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微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8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含解析

一、突破微型实验方案设计类评价题

化学实验评价类题通常要求学生以批判的思维对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和装置设计从某角度否定、排除不合理的或不是最优的选择、设计更好的。

1.实验方案的评价原则

(1)原理正确。设计实验方案要根据化学变化规律和实验原理,确保原理正确。

(2)操作可行。设计实验方案,特别是实验操作要具有可操作性.

(3)装置简单。设计实验时,如果能用多套实验装置进行操作,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选择最简单的实验装置,选择最简单的实验步骤.

(4)经济合理。原料一般要求廉价易得.

(5)安全环保。实验所选药品尽量无毒,实验过程要安全且不造成环境污染。

2.考查方式

微型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类试题多以表格形式呈现,其中可包含原理、操作、现象、结论等项目的评价。

3.表格判断型试题的答题模板

这类题目的特点是建立实验“操作—-现象——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常见易错的实验操作题举例分析如下:

钾试纸检验气体Y,试纸变蓝的气体,Y可能是Cl2,也可能是O3、NO2等气体

(5)将某气体

通入品红

溶液中,品

红褪色

该气体

一定是

SO2

O3、Cl2也能使品红褪

(6)向溶液Y

中滴加硝

酸,再滴加

BaCl2溶液,

有白色沉

淀生成

Y中一定

含有24SO-

溶液Y中可能含有

Ag+;②若溶液Y中含

有23SO-,滴加硝酸时能

被氧化成24SO-,加入

BaCl2也会有白色沉淀

产生

(7)向

CH2CHC

HO中滴入

KMnO4酸

性溶液,溶

液褪色

该有机

物中含

有碳碳

双键

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

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故用KMnO4溶液无法

证明分子中含有碳碳

双键

(8)蘸有浓氨

水的玻璃

棒靠近溶

X一定是

浓盐酸

只要是挥发性的浓酸

遇蘸有浓氨水的玻璃

棒都能产生白烟,浓盐

加AgNO3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色的氧化银,干扰溴离子的检验

(12)在硫酸钡

沉淀中加

入浓碳酸

钠溶液充

分搅拌后,

取沉淀(洗

净)放入盐

酸中有气

泡产生

说明

K sp(BaC

O3)〈

K sp(BaSO

4

溶解度大的容易向溶

解度小的物质转化;但

K sp相近时,溶解度小

的也能向溶解度大的

物质转化

考向一从可行性方面评价化学实验

典例1 化学中常借助于图像这一表现手段以清晰地突出实验装置的要点,形象地阐述化学过程的原理。下列有关化学图像表现的内容正确的是

A.测定一定时间内生成H2的反应速率

B.提取海带中的碘

C.检验火柴燃烧产生的SO2

D.证明非金属性:Cl〉C>Si

【解析】A项,注射器可测量反应生成H2的体积,秒表可测量反应的时间,故可测定一定时间内生成

非金属性强弱.

【答案】A

1.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Al(OH)3悬浊液:向1 mol·L-1 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 mol·L-1NaOH溶液

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

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适量饱和NaOH溶液,振荡后

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5%H2O2和1 mL

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5% H2O2和1 mL

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考向二从装置合理性评价实验方案

典例1 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在沸水中滴加

FeCl3饱和溶

液,加热至出

现红褐色沉

淀,以制备Fe

实验室蒸

馏原油

制备少量氧

(OH)3胶体

【答案】A

2.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实

验方案片刻后在Fe电极

附近滴

入K3[Fe(CN)6]

溶液

置于光

亮处

实验目的

验证铁钉

发生

析氢腐蚀

验证Fe电极被保

验证乙炔的

还原性

验证甲

烷与氯

气发生

化学反

考向三从绿色化学及实验安全角度评价实验方案

典例1 绿色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的实验新方法,以减少污染,防止浪费等。下列符

合绿色化学实验的是

A.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CuSO4,并用少量品红溶液吸收尾气

B.将CO还原Fe2O3后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中C.用CCl4完成萃取操作练习时,将溴水改成碘水D.将Zn和稀硫酸制H2后的废液倒入水槽后再清洗玻璃仪器

【解析】品红溶液可以用来检验SO2气体,但不能用来吸收尾气,A项错误;CO还原Fe2O3后的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B项错误;溴易挥发,而碘不易挥发,C项正确;Zn与稀硫酸制H2后的废液倒入水槽会污染环境,D项错误.

