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纪录片论文

赏析纪录片论文
赏析纪录片论文

恋上纪录片

我很庆幸自己能选到国外纪录片这个公选课。当我知道大一有公选课时,只剩下心理学、法律等课,不得已我选了法律,后知道有人重选课,我去网站看,一眼便看到我一个人退了这个课,我马上重选。我想,看纪录片当然比听法律有趣。当时,我以为纪录片就是电影。上网查了一下,原来,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带着愉快的心情,我去上了第一堂课。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事宜后便给我们看纪录片。第一个纪录片叫《地球》,向我们展现了全球变暖时代动物的迁徙和生活的改变,大自然的宏伟壮观、生命的脆弱和坚强、变迁的无常。整部影片的场面和音乐从头至尾都让我们深深震撼……第一次发现,原来地球的颜色其实是从黑色开始的。在一片黑色的寂静中,太阳缓缓升起,带来光明与生机;我们的地球就在白天与黑夜的交替中,不断变化,孕育生命。那些可爱的画面:冰上蹒跚学步的北极熊宝宝,疲惫到极点躺在地上的小象宝宝,惊恐万分逃避野狼追捕的北美驯鹿宝宝,驼背鲸妈妈旁边紧紧跟着的小身影。几乎所有的动物一生最大的关键词都是——觅食。为了温暖、为了食物、为了水源、为了繁衍后代……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动物们长途跋涉,前往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然而,旅途总是漫长而充满凶险的。随着沙漠的扩张,迁徙的路线变得模糊,动物们只能凭着与生俱来的方向感前进。我们那个美丽的星球---地球,她活力四射,美丽非凡;人类也好,动物也好,刹那间,在大自然面前都是渺小的,也许我们无力拯救每一个动物,但只要我们能积极地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我们仍然有能力去挽回破坏,去拯救地球。

《尘封核爆》——我印象深刻的一部纪录片,介绍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中国研发去原子弹。美国在此期间一共进行了331次大气层内核试验,331次,核试验,陆地,地下,海底。爆炸的一瞬间,飞沙走石,房屋建筑一瞬间化为粉末,土地汽化,用来做放射性物质试验的猪羊身体糜烂,甚至能透过屏幕感觉到那种腐烂气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画面是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房子里是假人,电视机开着,播放着记者在采访,原子弹投下,房子毁坏,电视机信号中断,假人支离破碎。不由地让人想到要是是活生生的人在那儿,会发生些什么。橘红色的光在天际渲染开来,光亮得似乎让人失明,巨大的蘑菇云腾起。这其实是幅美

得惊心动魄的画面。可是却如此地嗜血。科学家似乎都有些癫狂,额,我感觉这里面有个科学家特别,没记他名字,不过他让杜鲁门同意了继续进行氢弹研究,他不断地强调他是想追求物理知识,所以他想继续研究。然后我就想到了所谓科学怪人之类种种。

那些投递式原子弹落下的时候,我想到了以前玩红色警戒的时候里面有个东西可以用来防空导弹,防空车,甚至是防空兵击毁,但是,如果是现实生活中,就算击落,不也是会爆炸,会毁灭的么。所以,游戏也只是游戏,而现实,永远不是游戏。

我接着也看了几部纪录片,我非常喜欢《音乐人生》。我喜欢唱歌,可我却不知道,11岁的孩子就懂得不是为了比赛而音乐,是为了音乐而音乐。这个11岁的孩子和近代思想领袖之一梁启超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梁启超先生也在文中提到:为了学问而学问,为了游戏而游戏。他们都是如此之纯粹、没有杂质的人。只有为了音乐而音乐,为了学问而学问,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最大乐趣,超越了一切世俗的快乐。这绝对是那些追寻金钱和权力的人们穷尽一生都无法到达的高度。“我很清楚,我不管名利,只要死时无悔,人生无憾。”“谱只是纸,我是人,比谱更有意思。”“音乐非常博大,没有对错及高低,甚至牵到人的存在。”这是纪录片里的话,那个为音乐而音乐的人给自己也是给我们的话。

相信真实,我恋上纪录片。而且纪录不止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门艺术。看着那唯美的画面,思考人生。

浅谈电视纪录片的故事化倾向-毕业论文

摘要:近年来,故事化的制作手法被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所采用,如新闻、法治、科教节目等,纪录片也同样如此。从1993年《生活空间》明确提出“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以来,纪录片故事化已经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并且承担起愈渐重要的功能。本文将从纪录片故事化的发展历程、原因和如今存在的问题弊端等几方面对这一倾向进行相关阐述,并且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来谈谈它所应该坚持的正确走向。 关键词:纪录片故事化发展

目录 一、纪录片故事化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3) 二、纪录片故事化的原因 (4) (一)符合受众的收视习惯 (4) (二)迎合受众的接受心理 (4) (三)回归传统的叙事方式 (4) 三、纪录片故事化现存的问题弊端 (5) (一)真实性降低 (5) (二)思想意义的缺失 (5) (三)人文关怀不再 (6) 四、纪录片故事化的正确走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6)

