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探析

宝鸡市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探析
宝鸡市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探析

价值工程

0引言

在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曾经认为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

基础,但是随着新世纪信息时代、

国际交流和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加之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全球的普遍共识,后工业社会正在逐步代替工业社会,一批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取代了传统产业在城市中的核心地位。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许多城市尤其是工业城市进入了大规模的更新再开发的后工业社会阶段。

宝鸡市作为陕西省的第二大城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是通往祖国西南、西北的重要交能枢纽,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

会,又是中国境内亚欧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加上宝鸡境内

矿产资源丰富,使其成为西部工业重镇,也是国家

“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的老工业基地和新时期西部工业重镇。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和原材料基地。同时也为宝鸡积淀了深厚的工业文化。但是,同其他工业城市一样,宝鸡在新的一轮城市建设过程中,相当多的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正面临着拆毁废弃和改造再利用的命运。尤其是众多企业在改制重组的转型期,“关停并转”使得许多有价值的、尚未界定的工业遗产正面临加速损毁、废弃和消失;部分有价值的工业遗产面临拆毁,

大量珍贵档案不断流失。如何在推动宝鸡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下,对这些传承历史文化,保持和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和特色的工业遗产进行合理的保护、

管理和开发利用是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ZK09104“宝鸡市工业遗产旅游保护性研究”。

作者简介:陶庆华(1982-),女,陕西宝鸡人,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宝鸡市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探析

Analysis of the Patter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in Baoji City

陶庆华Tao Qinghua

(宝鸡文理学院,宝鸡721013)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China )

摘要:宝鸡市作为西北地区的工业重镇和陕西省的第二大城市,有着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通过对宝鸡市近现代工业企业的现状分析,根据

其独有的特点,认为在当前国内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初期的大好机遇下,宝鸡市开发作为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业遗产旅游有着得天独厚

的优势。文章在总结开发原则的基础上得出具有宝鸡特色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三种模式,为其更好的进行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发展服务。

Abstract:Baoji City,as an industrial center of northwest China and the second largest city in Shaanxi Province,has rich industrial heritage resource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moder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of Baoji City,based on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the paper though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Baoji City had a unique advantag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 context under the great opportunity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domestic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is in the early stage.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inciple of development,the paper had got three kinds of patterns for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with Baoji characteristics,to better serve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关键词:宝鸡市;工业遗产旅游;模式Key words:Baoji City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mode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26-02

控制脱节。不少母公司难以及时掌握子公司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企业资金入不敷出,依赖借新还旧来维持生产经营,财务风险极大。由于监督工作不是即时的而是滞后的,不出问题则已,一出问题则

触目凉心。很多企业领导对自身家底财务状况说不清,

而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且处于从属地位,常常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造成“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2.3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在企业内部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内部资金闲置与短缺无法调节,资金充裕的成员公司对于闲置的资金缺乏有效的管理,而那些资金短缺的成员公司却向银行不断的贷款融资,导致企业财务费用一直居高不下。

2.4缺乏现代企业应有的资金管理意识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更注重的是资金的短缺问题,资金能不能快速回笼,然而他们没有

注意到不同经济环境下资金的时间价值对资金运筹的影响。

因此在资金的管理上缺乏合理和科学性。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管理者应把资金时间价值引入财务管理。同时管理者在资金筹集、运用等方面也应该考虑这一因素,这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所必须的。企业管理者应该有现代资金管理的意识,在资金的运用中应充分合理科学。

3对策及建议

3.1加强资金管理观念国有企业要想做好资金管理,首先得从观念上入手,树立重视资金管理观念,强调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树立现代企业应有的资金管理意识,这样企业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人员就会有意识或无意的围绕这个资金管理进行财务管理。

3.2选择适合本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资金管理模式分为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在选择资金管理模式时,应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选择使本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资金管理模式。企业才能对资金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3合理设置财务机构,为财务人员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一

个合理的财务管理机构,能够使财务人员充分发挥其才能,能够确

立和强化资金管理。在财务人员的配置上,

国有企业应该引起相当的重视,财务人员在整个资金管理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4建立监管体系建立监管机构,制定监管制度,加强监管力度。

监管财务资金的全过程,以便管理者掌握资金的全面情况,使资金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监督永远是一种有效的形式,不仅能使制度得以运行,还能改进制度。

3.5完善信息系统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及时充分收集和反馈财务资金信息,使资金管理信息流通顺畅,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全面的资金信息。

以上例举的是更高层面制度上的措施,下面是一些低层面的更

具体的操作措施:

①做好资金筹集工作,为企业运行提供充足资金,保证充足资金,企业才能健康运行。②推行全面预算,严格控制资金流量,对于资金流控制与一个企业至关重要优。③做好投资评估,引

导资金流向,提高资金有效使用率。

④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制定收款制度,加速企业资金及资金回笼周转。⑤坚持收入到账原则,把资金

流入作为完成结算的终点。

⑥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费用,为企业节省资金。⑦严格控制资金支出,搞好资金节流工作。⑧盘活存量资金,挖掘资金管理深层潜力。⑨处置不良资产,对其进行打包出售。⑩强化资金财务指标,以其作为判断企业经营水平的主要标志。

参考文献:

[1]孔斐.对企业资金管理的看法[J].当代经济,2009,1.

[2]徐强.改进企业运营资金管理的建议[J].商业会计,2009.2.3.

[3]郑阿林.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之思考[J].江苏冶金,2006.2.[4]周频.略析财务管理与财务治理[J].经济师,2004,11.

[5]梁爱宏.对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的探讨[J].财会研究,2010.4.[6]黄丽玲,马宏.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7.