【答案】C

3.某地污水中含有Zn2+、Hg2+、Fe3+和Cu2+四种阳离子。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从该污水中回收金属铜的方案如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三种实验方案中都能制得纯净的铜

B.乙方案中加过量铁粉可以将四种阳离子全部还原C.甲方案中的反应涉及置换、分解、化合、复分解四种反应类型

D.丙方案仍会产生环境污染

考向四常见表格判断型试题

典例1 分别取下列四种溶液于四支试管中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将湿润的蓝色石蕊

试纸放在集气瓶口

试纸变红

该气体一定是

SO2

B 加入稀盐酸,将产生

的气体通入澄清石

灰水中

溶液变浑浊

原溶液中可能

含有CO2-3

C通入少量氯气,再加溶液变红原溶液中一定

几滴KSCN溶液含有Fe 2+

D 加入BaCl2溶液,再

加入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

生成

原溶液中一定

含有SO2-4

【答案】B

4.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或操作、观察或记录、结论或解释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设计或操

观察或记录结论或解释

A 将少量浓硝酸

分多次加入Cu

和稀硫酸的混

合液中

产生红棕色气

硝酸的还原产

物是NO2

B 某粉末用酒精

润湿后,用铂丝

蘸取做焰色反

火焰呈黄色

该粉末一定不

含钾盐

C在AlCl3和先生成白色沉金属性

MgCl2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沉,后沉淀部分

溶解

Na>Mg>Al

D 将盛水的分液

漏斗先静置,再

倒置

漏斗口和活塞

不渗水

分液漏斗不漏

1.某黑色粉末可能是Fe3O4或Fe3O4与FeO的混合物,为进一步确认该黑色粉末的成分,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黑色粉末,用H2充分还原,并用干燥剂收集所得水,获得水的准确质量,

进行计算

B.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黑色粉末,溶解于足量盐酸,加热蒸干溶液并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变,称

量所得粉末质量,进行计算

C.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黑色粉末,用CO充分还原,在CO气流中冷却后准确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进行计算

D.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黑色粉末,与一定量铝粉混合后点燃,充分反应后冷却,准确称量剩余固体

质量,进行计算

2.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夹持装置未画出)

A.用装置甲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

B.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少量NH3

C.用装置丙进行喷泉实验

D.用装置丁加热熔融NaOH固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选

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

化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

淀生成

说明该钠盐是硫

酸钠或硫酸氢钠

B 向混有乙酸和乙醇的乙酸乙

酯混合物中,加入饱和

Na2CO3溶液洗涤、分液

得到较纯净的乙

酸乙酯

C 向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

酸钾溶液,振荡,紫色褪去

说明汽油中含有

甲苯等苯的同系

D 向含有少量FeBr2的FeCl2溶

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再加

CCl4萃取分液

除去FeCl2溶液中

的FeBr2

4.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图⑤所示装置中盛有饱和Na2SO3溶液,除去SO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选择图③所示装置C.用图①和②所示装置进行粗盐提纯

D.用图④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实验制取丁烯5.下列实验的现象、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解释或结论

A 用铂丝蘸取溶液Y进行

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溶液Y中含Na+,

不含K+

B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

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再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

成红色

溶液中含有Fe2+,

没有Fe3+

6.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取澄清液滴入新制的Cu (OH)2加热煮沸

D 证明SO2有漂白

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中

7.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 B

实验

方案

实验目的验证FeCl3对H2O2分

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制备Fe(OH)2并能较

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选项C D

实验

方案

实验目的除去CO2气体中混有

的SO2

比较HCl、H2CO3和

H2SiO3的酸性强弱

8.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9.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0.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考点45 溶液的酸碱性及pH-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45 溶液的酸碱性及pH 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溶液的酸碱性(25 ℃时) 溶液的酸碱性c(H+)与c(OH-) 比较c(H+)大小pH 酸性溶液c(H+)>c(OH-) c(H+)>1×10-7mol·L-1<7 中性溶液c(H+)=c(OH-) c(H+)=1×10-7mol·L-1=7 碱性溶液c(H+)7 提醒:pH=7或c(H+)=10-7mol·L-1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因水的电离与温度有关,常温时,pH=7或c(H+)=10-7 mol·L-1溶液呈中性,100 ℃时pH=6或c(H+)=1×10-6 mol·L-1呈中性。 2.溶液的pH (1)定义:pH=−lg c(H+)。 (2)pH 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 ①25 ℃,纯水的pH=7,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碱性。 ②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强弱:25 ℃时,pH(<7)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7)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3)pH的适用范围 常温下,当溶液的酸碱性用pH表示时,一般情况下,1×10−14 mol·L−1pH>0。pH=0的溶液中并非无H+,而是c(H+)=1 mol·L−1;pH=14的溶液中并非无OH−,而是c(OH−)=1 mol·L−1。 当c(H+)>1 mol·L−1时,一般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用c(H+)或c(OH−)直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更方便。 注意:(1)未指明温度时,pH=7不代表溶液呈中性,如100 ℃时,pH=6为中性溶液。 (2)溶液的酸碱性也可以用pOH表示:pOH=−lg c(OH−)。因为常温下,c(OH−)·c(H+)=10−14,若两边均取负对数得:pH+pOH=14。

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46 酸碱中和滴定 含解析

一、酸碱中和滴定 1.实验原理 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以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待测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1)准确测定标准液的体积。 (2)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2.实验用品 (1)仪器 酸式滴定管(如图A)、碱式滴定管(如图B)、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 (2)试剂

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3)滴定管的使用 3.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2)滴定 (3)终点判断 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注意:滴定终点是指示剂颜色的突变点,不是恰好中和的点,也不是pH等于7的点。

