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旱作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旱作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旱作春小麦是北方地区农村的主要作物之一,是粮食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旱作条件下,如何实现高产是每个农民所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旱作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土地准备旱作春小麦选种选育耐旱品种,不但株型紧凑,通风透光良好,而且能够适应干旱条件下的生长,因此在土地准备方面,要选用在耕作时易于稳定的黏性土壤,以便保持土壤水分。
在土地平整时,要去除坑洼、积水等地方,使土壤平整、透气、保湿。
在生长季节中,定期进行翻耕、松土。
二、种植时间旱作春小麦是一种快速生长、短周期的作物。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种植是采取高产的关键。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春季气温变化较大,从中到后期气温比较稳定,此时种植春小麦,可以使其在气温稳定的时候生长快速。
因此,春季气温稳定后,要在确认土壤温度达到12℃时进行种植春小麦。
三、施肥旱作春小麦的生长需要足够的养分,因此正确合理的施肥也是高产的关键。
首先,要在秋季进行基肥施用,施用畜禽粪肥和化肥。
其次,在春季进行追肥施用,根据小麦生长期的不同阶段,施用适当的化肥和有机肥料,以保证小麦有充足的养分供应。
四、浇水旱作春小麦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例如在生育期,旱作的春小麦需保持一定的土壤含水量,此时,通过定期浇水来保证小麦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五、灭草松土草田难养稻田,地里有杂草一般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因此,要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除草,比如利用化学除草剂压制杂草。
此外,在生长期,定期进行松土,有助于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综上所述,旱作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多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选育适应耐旱的品种、土地准备、科学施肥、适时浇水、除草松土等,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精益求精,以提高旱作春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doc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摘要:小麦品质的优劣受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气候、土壤、栽培与管理技术等条件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在种植优质小麦时,只有运用适当的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品质与产量的遗传潜力,达到品质优良、咼产咼效的目的。
关键词:春小麦;高产栽培;田间管理1选用优良品种应选用分藥力强、成穗率高、千粒重大、产量水平高、抗逆性强、成熟适中,口株型紧凑,落黄较好的优良品种;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等条件相适应的品种;选用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种。
2整地栽培耍求播前耍有适宜的土壤塢情,境情不足时应先造境再起垄。
如农时紧,也可播种以后再顺垄沟浇水。
起垄前深松土壤20〜30 cm, 耙平,除去土坷垃及杂草后再起垄,以免播种时堵塞播种楼,影响播种质量。
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部分复合肥。
整地时,基肥的施用原则与一般的精播高产栽培方法相同,目前提倡的是肥料后移施肥技术,也就是基肥占全生育期的1/3,追肥占2/3o3播种3.1播种量28〜30 kg/亩。
播期偏晩或有盐碱的地块,播种量可适当大些,30〜32 kg/亩。
3.2拌种播前每100 kg种子用40 %拌种双160 g干拌均匀,堆闷4h后即刻播种,可有效防治小麦散黑穗、腥黑穗病等的发生。
3.3播种期开春后当机车能下地时,即可进行播种,原则上要突出“早”字,可抢境播种,为穗大粒多奠定基础。
4合理施肥和灌溉4.1追肥根据研究得出“氮肥后移”能明显提高品质的结论,春季管理宜采用2次追肥。
对于分篥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或地力一般的麦田宜在起身末期至拔节初期进行第一次追肥浇水;对于分篥成穗率高的品种或地力水平高,群体适宜或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期进行第一次追肥浇水,第一次追肥应占春季追氮肥总量的80 %〜90 %, 浇笫2水吋(孕穗挑旗期)再施春季追氮肥总量的10 %〜20 %的氮肥。
4.2叶面喷肥从开花期开始叶面喷施含尿素2 %〜3 %、含磷酸二氢钾0.2 %〜0.4 %的混合水溶液,每667 m2均匀喷施50 kg,间隔10 d再喷1次。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广泛,产量较大。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于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土壤改良1. 合理施肥:小麦生长旺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合理施肥是确保高产的关键。
在春季播种前,可适当施入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在生长期间,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及时施入氮、磷、钾等肥料,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2. 耕作措施:合理的耕作措施对于土壤改良至关重要。
