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岭南文化的看法

独特的岭南建筑文化

在我个人对岭南建筑的看法,我觉得岭南建筑之所以能家喻户晓,传了一代又一代,当中肯定有着它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岭南的建筑第一,历史悠久,充满着岁月的冲洗,有很大的历史研究。第二,岭南建筑注重各方面的建筑方法,充满着它特别的魅力,上了岭南文化这堂课,让我认识了许多属于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它使我感到自豪,让我感到自己国家历史文化如此博大精深,对于岭南建筑文化方面虽然自己刚刚接触,但希望在此论文中能使我更理解它所存在的真正魅力与历史见证。

我国的建筑特征,按其本质和属性来说,建筑既要实用、又要美观;既有技术,又有艺术,这就是建筑的本质和特征,即双重性。从古时候人们已经注意这些方面,这些建筑特征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主要来源于民族、文化、习俗、特性、审美观。从它的组成来看,则来源生活、气候、地理、地形等自然条件,它们共同形成建筑的特征。地方的建筑特征则来源于地方的各项构成条件。从岭南建筑文化上看,岭南建筑能让我了解与探讨岭南文化的悠远历史,它有着它远古神秘的一面,从特征上看,不仅有独特风味,还记载着中国岭南文化成长的足迹!。

建筑特征表现,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可以分为社会特征,文化特征,还可以有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从建筑自身角度来看,还有技术、艺术特征。从技术方面来看,有平面的、结构构造、材料的特征,还有气候、地理、地貌特征等。从艺术角度来看,就有外貌、细部、装饰、装修等特征。综合起来,就是建筑的总特征。建筑特征表现中,一般说,物质技术容易反映,而精神气质较难表现,最难表达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在一座建筑中,外表的建筑形象、细部、装饰、色彩等艺术表现和平面功能使用、结构、构造、材料等技术手段,看得见、摸得着,易于表现。而一座建筑物的文化内涵、性格、气质、它蕴藏在建筑深层,是很难一下子判断。

再说岭南建筑的设计风格,它有着它独特的表现风格,其中就是浅层次表现,在建筑上属于技术范围。归纳起来有下列四个方面特征,让我们探讨一下吧。

1.开敞通透的平面与空间布局

建筑平面布局中要考虑建筑的朝向,以便获得良好的通风条件。通透的空间,包括室内外空间过渡和结合的敞廊、敞窗、敞门以及室内的敞厅、敞梯、支柱层、敞厅大空间等。

2.轻巧的外观造型

建筑设计的艺术组成有四个要素,体型、材料、细部和色彩,其中关键是体型。建筑物的造型美观悦目其首要的条件是体型得当,即比例恰当、优美。和谐优美的比例是形成建筑自然美的必要条件。其次是材料,它是建筑形成的物质基础。细部和色彩包括装饰、装修,是建筑增加美观的重要辅助手段。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人们的性格喜爱一种轻颖、活泼的生活,同时更喜爱户外活动。

对于厚重实体的物件,往往从内心感到繁重压郁。这种观念也影响到对建筑的看法,总的来说,希望建筑轻巧、活泼、自由。建筑体型做成轻巧,有下列一些手法,如:建筑不对称的体型体量、线条虚实的对比。多用轻质通透的材料、以及选用通透的细部构件等。

3.明朗淡雅的色彩

岭南建筑在色彩选择上往往喜爱用比较明朗的浅色淡色,同时又喜欢用青、蓝、绿等纯色作为色彩基调,这些都能使建筑物减少重量感,从而造成建筑外貌的轻巧。

4.建筑结合自然的环境布置分为两个方面:

a、建筑与大自然的结合,即建筑的充分利用天然的即大自然的山、水,如山崖、峭壁、溪水、湖泊作为环境,以增加建筑物的自然风光。

b、建筑与庭园的结合。其特征就是有庭又有园、庭与园的结合。庭有多种类型,以水为中心的称水庭,以绿地为中心的称旱庭,以石景为中心的称石庭,石景在水面之中的称为水石庭。建筑物环绕庭院而建,称为绕庭建筑。

将庭园引入室内,也是建筑与庭园的一种手法,具体做法有:把庭园引入大厅、把庭园引入房间内、把庭园引入屋顶层,称为屋顶花园或天台花园、还有把庭园引入支柱层,称为底层花园。

在此,我们又探讨一下岭南建筑地域风格的创造因素,它是决定岭南建筑走向趋势,引领岭南建筑的形成,建筑风格形成主要有四项因素,即社会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历史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历史因素中有时代因素,民族因素、地域因素,这些因素比较稳定,不是经常变化的。人文因素是社会因素中最活跃的也是经常变化的因素。人文因素包括人的习俗性格、宗教信仰、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等。

在历史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制度。在封建社会下,各个时期还有不同的表现,就构成了时代因素。

经济因素

这是建筑形成的物质条件。同样的材料,结构可以导致不同的建筑形象和外貌,因为建筑创作并不由材料结构等科学技术来决定,而是由当时的社会需求,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以及思想文化对建筑的要求来确定的。材料、结构方式为建筑创作提供了建筑实施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决定条件。自然条件因素