纪录片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故事,几乎所有的纪录片都是故事有关,讲一个好故事也是创作者的重要策略,甚至成为衡量纪录片编导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没有故事的纪录片一定程度上是苍白无力的,不足以吸引和打动观众,所以时下纪录片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故事化的倾向,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当然故事化走向很大程度上是适应纪录片发展历程的,但如果过于追求故事性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可能会背离纪录片的本来面目,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纪录片故事化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纪录片讲故事现在已经是非常通用的表现手法了,一方面能够通过叙事化的情节打破刻板固定的记录模式,深刻地挖掘事件表达人性,另一方面迎合了观众的审美趣味和习惯,缩短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制造一种亲近感,最终吸引观众。那么所谓纪录片故事化,就是在制作时突出故事性,借鉴故事片的手段,讲究选取包含丰富情节因素的事件,采用戏剧化的讲述方式,使得纪录片呈现得更加跌宕起伏,从而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它用“讲故事”的手法来表现真实的事件,寓教于乐,让一度厚重沉稳的纪录片焕发了新的面貌。1 Discovery国际电视网总裁曾经明确说过:“纪录片要娱乐,Discovery要让观众看到故事。”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纪录片栏目频道,Discovery的纪录片总是能受到观众们的追捧和喜爱,与片子里呈现的故事性不无关系,这也成为当今国际上纪录片制作的一股潮流。社会、人文类型的纪录片采用故事化的艺术手法不足为奇,对于前者而言,故事本身就是社会生活里的真实存在,创作者将人们生活中的故事和社会事件用艺术性的手法真实再现,能够唤起人们的亲近感和熟悉感,能够使故事更精致生动、更打动人心、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能够记录一个社会发展和变迁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和时代风潮;对于后者来说,人文类型纪录片因为有人物的参与,自然就与故事脱不了干系,所以叙事化更是非常普遍和常用的表现手法,借助这些故事观众得以穿过历史的尘埃了解历史知识、历史文献,或是感悟名人大家的奇闻异事和魅力风采,或是沉浸于一种博大宽广的人文情怀。而另外一种同样占很大比例的纪录片——自然类,现在也不仅仅是纯粹对自然景观、动植物进行枯燥无味的介绍讲解了,通过加入创新式的拟人化故事,自然界的一切都生灵都活泼起来、生动起来,具备了人的品性和特征,它们的存在与生活也为人所知,更为重要的是,这么一种故事化描述使自然科学知识变得形象、通俗、易懂,满足了人们渴望亲近大自然和探索发现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由此可见,纪录片讲故事已经成了一种共识,成了其吸引广大电视观众的重要法宝。事实上现在收视率较高的、得到业界认可获奖的纪录片,细细来看都是故事性较强的,充分发挥了纪录片的故事化手法,提高了纪录片的可看性。故事化已经成为纪录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当然,纪录片的故事化倾向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纪录片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加上它承担的社会责任明显,所以早期的纪录片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都是以介绍中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为旨归,充当宣传、教化的工具,其风格宏伟壮观,离普通百姓的生活经历较远。到了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片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对纪录片的欣赏也夹杂了个人化的要求,希望能反映他们自己的面貌。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在表现手法上开始走向“新纪实主义”,主张真实描述人们生话的原生态,用小角度、情感化描述来展现生存状态。在镜头与声音的运用上,则强调运用长镜头和同期声,打破长期以来“画而+音乐+解说”的格里尔逊纪录片表现模式,《生话空间》更将这种新纪实主义 1陈一雷,纪录片故事化演变状况探析,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年第11期

纪录片鉴赏论文

题目:舌尖上的中国姓名: XXX 专业班级: 计算机XXXX3 学号: 32XXXXXXX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研室 2012.6.6

目录 一、纪录片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纪录片看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名人点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我的看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诗意海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化凝聚的情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事物的进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隽永旁白........................................................................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文献纪录片黑白影像资料中人物情感色彩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a13207302.html, 浅析文献纪录片黑白影像资料中人物情感色彩的运用 作者:陈小骝 来源:《新闻世界》2010年第05期 近两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安徽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大题材 的宣传报道,担任《潮起江淮》和《巨变——安徽辉煌60年》这两部大型纪录片第一集的编导。在这两集节目中,笔者运用了大量珍贵生动的历史影像资料,多角度、多侧面为观众讲述了安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卓越的奋斗所走过的光辉历程,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片中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不仅体现了较高的文献价值,还巧妙地利用影像资料中的情感元素,提高了文献纪录片的观赏性。现以这两部片子的第一集《万世根本》和《换了人间》为例,谈一谈文献纪录片历史影像资料中情感色彩的发掘和运用。 (一) 人是历史的主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情感存在。历史文献资料承载着岁月的辉煌与沧桑,其中隐含的情感元素成为人们跨越时空沟通历史的纽带。通过历史影像资料中人物情感的 表现,观众从中能够真切、直观地了解历史,理性地对待过去。 文献纪录片利用历史遗存的文字、图表、照片、实物、音响和影像资料,通过当事人或与 当事人相关的口述,记录历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事件或某个历史人物。其中,影像资料是构成文献纪录片的重要元素和看点。人们从原汁原味的影像资料所表露出的情感色彩中,不仅能够加 深对纪录片内涵、外延的领悟和理解,还能沿着这条情感的脉络,寻找到现实和历史中的共性和差异,感悟历史的真谛。 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多数的影像资料都是黑白的,这些黑白影像虽然色彩单调,视觉上沉闷、压抑,但是从一些看似单调乏味的黑白影像中,却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色彩。正是这些情感元素在不经意的流露中,让黑白世界里的“人”和“事”变得鲜活起来,让人们在历史沧海中感受到人 间真情的存在。 怎样才能从大量的黑白影像资料中寻找出带有情感色彩的元素,用以激活沉寂已久的历史 影像,使之成为新的“看点”,达到好看、耐看、让观众爱看的意境,这是《万世根本》和《换了人间》这两部片子创作的前提与定位,也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情感的表现主要是在于挖掘情感的内容,选择最动感情的“人”和“事”作为表述的对象。动人的情节,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观众的观赏情趣,达到沟通观众的目的。然而,要发掘历史影像中的情感元素,除了创作主体本身情感的投入外,还应该站在当代精神的高度,从观众的视角出发,立足现实,用平民化的思维方式寻找历史上观众感兴趣的内容,从厚重的史料中“淘”出闪烁情

