当高度重视独生子女的培养与教育问题,在今后二三十年会出现劳力不足、兵员不足等问题。

再次,计划生育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冲突,这一问题在我国农村地区较为突出。一些农村干部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过程中工作方法简单化,农民因思想观念等因素相当一部分人不能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由此导致计划生育实施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年人问题,注意发展老年人福利和保险事业,安排好老年人的生活,进一步发挥老年人的余热;提高独生子女家长和学校老师对独生子女培养教育的水平;提高农村干部在计划生育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水平;进一步做好对广大农民的宣传和说服教育工作;在适当的时候调整我国的人口政策等等。

我国的计划生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问题,还有赖于经济、科学好教育进一步发展。

社会: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的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1)社会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2)社会关系是社会的本质和基础在中国古代有“社会”一词出现,但其其涵义与现在相去甚远。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是大约在日本明治维新年间,日本学者最先将英文中的“society”译成日本汉字“社会”,后来我国也采用了这种译法。

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包括但又不局限于诸如亲属关系、地缘关系之类的现象形态的含义,它主要是指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本质性的存在。社会关系离不开人的活动,但它却不依人类个体的存在而存在,它本身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沿革性,每一代人都会遇到先前时代所留下的社会关系体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关系。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整体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山林、河流、陆地和地下矿藏、动植物等等。自然环境不等于自然界,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特殊部分,是指那些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那些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条件包括地理条件、生物资源和地下资源三大组成部分。

地理条件是指影响人们生活的具体的地理空间、位置、地貌、土壤、气候等条件的总和。生物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各种有生命物质的总和。地下资源是指在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空间范围内地下的各种矿物元素的总和,如岩石、煤、石油、天然气、各种金属等等。

自然资源,是指那些能够用来满足人们生存发展需要的自然物,如空气、水、土壤、阳光、动植物以及各种金属、非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一般包括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三个组成部分,

生态系统,是指人类及其他生物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在特定空间所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人口:人口是指在特定时空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体所组成的总体。人口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构成的中心要素。

人口的概念包含以下两方面的涵义:第一,人口是一个社会范畴,对于人口不能只抓自然属性一面,需要重视人口的社会因素。第二,人口是一个具体的范畴,一定的人口状况必然与特定的时空条件,特定的社会关系相联系。

人口数量,是指某个国家、民族或地区中人类个体的总和。人口数量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准确地得到。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

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包括成员的体制、智能和文化程度、劳动技能等因素。

人口的构成:是指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按照不同的规定和标准区分的人口内部组合和比例关系。人口的构成主要包括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社会构成和人口的地域构成等几个方面。人口的自然构成:指由于人的性别和年龄等先天的或生物的因素而形成的不同质的人口的社会分布和组合方式。如儿童、少年、中年、老年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等

人口的性别构成:主要通过两个指标来反映,一是男性(或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另

一个是以女性人口为100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既性比例)。

人口的社会构成:是指那些由社会因素、社会性质、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不同社会属性的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布和关系的结合,如人口的阶级构成、职业构成和文化水平构成。

人口的地域构成:也即人口的空间分布,是指社会总人口在各个地区的数量和密集程度。人口变动:是指某一时期人口数量、素质和构成的变动状况及过程。

人口金字塔:人口金字塔是用来描绘按性别划分的人口的年龄分布与构成的情况,并用以分析人口发展状况的一种统计图。

人口老年化,是人口再生产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其相反方向过渡时必然会产生的人口现象。