不同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理、地貌和材料,它是我国建筑形象呈现出丰富多彩和地方风貌的主要因素之一。

文化因素

凡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非物质技术方面内容的、都属于文化因素范畴。如制度(如礼制)、宗族、还有艺术方面的小说、诗歌、绘画、音乐、戏曲、雕刻、装饰、装修、服饰、图案等都属于文化范畴。以建筑类别来说,则多着重在制度、习俗、审美观以及艺术处理等方面。

建筑是为人的生产生活服务的,而建筑又是由人进行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的形成离不开人,人的文化素质不同、性格不同都会导致建筑的布局、空间、环境、形象产生不同的反映,建筑风格更是如此。

建筑风格的形成,四项因素都是必备的条件,但是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它们存在的条件不同,就会导致建筑风貌、风格的不同。特别在南方地区,就要抓住岭南特点,关键有两个,一个是岭南的人文因素,另一个是岭南的自然因素。

在此,岭南建筑文化的由来相信已经知道了吧,岭南建筑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古老的岭南建筑见证我们文化成长的足迹,现在有人想建造现代的岭南建筑,这是一个很难办到的事情,我想,要建造风格十足的岭南建筑,我们必须要了解、熟悉和掌握形成地方风格的三个基本条件,特别是岭南的历史文脉,只有深入群众,了解岭南人文掌握岭南条件,培养感情,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岭南地方风格的建筑。

还有,谢谢老师这些课里为我们介绍了我们大学生自己应该要认识的文化特产,谢谢。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作业1 一、填空题 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应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发展而来的。 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二、选择题 1、年初一“行大运”是(B) A广州人的习俗 B阳江人的习俗 C客家人的习俗 D中山人的习俗 2、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 A黎族 B壮族 C瑶族 D苗族 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 A北方移民 B西方移民 C中原移民 D高原移民 4、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A古越族语 B古黎族语 C古壮族语 D古畲族语 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的特质。 A黄土文化 B中原文化 C汉唐文化 D西域文化 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小伙子 B大姑娘 C猪 D牛 7、畲族同胞自认是(A)后代。 A盘瓠 B盘石 C赵佗 D刘三妹 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A朝廷官员流放 B中原人口迁移 C塞北丝绸之路 D海上丝绸之路 9、(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 A广府民系 B客家民系 C福佬民系 D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 10、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B)活动。 A耍花灯 B耍歌堂 C迎新娘 D满月酒

试析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一)

试析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一) 论文关键词岭南;民俗文化;传统;现代 论文摘要岭南民俗文化是在南越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没有承载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迫力,尚实效,重功利,开放兼容、崇新善变,促使岭南社会在近代反封建和当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曾两度领天下之先。这些特质在成就岭南的辉煌之后,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寻找岭南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一、岭南概况 岭南位于中国最南部,地处我国南疆边陲,北枕南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是以今天的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为界与内陆相隔。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岭南建制的划分和称谓也有很大变化。学术界对岭南的领域有不同见解,有的将其狭义为广东的代名词,有的将其广义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广西省的大部分地区。 大约在距今4500年前后,岭南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和手工业逐渐进步。秦以前岭南是南越族的聚居地,公元前206年,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都番禺。”同年,汉高祖刘邦创立汉王朝,他面对汉初的严峻形势,“为中国劳苦,故释佗不诛。十一年,遣陆贾立佗为南粤王,与部符通使,使和辑百粤,毋为南边害,与长沙接境”,向岭南开放了边境贸易,征收南越国的贡品,而对南越国的体制未作任何改变,对其施政也不加限制。 岭南自建置之初即与中央政权的特殊关系,历代延续。虽然其内部的行政区划时有变更,但是中原政府对这个边陲之地的控制却一直因地制宜,使岭南保留了很大的政治、经济、管理自主权和一种自然而然地与中原隔绝的“独立”状态,为岭南创造了宽松的发展氛围。 二、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 (一)农业文化与商业文明并重 早在4500年前,古南越族人民就创造了以稻谷为主粮的农业锄耕文化。《中华全国风俗志》中的“粤俗之大较”、《羊城古钞》中的“广州时序”都记载了大量与农事有关的习俗: “迎春竞看土牛,或洒以菽稻,名曰消疹;啖生菜春饼,以迎生气。……十六夜,妇女走百病,撷取园中生菜,曰采青。十九日挂蒜于门,以辟恶。……二月祭社,分肉小儿食之使能言,入社后,田功毕作。” 同时,岭南民俗中的商业文化特质使之卓而不群。岭南拥有较长的海岸线,早在汉代,已有港口徐闻、合浦,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由于贸易日盛,人们“逐番舶之利,不务本业”,“农者以拙业力苦利微,辄弃而从之”。从事农业生产的民众也积极地发展经济作物,大力种植桑、甘蔗、菱角和各种水果,养殖鱼、蚕,这些经济作物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业、水果加工业、制造业、包装业、运输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岭南百姓民俗生活中的商业文化特征越来越显著。 关羽本是三国名将,中原民众将其视为忠义、神勇的象征。在浓重的商业文化氛围中,岭南民众基于自己的文化观念对这个起源于农业背景的神进行了“文化重构”,注入岭南独特的“向财重商”的文化因素,使它的神格由忠义神转变为财神。在珠三角一带的商家店铺,几乎家家都供奉关公,这种财神信仰甚至改变了内地关公崇拜的风尚,使千百年来中国百姓生活中的忠勇神关羽成为现代社会的财星。在岭南民俗中还有大量具有求财象征意义的民俗事象和民俗行为。广州买发财大蚬的春节旧俗,广东重阳节的登高转运,梅县客家人的新年初三送穷鬼,阳江新春初一的行大运等等,都体现了在浓重的商业风习中,岭南民众突破“循规蹈矩”的农业意识,求财求运的功利愿望和投机心理。 可见,岭南商业文化的形成亦是自然自发,由广大民众尤其是中下层民众创造承载的。在浓