(4)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 (NaOH)=计算。 4.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 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如下表所示: 酚8.2~10.0粉>10.0 选择指示剂时应遵循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使变色范围尽量与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一致的原则。 注意事项如下: (1)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 (2)滴定终点为碱性时,用酚酞作指示剂,例如用NaOH溶液滴定醋酸。 (3)滴定终点为酸性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例如用盐酸滴定氨水。 (4)强酸滴定强碱一般用甲基橙,但用酚酞也可以。 (5)并不是所有的滴定都须使用指示剂,如用标准的Na2SO3溶液滴定KMnO4溶液时,KMnO4颜色恰好褪去时即为滴定终点。 二、酸碱中和滴定中常见误差分析 1.误差分析的方法

55 微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8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含解析

一、突破微型实验方案设计类评价题 化学实验评价类题通常要求学生以批判的思维对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和装置设计从某角度否定、排除不合理的或不是最优的选择、设计更好的。 1.实验方案的评价原则 (1)原理正确。设计实验方案要根据化学变化规律和实验原理,确保原理正确。 (2)操作可行。设计实验方案,特别是实验操作要具有可操作性. (3)装置简单。设计实验时,如果能用多套实验装置进行操作,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选择最简单的实验装置,选择最简单的实验步骤. (4)经济合理。原料一般要求廉价易得. (5)安全环保。实验所选药品尽量无毒,实验过程要安全且不造成环境污染。 2.考查方式 微型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类试题多以表格形式呈现,其中可包含原理、操作、现象、结论等项目的评价。

3.表格判断型试题的答题模板 这类题目的特点是建立实验“操作—-现象——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常见易错的实验操作题举例分析如下:

钾试纸检验气体Y,试纸变蓝的气体,Y可能是Cl2,也可能是O3、NO2等气体 (5)将某气体 通入品红 溶液中,品 红褪色 该气体 一定是 SO2 错 O3、Cl2也能使品红褪 色 (6)向溶液Y 中滴加硝 酸,再滴加 BaCl2溶液, 有白色沉 淀生成 Y中一定 含有24SO- 错 溶液Y中可能含有 Ag+;②若溶液Y中含 有23SO-,滴加硝酸时能 被氧化成24SO-,加入 BaCl2也会有白色沉淀 产生 (7)向 CH2CHC HO中滴入 KMnO4酸 性溶液,溶 液褪色 该有机 物中含 有碳碳 双键 错 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 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故用KMnO4溶液无法 证明分子中含有碳碳 双键 (8)蘸有浓氨 水的玻璃 棒靠近溶 X一定是 浓盐酸 错 只要是挥发性的浓酸 遇蘸有浓氨水的玻璃 棒都能产生白烟,浓盐

高考化学 考点一遍过9 电解质及电离方程式(含解析)试题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考点09 电解质及电离方程式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非电解质 定义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相同点 都是化合物 可溶于水,可不溶于水 不同点在一定条件下能电离不能电离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 电 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全是共价化合物 与常见物质类别的关系通常为酸、碱、盐、典型金属氧化 物、H2O等 通常为非金属氧化物、某些非金属氢 化物、绝大多数有机物等 过关秘籍 (1)注意“或”与“和”的区别,电解质满足其一即可,而非电解质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如AlCl3、FeCl3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导电,属于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单质与混合物均不属于电解质。如金属虽然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自身都不能发生电离。电解质本身不一定导电,如固体氯化钠本身不导电但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4)某些气态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但其在水溶液中因反应生成电解质而导电。如CO2、SO2、NH3、N2O5是非电解质,但H2CO3、H2SO3、NH3·H2O、HNO3是电解质。 (5)大部分难溶盐虽然难溶于水,但是溶解的部分在水中能够完全电离,故属于强电解质。如AgCl、BaSO4、CaCO3、BaCO3等。 (6)电解质与金属的导电原理不同:电解质的导电是因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定向移动产生的;金属导电是由于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 解质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溶液中微 粒的存在形式 离子,不存在强电解质分子离子和弱电解质分子电离过程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可逆,存在电离平衡 电离方程式用“”用“” 举例 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等 强碱:KOH、NaOH、Ba(OH)2、Ca(OH)2等 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MgO等 绝大部分盐:BaSO4、BaCl2等 弱酸:CH3COOH、HCN、H2S、H2CO3等 弱碱:NH3·H2O、Cu(OH)2等H2O及小部分盐 (CH3COO)2Pb等] 3.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的概念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解质溶于水时是由于水分子的作用而电离;熔融时是由于热能破

考点25化学键——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教师版含解析)

考点25化学键——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 一遍过(教师版含解析) 考点25 化学键 1.化学键(1)定义: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分类 2.离子键(1)概念: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离子。 (3)成键实质:静电作用。 (4)形成条件:通常是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相结合。 (5)表示方法: ①用电子式表示物质 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共价键(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原子。 (3)成键实质:共用电子对。 (4)形成条件:通常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相结合。 (5)分类:

形成原子种类电子对偏向情况非极性共价键同种元素的原子不偏向成 键原子的任何一方极性共价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 方(6)表示方法: ①用电子式表示物质 ②用结构式表示物质 ③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4.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键型离子键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特点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 强的原子一方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成键条件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 属元素同种元素的原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存在离子化合物非金属单质、某 些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某些离子化合物5.化学键与物质的类别除稀有气 体内部无化学键外,其他物质内部都存在化学键。化学键与物质的类别之 间的关系可概括为: (1)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一般是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 合物,如SiO2、HCl、CH4等。 (2)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是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如 Cl2、P4、金刚石等。 (3)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般由多个原子组成,如 H2O2、C2H4等。 (4)只含离子键的物质主要是由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 的化合物,如Na2S、CaCl2、NaCl 等。