《船工》纪录片赏析

摘要 《船工》是一部以三峡大坝的建设为时代背景,以91岁土家族老人谭邦武为主人公,结合现实与回忆,展现个人的生存状态,表达最本真、最深刻的人性情感的纪录片。 关键词:船;立碑文;纤痕 一、造船——编织一个憧憬已久的梦 “我们祖辈都驾船,那怎会离得开船呢!古人说,肥田赶不上一个瘦店,瘦店赶不上一个烂船,船是个宝贝东西。” 91岁地谭邦武老人一辈子生活在峡江边,乘着船在江上摆渡、运输、救人… 每一件小事,都成了他生命中值得回忆的精彩篇章。每每谈及过去的闯滩经历,谭耀武老人总会哼唱起熟悉的小曲子,展露无限兴奋、欢悦、骄傲之神。 从官渡口城镇居民被迫搬迁到最终城镇的一切被江水无情地淹没,不得不感叹,时间的力量竟然如此强大。谭邦武老人年已迟暮,正如他所说“吃了早饭,还不知道能不能吃午饭。”这样的语言不禁让听者观者心生酸楚。国家的决策、岁月的侵蚀,平凡渺小的人只能无能为力被动接受。老人难免无奈,却不曾因此而哀怨、沮丧,他要造一条大船,属于自己的船。船已经承载了谭邦武老人太多的汗水与回忆,几乎成了生命不可或缺的依托。 造船的过程中,谭邦武老人亲自参与指导,工人们的意见分歧、资金短缺的窘境,一度让老人担忧烦恼,他用烟斗在沙地上勾勒着船的理想模型,“一分不能少,一分不能多”。儿子看着这一切,和工人们协商之后,终于出于对老人经验的尊重,磨合了矛盾。精打细琢,齐心协力,终于大功告成。新船下水前的祭神,老人弓着脊背,足以见得他心中的那份对于海神的敬畏与虔诚。 谭邦武老人请皮影戏班子庆祝,并且答谢村里人。因为大家造成的不是一条船,更是老人美丽的梦。 二、碑文——坚守心中永不凋零的爱 做了一辈子的船工,谭邦武老人几乎终日奔波于峡江之上,与妻子聚少离多。过去叫喊着自己的名字回家吃饭的温馨画面历历在目,只是,斯人已去。 谭邦武老人的心却从未遗忘关于她的一点一滴,心里一直牵挂着,生前未曾好好地陪伴,死后必定不能让自己的老伴儿受到任何委屈,于是决定在有生之年给老伴儿立碑文,并且要求去世之后与她一同长眠。 谈及曾经的教诲,老人潸然泪下。掏空自己仅有的积蓄,雇人写好碑文。 新碑落成之后,老人欣慰的倚靠在墓碑旁边,对着峡江凝望、思考。老伴儿的音容笑貌,总是在老人眼前像回忆录一样播放,一幕幕,那样清晰,那样动情。 对于失去的挚爱,除了坚守来缅怀,恐怕无法诉诸自己的真情了。人到暮年,像是即将落入地平线的太阳。一只羊,一位老人,一座崭新的墓碑旁,夕阳下显得格外孤单与落寞。老人的心需要慰藉,需要关怀。可是谁又愿意放下一切,来倾听一位老者的心声?排解老人心中的孤寂呢?

纪录片鉴赏论文

题目:舌尖上的中国姓名:XXX 专业班级:计算机XXXX3 学号:32XXXXXXX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研室 2012.6.6

目录 一、纪录片简介 (1) 二、纪录片看点 (1) 三、名人点拨 (2) 四、我的看法: (2) 诗意海报 (3) 文化凝聚的情感 (3) 事物的进化 (3) 隽永旁白 (4) 参考文献 (4)

《舌尖上的中国》 学号:XCCXXXX1姓名:XCV专业班级:计算机XX3 一、纪录片简介 “一碗汤里喝尽一个时代的味道,一只枇杷也许是一个永远不再来的夏日”——在过去的一周内,央视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超乎想象”的热度风靡荧屏和网络。 这部纪录片在端上视觉饕餮盛宴的同时,更记录了中国千年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以及一菜一羹背后的人情温暖。很多“吃货”表示,好想边看这部纪录片边在手边备份美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回味主题后,还是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从片中可以感知到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这里的国民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 丰富的食材高清镜头下,东方美食端上“深夜盛宴”。 从查干湖捕鱼到南海渔夫,从山东烙饼到新疆烤馕,从卤水豆腐到过桥米线……从5月14日开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仿佛中国料理的美食大全。这一部仅有7集的纪录片取代多部热播电视剧,成为热点话题。该剧被誉为“吃货观众的必追剧”最大原因,莫过于它在让观众们“一解眼馋”的同时也随着电视机的镜头走遍中国各地,踏上了寻找让中国人为之幸福且引以为傲的料理之旅。 二、纪录片看点 “与其说这是一部美食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部《中国国家地理》来得合适。”正是因为这种返璞归真的还原美味,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美食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舌尖上的中国》,吃的是五谷杂粮,品的是甜酸苦辣,感悟的是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更有观众称看完纪录片感触最深的是“食品安全危机下对食物返璞归真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第一部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更是用高清技术将制作美食的过程还原到极致。翻炒,拍打,擀面……生活中厨房里再普通不过的细节动作都被清晰,真实地拍摄下来,让许多观众有了想亲手烹饪的冲动。 另外,如果要说“勾人馋虫”的最大法宝,那便是在高清镜头下那些五花八门的美食了:茄汁肉夹馍、鱼头泡饼、醉湖蟹……在高清镜头下这些美食披上了完美的色泽,光看着就让许多观众垂涎三尺,欲罢不能。 连《舌尖上的中国》的制作者、美食专栏作家陈晓卿也曾调侃:“中国人从来不把自己限制在一张乏味的食单上。深夜继续残酷大规模发吃。” 传承的炖锅洗手做羹汤,提供原料者是最可爱的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舌尖上的中国》开篇就从食材的采集入手,一定程度上所体现出平时看似简单的竹笋、莲藕、江鱼等基本食材背后采集者艰辛的一面。

