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合集下载

天津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天津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天津大学校务公报GAZETTE OF TIANJIN UNIVERSITY目录一、2015届毕业生生源结构分析 二、2015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三、2015届毕业生就业结构分析四、2015届毕业生对自身求职过程及结果满意度分析五、学校在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和服务方面的主要做法 六、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对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启示天津大学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目录一、2015届毕业生生源结构分析 (4)(一)整体规模 (4)(二)学院及学历结构 (5)(三)性别结构 (7)(四)毕业生民族结构 (8)二、2015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9)三、2015届毕业生就业结构分析 (20)(一)升学情况分析 (20)(二)出国(境)情况分析 (22)(三)就业情况分析 (26)四、2015届毕业生对自身求职过程及结果满意度分析 (39)(一)毕业生所选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分析 (39)(二)毕业生签约前对用人单位的了解程度分析 (40)(三)毕业生求职过程分析 (40)(四)毕业生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分析 (44)(五)毕业生对已落实工作的满意程度 (44)(六)毕业生对在校接受就业教育的满意度评价 (45)五、学校在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和服务方面的主要做法 (46)(一)坚持点面结合,整合校内外资源做好毕业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

(46)(二)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积极做好2015届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维护工作。

(47)(三)分类指导,做好不同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

(48)(四)加强政策宣传和激励导向,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48)(五)切实将创新创业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面。

..49六、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对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启示 (49)(一)要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但也要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50)(二)要更加注重学生语言能力、国际视野的培养。

常熟理工学院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常熟理工学院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目录引言第一章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1)二、毕业生非失业率 (5)三、“待就业”情况分析 (8)第二章毕业生就业特点 (10)一、2015年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10)二、2015年毕业生生源特点 (10)三、2015年毕业生就业特点 (11)(一)“应用型人才”广受欢迎,就业呈现出向好态势 (11)(二)“师范生”就业出众,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 (11)(三)“基层就业”继续走强,与国家政策的引导高度吻合 (12)(四)“就业区域”相对集中,苏州市成为就业核心区域 (12)第三章毕业生就业相关分析 (13)一、就业流向分析 (13)(一)毕业生就业的地域分布 (13)(二)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流向 (20)(三)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流向 (21)(四)毕业生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流向 (23)二、用人单位反馈评价 (25)(一)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反馈 (25)(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使用评价 (26)三、毕业生反馈评价 (27)(一)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 (27)(二)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 (28)第四章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31)一、年终非失业率变化趋势 (31)二、收入变化趋势 (32)三、升学出国变化趋势 (33)四、用人单位性质变化趋势 (34)第五章就业工作举措 (35)一、开展合作教育,提升职业意识 (35)二、构建服务体系,提高就业能力 (35)I三、广泛收集信息,完善就业市场 (36)四、完善就业制度,规范就业管理 (37)第六章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38)一、对专业设置及招生的影响 (38)二、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38)(一)建立校地互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机制 (38)(二)以创新创业教育助推应用型人才培养 (39)第七章部分专业就业分析 (41)一、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41)二、英语专业 (42)三、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专业 (42)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43)五、物联网工程专业 (44)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45)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 (46)八、应用化学专业 (47)九、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47)十、自动化专业 (48)十一、工程管理专业 (49)十二、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 (50)引言常熟理工学院是江苏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实行“省市(苏州市)共建、以省为主”的办学体制。

福建工程学院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福建工程学院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
前言 福建工程学院于 2002 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福建建筑高等专 科学校与原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 办的以工为主,涵盖工、管、文、理、经、法、艺等多学科的全日 制普通本科高校,2010 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 划”的试点高校, 2013 年 2 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增列为 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3 年 7 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 士学位授权单位。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始终把毕业生 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福建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 展的良好形势下,坚持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质量不 断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连续七年毕业生 初次就业率保持在 97%以上,初次签约率保持在 80%以上,位居全省 高校前列。2015 年,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98.83%,签约率达 到 88.15%,继续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呈现良性 发展态势。
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2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 5 三、毕业生就业分布................................................................................................... 7 第二章 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11 一、毕业生收入情况................................................................................................. 11 二、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对口率)情况..................................................... 13 三、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 14 第三章 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与反馈.............................................................................. 15 一、用人单位评价与反馈......................................................................................... 15 二、校友评价与反馈.................................................................................................. 20 第四章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举措.................................................................................. 22 一、完善就业创业制度,强化目标责任意识......................................................... 22 二、突显应用技术特色,提升就业竞争能力......................................................... 22 三、适应经济新常态,就业渠道多元化................................................................. 23 四、坚持以生为本理念,提供优质就业服务......................................................... 23 五、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培育基层就业观念......................................................... 24 六、扎实推进创业工作,引导创业促进就业......................................................... 25 第五章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展望.................................................................................. 27 一、福建经济新发展,开阔就业平台..................................................................... 27 二、办学实力新提升,保障就业质量..................................................................... 27 三、创业创新新驱动,激发就业活力..................................................................... 28 四、就业服务新机制,强化就业导向..................................................................... 28