法理学(法的要素)模拟试卷1

法理学(法的要素)模拟试卷1 (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 ) (分数:2.00) A.授权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委任性规范 D.确定性规范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则的分类。从法律规则的内容上看,法律规则可分为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规则。义务性规则是直接要求人们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它表现为对义务主体的约束,为人际互助、维持社会安全提供保障。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相对应的是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故本题选项B正确。 3.《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一规定属于下列哪一法的要素?( ) (分数:2.00) A.法律原则 B.法律概念 C.法律规则 D.法律技术性规定√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的要素。法的要素包括:法的原则、规则、概念以及法的技术性规定,法的技术性规定一般指法的生效、失效、附则部分以及法的溯及力的规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我国《公司法》第5条关于“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规定,是属于( ) (分数:2.00) A.法律技术的规定 B.法律原则的规定√ C.法律规则的规定 D.法律概念的规定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原则或出发点。《公司法》第5条的规定是关于公司运作经营的原则规定。因此,本题应选B选项。 5.哪些法律规范属于准用性规范?( ) (分数:2.00) A.军队和特定部门的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由相应部门参照本办法 B.本条例未作规定的,适用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 C.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未按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应承担违约责任 D.公民享有劳动和休息的权利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准用性规则。准用性规则就是规则本身未作具体规定,而是通过援引其他法律规范的规则。本题中的B选项即属于准用性规则。 6.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或限定的范围或程度,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 (分数:2.00) A.强行性规则和指导性规则√ B.授权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C.授权性规则和命令性规则 D.强行性规则和授权性规则

刘凤科5-犯罪构成要素分类

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分类 核心内容:刑法规定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所以刑法中大多数构成要件都是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消极的构成要件极为罕见。除此之外,犯罪构成要件要素还有哪些分类?以下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1、记述(明确)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不明确)的构成要件要素 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只需要法官的认识活动即可确定的构成要件要素。只需要进行事实判断、知觉的、认识的活动即可确定的要素。通常情况下,我们对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的认识不存在障碍。 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需要法官的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的构成要件要素。——即这些用语的含义是需要解释才得适用的,在日常生活用语中没有明确的界限。大致可分为三类: a.法律的评价要素。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公私财物 b.经验法则的评价要素。入户抢劫中的“户”,例如,乞丐在桥洞下的住宅、牧民的账篷、渔民的渔船。 c.价值的评价要素。猥亵、淫秽物品等。 d.“量”的评价要素。如“数额较大”、“严重残疾”、“情节严重” 2、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正面的表明犯罪成立的要素。 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消极的、反面的否定犯罪成立的要素。 因为刑法规定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所以刑法中大多数构成要件都是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消极的构成要件极为罕见,例如刑法389条第三款的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特别提示】注意区分小计的构成要素和重庆、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前者是不成立犯罪的条件,后者是成立犯罪、但存在从宽处罚的清洁,因此只是处罚原则的规定。 3、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和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表明行为外在的、客观面的要素,例如行为、对象、结果、构成身份等。 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表明行为人内心的、主观面的要素,例如故意过失、目的、动机等。 4、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刑法条文明文规定的要素。绝大多数的构成要件都是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刑法条文表面上没有规定,但实质上是必须具备的要素。例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就是盗窃罪的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1 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2 社会学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社会运行论” 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 1 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2 政治革命与产业革命 (1)社会转型的产物 (2)社会秩序的要求 3社会学的思想源泉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十九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 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 1 社会运行发展三种类型 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中性运行与模糊发展 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 2 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宏观微观上都可以 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它与生产社会化是一致的 三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表现 1 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2 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3 能够有效的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服务 四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1分类(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3)不属于以上两类 五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与历史唯物论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 2 与单科性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3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 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第三节社会学的功能 1 认识和改造社会 2 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 3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1 社会学在社会转型中产生 2 西方社会学的创立 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叶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青连斌 何为社会组织 大多数人都工作、学习和生活在社会组织中。马克斯·韦伯是最早对现代社会组织的兴起作出系统解释的社会学家。按照他的观点,社会组织是以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稳定的方式把人类的活动或他们所生产的物品协调在一起的手段。韦伯强调,社会组织的发展依赖于对信息的控制,以及书面文字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组织要实现自己的功能,必须有书面的规章制度以及储存其“记忆”的档案。后来的功能主义学者认为,社会组织是追求同一目标的成员相互协同以实现共同目标的社会群体。当追求明确的、经常性的目标的个体发现,单靠个人的力量不能达到目标而需要进行经常性的、有规律的合作时,社会组织也就产生了。所以,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减少经常性合作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而作出的选择。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并不是任何一种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都能成为社会组织。一个社会组织必须具有如下几个基本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构成要素都难以称之为社会组织。 一是组织目标。没有明确目标的社会组织是不存在的。明确的目标是组织的灵魂,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也是衡量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准。根据功能主义的观点,社会组织就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特定目标而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艾兹奥尼认为,组织目标是组织致力于达到的某种期望的境界,是指向未来的东西,是组织期望达到的状态。管理学家则从更加具体和操作的角度来认识组织目标,认为组织目标是组织努力争取达到的、期望的未来状态,它包括使命、目标对象、指标、定额和时限等。 二是规章制度。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是关于特定组织的性质、目标、任务、结构、组织原则、组织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组织活动规则等的规定。现代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一般都是成文的和成体系的。社会组织自身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规章制度的复杂程度。