高中化学考点03 化学试剂的保存及实验安全-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03 化学试剂的保存及实验安全 1.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 (1)试剂的存放三原则 ①安全性原则 一般化学试剂都有毒性或腐蚀性或易挥发性或易燃易爆性等,储存化学试剂时必须注意安全。 ②保纯性原则 有的化学试剂易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等发生化学反应,有的化学试剂自身易发生化学反应,还有的化学试剂易与橡胶、玻璃等发生化学作用或物理作用,在储存化学试剂的过程中要防止化学试剂变质而导致纯度降低。 ③方便性原则 在对化学试剂进行储存时,既要考虑试剂易装入容器中,又要考虑试剂易从容器中取出。 (2)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 保存依据保存方法典型实例 防氧化①密封或用后立即盖好; ②加入还原剂; ③隔绝空气 ①Na2SO3固体,Na2S、KI溶液等 用后立即盖好; ②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屑; ③K、Na保存在煤油中,白磷保 存在水中,Li保存在石蜡中 防潮解(或与水反应或 吸水) 密封保存 NaOH、CaCl2、CuSO4、P2O5等 固体,浓硫酸等密封保存 防与CO2反应密封保存,减少露置时间 NaOH、Na2CO3溶液、石灰水、 Na2O2固体等密封保存 防挥发 ①密封,置于阴凉处; ②液封①浓盐酸、浓氨水等置于阴凉处; ②液溴用水封 防燃烧 置于阴凉处,不与氧化剂混合贮 存,严禁火种 苯、汽油、酒精等

防分解 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冷暗 处浓硝酸、KMnO4、AgNO3溶液、氨水等 防水解加入酸(碱)抑制水解FeCl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防腐蚀能腐蚀橡胶的物质用玻璃塞浓硝酸、KMnO4溶液、新制氯水、溴水等能腐蚀橡胶,汽油、苯、CCl4等能使橡胶溶胀 防黏结碱性溶液用橡胶塞NaOH、Na2CO3、Na2SiO3溶液等 防变质现用现配银氨溶液等 2.实验安全 (1)常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 (2)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碱洒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硼酸溶液 误食重金属盐服用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 水银洒在桌面上尽量回收,再用硫粉覆盖 酸液溅到眼中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 液溴、苯酚沾在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洗涤 金属钠、钾等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扑灭,要用沙土盖灭(3)化学灼伤的急救措施

专题11 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8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11 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 一、同一溶液中有多种离子时,若任意两种离子间发生反应,即为不能大量共存。常考的不能大量共存的 类型如下: 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阳离子 不能大量共存的阴离子 Ba 2+、Ca 2+、Pb 2+ 23CO -、23SO -、24SO -、23SiO -、34PO -、S 2− Fe 3+、Cu 2+、Fe 2+ OH −、S 2−、23CO -、3HCO -、23SiO -、2AlO - Mg 2+、Al 3+、Zn 2+ OH −、23CO -、3HCO -、23SiO -、2AlO - H + 23 SiO - 2.生成气体及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 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H + 223S O -、23CO -、23SO -、3HCO -、3HSO - 、S 2−、HS − OH − + 4NH (浓溶液并加热) 3.生成难电离物质(水、弱酸、一水合氨等) H +与CH 3COO −、23CO - 、S 2−、23SO - 等生成弱酸不能大量共存;OH −与+ 4NH (稀溶液)生成弱碱不能大量共存;H +与OH −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强氧化性离子 还原性离子 ClO −、4MnO - (H +)、3NO - (H +)、Fe 2+(可与Fe 3+共存)、S 2−、I −、23SO - 、HS −、3HSO -

5.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6.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7.离子共存题中的常见“陷阱” 二、离子共存的判断方法 1.离子间相互结合呈沉淀析出时不能大量共存。

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 一遍过考点38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含解析)

考点38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 (1)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在可逆反应中使用“”。 可逆反应必须是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对于在不同反应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物、生成物正好相反的反应则不能认为是可逆反应。 (2)特点:三同一小 ①三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c.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 ②一小: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100%。 2.化学平衡状态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我们称之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1)建立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如下: 以上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动态标志:v正= v逆≠0 ①同种物质: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②不同物质:必须标明是“异向”的反应速率关系。如a A+b B c C+d D, A B v v 正 逆 () () = a b 时,反应达到平 衡状态。 (2)静态标志:各种“量”不变 ①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或浓度不变; 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不变; ③温度、压强(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体积不相等)或颜色(某组分有颜色)不变。(3)综合分析

考向一可逆反应的特点 典例1在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2SO2+O2催化剂 △ 2SO3中,充入由18O 组成的氧气一段时间后,18O存在于下列物质中的 A.多余的氧气中 B.生成的三氧化硫中 C.氧气和二氧化硫中 D.二氧化硫、氧气和三氧化硫中 【解析】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18O2的加入一定会与SO2结合生成含18O的SO3,同时含18O的SO3又会分