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

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

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2015年12月目录前言 (1)一、学校高度重视,推动2017年就业工作深入开展 (2)二、系统构建就业指导体系,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2)三、建设特色招聘市场,推进就业引导创新 (2)四、发挥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新模式 (3)第一部分2017年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4)一、毕业生规模 (4)二、毕业生毕业去向 (7)三、毕业生就业流向 (9)第二部分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12)一、领导重视,机制健全 (12)二、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激励制度 (12)三、构建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 (12)六、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就业影响力 (13)一、毕业生就业状况对生源质量的影响 (14)第四部分2018届毕业生就业趋势 (15)一、学校2018年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 (15)二、学校将进一步加强201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15)结束语 (16)前言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按国家计划面向全国统一招生,主要培养铁路运输、医药化工、信息工程、建筑工程、机电工程和经济管理等高级技术人才。

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服务社会,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宗旨,以“开放式办学,封闭式管理,一体化服务”的模式,贯彻“教学与管理并重,理论与技能相长,学业与就业一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大力开展高等职业教学改革,以校办产业实体努力探索“产学结合、一体服务”的办学经验,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实用人才,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

学院还设有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11个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具有聘请国外专家的资格。

在美国建立“新墨西哥州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联合开展3+2专本连读的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的国际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实施“一把手”工程,形成“领导主抓、部门统筹、学院为主、多方配合、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

国际关系学院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国际关系学院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忠诚、勤奋、求实、创新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国际关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2015年12月一、前言 (2)二、国际关系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3)三、国际关系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7)四、国际关系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特点与趋势 (12)五、国际关系学院推进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措施 (14)六、就业工作对招生、教育教学的反馈 (19)七、结语 (22)八、附录一:分院系就业基本情况和工作特色总结 (23)九、附录二:数据来源、指标体系、相关图表及问卷 (31)一、前言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历来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

2015年,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国际关系学院积极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各项就业创业工作政策,不断创新就业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取得了良好成效,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中有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 号)、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及《关于做好2015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5]44 号)的文件精神,全面、客观反映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更好地做好2016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由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编制并发布《国际关系学院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二、国际关系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基本情况2015年我校共有毕业生845人,其中本科生648人,研究生197人。

2015研究生就业报告

2015研究生就业报告

2015研究生就业报告总体报告:名校研究生就业率100%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国各高校陆续于今年发布了2014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根据各校自行统计报告显示,全国大部分高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

其中就业率达100%的高校全国只有一所——北京邮电大学。

研究生就业率分布在98%-100%区间的大学占比为32.43%,主要大学有上海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

研究生就业率分布在95%-98%区间的大学占比为39.19%,主要包含的大学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北大学、长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

研究生就业率为95%及以下的大学占比为43.24%。

主要包含的大学有: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河海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

专业统计:教育管理专业的首次就业率仅为5%据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平均24.9份,获得5.9个面试平均获得2个工作机会。

从不同专业来看,工学、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是求职成功率较高的专业,而哲学、文学求职成功率则普遍偏低。

据发布的《2015年研究生群体就业数据调研报告》显示,研究生首次就业率高达100%的专业有计算机、新闻学、工商管理、电气工程、工业工程等专业,医学、教育管理、中外政治学等专业则较低,其中教育管理专业硕士首次就业率低至5.56%。

长春工业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长春工业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长春工业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根据国家、教育部、吉林省教育厅文件要求,学校编制了《长春工业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系统地反映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工作措施、用人单位满意度、毕业生就业对教育教学反馈等,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学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一、学校概况长春工业大学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教育、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

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省属重点高校之一,2004年获得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教职员工近2千人;设有20个学院、2个教研部、1个工程训练中心、2个研究院;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4个本科专业,20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

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吉林省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开展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形成了“人才培养面向实际,科学研究讲求实用,社会服务讲求实效”的鲜明办学特色,孕育了一代代师生“艰苦奋斗、严谨求实”的办学精神。

建校63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4万余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省内高校中位于前列。