2015北大法学考研法理学简答题:法律关系构成要素(附答案)

2015法硕考研法理学简答题:法律关系构成要素(附答案) 法理学是法律硕士考研的重点科目,只有掌握了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才能够更好地利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今天大家分享法理学简答题,并附有答案,希望考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复习的知识点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 凯程在2014年北大法学考研中录取8人,其中2人勇夺细分方向状元,3人复试第一名,北大法学院作为国内最好的法学院,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包括总理,凯程对法学的理解,具有独到的优势,三级法是北大法学考研的法宝,并且北大法学专业课6+1,凯程都有全面而应试性的辅导,集训营提供了最强的专业课和公共课保障,也是凯程法学成功的保障。 2015法硕考研法理学简答题:法律关系构成要素(附答案) 1.简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答: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内容三个要素组成。 ①主体:自然人、法人。 特殊权利能力须以一定法律事实出现为条件才能享有。

责任能力是行为能力在刑事法律关系中的表现形式。 ②客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将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联系的中介。 成为法律关系客体条件:1)一种资源2)有稀缺性3)有可控性。 法律关系客体种类:1)物(主要地位)2)行为3)精神产品4)人身利益。 ③内容: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是人们之间利益的取得或付出的状态。 权利义务是表征关系和状态的范畴,是法学范畴体系中最基本的范畴。 本质上,权利是法律保护的某种利益;行为方式上,权利表现为要求权利相对人可以怎样为、必须怎样为、不得怎样为,是意志与行为的自由。 义务是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表现为必须怎样为、不得怎样为,是意志与行为的限制。 权利义务是法律调整特有,区别于道德行为最明显标志,法律与法律关系内容的核心。

税法的基本构成要素

税法的基本构成要素 税法的构成要素是指各种单行税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总称,一般包括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罚则、附则等。了解税法的基本构成要素,可以从总体层面较好地把握各项单行税法的共性,也易于发现其差别点,对于考试中涉及到的跨税种总结、比较型题目(如下题)的解答也有好处,因此,在预科班中选取重要的几个基本构成要素进行讲解。 【例题·单选题】根据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税种中,实行从量计征的是()。(2008年) A.契税 B.车辆购置税 C.房产税 D.城镇土地使用税 【答案】D 【解析】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是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属于从量计征。 一、纳税义务人(国家对谁征税) 纳税义务人又叫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根据不同的标准,纳税义务人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如划分为单位和个人,或者划分为居民纳税人(企业)或者非居民纳税人(企业)。 (一)纳税义务人VS代扣代缴义务人VS代收代缴义务人 1.纳税义务人VS代扣代缴义务人 (1)代扣代缴义务人,又称扣缴义务人,是指虽不承担纳税义务,但依照有关规定,在向纳税人支付收入、结算货款、收取费用时有义务代扣代缴其应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案例】甲公司2011年1月份应当向王某支付5000元的工资,王某依法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325元,但并非由王某直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而是由甲公司在向王某支付工资时,从所支付的工资中依法直接扣收税款并代为缴纳,即不考虑保险等其他的费用,甲公司应当实际支付给王某5000-325﹦4675(元)。在本例中,王某是纳税义务人,甲公司是代扣代缴义务人。 (2)如果代扣代缴义务人按规定履行了代扣代缴义务,税务机关将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反之,未按规定代扣代缴税款,造成应纳税款流失或将已扣缴的税款私自截留挪用、不按时缴入国库,一经税务机关发现,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纳税义务人VS代收代缴义务人 代收代缴义务人是指虽不承担纳税义务,但依照有关规定,在向纳税人收取商品或劳务收入时,有义务代收代缴其应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二)初级职称教材所涉各税种的纳税义务人

