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理念考试《英语教学理论》模拟试题附答案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理念考试《英语教学理论》模拟试题附答案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理念考试《英语教学理论》模拟试题附答案

高中英语教师新课标教学理念考试:《英语教学理论》模拟试题

(附答案)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考试

2.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试卷纸上答题无效

........

4.交卷时,试卷纸和答题纸都必须交上,否则答题无效

......

一、判断题。判断正确(T)或错误(F)。(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现代语言学家们普遍认为,语言符号和它们所指的事物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2.语言是个具有单层面结构的、具有生成性的系统。

3.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是以不同的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为基础的。

4.根据中国大陆英语学习的环境特点,我们应考虑如何为英语教学创造更好的环境,向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入。

5.主张语法——翻译法的学者认为外语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动化使用外语的能力。6.十九世纪后期的外语教学改革者们对语言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其中包括认为口语是第一性的,教学法应反映这一基本原则。

7.交际法的课堂生动活泼,有角色扮演、解决问题等课堂活动。

8.在语法翻译法的课堂里,语法是以归纳法的途径教授的。

9.“视不同社会的信念系统之不同,死亡的说法亦会有差异,在西方是见上帝,在我国,解放前是见阎王,解放后是见马克思。”这个例子说明了语言是一个受规则支配的系统。10.语言在语言社团或语言文化中发生作用,因此,语言和文化有着极密切的关系。11.除了一些有生理或心理障碍的人外,所有的人在一两岁的时候就能使用某一语言进行交际。

12.教无时无刻不与学相连在一起,所有学科的理论直接影响着语言教学理论的建立,也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采用。

13.在中国大陆,英语是作为第二语言来教授和学习的。

14.语言可以是声音的,也可以是视觉的。

15.到了十九世纪中期,由于相互间口头交际需要的增加,欧洲人越来越发现语法——翻译法的不足,他们受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强调学生在学语言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16.十九世纪后期的外语教学改革者们对语言教学的看法包括“语言教学应重视语法分析”。

17.二十世纪初,德国人贝力子创办的“贝力子外语学校”遍及欧美各国。贝力子学校所使用的直接法的原则和步骤包括:用归纳法教授语法。

18.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听说法”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理解和采用,并有取代在它以前发展起来的其他外语教学法的趋向。

19.交际法强调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20.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有如下几个特点:1)在课程的总体目标设计上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2)以目标分级方式设计新的英语课程,取代现行大纲分学段、分年级的设计模式。3)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突出语言的实践性,适当提高对词汇的要求。4)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体系不仅包含对学生的评价,而且提出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并提出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进展评价的思想。5)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创设良好语言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终生教育创造条件。

二、配对题。选择一个正确选项,每个选项可以多次使用。(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

30分)

A.语法翻译法B.直接法C.情景法D.听说法

E.认知法F.交际法G.全身反应法

21.教师被看作语言的交际伙伴,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上的顾问和学生学习外语的带路人(facilitator)。

22.在该教学法的课堂里,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是个语言模仿者,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教师会鼓励他们多提问和多做一些控制性较少的活动,如对话等。

23.认为学习外语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外语培养其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为达到此目的,学生必须掌握外语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24.在该教学法的语言理解阶段,教师提供易于使学生发现规则的语言材料,学生要理解教师讲授或提供的材料,发现和总结语法规则。

25.重视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强调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听和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6.该教学法的得名主要是由于它主张在外语教学时外语词语应该同它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直接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直接的,它不需要通过翻译作为中介。

27.该教学法又称口语情景法,是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期间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创立起来的英语教学法。

28.提倡该教学法的亚历山大把教学活动总结概括为:提出情景,学习语言;听说领先,反复操练;书面练习,巩固结构。

29.利特尔伍德(Littlewood)把该教学法的教学活动分为交际前活动和交际活动两个阶段。30.该教学法的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是:教师要求学生在提问或对教师的问题作答时,均以完整的句子说出问句或答句。

31.在该教学法的课堂里,一般来说,教师是命令的发出者,学生则是对命令作出反应的人或者是命令的发出者。

32.该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常常是:1)教师用母语简单介绍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并对文章的大意进行译述。2)教师带读单词表里的单词。3)教师对课文逐句地翻译。4)让学生直接阅读课文,并做一些阅读理解的练习。5)布置学生做一些笔头的翻译练习。33.如果说,在该教学法的第二阶段中,练习是紧扣课文、围绕课文的语言点进行,并且控制性较大的话,那么,在该教学法的第三阶段中,教学活动应该是控制性不很大,使学生享有更大自主权的交际性练习。

34.该教学法又称功能法或功能——意念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西欧共同体国家。

英国学者为创立该教学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5.认为外语教学应与母语脱钩,因此,在采用该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课堂里,母语是避免使用的。

三、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36.查理兹和罗杰斯在他们所著的《语言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中,把构成各种教学方法的组成部分描述为___、设计(Design)和步骤(Procedures)。