学校曾连续两次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学校党委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成为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专业名称初次就业率年底就业率专业名称初次就业率年底就业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96469697交通运输92009333材料物理1000010000金属材料工程97649843财政学证券投资89429231经济学88619114测绘工程91679722景观学91899189测控技术与仪器含产品质量工程97739830勘查技术与工程92509250车辆工程96439722热能与动力工程95279645城市规划93339333软件工程97379737地理信息系统93989639生物工程9333960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5399638生物技术95009500电子科学与技术96859685生物医学工程92689268电子商务96159872食品科学与工程89479342电子信息工程89479053市场营销9730973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97629881数学与应用数学94199767法学957410000水利水电工程98789878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1000010000思想政治教育9259963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98379837通信工程96479647给水排水工程98759875土木工程94859691工程力学95249643微电子学91069268工商管理987598751000010000工业工程97629762物联网工程977310000工业设计89299286物流管理94129647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含光电信息工程92489323新能源材料与器件93339333广告学97449744信息安全93339556国际经济与贸易9882988288769101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97629762信息与计算科学90249390化学工程与工艺96909922艺术设计1000010000环境工程93989398英语国际贸易95049787会计学96489718应用化学9762976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含真空技术94409459应用物理学962096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97139828制药工程9333933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98809880资源勘查工程89749060建筑学98739873自动化96179665交通工程95009750合计95149623表6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本科毕业生分专业就业率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专业名称初次就业率年底就业率专业名称初次就业率年底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德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1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2015年就业质量报告 中德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 导言 在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再创新高,就业形势严峻复杂的2014-2015 学年,以上海为代表的地区就业压力逐年递增。在同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领导下,我们学院负责就业的老师们充分学习中央文件精神及地方政策要求,致力于为学院的所有毕业生们创造优良就业环境,提供优质的就业平台。 本文从中德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基本情况、就业质量进行分析,结合学院的就业工作的特色,对中德工程学院2015年的就业情况进行深度剖析,挖掘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特点,找到学院就业工作的困难,并针对困难提出之后的改进措施,旨在为之后的学院就业工作提供参考借鉴作用。 中德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3 目录 导言 ....................................................................... 2 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4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 4 (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 ............................................................................................... 4 (二)毕业生的专业方向分布 ....................................................................................... 5 (三)毕业生的性别比例 ............................................................................................... 5 二、 毕业去向 ......................................................................................................................... 5 (一)总体毕业去向 ....................................................................................................... 5 (二)升学及出境情况 ................................................................................................... 6 三、 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 ..................................................................................................... 7 (一) 就业单位分布 ..................................................................................................... 7 (二)就业地区分布 ....................................................................................................... 7 (三) 西部就业情况 ..................................................................................................... 8 (四) 就业率 ................................................................................................................. 8 第二部分: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 10 一、针对直接就业行为分析 ................................................................................................. 10 (一)求职信息来源分析 ............................................................................................. 10 (二)求职行为分析 ..................................................................................................... 10 (三)就业结果分析 ..................................................................................................... 12 (四)专业对口度分析 ................................................................................................. 12 二、针对出境去向的分析 ..................................................................................................... 13 (一)出境原因分析 ..................................................................................................... 13 (二)出境目的分析 ..................................................................................................... 14 第三部分:学院就业工作特色分析 .............................................. 15 一、学院专业特色 ................................................................................................................. 15 二、学院就业工作特色 ......................................................................................................... 16 (一)毕业生就业特点 ................................................................................................. 16 第四部分 总结 ............................................................. 17 中德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4 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2015届各专业毕业生总数为175人,与2014届毕业生人数相比减少了20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54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62人,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59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人数都有下降。2015届各专业毕业生人数如图1所示:

图 1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生人数统计 从生源地来看,如图2,中德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生的生源地主要集中华东地区,共83人,占本届毕业生总数的47.43%。其余地区人数相差不大。 中德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5 图2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生生源地域统计 (二)毕业生的专业方向分布 中德工程学院一共设置4个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Fahrzeugtechnik)、机械电子工程专业(Mechatronik)、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Gebäudetechnik)、物流管理(Wirtschaftsingenieurwesen)。而其中物流管理是与经管学院共同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归经管学院管理,其余三个专业毕业人数如图1所示。三个专业人数相对平均,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数最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数最少。

(三)毕业生的性别比例 在性别比方面,中德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生中共有男生125人,占全院毕业生总数的71.43%;女生50人,占全院毕业生总数的28.57%,总体男女生性别比为2.5: 1。具体见图3。

图3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生男女生人数统计 二、 毕业去向 (一)总体毕业去向 在毕业去向方面,中德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生各学历毕业去向分布如表1和图4所示,其中派遣去向毕业生共计20人,比例达到11.43%,此外考研人数4人,出境人数137人。由于我们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机制和理念,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