广东餐饮产业发展分析报告.doc

①资料来源除特别注明的以外本文图表数据均根据广东省及各城市统计局以及广东年鉴数据整理下文不再一一注明。 2018年广东餐饮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 一、广东省餐饮市场运行状态 一2017年广东餐饮市场规模 二2017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发展与餐饮份额 三全国餐饮营收3000亿元+省份趋势分析 四广东各地市餐饮发展现状分析 二、首次发布中国粵菜产业报告 一粵菜产业的地位与价值 二粵菜发展规模与地域分布 三、中国粵菜产业发展趋势 一粵菜消费市场的革命性变化 二粵菜好吃不贵实在广东食在广州 三粵菜菜系、品类与品牌结构发展趋势 四、粵菜产业关联行业发展分析 一供应链板块 二旅游链板块 三文化链板块 四资本链板块 五、提升粵菜产业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 一注重粵菜产业的文化传承与品牌彰显 二创建粵港澳大湾区开放性粵菜聚集区 ①资料来源除特别注明的以外本文图表数据均根据广东省及各城市统计局以及广东年鉴数 据整理下文不再一一注明。图表目录 图12018-2017年广东餐饮市场规模及增 图22018-2017年广东餐饮与社会零售品消费增速对比 图32017-2020年全国四大餐饮省份体量发展预测 图42018年与2017年广东各地市餐饮增速对比 图52017年中国省级粵菜门店数量分布 图6广州区级粵菜门店分布比例 图7广州区级粵菜人均消费 图8中国粵菜高端门店人均消费百元以上主要省份分布 图9北上广深粵菜消费关注度 图10北上广深粵菜消费团购指数 图11北上广深粵菜外卖指数 图12北上广深粵菜客单百元以上门店预订指数 图13中国粵菜客家风味主要省份分布及相关占比 图14中国粵菜潮汕风味主要省份分布及相关占比 图15中国粵菜茶点品类分布 图16中国粵菜茶餐厅品类分布 图17北上广深牛肉火锅品类门店量 表12018-2017年广东餐饮营收占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比重 表22017年全国餐饮营收3000亿元+省份发展现状 表32017年广东21地市餐饮发展现状

岭南文化

论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软件学院09级2班刘绍徒 200930636090 关键字:岭南,民俗文化,发展,传统 论文摘要:岭南民俗文化是在南越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没有承载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迫力,尚实效,重功利,开放兼容、崇新善变,促使岭南社会在近代反封建和当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曾两度领天下之先。这些特质在成就岭南的辉煌之后,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寻找岭南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 一、岭南概况 岭南位于中国最南部,地处我国南疆边陲,北枕南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是以今天的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为界与内陆相隔。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岭南建制的划分和称谓也有很大变化。学术界对岭南的领域有不同见解,有的将其狭义为广东的代名词,有的将其广义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广西省的大部分地区。 大约在距今4500年前后,岭南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和手工业逐渐进步。秦以前岭南是南越族的聚居地,公元前206年,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都番禺。”同年,汉高祖刘邦创立汉王朝,他面对汉初的严峻形势,“为中国劳苦,故释佗不诛。十一年,遣陆贾立佗为南粤王,与部符通使,使和辑百粤,毋为南边害,与长沙接境”,向岭南开放了边境贸易,征收南越国的贡品,而对南越国的体制未作任何改变,对其施政也不加限制。 岭南自建置之初即与中央政权的特殊关系,历代延续。虽然其内部的行政区划时有变更,但是中原政府对这个边陲之地的控制却一直因地制宜,使岭南保留了很大的政治、经济、管理自主权和一种自然而然地与中原隔绝的“独立”状态,为岭南创造了宽松的发展氛围。 二、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 从地域上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 (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 从古老的民间传说开始,就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开放心态,至今南海神庙中还立有波罗国使者达奚司空的塑像,西来初地还有达摩祖师的遗迹。著名的岭南画派,就是在继承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洋画的技术而形成;饮誉世界的粤菜风味,不但吸取了国内八大菜系的技艺,也吸取了西菜烹饪之精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更发挥了这方面的潜质,在全国率先敞开大门,在对外经济、文化的交往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这并不是偶然的。 (二)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

岭南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精心编制)