A. “观点”(Approaches)

B. 大纲(Syllabus)

C. 教学活动(Activities)

D. 师生角色(Teacher and student roles)

37.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可视为一个___的系统,这个系统由结构相关的成分构成。

A. 具有生成性

B. 具有交际功能

C. 把意义编成了语码

D. 把语码转换成了意义

38. “___;语言是一套习惯;教授语言,而不是教授有关语言的知识;语言是讲那种语言本

族语的人所说的话,而不是某人认为他们应该怎样说就怎样说;各种语言不尽相同,它们存在着差异。” 这些原则,成为听说法的语言观,它直接影响着听说法的建立和发展。

A.语言是口语,不是书面语 B. 语言是书面语,不是口语

C. 语言既是口语,也是书面语

D. 语言既不是口语,也不是书面语

39.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___的公式,即刺激——反应模式。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结构主义语言学

C. 功能主义

D. 转换生成

40.对比分析学者拉多认为,在外语学习中,当外语的结构和母语的结构___时,学习困难和错误就会出现。

A. 相同

B. 相近

C. 既不相同也不相近

D. 不同41.错误分析学者发现外语学习者会使用___进行交际,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

A. 中继语(interlanguage)

B. 目标语(target language)

C. 本族语(native language)

D. 母语(mother tongue)

42.根据语言学家科德的错误分析理论,如果学习者有了某种交际意图,但又未掌握表达这种意图的方式,因此他只好从已知的语言素材中去搜罗一些手段以仓促对付,这时候他所犯的错误属于___。

A. 形成系统前的语言错误(pre-systematic errors)

B. 系统的语言错误(systematic errors)

C. 形成系统后的语言错误(post-systematic errors)

D. 非系统的语言错误(non-systematic errors)

43.1966年,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发表了“语言学理论”,认为“___”,语言像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受着规则的支配,且具有生成性。

A. 语言是习惯的结构

B. 语言不是习惯的结构

C. 语言是后天习得的

D. 语言是模仿得到的

44.根据迪拉(Diller)的论述,认知法的四条原则包括:1)活的语言具有受规则支配和创造性的特点;2)语言规则有其心理现实性。语言的使用者能自动应用规则来生成句子,反映了他们对规则的掌握。3)人类___。4)活的语言是我们能用作表达思想的语言,语言与意义和思想有联系。

A. 是靠经验获得语言的

B. 是靠经模仿获得语言的

C. 具有后天模仿语言的能力

D. 具有天赋学习语言的能力

45.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的___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机械地形成刺激——反应

的联结,而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A. 认知发现学习学说

B. 行为主义学说

C. 转换生成理论

D. 语言功能理论

46.1965年,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句法理论面面观》(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里,把“能力(competence) ”和“___”两个概念引进了语言学的研究。

A. 技能(skill)

B. 能量(energy)

C. 知识(knowledge)

D. 表现(performance)

47.根据海姆斯的___理论,如果一个人知道I want going home是错误的,并能讲、或写出

I want to go home,那么我们就说他在某种程度上能识辨、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即他在

某种程度上懂得形式上的可能性。

A. 交际功能

B. 交际能力

C. 语言功能

D. 语言能力

48.根据韩礼德对语言的交际功能的分类,如果一个小孩想要他的爸爸带他去公园玩,因此他对爸爸说“Dad, today is Sunday.”而他爸爸听后明白了他的用意,我们可以说,这时候小孩所使用的语言具有___功能。

A. 相互关系

B. 想象

C. 工具

D. 描述功能

49.按照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 Krashen)的习得和学习假设的解释,“习得”是___过程,而“学习”是指___过程。

A. 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的

B. 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的;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

C. 后天获得语言的;先天获得语言的

D. 模仿语言的;创造语言的

50.按照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 Krashen)的说法,学习的___只有具备下面三种条件才能发挥:首先,必须要有充裕的时间,其次,必须把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的正确性方面,最后,必须懂得怎样运用规则。

A. 自然顺序

B. 监察作用

C. 情感过滤

D. 语言输入

51.根据对比分析理论,一个人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最大的障碍是___。但不少学者发现对比分析不足以说明外语学习者错误的原因。

A. 语法知识的贫乏

B. 词汇量太小

C. 来自母语的干扰

D. 语言输入不够

52.根据Canale 和Swain的交际能力理论,如果一个人知道如何开始对话、如何转换话题、

如何结束对话,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个人具备了___。

A. 语法能力

B. 社会语言能力

C. 语篇能力

D. 策略能力

53.根据克拉申(S. 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语言输入在进入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

(LAD)的时候,会受到___的影响。

A. 智力、情感和环境

B. 自信心、焦虑程度和动机

C. 输入、处理和输出

D. 学习者本身、教师和语言材料

54.斯温纳(M. Swain)认为___对第二语言习得有显著的作用,它可以促使学习者注意语言形式,为学习者提供检验假设的机会,并使学习者有机会进行反思。

A. 语言输出

B. 语言输入

C. 听和说

D. 读和写

55.根据“自下而上”的模式理论,人们的阅读理解过程是一个___的过程。后来人们发现,这个模式忽略了阅读者的主动作用,没有考虑到阅读者是个信息的积极处理者这一事实。