以纪录片《望长城》为例浅析纪录片故事化的不同手段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选题意义 纪录片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摆脱了单纯记录的窠臼,注重故事性和吸引力越来越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故事性的纪录片当作媒体播放的主要形式,强调记录的故事化和叙事的情节性,将矛盾的展示和悬念的设置作为纪录片展示事件的创新性手法,增强了记录片的叙事性和感染力。我国对纪实手法的重视和运用已成为故事片发展的前沿趋势,中国文献纪录片20年的题材流变中,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许多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纪录片展示着主流意识形态。其中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纪录片《望长城》以创新的主持方式、精彩的故事讲述和生动的同期声制作创造了中国纪录片的新典范,被誉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望长城》改变了过去国内纪录片多以宣传、说教为主的拍摄方式,将“画面+解说+音乐”的叙事方式改为主持人带领观众去感受真实场景,采用同期声的制作方式,注重对长城两岸受人情冷暖、人间真谛故事的讲述和渲染,以长城成为载体,展示了长城两边的真实生活,将《望长城》的故事性凸显了出来,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效果,对我国的纪录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以《望长城》为例探究电视纪录片的故事化手段,对于进一步认识纪录片故事化的不同手段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关于纪录片故事化现象的研究和探讨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点之一,专家学者们首先论述了纪录片故事化的优势和原因。王惟红在《对纪录片栏目故事化现象的透视和反思》(《中国电视》2008 第6期)中探究了近年来我国纪录片出现故事化现象的深层原因,认为读者的多元化接受期待和市场的竞争是造成纪录片故事化的主要原因。关于纪录片故事化的表现手法和制做策略,也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之一。孙剑英在《谈纪录片如何成功运用“故事化”创作手法》(《西部广播电视》2007 第1期)中认为随着信息时代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多元化”需求,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将创新的思维追求题材和表现手法的艺术“多样化”,用情节的吸引力来事先纪录片的故事化。李春凯在《营造纪录片故事化氛围的多种手段》(《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 第8期)中认为纪录片制作中悬念的设置、情

纪录片赏析课程(论文作业)

《寻味顺德》第一集——乡土之源有感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对顺德人民来说显得更加恰当。作为“世界美食之都”,顺德以其独特的粤菜风味闻名于世,而特别的风土人情又让顺德的美食之都称号别有一番韵味。 由于本纪录片拍摄制作都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原班人马,本片也延续了它的拍摄风格,该片以“古老和现代的奇妙交融”为叙事主旋律,以美食为切入点,通过纪录片影像进行一次顺德饮食文化全景式、深层次地人文解读,影片以“顺德美食”为路径,展示了顺德这块岭南地域的风土人情,将镜头对准顺德社会中的普通民众,展现了顺德人的生活智慧、勤劳,热情和追求,也整体关照顺德鲜明而厚重的地域文化特质、流变及其影响,该片汇聚了多个顺德人的美味人生和数道顺德菜的精彩故事,反映了顺德城市的传统与现代气质及顺德人特有的精神基因。本片不仅拍摄一流,让人享受到了美食的盛宴,而且让人得到了味觉上的享受。色诱、味诱,诱得心灵驿动。 千年围垦孕育出丰饶的桑基鱼塘,一百年前缫丝业的繁盛让它富甲一方,今天这里出产的家电用品改变着全球数十亿人的生活。然而,这片土地最富盛名的,永远是美食。顺德,以食物为遗传密码,让自己区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 一堂课看下来,其实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道菜品,而是中国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和坚韧乐观的智慧。《寻味顺德》这部纪录片其实是想借饮食这种人人都有感触体会,人人都有的说的题目,来窥探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劳作方式和处事态度。它并不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片子,也不是一部宣传地方风味特色的噱头,而是一种至纯至朴的精神。想来这些制作者们不仅跑遍天南地北,还要面对各种复杂环境,甚至连过年的时候都留守拍摄记录,支撑的动力早已不只是是食物的力量了,而是一种渴求探索发现中国民众精神气质的热切愿望,这也不禁让我肃然起敬。 中国的劳动人民是中国社会的基石,十三亿的人口要靠自然,靠土地来养活。无论现今的工业科技如何进步,中国社会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农民,