《岭南民间文化》 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 一、填空题 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应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发展而来的。 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二、选择题 1、年初一“行大运”是(B)

A广州人的习俗B阳江人的习俗C客家人的习俗D中山人的习俗 2、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 A黎族B壮族C瑶族D苗族 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A北方移民B西方移民C中原移民D高原移民 4、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A古越族语B古黎族语C古壮族语D古畲族语 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的特质。 A黄土文化B中原文化C汉唐文化D西域文化 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小伙子B大姑娘C猪D牛7、畲族同胞自认是(A)后代。 A盘瓠B盘石C赵佗D刘三妹 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促 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A朝廷官员流放B中原人口迁移C塞北丝绸之路D海上丝绸之路 9、(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 化交融变异。

岭南文化的特点及经济影响

1 人们对进步文化的基本要求和期望,是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合我国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优长,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部分,并使之适合时代的需要。在这个熔铸过程中,传统主义与反传统主义,固步自封与全盘西化,都是不足为训的。因之,科学的扬弃和时代精神的焕发是构筑进步文化须臾不可离的理论、方法论的基点。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对岭南文化的地位与特点、发展与演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繁荣与发展岭南文化的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磊张苹 岭南文化在华夏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它不愧为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具有独特色彩和香味的奇葩。 开放与商品经济是岭南文化两大特色 岭南文化之所以特色鲜明,是与岭南的环境分不开的。海洋的环围和五岭的隔绝,在古代的经济与社会条件下起着屏障的双重作用———利于防御;弊于阻抑。但是,由于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逐步形成,又使岭南文化较早地接受了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影响。在最初促进文化交融的人物中应当突出赵佗的作用,他在两千余年前率军进驻岭南的过程中带来了中原文化。此外,周边文化———如湖湘文化的影响也日益扩展。到中世纪的后期,尤其是迄于近代,岭南还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津梁,海洋文化对岭南文化的作用趋于明显。要之,远古时期的岭南文化是颇为初始的,与中原文化相较,当时的岭南文化的差距是明显的。中原文化跨越五岭,加上南来部属与越人结合,才有力地促进了岭南文化的演变,使之在南北融会中进入新阶段。例如,“百越无姓”的状态就此结束。到了封建社会中叶后,岭南文化的发展较快,明清以降特别是近代,则在不少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当然,这个过程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的。 在研究岭南文化的内涵和特色的时候,必须充分估计两个因素。一是开放: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五岭不再是难以逾越的;航船则使大海成为坦途,利于走向世界。因之,南疆成为开放的前沿。南越王墓的一些珍贵器物(如琉璃等),应当是由外地或异域输入。从汉代到唐宋之际,内外交流日趋繁密。明清以后,则是对外交流的主要渠道。二是商品经济:自唐宋尤其是明清以降,广东的商品经济颇为发达,珠江三角洲更是如此。佛山曾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名镇之一。从封建末期的一些地方志中的附图里可以看到,圩镇的市场已经颇具规模,行业的划分布置井井有条,有出售粮食、副食品乃至棺木的专业街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的头生子———继昌隆机器缫丝厂,就于19世纪70年代初诞生在南海县。创办者陈启沅曾是侨商,他提供了资本和技术。无论在内容或形式方面,开放与商品经济对岭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研究中,必须把握社会历史的“具体流程”,不能仅仅积囿于观念领域,局限在范畴之中。所以,在研究岭南文化时要密切结合社会历史的演变。广东的社会历史进程可以大致概述如下:较为绵长的原始公社时期,不发达的奴隶制,封建制的中后期发展较快,近代则成为剧变的焦点之一。至于岭南文化的发展,基本上与此相应、同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明、清时期出现了岭南文化的高峰,而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人物的代表又大都诞生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如以广州为圆心,半径都在百公里左右)。 融合与交流是岭南文化形成之基石 关于岭南文化基本内涵及其形成过程,论者意见颇为参差。取得的共识可以扼要表述如下:岭南文化有它自身的根本,源头上溯到马坝人、柳江人。氏族文化被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如西樵山文化和石峡文化。岭南地区在远古时期存在着一种初级的、层次较低的“原型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第五章华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第一节广东省基本概况 【地理与气候】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受地壳运动、岩性、褶皱和断裂构造以及外力作用的综合影响,广东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性。地势总体北高南低,最高峰为石坑崆。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广州市。 【气候特征】 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且雨热同季,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呈多中心分布。全省年平均气温21.8℃。 【区划与人口】 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4个区域。广州和深圳为副省级城市。深圳为计划单列市,深圳、珠海和汕头为经济特区。全省共119个县级行政区,包括6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 广东省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人口8636万。 【交通与资源】 广州港、深圳港、汕头港和湛江港已成为中国国内外交通和贸易的重要通道。 到2020年,广东铁路出省通道将由京广铁路、京九铁路、广深铁路、黎湛铁路、赣韶铁路、柳韶铁路、粤海铁路和梅坎铁路8条增至12条,形成以广州为中心,“三纵二横”的主干线。高铁线路有武广高铁、广深港高铁、厦深高铁、贵广高速铁路、南广高铁、广东西部沿海高速铁路(在建)等。 广东省正完善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国际复合型门户枢纽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及粤西国际机场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其他支线机场为补充的全省民用机场布局。到2016年年末,全省已建成机场19座。 广东水资源相当丰富,可供开采的人均水资源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广东为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之乡,全省已找到矿产116种,探明储量的有88种。 广东动植物种类繁多。属于国家1级保护植物的有桫椤、银杉和虎颜花3种;属于二级保护的有白豆杉、水杉、野荔枝和观光木等24种。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华南虎、云豹、熊猴和中华白海豚等22种,列入二级保护的有金猫、穿山甲、猕猴和白鹇(省鸟)等95种。 广东海洋资源十分丰富。远洋和近海捕捞以及洋网箱养鱼和沿海养殖的牡蛎、虾类等海洋水产品年产量达374万吨,雷州半岛的养殖海水珍珠产量位于中国首位。广东沿海的风能、潮汐能和波浪能都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广东沿海沙滩众多,气候温暖,红树林分布广、面积大。 【历史沿革】 ●考古发现显示,距今约12.9万年以前,岭南出现了早期古人(马坝人)。 ●秦统一六国后,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这是广东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秦末,赵佗建立南越国。当时,广东除今连州及乐昌北境属长沙郡管辖外,都属南越国底盘。 ●汉武帝平定南越后,汉朝将南越地划分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 儋耳、珠崖9个郡。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