A. 解读

B. 解码

C. 交际

D. 获取信息

56.根据“自上而下”的模式理论,人们的阅读理解过程是一个___的过程,阅读者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他不但需要语言知识,还需要相关的背景知识。

A. 解读

B. 解码

C. 刺激——反应

D. 预测——验证

57.认知法是建立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和认知发现学习学说的基础上的。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的___,而认知发现学习学说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规则的能力。

A. 先天性和习惯性

B. “习得”与“学习”的差异

C. 规则支配性和创造性(生成性)

D.习得机制与语言表现

58.“错误分析”理论学者理查兹认为外语学习者的错误出之三种原因:1、母语的干扰;2、___;3、教学或教材不当。

A. 对规则的过渡概括或应用规则不完全

B. 没有养成好的语言习惯

C. 缺乏背景知识

D. 缺乏交际能力

59.根据Canale 和Swain的交际能力理论,如果一个人具有社会语言能力,那么他那就___。

A. 能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B. 具有较高的社会交际能力

C. 能根据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的交际功,恰当地选择语言形式

D. 知道哪些话语是可行的,哪些话语是不可行的

60.根据韩礼德对语言的交际功能的分类,如果一个播音员正在播天气预报,这时候他使用

的语言主要具有___功能。

A. 工具

B. 个人

C. 想象

D. 描述

四、问答题。(25分)

请你选择“英语课程标准”的一个特点,以此特点为主题,谈谈你认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体现这一特点,以确保“课标”的贯彻实施。

要求:

用中文作答。

字数:200 – 500字

在答卷上作答。

注意:在试卷纸上答题无效;

.......

.........试卷纸和答题纸都必须交上,否则答题无效。

《英语教学理论》模拟试题(第一套)

答案

一、判断题。判断正确(T)或错误(F)。(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0: (F)(F)(T)(T)(F)(T)(T)(F)(F)(T)

11-20: (F)(F)(F)(T)(F)(F)(T)(F)(T)(T)

二、配对题。选择一个正确选项,每个选项可以多次使用。(共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30分)

A.语法翻译法B.直接法C.情景法D.听说法

E.认知法F.交际法G.全身反应法

21.(F)22.(C)23.(A)24.(E)25.(A)

26.(B)27.(C)28.(C)29.(F)30.(B)

31.(G)32.(A)33.(E)34.(F)35.(B)

三、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36-40:ACAAD 41-45: AABDA 46-50: DBCAB 51-55: CDBAB 56-60: D CACD

四、问答题。(20分)

(答案略)

注意:在试卷纸上答题无效;

.......

.........试卷纸和答题纸都必须交上,否则答题无效。

一、填空题:

1、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______________培养的倾向,强调

课程从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____________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

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参考答案: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学习兴趣、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积极的情感

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_________和形成

有效的___________,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____________;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________ __________;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______________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

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答案:激发和培养、习惯、学习策略、合作精神、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西方文化

3、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_________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_________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_________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参考答案: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

4、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_______________,说和写是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_______________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______________ _,又是_______________。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参考答案:听、说、读、写,理解的技能、表达的技能、综合性语言、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手段、能做什么)

5、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五方

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

6、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

_____等。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参考答案: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7、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参考答案: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

二、简答题:

1、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六大基本理念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2、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请列举英语课程标准提倡的八大评价建议。

参考答案:

(一)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二)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三)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四)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五)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六)注意3一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七)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八)各级别的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一、前言 伴随着中学英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浩荡春风,教纲在变,教材在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在变,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就高中英语新教材(人教版)在课堂上的深入使用方面,许很多多的英语教师大胆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不能说就完美无缺,没有问题。在教学的有效性上还有所欠缺,学生对英语的应用水平还不足.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存有.本文就对教学中存有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阐述一下我的观点,与大家探讨. 二、教学中的问题: 现代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水平;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的水平;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与表达的水平。不过当前有部分英语教师不能准确地理解英语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结果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作者通过在学校的听课,与教师座谈及学生的交流中,发现高中英语教学存有的问题较多,特别是高中新教材的教学,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环节的基本矛盾。我们虽然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毋庸质疑,但是从实际的、常规的课堂教学过程来看,至今,课堂教学中还尚未真正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课堂上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仅仅忠实的听众,忽略了学生的学(自