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及要素说

--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1.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那些偶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人,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所以,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因此,“教育者”这个概念,不仅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这样才能从“类”和“质”两方面来把握这个概念。 2.学习者:比起教育者来,学习者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正是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统一所构成的教育影响,使得教育活动成为一种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上述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各个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不同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组合,最终形成了多样的教育形态,担负起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神圣职责。 关于教育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要素、四要素、五要素和六要素说: 三要素说:南京师大教育系编的《教育学》认为,教育活动的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把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陈桂生先生在其著作《教育原理》中把教育活动的要素分为教育主体、客体和教育资料。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中认为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四要素说:即把教育活动的要素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五要素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构成。 六要素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和教育环境。 --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题库 安东尼·吉登斯)【圣才出品】

第四章安东尼·吉登斯 一、名词解释 1.吉登斯 答:吉登斯是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是结构化理论的建立者。主要著作有:《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等。吉登斯的社会理论涉及面非常广泛,他对很多学科都有所涉猎。吉登斯认为,社会科学家既是社会现象的研究者,也是社会世界中的行动者,因此社会科学家既要批判性地研究社会世界,又要反思自身。 吉登斯社会学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主要是:试图以结构化理论和“双重解释学”解决能动与结构、微观与宏观的二元对立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现代性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以他的结构化理论作为分析武器,全面清理经典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关于现代性及后现代主义关于现代性的各种思潮的研究,形成了他自己关于现代性问题的一整套研究路径。他认为,结构是指社会行动所涉及的规则和资源,结构是人类行动的产物和人类行动的中介,并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社会学理论中的“二元对立”。吉登斯关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研究是当今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2.结构二重性 答:结构二重性是吉登斯在研究行动和结构的关系问题时提出的。具体是指结构具有二重性,即社会结构不仅对人的行动具有制约作用,而且也是行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中介,它使行动成为可能;行动者的行动既维持着结构,又改变着结构。行动与结构之间这种相互依

持,互为辩证的关系反映在处于时空之中的社会实践中。 3.结构化理论 答: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里将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成果融合起来,构建了一些具有一定解释力的概念,并在对社会学理论内部的各派理论进行大清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结构化理论。结构是指社会行动所涉及的规则和资源,结构是人类行动的产物和人类行动的中介,并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 4.脱域机制 答:脱域机制即“社会制度的抽离化”,这种抽离化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象征符号,一种是专家系统。象征符号是指一套抽象的中介系统,其典型形态之一是货币,专家系统是指技术职能或职业性的专家评判体系。这种制度抽离化建立了与前现代社会不同的安全与信任系统,但它是建立在人的无知基础上的,因此也带来巨大的风险,形成一系列的现代性的后果。 5.时空分离 答:时空分离是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总是与空间位置联系在一起的,但到了现代社会,时间从空间中分离出来了;与此同时空间与场所也出现了脱离,在场的东西的直接作用越来越为在时空意义上的缺场的东西所取代。 6.结构丛 答:结构丛是社会系统的制度关联所涉及的规则——资源系列。结构丛中的结构包含