在种植小麦前,可进行深翻耕,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保水性。
在小麦生长期间,进行适时的中耕、松土,以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土壤透气性。
3. 秸秆还田:小麦秸秆是宝贵的有机肥料资源,适当的秸秆还田有助于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小麦产量。
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二、精细管理1. 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小麦高产的前提,密植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但密植也需注意适度,以避免影响光照、透气等环境条件,导致小麦生长不良。
2. 水分管理:小麦在生长期间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因此合理的水分管理对小麦高产至关重要。
春季播种后,需要注意及时灌溉,保证小麦的生长需要。
在生长期间,需根据天气情况调整灌溉量,避免水分过多或者不足造成小麦歉收。
3. 病虫害防治:定期对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是确保高产的重要措施。
在小麦生长期间,要及时观察小麦的生长状态,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造成小麦减产。
三、科学耕作1. 优质品种选择:选用适地适用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是确保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 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保障。
施用适量的氮、磷、钾肥料,根据小麦的生长需要进行调整,避免施肥过量或者不足。
3. 调节生长期:及时采取适当的农艺措施,如修剪、追肥、移栽等,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南疆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南疆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选定优质种子:选用新育成优质种子,定亩可以根据地区本地农业
科技部门提供的适宜地种表挑选适合地种,定购及其他农事技术指导
等信息。
2、提前水耕:提前做好水耕准备工作,充分了解水耕种植要求,确保
生产安全,节省农事耕作时间。
3、及时耕作:按照用作水耕的土壤工作的要求,微量元素的采用,根
据水分的消耗程度实施施肥等,要求及时耕作,适应地利地势,减少
农事机械的消耗。
4、改良秸秆:每年要定期改良秸秆,保证秸秆细腻,能有效解决雨后
水土流失等问题,改善耕作质量。
5、调度施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水文资源情况,确定田间施肥模式,视土壤肥力状况根据不同阶段进行施肥,保证土壤充足肥力,确保正
常生长。
6、种子播种:及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期,减少非正常的受潮和低温造
成的种子受损情况,并且要精调化肥比例,保持肥料在田间的持久中
和性。
7、施用药肥:充分考虑种植环境不利的条件影响,根据防治主要病害
的实际情况施用药肥,确保抗病性和除虫杀螨率,保持农作物种植状
态正常。
8、定期灌溉:根据田间施水情况定期灌溉,平均深度掌握定期放水水量,划定田块节水灌溉安排,改进补灌节灌等措施,保证灌溉的有效性,提高灌溉效率。
9、有效管理:有效的管理模式,根据具体植物,采取灌溉、施肥、有
害虫防治等农事管理措施,健康有效的生长期种植,确保农作物高产。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实施]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实施]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4b254fc01f69e3142329446.png)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实施]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深松与翻、耙、卡相结合,化学灭草与防病健身相结合,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相结合,灌水与化控追肥相结合;指的是耕作、施肥、除草、灌水等项技术措施实施中的方法与技巧。
各项措施相互结合,每项措施相互联系,构成了小麦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模式。
1 春小麦高产栽培模式的实施春小麦大面积采用“以松为主,两定三改,多元结合”优质高产栽培模式过程中,豆茬深松秋施肥这一项措施就可以增加产量两成以上。
全程施肥的重点在于叶面肥的应用,全程根外追肥2~3次。
根外迫肥的品种有磷酸二氢钾+尿素、强力增产宝、丰产素、络合微肥、多氮液肥、新华液肥、壮丰胺等;特别在干旱年份根外追肥效果更明显。
精量播种、适期灌溉。
意思是说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要求精量播种,适当加大施肥量,这是该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也是项目推广的一项常规措施。
根据旱情掌握适宜的灌溉时期和适宜的灌水量,是灌溉技术的关键。
―般应抓好三叶期至拔节期的坐胎水和开花期之后的灌浆水。
春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模式中的重中之重是“深松”,它涵盖了合理轮作、科学耕作和精细整地这三项针对土壤基础的重要内容。
它改良了土壤环境、培肥了地力;使得种植小麦乃至轮作中的其它作物持续获得高产。
2 春小麦栽培技术实施方案2.1 播种前的技术规程及其立体施肥:包括选茬、整地、选种及其种子处、立体施肥技术等。
(1)选茬及整地技术: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保水保肥且成区连片的地块。