·126·

Value Engineering

1宝鸡市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可行性

1.1具有时代特色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众多宝鸡早在上世纪初期就形成了一定的工业基础,1937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民族工业大举内迁,陇海铁路宝鸡机车修理分厂(今宝鸡石油机械厂)、荣氏家族汉口申新第四纺织厂(今陕西第十二棉纺厂)、西北机器厂等17家工厂落户宝鸡。当时为了促进工业生产,解决战时物资需求,在外国友好人士的倡议和各派抗日进步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第一家工业合作社——

—“大华手工铁器合作社”在宝鸡成立。解放后,国家把“一五”期间的156个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分散到全国各工业重镇实施建设,宝鸡一地,就得其中10个项目。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我国加强“三线”建设,宝鸡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城市,东北及东南沿海的大批工业企业迁入,宝鸡再次迎来了工业发展的春天。宝鸡仪表厂、长岭机器厂、宝鸡石油钢管厂、烽火无线电厂、陕西机床厂、宝光电工厂、秦川机床厂、宝鸡桥梁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相继建成。这些工业的发展为宝鸡市开发工业遗产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1.2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宝鸡不仅是西北地区的工业重镇,也是重要的工业基地,有矿物,冶金,机械,车辆,和建材等重工业。目前钛材、钢桥梁、铁路道岔、灯泡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而且还拥有许多全国、世界先进技术。装备制造业优势突出,重型汽车、数控机床、精密磨床、电子仪器仪表、石油钻采设备、铁路桥梁及钛材等60多个产品销量居全国或世界同行业前列。宝鸡钢管的连续油管生产线是全球除美国休斯敦以外唯一的连续油管生产线;宝鸡石油机械、宝鸡石油钢管都是世界石油装备业的龙头;秦川机床可以自主生产数控机床。这些都会吸引众多的旅游者对其历史演进的观摩。

1.3军工企业比重突出新中国成立初,鉴于宝鸡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五十年代,国家将宝鸡市划定为全国六十一个人防列级城市之一,并将驻宝鸡的国营212厂、782厂列为人防重点工厂,615厂被列为三级人防企业。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由宝鸡军分区在各有关县民兵中组织骨干力量,建立防空监视哨,以监视空中敌情。文革期间最惨烈的十大武斗事件之一就起源于宝鸡地区八间兵工厂展开的“清理阶级队伍”政治运动。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军工企业逐渐走向市场经济时代。和平年代众多的军工厂改组改制形成了两级分化态势,一部分企业军转民适应了市场经济需求;但也有部分企业濒临破产倒闭的边缘。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加之人们认识的偏差,这些昔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业区,由于破产、倒闭、外迁和转行等一系列工业衰退的影响,导致了众多的社会环境问题。在对这些工业遗产拆与保、遗弃与利用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争议。大众普遍认为工业时代留下的东西是丑陋的、污染的,因此对工业遗产不够重视,许多珍贵的工业遗产被破坏。其实,这些工业遗产本身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景观价值,是值得我们去保护和再利用的,因此发展区域性的特色专题工业遗产旅游之路成为处理工业废弃地和传统工业区衰退问题的主要途径。

2宝鸡市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原则

2.1突出特色、择优选择宝鸡市做为西部工业重镇,其重工业比重较大,但也有轻纺,食品,烟酒等轻工业。特别是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旅游区被评定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这是陕西酒类企业唯一一家被评定为工业旅游示范的定点单位。因此在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对现有众多资源的梳理要有序有重点的进行,既要突出特色,对典型的重工业企业比如宝鸡石油机械厂等大型国有企业合理开发,还要对具有典型时代特色的轻工业比如陕西第十二棉纺厂等一些破产重组企业进行合理的修复利用。

2.2保护与开发并重对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当前国内才刚起步,重点停留在保护的阶段,这主要是因为许多企业在改革的进程中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导致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外迁或转行,大量的闲置废弃厂区对于城市建设者来说变成了处理品,被视为肮脏、丑陋、粗笨和庞大的东西彻底毁灭。使其从人们的记忆和视野中消失;或者通过毁灭和清除原有的旧厂房和废弃矿山,得到新的空地,从而为进行新时期工业化建设提供良好环境。这些都使得大量代表城市现代工业历史的文化遗产失去了展示其巨大文化价值的机会。

但是仅仅保护对城市来说代价是巨大的,作为代表城市文脉的工业遗产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更好的为城市发展做贡献才是对工业遗产更好的保护。

2.3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在当前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过程中,很多民众甚至是政府部门并没有将工业遗产归属于文化遗产,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在当前级差地租和土地稀有的背景下工业厂房建筑已经或者正在变为商业、住宅和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然而随着工业遗产被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视和保护,尤其是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对其的呼吁,作为地方政府更应起到统筹管理的作用。宝鸡市政府虽然在2008年12月16日下发了《宝鸡市工业遗产普查工作方案》正式开始对工业遗产保护,但是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保护需要根植于人民群众,使其认识到工业遗产的价值。因此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的工业遗产旅游保护与开发才能真正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3宝鸡市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分析

根据宝鸡市现有的工业遗产资源,结合当前业内研究的工业遗产旅游案例,认为对于宝鸡市开发工业遗产旅游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形式:

3.1今夕对比参观模式对于一些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具有很高时代特征的特色产业采取打造工业博物馆的形式,形成西北地区唯一的产业博物馆,比如宝鸡石油钢管厂、烽火无线电厂、陕西机床厂、宝光电工厂、宝鸡桥梁厂等一批当前仍对宝鸡市的发展做贡献的企业。

当前国内的工业旅游很多都是针对当地著名企业的参观访问,今夕对比参观模式就是对这类旅游的完善和补充。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是宝鸡市的一个重点骨干企业,西凤酒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酿造技艺、古老的西凤大酒海、宏伟的储酒灌群和先进的生产设备、现代化厂房、优美的厂区环境,以及近几年来企业超常规的发展情况,均能够吸引大批社会各界人士来企业参观、交流,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也使其成为陕西酒类企业唯一一家被评定为工业旅游示范的定点单位。因此结合企业的特色可以重点保存废旧的厂房设备,合理利用供旅游者参观学习,同时也对工业遗产有了更深的理解。

3.2主题公园休闲模式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使得众多城市中普遍缺失公共绿地和文化娱乐设施,尤其是老工业城市的居民社区。那么对于一些处于城市中心地带的旧厂区,则可以在保护的同时对其现有资源进行适当的改造形成文化娱乐中心。比如宝鸡石油机械厂由于城市社会经济产业布局的重构和转型,加之企业的扩建使得原有地段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不得不向高新区进行异地技改。对于其原有旧址完全可以加以利用改造形成商业购物中心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此外在厂矿企业社区集中的地段也可以将关门停产的厂区增加其绿地面积成为公共游憩空间。

3.3特种军事旅游参与体验模式宝鸡市在解放初期有着众多的军工企业,但是在改革开发后许多军工厂开始体制改革和企业转型,出现了一批面临破产重组的军工厂。对于那些已经倒闭停产的军工企业可以采取体验式和参观相结合的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模式,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当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让游客认识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参观工业技术发展演变过程的真实场景,还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防止城市改造中因大拆大建而把具有多重价值的工业遗产变为建筑垃圾,有助于减少环境的负担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持地区活力的延续性,最终为保存和维护城市历史风貌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方婉丽.中国工业遗产初探[J].建筑学报,2006.8.