第三章,法的要素

第三章法的要素 内容提要: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其他诸多要素构成的。作为一个系统的法律也是由许多的内在要素构成的。要深入理解法的概念还必须深入到法的内部构成上,从微观层次来把握把的要素。所谓法的要素是指法的基本成分或者说法律的基本元素,也就是法由那些成分构成的。较为通行的观点是法的要素包括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 第一节法律规则 一、规则 要理解法律规则,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规则。 阅读材料: 根据西方的传统,进入教堂,不论男女,均不得穿短裤或露肩的上衣,这是禁止的。在教堂里不能大声喧哗,不能有对神灵不敬的行为。在以前,还规定,进入教堂女子不能露出长发,男士要脱帽。 这个材料里说的在教堂里的一些禁止性行为就是规则,规则即日常用语中所说的“规矩”,它一般是指权威部门颁布或社会习俗中包含的关于人们行为的准则、标准、规定等。按照英国学者赫伯特·哈特(Herbert Hart英国法学家)的观点,规则的特殊之处,在于特定社区内的行为群体之中存在着“对错的看法”。这样一种自觉意识,群体的一部分人会自觉地认为有些行为是对的,应该的,这样做是正确的,比如上面说的进入教堂要脱帽,不得露长发等。如果不这样做就应该受到批评或谴责。哈特认为,正是因为有些人认为一些行为模式是正确的,应当的,不这样做就英国受到谴责或批判,所以这些行为模式成了规则。相反,如果一种行为模式,其中不包含着群体若干人的自觉观念,比如张三爱喝凉水、每天早晨都会跑步,没有群体性的自觉观念来评价张三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所以这样的行为模式不是规则。它们可能仅仅是个人的偶然行为或生活习惯而已。 规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模式,从旁人的角度来看,规则意味着社区群体对行为模式有自觉的观念,而且行为模式以及这种自觉的观念具有持续的确定性。规则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技术规则和社会规则。技术规则调整人们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规则调整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社会规则包括道德规则、宗教戒律、习俗礼仪、党纪国法等。规则也可以分为成文的规则和不成文的规则。法律就是成文的规则。 规则的特点:(1)规则具有微观性和确定性,受约束的对象在知道了规则的内容之后在细节上知道如何去行为。因而,规则的意义也具有确定性,当事人可以知道规则的行为后果,甚至预期行为的后果。(2)规则还具有可操作性,当事人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适应规则的要求。(3)规则具有相对性,规则的具体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规则是具体的,在另外的条件下规则可能就比较抽象。这里的相对,是针对特定群体的认知条件来说的。① 二、法律规则 法律规则是规则的一种,前述规则的特点,在法律规则上都可以适用。一般来说,法律规则是由国家专门的机构制定、认可、解释出来的行为模式,因为法律规则的具体性,所以法律规则是法律的首要组成部分,也是法律要素中的主干成分。从理论上来说,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或者说是对一种事实状态赋予一种确定的具体后果的指示和规定。有的学者把法律规则称为法律规范,认为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则。②或者认为: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一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 对于法律规则和法律规范,国内学者一般不作区分,可以通用。只是有的时候用法律规范这个词来指称最广义上的法。另外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不可混同,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一种表现形式,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所包含的内容;法律规则也可以通过判例表现除了;此外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 ①刘星著:《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②公丕祥主编:《法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页。

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及要素说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1.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那些偶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人,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所以,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因此,“教育者”这个概念,不仅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这样才能从“类”和“质”两方面来把握这个概念。 2.学习者:比起教育者来,学习者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正是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统一所构成的教育影响,使得教育活动成为一种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上述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各个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不同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组合,最终形成了多样的教育形态,担负起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神圣职责。 关于教育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要素、四要素、五要素和六要素说: 三要素说:南京师大教育系编的《教育学》认为,教育活动的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把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陈桂生先生在其著作《教育原理》中把教育活动的要素分为教育主体、客体和教育资料。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中认为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四要素说:即把教育活动的要素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五要素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构成。 六要素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和教育环境。

社会保障的构成要素

第五章社会保障的构成要素 案例一:职工的哪些收入应列入工资总额 案情描述: 2006年3月,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在过去4年对9680户次缴费单位进行的专项审计显示,64.54%的被审计单位存在漏逃社会保险费问题。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有关人员介绍,缴费单位漏缴、少缴社会保险费的方法主要是在缴费人数和缴费基数上做手脚,有的单位只给部分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缴费手续,而以各种理由不给季节工、外地城镇职工、农民工缴纳保险费,逃避缴费义务;有的单位不按职工实际发生的工资收入申请缴费基数,奖金、津贴等补助没有列入缴费工资额,致使社会保险缴费大量流失。其中,不按职工人数缴费的单位占22%,不按职工工资总额缴费的单位占78%。针对这一状况,北京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出了补缴通知书,限期整改补缴。职工的哪些收入应该列入工资总额? 案例分析: 根据199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规定,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职工月平均工资应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其中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职工月平均工资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200%或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则按60%计入。根据2004年国务院公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瞒报缴费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处以瞒报工资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对有重大违法情节的缴费单位,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案中,瞒报缴费工资或者职工人数的单位要受到相关的处罚。 本案暴露了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征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征缴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征缴、欠缴社会保险费。一些企业经济效益比较好,但是,就是拒缴、欠缴社会保险费。这同我国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方