《海豚湾》纪录片赏析

《海豚湾》纪录片赏析 学号:1450120045 姓名:盛冬梅 《海豚湾》是一部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由路易·西霍尤斯执导,里克·奥巴瑞主演,该片记录了日本太地町当地的渔民每年捕杀海豚的经过。影片于 2009年7月31日美国上映。影片讲述在著名的海洋哺乳类动物专家的带领下,一群动物保护人士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阻碍走进了这一海湾,深入现场,记录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杀的血腥场面。理查德·奥巴瑞大概还是世界顶级的海豚驯养专家,他说他用了10年的时间进行海豚的训练事业却毅然决然的用了35年的时间去毁灭它。他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海豚这种可爱聪明的生物,但庞大的利益却也造就了更多对这种生物的屠杀。这是看完《海豚湾》后我对这部纪录片的基本了解,下面我将从这部纪录片的主题、结构、人物、场景等方面进行赏析。 从纪录片向想要表达的主题来看,影片通对日本人残忍捕杀太地地区的海豚的讲述批判日本捕杀海豚的罪恶,表达了对这种残忍行为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唤起人类的怜悯之心,希望国际对日本捕杀海豚的行为作出惩处决定并呼吁重视保护海豚。 从记录片讲述故事的结构来看,《海豚湾》整个影片的主线是以时间为顺序讲述导演路易·西霍尤斯及他的朋友们发现海豚湾的惨况,搜集证据并揭露事实的过程。中间插入惨况加剧的原因——电视节目《海豚的故事》开创了价值数十亿的产业,导致大量海豚被捕获——等一系列镜头。还插入国际捕鲸委员会年度会议的场景、验证海豚肉是有毒的过程等一系列镜头。这些镜头给予《海豚湾》一个较为完整的叙事框架。总的来说,《海豚湾》是以几组叙事段落拼凑而成的,这些叙事段落并不是松散的,而有其深刻的内在联系。比如正片的第一个段落讲述里克·欧拜瑞向导演及朋友们揭露日本太地町一个海湾的海豚大屠杀,这就为接下来的段落中他们调查事实、搜集证据、揭露事实等一系列事件做了铺垫。而起初有关国际捕鲸委员会年度会议的段落则为后来导演闯入会议拆穿森下助二的谎言做了铺垫。这些紧密联系的叙事段落使《海豚湾》成为一部叙事严谨而又极具说服力的纪录片。 从记录片的人物选定来看,由于日本政府的不支持和当地渔民的不合作态度,摄制组无法取得合法的拍摄许可。为了能顺利地拍摄完整个纪录片,皮斯霍斯找来了自己一众好友--他们都是拍摄、潜水和动物保护方面的精英人士。从1960年开始,里克·奥巴瑞就是世界知名的海豚训练师,可以说是他一个人发展出了海豚表演这个游乐项目。就在他功成名就、全世界的水族馆和海豚表演遍地开花的时候,他却选择了要摧毁自己亲手建立的这个娱乐产业--为此他花费了35年时间,并且尚在进行之中。 皮斯霍斯说:“我找来了加拿大的曼迪-雷·克鲁克谢克和她的丈夫克科·克拉克,他们两个都是自由潜水的高手。克鲁克谢克曾经拿过6次自由潜水的世界冠军,她能不借助任何装备下潜到88米深的地方。有他们的帮助,我就能很简单地在水下安置摄影机了。我还有个朋友,他以前是我的摄影助理,现在他在工业光魔公司做模型。我找他制作了几个石头,我们把摄像机安在了里面。我找来了查尔斯·翰波利敦,他是个疯狂的家伙,没有什么事情能难住他。他曾经做过加勒比海盗的航海向导。我们要靠他来操作各种设备和负责后援。还有个原来是加拿大空军的技师,他给我们改装了一个无人驾驶的飞机,并且把一架遥控摄影机安在了上面,可能这是一个连《11罗汉》都比拟不了的阵容吧,至少我的制作团队是顶尖的。”从1960年开始,里克·奥巴瑞就是世界知名的海豚训练师,可以说是他一个人发展出了海豚表演这个游乐项目。就在他功成名就、全世界的水族馆和海豚表演遍地开花的时候,他却选择了要摧毁自己亲手建立的这个娱乐产业--为此他花费了35年时间,并且尚在进行之中。 从场景的选择来看,在日本本州岛最南部的和歌山县,有个叫太地町的小村镇,面朝洋,三面悬崖高耸。5.96平方公里的镇上,住着约3600名居民,其中约1/3从事渔业。表面上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与发展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纪录片,是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寻求和反映社会变革、感悟人生与人性的载体。在大众传播时代逐渐向专业化、小众化迈进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做出一番新的思考,,以前瞻的姿态寻求新的高度,期待我国的纪录片最终能成为人们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关键词纪录片;现状;不足;营销 ABSTRACT The Documentary, the way that people access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eek and reflect social change, understanding life of the carrier and human nature. When the era of mass communication is being a professional and small minority, we must think abou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ocumentary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experience, forward-looking attitude to seek new heights, look forward to our documentary will eventually become the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es, to be international. KEY WORDS Documentary; Status; Limitations; Marketing

纪录片赏析论文

纪录片赏析之《高三》 这学期我选修了纪录片赏析这门选修课,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和学习,对纪录片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也渐渐喜欢上了纪录片这种影视,它的真实性、人文性都深深地吸引我。在课堂上欣赏了很多优秀的纪录片,有《北方的纳努克》、《海洋》、《微观世界》、《姚明年》等,其中有很多画面十分精彩的,像《海洋》,也有反映政治的,如《华氏911》,但其中记忆最深刻的是《高三》这部并没有炫丽场景但和我距离是最近的纪录片。 《高三》讲诉的是中国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一个山区小县城的年轻的学子们琐碎、重复的高三生活。一本作为独白,贯穿始终的学生林佳燕的日记,将隐藏在学子们机械近乎忙碌的学习生活背后的巨大压力爆发出来:身为父母的农民,从凌晨5点到晚上8点辛苦劳作,每天的收入仅仅是13元钱,而高三学生一学期的学费是2500元(不包生活和住宿费)。而父母的期望则是:“只要她喜欢的工作,我都支持她,如果钱不够,可以把房子卖掉,只要她愿意,当妈妈的愿意付出一切……”——一个苍老的女人对着镜头说道。懂事的学子悬梁刺骨,绝望的学子叛逆逃学。一个坏学生钟生明讲述了他为什么翻墙出逃,不上课,眷恋网吧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打游戏有多么好玩,而是可以凭借高超的技巧赚到钱,与其他行业一样,游戏靠的是信用和手艺…… 影片选取了武平中学高三七班作为拍摄地,从高三学生一入学到高考结束后老师又成为新的高三班的班主任,一个轮回又重新开

始……真实的展现了高三生活的苦于乐,笑容与泪水。 关于拍摄方面大多选用近景中景,甚至特写镜头突出人物表情甚至人物内心。在对学生、老师和家长进行采访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他们的表情的微小变化,从而感受到他们的内心的心情。比如一个同学讲诉她的一个梦:在酒吧里认识一个人,然后和他到一个田里,指着葱对她说“你算那颗葱!”,说完了她露出了苦涩的笑容,从她那苦涩的笑容可以看出她的烦恼和心理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音乐方面全片共有两首歌曲:《那些花》和《北方的狼》。一个女生清唱的朴树的《那些花儿》有两次出现,第一次是片子刚开始,大家一无所知,在一起拍照,只有这首轻轻的歌曲响起,然后看到班牌--高三七班,第二次是在片中,高三的教室中,镜头慢慢划过堆满书和各种卷子的书桌,埋头苦读的学子,然后看到这个小女孩在唱这首歌,轻轻的柔柔的却唱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触,接着泪水就缓缓滑落……,伴随着音乐让观众的心情也跟着浮沉,有一种难过,一种不舍,一种无奈。而《北方的狼》是班主任最喜欢的一首歌,经常在班会上引用,告诉学生要有拼搏精神,要勇于向前,在高考的战场中取得胜利。但歌词中的“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报以两声长啸”也让我们看到了高三学生的无奈和辛酸,他们只能通过高考这个方法才能出人头地。家人的期望、家庭的重压让他们不得不鼓起全身的力气去拼搏。 刚开始看本片的时候,觉得其手法颇像电视台那种电视纪实节目的手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导演还是很好的把握了分寸。他的