[2]马潇,孔媛媛,张艳春,李杰美,王美娟,苏学影.我国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9,10,13-17.

[3]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7.

[4]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5]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27·

基于旅游吸引力的古村落旅游开发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5482325.html, 基于旅游吸引力的古村落旅游开发初探 作者:卢易红 来源:《中国市场》2018年第17期 [摘要]湖南岳阳张谷英村是湖南省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拥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目前,以张谷英村为代表的很多古村落,在旅游开发管理当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对于此类古村落,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旅游吸引力的提升,以此为基础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 [关键词]旅游吸引力;古村落;旅游开发;湖南张谷英村 [DOI]10.13939/https://www.360docs.net/doc/d25482325.html,ki.zgsc.2018.17.062 旅游吸引力是反映旅游目的地对游客吸引能力的量化指标,一般在引力模型中应用。湖南张谷英村是湘楚地区著名的古村落之一,这种传统聚落类型在当今旅游背景下,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人文旅游资源。[1]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 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2月4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内容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此为背景,对于湖南张谷英村来说,基于旅游吸引力的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进而影响着张谷英村的经济发展建设。 1 旅游吸引力综述 旅游吸引力指的是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的刺激程度。旅游吸引力包括旅游资源吸引力、服务设施吸引力、旅游形象吸引力和旅游便利性吸引力等,其中旅游资源吸引力所占比重最大。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固定,旅游资源越丰富,旅游吸引力越大,就会引起越大的旅游动机,得到越大的旅游经济规模。旅游吸引力具有差异性的特点,同一种旅游资源,对于部分旅游者可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对于另一部分旅游者就没有吸引力。[2] 在旅游地区,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产生旅游吸引力之外,当地的餐饮、医疗、生活、通信、交通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性、旅游价格的合理性、服务经营管理的优质性等,也会影响其旅游吸引力。景点拥有越大的旅游吸引力,就能够吸引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所以,旅游区为了使旅游吸引力提高,一方面保护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价值、夯实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提高旅游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要注重游客的旅游体验,缩短游客和旅游目的地的心理距离。 2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方向 古村落旅游的开发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对村落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并积极与周边区域加强联合营销、客源互动、景区组合、资源共享等合作,使旅游产品整体优势度、类型组合度、地域组合度得到提升。张谷英村应紧抓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泛珠三角等

工业旅游现状及发展思路探究

工业旅游现状及发展思路探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游客不再满足于观光游、健身游等传统的旅游项目,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的开发成为一大趋势。从这些年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来看,工业旅游正在发展成为我国旅游经济中的一个亮点。以省际和省内重要工业城市为研究对象的成果大量涌现,逐渐引起了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对发展工业旅游的重视。四川省作为西部的工业大省,近年来把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实行重点推介。论文就当前四川省工业旅游存有的问题及今后四川工业旅游发展的重点及发展思路做一研究,从而探究符合四川省工业、地域特色需要的旅游之路。 一、工业旅游概述 根据已有的研究1,学者普遍的共识是工业旅游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最早策划让消费者和游客免费参观他们的汽车装配现场,很快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逐渐被世界其他各地的企业所效仿。到80年代,发达国家工业旅游景点迅速增多,工业旅游产品开发从能源产业到传统手工业无所不包。成功的典型如法国的雪铁龙、德国的大众、美国的造币、日本的东芝、韩国的浦项,每天都吸引着成天上万的游客。据统计,英、美等工业发达国家有15%以上的企业都在发展工业旅游。而且很多工业企业旅游景点已将成熟的工业旅游产品与“食、住、行、游、购、娱”紧密结合,形成了完善的工业旅游接待体系。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和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对工业旅游表现出浓厚兴趣,竞相发展,主要原因是工业旅游不但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展开企业营销推广,树立企业形象,培养忠诚客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工业旅游的概念 关于工业旅游的概念,现有的研究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第一是从工业企业的角度来看待工业旅游,如段学成(2007)等提出工业旅游是指以生产场景、生产设施、厂区环境和企业文化为资源的旅

(完整版)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旅游是无烟工业的论断被可持续旅游与绿色旅游所代替。绿色旅游是旅游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依据减量投入、重复利用与再循环的原则使用与利用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与对环境损害最小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苏格兰的绿色企业计划指出:绿色旅游是一个用来描述旅游部门最佳环境实践的词,它包括经营效率、环境管理、废物、交通以及社会责任与生物多样性等话题。通过认同绿色旅游企业计划的行为准则以及对他们行为的独立审计,使企业承诺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工业旅游的运作模式:苏格兰绿色酿酒工业旅游的例证 酒厂旅游是苏格兰重要的旅游项目。苏格兰酒厂特别注重塑造绿色形象来吸引游客,即:酒厂环境安静、清新;接待中心是改建与再利用旧建筑而成;生产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坚持“3R”原则的循环原则,如:酿酒残余的麦渣在过去一般被遗弃、换东西或卖给当地农民作为动物冬季的饲料,今天通过把麦渣与蒸馏过程产生的酒糟混合形成黑渣(dark grain),广泛用于农业。酿酒过程中

产生的热水过去被排入河流,现在用于养鳗鱼、小龙虾和种植土豆。酒窖使用的橡木桶是雪莉酒、马德拉酒以及白兰地酒废弃的橡木桶,即使是第二次使用,橡木桶还要使用2~3次,历时30到40年。废弃的橡木桶也被用来做篱笆、酒吧的凳子或用来熏制鲑鱼。 绿色旅游者是苏格兰绿色旅游计划的守护神,他们不断对旅游景区开发中的环境行为进行质疑。游客对酒厂环境质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外部环境退化对酒的品质的影响,如大麦中的农药、酸雨对水质、植树造林对水质与水量的影响等;另一类是用铜器蒸馏是否会引发威士忌中铜含量超标、排烟是否污染环境、泥炭采掘是否过量、橡树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排放物管理是否有效等。 绿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北京蟹岛度假村以产销“绿色食品”为最大特色,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经营理念。塑造绿色的主要手段就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保证绿色与循环利用的措施是:不烧煤、不烧油、不烧锅炉,用的是地热、太阳能和沼气,物资能量大循环,基本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 水循环利用:度假村地下温泉出水温度65度,先提供冬季采暖之用,降温后供应客房;水温降到20度就引入鱼塘、蟹池,最后灌溉蔬菜瓜果以及稻田,直至污水进入水处

