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记承天寺夜游》(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记承天寺夜游》(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记承天寺夜游》(含答案解析)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梳理

一、作者作品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写于作者被贬期间。

作者苏轼,字,号,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

称“”。他擅长诗词、散文,是“”之一。有文集《东坡全

集》传世。代表作品有、等。

二、字音字形

未寝()相与()遂()藻()荇()竹柏()

三、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释义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户:。欣然:。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遂:。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寝:。相与:。

步:

。于:。

4、空明:。

5、交横:。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闲人:。

耳:

(二)古今异义

1、盖竹柏影也

古义:。

今义:。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

今义:。

3、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

今义:。

4、月色入户

古义:。

今义:。

(三)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

(四)一词多义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解衣欲睡(省略主语“余”)

(3)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六、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

的心境:都包含在其中。

七、理解性填空:

1、全文以“”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图,创设了一种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八、内容理解: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幅月夜图,作者没有直接写月,却处处在写月,这样写妙在何处?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3、你是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闲人”的含义?

4.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梳理(解析版)

一、作者作品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代表作品有《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二、字音字形

未寝(qǐn )相与(yǔ)遂(suì)藻(zǎo)荇(xìng)竹柏(bǎi)

三、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释义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户:这里指门窗。欣然:愉快地)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考虑、想到。遂:于是。)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步:散步。于:在。)

4、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5、交横:交错纵横。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耳:罢了。)

(二)古今异义

1、盖竹柏影也

古义:大概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3、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4、月色入户

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

(三)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名词做动词,散步

(四)一词多义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念无与为乐者(动词,和)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解衣欲睡(省略主语“余”)

(3)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

2、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庭院地面犹如一池空灵澄澈的积水,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译: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只不过缺少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六、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

七、理解性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八、内容理解: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幅月夜图,作者没有直接写月,却处处在写月,这样写妙在何处?

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用“积水空明”比喻月色,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

交横”比喻月影,写出竹柏之影参差交错。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充满诗情画意。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

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作者称自己为“闲人”是因为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仕途失

意的他落寞,当然也是他自我排遣的旷达胸襟的体现。这体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和自我排遣的旷达。

3、你是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闲人”的含义?

“闲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而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在政治上虽有远大抱负,但却被一贬再贬,

是一个被贬的闲人。

4.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

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

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

文显得潇洒、隽雅。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

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2020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梳理练习 15 记承天寺夜游

第15篇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知识盘点 一、易考实词梳理 1. 古今异义 (1)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读出,小声说 (2)盖.竹柏影也 古义:__________ 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3)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①闲人[F]:古义:___________ 今义:无事可做的人 ②耳:古义:___________ 今义:耳朵 2. 重点实词 (1)月色入户.户[F]:__________ (2)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遂[F]:___________ 至[F]:___________ (3)怀民亦未寝.寝[F]:___________ (4)相与步 ..相与:___________ ...于中庭 步[F]:___________ 中庭:___________ (5)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___________

(6)水中藻、荇交横.. 交横[F]:________ 二、一词多义全扫描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F] 礼愈至. (《送东阳马生序》) 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F](《送东阳马生序》) 虽有至. 道(《虽有嘉肴》)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F] 自谓少. 时用心于学甚劳[F](《送东阳马生序》) 饮少.辄醉[F](《醉翁亭记》) 三、重点句子翻译 1.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四、探究设问 ○理○解○概○括 1. 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统编课后思考探究) 【答案】文中苏轼的心境微妙而复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

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归纳一 整体把握 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沈含蓄,精美传神。 结构提纲 欲睡(月入)起行(念)寻友漫步抒意(少闲) 兴奋喜悦转忧、孤寂宽慰、乐极难言之情 问题探究 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 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4.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什么? 遂只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 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 6.作者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二人心有灵犀。