历史人类学

《历史人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历史人类学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课程类别:选修课编 号:学时: 3 主编姓名:张应强单位:人类学 系职称:教授 主审姓名:麻国庆单位:人类学系职称:教授授课对象:本科学生专业:人类 学年级:二年级 编写日期:2007年6月20日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历史人类学是人类学与历史学的理论方法相互借鉴和整合的产物,是有历史学背景的人类学者和有人类学背景或兴趣的历史学家,在他们共同关心一个具体的地方社会的相关课题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将历史关怀与田野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增进人类学对社会文化事象观察和分析的洞察力和有效性。在本科生中开设此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了解、分析和解释复杂社会文化现象的基本能力。为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除了全面学习和掌握历史人类学研究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外,还要对历史人类学兴起的学术脉络以及在社会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中产生和呈现出来的种种历史文化现象进行学习和讨论;并培养学生对社会变迁、时间和纪年重要性的普遍的认识,从而对中国历史、社会和文化达致一种整合的、具备深度和广度的理解和解释。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暂时尚无合适的教材,主讲教师广泛收集和引用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正在编撰《历史人类学导论》作为本课程选用的教科书。本课程授课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 本章安排10学时,授课内容有五节:1)什么是历史人类学;2)历史人类学的理论背景;3)历史学视角与人类学视角;4)历史人类学研究取向;5)关于“华南研究”。重点讲授历史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从历史人类学“由下而上”和地方性关怀的基本取向,并扼要介绍历史人类学在中国的研究实践。 第二章历史人类学的兴起 本章安排12学时,授课内容包括三节:1)学科的分野与连接;2)对历史的摒弃和社会史的倡导;3)科际整合:历史学与人类学。重点讲授历史人类学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历史学领域的年鉴学派和人类学领域的结构功能主义对历史人类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探明人类学与历史学等相邻学科的互动过程。第三章历史人类学的基本概念与问题

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习题

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习题 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的是()。 A、主体B 、客体 C 、内容D [、形式 2、下列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A、塘中的鱼 B ■、夜空中的星星 C、不作为 D 、企业的名称权 3、民事义务依民事义务人行为的方式为标准,可分为()。 A、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 B 、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 C、法定义务与积极义务 D 、约定义务与消极义务 4、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属于财产法律关系的是() A、所有权 B 、债权C ■、人格权 D 、继承权 5、下列对于民事法律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根据当事人的意志发生(客观现象) E、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C、均以法律明文规定而发生 D、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 6依据我国民法,下列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A、胎儿与死者 E、植物人 C、触犯刑法正被执行刑期的人 D、被宣告死亡但实际未死亡的人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可以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有()。 2?下列民事法律关系属于绝对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物权关系有形 B 、债权关系 C、人身权关系 D 、知识产权关系无形绝对特定的

3?公民甲生前立有遗嘱,指明其全部财产归女儿乙继承,则该遗嘱继承法律关 系的发生有赖于下列哪些事件和行为?( ) A 、被继承人甲的死亡 B C 、乙尚未出嫁 D 4?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 A 、自然人 B C 、智力成果 D 5、民事法律关系是( ) A 、民事主体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E 、由民法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D 、 当事人均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6下列属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A 、甲堆木柴于乙门口致乙通行困难,乙要求甲清除木柴 E 、甲答应与乙结婚后反悔,乙要求甲履行承诺 D 、 甲不在家,邻居乙为其接待来客 7、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 、自然人 E 、法人 C 、 其他组织 8、 下列关系中能成为我国民法调整的民事主体是( ) E 、 故意打碎他人贵重花瓶的某中学生 C 、 与某市场商贩发生合同纠纷的某日本留学生 D 、 接收他人遗赠的5岁孩童 、乙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甲所立遗嘱的合法有效 、物 、行为