城市规划要高度重视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_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发言摘登

66 专题报道 S p e c i a l R e p o r t 石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 长兼秘书长,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非常欢迎各位专家参加这 个会议。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是 一个重大课题,又是一个现实话题,也是很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问题。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挑战,工业遗产的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具有很高价值的工业遗产被拆掉,需要抢救性的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怎么解决传统工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更新改造问题,不仅仅是遗产的物质空间环境问题,更是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并且因此会牵涉到社会结构的调整,比如说工业企业搬迁,带来的产业工人重新就业、新的职住分离问题等,需要大家研究和探讨。全国各地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体制机制问题,相对而言,技术、资金问题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尖锐,现在更突出的是立法、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手段跟不上。我觉得归纳起来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如何看待工业遗产的价值,到底是文化价值、遗产价值、建筑价值、土地价值,还是其他的?要从规划、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把工业遗产放到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转型的大背景里看,要把特定的工业建筑放到土地利用、环境质量、就业平衡的环境里考察。二是政府、企业、市民在这个问题上扮演什么角色,特别是城市规划应该做什么,能起到什么作用。三是具体操作问题,如何对待保护和利用两方面的要求,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最核心的问题在哪里,保护和利用有哪些具体的技术,采取什么样的开发模式,等等。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涉及社会、经济、文化诸多方面,我们希望各位专家能够贡献自己的宝贵经验,引起规划行业和社会人士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对于全国规划行业的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伍江(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过去十多年,国外在谈工业遗产保护,我们在埋头搞建设。真正的文物早被列入保护对象,也还面临着破坏,更不用说没有列入文物的东西,我觉得现在来谈工业 遗产保护和利用正是时候,再晚就来不及了。 讲到价值问题,大家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可 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认为首先要找出工业文 化遗产和其他遗产不同的地方,要强调的是产业 本身的历史价值,包括文化的、技术的。工业遗产 的价值在于工业生产特殊的工艺,以及工艺所反 映的时代工业文明,这是工业遗产的第一价值。我 们不能带着过去固有的审美标准,也不能带着现 在审美选择去看待工业遗产,工业遗产是一个时 代的标志。第二,工业建筑往往占地大,空间很 大,抗震能力和结构强度比一般的民用建筑强,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不能轻易认为工业时 代过去了,所以工业时代依赖的文化载体也没有 那么重要了。即便只从物质空间角度来看,也不 要轻易把工业厂房成片拆掉,加以利用会得到很 大价值。简单地把它们列入文物也未必好,不是说 它们没有文物价值,而是在我国目前的法制情况 下,列入文物就意味着死掉了。第三,工业遗产意 味着土地资源,意味着更小的拆迁成本。如果没有 看清楚,如果这片土地不是直接改用于公共活动设 施的话,宁愿暂时保留为工业用地,把这些资源暂 时放一放。假如现在很仓促地把它变成商业用地, 很快下一轮中国建设高潮就会把它拆掉。 在搞清楚保护的对象、保护的目的、保护的 思想的前提下,一定要把保护的内容纳入同一个 规划,不能让保护规划游离在规划体系外面,这 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做了一个历史风貌区保护规 城市规划要高度重视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发言摘登

贺州市休闲旅游开发初探

贺州市休闲旅游开发初探 休闲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主流。文章在对休闲旅游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贺州市休闲旅游开发的优势和劣势,对休闲旅游的开发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休闲旅游开发要遵循生态优先、健康至上、特色突出、政府主导的开发原则,以及休闲旅游开发的策略、产品体系的构想。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贺州区块的功能定位是:“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市。”这就明确了贺州的发展方向。贺州也明确提出着力打造健康生态旅游品牌,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贺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旅游由观光型向深度体验型转变,进而推进贺州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现有文献研究综述 休闲旅游是近几年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对休闲问题的大量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于光远教授被认为是国内较早关注并倡导休闲的学者。从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三个“黄金周”休假制度,2008年将“五一”改为短假期,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次短假期。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和集中持续闲暇时间的安排,休闲旅游产业得

到了迅速发展,理论研究也随之深入。主要体现在:(一)关于休闲旅游基本问题研究。休闲旅游是积极、主动休闲的表现,属于高层次的休闲活动。休闲旅游强调文化内涵,是休闲主体在一个时段内所处的文化氛围、文化欣赏的存在状态,通过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体验,达到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休闲旅游具有很强的生态特征,强调保护自然、爱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识。 (二)关于休闲旅游实操问题研究。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旅游目的地的休闲旅游的研究,如学者王蔚(2010)提出:休闲旅游“全天候”发展的模式、类型以及消弭“淡旺季”差异的策略。要做好休闲旅游产品必须与创新、创意的结合,加速传统产品的换代升级和高端休闲旅游产品的设计。针对不同的市场细分进行有针对性地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实现区域的竞争与合作;二是对城市休闲旅游、城郊休闲旅游、乡村休闲旅游等不同类型的研究,如严雨莹(2013)提出加快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必须要走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养生养老、休闲娱乐“四位一体”之路,着力在优、精、特、强上下功夫;三是对休闲度假、休闲体验、休闲娱乐及专项休闲旅游产品的研究,如史术光(2013)对江西茶文化休闲旅游深层次开发进行了研究。贺佳婴(2013)提出地方文化性、品牌产业化经营管理意识以及体验性是城市特色商业街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中必须强调的要素;四是对