专题43 电离平衡常数及相关计算-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8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_最新修正版

1.表达式 (1)对于一元弱酸HA:HA H++A−,电离常数K = H A HA c c c +- ⋅ ()() () 。 (2)对于一元弱碱BOH:BOH B++OH−,电离常数K= B OH BOH c c c +- ⋅ ()() () 。 (3)对于二元弱酸,如H2CO3:H2CO3H++ 3 HCO-,K 1=3 23 H HCO H CO c c c +- ⋅ ()() () ; 3 HCO-H++2 3 CO-,K2= 2 3 3 H CO HCO c c c +- - ⋅ ()() () ;且K1>K2。 2.意义:相同条件下,K越大→越易电离→酸(或碱)性越强 3.特点: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K1≫K2……,所以其酸性主要决定于第一步电离。 4.影响因素 5.电离常数的三大应用 (1)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 (2)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电离常数越大,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小,碱性(或酸性)越弱。 (3)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一般符合“强酸制弱酸”规律。 6.电离平衡常数相关计算(以弱酸HX为例) (1)已知c(HX)和c(H+),求电离常数 HX H+ +X− 起始(mol·L−1):c(HX)00 平衡(mol·L−1):c(HX)−c(H+)c(H+) c(H+)

则:K = H X HX c c c +- ⋅ ()() () = 2H HX H c c c + + () ()-() 。 由于弱酸只有极少一部分电离,c(H+)的数值很小,可做近似处理:c(HX)−c(H+)≈c(HX),则K= 2H HX c c + () () ,代入数值求解即可。 (2)已知c(HX)和电离常数,求c(H+) HX H++X− 起始:c(HX)00 平衡:c(HX)−c(H+)c(H+) c(H+) 则:K= H X HX c c c +- ⋅ ()() () = 2H HX H c c c + + () ()-() 。 由于K值很小,c(H+)的数值很小,可做近似处理:c(HX)−c(H+) ≈c(HX),则:c(H+)=HX K c⋅(),代入数值求解即可。 考向一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典例1下列关于电离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平衡常数随着弱电解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B.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a= () ()() 3 3 CH COOH H CH COO c c c +- ⋅ C.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浓度无关 D.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电离平衡常数减小 【答案】C

高中化学考点18 碳、硅及其化合物-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18 碳、硅及其化合物 一、碳族元素 原子结构:相同点——最外层有4个电子;不同点——电子层数、原子半径。 1.相似点: (1)主要化合价:+2、+4、−4。(2)气态氢化物通式:RH4。 (3)氧化物的常见形式:RO、RO2。(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通式:H2RO3或H4RO4。2.递变规律: (1)原子半径逐渐增大。(2)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 (3)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4)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5)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6)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7)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 (8)C、Si、Ge、Sn的+4价化合物稳定,而Pb的+2价化合物稳定。 二、碳、硅单质的性质、用途及制法 1.碳、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碳、硅均为第ⅣA族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碳。碳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存在;硅元素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存在,因其有亲氧性。 2.碳、硅单质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2)硅⎩⎪⎪ ⎨⎪⎪⎧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O 2:Si +O 2=====△ SiO 2 F 2 :Si +2F 2 =====△SiF 4 Cl 2 :Si +2Cl 2 =====高温SiCl 4 与强碱反应:Si +2NaOH +H 2 O===Na 2 SiO 3 +2H 2 ↑与氢氟酸反应:Si +4HF===SiF 4 ↑+2H 2 ↑ 3.硅的工业制法 (1)四氯化硅还原法 ①工艺流程 石英砂 粗硅 SiCl 4高纯硅 ②反应原理 Si(粗)+2Cl 2 SiCl 4 SiCl 4+2H 2 Si(纯)+4HCl (2)三氯甲硅烷还原法制备高纯度硅(常用方法) ①工艺流程 ②反应原理 SiO 2+2C Si+2CO↑, Si+3HCl SiHCl 3+H 2, SiHCl 3+H 2 Si+3HCl 。 三、碳、硅的氧化物 1.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难溶于水。

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12离子的检验与推断(含解析)

考点12 离子的检验与推断 一、离子的检验 1.检验离子的“三种方法”:①生成沉淀;②生成气体;③显现特殊颜色。 2.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 − − − − − 2Cl 2 − + Zn − 2 −

− 3.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 − − 2Cl 2 + + CO BaSO +

+ 2+二、离子的推断 1.离子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该考点主要以选择题及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离子推断可以把实验操作、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离子检验、电荷守恒等知识综合起来考查,是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其一般解题思路为 必须注意两点:(1)所加试剂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影响;(2)用电荷守恒判断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时要将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相结合。 2.离子推断题的解题原则 (1)互斥性原则。利用题给条件判断出一定存在某种离子时,可将不能与之共存的离子排除掉,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哪种离子。 (2)电中性原则。任何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是守恒的,即溶液呈电中性。这个隐含条件往往被忽略,从而造成漏选或错选。如题中各种阳离子一一被排除后,根据电中性原则,最后剩余的那种阳离子肯定存在;反之,阴离子亦然。 (3)进出性原则。在进行离子检验时,往往要加入试剂,这样就会引入新的离子,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就无法判断,如加入过量BaCl 2溶液时,过量的Ba 2+、Cl −将影响对原溶液中是否有Ba 2+或Cl −的判断;还有一些离子会随实验过程的变化而消失(如原溶液中的2AlO - 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Al 3+),可能对后续的检验产生影响。 (4)推断结果时应从三个方面考虑:肯定存在的离子,肯定不存在的离子,不能判定存在与否的离子。并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离子只能出现一次,不能重复出现。