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3小题.每题1.0分,共13.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关于社会政策的对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政策对象是社会政策的接受者 B .社会政策对象的被动性是绝对的 C .低保差额补助是社会政策对象差异性的表现 D .青少年作为社会政策对象是与未成年人保护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连在一起的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B 项,社会政策对象是一定政治产品的消费者。在许多情况下,由于产品的原因或者消费者自身的原因,消费者对某些政治产品是没有选择的,只能逆来顺受,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然而,这种被动性是相对的,消费者也可以依据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对某些政治产品提出自己的意见,间接地参与社会政策过程。 第2题 社会政策的直接主体有( )。 A .行政机关 B .利益集团 C .参政党 D .公民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解析] 社会政策的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者,这类社会政策主体主要包括以下社会政策制定者:①立法机关;②行政机关;③执政党。BCD 三项属于社会政策的间接主体。 第3题 社会政策对象在社会政策过程中主要扮演的角色不包括( )。 A .政策诉求者 B .政策接受者 C .信息提供者 D .政策调整者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与社会政策主体相比,社会政策对象在社会政策过程中主要扮演以下三个角色: ①政策诉求者;②政策接受者,社会政策主体是社会政策的实施者,社会政策对象则是社会政策的接受者;③信息提供者,相对于社会政策主体来讲,社会政策对象也是信息提供者。D 项属于社会政策主体的角色。 第4题 为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部分地区开展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从社会政策主体角度分析,政府在这些社会过程中扮演了( )的角色。 A .政策制定者 B .政策实施者 C .资源提供者 D .政策调整者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资源提供者是社会政策主体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政策制定是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社会政策实施则是把这种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落到实处。即使是社会政策的评估和调整,也不能没有社会资源

第三章 犯罪构成要件概述

2013年司法考试网上辅导 刑法学 第1页 第三章 犯罪构成要件概述 重点掌握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 一、根据是否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可以分为: 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不需要进行价值判断的要素。 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需要进行价值判断的要素。 二、根据法律条文是否作出明确规定,可以分为: 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法律明确规定构成某一犯罪必须具备的要素。 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法律虽未明确规定,但理论上认为构成某一犯罪必须具备的要素。 【例题·多选题】《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2-2-51) A.“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他人”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C.“侮辱”、“诽谤”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D.“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答疑编号506046030101] 【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 选项A 正确。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大致相当于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包括 行为、结果、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时间、地点、方式和手段等等。选项A 中“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属于手段方面要求,是客观构成要件要素。 选项B 正确。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不需要进行价值判断的要素,“他 人”不需要进行价值判断。 选项C 正确。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需要进行价值判断的要素,“侮辱”、 “诽谤”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选项D 正确。相对确定的法定刑通常对刑期的上限和下限做了规定,“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例题·多选题】关于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2008-2-51) A.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中的“贩卖”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淫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B.贩卖毒品罪中的“贩卖”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毒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C.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猥亵”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D.抢劫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是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非法占有目的"是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答疑编号506046030102] 【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犯罪构成要件的分类。 选项A 、C 正确,B 错误。按照刑法理论的通说,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 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如果只需要法官的认识活动即可确定, 这种构成要件要素便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如果需要法官的规范的、评价的 价值判断才能认定,这种构成要素就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对于“贩卖”、 “毒品”、“妇女”等的理解,只需要一般的认识活动与基本的对比判断即可, 所以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但是对于“淫秽物品”、“猥亵”等,则需要司 法者的规范的、评价的行为才能认定,因此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西方文明的基本构成要素

西方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人类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人文精神 古希腊文明是一种奇特的文明形态,在诸多方面形成与远古文化的断代。在思维方式上以抽象理性思维代替原始集体表象思维;在艺术形式上以写实艺术代替写意艺术;在社会形式上以个性的发展代替群体的一致性。古希腊文明开西方文明之先河。 二、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是西方分析思维的本质特征。工具理性是把主观和客观分割开来,把目的和手段分割开来,把道和器分割开来,把信仰和知识分割开来,把社会和自然分割开来,把人与人分割开来,以对外部对象的征服、控制、掠夺为目的的认知活动。工具理性更关注的是外部物质世界,而忽视伦理精神;更关心的是人得到什么,而不考虑人需要什么。西方人只有在社会发生危机时,才会想到人是什么。 三、契约社会 西方文明以人为中心,个人的权利受到尊重。人与人之间是充满矛盾的。契约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的工具。契约是一纸合同,是以契约双方的信用为基础的,一旦有一方不信守合同,冲突是必然的。古希腊社会已建立起文明历史中最早的民主制度。欧洲近代继承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做出贡献。英国很早就建立起议会制度,由于国王不守约,没有尊重议会的权利,便爆发革命,革命的结果双方达成妥协,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美国是在与宗主国