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综述

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综述 张婷婷 (沈阳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44) 摘要 综述了我国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并对国内不同学者关于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与归类。关键词 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工业企业中图分类号 F50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15-07262-01 Summ ary on Developm ent Mode of I ndustrial T ourism ZH ANG Ting 2ting (C ollege of T ourism and G eography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44)Abstract T he developm ent m ode of industrial tourism in our C ountry was summ aried ,and the studies of different d om estic sch olars on developm ent m ode of industrial tourism were com paratively analyzed and classified.K ey w ords Industrial tourism;Developm ent m od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基金项目 《沈阳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项目(sysk2007204208)。作者简介 张婷婷(1981-),女,辽宁沈阳人,硕士,从事人文地理 研究。 收稿日期 2009202219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工业旅游已在全球得到了普遍重视,并迅速发展而逐步成为旅游产业中一个极具活力的“增长点”。 2001年国家旅游局公布了我国首批100个工业旅游、农 业旅游示范点后选单位名单,这标志着我国工业旅游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工业旅游起步较晚,旅游模式的选择成为项目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国外学者对工业旅游模式的概述 国外对工业旅游的开发规划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英国、法国、爱尔兰等国。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的几年里,西方工业旅游的开发规划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步向亚洲、非洲国家扩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工业旅游业的继续发展使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得到进一步加强。 20世纪80年代是工业旅游开发规划研究的大发展时期,其 中德国工业旅游模式的研究成果较多,旅游开发模式多种多样,这些模式中博物馆模式是最主要的开发模式,该模式中“亨利”钢铁厂(H enrichsh ütte )、“措伦”采煤厂(Z eche Z ollern Ⅱ/ Ⅳ)和“关税同盟”煤炭焦化厂(Z ollverein )最为典型[1]。2 国内学术界对工业旅游模式的研究 我国直接针对“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不多。且由于人们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不同学者对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李蕾蕾[2]的研究最突出,她在《逆工业化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中提出,从整个区域看,可将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称为区域性一体化模式;从各个独立的工业遗产旅游地看,可将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分为博物馆模式、公共游憩空间模式及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丁枢[3]在《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特点及开发模式》中认为,企业的性质、特点不同,发展工业旅游的模式也应不同,他认为开发模式可分为:①专业型开发模式,即以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为主要内容的工业旅游;②公园型开发模式,将已过时、废弃的落后的生活工艺、生产模式加以绿化改造,变为景观公园;③综合型开发模式,将工业旅游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融为一体;④ 特定型开发模式,以展示特定生产模式、生产工艺为主的工业旅游模式。毕燕[4]从工业旅游产品的角度,将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分为:①景观型开发模式,企业与衍生的风景合为一体,风景景观在整个工业旅游产品中占有突出地位;②艺术商品型开发模式,主要指陶瓷、雕艺等工厂;③民族文化型开发模式,作为该行业最古老的企业之一,工业旅游活动应定位于展示企业发展进程中丰富的传统工艺和民族文化的历史景观;④企业成长型开发模式,指新兴的、具有良好成长性和先进管理模式的企业;⑤历史场景型开发模式,指代表地区工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工业化水平,具有历史因素和民族情结的企业;⑥综合型开发模式,主要指高新技术开发区。应月芳[5]将工业旅游类型分为采掘业旅游、重工业旅游、高科技旅游、手工业旅游、轻工业旅游、建筑业旅游等,还从开展工业旅游的内容分为工业生产经营场所、工业生产过程、工业生产成果、管理经验等模式。吴相利[6]将中国工业旅游产品开发分为10大模式:大庆模式———城市型、华富模式———商品型、海尔模式———中心型、丰满模式———景观型、一汽模式———扩展型、鞍钢模式———场景型、沈航模式———产品型、汾酒模式———文化型、隆力奇模式———外延型和泰达模式———综合型。 裴佩[7]在研究辽宁省工业旅游潜力和发展模式中,也提出了类似的开发模式:专业型模式、公园型模式、特定型模式,但她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港口型开发模式,即以港口特有的海港风貌,码头设施,船舶景观装卸工艺,以及浓厚的企业文化来增添港口旅游的魅力,使港口成为工业旅游的特殊景观。在《中国旅游报》《再谈工业旅游开发模式》中,作者将国内工业旅游分为3个模式:工业企业主导模式、主管部门引导模式和联合模式[8]。胡江路[9]在《产业经济》中论述了工业企业主导的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概念、优点及不足。叶昌建[10]在《浅析重庆工业旅游的发展及规划模式的构建》中,提出了重庆市工业旅游规划的R MP 分析模式。姚宏[11]将我国工业旅游模式分为都市综合型工业旅游、特色工业城市的工业旅游和名胜旅游区的工业旅游。艾芳[12]认为,我国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可分为4种:①以特定产品为载体的模式;②以落后工业企业为载体的模式;③以先进科技为载体的模式:④综合开发模式。国家旅游局魏小安司长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李虹等[13]以辽宁工业旅游为例,研究了工业旅游 (下转第7312页)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9,37(15):7262,7312 责任编辑 常俊香 责任校对 况玲玲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地国际经验研究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国际经验研究 一、文化创意旅游的资源转化模式 在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中,通常要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其发展的代价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生态的恶化。因此资源环境约束和资本约束成了其发展的瓶颈。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以人为本的鼓励个人创造力的绿色产业。所以通过文化创意旅游能够将各种资源转化为资本经营,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该模式基于对资源广泛性和动态性的认识,在具体实践中需要经过资源→资本→市场的多重转化。从国际上看,文化创意旅游资源拓展和资源转化模式主要经由以下两种途径: 1.对原有文化创意旅游的挖掘,从历史的、民族的、民间的、全球的各种文奇观中发掘出具有深厚文化涵与底蕴的文化创意旅游资源。 (1)是根据现代需求重新诠释本民族经典作品容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主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再现优秀的文化创意旅游作品,如以电影、音乐、多媒体、戏剧、网络等传统和现代的多种形式和渠道,再现传统历史文化创意旅游精品的容。比如巴黎的红磨坊歌舞剧广受游客推崇,红磨坊里主要是以康康舞为基调。康康舞源于法国,原是是洗衣妇、女裁缝等劳动妇女载歌载舞的一种娱乐形式。19世纪30年代,康康舞开始在蒙马特尔地区的各种舞会上流行,50年代又进军歌舞厅。康康舞以“掀裙踢腿”为最主要特征,热烈奔放。可以说红磨坊助推了康康舞这种传统的舞蹈流行至今。 (2)开发全球市场中的地方资源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创意旅游市场上的大量产品出现了主题、容、风格的趋同性。导致了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性文化创意旅游命题的审美标准逐渐趋于同一性。发达国家创意产业的跨国公司,比较早地认识到了既要重视全球化的普遍文化创意旅游倾向,又要开发各种民族文化创意旅游的独特资源。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再利用应参考本地城市建设模式和肌理,考虑对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发展产生的影响,使改造后的建筑回归到城市环境,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防止孤立性的保护。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可通过建筑单体和厂区,产业园区与城市整体规划结合,使历史建筑和现代城市规划相互结合起来,而不是让两者互相被动的适应。同时整体改造再利用也复兴了老工业区域,带动城市第三产业,也是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手段之一。 一个城市的空间环境和社会模式密不可分,城市的区域特点是由经济、社会、政治、历史积累体现。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在利用首先要满足生活在周围空间环境的居民的需要,否则所谓的保护再利用就是没有意义的空想、空谈。国外的很多旧工业建筑改造从长远来说都将复兴经济和实现社会目标作为项目的重要任务,济南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也需亟待解决旧工业区域衰败、失业率激增、生活水平落后等问题,因此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再利用需考虑到城市各方面的综合效益。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部顾问理查德·恩格哈迪所说的:“建筑保护的精髓不在于对建筑结构的保护,而是要凸现建筑的社会功能和内涵”。 如何发挥政府、市场、传媒和建筑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利益的平衡指的是如何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看问题的不同方式。政府决策于如何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助于获得更高的税收,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公众的目光则投向于能否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是否能享受到成果;对于开放商来说,项目是否盈利决定了投资与否,还有社会的反响获得长期业务的广告优势。这三者地位有所偏差,应对处于被动、劣势的居民有所倾斜,适当增加居民对项目表达决策的意见。 在维持原有的工业区环境氛围,基本保留厂房设施原貌,充分发掘老工业建筑的市场潜力,增添、整合各种服务产业资源,满足新增的工业遗产旅游服务的功能,建设城市公共休憩空间或各种主题公园,营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展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例如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等。港口岛公园面积约9公顷,接近市中心。二战时期这里的煤炭运输码头遭到了破坏,除了一些装载设备保留了下来,码头几乎变成一片废墟瓦砾。直到一座高速公路桥计划在附近穿过,港口岛做为桥北端桥墩的落脚点,人们才将注意力转到了这块野草蔓生的地区。拉茨采取了对场地最小干预的设计方法,他考虑了码头废墟城市结

