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食品标准与法规讲解

(完整版)食品标准与法规讲解
(完整版)食品标准与法规讲解

高纲1139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1965食品标准与法规

江南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是从事食品生产、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它是研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法治管理的科学,是食品科学与质量管理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学科。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食品法规、标准,认证等的基本概念,熟悉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关系,了解并熟悉我国和发达国家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标准,并逐渐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食品违标违法事件的基本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选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吴晓彤、王尔茂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全书分九章,教材篇幅适中,通过学习考生应掌握以下的内容。

1. 了解食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掌握食品法律法规的概念。

2. 掌握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及应用。

3. 了解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法律法规,能够借鉴国外先进的法规体系来改进我国的法规体系。

4. 掌握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分类、标准的结构、制定、编写和实施。

5. 了解我国的相关食品标准,熟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保健食品的标准,掌握食品安全生产控制标准。

6. 了解主要发达国家有关食品标准,掌握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和方法,掌握ISO22000和ISO9000及HACCP的联系与区别,了解国际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7. 了解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和适用范围,掌握质量安全的认证程序,了解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办理程序。

8. 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概念及基本特征,认证的过程和原则,有机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了解地理保护产品的申报。

9. 了解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内容,掌握HACCP 体系,学会实际生产中应用HACCP 体系。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先修课程有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食品卫生学、食品工艺学

(四)说明

大纲中打有“*”号的部分学生可以自行掌握。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食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

(一)课程内容

1.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掌握食品法律法规的概念、适用范围、食品行政执法与监督。

2.了解我国的立法过程和食品法律法规的体系和渊源。

(二)学习要求

1 法的基本概念

(1)法、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2)法律的基本特征

2 我国的立法体系

(1)立法的概念(2)立法主体

(3)立法过程

3 我国法律法规的体系和渊源

(1)法律规范、法律体系(2)法律渊源

4 我国食品法律法规

(1)食品法律法规的概念(2)食品法律法规渊源

(3)食品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实施(4)食品行政执法与监督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基本概念:法律、法规、立法、食品法律法规、

2. 法律的基本特征

3. 立法的过程

4. 食品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

(重点是食品法律法规的概念、适用范围、法律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

(一)课程内容

1.了解我国食品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及其结构;明确法律法规对食品生产的要求。

2.掌握食品法律法规的应用

(二)学习要求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1)制定和实施食品安全法的意义(2)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

(3)进出口食品的监督管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1)立法目的(2)适用范围

(3)生产者、销售者的法定产品质量义务

(4)产品质量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1)立法目的(2)主要内容

4*. 我国与食品相关的法律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生产者、销售者的法定产品质量义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主要内容。

(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生产者、销售者的法定产品质量义务,应用食品法律法规分析和处理食品违法事件)

第三章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法律法规

(一)课程内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食品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况及其实质性要求;掌握有关发达国家食品法律法规体系,如美国、日本等,并能够借鉴国外先进的法规体系来改进我国的法规体系;以应对加入WTO的挑战和机遇。

(二)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 了解WTO/TBT协定和WTO/SPS协议主要内容

2. 了解国际食品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况掌握其实质性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WTO/TBT协定和WTO/SPS协议

(重点是WTO/TBT协定和WTO/SPS协议的内容。)

第四章食品标准知识

(一)课程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明确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掌握标准的结构、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和一般程序,并学会编写标准。

(二)学习要求

1. 标准化基础知识

(1)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概念(2)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特性

(3)标准化的目的与作用

2. 标准分类和标准体系

(1)我国标准的分类(2)标准体系

3. 标准的制定

(1)制定标准的一般程序(2)编写标准的基本原则及要求

(3)标准的代号和编号

4. 标准的实施、监督与管理

(1)标准的监督管理(2)标准的宣传与实施

(3)标准的修订

5. 标准的结构

(1)标准的结构(2)标准要素的编排

(3)标准的层次划分

6*. 标准的编写

(1)资料性要素的编写(2)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

(3)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4)资料性补充要素和其他要素的编写(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基本特性

2.标准的分类,标准化的目的与作用

3.制定标准的一般程序、编写标准的基本原则及要求

(重点掌握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标准的分类和制定。)

第五章我国的食品标准

(一)课程内容

全面了解我国食品标准的概况,以及实施食品质量与安全全程控制对食品标准的要求;掌握食品标准主要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生产工艺的关系;明确不同食品标准指标所控制的关键工艺参数的核心;学会借鉴用已有的标准来规划新产品标准中技术要求内容的原则框架。

