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合集下载

AIDS

AIDS

• 二.避免共用针筒
• 1 远离毒品 。 • 2 切勿共用针筒注射毒品 。 • 3 就是未能戒除毒瘾而要共用针筒 ,亦必须先以漂白水 和清水进行消毒。
• 三.减少血液接触
• 艾滋病、会透过血液传染,因此,但凡处理伤口,你都要: • 1 避免皮肤 、眼睛或口腔接触到别人的血液。 • 2 先戴上用完即弃的胶手套 ,才替别人护理伤口。
中药治疗
• 中成药唐草片【成份】老鹳草、金银花、瓜蒌皮、柴胡、 香薷、石榴皮、黄芪、甘草、木棉花、鸡血藤、红花、糯 稻根、诃子、白花蛇舌草、菱角、银杏叶、马齿苋、胡黄 连、龙葵、全蝎。有抑制病毒HIV-1复制作用
预防
只要针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具体如下。
• 一.谨慎性行为
• 任何与受感染人士发生的性行为都有可能传播HIV。为使 你的家庭免受艾滋病威胁,你应注意下列几点: • 1不要性滥交:性伴侣越多,越容易感染HIV。 • 2若不能确定性伴侣是否已感染病毒,每次发生性行为时 都要使用胶质安全套,更应注意安全套的质量和正确用法, 藉以减低传染的机会。 • 3 避免酗酒或滥用药物:酒精和药物,会使你失去理智 和判断力,以致影响你的性行为
水果治疗
最近国外又传来消息说,美国研究人员在历经3年多时间的深入研 究后发现,石榴汁含有出色的抗HIV(艾滋病毒)作用。美国学者曾对 十几种常见水果果汁的抗HIV作用进行了对比试验。这些水果包括苹 果、黑莓、蓝莓、椰子、越橘、接骨木果、葡萄、葡萄柚、柠檬、酸 橙、波萝、石榴等市场常见果品。美国研究人员将这些果汁一律稀释 2~4倍,然后研究它们对于某种HIV-1 和CXCR4受体相结合的抑制作 用(因为HIV病毒主要通过上述受体侵害人体免疫细胞)。除蓝莓、越 橘、葡萄和酸橙的稀释果汁对HIV-1略有抑制作用外,石榴汁(无论它 产于何地)却显示出强大抑制HIV-1与人体受体结合的作用。 • 为何石榴具有与众不同的抗HIV作用?美国科学家推测,这很可能 与石榴汁含丰富的黄酮类物质有关。因为植物黄酮是一种多效生理活 性物质,它有抗氧化、抗癌、抗菌、抗病毒等多种作用。石榴汁防止 HIV与人体CD-4受体结合与其所含的黄酮成分不无关系(当然也可能 与石榴汁中的未知活性成分有关)。 • 这一实验结果使美国医学界感到振奋。因为石榴在美国是一种产 量极大、且价廉物美的水果。不少美国人都有喝石榴汁的习惯(注: 石榴鲜果含水量高达78%,故榨汁量较多)。美国学者建议,今后可 将新鲜采收的石榴加工成稀释2~3倍的果汁,作为天然艾滋病预防药 在高危人群中加以推广,以防止艾滋病在穷人和青少年中的蔓延,降 低艾滋病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发病率。 •

艾滋病护理常规

艾滋病护理常规

艾滋病护理常规【概述】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体液传播。

【一般护理】1、予血液、体液隔离,患者抵抗力低时,实施保护性隔离。

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宜“多样、少量、均衡”,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专科护理】1、对症护理:(1)高热时予物理降温,多饮水。

(2)呼吸困难:协助病人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给予氧气吸入等。

(3)恶心、呕吐:呕吐频繁者,禁食;若恶心、呕吐减轻,应鼓励患者进食,行口腔护理,除去呕吐引起的异味并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预防感染。