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8.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 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9.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清静、舒适、愉悦。 10.想像一下作者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 悠闲自得、无忧无虑。 11.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12.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 世人大多热中名利,为俗务所累。 13.文中紧扣闲字组织文章,闲人是点睛之笔,,闲表现在何处?(摘引文中句回答) 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与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__ __,________) 2.共.其乏困(通__ __,________) 3.秦伯说.(通__ __,________) 4.失其所与,不知.(通__ __,________) 5.今日往而不反.者(通__ __,_______ _) 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_ ___,________) 7.秦王还.柱而走(通_ ___,_____ ___) 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通__ __,________) 9.距.关,毋内诸侯(通_ ___,_______ _) 10.要.项伯(通_ ___,________) 11.不敢倍.德(通__ __,_____ ___) 12.不可不蚤.来(通_ ___,________) 13.令将军与臣有郤(通__ 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 1.行.李.之往来(古义:________________)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 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古义:________________) 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__________)5.持 千金之资币.物(古义:________________) 6.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古义:__________) 7.樊 於期偏袒 ..执兵(古义:________________) 9. ..扼腕而进(古义:________________) 8.诸郎中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________________) 10.断其左股.(古义:________________) 11.沛公居山东 ..(古义:________________)..时(古义:________________) 12.约为婚姻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古义:________________)..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14.将军战河北 三.词类活用(解释加点字) 1晋军.函陵()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邻之厚.,君之薄.也() 4越国以鄙远.() 5朝济而夕.设版焉()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7函.封之() 8 又前.而为歌曰() 9 乃朝服 ..,设九宾() 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11使使以闻.大王() 12 箕踞 ..以骂曰() 13 其人居远.() 14 皆白衣冠 ..以送之() 15 进兵北.略地() 16群臣怪.之() 17籍.吏民() 18范增数目.项王()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梳理

一、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文题解读:文题中“记”即游记,“承天寺”,点明了夜游的地点,“夜”点明时间。题目点明文章的写作内容,简洁明了,概括性强。 四、注释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遂.至承天寺:于是。 怀民亦未寝.:睡觉。 相与 ..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中庭:院子里。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藻、荇:均为水生植物。盖.竹柏影也:大概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五、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里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澈透明,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六、主旨:本文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承天寺夜游所见的月下美景,传达了他复杂微妙的心境——旷达乐观中隐含着惆怅悲凉。 七、问题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1)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 (2)是因为月色很美。 2.苏轼那天晚上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赏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你能试着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愉悦、孤独、沉醉、悠闲 3.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空灵清澈,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4.文中多处语句体现出了苏轼与张怀民的友谊深厚,试找出一句做简要赏析。“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面对美景,只有张怀民可以共乐,而张怀民也没有睡觉,表现了两个人心有灵犀,友情深厚。 5.对“闲人”的理解 “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还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整理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整理 参考书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高兴得起来走动。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和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那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重点语句赏析 1、“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与他作伴,有意来慰藉这位失意的诗人。 2、“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衣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

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是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作者的兴奋和 喜悦都已高度概括在这四个字中了。 3、“念无与乐者”写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欣喜而转入沉思,发出低沉的喟叹,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其一,写出作者在贬居中寂寞寡欢,即使是多年的老朋友,也不敢跟他往来。其二,一同赏月的应该是志同道合之人,世上那些庸俗势利之徒,是不配来与自己共同赏月的。 4、“遂至”二字表面看来很轻淡,好像不假思索,其实却包含着能一同赏月者只有一个人,非这个人不可的意思。由此可见张怀民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了。 5、“寻”字,它包含着一种揣想:面对如此良夜,张怀民不会蒙头大睡吧!他很可能也在赏月。只是不知他是庭中赏月,还 是出门步月呢?因此需要去寻他一寻。其次,“寻”与“访”不同,它有一种急欲找到的迫切感,这就写出了作者渴望与知心好友共同赏月的急切心理。 6、“亦未寝”的“亦”字,写出了这一对朋友情感相似;对 方的未寝也正是作者意料之中的事。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文言文知识梳理 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 7.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告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 13.无不铺也铺,通“哺”,给人食物吃。 14.无不歇也欼,通“啜”,给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 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古:男子;今: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邹忌讽齐王纳谏》 16.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9,今齐地方千里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 《触龙说赵太后》 17.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 18.必勿使反反,通“返”,返回。 《季氏将伐颛臾》 19.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寡人之子国也》 2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2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劝学》 23.虽有槁暴有,通“又”,又,再。 暴,通“曝”,晒。 2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25.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秋水》 26。泾流之大泾,通“径”,直。 27.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 《过秦论》 28.合从缔交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梳理