岭南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广播电视大学新会分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岭南民间文化》期末试题 班别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2、广东盗宝传说最着名的是《海珠石的传说》,这一传说与唐人传奇《崔炜》的故事有关。 3、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节”同一天进行。 4、客家名菜“东江酿豆腐”传说源于北方的饺子。我国着名的雷区是雷洲。 5、竹筒屋又称直头屋、竹竿厝。它的平面特点是正立面单开间,面宽较窄。 6、一般说“佛山秋色”,是指秋色工艺品。“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它是佛山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7、专门为显贵培育妾氏的行业叫捻妹花。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8、天妃.,又称天后,福建、台湾一带称为妈祖,国外则称之为“中国的女海神”。 9、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是他的家乡新兴集成镇,二是他削发受戒广州光孝寺,三是他开坛说法的韶关曹溪南华寺。 10、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海南菜等四大名菜,而以广州菜为代表。 11、每年的三月三是北帝诞,在佛山又称为“真武会”。 12、壮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人发展而来。 13、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五指山山区,他们的民族节目是“三月三”。 14、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民广府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15、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是惠能六祖。 16、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众峒溪文化圈。 17、建于地面的半地穴式窝棚建筑和高于水(地)面的干栏式建筑是岭南先民走出洞穴之后的主要居住形式。 18、飘色是流行于番愚沙湾和吴川梅箓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一般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时表演。北帝,原为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后岭南人把它称作水神。 19、历来被人们视为岭南婚姻风俗的两大奇事是指“自梳”和“串隆闺”。 20、十九世纪中叶,在广州的十三行街诞生了第一间现代化的茶楼,号称三元楼。 21、广州的骑楼建筑是商业城市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 22、五羊神话中的“五仙”、“五羊”都是谷精的化身。 23、唐天宝元年(724年),置潮洲郡,这是潮州文化繁荣的重要起点。

201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科综合(政治)

201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文科综合(政治) 2019.4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4.腾讯公司和360公司因杀毒软件兼容问题而互相封杀,导致亿万电脑用户受到波及。在国家工信部的干预下,两企业被通报批评并向社会公开道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企业应公平竞争,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B.维护网民利益是网络公司经营的主要目的 C.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市场规则的制定 D.国家工信部不宜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的自主经营 25.针对日渐扩大的收入差距,我国有关部门正在试点建立低保、最低工资、基本养老金与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③收入分配的平均化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④实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6.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该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右图为近期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这表明 ①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调,以刺激经济 ②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 ③我国严控货币流动性,预防通货膨胀 ④金融机构支付能力增强,有利于防范风险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7.“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大力发展国内生产的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从211.6亿美元增至565.3亿美元,年均增速38, 8010;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从300亿美元增至777亿

美元,年均增速37.3%;对外劳务合作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上述材料表明 ①我国与贸易伙伴的关系进一步改善,贸易摩擦减少 ②我国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走出去”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④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8.我国目前有69万多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一位村长(即村委会主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村长是我国基层政权的组成人员②村长是村民自治的领头人 ③村长是村民直接选举的当家人④村长是村公共事务的决定者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9.2019年6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扩大了监察对象的范围,强化了监察机关在保护举报人安全上的责任,增加了监察机关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组织协调、检查指导政务公开工作和纠风工作两项职责。这些修改更有利于 ①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②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③完善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④预防腐败以保证清正廉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0.在今年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到2019年底,一个以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干,多层次、多部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说明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②建设法治国家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③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④我国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党的主要体现。 A.行使立法权B.民主执政C.科学执政D.依法执政 32.包括粤菜、粤剧、广东音乐、广东骑楼、黄埔军校旧址、端砚、开平碉楼、广交会、孙中山、六祖惠能在内的“岭南文化十大名片”,从不同视角展示了广东历史、人文地理、文化精华和民俗风情。“十大名片”表明岭南文化具有 ①排他性②包容性③独特性④保守性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33.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 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四有”公民