主学习水平)。相反,有些教师利用新教材组织了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但是,也只能说它是一种表象而已(突出地表现在公开课上),“花拳秀腿”,没有实际的意义。有的教师在处理该教材的过程中,要么出几个问题学生自学,要么让学生试讲,要么搞些同步导练就算“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这两种做法都是片面的。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获得真正的英语交际水平。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要持续地转变自己的主导角色,或者充当总指挥,总导演与裁判员的作用,构思,编排,组织和评价课堂练习活动,或者“传道,授业,解惑”,充当英语基础知识的有效讲解者,或者充当“划船水手”的作用,与学生平等地完成课堂教学活动等。 2、滥用教学媒体和教具 新教材突出了英语语言的交际功能,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相关,时代感强。所以,若能合理使用教学媒体,就能改变传统的“教师一枝粉笔、一张嘴,从头至尾一言堂”的局面,若能将媒体使用恰当,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准确模仿与交际,而且,能够很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显示其直观性与化繁难为简易的最优功能。不过,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频繁地使用教学媒体,以机代人。该用的地方使用,不该使用的地方也使用;该用的教具用,不该用的教具也“闪亮登场”。结果,整节课鼓声、钟声、歌声、欢笑声与吵闹声不绝于耳,仿佛来到了金戈铁马,喊杀声一片的“古代战场”。所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滥用教学媒体和教具的现象,是当今从教者应该注重的问题之一。

“慢”教育理念下高中英语特色教学“新策略”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511933856.html, “慢”教育理念下高中英语特色教学“新策略”探究 作者:孙小智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48期 摘要: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实施的是一种追求学生快速反应、大量练习的“快”教育模式,很多学生更多掌握的是词汇与语法知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英语思维和应用技巧。良好的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是一种立足教学规律基础上的个性化“慢”教育,通过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和实践应用的空间,从而使英语教学实现从静态课堂向动态成长的全面升级。本文拟从高中英语特色教学“慢”教育理念的内涵本质认知出发,着重探究“慢”教育理念下高中英语特色教学的实施“新策略”。 关键词:“慢”教育理念高中英语特色教学“新策略” 应用探究 引言 “慢”教育理念影响下,实施高中英语特色教学时,要从学生的语言思考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出发,通过诠释生活内容,丰富学生参与性,构建趣味、生动的高中英语教学机制。 一、高中英语特色教学中“慢”教育理念的内涵本质 高中特色英语教学应该实施“慢”教育理念,通过积极诠释生活内涵,聚焦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构建正确的考核导向,从而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的特色效果。 1.“慢”教育的基础是树立正确的教学考核体系 “慢”教育的基础是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成长,对于任何一门教学来说,学生的学习与进步都在“点滴积累”,因此,科学的学生培养机制,应该建立在“持续”提升视角。在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时,想要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不能使用死板的成绩作为教学考核,要关注学生的语言技能学习与语言思维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通过学生“慢”读,老师“慢”讲,推动英语教学创新[1]。 2.“慢”教育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思考与应用能力 在传统高中英语教学时,老师过多强调学生对词汇、语法的学习,在具体考核上,也以“成绩”为标准,因此盲目追求“快速阅读”“快速教学”,从而优化学生成绩。但是,从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的全新诉求看,一味追求教学速度和成绩,很难让学生深层次形成必要的英语思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1-03-18T11:46:39.0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刘晓丽 [导读]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些学生觉得学习高中英语吃力。尤其是实行新课改以后,他们表现得更加的不适应。刘晓丽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057151 我省自从2009年推广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的一线教师通过各个方面(包括收看、收听省教育厅的远程培训和我们学校的自身培训)的培训,使我们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从教学教法上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提高。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需要转变观念,才能与时俱进,提高授课效率。有些老师平时不注意学习研究,对现代教育理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手段一无所知,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满足于现状,把学生禁锢于他们设计的框框中,授课往往是从语言到语言,乏味单调,使学生处于一种“学外语就是读、记、背”的思想状态,跟不上教学要求,妨碍了教学顺利进行,真是一番苦心,但收效不佳。 下面我谈谈新课程改革的这两年来我的几点体会: 第一,学生的不适应性。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些学生觉得学习高中英语吃力。尤其是实行新课改以后,他们表现得更加的不适应。在初中阶段,教材浅易,对话丰富有趣,大多阅读课文篇幅较短,那么课堂上就有充分的学习时间,不需要课前花时间预习,学生对所学内容格外熟悉。即使他们不能说出语法上为什么,却能依葫芦画瓢地运用,在考试中也能得分。但是到了高中,情况却不同了。教学内容颇多,阅读材料篇幅较长,课时相对减少,对于阅读理解材料往往是篇幅很长的课文讲两课时才能结束。加之词汇量增多,语法较为集中,写作要求提高,课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而且,课后自习时间不足,没有计划,不做合理安排就不能及时有效地组织预习和复习,几单元过后心中便没底了。诸如此类的问题摆在我们教师的面前,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改变。 第二,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由昔日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认为教师首要和基本的职能就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在学校教学中就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教师俨然成为“知识”的天使而存在着。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这种看法已经开始改变,“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教师要在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充分发挥促进者的作用,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 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平等的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快速地成长提高。 第三,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如何培养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提升教学效果至关重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会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相反,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出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地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要走进学生的生活,观察学生们的喜怒哀乐和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学生认识到你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第四,要形成高效的教学模式。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教学形式而存在的,离开了一定的教学形式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又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如教师、学生、媒体(即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 如果在教学中能实现以下四个转变,我想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一定会到来: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权威型转变为伙伴型。 2、学生地位的转变: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 3、媒体作用的转变:由演示工具转变为认识工具。 4、教学过程的转变:由传授型转变为引导型。教师要从知识的直接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体现在讲授上,也不再体现在形式上,而是体现在进行周密、科学的教学设计和精心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更高层次的间接形式上,或是体现在帮学生将无序的知识整理为有序的知识上,体现在帮助学生将错误的知识修正为正确的知识。这种转变是教师的教学责任,也是模式构建发展的必要条件。 要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让学生既体验到努力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又敢于承认存在的问题,并设法解决。总之,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和热情,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保证了学生正向发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法(1)