选择前茬为有深松基础的豆茬或玉米茬,采用秋耙茬或旋耕,耙深18~22cm,旋耕深度14~16cm;对没有深松基础的地块实行深松,深松深度在35cm以下。
整地标准:耕层细碎、疏松,上虚下实,地面平整。
l0m内高低差不超过±3cm,地表无大土块,耕层无暗坷垃,10cm土层内每平方米直径大于3cm的土块不超过1块。
(2)选种及其种子处理:当前主选品种龙麦29和龙麦30。
种子精选后达到:纯度>99.5%,净度>99%,发芽率>90%。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话说我今年种了点儿春小麦,这春小麦呀,那可是个好东西,口感好,营养高,市场上也受欢迎。
咱们得好好儿琢磨琢磨,怎么才能种出高产量的春小麦来。
这就跟养孩子似的,得讲究方法,得有耐心,还得有点儿巧劲儿。
首先得选对地儿。
这春小麦嘛,喜欢松软的土地,排水要好。
你看,我这块地,土质肥沃,阳光充足,是个种小麦的好地方。
咱们先得深翻土地,把土里的石头啊、草根啊都清理干净,这样才能让小麦根系舒展开来。
然后是选种。
这小麦种子,可不是随便啥种子都能种,得选那种粒大饱满、发芽率高的。
我特意跑到种子站,挑了几个口碑好的品种。
这小麦种子得提前浸泡,泡得差不多了再播种。
播种的时候,讲究个时间节点。
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太早了,麦苗长得慢,容易遭受冻害;太晚了,成熟期短,产量低。
我那时候是春天回暖,温度适宜的时候播种的,正好。
接着是管理。
播种后,要浇一遍水,保墒。
这期间得注意防虫害,不能让麦田里的麦蚜、麦蜘蛛这些小东西祸害了麦苗。
我就在地里转悠,看看有没有虫子,有虫子就赶紧喷药防治。
等到麦苗长出来,得及时除草,保证麦苗能喝上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这麦苗长得嫩的时候,我得亲自下地,拿着小锄头,一点一点地锄,生怕伤到了麦苗。
小麦到了拔节期,这时候的麦苗长得快,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也多了。
我得及时浇水,保证小麦正常生长。
这期间,还得适时追肥,施点复合肥,让小麦长得更壮实。
等到麦穗开始形成,我就得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止旱涝灾害。
这麦穗长得大了,麦粒也差不多要成熟了,我得抓紧时间收获。
这春小麦种下来,得费不少心思。
但是,看着那一畦畦金黄的麦穗,心里就美滋滋的。
咱们农民种地,就得像照顾孩子一样,用心、耐心,还得有点儿巧。
这不,今年的春小麦收成不错,麦粒又大又饱满,这心里就踏实了。
嘿,这春小麦种出来的学问可不少,种地这事儿,讲究的就是个技术和经验。
咱们得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才能种出更多更好的粮食来。
咱们农民伯伯,就是要靠这些粮食,养活咱们的家,支撑起咱们的日子。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先来说说选种吧,就像战士上战场得挑趁手的兵器一样重要!咱得选适合当地环境的优良品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想想,要是种子不行,那后面咋能有好收成呢?比如有些品种可能抗倒伏能力强,有些可能更耐旱,咱就得根据咱那地的具体情况来选呀!
再讲讲播种。
播种时间可得把握好,早了晚了都不行!你说这是不是就跟跑步比赛,起跑时间很关键一样?太早了,苗长不好;晚了,又赶不上好时候。
而且播种的深度也要合适,太深太浅都可能影响出苗哟!
施肥那也是重中之重啊!就跟咱人要吃饭补充营养一样。
氮磷钾得合理搭配,就像一顿饭得有菜有肉有主食才均衡嘛!缺了啥都不行。
还有浇水。
不能一股脑儿地乱浇,得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来。
干旱的时候要及时浇,可不能让它们渴着;但要是雨水多的时候,就得注意排水啦,不然淹了可就糟糕了。
除草也是个费心的事儿呢。
那些杂草就像小偷一样,会偷走小麦的养分!咱可得及时把它们清理掉,让小麦能茁壮成长。
管理小麦就像照顾孩子一样,得细心、用心。
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要是咱把这些要点都做好了,还愁春小麦产量不高吗?那肯定能大丰收哇!我的观点就是,只要咱认真对待春小麦的栽培,按照这些要点去做,就一定能让咱们的付出得到满满的回报!。
旱作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旱作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旱作春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生长期短、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等优点。
而如何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提高旱作春小麦的产量,一直是农业专家和农民关注的焦点。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高产、高效、高质的农业生产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研究旱作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生产实践中,传统的春小麦种植技术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品种选择不当、密植不合理、施肥不到位、田间管理不科学以及病虫害防治不彻底等。
为了提高春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寻找一套适合旱作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总结旱作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有效性,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实现春小麦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旱作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栽培建议。