岭南文化作业答案

作业1 一、填空题 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应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发展而来的。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二、选择题 1、年初一“行大运”是(B)A广州人的习俗B阳江人的习俗C客家人的习俗D中山人的习俗 2、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A黎族B壮族C瑶族D苗族 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A北方移民B西方移民C中原移民D高原移民 4、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A 古越族语B古黎族语C古壮族语D古畲族语 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的特质。A黄土文化B中原文化C汉唐文化D西域文化 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A小伙子B大姑娘C猪D牛 7、畲族同胞自认是(A)后代。A盘瓠B盘石C赵佗D刘三妹 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A 朝廷官员流放B中原人口迁移C塞北丝绸之路D海上丝绸之路 9、(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A广府民系B客家民系C福佬民系D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10、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B)活动。A耍花灯B耍歌堂C迎新娘D满月酒 三、论述题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0年九年级政治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

2020年广州市番禺区九年级一模思想品德试卷思想品德学科试卷分闭卷和开卷作答两部分,考试闭卷时间为15分钟,开卷时间为65分钟,共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在试卷上作答。 3.闭卷作答时间结束即停止作答,将选择题答题卡放在桌面上让监考教师收齐。然后按照监考教师的要求取回开卷考试用的课本和资料,迅速回原座位准备开卷考试。 4.开卷作答准带的课本和资料只限于《思想品德》、《2020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思想品德》、《广州市中学生时事学习》,携带其他资料视为违规。 第Ⅰ卷闭卷部分(15分钟完成)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该选项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小题2分,共22分) 1.202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 A.立法权 B.任免权 C.决定权 D.监督权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我国的核心内容是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各民族共同繁荣 D. 民族区域自治 3.“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雷锋传人”郭明义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承担责任要不言代价与回报②承担责任可以使自身价值得以提升 ③越平凡越简单的人就越伟大④要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中国人均GDP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由此可见