(二)学习要求

1.食品基础标准

2.食品产品质量标准

(1)绿色食品标准(2)有机食品标准

(3)无公害食品(4)保健食品标准

3.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1)定义(2)食品安全生产控制标准

(3)食品中农(兽)药、激素及抗生素最大残留限量卫生标准

(4)食品中有害微生物和生物毒素限量卫生标准

(5)辐射食品卫生标准

4*.食品检验方法标准

5.食品添加剂标准

6.食品流通标准中《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熟悉绿色食品标准、有机食品标准、无公害食品、保健食品标准的相关内容

2.掌握食品安全生产控制标准;了解食品检验方法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流通标准(重点放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保健食品标准的区别上)

第六章国际食品标准

(一)课程内容

全面了解国际食品标准的内容;明确不同国家对食品标准的具体要求和不同国家食品标准的差异,并有效利用这些国家食品标准的差异来设置我国出口食品标准;掌握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程序与方法;学会怎样把我国食品标准提升为国际标准的途径和方法步骤。

(二)学习要求

1.国际标准化组织

(1)国际标准化组织组成(2)ISO9000族标准

(3)ISO22000族标准(4)ISO22000与ISO9000族标准的关系2.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1)宗旨和职能(2)工作方式与程序

(3)组成(4)国际食品法典的构成

3.主要发达国家有关食品标准

(1)欧盟食品标准(2)美国食品标准

(3)日本食品标准

4.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1)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2)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原则(3)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

5.国际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掌握ISO22000和ISO9000及HACCP的联系与区别

2. 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3.了解主要发达国家(欧盟、美国、日本)有关食品标准的内容

4.了解国际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重点放在ISO22000和ISO9000与HACCP的联系与区别上,掌握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国际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七章食品生产市场的市场准入

(一)课程内容

通过学习,掌握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意义,了解食品卫生许可的主要内容,熟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办理程序,依据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更好的确保食品生产市场的繁荣与稳定

(二)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 了解食品分类

2. 掌握食品质量安全主要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

3. 掌握质量安全(QS)认证的程序

4. 掌握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使用范围

5. 了解食品生产许可证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关系

6. 掌握生产许可证的办理程序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食品质量安全主要内容

2. 质量安全的认证程序

3.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使用范围

4. 生产许可证的办理程序

(重点掌握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食品质量安全主要包括内容。)

第八章食品认证管理

(一)课程内容

熟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过程;掌握这些产品的概念和特征,以便更好地区分。熟悉有机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以更好的生产有机食品。

(二)学习要求

1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1)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2)无公害农产品的特征

(3)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志(4)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体系

(5)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

2 绿色食品认证

(1)绿色食品的概念;(2)绿色食品的分级

(3)绿色食品的标志(4)绿色食品的标准体系

(5)绿色食品的认证

3 有机食品认证

(1)有机农业、有机食品概念;(2)有机食品的特征;

(3)有机食品的标志(4)有机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

(5)有机食品的标准(6)我国有机食品的认证程序

4 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1)地理标志产品的概念(2)地理标志产品的特征

(3)地理标志产品的标志(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概念

2.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特征

3.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程序

4. 有机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

5..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的条件

(重点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概念,特征,有机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了解相关认证程序。)

第九章食品质量管理体系

(一)课程内容

通过学习掌握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的内容,了解实施GMP的意义,了解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内容,掌握HACCP体系的七大原理,能够将食品质量管理体系更好地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二)学习要求

1 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1)实施GMP的意义;(2)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内容

(3)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认证

2*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1)卫生标准操作程序的内容;(2)卫生监控与记录

3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1)HACCP体系;(2)HACCP的基本术语及特点

(3)HACCP的原理(4)HACCP的支持性程序

(5)HACCP计划的制定与实施(5)HACCP 的应用

(6)HACCP体系的审核与认证(7)监督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GMP的历史与现状、基本理论、推广GMP的意义

2.GMP的主要内容

3.GMP的认证

4.HACCP的产生与发展

6.HACCP的基本原理

7.HACCP的制定与实施

8.HACCP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重点掌握良好生产规范的内容及实施意义,HACCP的原理及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几点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学习要求”、“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以及重点掌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学习要求: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归纳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重点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吴晓彤、王尔茂,《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科学出版社,2010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的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理解性知识和记忆性知识并存,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

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3、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及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4、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时间是:()

A.2009 年2 月28 日

B.2009 年6 月1 日

C.2009 年5 月1 日

D.2009 年7 月1 日

二、填空题

1. 食品质量安全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

1.良好操作规范

四、简答题

1.有机食品的特征?

五、论述题

1. 简述食品卫生法与现行的食品安全法相比,有哪些改进的地方?