基于城市特色文化视域下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城市特色文化视域下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25T11:33:13.7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卢美婷赵楠 [导读] 摘要:基于文化的创意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以某城市陶瓷工业遗产的创意旅游为研究对象,提炼和总结了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地方特色突出、社区营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情景化环境设计、创意景观建设、营销方式创新和官产学界协作等,以期为工业遗产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广东宜居城市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510030 摘要:基于文化的创意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以某城市陶瓷工业遗产的创意旅游为研究对象,提炼和总结了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地方特色突出、社区营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情景化环境设计、创意景观建设、营销方式创新和官产学界协作等,以期为工业遗产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特色文化视域;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某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界不断有借鉴某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陆相关产业的研究。《观光拔尖领航方案》特别强调深度挖掘文化创意产业与观光旅游的关联性,力求达到以文化创意充实旅游内涵的目的。当前,某城市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为传统文化观光旅游的转型展现了新的途径,但对某城市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旅游业的发展研究较少。创意现代陶瓷业是某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最贴近民众生活的产业之一,陶瓷创意工业旅游被认为是工业旅游的典范,本文旨在以其为例,分析和探究某城市地区工业遗产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二、某城市创意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2.1历史沿革 区位于某城市新北市,其陶瓷艺术可追溯至清嘉庆年间,当时以生活生产类陶瓷为主,成为全某城市最大的陶瓷制品输出地。近现代以来,不断引进新式窑炉和先进生产设备,以盛产日用、建筑、卫生、工业及艺术等各类陶器著名,陶瓷业已成为当地标志性品牌,有“某城市景德镇”“某城市陶都”“陶瓷之乡”之称。近年来,竞争日益加剧,陶瓷产业逐渐衰微,但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从业者不断探索,逐渐将以使用为主的产品,转为以日用与艺术陶瓷并重的观光产业发展方向,开创了文化创新和旅游复兴的融合发展之路。如今,陶瓷驰名中外,是某城市著名景点之一,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成为兼具体验性、教育性、休闲性的工业遗产旅游目的地。 2.2发展现状 方圆仅21平方公里的旅游区,有陶瓷博物馆、陶瓷艺术园区、陶瓷老街和观光工厂等互动性强的景点,并不断通过陶瓷嘉年华、主题展览等大型节庆活动带动陶瓷旅游业。当地居民几乎都从事与陶瓷有关的工作,超过千家陶瓷相关的工厂、大小商店琳琅满目,形成开放式、参与性强的集生活、生产、生态为一体的社区生态博物馆。 三、某城市创意工业遗产旅游借鉴 3.1政府扶持,行业主导 陶瓷工业旅游发展初期,陶瓷工会举办小型节庆和展示活动,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但效果甚微。此后,政府开始介入陶瓷嘉年华活动,使之发展成为长达一个月的综合性旅游资源,并出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老街再造计划”,建成陶瓷博物馆,通过空间规划,优化旅游环境,扩大旅游的规模和影响力。政府和当地组织相互配合,政府为地区发展提供政策、资源支持,当地从业者自发组成的陶瓷艺术发展协会、陶瓷文化观光发展协会,整合政府资源平台,负责活动执行、营销宣传、环境改造等事宜,共同推动了陶瓷工业旅游的快速发展。 3.2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非常注重陶瓷产品的创新,完成地方文史、资源的普查工作,对陶瓷产品进行分类,结合生活、时代审美的变化和游客需求,将传统的陶瓷制品转向艺术创作和陶瓷生活功能结合的精致艺术品。从业者不断增加创意性陶瓷产品及陶瓷文化衍生品,使产品更加贴近生活和游客,构建陶瓷文化商品品牌,出现中国风创意陶瓷艺术品、创意陶瓷餐具、耳钉等类型多样的创意产品。 3.3丰富文化体验活动 注重通过长期的体验活动培养忠诚度高的游客,针对不同游客设计相应的陶艺研习课程,如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教师研习教室、研习课程及教学信息;训练中小学生担任导览员课程等。同时,通过持续的陶瓷技术研习班、国际研讨会等活动逐步成为陶艺爱好者、学者和从业者研究、创作交流的场地,促进陶瓷文化体验活动的不断创新。 3.4精致创意景观设计 人造景观以陶瓷创意文化为主题,主要表现在陶瓷产品、装饰品、景观小品和空间设计上。作为商品、艺术品和旅游产品的陶瓷产品随处可见,陶瓷元素的装饰品和景观小品分布在区的各个角落,如博物馆寄存柜上的陶片装饰、老街休闲座椅上的陶瓷花纹装饰、桥体上的陶瓷构件、陶瓷制成的伞筒、大型陶瓷雕塑与陶瓷艺术品摆件等。空间设计方面,民众也会借鉴老街不同风格店铺、“生活好美丽”商品店及其分店的摆设方式和空间设计。 四、经验与启示 4.1地方文化特色突出,社区营造贴近生活 文化创意产业建立在与生活环境的彼此依存关系上,强调保存传统和地方魅力,发掘地方创意与特色。重视当地陶瓷文化的延续和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强烈历史感、文化认同感的特色文化空间。地方文化特色突出,是创意工业旅游值得借鉴的地方。形成了社区生态博物馆开发模式,社区居民、店主、厂商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人和参与者,使创意旅游融入更多民众的陶瓷故事、地方特色等生活元素,提高了他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及发展创意文化旅游的使命感,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文化与生活的传承中发展创意旅游,让整个充满人文情怀,长久地保持了吸引力。 4.2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打造遗产旅游廊道 旅游地资源独特性越突出、构成种类越多、综合性程度越高,开发后的游客生活越丰富多彩,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从仅有的陶瓷工厂和商店,到当前的综合性工业旅游目的地,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不断挖掘和丰富主题文化内涵,围绕工业遗产主题,以文化创意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与保护初探