《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文学常识填空: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作者是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是宋朝的文学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二、解释加点词: 1、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 3、相与 ..:共同、一起 ..步于中庭相与 4、盖.竹柏影也盖:原来 5、月色入户.户:门 6、欣然 ..起行欣然:高兴地样子 7、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8、相与步于中庭 ..中庭:院里 9、怀民亦未寝.寝:睡觉 10、水中藻.、荇.交横,藻、荇均为水中植物 三、理解性默写: 1、作者在本文中描写月下空明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四、问答题: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月色皎洁,空灵。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句点明了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6、文章的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 7、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月光(月色)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1)旷达胸怀(2)贬谪悲凉。(3)人生感慨。(4)赏月喜悦;(5)漫步悠闲。 9、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层次大意。 记叙描写议论。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10、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一是指生活上清闲,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二是指政治上清闲,虽有远大抱负却郁郁不得志的人。 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12、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①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1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①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②仕途失意的落寞③自我排遣的旷达 14、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归纳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归纳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1)旷达胸怀(2)贬谪悲凉。(3)人生感慨。(4)赏月喜悦;(5)漫步悠闲。 3、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 记叙描写抒情。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4、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 ①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5、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 1、请用你自己生动的语言描绘本文描写月光的句子。 月光栖在空旷的庭院中,如一潭透明澄澈的水,而那水中的藻荇水草交错纵横,清晰可见,仔细一看原来是竹树、柏树的倒影呀。好一个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月夜美景! 3、对月色的含蓄描写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月光澄澈透明,正如作者光明磊落的胸襟,作者身处其中,才摆脱被贬谪的沉痛,忘记人世得失,进入一个空明澄澈的世界。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夜游的感慨,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功名利禄,为俗物所累,表现作者超凡脱俗,淡泊宁静的情怀。点明文章中心,表达作者贬谪的悲凉,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的复杂微妙情感。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9、作者是如何形象描绘月色的?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的妙处。

《记承天寺夜游》部编版八上文言文字词批注逐句对照翻译知识点整理

《记承天寺夜游》 重点字词批注译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1)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2)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 贬黄州已经四年。 (3)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4)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 (5)行:散步。 (6)念:考虑,想到。 (7)者:……的人。 (8)遂:于是,就。 (9)至:到。 (10)寻:寻找。 (11)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 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12)寝:睡,卧。 (13)相与:共同,一同。 (14)中庭:庭院里。 (15)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16)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 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17)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18)也:是。 (19)但:只是 (20)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 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基础知识归纳

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基础知识 归纳 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基础知识归纳 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 苏轼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宋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

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总结:这里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基础知识归纳】 1.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陈情表写作背景 2.初中语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3.初中语文作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4.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写作技巧 5.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写作六要素 6.写作的基础知识

文言文知识整理

【定义】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翻译手段】 录: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物名、度量衡单位、器具、数量词、庙号、谥号、特殊称谓、专门术语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古今词义一致,如“山”、“火”、“车”、“问”、“逃”等,也无需翻译。 添: 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又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 释: 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理: 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 删: 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法译出的,可删去不译。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中的“而”都属于这一类。

缩: 文言文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三个短句,在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分类】 实词 如果掌握了文言文的常用实词,就可以算是基本上读懂了文言文。在文言文中,文言实词是主要的语言材料,也是我们阅读时遇到的较大障碍,而学习实词的难度比起学习虚词来又小得多。所以,有目的、有重点、有系统地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对学习文言文时很有帮助的。 那么,如何积累和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实词呢基本步骤应该是:逐步积累,反复巩固,扩展延伸。同一个常用实词,在这篇课文复习到时,可以想一想其它课文中是否见过,如果其它课文中见过,再想一想,这篇课文和其它课文中出现的这同一个词用法是否相同。若用法相同,则巩固旧知识;若用法不同,看一看不同在哪里,有什么规律可循。用这种方法,既省时间,又见效果。 虚词 所谓虚词,就是指那些不能够单独成句,词汇意义又比较抽象,但能通过它把实词组织在一起,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频率很高,用法灵活,因此要想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要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语文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汇总

语文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汇总 年龄称谓 1.孩提:指2—3岁的儿童。 2.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指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3.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 4.黄口:十岁以下。 5.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6.束发:男子十五岁。(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7.及笄:指女子15岁。(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8.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 9.而立:男子三十岁。(立,即“立身、立志”) 10.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即“不迷惑、不糊涂”) 11.知天命:男子五十岁。 12.花甲:六十岁。 13.古稀:七十岁。 14.耄耋:八十岁。 15.鲐背之年:九十岁。