1.第1题 In meaningful practice the focus is on the production, comprehension or exchange of ___. A.structures B.sentences C.form D.meaning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I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very often, too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___, with little or no attention paid to practising language skills. A.linguistic competence B.linguistic knowledge https://www.360docs.net/doc/d511933856.html,nguage use https://www.360docs.net/doc/d511933856.html,nguage functions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One of the reasons of providing the students with a variety of speaking activities is that the variety of activities helps ___. A.keep motivation high B.de-motivate students C.memorise the speech D.learn the dialogues by heart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PPP and TBL are two approaches to language teaching. PPP stands for Presentation, Practice and Production and TBL stands for___.

“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调查问卷

“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调查问卷 您是: 教师(),在校学生()年级,大学毕业()年,行业人士() 调查目的: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与创新合作研究及任务驱动为特征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应该如何评价大学教师特别是教学型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耽搁您一点点时间,完成如下调查问卷,您只要在相应选择项后的括号中打上“√”即可。谢谢! 1.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应该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否(),不确定() 2.教师认真备课应该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个依据,是(),否(),不确定() 3.教师教学工作量多少是评价教师工作的一个依据,是(),否(),不确定() 4.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类型(课堂教学、课程辅导、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实习实验、指导学生竞赛、指导素质拓展)越多越好,是(),否(),不确定()5.大学教师必须参加教学改革和研究,是(),否(),不确定()

6.大学教师必须参加科学研究,是(),否(),不确定() 7.课程建设应该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个依据,是(),否(),不确定() 8.科研工作量可以代替教学工作量,是(),否(),不确定() 9.教师必须要有企业实践经验,是(),否(),不确定()9.学生的评教分数是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主要部分,是(),否(),不确定()10.领导必须参加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是(),否(),不确定()12.教学督导必须参加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是(),否(),不确定()13.是教师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否(),不确定()14.教师担任学生的专业导师工作应该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依据,是(),否(),不确定()15.专业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应该区别对待,是(),否(),不确定()16.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多传授给学生实际工作经验,是(),否(),不确定()17.一个好的理工科教师,大部分课堂时间是教学生解题,是(),否(),不确定()18.一个好的教师,大部分课堂时间是教学生前沿知识,是(),否(),不确定()19.大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大部分

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藁城市第一中学曹春峰 摘要: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中英语教师把新的理念引入教育教学,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指出落实新课改精神的关键在于教师,全面转变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理念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新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改教学理念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新课改突出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新理念,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是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在几乎所有的英语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形式,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自主和合作。主要表现在: (1)自主学习无法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在一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中,有的教师提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挑,这样的课堂教学漫无边际,费时低效。从而导致学生所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大多数是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流于形式,为自主而自主。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是教师价值的引导和启迪。 (2)合作学习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如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从而产生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但实际上却思维含金量很低,相互作用效果很差。 2、对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 高中英语新课改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许多高中英语教师仍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对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英语新课改该如何应对

浅谈高中英语新课改该如何应对 摘要】新课改突出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新理念,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是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422.6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2-0002-02 新的课堂改革迎面而来,高中英语也需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新课改突出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新理念,使学生能自主学 习和合作交流是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在几乎所有的英语课堂上,我 们都可以看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形式,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 引入课堂。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紧跟时代 的发展,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使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 得于顺利实施。 一、要求教师首先适应新课改要求 全面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新课改的基础是教师,全面提高高中英 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就成为新课改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 1.高中英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高中英语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树 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 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重视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目的,加强运用英语语言对 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 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 人才培养的要求。 2.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让学生拥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条件,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 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方式,但自主学习必 须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必须在教师的指导 下进行。为此,首先,教师要根据所学语言内容设计出当前学生能够使用所学语 言的情景。其次,要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材料,并使学生能驾驭这些材料。再次,要交给学生使用语言材料完成的交际任务并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实施计划。最后,对自主学习的结果给予合理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赞扬、关注每 个学生的闪光点。 3.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新课改要求高中英语教师 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为此,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正视自己英语学习和教学的习惯和经验,利用教学过 程中教材的使用、师生的互动、同事之间的相互听课、说课和研讨,评价自己和 同事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教育教学经验,澄清自己日常教学行为和想法,以便更好地、经常性地检测课堂教学情况,从而不断修正、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养成教 师的专业气质。 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中学生年龄小,阅历少,对学英语的目的往 往不十分清楚。他们把英语学科简单看作是升学考试中要通过的一个考试科目。 学英语只是为了考学,没有什么兴趣而言。对于学英语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没有 动力也没有信心去解决,从而导致产生厌学心理。因此,要使学生学好英语,必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对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理解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对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 目标的理解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时代的发展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新教材的使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优化了英语教学过程,但与此同时也给高中英语的教与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积极地去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如何真正按照课改精神有效地改变我们的传统教学,以切实优化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这成为英语教育专家及广大英语教师极为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真正理解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 一、新课标高中英语新教材的特点分析 新教材的内容符合高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主题鲜明,板块设计科学、新颖,所选用的材料多为生活中的真实材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且具有时效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它注重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和语言运用能