纪录片欣赏——请投我一票影评

纪录片创作与欣赏论文 《请投我一票》影评 所在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2013年5月21日

《请投我一票》影评 《请投我一票》记录了一小学三年级一班的一次班长民主选举。班上同学将从老师们选出的三名候选人中投票选出下一任班长。这三位候选人分别是:许晓菲,一名乖顺、不善言辞而不具威胁力的女学生;成成,一个天性活泼、颇具煽动力和领导潜质的挑战者;罗雷,以暴力管理班级的现任班长。其竞选活动包括:才艺表演、相互辩论和公开演讲。 这群戴着红领巾的小三学生,并不了解民主和投票等名词,对于班长的职位诠释仅为:“班长就有权力,让他站着、他就得站着,让他坐下、他就得坐下。”不过,真竞选起来,全套运作可不输政坛选举:候选人们为了争夺同学选票,不仅卖力准备,而且使出了在成人世界里常见的拉票手段;而家长们为了让自家孩子成功赢得竞选,也纷纷出谋划策、斗智斗勇,只是其中的幕后操作以更为稚嫩而直接的形式,展现在了荧幕前。 无疑,这是对我们民主现状的一种真实反映,并且还是在许多条件可控的情况之下。但是在这里我想要探讨的不是政治,而是教育。当教育者面临类似的问题,他该如何处理?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究竟应以纯洁高尚还是功利实用为价值取向?在这样一个“不成功便成仁”的竞争社会之中,我们的孩子到底应该接受并遵循怎样的观念和法则?影片中的一段情节典型地反映了当前这种困境:选举初期,现任班长罗雷自恃在任优势,拒绝父母亲的协助,甚至不打算有任何“亲民举措”,而是希望同学们“自己想投谁就投谁”。但很快他发现自负并不现实,因为他的对手一直在暗中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成成像个老练的政客,先是在班上大声起哄道“罗雷罗雷,最爱打人!罗雷罗雷,威胁别人!”再授意竞选助手帮腔造势、形成舆论,而且私下许以副班长、学习委员等未来“官职”承诺,以换取支持。自然,对自己的明显缺点不能做出有力辩护的罗雷支持率显著下跌,甚至使他一度萌生退意。 当罗雷首战失利后,其担任警察的父亲提出邀请全班同学乘坐轻轨,并且特别强调是请客。在整个过程中,夫妇俩还提供了矿泉水、大巴接送和导游等免费服务。罗雷这回接受了家长的建议,在旅途中乘机唱歌表现自己,并在同学们玩得开心之际,为自己拉票。这种举动被不少观众斥为“赤裸裸的贿选”,但它无疑是有效的。在陈为军当天进行的“民意调查”中,罗雷的支持率立即回升,并且超过了前些天呼声很高的成成。 简洁明了,或许放在成人的世界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总是令我们百味杂陈而又啼笑皆非。感慨良多,是因为我们多少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那可笑而无奈的影子;哭笑不得,只缘向他们输送这种意识和行为方式的恰恰是处在现实世界的自己。 深入一点思考,我们应该先问问,为什么最初罗雷不愿让家长插手自己的竞选?既然能担任两年多的班长,相信他应该一定是个聪明、能干、学习能力较好并深得老师喜爱的学生,也必定可以对“我的班长我做主”的意图有一定的理解。从书本、老师和家长处获得的思想品德教育使他能够认识到,说服大家支持自己的应该是个人实力和平时表现,而不是其他的外部力量。作为孩子,他最初的自信何尝不是来自单纯的自尊与骄傲!大概他两年的领袖角色也使他以为自己能够以足够的底气迎接挑战;他两年来受到的称赞与表扬更是他不屑屈尊示好的资本

纪录片敦煌解读文献综述

《纪录片<敦煌>解读》文献综述 学生:某某某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指导老师:某某某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2010年3月,央视传媒和敦煌研究院联合出品的十集大型纪录片登上中央电视 台的大荧幕,该记录片播出以后很快的得到了广大观众和一些敦煌研究学者的肯定,可以说,纪录片《敦煌》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它对中国敦煌文化的理解和阐释,更在于他为中国的纪录片开创了一个新的前景,弥补了以往中国纪录片在创作上面的缺憾和不足。胡正荣在《敦煌,一种晚来的成熟》中指出敦煌的制作播出,是关于中国纪录片领域一段喧嚣历史的真正转折点,无论就其立意、制作,乃至播出,虽不说是开始了一个新的局面,但却象征着中国电视从专业角度而言的一种真正的成熟面貌。[1]纪录片《敦煌》的播出,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将很多中国人心中那说不出的敦煌情结进行一个解读,我们更可以将它说成是在进行一种情感的精致表现。从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当前社会对文化的需求,并且通过对其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取其精华,将这些优秀的思想和表现形式更好的运用到我国以后纪录片的拍摄中去。而我大致整理了有关纪录片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关于对纪录片《敦煌》的解读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部分: 一、《敦煌》的内容选择与中国当前社会的文化需求 马海燕,周俊敏在《浅论我国现代文化需求的发展及文化消费与体验》中指出,社会越发达,展现在人类面前的文化系统就更大、范围更广、内容也更丰富了,这就要求有更多的文化资源提供,让人类吸纳,以适应社会的要求,而在不断吸纳的过程中,人类又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并不断创新文化,正是在这个反复的吸收、运行、创新的文化进化过程中,文化需求变得空前旺盛。[2] 李城,欧阳宏生在《纪录片:全球视野与民族审美的多元融合》中指出,反映民族历史文化的作品敏锐地以人文意识作为主题支撑,叙事风格坚持以宏大叙事为主,市场意识增强,开发后续衍生品,使得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3]