1.丽江古城概况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县,又名大研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它起源于唐代的三赕城,历史上是多元文化角逐的重要场所,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被誉为是中国传统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和典范。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在城市格局、街道布置、民居建筑极具特色。古城蕴藏着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纳西文化内涵,是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到丽江游览的主要文化资源。丽江人民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造就和发展并形成了古城纳西族人特有的人生观、道德观、生态观和审美观。丽江古城发展与演变经历了一个多因素渗透、互动的过程。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优势: 丽江古城拥有着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古城建筑集汉、藏、白等各民族之大成,并具纳西族独特风格,是中国现存古城中极为罕见,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选址和布局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和黑龙潭水系。建筑物依山就势,层叠起伏。“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成为古城的一大特色。 纳西文化,纳西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他们的文字是云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象形文字。千多年前,纳西族信奉多神的原始巫教“东巴教”。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东巴文化包括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舞蹈等,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因此,

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极大关注与重视。东巴文被誉为“东巴文化的瑰宝”是纳西族在传统宗教东巴教的经书中使用的一种图画文字。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劣势: 丽江古城旅游产业相对较单一,丽江古城的景点就只有古城、古镇、黑龙潭公园,而且,丽江古城商业化较严重,使古城的环境压力增大,不利于古城的维护,有的地方拥有比较完整的纳西原始民居,但是,由于开发的不到位短期旅游的游客并不能完整的游览整个古城。 基础设施还不是那么的健全有待改善,如丽江的公交路线还不是那么的合理,对相关的服务从业人员的管理还不是那么的完善。旅游旺季的接待能力也不是那么的好。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机会: 随着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完善,特别是对于旅游业来说,,国家准备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对于丽江来说是个提升和完善丽江的绝佳旅游胜地的机会,丽江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许多可以开发而尚未开发和完善的景区景点,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依托丽江古城的优势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如:老君山的开发。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威胁: 随着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游客的大量涌入引起物价的上涨;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文化的不良“示范效应”如:良莠不齐,崇洋媚外;干扰当地的居民的正常生活;传统文化被不正当的商品化;增加污染源,降低环境质量;人口密度增大,生活空间狭小;危及历

唐山市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唐山是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工业旅游资源数量丰富,但其工业旅游的发展却刚刚起步,落后于其他城市。针对这一问题以及唐山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打造国家知名旅游城市的需要,本文从工业遗产旅游、工业科普旅游、工企文化旅游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促进唐山市工业旅游发展的多种模式。 关键词:唐山市工业旅游发展模式 工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它是以工业历史遗产、工业生产过程及技术、企业文化等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座成功的机械化矿井、第一件卫生瓷都是在这里诞生的。本文基于对唐山市具有的工业旅游资源、工业企业产品属性及内外环境的综合考虑,探索适合唐山地区工业旅游发展的多种模式,为促进唐山旅游产业的发展,展示唐山强大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企业形象指明方向。 一.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模式 工业遗产旅游就是将废弃的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等进行改造、再利用,使其具有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根据唐山市工业遗产存在的形态和功能,其工业遗产旅游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模式: (一)博物馆模式 博物馆模式工业遗产旅游是以现代博物馆的方式向游客展示原有的或经改造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等,以活化工业生产的历史感、真实感。 唐山以煤兴市,而有130多年历史的开滦集团被称为“中国路矿之源”,创造了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十余项第一,遗留和保存了丰厚的矿业遗迹。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使开滦集团在以旅游的方式保护和再利用这些工业遗产上取得了成功。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主要由“中国北方近代工业博览园”、“老唐山风情小镇”、“开滦现代矿山工业示范园”三大园区组成。已对公众开放的中国北方近代工业博览园坐落在具有“中国第一佳矿”美誉的开滦唐山矿工业广场,百余年积淀下来的各种工业遗迹和遗存在其中星罗密布,其中有至今仍年产煤炭400万吨的中国近代第一眼机械化矿井——唐山矿一号井;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上的铁轨;中国迄今存世最早的股票——“开平矿务局1881年股票”;记载着1901年至1952年开滦经营状况的1661册“羊皮蒙面大账本”;上世纪20至40年代从比利时、加拿大、英国购买、至今仍担负煤炭提升任务的电力绞车;上世纪30年代英国生产的发电机组;新中国最早制造的井下综采液压支架、开拓液压钻车、掘进机等;废弃的唐山矿半道巷也被改造成反映开滦集团煤炭生产场景的“井下探秘游”。 启新水泥厂即现在的冀东水泥集团启新水泥有限公司具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桶水泥的诞生地。然而水泥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迫使这个百年老厂整体拆迁至古冶区启新采矿场,现仅存5条水泥窑生产设备、发电厂汽轮机及欧式高大厂房建筑,计划将其改建为中国水泥工业博物馆暨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不仅能够保存这些见证中国水泥发展历程的历史文物,也使人们重温了中国水泥工业和唐山市的历史发展。目前,建于4至7号窑窑头位置的博物馆展陈中心已基本落成,游客可以在这里看到光绪三十二年的自建汽轮发电机组,宣统三年的生料、水泥磨机,民国十年的大型旋窑。游客还可以通过6、7号窑头和其他辅机设备直观感受水泥烧制的生产过程。 开滦集团、启新水泥厂博物馆的建设为唐山市发展其他工业遗产旅游项目提供了经验。唐山机车车辆厂(原胥各庄修车厂,今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历经1976年大地震,百年老厂几乎被夷为平地,震后另辟新址重建,老厂现有地震遗址,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唐山机车车辆厂现保存的工业遗迹主要有铸钢车间南北走向的3间厂房,建筑面积9072平方米;从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模式研究