力,强调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及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策略探索 1、抓住基础不放松。词汇和基本的语言知识是语言大厦的基石。没有这些基石,语言学习便无从谈起。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词汇和基本语言知识仍不能被忽视。没有一定的输入量作保证,很难实现有效的输出。但输入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以词汇为例,词汇在大脑词库中是按语意领域分类储存的,所以可以按主题或意义或词根将词汇打包,采用词汇包的形式教授词汇, 并培养学生的词汇包意识。例如:学到A City of Heroes 一课时,讲到那里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引发学生思考他们的品质,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什么。这时教师便可以有意识的将学生提供的词汇以及他们想知道却不会表达的词汇打包列于黑板上:

最新整理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阅读能力的考查是英语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体现之一,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必须强化阅读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策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高中英语的教学法有哪些吧:高中英语教学法有哪些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知识的积累,阅读的速度,还取决于他阅读中的再创造,以及由此产生的创新意识,而这一切都与阅读量有直接的关系。知识是兴趣产生的基础条件,因而要培养某种兴趣,就应有某种知识的积累。学生的阅读水平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给予学生从易到难的阅读材料并进行有指导的阅读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找到成就感,尤其对于那些英语基础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将会改变他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另外作为教授非母语的英语课程的教师,要想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多了解这一种语言,或者通过这一种语言了解更多知识,还必须教授音标、单词、语法

等等在内的英语学习基础。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有: 1、略读 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 2、跳读 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细读 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

教师教学情况问卷调查表(5)

教师教学情况问卷调查表 为了解我校教师的教学情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特实施本次情况调查。同学们要本着客观、公正、负责的态度对授课教师的工作表现作以认真的评价,以有利于学校掌握真实情况。本调查表以无记名形式进行,以求客观和真实。 1. 你认为该老师上课时的出勤情况如何? a. 很按时,无迟到现象 b. 偶尔有迟到早退现象 c. 经常有迟到早退现象 d. 有缺课现象 2.你认为该老师对待你们的态度如何? a. 十分热情 b. 一般 c. 不够热心 d. 冷漠 3.你认为该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如何? 衍塞责,不负责任 4.你认为该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 a. 优 b. 良 c. 一般 d. 差 5.你认为该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如何? a. 纪律好 b. 纪律较好 c. 纪律一般 d. 较差 6.你认为该老师的授课声音如何? a. 声音宏亮,吐词清楚 b. 声音适中,能听清楚 c. 声音较小,听起来费劲 d. 声音很小,听不清楚 7.你认为该老师上课时讲解的知识是否通俗易懂? A. 清楚易懂 B. 较为清楚 C. 一般 D. 含糊不清 8.你认为该老师的答疑解惑能力如何? a. 很强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9.你认为该老师上课对启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如何?

