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济生静功缠丝太极拳口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济生静功缠丝太极拳口诀

陈式济生太极拳,静功缠丝妙无穷。无极静立意神
敛,起势封着又能攻。野马分鬃攻腋下,上下相随往前
冲。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情不容。叉开双手飞上
天,虚实分清踢正中。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
功。转腕旋膀任意用,退行四把倒卷肱。棚履挤按须认
真,千变万化在其中。转身单鞭胸膛占,云手三进臂上
功。摇化单鞭采挒成,高探马上取双瞳。右蹬脚时手要
封,双峰贯耳卷巨风。回身蹬脚膝骨迎,单鞭下势挑为
锋。提膝上打致命处,金鸡独立占上风。下伤二足不留
情,左右用法一般同。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穿梭两边
封。海底针要躯身就,扇动臂上托架功。翻身护中横肘
上,搬拦捶儿又称雄。如封似闭手按定,十字手法变无
穷。全体大用意为主,凝神固气体要松。

陈济生先师在七十余年武术生涯中,经过对太极拳理
论与实践的研究总结,深感各家太极拳都独具特点和优
点,例如陈式的缠丝、杨氏的舒展大方、郝式的如踩薄冰
之功、吴式的引进落空、孙式的开合等,以及许多尚未体
会到的奥妙。应用到技击推手当中,各有专门功夫,但都
必须进行精细的研练,方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因此有花
费时间长,见效历年久的不足。而这套静功缠丝太极拳不
属于某一门派,是陈济生先生在多年研练陈式、杨氏、郝
式、吴式、孙式等太极拳和太极球的基础上,结合早年练
的八盘掌、游身八卦掌、迷魂掌和形意拳的体会,在实践
中创编出来的。

静功缠丝太极拳具有静功和缠丝相结合的特点。

功,
即静站放松(做到全身肌肉无余紧张),大脑入静促使

大脑皮层机能得到恢复和休息,使皮层内的兴奋与抑制过
程由不平衡趋向平衡。静功即是无极、无圈,无圈是上乘
练法。大脑入静,姿势正确、动作熟练以后,即可做到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有动似无动,无动似有动,似有
意,似无意”,才能达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
真意”的境界,这是达到祛病延年、强身健体和提高技击
价值的关键。 缠丝即要求全身和四肢密切配合,做到无有
不缠;缠丝为螺旋式运动,它在全身运动中做到大圈、中
圈、小圈,以至无圈的缠丝;四肢包括上、下、左 、右、
顺、逆、内、外的缠丝。各种缠丝能运用于无形之中,方为
上乘。

初学静功缠丝太极拳者,首先要把静功和缠丝动作弄
清楚。为此,就要注意各种手型和步型。手型(1):掌心要
空、五指松弛.腕关节要舒直,小指根、腕、肱要平(成直
线)才能放松;手型(2):半握拳,大指,食指相对,拳心
要空,小指根、腕、肱要平(成直线 ),这样才能发挥整体
力量;手型( 3 ):手背要平、中指根关节、腕关节、肘关
节要舒直而平,五指松弛,肌肉才能放松。

步型有弓步、马步、丁步、仆步、进步、退步等步
法,要注意两脚的距离、位置和脚起落的方法,两腿要左
重则右虚,右重则左虚。其根在于脚,发于腿,主宰于
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在两腿重心移换和转体
时,要注意脚尖是外撇还是内扣,脚跟是内转还是外转,
这些做正确后,下肢就能稳定,下肢稳定是整个动作姿势
正确、变转圆活的基础。当然刚学时姿势可以放高一点。
上肢动作主要是搞清两手臂的起止点,动作的路线和动作
的含意。整个一套静功缠丝太极拳要求头颈正直,松腰松
胯。

初学静功缠丝太极拳时,为能熟悉动作,可以把动作
做得比正常速度稍慢一些,可以先学下肢的步型、步法、
转换,再学上肢的动作.有时把连贯的动作暂时分解开来
学,以求初练时,动作概念清楚,基本姿势正确。

有了上面的基础,就要向动作的柔缓、圆活、连贯方
面努力了。所谓柔缓,就是要求作动作时,身体放松,速
度放慢,动作均匀,好象电影中的慢动作那样,轻松柔
和。两手“运动如缠丝 ”,重心转换要明显;起脚要轻,
落脚要稳。进步时,体重要完全落实在前脚上,后脚脚跟
和脚尖同时轻轻提起一寸离地,迈出后,脚跟先着地,随
着沉腰弓腿逐渐过渡到全脚掌踏实;退步时,体重也要完
全落在后脚上,另外一只脚脚跟先离地轻轻提起,向后退
步脚尖先着地,随身体重心后移过渡到全脚踏实,这样使
两脚的动作又稳又轻,两脚的起落好象滚动一样,这就是
所谓的“迈步如猫行”;圆活,就是要求动作走弧线,不
能直来直往,每个动作之间的衔接紧凑圆活;连贯,一是
要求每个动作以腰为轴,上下连贯,手脚相随,而不是手
动脚不动或脚动手不动;二是要求整个一套拳的所有动作
互相衔接,连绵不断,好似行云流水一样。在练动作的柔
缓、圆活、连贯时,还要注意眼要随主要手动或看前方,
呼吸随其自然。

最后就要注意意识、动作、呼吸的紧密配合了。静功缠
丝太极拳特有的保健医疗作用与此有很大关系。 意识和动
作的结合,就是在做动作时,排除一切杂念,精神始终集
中在动作上。如“起势”两臂放松伸直下垂,然后向左右
斜前上方缓缓提起,日常做这动作,思想不需要特别集
中,而静功缠丝太极拳的“起势”,开始要求慢慢地向左
右斜前方向提起,同时两臂内旋,小指侧朝斜上方,手心
向后,高与胯平;然后两臂继续上抬与肩平,同时臂外旋,
手心向下,而后两臂继续内旋向斜前方徐徐抬起,臂微成
弧形,手指相对,手心同前,小指与头平。要求:头正身
直,目正视,两臂放松,沉肩坠肘。完成整个动作时,都
需要全神贯注。
动作和呼吸的配合,就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逐步
做到两臂动作的起落、开合、屈伸而配合于较为均匀而深
长的腹式呼吸。一般原则是按动作的结构,鼻吸口呼,起
吸落呼,开吸合呼,使呼吸与人体胸腔、腹腔的开合自然
结合起来,促使横膈的起伏加大。为使呼吸均匀,还要注
意口要自然微张或合闭,舌尖轻轻顶住上颚,这不但有利
于呼吸均匀,还可促使唾液分泌,帮助消化。在练习动作
与呼吸的配合时,如果感到憋气,就要以自然呼吸来调节,
一定循序渐进,不可憋气、强求配合。患高血压的人尤其
要注意这一点。

此外,在开始学静功缠丝太极拳时很容易出现上下肢
配合不协调,僵化生硬的毛病。这主要是由于还没有掌握
静功缠丝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为完成动作在思想上过于紧
张和可能有憋气所造戒的。所以,在练拳的整个过程中要
特别注意动作放松,气往下沉,不要憋气。


2014年11月1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