及时清除呕吐物,并通风换气。

(4)腹泻时,准确记录患者出入量,评估腹泻次数、量及性状,指导患者避免进食生食,注意用餐卫生,鼓励口服补液,勿饮用含咖啡因、酒精和奶制品的饮料,腹泻严重时,床旁放置便盆,便于紧急需要,保护肛门周围皮肤,每次大便后温水清洗,每天可用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并可采用敷贴保护肛周皮肤。

(5)口腔病变,如发生真菌感染、溃疡、鹅口疮等,保持口腔卫生,每次饭后用温盐水漱口,选用恰当的漱口水并用软牙刷刷牙,对于恶心严重者,适当应用止吐药,鼓励患者少吃多餐,增加摄入量,严重口腔溃疡时,可用吸管吸食汤和流质。

(6)出现精神错乱或痴呆时,加强与患者沟通,注意人物、时间、地点等方面的重点指导,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和运动。

2、皮肤护理(1)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穿宽松、舒适的棉质衣服,经常更换衣服、被褥,防止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

(2)长期卧床的患者,至少每2小时协助翻身,必要时可使用气垫床或气垫垫于臀部等受压处。

(3)经常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引起感染。

(4)洗澡时使用液态中性皂液,以免损伤皮肤,将残留皂液洗净,以防刺激皮肤。

(5)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医源性感染。

(6)如有皮肤损伤,应用生理盐水清洗后,遵医嘱用药。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是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是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是*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的病理病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病因*一、发病原因1983年,Montagnier及同事们从一个患有淋巴结疾病的同性恋患者体内分离出一种反转录病毒,并将此病毒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性病毒(LAV)。

不久Callo与助手们描述了一种存在于AIDS患者血中的反转录病毒,称之为人嗜T淋巴细胞性病毒(HTLV-Ⅲ),后来证实LAV和HTLV-Ⅲ为同一种病毒,1986年国际病毒委员会统一将其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IV是一种反转录病毒,即C型RNA病毒,因它含有反转录酶,能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DNA。

该病毒有两个亚型,HIV-1能引起免疫缺陷和AIDS,呈世界性分布;HIV-2仅对非洲西部和欧洲的非洲移民导致免疫缺陷。

(一)形态结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径约120纳米,大致呈球形。

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与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于表面,并与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

向内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质(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锥形衣壳(Capsid),衣壳在电镜下呈高电子密度。

衣壳内含有病毒的RNA基因组、酶(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以及其他来自宿主细胞的成分(如tRNAlys3,作为逆转录的引物)。

(二)基因结构及编码蛋白的功能病毒基因组是两条相同的正义RNA,每条RNA长约9.2-9.8kb。

两端是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s, LTR),含顺式调控序列,控制前病毒的表达。

已证明在LTR有启动子和增强子并含负调控区。

LTR之间的序列编码了至少9个蛋白,可分为叁类:结构蛋白、调控蛋白、辅助蛋白。

1.gag基因能编码约500个氨基酸组成的聚合前体蛋白,经蛋白酶水解形成P17,P24核蛋白,使RNA不受外界核酸酶破坏。

艾滋病

艾滋病

多聚酶基因(pol):多聚酶 包膜蛋白基因(env):gp120和gp41
3个调节基因:反式激活因子(tat):对HIV基因起正调控作用 病毒蛋白表达调节因子(rev):增加gag和env基 因对结构蛋白的表达 负因子(nef):抑制HIV增殖 其余4个基因: 病毒感染因子(vif):促进HIV在细胞内复制 R蛋白(vpr):使HIV在巨噬细胞中增殖(仅HIV-1中) U蛋白(vpu):促进HIV-1从细胞膜释放(仅HIV-2中) X蛋白(vpx):HIV-2在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增殖所必须,促进病毒粒 子的形成。
×40
6.4 mil.
(Est. by UNAIDS)
China 500 000 India 3.7 mil.