a. 很强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10.你认为该老师的授课激情如何? a. 很强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11.你认为该老师调动课堂气氛的能力如何? a. 很强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12.你认为该老师的教学方法如何? a.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b. 能运用一般教学方法 c. 教学方法较为死板 d. 完全照本宣科 13.你认为该老师的课堂互动情况如何? a. 师生积极互动 b. 对学生的反应不够敏锐 c. 不重视与学生的沟通 d. 没有互动 14.你认为该老师的课堂教学节奏掌控能力如何? a. 很强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15.你认为该老师的作业量如何? a. 适宜 b. 偏少 c. 偏多 d. 太多以致无法完成 16.你认为该老师的作业批改情况如何? a. 认真负责 b. 一般 c. 不认真 d. 不批改 17.你认为该老师组织考试的情况如何? a. 认真负责 b. 一般 c. 不够客观公正 d. 不认真 18.你认为该老师的早晚自习情况如何? a. 每次都准时到并认真辅导 b. 有时到并认真辅导 c. 有时到也不认真辅导 d. 很少到 19.你对该老师教学情况的总体评价为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教育机智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教育机智 刘蕾 (江苏丰县王沟中学)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为使学生求知、做事、做人以及生活而运用的正确、灵活、行之有效的育人策略。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是形成教育机智的前提;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是教育机智产生的根源;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机智赖以生存的土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机智的重要内容。除了一般性的长效机智,作为一门有很多学生不愿学习的科目的教师,还要有相对的管理课堂的能力和及时的应变能力,这就是英语课堂上的教育机智。 高中英语教学教育机智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到了今天,人们把教育理解为泛指一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 教育机智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因时、地、人、事而采取的正确、灵活而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其中,机智是指脑筋灵活,能随机应变。作为老师,我认为,机智的内在根源应该是爱与责任,它几乎与宽容、关爱、温暖等是同义词。 尤其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在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且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也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适应当前的考试制度。作为英语教师,就必须灵活地运用教育机智,多想办法,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除了一般性的长效机智,作为一门有很多学生不愿学习的科目的教师,还要有相对的管理课堂的能力和及时的应变能力,这就是英语课堂上的教育机智。 下面,针对我个人对教育机智的理解和我在实际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措施,结合相应案例,浅谈一下英语教学中的教育机智。 一、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做正面鼓励,少批评学生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告诫那些惩罚学生的老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同样,魏书生先生在他的报告中说:如果你经常挑动他那根叛逆的神经,那他叛逆的神经就越来越发达,这就是用进废退么!所以我一般不批评学生,而是经常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他们。 比如,我班吴进同学,在高一时很调皮,经常打架、逃课,是全校知名的坏学生。上了高二,由于学习跟不上,他在英语课上学习态度也很不端正。有一次在上课时睡觉,我叫他起来,然而他的态度极为恶劣,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顶撞我。当时我很生气,但我做了冷处理,我说:i f y ou t h i nk yo u are ri g h,t p lease sit do wn!可是他听不懂,旁边的同学悄悄告诉他如果你觉得对就请坐下时,他反而不好意思的红了脸了,也就不好意思坐下了。课后我叫他到教研室,并对他说:学文科是你人生的一次机遇,父母为我们的成长操碎了心,咱们不图别的什么,只图用这两年的努力给家人一次发自内心的欣慰!他听了这句话当时很感动,接下来的几天表现非常好,我又在课堂上表扬他学习的积极性,在他的带动下,很多学困生都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教育机智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这是教育机智产生的根源。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果教师和学生一样以硬碰硬的态度对待,那么肯定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如果教师会冷处理,避免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转化危机,反而会逐渐取得学生的信任。我们都知道转化一个后进生就等于培养一个高材生,学生知道学习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就好开展了。 二、热爱学生,就要多与学生沟通,多给予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指导 我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课堂上的情况并掌握自己教学上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英语作文、背诵和写英语单词,也是希望通过学生做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自己的教学情况。我们学校的生源很一般,尤其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他们普遍存在英语较差的情况。作为英语老师,我让学生每天至少写五个单词,我抽取了二十多名学生进行长时间检查,同时对其它学生进行不定期抽查。一天写五个单词,十天就是五十个,日积月累,那么这些同学的词汇量就增加了。我还用这种方法经常提醒其他学生,文科生除了知识上的厚度,也需要知识的广度,所以必须注重积累,从量变达到质变。 我们都知道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句话,如果我们能以真诚的善良的负责任的心态去面对我们的学生,相信终有一天他们会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热爱学生的情感,不但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且是教师的教育机智赖以生存的土壤。 三、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在对绝大数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地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因为如果起初对他们的要求过于严格,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我要一点一点地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 就拿写单词来说,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写会当天所学的单词自然不成问题,但对底子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有困难。我在检查学生写单词的情况时,对那些学困生,刚开始那段时间,我一般先捡简单的单词听写,这样他们一般都能写上,我再一步步的加强听写的难度,由易到难,他们对写单词就有了信心,对学习其它科目也都有了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机智的重要内容。如果教师打击学生,学生就会对未尝经历的事心怀恐惧,不敢尝试,没有勇气去做。而有很多的学困生都是因为这一原因而不愿去学习,机智的教师应当循循善诱,鼓励学生走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四、利用优秀学生的特长,营造良好的学风 我通过让学生去写单词,发现刘婷婷同学写的单词难度大,而且听写时反应特别快,我就让她总结了写单词心得体会,并用一节课的时间讲了一下,很多同学都得到了启发,该同学讲的非常好,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同时,我也通过这节课发现了该同学的演讲才能,于是我推荐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英语口头作文比赛,在52进10的激烈角逐中,该同学顺利地通过预选,并且在决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这位同学的带动下,掀起了学习英语的高潮,我们班英语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教育机智要求教师要有灵活的思维能力,只有思维灵活的教师才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观察和处理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运用一些新办法来解决老问题。 综上所述,我觉得教育机智的实施并不仅仅是教师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是形成教育机智的前提;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是产生教育机智的根源;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机智赖以生存的土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机智的重要内容。同时,教育机智还要求教师要有灵活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稳定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并且树立威信和良好的形象。的确,教育工作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需要长期的耐心和始终如一的爱心才行。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个性特点和行为表现有了全面的掌握,才有可能充分估计到学生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使课堂充满生气、生机和生命,使教育工作取得预期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8. []魏书生报告内容5 [3]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黄冰第二语言习得入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英语天地 2.2007--22. ..2002. 4..2004. 81

高中英语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原则

高中英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一)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为他们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并使他们具备作为21世纪公民所应有的基本英语素养。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 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因此,高中英语课程必须具有选择性。而课程的多样化是实现课程可选择性的基础。高中英语课程既关注社会的需求,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完成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高中英语课程力求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选择中提高规划人生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