食品标准与法规讲解

高纲1139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1965食品标准与法规 江南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是从事食品生产、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它是研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法治管理的科学,是食品科学与质量管理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学科。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食品法规、标准,认证等的基本概念,熟悉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关系,了解并熟悉我国和发达国家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标准,并逐渐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食品违标违法事件的基本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选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吴晓彤、王尔茂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全书分九章,教材篇幅适中,通过学习考生应掌握以下的内容。 1. 了解食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掌握食品法律法规的概念。 2. 掌握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及应用。 3. 了解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法律法规,能够借鉴国外先进的法规体系来改进我国的法规体系。 4. 掌握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分类、标准的结构、制定、编写和实施。 5. 了解我国的相关食品标准,熟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保健食品的标准,掌握食品安全生产控制标准。 6. 了解主要发达国家有关食品标准,掌握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和方法,掌握ISO22000和ISO9000及HACCP的联系与区别,了解国际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7. 了解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和适用范围,掌握质量安全的认证程序,了解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办理程序。 8. 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概念及基本特征,认证的过程和原则,有机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了解地理保护产品的申报。 9. 了解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内容,掌握HACCP 体系,学会实际生产中应用HACCP 体系。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先修课程有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食品卫生学、食品工艺学

食品标准与法规 课程重点

第一章食品标准与法规概论 食品法律法规:就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加强食品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卫生与安全、防止食品污染与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法规的总与。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法律效力不同;制定主体不同;制定目的不同;内容不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力不同;形式不同;食品标准强调多方参与、协商一致,具有相对统一性、民主性与可协调性。食品法规缺乏这种特性,因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食品法规相对较稳定,而食品标准常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被修订与补充。 第二章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 标准化的主要形式:简化、统一性、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模块化。 标准分类:按标准效力性质分类、按标准层次分类、按标准内容分类、按标准功能分类。 我国食品标准与标准制定中需要强化的环节? 我国现行的食品标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企业标准的具体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有效性、合法性与规范性。 (2)某些标准的制定过程过于草率,或前期研究薄弱,或缺乏对全国性同类产品的调研,或缺少科学依据,导致标准的实用性差,使企业难以遵守。 (3)部分标准之间不协调,存在交叉甚至互相矛盾。 (4)标准更新不及时,标龄过长,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速度,没有起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特别就是某些陈旧的食品标准已经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部分重要标准缺失,某些重要领域至今尚未制定国家标准。 (5)我国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相对缺口较大,导致对食品安全质量的严重影响。 (6)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别就是国家标准应该能使用户在国家专业网站免费查询,及时了解新标准颁布,以及旧标准更新的信息,以帮助企业发展生产,而不应因为查询困难、不便或收费而造成障碍。

食品标准与法规

. 食品标准与法规 1制定食品标准与法规的目的 2标准与法规的功能 3技术法规的特点 4、法律法规的分类原则 5、主要的食品法律主要食品法规 6、食品法律法规的实施 8、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 9、《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什么时候起施行?目的是什么?法律责任包括?适用范围? 10、食品安全法基本内容 11世界卫生组织 12世界卫生组织的任务 13、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14、粮农组织的主要职能: 15、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法典 16、《食品法典》的成就 17、国际标准化组织简介 18、世界贸易组织与卫生检疫措施协定(SPS)和技术性贸易协定(TBT)19、国际语部分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基本原则 20、标准的定义 21、标准化定义 22、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23、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则 根据标准制定的主体分类 25、标准体系与标准体系表 制定标准的原则 27、论述题: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与实行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性: 28、食品基础标准 29、食品安全标准的含义和主要内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原则 31、概述 绿色食品标准 33食品生产企业制定和实行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性 3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什么时候起施行?目的是什么?法律责任包括?适用范围? 1、制定食品标准与法规的目的: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从事食品工业一切领域(生产、销售、运输、储藏、新产品开发等)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实施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的管理与监督,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食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2、标准与法规的功能 1)获得最佳秩序 标准是以科学性和先进性为基础,是一个归纳与提炼的优化过程,由于其为最佳秩序,才使人们无须强制而自愿遵守。 2)实现生产规模化、系统化和专业化标准的制定减少了产品种类,使得产品品种呈系列化,促进了专业化生产,实现了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3)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依据标准进行检验,产品的质量安全就能得到可靠的保障。标准还是生产需求的正确反映,只有将消费者的功能转化为标准中的质量特性,再通过执行标准将质量安全特性转化为产品的固有特性,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4)促进技术创新 标准使一项科研成果(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能迅速得以推广和应用。 5)确保产品的兼容性 标准确保了产品与产品之间、产品与部件之间的兼容与匹配,使消费者能享用更多的可用产品。 6)减少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性,为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信息 借助标准,可以表示出产品所满足的最低要求,帮助消费者正确认识产品的质量,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7)降低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标准是降低生产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有