中国艾滋病的发展趋势预测
Predicted Trends in China’s HIV/AIDS Epidemic
每万人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00万( 2010)
接触病人各种体液感染可能性
高HIV感染危险 血液 ,精液 胸水,腹水,脑脊液 羊水 组织 阴道分泌物 脓液 低HIV感染危险 唾液 痰液 泪液 汗液 尿 粪便
一次接触感染HIV的可能性
输血 围产期 性交
医务人员偶然刺伤
> 90% 30% 0.1% -1% < 0.5%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高危人群:
病原学


抵抗力:对热敏感,对酒精、漂白粉敏感 对甲醛、紫外线和γ射线不敏感。 感染后免疫:感染后中和抗体很少,作用 弱。
流行病学

流行现状: 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目前,全世界已有150个以上国家发生本病。艾滋 病毒感染者的人数已经超过5000万人,(90年以前 -1000万;1993年-1600万;1998年-3340万) 每年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300万-500万,已经有超过 2500万人死于该病。 1985年中国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例,目前正处于AIDS 的高速增长期。 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是非洲和东南亚地区。 HIV-2主要限于西非。

AIDS病毒的特征与治疗方法

AIDS病毒的特征与治疗方法

AIDS病毒的特征与治疗方法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病,它是一种病毒性感染,不同于一般的细菌感染或寄生虫感染。

一、AIDS病毒的传播途径AIDS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传播:1.性传播:由于AIDS病毒存在于人体体液中,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及乳汁等,因此,性行为是AIDS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2.血液传播:通过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血制品输注、手术、牙医等医疗操作中的污染、母婴传播等。

3.垂直传播:母体垂直传播,即从感染母亲到胎儿或婴儿的转移。

这种传播途径主要发生在孕期、分娩过程和哺乳期。

二、AIDS病毒的特征1.潜伏期长:AIDS病毒感染后,开始呈潜伏状态。

这个潜伏期可以长达几个月,甚至10多年。

2.多样化的症状:AIDS病毒感染后,不同人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一般来说,最初的反应可能是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和关节疼痛等。

之后可能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如长期发热、结核、巨细胞病毒病、淋巴肿瘤和帕金森综合症等。

3.破坏免疫系统:AIDS病毒可以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各种并发症出现,如肺炎、肝炎、肾炎等。

同时,也会导致机体对于一些常规治疗方法的抵抗力下降,使疾病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三、AIDS病毒的治疗方法1.抗病毒治疗:现在主要使用的抗AIDS病毒药物有抑制转录酶的核苷酸类化合物、非核苷酸类化合物和抑制融合的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缓病毒的复制和侵害免疫系统的速度,同时防止病毒抵抗药物的作用。

2.免疫治疗:在免疫治疗方面,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营养、有规律的锻炼和充足的休息,也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等方法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

3.并发症治疗:由于AIDS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针对不同病症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抗生素、抗结核药和抗肿瘤药等。

总之,AIDS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多种,治疗方法也比较复杂。

预防AIDS的最好方法是避免高风险行为,如多性伴侣、共用注射器等。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有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有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有*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症状,尤其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的早期症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有什么表现?得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会怎样?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有哪些并发病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神经系统表现常见症状:恶心与呕吐、HIV感染、免疫缺陷、乏力*一、症状HIV感染的临床类型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将神经系统HIV感染的表现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AIDS的原发性神经疾病]HIV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以是炎症性的、脱髓鞘性的或退行性的,其中有几种被认为是AIDS的确定性病变。

(1)HIV无菌性脑膜(脑)炎:见于AIDS早期为多,也见于晚期。

病人的主要症状为头痛、怕光、恶心、呕吐、发热、咽痛、食欲不振、腹泻等,有的尚可有明显的脑炎症状,如抽搐、失语等,常有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脑脊液中可有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质增高,糖正常。

脑电图显示弥漫性异常。

有的病人可有脑神经麻痹,最多见的为面神经,其次为三叉神经或听神经。

(2)AIDS痴呆综合征:以前又称为亚急性或慢性HIV脑炎,在临床上最常见。

一般发生于本病晚期,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时间及空间定向障碍,运动功能减弱,行为异常。

由于共济失调及震颤使步履困难,书写不能。

平衡功能不良等。

如脊髓受累时,可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感觉障碍。

晚期可出现大小便失控,行为改变如淡漠、缺乏兴趣、消沉、缄默等。

随着病情发展,病人逐步向植物性生存方向发展。

与中毒或代谢障碍引起的痴呆不同的是以上症状的出现都是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发生的。