纪录片赏析论文 浅谈《幼儿园》

纪录片赏析期末作业 作业名称:浅谈《幼儿园》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院:_______ 指导教师:____ 得分:________

浅谈《幼儿园》 一、简介 《幼儿园》是一部以孩子为主的纪录片, 导演张以庆在这部中影片纪录了一所在武汉的寄宿制幼儿园里14个月的生活。在幼儿园中,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语言和行为令人忍俊不禁。但是随着影像的深人, 我们发现这个小世界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成人世界, 一切有关人类的主题,人性的光明与阴暗, 都赤裸裸地展示出来。 二、分析 从这部《幼儿园》的主题到它的表现方式我都非常的喜欢。首先,这是一部以表现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为主题的纪录片。它通过儿童的世界的各种现象对照出成人世界,来表现成人世界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是一部富有寓意的作品。 虽然我不是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是我觉得这部纪录片从手法上也拍得很好,在观看过程中就可以感知到张以庆所花的功夫。其时间顺序是从孩子们开始入园到最后拍毕业照,中间的部分则是各种各样的场景和情景。《幼儿园》中有两条线索,一条就是从小班到大班三年的幼儿园生活中孩子的喜怒哀乐的这种情绪,另一条就是采访段落。这两条线索相互交错,形成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感受 我相信每个人都上过幼儿园,但是它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好的回忆。在我的记忆中,那从来就是强行将你从父母的温暖怀抱中带走的地方,就是你要去面对现实世界第一步的地方。世界不再是你一个人的,你要去和外面的人外面的世界接触,这也许意味着成长,但是在那复杂的人际交往当中,是得是失谁也说不清楚。四五岁的孩子需要这种独立吗?离开父母的生活,对孩子的发展有利吗?我一直认为,一个孩子即使不上幼儿园,对于他的人生也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国外很常见。可这里是中国,也许父母这样做也不开心,也不忍心,但是为了家,为了养活家里的人而别无他法,于是就有了这样全托的幼儿园于是就有了开头孩子们扯着家长的衣服哭泣的一幕。回忆起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是哭的死去活来的,还记得那天在幼儿园的第一顿饭是红烧茄子饭,所以至今我没有再吃过茄子了,想想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对人的一生来说是多么具有影响力,这也是这部《幼儿园》想要传达的吧。 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就在那个小朋友搬个小椅子,准备摞在那里,翻来覆去怎么也放不好。旁白说:“翻过来。”他照做了可是依然不行。直到那个镜头渐渐结束。一开始看那个镜头时是觉得小朋友的一根筋很好玩很可爱,但是到了后来看她搬来搬去怎么也弄不好的时候突然觉得很感动,也很心酸。因为这是一种我正在慢慢丢失的坚持。也许一直坚持同一件事很傻,也许是傻才能一直坚持同

纪录片论文

郑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课程作业表 学期开学后第二周。任课教师在新学期第三周前将作业判分签名后,将作业原件报院研究生办公室存档。有特殊情况须申明理由,并报研究生院同意后,最迟不得超过第四周。逾期不报或以后追加成绩的概不予以承认,有关学生也不能参加本年度的所有评先评优活动。

新世纪我国纪录片的大众化与多元化发展 【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纪录片呈现出大众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纪录片的创作始于1905年,在其发展初期主要以新闻纪录电影的形式为广大人民所熟悉,而在建国后直至改革开放前,则主要以传达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目的。随着新世纪社会阶层、社会价值的变迁,我国纪录片创作在价值取向上形成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边缘文化并存的格局,在题材上更加广泛。在创作理念上,实现了各种观念兼容并包,各放异彩的态势,在表达方式上更为灵活、自由,实现了真实记录与艺术叙事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新世纪,纪录片,多元化发展,大众化发展 纪录片运用新闻镜头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发展变化,反映生活的原生态,具有真实性和纪实性的特点。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是不断地对纪实影片吸收和借鉴而发展起来的,自1958年我国电视台建立起来,新闻纪录片的播放拉开了我国的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序幕。多年来,纪录片不论是创作理念还是创作方法都不断变化更新,并且融入了新的纪实手法、新的思想、新的内容,形成了新时期电视纪录片的特点。①新世纪以来我国纪录片适应了社会环境的变化呈现出大众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新世纪我国纪录片的大众化趋势 我国纪录片从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开始,给电视界带来了开放的意识。1982年拍摄的《话说长江》、1984年的《话说运河》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直到1991年的《沙与海》和孙曾田导演的《最后的山神》,先后国内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后来又有了像《望长城》这样的佳作,而1993年《生活空间》的推出,将中国纪录片放到了电视的最前沿。正是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观感,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在更大程度上,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纪实主义浪潮后,从1995、1996年起,中国纪录片开始走下坡路,进入低迷困境。在经历了短短几年的奇迹之后,各种电视纪实栏目的收视率开始急遽下降,例如曾创下36%的收视奇迹的《纪录片编辑室》在近年已降至7%左右。随着纪实浪潮的消退,纪录片在创作上也进入萎缩状态。尤其是以电视台为中心的体制内创作,由于收视率的大幅滑坡,纪录片创作人员的转行也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把这种转变单纯地归因于市场或者观众都是不恰当的。 ①王雨婷.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J].青年记者,2010,(12).