英国的浴血奋战中获得独立的,其制定的宪法协调了各方面的关系,政局比较稳定,后来又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而法国大革命,三个等级之间矛盾冲突尖锐,加上领导人政治态度偏激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干预,革命是最激烈的。 四、基督教信仰 基督教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复杂的。在漫长中世纪,保存了古典文化,但又与科学进步相对立,设宗教裁判所,烧死持异端的人,包括科学家。在文艺复兴时期,推动古典艺术和文化的繁荣;调整欧洲的国际政治关系;煽动十字军东征;与王权又斗争又联合。然而基督教的《圣经》作为西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社会作用是持久的,其价值是巨大的。 五、价值哲学 价值范畴是西方新康德主义哲学明确提出来的。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康德第一个打出自由意志的旗帜,喊出“人是目的”的口号,高扬人的主体性,开了价值哲学的先河。西方哲学划时代的人物是叔本华。从他开始,哲学的眼光从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心世界,从客体转向主体,实现了从工具理性向价值哲学的转化。循着叔本华的思想轨迹,尼采提出了强力意志,进一步把艺术和真理区别开来,进一步扩大价值哲学的领地。尼采指出,所谓“真实的世界”只是一个虚构,现实世界是唯一的世界,然而这个世界是荒谬而无意义的。所以,“悲观主义是真理”,但真理不是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不能靠真理生活。

(完整版)社会因素与健康

社会因素与健康 班级: 姓名: 学号:

社会因素与健康 现代社会中,人类健康不仅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环境、人口与文明程度。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持久性、积累性和交互性作用的特点,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防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等,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关系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一、社会经济与健康 (一)经济发展与健康 经济是满足社会人群基本需要的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卫生工作,卫生工作也同样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两者具有双向互动作用。 1.经济发展对人群健康的促进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群健康水平提高的根本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明显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须以人群健康为条件,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健康问题 经济发展在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劳动条件以及社会医疗保障、促进人类健康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的污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非 绿色GDP的增长,势必诱发工业的后发劣势。这是社会经济 发展中的伴随问题,但本质上是人类生产劳动失控的结果。 2)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主要健康问题已不再是来自营养不良等疾病,而是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 式,如酗酒、吸毒、性瘾乱、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引 起的疾病。 3)心理健康问题的突显: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和紧张程度逐渐增加,心理 健康问题也越加明显,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 4)社会负性事件的增多:伴随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增多。同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使暴力、犯罪事件 增多。 5)流动人口的增加:人口流动对居民健康造成的影响程度及性质取决于社会因素、自然条件和人口特点。人口流动可促进 经济发展,但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卫生问题。 3.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2个要素及50个标准

附件三: 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公司 “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标准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颁布的《全国安全社区现场评定指标》规定的标准,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包括12个要素。 (一)安全社区建设机构与职责 建立跨单位合作的组织机构,整合社区内各方面资源,共同开展社区安全促进工作,确保安全社区建设的有效实施和运行。安全社区建设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 1.组织开展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工作; 2.组织制定体现社区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目标和计划; 3.组织落实各类安全促进项目的实施; 4.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实现全员参与、全员受益,并确保能够顺利开展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 5.组织评审社区安全绩效; 6.为持续推动安全社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必要的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保障。 (二)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

建立事故和伤害预防的信息交流机制和全员参与机制。 1.建立社区内各职能单位、各单位和组织间的有效协商机制和合作伙伴关系; 2.建立社区内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处理、反馈公众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信息,确保事故和伤害预防信息的有效沟通; 3.建立群众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全员参与率; 4.积极组织参与国内外“安全社区”网络活动和“安全社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 (三)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 建立并保持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制度,开展危险源辨识、事故与伤害隐患排查等工作,为制定安全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 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的结果是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基础,应定期或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评审和更新。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内容应包括: 1.适用的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及执行情况; 2.事故与伤害数据分析; 3.各类场所、环境、设施和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风险程度; 4.各类人员的安全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