“2020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1概述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教育部于2001年批准设置的目录外本科专业,2012年调整为普通本科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加剧,食品中各种化学性、生物性、物理性危害的风险不同程度地存在或增大,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同时,各种与食物有关的慢性疾病不断增多,人们对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专业担负着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人才的重任。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涉及“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涵盖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科学、技术、政策、法规、标准、监督、管理等内容,多学科交叉,科技与管理并重,但鉴于它归属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因此,专业范围重点涵盖食品(含食品原料)保鲜、加工、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的有关内容,对食品原料的农业生产作一般了解。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专业,其主干学科包括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公共管理等。食品科学学科领域主要涵盖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添加剂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领域主要涵盖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毒理学等;分析化学学科领域主要涵盖食品分析、食品感官评定等;微生物学学科领域主要涵盖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检验、动植物食品检疫等;公共管理学科领域主要涵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分析以及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能够在相关食品企业、检验机构、认证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食品生产、分析检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安全评价、质量认证、监督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学术视野开阔、行业适应面宽、工作能力较强等特点。 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专业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等。 2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

食品标准与法规本科作业考核答案修订版

食品标准与法规本科作业考核答案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食品标准与法规(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 1.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是(B ) A食品出厂记录信息 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C食品信息报告 D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2.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发放机构是(A ) 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3.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不包括(D) A包装污染的食品 B标注虚假生产日期,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C无标签的食品

D新资源食品 4.2009年6月1日,实施(),对法律责任进行了细化和加强,成为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掀开了食品安全工作新的重要篇章,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C A《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5.下列选项中,属于食品标准的是(C ) A进出口食品卫生管理暂行办法 B食品安全法 C粮食卫生标准 D产品质量法 6.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食品行政法规的是(D ) A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B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C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

D食品安全法 7.《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规定》:生产、经销定量包装商品没有按本规定正确、清晰地标注净含量的,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A ) A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B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一下下罚款 C处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一下下罚款 D处五千元以上七千元一下下罚款 8.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食品立法的科学依据的是(A ) A宪法 B食品科学 C保护人民健康 D食品政策 9.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食品行政执法主体的是(C ) 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农业行政部门 C个人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课程性质 为切实推行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通过对现有的国内外食品行业状况的分析,食品相关工作岗位的调研,确定开设《食品标准与法规》。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它是研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法治管理的科学,是食品科学与质量管理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学科。食品标准与法规是食品加工专业的必修课。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食品工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凸显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不得不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的食品工业越来越需要食品标准与法规进行规范化的生产和管理,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因此,食品标准与法规这门课程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前导课程是《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理化分析技术》、《食品工艺学》等。后续课程《食品质量与管理》、教学实习等,衔接合理,共同构成课程体系的有机整体。在掌握部分必要的化学基础和食品安全概论性知识后,通过本课程和《食品理化分析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学习掌握食品检验与质量控制的能力,并为后续的《食品质量与管理》提供具体内容支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国内外食品标准与法规基本概念,食品标准与法规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掌握食品安全法、相关标准的地位与作用,熟悉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关系,并学会制定食品标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程序和体系文件编制。(2)掌握食品法规的发展趋势以及制定的程序,能够熟练掌握法律法规在食品生产中应用。(3)应具备以下能力:①运用标准化方法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②运用食品标准与法规进行食品生产过程和质量与安全的监督管理的能力; ③能够进行有关食品标准与法规的技术培训,并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事件进行协调处理的能力。

食品标准与法规.doc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标准与法规的研究对象和战略地位 一、标准与法规的研究对象 法学是以法律为其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学科。法规属于法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不难想象法规的研究对象就是法律和法规。具体来讲就是法规的产生、规定要求、实施以及变化的规律等。食品法规就是专门研究与食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如食品卫生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各类食品生产加工技术规范等。 食品标准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它与食品标准化研究对象的层次、加工门类和加工过程要素三维空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必然的联系。 二、标准化的战略地位 200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在视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时指出:“一个好的标准胜过十万精兵”。足见技术标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说一个专利影响的只是一个企业,而一个技术标准影响的则是整个行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标准战略地位。 (一)标准化与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是以企业为主的法人 2.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主要依靠标准化 3.市场经济需要进行宏观调控 (二)标准化与市场竞争 (三)标准化与WTO (四)标准化与市场准入 第二节食品标准与法规的研究内容与学习方法 一、食品标准与法规的研究内容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研究食品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和配送等全过程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食品标准与法规研究对象是“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与农产品相关产业链,目的是为了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健康的安全、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市场贸易、规范企业生产。食品标准与法规是政府管理监督的依据,是食品生产者、经营者的行为准则,是消费者保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武器,是国际贸易的共同行为准则。食品标准与法规的主要内容有:标准、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的概念、功能和相互关系;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市场和贸易的影响;标准的编写与标准化工作