16.期颐:一百岁。 地理常识 1.九州,中国的代称。一般指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2.中原,广义上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3.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4.四海,指天下、全国。 5.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6.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7.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 8.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9.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等。 10.扬州,又称广陵、维扬。 11.杭州,又称临安、武林等。 12.苏州,又称姑苏、平江等。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激趣导入: 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同游承天寺,与苏轼一起欣赏那别具一格的月色吧! 学习要点 一、重点 1. 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 2.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心境。 二、难点 理解作者的心境。 整体感知 一、理解文题 文题中的“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南,点明了地点。“夜游”,夜晚游玩,点明了时间。“记”,说明本文是一篇游记。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内容,简洁、概括性强。 二、了解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当时,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断章取义。八月,苏轼被逮捕入狱。长时间的审问折磨,他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十二月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

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做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三、梳理结构 说说课文分几部分,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元丰六年——中庭):首句点明夜游的起因与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 第二部分(庭下——影也):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庭院月色。 第三部分(最后):两个反问句引人深思。作者抒发面对月光产生的感触,表达了作者安适的心情。 四、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后几经辗转,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课文讲解 一、分析课文,疏通文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要点(2021最新汇编)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要点 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念:考虑,想到寝:睡但:只是相与:共同,一起闲人:清闲的人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户:窗户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四、填空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五、结构: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记叙描写议论。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六、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五、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2019整理《记承天寺夜游》中考试题整理(附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试题整理 (一)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月色人户(窗户) B.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一起) 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7.A 8.D 9.C (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⑴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⑵怀民亦未寝⑶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1、“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22、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3分) 19、①遂:于是,就②寝:睡觉③但:只3分,每题1分) 20、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3分,意思符合即可) 21、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2分,意思符合即可) 22、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3分,意思符合即可给分) (三)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解释加点词的词义。①晓雾将歇:()②月色入户:()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完整)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梳理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于,是)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在) 6 《师说》 7.传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8.师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必退(军队) 9.从 ①从惑而不从师(跟随)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 《游褒禅山记》 17.道 ①有碑扑道(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18.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则吵矣(大概)

19.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伶官传序》 20.归 ①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附,归依)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返回) ③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 ④若水之归下也(归聚,汇聚) 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返回) 21.易 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 ③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④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 22.告 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少牢告庙,请其矢(祭告,祷告)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告知) 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告之于帝(上报,报告) 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祭告,祷告) 《石钟山记》 23.鼓 ①微风鼓浪(振动) ②噌吨如钟鼓不绝(一种打击乐器)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击鼓) 24,殆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②郦元之所邮闻,殆与余同(大概)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怠”,懈怠) 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几乎,近于) 25.发 ①而大声发于水上(发出,发生)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发射,射出) 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出发)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考点一网尽(含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整理编辑:巍山县紫金中学左增福) 一、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览交谈取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洒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三、注释 1、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脱下。 2、欲:想要。 3、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4、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5、行:散步。 6、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者:……的人。 7、遂:于是,就。 8、至:到。 9、寻:寻找。 10、寝:睡,卧。 11、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12、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13、交横:交错纵横。 14、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15、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 16、闲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17、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首句点明夜游的起因与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属叙事,叙寻友夜游。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写景,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议论、抒情,作者抒发面对月光发生的感触。 主旨:记述作者夜晚在承天寺无眠,约人同游赏月的经历,流露了作者微妙而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有贬谪后的悲凉,对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 1

2019课内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梳理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梳理 ■(六)《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一、作者:苏轼,北宋着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念:考虑,想到寝:睡但:只是相与:共同,一起 ?? 闲人:清闲的人空明:形容水的澄澈。户:门?? 水(指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至:到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是。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四、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五、结构: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记叙描写议论。 ??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六、思考: 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七、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八、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月光(月色) 九、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十、中心思想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记承天寺夜游》的知识点汇总 选自:《东坡志林》体裁:游记 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三苏、曾巩、王安石、欧阳修)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洒满庭,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段意:《记承天寺夜游》文章可分为三个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