考点0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答案和解析

考点0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备战【最新】中考化学考点一 遍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B.塞紧胶塞 C.倾倒液体D.过滤 2.下图实验操作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离少量泥沙和水B.装置气密性良好 C.作反应容器D.滴管用完放回原滴瓶 3.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B.硝酸银溶液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D.少量氨水保存在烧杯中 4.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NaOH 溶液存放 B.AgNO3 溶液存放 C.放置收集满氧气 D.CO2的检验 5.【最新】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一实验室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实验时发生爆炸。这次爆炸事件再次敲响实验室安全警钟。下列实验室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1 3 C.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必须隔离贮存 6.“安全是天!”【最新】2月起昆山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学校实验实训室安全 整治行动,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室安全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A.利用宣传栏、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积极宣讲实验室安全常识 B.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对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必须进行安全技能和操作规范培训C.全面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师生防范自救能力 D.化学实验存在安全隐患,初三学生只能做3~4个化学基础实验 7.化学药品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高考特训】考点34 化学电源-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Word版含解析)

1.电池的分类: 2.常见的化学电源(1)一次电池 − −− − 2MnOOH+ (2)二次电池 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

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SO-(aq)−2e−PbSO4(s) (氧化反应) 负极:Pb(s)+2 4 SO-(aq)+2e−PbSO4(s)+2H2O(l) (还原反应) 正极:PbO2(s)+4H+(aq)+2 4 总反应:Pb(s)+PbO2(s)+2H2SO4(aq) 2PbSO4(s)+2H2O(l) ②充电时的电极反应 SO-(aq) (还原反应) 阴极:PbSO4(s)+2e−Pb(s)+2 4 SO-(aq) (氧化反应) 阳极:PbSO4(s)+2H2O(l)−2e−PbO2(s)+4H+(aq)+2 4 总反应:2PbSO4(s)+2H2O(l)Pb(s)+PbO2(s)+2H2SO4(aq) (3)燃料电池 是一种连续地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电池。燃料电池的优点:能量转换率高、废弃物少、运行噪音低。 A、氢氧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可分酸性和碱性两种。 2 − −2H − −4OH

− −4OH B、甲醇燃料电池 甲醇燃料电池以铂为两极,用碱或酸作为电解质: ①碱性电解质(KOH溶液为例) 总反应式:2CH3OH + 3O2 +4KOH=== 2K2CO3 + 6H2O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O2 + 12e− + 6H2O===12OH−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 – 6e− +8OH− === CO32−+ 6H2O ②酸性电解质(H2SO4溶液为例) 总反应:2CH3OH +3O2 ===2CO2 + 4H2O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O2+12e−+12H+ === 6H2O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H3OH −12e−+2H2O ===12H++ 2CO2 说明:乙醇燃料电池与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基本相同。 C、甲烷燃料电池 甲烷燃料电池以多孔镍板为两极,电解质溶液为KOH,生成的CO2还要与KOH反应生成K2CO3,所以总反应为:CH4 + 2KOH+ 2O2=== K2CO3+3H2O。 负极发生的反应:CH4− 8e− +8OH−===CO2 + 6H2O、CO2 + 2OH−===CO32− + H2O,所以: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 +10OH− + 8e− === CO32− + 7H2O 正极发生的反应有:O2 + 4e− ===2O2−和O2− + H2O === 2OH−,所以: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 4OH− 说明:掌握了甲烷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就掌握了其它气态烃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D、铝—空气—海水电池 我国首创以铝—空气—海水电池作为能源的新型海水标志灯,以海水为电解质,靠空气中的氧气使铝不断被氧化而产生电流。只要把灯放入海水中数分钟,就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电源负极材料为:铝;电源正极材料为:石墨、铂网等能导电的惰性材料。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Al−12e−===4Al3+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O2+6H2O+12e−===12OH− 总反应式为:4Al+3O2+6H2O===4Al(OH)3 说明:铝板要及时更换,铂做成网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高中化学考点19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19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 一、氯气 1.物理性质 当发生氯气泄漏时,人应向高处、逆风方向躲避。氯气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溶解性 黄绿色气态刺激性比空气大有毒可溶于水2.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Na+Cl2剧烈燃烧,黄色火焰,大量白烟2Na+Cl2点燃2NaCl Fe+Cl2剧烈燃烧,棕褐色烟2Fe+3Cl2点燃2FeCl3 Cu+Cl2剧烈燃烧,棕色烟,加水,溶液呈蓝绿色Cu+Cl2点燃CuCl2 (2)与非金属反应(氢气) ①点燃:H2+Cl2点燃2HCl。 现象:H2在Cl2中能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②光照:H2+Cl2 2HCl。 现象:发生爆炸,瓶口有白雾。 (3)与H2O反应 化学方程式:Cl2+H2O HCl+HClO。 (4)与碱液反应 ①与NaOH溶液反应:Cl2+2NaOH NaCl+NaClO+H2O(实验室制Cl2时尾气处理原理) ②与Ca(OH)2反应生成漂白粉 制取反应原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Ca(ClO)2。