2011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2011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初三历史试题 说明:1.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2.请选出1—25小题的答案,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选项的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3.26—32小题在答题卷上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打破世界各地之间封闭和孤立状态的历史事件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C. 启蒙运动的兴起 D. 工业革命的发生 2. 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其航线是 3.当今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最高权力由议会掌握。规定这种体制的法律文件是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D.《人权宣言》 4.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相同点是 A. 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B. 打击了殖民侵略 C. 改变了社会性质 D. 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5. 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与此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攻击巴士底狱 B. 发表《人权宣言》 C.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D. 处死路易十六6.“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连绵不断。这些战争打击了欧洲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 革命思想,但同时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当地人民不满和反抗。”这段材料所 表达的观点是:拿破仑对外战争 A. 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B. 破坏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C. 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D. 打败了欧洲反法同盟 7. 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拉开帷幕。在本次博览会上,不可能出现的展品是 A.珍妮纺纱机 B.蒸汽机 C.火车 D.电灯 8.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公布了“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结果,马克思排行榜首。马克思的贡献 主要是 A. 倡导成立巴黎公社 B. 组织宪章活动 C. 领导十月革命 D. 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 9.“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文中提及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A. 文艺复兴时期 B. 新航路开辟时代 C.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 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 10. 18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是 A. 达·芬奇 B.伏尔泰 C. 雨果 D. 贝多芬 11.“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位主张思考、质疑的科学家提出了相对论。 这位科学家是 A. 牛顿 B. 达尔文 C. 爱因斯坦 D. 居里夫人 12.人类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始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A. 巴黎公社建立 B. 俄国二月革命 C. 俄国十月革命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3.在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通过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摆脱困境的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4.迫使英法对德宣战的历史事件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慕尼黑协定签订 C.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D.德军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岭南, 作为一个地域性概念, 指五岭以南地区, 在地域上包括今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部分地区。由于岭南地区北依南岭, 南傍南海, 加上南岭万山叠嶂, 不仅使岭南地区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 而且孕育于其中的岭南文化也形成了迥异于岭北的文化特质, 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岭南文化鲜明特色的形成, 地理环境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1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 111 岭南文化的重商性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条件下,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存在有“重农抑商”、“贵义贱利”的价值观念, 中原正统汉文化下的社会经济一直以自给自足、单一化生产的农业经济为主。而岭南文化在这一点上与中原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历史上, 岭南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一直是一个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 “崇利”的商品价值观念渗透到岭南社会各个角落。广东尤其是广州、潮州等地, 人们逐利之广, 上至官僚、地主, 下至士子农人, 经商活动十分普遍。清代仅潮州一地, “不务农业”的居民就发展到10 万户之多, 务商在平民中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与之相适应, 岭南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向多元化、商品化方向发展。明代时, 珠江三角洲就成为商品性农业区, 土地经营方式已呈多样化特点, 经济作物生产成为最发达的农业部门, 以至于明朝中后期, 广东在历史上第一次变为缺粮省, 农业生产已带有较强的商品性目的。同样, 手工业生产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以品种繁多、工艺先进而远销海内外。岭南地区物质生产的多元化、商品化倾向, 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112 岭南文化的开放性岭南地处我国南疆边陲, 位于南海之滨,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历史上, 广州是外国人居住和出入最多的城市之一。同样, 岭南人也不断走出家门, 向海外开拓, 今海外华侨和华人有3000 多万, 而粤人就占了2000 多万。频繁的贸易交流和人口流动, 使岭南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文化态势。自汉朝以来, 岭南不仅从海外引进了众多的花果和农作物品种, 同时,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大量的西方科学知识也都由广东传入, 并辐射内地。鸦片战争后, 中西文化交流更为普遍, 郑观应、容闳、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引进并介绍西方社会的政治学说, 从而使岭南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的摇篮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启蒙之地, 继而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广东又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基地, 其文化的开放性就更加明显。 113 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具有开放性的文化必然具有兼容性。岭南文化正是在与海内外各种文化交流碰撞中, 兼容并蓄, 融汇升华而发展形成的。从岭南文化的内涵构成来看, 岭南文化是以当地南越文化为底本, 与中外各种文化长期交流整合而成。其中在与内陆其他地域文化交流中, 岭南文化接受并融汇了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的深刻影响; 而在与海外文化交流中, 又包含了基督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日本文化、西方文化的因素, 尤其是近代西方文化, 对岭南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岭南文化这种包容南北、兼纳中西的特点, 在民俗、饮食、艺术、建筑、宗教等文化内容上均有反映, 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 岭南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从岭南文化的区域构成看, 其兼容性表现为各种地方文化的共存共生现象。从地域上划分, 岭南文化又可分为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福佬文化、桂系文化、海南文化等地区文化, 在区域内部又表现出鲜明的区域差异。特别要指出的是, 岭南文化的兼容性还表现在对立异质文化的共生上。在岭南常可看到这样一些事实, 高度文明的科学技术与极端落后的封建迷信中许多家庭和市民身上同时并存, 相安无事。这是岭南文化兼容性的奇物反映。 114 岭南文化的远儒性也可称反传统性。岭南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 受到以中原汉文化为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岭南文化的外部显著的特点,是岭南文化质的规定性的外在显现。本质是深层的,特征则是比较表层的。但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岭南文化的重商性 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领域历来具有重农抑商的倾向。但是,这种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条件下萌生的价值观念,在岭南地区并无突出的反映。岭南文化上的商业精神不仅弥漫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往往制约者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 2.岭南文化的开放性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的岭南文化,必然是“窗权之下,易感风霜”,免不了要发生与其他外域文化的碰撞和交汇,形成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呈现出与较为封闭的内陆文化有明显的不同性质。 3。岭南文化的兼容性 开放性跟兼容性是相互联系的。岭南文化具兼容并蓄的性质,它处于与不同文化相互对流和沟通的状态,不存在严重冲突和对抗的局面。 4.岭南文化的多元性 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在表现上,必然出现岭南文化的多元性。岭南文化的多元性是指多种性质,多种类型,多种层次文化的并存,使岭南文化显得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富有活力。 5.岭南文化的享乐性 岭南文化的享乐性不仅表现在舒适、快乐、美好、享受等美的生活追求,企求幸福生活,更重要的表现为通过劳动,获得成功,取得胜利,实现人生价值,达到目的以及对个人利益、事业成就的满足。其主导方面是积极的,它催人上进,奋发,开拓,攀登,建设美好的生活,追求幸福的人生。但也有一些消极因素,诸如过于追求刺激和物质享受,甚至奢侈。 6.岭南文化的直观性· 岭南文化的享乐功能与文化主体重感觉的直观性是密切联系的。岭南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带有善变的特征,这一特征使岭南文化难以形成文化深沉的积淀和思辨成果,但它能刺激文化的生命机体,使之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7.岭南文化的务实性 岭南文化则具有浓厚的世俗性和实用性,比较重实际、重实利、重实惠。岭南文化这种较强的现实取向和唯实精神是由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决定的。 8.岭南文化的远儒性 正因为岭南文化具有这种远儒性,反传统性,它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域文化来说,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和束缚较少,而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多。 岭南文化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地把握岭南文化的本质和特色,掌握其发展规律。 二、岭南民俗文化特征 (一)农业文化与商业文明并重 早在4500年前,古南越族人民就创造了以稻谷为主粮的农业锄耕文化。同时岭南民俗中的商业文化特质使之卓而不群。岭南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广州买发财大蚬的春节旧俗,重阳节的登高转运,梅县客家人的新年初三送穷鬼,阳江新春初一的行大运等等,都体现了在浓重的商业风习中,岭南民众突破“循规蹈矩”的农业意识,求财求运的功利愿望和投机心理。 可见,岭南商业文化的形成亦是自然自发,由广大民众尤其是中下层民众创造承载的。在浓厚的农业文明背景中凸显商业文化氛围是岭南民俗文化的第一个特征。 (二)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交织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岭南大地也在尽情地上演着一幕幕现代时尚。除了过洋节,珠三角城乡近十年来,无论男女老少,过生日都要吃蛋糕、吹蜡烛、唱生日歌、许愿,而且在夜间举行仪式,统统都是西方的风俗,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12年中考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2012年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 思想品德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将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卷题号对应的空格内) 1.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 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 A.文化B.科技C.人才D.教育 2. 2012年2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首次将纳入空气质量标准。 A. 细颗粒物PM2.5 B.可吸入颗粒物PM10 C. 总悬浮颗粒物PM100 D. 二氧化碳 3.2011年8月12日至23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举行,中国代表团以75枚金牌居金牌榜首位。 A.广州 B.昆明C.上海D.深圳4.2011年9月29日,我国成功将无人太空实验舱“”送入低地球轨道,为建设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 A.神州七号 B.嫦娥二号C.天宫一号D.天宫二号5、2011年12月9日,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联合巡逻执法联合指挥部在云 南西双版纳关累港码头揭牌,此举标志着中老缅泰四国执法警务合作的新平台正式建立。 A.边境 B. 湄公河 C. 海上 D.缉毒 6.“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有一座潜能金矿,你就不会想到去利用它;如果你不相信或者找不到你自己的优点,你就不可能充分发挥你自己的潜力。”这告诉我们 A、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B、潜能的开发由认识自我开始 C、追求生命价值要脚踏实地 D、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7. 初中生小华在与同学交往中,一方面因成绩优秀而自信满满,另一方面却因 个子矮小而自卑。针对小华的这一自卑心理,我们应帮助他树立的正确观念是 A.青春期存在心理矛盾是正常的 B.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C.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要主动与同学正常交往 8.进入青春期,我们对身体的变化变得更加敏感,心理也充满了新奇和困惑。 下列属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有 ①性机能的成熟②”成人感”强烈 ③情绪和情感丰富但不稳定④智力逐渐发展到高峰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2岁的邵帅将自己的骨髓捐献给了患白血病的 母亲。手术前,他还不忘发短信安慰母亲。邵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 ①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②告别依赖,走向独立