食品标准与法规在线作业1讲解

食品标准与法规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4-21 23:20:19 一、单选题 1. (5分)国家未制定卫生标准的食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A. 其他卫生标准 B. 地方卫生标准 C. 行业卫生标准 D. 企业卫生标准 知识点:3 食品添加剂的卫生 2. (5分)()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行使食品卫生监督职责。 A. 市 B. 乡 C. 镇 D. 县 知识点:3 食品添加剂的卫生 二、多选题

1. (5分)以下属于绿色食品标准的有()。 A.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B. 绿色食品检验标准 C.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D.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知识点:2.11 其他食品相关标准 2. (5分)以下()不是《食品卫生法中》规定的食品卫生监督职责。 A. 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巡回监督检查; B. 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进行设 计; C. 协助培训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监督食品生产经营人员 的健康检查; D. 对企业生产的每批食品进行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合 格证明; 知识点:1 绪论 3. (5分)以下属于管理标准的有()。 A. 技术管理标准 B. 管理设备标准 C. 生产经营管理标准

D. 管理基础标准 知识点:2.1 食品包装与标签标准 4. (5分)下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八条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必须符合的卫生要求。 A. 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 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B. 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C. 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 它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 规定的距离 D.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生产、销 售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 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售货工具 知识点:1 绪论 5. (5分)标准的特点包括:非强制性、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制定目的不同还包括:()。 A. 标准对贸易的双向作用 B. 应用的广泛性和通用性 C. 标准的制定出于合理目标

(完整版)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重点

第一章食品标准与法规概论 食品法律法规: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加强食品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卫生与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法规的总和。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法律效力不同;制定主体不同;制定目的不同;内容不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力不同;形式不同;食品标准强调多方参与、协商一致,具有相对统一性、民主性和可协调性。食品法规缺乏这种特性,因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食品法规相对较稳定,而食品标准常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被修订和补充。 第二章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 标准化的主要形式:简化、统一性、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模块化。 标准分类:按标准效力性质分类、按标准层次分类、按标准内容分类、按标准功能分类。 我国食品标准和标准制定中需要强化的环节? 我国现行的食品标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企业标准的具体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有效性、合法性和规范性。 (2)某些标准的制定过程过于草率,或前期研究薄弱,或缺乏对全国性同类产品的调研,或缺少科学依据,导致标准的实用性差,使企业难以遵守。 (3)部分标准之间不协调,存在交叉甚至互相矛盾。 (4)标准更新不及时,标龄过长,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速度,没有起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特别是某些陈旧的食品标准已经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部分重要标准缺失,某些重要领域至今尚未制定国家标准。 (5)我国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相对缺口较大,导致对食品安全质量的严重影响。 (6)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国家标准应该能使用户在国家专业网站免费查询,及时了解新标准颁布,以及旧标准更新的信息,以帮助企业发展生产,而不应因为查询困难、不便或收费而造成障碍。 (7)现行标准与国际标准不能接轨,与国际通用标准的要求相比,总体水平偏低。 第三章食品质量与管理 食品质量指标:安全特性、营养性状、外观质量。 食品质量:包括所有影响产品对于消费者价值的特征,影响包括:影响食品质量的特征:如腐败、污染、变色、发臭;应该具有的食品质量特征:如色、香、味、质地以及加工方法。食品安全:是食品中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指预防所有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急性或慢性危害。 食品卫生:为防止食品在生产、收获、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被有害物质(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方面)污染,使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区别: 一、范围不同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的安全。食品卫生通常并不包含种植、养殖环节的安全。 二、侧重点不同

食品标准与技术法规复习资料

食品食品标准与技术法规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标准: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的机构批准,共 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水平决定食品质量,5年更新一次) 2.标准化: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 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3.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和最值准确可靠的测量。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 测对象量值得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工作计量器具。 4.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之间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称 为测量不确定度。 5.认证与认可:认证第三方根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与书面保证(合 格证书)。质量体系认证是认证的一种。认可权威机构对某一机构或个人能力执行特定任务的证书承认。 6.标准物质:在规定条件下具有一种或多种经确定了的高稳定的物理、化学或计量学特性, 并经正式批准可作为标准使用,以便用来校准测量器具,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物质或材料。 7.公正数据:指面向社会从事检测工作的机构为他人做决定、仲裁、裁决所出具的可引起 一定法律后果的数据,即除了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外,还具有合法性。 8.测试(检测):测试具有一定试验性(探索性)的测量。测试(检测)只提供一个数据, 没有明确的结论。 9.检验:是按照严格规定程序和方法进行的测量,所采用的程序和方法必须法定有效。检 验通常要提供一个数据,并要有明确的结论。 10.计量: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11.计量检定:为了评价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12.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13.食品安全指标:一般指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因素而设置的指标。如重金属、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限量等。 14.计量认证:指政府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对面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技术机构的计量检定、 测试能力和可靠性所进行的考核和证明。 15.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16.食品的特性指标:指能反映食品特点并能对其质量起到控制作用的指标。 17.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 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18.法规:由权力机构通过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 19.技术规范: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的技术要求的文件。规定技术要求的法规,它 或者直接规定技术要求,或者通过引用标准、技术规范或规程来规定技术要求,或者将标准、技术规范或规程的内容纳入法规中。 20.产品:按照《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21.产品质量:指产品满足人们的有权期待的产品明显或者潜在要求的各种特征、特性的总 和。包括产品的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和经济性的总和。 22.合格产品:指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质量要求或者符合采用的产品标准、产