漂白反应原理:Ca(ClO)2+CO2+H2O CaCO3↓+2HClO。 (5)与还原性物质反应 ①与KI反应:Cl2+2KI2KCl+I2。 ②与FeCl2反应:Cl2+2FeCl22FeCl3。 ③与SO2+H2O反应:Cl2+SO2+2H2O H2SO4+2HCl。 Cl2与碱、水的歧化反应:Cl2+2NaOH NaCl+NaClO+H2O,1 mol Cl2与足量NaOH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由于Cl2+H2O HCl+HClO,是可逆反应,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电子数小于N A。ClO-类似于 NO ,酸性环境氧化性增强,但ClO-又不同于NO-3,其在任何环境都体现氧化性,如ClO-与I-、Fe2+无3 论酸性环境还是碱性环境均不能大量共存。 二、氯气的制法 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MnO2也可用KMnO4、K2Cr2O7等氧化剂代替,如: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2)实验装置 ①发生装置: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等组装的固液加热型制气装置。 ②净化装置: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浓硫酸除去Cl2中的水蒸气。 ③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④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以防Cl2污染空气。 (3)验满方法 ①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收集Cl2的集气瓶瓶口,若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 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若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收集满。

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52 乙醇和乙酸 含解析

考点52 乙醇和乙酸 一、乙醇 1.乙醇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2.物理性质 俗称颜色气味状态(通常) 密度溶解性挥发性 (1)乙醇沸点低,易挥发,应密封保存。 (2)由于乙醇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因此不能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3)工业酒精中约含乙醇96%(质量分数),含乙醇99.5%以上的叫无水乙醇,制无水乙醇时,要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再进行蒸馏,直接蒸馏得不到无水乙醇。 (4)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通常加入无水硫酸铜固体,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则证明其中含有水。 3.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O OH 特别提醒: ①在乙醇分子中,被钠取代的氢是羟基中的氢原子,而不是乙基中的氢原子。 ②虽然CH3CH2OH中羟基中的氢能被取代,但CH3CH2OH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H+。 ③其他活泼金属如钾、镁、铝等,也能把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置换出来,如2CH3CH2OH+Mg (CH3CH2O)2Mg+H2↑。

④含有—OH 的有机物都能与Na 反应,如CH 3OH 、HOCH 2CH 2OH 等,1 mol —OH~mol H 2,该关系式常用 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含有—OH 的数目。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 乙醇在空气中易燃烧:CH 3CH 2OH+3O 22CO 2+3H 2O 现象:火焰呈淡蓝色,放出大量的热。 ②a.乙醇的催化氧化 反复做几次 2 (b.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实质 乙醇催化氧化反应中应注意的问题: (1)铜丝作催化剂,如果使用一般的细铜丝,应将其绕成紧密的螺旋状,这样既可以增大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又有利于保存热量。 (2)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铜会参与反应,但从催化氧化的整个过程来看,铜起到的是催化剂的作用。 (3)醇被催化氧化时,分子中去掉2个氢原子,故相同碳原子数的醛比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小2。

高中化学考点37 化学反应速率-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37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 1.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数学表达式为v= c t ∆ ∆ ,单位为mol/(L·min)、mol/(L·s)或mol/(L·h)。 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对于已知反应m A(g)+n B(g)p C(g)+q D(g),其化学反应速率可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当单位相同时,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v(A)∶v(B)∶v(C)∶v(D)=m∶n∶p∶q。 例如:在一个2 L的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2C(g),加入2 mol A,1 s后剩余1.4 mol,则v(A)=0.3 mol·L−1·s−1,v(B)=0.1 mol·L−1·s−1,v(C)=0.2 mol·L−1·s−1。 过关秘籍 (1)在同一化学反应中,无论选用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值均为正值。 (2)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反应速率。 (3)同一化学反应中,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反应体系中的哪种物质作依据。 (4)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恒为常数,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但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固体和纯液体参与反应的表面积有关,因此,通常增大固体或纯液体参与反应的表面积(如将固体粉碎,将液体变成雾状,加速搅拌等)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5)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之比。 4.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1)测定原理

专题32反应热的计算-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8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32 反应热的计算 、反应热的计算 1 •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确定目标方程式,找出目标方程式中各物质出现在已知化学方程式中的位置。 根据目标方程式中各物质计量数和所在位置对已知化学方程式进行转变:或调整计 量数,或调整方向。 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时,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同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 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 变形”,如 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 程式的A H 与 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 A H 的换算关系。 ② 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 A H 也应相应地乘、除以某 一个数;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 A H 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 牛”,”符号,即把 A H 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 ③ 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 A H 的符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 ④ 在设计反应过程中,会遇到同一物质的三态 (固、液、气)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 T 液T 气变化时,会 吸热;反之会放热。 热化学方程式 焓变之间的关系 mA - —B A H i 1 亠 A H 2=— A H 1 或 A H 1=m A H 2 m A 1 • B m A H 2 mA - —B A H i A H 2 A H 1=- A H 2 B mA mA - —B A H i B nC A H 2 A H = A H 1 + A H 2 mA - —n C A H 知识整合 ___________ / 第三步,相加减 对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四则运算得到目标方程式及其 △H 。 第一步,找目标 第二步,定转变