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心得体会

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 心得体会 人活着要有信仰,有了信仰,才会有奋斗的激情。2012年6月24日,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在局党支部的组织下、我观看了中央电视一台所播出的大型记录片《信仰》,虽然只有短短的三集,但是给我带来的震撼是无以伦比的。 该片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在这部纪录片的带领下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前辈们沿着信仰的足迹,去讲述信仰的故事,追寻它永恒的魅力。 随着音乐和画面的切换,我恍惚来到了旧社会中的苦难中国,从19世纪中叶起,在与外国列强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和章程之后,中国,已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于随时亡国的危险之中。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一次次奋起抗争,却始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年轻的彭湃,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当时苦闷彷徨的中国人在各种各样的“主义”中寻找着各自的信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好人政府、联省自治……令人目不暇接,到底哪一个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呢?这一年11月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让共产主义这个在欧洲游荡的幽灵,进入了中国先进分子的视野。与既往一切信仰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良知的科学思想体系。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锦绣前程,这是自古以来很多人孜孜以求的梦想,但被这些虽然年轻却找到了信仰真谛的革命者弃之如敝屣。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万人。在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甚至根本找不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践行和坚守自己的信仰,付出了如此巨大而惨烈的牺牲。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为什么先烈们能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人,信仰就是引领他们前进的天,人民就是支撑他们奋斗的地。在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顶天立地的人更有力量呢? 当一双双握紧的拳头面对党旗宣誓时,“镰刀铁锤”就是他们的信仰;当红军战士高喊着“为了苏维埃”冲向敌人的枪林弹雨时,“苏维埃”就是他们的信仰;当八路军战士从狼牙山纵身跳下数十丈的悬崖时,民族解放就是他们的信仰;当解放军战士高呼着“为了新中国,前进”和敌人的碉

浅谈中国纪录片的现状与发展

学术论坛/M O V IEL ITERATURE 2010年第2期 浅谈中国纪录片的现状与发展 u 王文权(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摘 要] 纪录片,是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反映和寻求社会变革、感悟人性与人生的载体。欣逢中国经济、文化蓬勃发展之际,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做一番考察,在经验的基础上,以前瞻的姿态寻求新的高 度。期待我国的纪录片最终能成为人们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关键词] 纪录片;现状;发展 一、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分析 中国纪录片发端于1905年的中国纪录电影,至今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中国纪录电影的开端也是中国电影的开端, 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对一出京剧表演的记录。[1] 从早期的5话说长江6到中期的5农奴6直至5望长城6这样优秀影片的出现,为中国纪录片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真正地使纪录片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它们以真实的视角展示纪录片的艺术魅力,关注百姓生活与社会发展,用真实的影像展示社会发展中的劳动人民,让每位观众都能直观地感受到自己身边的故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纪录片的创作观念随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文化的背景、大众的情绪等发生了鲜明的变化。随之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如2002年由贾樟柯编导的5公共场合6,影片记录了一些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活场景,着重展示了在特定生活空间里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平凡的人物和真实的场景展现了当下中国一个城市或不仅仅是这个城市的现实景象。本片获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纪录大奖。2003年由王兵编导的5铁西区6,片中记录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沈阳在社会发展变革中的真实景象。本片荣获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马赛电影节、日本山形电影节大奖,等等。通过这些获奖影片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纪录片近些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但是,我国纪录片整体上明显存在很多不足,可以概括为多样化的缺乏、市场化的滞后等问题。如在纪录片的题材选择方面,表现出反映边缘群众、弱势群体、少数民族的占大多数,而反映日益发展变化中的城市人们生活重大态度变化和社会历史变迁的影片十分稀少,不能满足当 前许多国际媒体对/中国的形象0的市场需求。[2] 再者就是我们的纪录片选题多为人与社会、人与历史方面的,对人与自然的方面选题很少。就拿我国观众喜爱的5动物世界65探索发现65奇观6等纪录片来说,这些都是买进节目,而且价格不菲。而我们国家秀美的大好河山却无人提及,的确让人惋惜。我国纪录片的另一个不足之处表现为故事性差。亚洲电视网制作总监维克兰#夏纳说:/中国纪录片在拍摄的角度、描写人物感情和细节表达上有独到之处,但往往其思想性强,故事性弱,节奏缓慢。因而观赏性差,难以迅速吸引观众,也就难以进入世界市场。0就拿北京一高档影院放映田壮壮的影片5茶马古道)))德拉 姆6,观者寥寥。究其原因是兴奋点少、故事性差,难以吸引观众。另外一点,就是我们国家早期纪录影片大多都是以文献记录手法为主,忽视了影片故事性的编排,内容多以记叙的形式来表现。最终导致影片难以得到观众的肯定。与此同时,我们还常常看到中国纪录片的痼疾,什么地方有卖点就往什么地方靠,甚至形成一些模式化创作,1996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的参评作品中,关于弃婴题材的作品竟有十几部之多。作为对世界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模式化使纪录片丧失了原动力,从而也使得纪实主义的美 学因为一种消耗性的使用而日渐枯竭。 [3] 二、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中国纪录片 在中国纪录电影史上,有一类纪录片非常引人注目,这就是文献纪录片。我国电影工作者黎民伟完成的影片5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6是中国文献纪录片的起点。由于文献纪录片以历史为表现对象,所以有时也称历史文献纪录片,其中以表现人物为主的文献纪录片又称人物传记片或传记片。经过多年的发展,文献纪录片逐渐演变成一种以活动影像书写历史的手段,一种非常重要的纪录片类型,以至于电视时代到来后成为电视台的看家节目。有些电视台甚至专门开设了历史频道,这类频道播放的纪录片 多为文献纪录片。[4] 文献纪录片从最早作为记录历史的一种手段发展演变至今,逐渐成为影响纪录片创作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中国纪录片长期生存在早期文献纪录片的大背景中,致使我们的纪录片在拍摄创作方法以及内容和形式上始终无法突破一些规矩,模式单一。举个简单的例子,1950年的5中华儿女6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63年李俊导演的5农奴6是第一部反映新中国成立前西藏人民非人般苦难生活的影片,于1981年获菲律宾马 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鸡奖。[5] 1996年5较量)))抗美援朝战争实录6,1998年5周恩来外交风云6等等,从这些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我们发现,几十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内容和形式始终无法突破单一模式。这无形中成为阻碍中国纪录片前进的绊脚石,影响了纪录片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其二,和西方纪录片一样,中国的纪录片也是脱胎于电影纪录片。新闻纪录片,实际上可称为电视纪录片的/史前史0。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演进,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画面加解说式纪 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