食品标准和法规答案解析

. .. . .. .. 食品标准与法规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制定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前提是( A )。 A.保证食品安全 B.保障食品生产 C.保护食品经营 D.严惩违法行为 2.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由( B )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 B.质量监督部门 C.卫生行政部门 D.农业行政部门 3.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由( A )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质量监督部门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由( D )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质量监督部门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记录制度,进货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B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6.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B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7.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除应当标明《食品安全法》第42条第一款内容外,还应当标明( A )。 A.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B.功能主治 C.用法用量 D.适用范围 8.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A )。 A.药品 B.中药材 C.化合剂 D.增白剂 9.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未履行《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义务,在本市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当( A )。 A.承担连带责任 B.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C.应当作出自查报告 D.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0.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 B )。 A.出口国食品安全标准 B.我国食品安全标准 C.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D.第三国食品安全标准 11.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最高可受到货值金额( D )处罚。 A.2倍罚款 B.3倍罚款 C.5倍罚款 D.10倍罚款 12.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 D )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13.食品生产经营者聘用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由原发证部门( D )。 A.给予警告 B.责令改正 C.处以罚款 D.吊销许可证 . v ..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食品加工、检测64学时 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课程性质 为切实推行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通过对现有的国内外食品行业状况的分析,食品相关工作岗位的调研,确定开设《食品标准与法规》。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它是研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法治管理的科学,是食品科学与质量管理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学科。食品标准与法规是食品加工专业的必修课。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食品工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凸显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不得不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的食品工业越来越需要食品标准与法规进行规范化的生产和管理,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因此,食品标准与法规这门课程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前导课程是《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理化分析技术》、《食品工艺学》等。后续课程《食品质量与管理》、教学实习等,衔接合理,共同构成课程体系的有机整体。在掌握部分必要的化学基础和食品安全概论性知识后,通过本课程和《食品理化分析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学习掌握食品检验与质量控制的能力,并为后续的《食品质量与管理》提供具体内容支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国内外食品标准与法规基本概念,食品标准与法规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掌握食品安全法、相关标准的地位与作用,熟悉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关系,并学会制定食品标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程序和体系文件编制。(2)掌握食品法规的发展趋势以及制定的程序,能够熟练掌握法律法规在食品生产中应用。(3)应具备以下能力:①运用标准化方法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②运用食品标准与法规进行食品生产过程和质量与安全的监督管理的能力; ③能够进行有关食品标准与法规的技术培训,并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事件进行协调处理的能力。

食品标准与法规答案-(1)

食品标准与法规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制定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前提是( A )。 A.保证食品安全 B.保障食品生产 C.保护食品经营 D.严惩违法行为 2.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由( B )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 B.质量监督部门 C.卫生行政部门 D.农业行政部门 3.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由( A )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质量监督部门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由( D )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质量监督部门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记录制度,进货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B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6.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B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7.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除应当标明《食品安全法》第42条第一款内容外,还应当标明( A )。 A.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B.功能主治 C.用法用量 D.适用范围 8.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A )。 A.药品 B.中药材 C.化合剂 D.增白剂 9.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未履行《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义务,在本市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当( A )。 A.承担连带责任 B.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C.应当作出自查报告 D.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0.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 B )。 A.出口国食品安全标准 B.我国食品安全标准 C.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D.第三国食品安全标准 11.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最高可受到货值金额( D )处罚。 A.2倍罚款 B.3倍罚款 C.5倍罚款 D.10倍罚款 12.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 D )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13.食品生产经营者聘用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由原发证部门( D )。 A.给予警告 B.责令改正 C.处以罚款 D.吊销许可证 14.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由有关部门对检验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食品检验人员依法给予( C )处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送审稿) 发布实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 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添加剂的生产, 如确有必要制定某类食品添加剂的专项卫生规范,应当以本标准作为基础。 基本要求 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 企业应建立、实施并遵守有效的安全控制体系,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要求。 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在保质期内产品应保持应具有的功能性。产品的标识应符合相应的国 家标准、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 采用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添加剂、酶制剂、复配食品添加剂、食品用香精生产企业的选址、厂区 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卫生管理要求应符合的相关要求。附录适用于产品标准中有微 生物控制要求的食品添加剂以及酶制剂类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的微生物监控。 鼓励可用管理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按照要求进行管理。 选址 应选择地势干燥、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和安全的区域。 不应选择对产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 厂区环境 厂区环境应整洁卫生。 厂区应合理布局,生产区、生活区等各功能区域划分明显,并有适当的分离或分隔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厂区内的道路应硬化。 企业应根据情况制定预防虫害控制程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虫害的孳生。 厂区应有适当的排水系统,排污沟渠等设施应保持畅通。 企业应根据情况制定废弃物存放和清除制度,废弃物的存放不应对产品生产造成污染,有特殊要求的废弃物其处理方式应符合有关规定。 生产区不得生产和存放有碍产品卫生的其他物品。 厂房和车间 厂房的面积和空间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应根据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设置生产场所、包装场所、 仓库、检验场所等生产用房,便于设备安置、清洁消毒、物料存储及人员操作。 厂房和车间的内部设计和布局应满足产品生产操作要求,建筑物、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三者衔接 合理,既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且能防止生产中或工序间发生交叉污染。 1 / 6