岭南文化阅读题答案.doc

岭南文化阅读题答案 岭南文化对外来的文化因子兼收并蓄,并能以为我所用的创新方式孕育出新的文化形态。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岭南文化》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岭南文化》阅读原文: 作为中华民族一项优秀的文化财富,岭南文化遭遇过多年的误识。其实,只有将岭南文化放置在中华文化的广大视域中来认识,才能对它的特质及价值作出全面的评判。 从自然生态及其文化衍生特征上作最基本的属性归类,可以将自古以来的中华文化分为草原文化、江河文化和海洋文化三大类型。其中,草原文化在中华疆域的北部和西部催生了古老的畜牧文明,但由于其承载主体早期的迁徙多变,承传不足,致使这一起步不迟的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以黄河、长江萌发的中华江河文化因为起步早,延续性强,积累充分,浇灌生成了延绵数千年的中华农耕文明,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标志。 中国的海洋文化产生于中华疆域的南部和东部,岭南是其最重要的所属地。岭南与其他临海地区不同,它背靠大陆,面向大海,与中原较为隔远而与海外交往频密。因而岭南文化是相对充分发展了的海洋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质。 毗邻大海的岭南处在江河的下游,但海纳百川,汇集众流。在传统文化的低洼之地,中原文化、湖湘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以及域外文

化,如流水般涓涓汇入其本土,既改变了地区文化的特征,又形成了文化的兼容性。由于经久积累,形成了文化的多元性、和谐性与开放性。 在辽阔的中华疆域内,岭南之地的商业文化可以说是根深叶茂。由于商业文化的普及与积累,岭南社会的个体意识、平等意识、诚信意识、拓新意识、冒险意识,以及制作物化产品的精致意识、装饰意识等,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 古代先民由于所获剩余产品不多,他们时刻要顾及自己与家庭的生存问题。特定的生活环境养成了岭南人务实性的思维方式:面对一项事情,人们习惯于从主体实用的价值评判上去选择。重现实、重生活、重消费、重娱乐,是岭南文化价值体系的自然延伸。 在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岭南文化是受鄙薄的文化。因为从农耕文明的角度看,荒远的岭南之地缺乏威严的皇权、纲常的教化。中国历史上,只有犯罪受贬者才来到五岭之南,居处岭南被视作一种贬斥惩罚,这正体现着某种深刻的文化地理歧视。 然而,中国的历史并没有永久地停滞在以农耕文明为支撑的古代社会。19世纪40年代,工业文明、商品经济以及与之相应的生产方式就自外汹涌登陆中国,并立刻显示了它们的先进性。岭南由于其文化本有的兼容性、商业性和务实性等品质,自然成了新式文明的感应地和生长地。在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新的过渡时代,岭南文化就由中华先进文化的下游立刻转变为上游,由中国主体文化的末端移到了首端。这不是岭南文化的特质有了突变,而是时代的突变在转化中国古老的社会结构,打破了千年一系的文化价值评判系统,颠覆了中原文化的中心地位,使近代岭南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