考点05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Word版含解析

考点05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一、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1.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与质量一样,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例如:任何条件下,2 g H 2的物质的量必为1 mol ,所含分子数必为N A ;1 mol H 2在任何条件下质量必为2 g ,分子数必为N A 。 (2)摩尔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 例如:1 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 kg 12 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 1023。 摩尔的使用标准:在用摩尔量度微观粒子时,一定要指明微观粒子的种类(或用能表明粒子种类的化学式表示)。 例如:1 mol Fe 、1摩尔铁原子、1 mol Fe 2+ 、1 mol 亚铁离子的表示方法都正确,而1摩尔铁中的粒子 种类是铁原子还是铁离子,指代不明,所以这种表示方法错误。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 mol 任何粒子含有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用6.02×1023 mol −1表示。 符号:N A ,即N A =6.02×1023 mol −1。 3.粒子数 符号:N 物质的量(n )、粒子数(N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之间的计算公式:A N n N = 4.摩尔质量 (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M ,常用的单位是g/mol (或g· mol −1)。 摩尔质量、质量、物质的量之间的计算关系: m M n = (2)数值:某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 mol −1 为单位时,其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

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45 溶液的酸碱性及pH 含解析

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溶液的酸碱性(25 ℃时) 2.溶液的pH (1)定义:pH=−lg c(H+)。 (2)pH 与溶液中c(H+)的关系 ①25 ℃,纯水的pH=7,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碱性。 ②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强弱:25 ℃时,pH(<7)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7)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3)pH的适用范围 常温下,当溶液的酸碱性用pH表示时,一般情况下,1×10−14 mol·L−1pH>0。pH=0的溶液中并非无H+,而是c(H+)=1 mol·L−1;pH=14的溶液中并非无OH−,而是c(OH−)=1 mol·L−1。

当c(H+)>1 mol·L−1时,一般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用c(H+)或c(OH−)直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更方便。 注意: (1)未指明温度时,pH=7不代表溶液呈中性,如100 ℃时,pH=6为中性溶液。 (2)溶液的酸碱性也可以用pOH表示:pOH=−lg c(OH−)。因为常温下,c(OH−)·c(H+)=10−14,若两边均取负对数得:pH+pOH=14。 3.pH的测定方法 (1)pH试纸法 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取一片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于试纸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 pH试纸的种类:常用的pH试纸有广泛pH试纸(pH范围为1~14或0~10,可识别的pH差值约为1)和精密pH试纸(pH范围较窄,可识别的pH差值为0.2或0.3)。 (2)pH计法 常用pH计来精确测量溶液的pH,读数时应保留两位小数。 (3)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 注意: (1)pH试纸不能伸入待测液中。 (2)pH试纸不能事先润湿(润湿相当于将溶液稀释)。用pH试纸测定的是一个粗略结果。

备战高考化学一遍过考点20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

考点20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硫单质 1.自然界中硫的存在 (1)游离态:硫单质俗称硫黄,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2)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常见的含硫化合物 硫铁矿黄铜矿石膏芒硝 FeS2CuFeS2CaSO4·2H2O Na2SO4·10H2O 2.硫的物理性质 溶解性 颜色状态 水酒精CS2 淡黄色固体不溶微溶易溶 3.硫的化学性质 过关秘籍 (1)汞蒸气有毒,实验室里不慎洒落一些汞,可撒上硫粉进行处理。 (2)硫在过量、纯净的O2中燃烧的产物是SO2而不是SO3。 (3)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4)硫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和变价金属与Cl2的反应情况不同,可对比记忆。

(5)黑火药的成分为“一硫二硝三木炭”:S+2KNO3+3C K2S+3CO2↑+N2↑。 二、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 SO) 无色气体刺激性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40体积2 (2)化学性质 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a.与水反应:SO 2+H2O H2SO3 b.使指示剂变色:S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与碱反应:NaOH足量:SO2+2NaOH Na2SO3+H2O NaOH不足量:SO2+NaOH NaHSO3 d.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 CaSO3 ②氧化性:2H2S+SO23S↓+2H2O(产生淡黄色沉淀) ③还原性 a.与O2反应:2SO2+O22SO3 b.与X2(Cl2、Br2、I2)的水溶液反应:SO2+X2+2H2O2HX+H2SO4 c.可被酸性KMnO4溶液、K2Cr2O7溶液、H2O2、Fe3+等氧化。 ④漂白性: (3)检验 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溶液褪色,加热后溶液又恢复到红色则可验证该气体是SO2。注意“加热” 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因为氯气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溶液不会重新变红色。 2.三氧化硫 (1)物理性质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熔点为16.8 ℃,沸点为44.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