食品标准与法规标考题与答案汇总

一、填空(共20分,每题2分) 1、食品()是从事食品生产、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2、标准从本质上属于()范畴。标准同其他规范一样都是调整社会秩序的规范,但标准调整的重点是人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它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尽量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和技术法则,其目的是要建立起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技术秩序。 3、技术法规是由立法机构、政府部门或其授权的其他机构制定的并()的法律法规或其他形式的文件,技术法规管辖范围内的产品都必须符合技术法规的相关要求。 4、由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表现为产品销售或交付,企业、顾客、最终使用者或消费者的关注焦点集中表现为产品质量。因此,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食品标准中,()标准是核心标准。 5、()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国家食品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6、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包括三项具体制度:①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②()、③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 7、食品的安全性,即“食品应当无毒、无害”。“无毒无害”是指正常人在正常食用情况下摄入可食状态的食品,不会造成()。 8、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生产、销售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 9、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主要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和()进行控制。 1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对已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可以对该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必要的临时控制措施。

食品标准与法规

食品标准与法规 1制定食品标准与法规的目的 2标准与法规的功能 3技术法规的特点 4、法律法规的分类原则 5、主要的食品法律主要食品法规 6、食品法律法规的实施 8、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 9、《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什么时候起施行?目的是什么?法律责任包括?适用范围? 10、食品安全法基本内容 11世界卫生组织 12世界卫生组织的任务 13、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14、粮农组织的主要职能: 15、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法典 16、《食品法典》的成就 17、国际标准化组织简介 18、世界贸易组织与卫生检疫措施协定(SPS)和技术性贸易协定(TBT)19、国际语部分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基本原则 20、标准的定义 21、标准化定义 22、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23、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则 根据标准制定的主体分类 25、标准体系与标准体系表 制定标准的原则 27、论述题: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与实行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性: 28、食品基础标准 29、食品安全标准的含义和主要内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原则 31、概述 绿色食品标准 33食品生产企业制定和实行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性 3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什么时候起施行?目的是什么?法律责任包括?适用范围? 1、制定食品标准与法规的目的: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从事食品工业一切领域(生产、销售、运输、储藏、新产品开发等)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实施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的管理与监督,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食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2、标准与法规的功能 1)获得最佳秩序 标准是以科学性和先进性为基础,是一个归纳与提炼的优化过程,由于其为最佳秩序,才使人们无须强制而自愿遵守。 2)实现生产规模化、系统化和专业化标准的制定减少了产品种类,使得产品品种呈系列化,促进了专业化生产,实现了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3)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依据标准进行检验,产品的质量安全就能得到可靠的保障。标准还是生产需求的正确反映,只有将消费者的功能转化为标准中的质量特性,再通过执行标准将质量安全特性转化为产品的固有特性,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4)促进技术创新 标准使一项科研成果(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能迅速得以推广和应用。 5)确保产品的兼容性 标准确保了产品与产品之间、产品与部件之间的兼容与匹配,使消费者能享用更多的可用产品。 6)减少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性,为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信息 借助标准,可以表示出产品所满足的最低要求,帮助消费者正确认识产品的质量,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7)降低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标准是降低生产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