本综合征无特殊诊断标准,对病人轻微的认知力减弱能较早察觉很重要。

头部CT和MAI检查常见脑萎缩。

脑脊液中查到HIV病毒可确诊。

艾滋病

艾滋病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

HIV主要侵犯、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集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极高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预防病原学HIV是反转录病毒科免疫缺陷病毒属的成员,为RNA病毒HIV对物理因素的抵抗力不强,血液内的病毒室温下可存活15天。

加热56度30分钟和一般消毒剂均可灭活,但对紫外线不敏感流行病学一、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无症状HIV感染者都是传染源。

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能传播HIV二、传播途径1.性传播2.血液货血液制品传播3.母婴传播4.三、易感人群四、流行特征发病机制与病理一、发病机制HIV经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后,随即进入血液循环货淋巴系统,侵入CD4+细胞内处于低水平复制的潜伏状态,收到各种因素激活后开始大量复制,以芽生的方式释放病毒,最终致细胞溶解或者死亡随着Th细胞的不断减少,免疫功能障碍逐渐显露,最终整个免疫系统紊乱与功能破坏,出现机会感染与恶性肿瘤二、病理AIDS的病理改变分为两类病毒直接引起的淋巴、造血组织和神经系统原发病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卡波济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感染HIV后临床可分为四期:一、急性感染期二、无症状感染期三、艾滋病前期四、艾滋病期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急性感染期此期属HIV原发感染,通常在病毒复制开始阶段(感染后5天~3个月),平均2~4周)出现非特异性的急性HIV感染综合征表现为发热、乏力、咽痛及全身不适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

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体检有劲、枕、腋部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热退肿大的淋巴结也缩小此期可持续3~14天临床表现——无症状感染期所有的HIV感染者,均有这一期此期病毒处于低水平复制状态,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但血清中可检出病毒及抗体,有传染性,可持续2~10年或更久临床表现——艾滋病前期又称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淋巴结病相关综合征、持续性淋巴结肿大综合征等表现为:1、淋巴结肿大: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

艾滋病

艾滋病

艾滋病期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很多器官和细胞,其 中最重要的是淋巴细胞。主要包括: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以中和抗原(如细 菌,病毒等)。 T淋巴细胞 ①CD4细胞: 能分泌细胞因子以帮助或指 挥B细胞及杀伤性T细胞。 ②CD8细胞:T杀伤细胞,能分泌干扰素等 细胞因子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艾滋病期
PCP经常发生在CD4+ 细胞< 200个 /μL
时,有效的预防性用药可使PCP发病率降 低。 胸部X光检查,20%患者无异常表现,典 型的PCP胸片为弥漫性或对称性 肺门周 围间质性浸润。 从患者引流的痰、支气管灌洗液中查出 卡氏肺孢子虫是病原学诊断的依据
艾滋病期
⑵细菌性肺炎 在HIV感染者中的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 10~20倍,常见的病原菌 有链球菌、肺 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一般该病起病较急,经常出现高热、胸 痛、 咳痰。 75%患者胸部X光片可见广泛性浸润或典 型的局灶性、单叶或多叶性肺实变。 常规抗菌治疗效果不错,但易于复发。

据专家估计到2003年6月底:现有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约为84万,其中AIDS患者 估计数约8万. 估计累计死亡数至少16 万.
(l)传染源
病人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的传染
源。 HIV存在于人的体液及分泌液,包括 血液、精液、子宫阴道分泌液、乳 汁中中。 HIV感染者在抗HIV阳转前即有传染 性,以患者传染性最强。
HIV病毒颗粒示意图
HIV的生物学特性
基因变异是HIV的重要特征,对疫苗和
药物的研究有重要影响。 HIV-1的靶细胞 细胞膜上具有CD4分子 (又称HIV-1受体)的细胞称为HIV-1的 靶细胞。包括Th淋巴细胞、大单核-巨 噬细胞,B淋巴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的 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骨髓干细胞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