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四)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五)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高中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体系要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要有助于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高中英语新课标主要的教学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 高中英语课程的必修课是为每一个高中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共同基础的课程。因此,高中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中学生应该形成的英语共同基础是持续的学习动机和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打好高中英语课程的共同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

高中英语新课改 新理念 新方法

高中英语新课改新理念新方法 【摘要】新课程教改的推行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我们在教学一线也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新的探索。作为实施英语新课改的排头兵,我们这一届全体英语教师通过学习、摸索、实践,在新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问题,下面把我们的一些心得和具体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方法 New Curriculum New Ideas New Methods Zhou Xiao-lian 【Abstract】It has been three years since the curriculum reform started in Henan Province. In these three years ,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English teaching, which has brought us English teachers new ideas and we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e new curriculum and new ideas. Meanwhile, we have been trying using new teaching methods in class. In the process, we have acquired some precious experience through learning and trying. We also met with some puzzles and problems. Now I’d like to share all that we have learned and gained

论新课标下创新高中英语教学方式

论新课标下创新高中英语教学方式 发表时间:2013-04-19T09:36:31.467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马成华 [导读] 以上,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的一点心得,都说:“人是环境的动物”让我们把大师的名画有机的融入校园。 马成华哈尔滨市剑桥第三中学校 150006 摘要作为一名从教数年的高中英语教师来讲,我常常听到不少学生及家长抱怨说高中英语难学。在新课标下怎样走出这一困惑,使学生成功地从初中英语学习过渡到高中英语学习,尽快适应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与方法,掌握高中英语学习规律,使教师乐于教,学生轻松地学呢?本文就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进行深入阐述。 关键词分析原因查找问题转变观念 一、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之所以觉得高中英语难学,实际上是由初中升到高中后,他们对英语学习还不适应,尚未习惯。在初中阶段,教材浅易,对话丰富有趣,大多阅读课文篇幅较短,那么课堂上就有充分的学习时间,不需要课前花时间预习,学生对所学内容格外熟悉,一些简单的词组和句型如:would like to do sth; be busy (in) doing sth等等能倒背如流。即使他们不能说出语法上为什么,他们能依葫芦画瓢地运用,在考试中能得分。但是到了高中,情况却不同了。教学内容颇多,阅读材料篇幅较长,课时相对减少。对于阅读理解材料往往是篇幅很长的课文讲两课时才能结束。加之词汇量增多,语法较为集中,写作要求提高,课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而且,课后自习时间不足,没有计划,不做合理安排就不能及时有效组织预习和复习,几单元过后心中便没底了。再者教材的不衔接,初中用的是人教版,高中是外研版。这样就无形的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这只是客观原因。从初中到高中在学生的心理上也是一个质的变化,许多学生一反初中在课堂上主动积极、踊跃发言、主动参与的好习惯,而变得腼腆、沉默寡言的被动接受。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养成不善交流的自闭的坏习惯。试问这样的状况能学好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摆在我们教师的面前,这就需要我们教者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改变。 二、转变观念 1.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由昔日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认为教师首要和基本的职能就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因而,在学校教学中就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教师俨然成为“知识”的天使而存在着。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这种看法已经开始改变,“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对此,《学会生存》一书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得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此,现代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把学生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与学会商讨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学生个性的觉醒,才能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师要重视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推着孩子走”,从而使他们能更好的学习。 2.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在不少教师观念中,认为教材、计划、大纲就是课程,是既定的和封闭的,其实不然。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启动的同时,英语又换了教材,许多英语教师都反映教材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教法出新,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很大的困难,甚至极可能完不成教学内容。这是因为过去在我国实施单一的课程和单一的教材的时期,教师把教材当成 “控制”和“规范”教学的“法定文化”。不少外语教师把“统编教材”当成“圣经” ,不敢增删,盲目遵循其规定的教法,不敢越雷池一步。由此可见,课程改革中,教师教材观的转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以学科为本”的教育理念,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使人成为知识的奴隶;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一切教学活动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个性及差异性,这符合、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正确的评价观需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立足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责怪学生。教师不再是学习中知识与能力的权威,是学生的“学长”,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生生互动,也需要师生互动,师生互动不仅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在于确定任务,以充满激情的活力感染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如何学,有效的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合作、感受成功,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的用语上,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话语,而多使用像 “Excellent! (好极了! “Very good!” (很好!“Good”)、(好)、“well-done”(不错)“Take it easy.”(别紧张)、“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One will succeed by correcting mistakes.”“It doesn’t matter, just try it again”、(没关系,再来试一下)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等这类鼓励性的话语,让成绩好的同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让成绩差的同学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这些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 5.培养正确的学习观面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对教师提出了更开放的的要求: “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自主学习机即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会”到“学会” ,再到“会学”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他们相互启迪,相互作用,相互协作达到更高的认知目标,各组学生要在互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他们必须朝着小组的共同目标而努力,而要成功地达到这个目标,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进行有效的独立学习。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障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