食品标准与法规结课论文

食品标准与法规结课论文 1、国内外食品法规概况 1.1中国食品法规概况:中国食品法规概况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阶段主要针对食物中毒问题,由卫生部和有关部门发布的一些对食品卫生进行监督管理的单项规章和标准,是食品法规工作的起步阶段。 期间颁布了以下法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个食品卫生法规是《清凉食物管理暂行办法》。1960年发布了《食用合成染料管理办法》,并先后颁发了有关粮、油、肉、蛋、酒和乳的卫生标准和管理办法。 1964 年国务院转发了卫生部、商业部等五部委发布的《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使得食品卫生管理由单项管理向全面管理过渡. 第二阶段为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个时期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修订了调味品、食品添加剂、黄曲称素等50 多种食品卫生标准、微生物及理化检验等方法标准、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标准等。 期间颁布了以下法规:1979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食品卫生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结束了我国食品领域缺乏专门基本法的立法空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的制定、正式颁布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实施后,我国民众的食品卫生意识有所提高,食品卫生知识逐步普及,食品卫生水平总体提高幅度较大。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民对食品卫生的要求日益增高,食品贸易不断扩大,在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实施12 年的经验基础上, 期间颁布了以下法规: 1995 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食品卫生法》这部法规是我国批准实施的第一部涉及卫生、标准、管理、监督范畴的正式法规文本。它的颁布实施对保

食品标准与法规

一.1、名词解释:食品法律法规,~制定、~实施、~遵守(食品守法)、~ 适用、~效力范围 答:食品法律法规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加强食品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卫生与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法规的总和/制定是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补充或废止规范性食品相关法律文件的活动/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食品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包括食品法律法规的遵守和食品法律法规的适用两种方式/遵守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必须恪守食品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又称食品守法/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社会组织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行使国家权力,将食品法律法规创造性地运用到具体人或组织,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种专门活动/效力范围指食品法律法规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包括食品法律法规的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三个方面 2、简述我国食品法规发展历程。 答:(1)第一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凉饮食物管理暂行办法》(1953)(2)第二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食品卫生法(试行)》(1982)(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食品卫生法》(1995)(4)第四阶段(21世纪初至今)/《食品安全法》(2009) 3、我国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依据有哪些? 答:法律依据:《宪法》/思想依据: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自然科学依据:食品科学工作的客观规律/物质依据:社会经济条件/政策依据:食品政策 4、食品法律法规的适用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答: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同位阶法具有同等效力 /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 /不溯及既往原则 5、食品法律法规的效力范围有哪些? 答:时间效力是指食品法律法规何时生效、何时失效,以及对食品法律法规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和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空间效力是指食品法律法规生效的地域范围,即食品法律法规在哪些地方具有约束力/对人的效力是指食品法律法规对哪些人具有约束力 6、什么是国际标准分类法ICS?它是如何进行分类标识的? 答:国际标准分类法即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ICS。ICS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制的,主要用于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和国家标准以及其他标准文献的分类。 国际标准分类法(ICS)采用三级分类、采用数字编号、各级类目之间以下脚点相隔 例:67.220.20 食品添加剂(包括盐、醋、食品防腐剂等) 7、简述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异同。 答:相同:①一般性(社会和社会群体共同意识)②公开性(制定公开、实施公开)③明确性和严肃性④权威性⑤约束性和强制性⑥稳定性和连续性差异:①法律效力不同②制定主体不同③制定目的不同④内容不同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力不同⑥形式不同⑦稳定性不同 8、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责任有哪些?

各食品质量技术要求

附件1: 天津板栗(天津产区)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燕红、燕魁、早丰、短丰。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400米,土壤是以砂岩、伊利砂页岩、白云岩等为成土母岩风化形成的淋溶褐土,土层厚度≥30厘米,pH值6.2至7.4,有机质含量≥1.0%。 (三)栽培管理。 1. 育苗:以当地板栗实生苗为砧木,采用嫁接繁殖。 2. 栽植: (1)栽植时间:秋栽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春栽4月上中旬。 (2)栽植密度:平地每公顷≤840株;山地每公顷≤1665株。 3. 授粉树配置: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不低于6:1。 4. 施肥:以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盛果期树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15吨。花期喷施0.3%硼砂两次。 5. 整形修剪:树形采用自然开心形、延迟开心形。冬季进行精细控量修剪(8至12/㎡个结果母枝)与生长季修剪相结合,保持树体健壮、通风透光。

6.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摘和贮藏。 1. 采摘:当50%总苞开裂后方可采摘,严禁采青,提倡捡拾自然落粒。 2. 贮藏: (1)冷库贮藏:要求入库前对每批货严格检验,按等级批次分别码垛。贮藏期间库内要求如下: ①温度0℃至3℃; ②相对湿度90%左右; ③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 (2)沙藏:选用无土的河沙(保持含水量10%左右),在背阴冷凉库房内,一层沙一层栗(2份沙,1份栗)沙藏。沙藏堆高出地面40cm,宽1m,长度依栗的数量而定。沙藏堆应间隔3至4天翻到1次,放热防霉烂。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2. 理化指标: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