济学与经济管理类刊】 【打印】【保存】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模式研究 孙根年 【专题名称】旅游经济 【专题号】F9 【复印期号】1999年01期 【原文出处】《资源科学》(京)1998年06期第40~44页 【英文标题】RESEARCH ON MODEL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NATURE RESER-VES OFCHINA SUN Gen-nia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 【作者简介】孙根年陕西师范大学西安710062 男,37岁,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环境学的教学研究,主编有《旅游环境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专著5部,发表《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等学术论文14篇。 【内容提要】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是自然保护事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依据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将旅游业划分为4 种生态类型,又依据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可开发程度,将自然保 护区划分为5个生态旅游开发等级;在此基础上依据自然生态— 经济开发对应关系,提出了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的模式及开发 程序;最后,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业开发政策进行了探讨。 To develop ecotourism in nature reserves of China aims at keep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natur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According tothe impact of tourist activities on environment,four ecotypes areidentified in terms of tourism in the study. Furthermore,fiveexploitable degrees of nature reserves a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ecotourism

浅谈我国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浅谈我国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闾平贵1,周章2,魏向东1 (1.苏州大学旅游系,苏州215123;2.江苏省旅游局规划统计处,南京210003) 摘要:工业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适度开发是城市化进程中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并借鉴国际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对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所谓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1]。进入19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我国城市进入一个以更新再开发为主的发展阶段,旧城更新改造的主要对象就是大量的产业类历史建筑与地段。传统工业或迁离城市,或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各地留下了很多工业旧址、附属设施、机器设备等工业遗存,形成了城市重组过程中的“灰色斑块”和不活跃的城市内部空间。这些工业遗产是城市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也是城市的一种特殊语言、特殊的历史记忆与景观,我们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效益,更要考虑其历史文化价值[2]。保存有价值、有特点的工业遗产,寻求适度合理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促进工业遗产地经济繁荣和历史文化传承,已经成为工业遗产保护及旅游发展的热点问题。 2 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 跟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可谓是一枝“晚开的花朵”[3]。19世纪中期,英国就开始重视工业遗产保护问题,并举办关于工业遗产的展览。1950年代以后,伴随工业考古学的兴起,对工业遗产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关注迅速增多,一些工业化国家如德国、美国、法国等都纷纷开展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许多政府和非政府国际组织也积极推进工业遗产保护活动[4]。1986年,英国的铁桥峡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一个工业文明世界遗产。截止2OO6年底,已有23个国家的43项工业遗产列入世界保护名录,但我国只有一项——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从拥有工业遗产项目数与该国总遗产项目数的百分比看,我国排在第20位。 近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一些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虽然规模和范围都非常有限,但其中不乏较为成功的案例,如中山市的岐江公园、福建省对马尾造船厂的保护利用等。2001年,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和青海省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2006年4月,又有9处近现代工业遗产进入第六批“国保”单位名录,包括黄崖洞兵工厂旧址、中东铁路建筑群、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石龙坝水电站、个旧鸡街火车站、钱塘江大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导弹卫星发射场遗址和南通大生纱厂。这些表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序幕已经拉开。 收稿日期:2008-10-23 作者简介:闾平贵(1978-),男,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与旅游规划;周章(1979-),男,湖南株洲人,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管理;魏向东(1963—),男,江苏海安人,复 旦大学博士,苏州大学旅游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旅游文化与旅游规划。

贵州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贵州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开发初探-旅游管理 贵州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杨丽 本文通过对赤水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了目前赤水丹霞关于发展生态旅游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在分析现有旅游相关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在资源开发的理念、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问题、旅游硬件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引进等对策和建议。 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旅游这一产业的兴起正在逐步加深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呈现出各式各样不同的旅游类型,但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相互矛盾作用的情况下,生态旅游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如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而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好评,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的发展。在贵州旅游大发展的今天,赤水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新时期贵州旅游发展的一张王牌,特别是赤水丹霞申遗的成功,给赤水的生态旅游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赤水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在旅游开发和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不足,要用科学的合理的开发理念对生态旅游进行整体规划和打造,构建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品牌,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到贵州旅游。 一、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赤水自然资源 赤水市海拔220m—1700m左右,属于中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年降雨量1279毫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3%,居全省第一,由于赤水市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亚热带植物生长,生物资源也特别丰富,

植被类型大致分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四个纲群,市内具有多姿多采的瀑布类型、千姿百态的竹林景观、丰富繁多的生物种类以及典型的丹霞地貌,这些构成了多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而赤水又被誉为镶嵌在中国西部的“宝石”,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 (二)赤水人文资源 赤水市在贵州省的西北部,与四川南部的泸州等市接壤,是川黔边贸的重要纽带、也是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重镇,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城”之称。全市仅“省保”文物单位就有十余处,在省内并不多见。赤水还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举世闻名的“四渡赤水”,使赤水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圣地。赤水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第一,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表现在受巴蜀文化和贵州夜郎文化以及荆湘文化影响至深;第二,特色文化内容丰富,包括桫椤、竹子、丹霞、瀑布、盐运等地域文化;第三,红军长征文化成为经典,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震惊中外,威名远扬,除三渡赤水外其余都在赤水境内完成。 (三)赤水旅游市场发展统计 赤水市旅游局最初成立于1988年,1988年到1999年期间赤水旅游产业发展十分缓慢,旅游市场格局单一而薄弱,国内旅游仅有小规模的差旅和公务活动,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出境旅游。1988年年接待游客不足5000人次,游客来源主要为周边地区的商务、探亲访友游客,不过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客源市场扩大到四川、重庆、长三角、珠三角、西北等地,游客增长近500倍,年均增幅达30%以上。2011年,赤水市游客人数达253.62万人次,同比增长4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