通过对不同品种的选择、合理密植、施肥技术、田间管理以及病虫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我们旨在找出最适合旱作春小麦种植的方法,提高农民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我们还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农业生产提供更科学的栽培技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和实地实践,我们将为旱作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和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选择品种选择适合的小麦品种是旱作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选用适宜的品种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抗逆性,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选择品种时,首先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品种。
同时还要考虑小麦的生长周期和成熟期,确保选择的品种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能够在适宜的生长期内获得较高的产量。
除了考虑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外,还要考虑品种的产量稳定性。
选择那些具有稳定高产潜力的品种,可以保证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都能取得较好的产量表现。
还要考虑品种的品质特点,选择那些口感好、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作者:宋玉梅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年第05期
摘要:小麦品质的优劣受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气候、土壤、栽培与管理技术等条件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在种植优质小麦时,只有运用适当的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品质与产量的遗传潜力,达到品质优良、高产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春小麦;高产栽培;田间管理
1 选用优良品种
应选用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千粒重大、产量水平高、抗逆性强、成熟适中,且株型紧凑,落黄较好的优良品种;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等条件相适应的品种;选用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种。
2 整地
栽培要求播前要有适宜的土壤墒情,墒情不足时应先造墒再起垄。
如农时紧,也可播种以后再顺垄沟浇水。
起垄前深松土壤20~30 cm,耙平,除去土坷垃及杂草后再起垄,以免播种时堵塞播种耧,影响播种质量。
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部分复合肥。
整地时,基肥的施用原则与一般的精播高产栽培方法相同,目前提倡的是肥料后移施肥技术,也就是基肥占全生育期的1/3,追肥占2/3。
3 播种
3.1播种量 28~30 kg/亩。
播期偏晚或有盐碱的地块,播种量可适当大些,30~32 kg/亩。
3.2拌种播前每100 kg种子用40 %拌种双160 g干拌均匀,堆闷4 h后即刻播种,可有效防治小麦散黑穗、腥黑穗病等的发生。
3.3播种期开春后当机车能下地时,即可进行播种,原则上要突出“早”字,可抢墒播种,为穗大粒多奠定基础。
4 合理施肥和灌溉
4.1追肥根据研究得出“氮肥后移”能明显提高品质的结论,春季管理宜采用2次追肥。
对于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或地力一般的麦田宜在起身末期至拔节初期进行第一次追肥浇水;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或地力水平高,群体适宜或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期进行第一
次追肥浇水,第一次追肥应占春季追氮肥总量的80 %~90 %,浇第2水时(孕穗挑旗期)再施春季追氮肥总量的10 %~20 %的氮肥。
4.2叶面喷肥从开花期开始叶面喷施含尿素2 %~3 %、含磷酸二氢钾0.2 %~0.4 %的混合水溶液,每667 m2均匀喷施50 kg,间隔10 d再喷1次。
但根外追肥不要晚于灌浆期,如进行过晚一是肥效不易发挥,二是易造成小麦贪青晚熟。
4.3适时合理浇水适时适量灌水,在轻微干旱时不进行灌水有益于促进产量和品质的同步提高,并且与昼灌相比,夜灌可明显改善小麦籽粒品质,小麦灌水次数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
因此,优质小麦在播前底墒充足的情况下,越冬前除土壤墒情较差时,一般不需要浇越冬水,对高水肥且属一、二类苗的地块,第一水应推迟到起身末期至拔节期浇,孕穗期是小麦需水临界期,此水即春二水应当充分满足,在扬花后10~15 d浇第三水,此后至收割阶段,除出现严重旱情外,不再进行浇水。
乳熟至收割阶段适当控制浇水,可提高籽粒的光泽度和角质率,明显减少“黑胚”现象,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
所以,从产量、品质同步优化考虑,在小麦生育后期应适当控制浇水次数。
5 田间管理
5.1苗期与分蘖期小麦出苗至分蘖期是以生长叶片、根系、分蘖为主的时期,小麦出苗后及时疏苗,确保苗全、苗匀,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确保小麦早扎根,早分蘖,形成壮苗,增强小麦抗寒能力。
对长势偏弱的小麦田,在越冬期应补施分蘖肥,可施有机肥30~45 kg/hm2或尿素75~100 kg/hm2,未施肥或施肥少的田块,春季追肥应适当提前,在返青期施尿素60~75 kg/hm2,以促进发根及分蘖。
5.2拔节期小麦生育后期,应重施氮肥,可施尿素150~200 kg/hm2,若干旱结合灌溉施肥效果更佳,对群体较大、苗情偏旺的应适当延迟到拔节后期至旗叶露尖进行施肥,施肥量适当减少。
对于生长过旺的田块,可用600 mL/hm2壮丰胺对水450 kg/hm2进行叶面喷施,可结合化学除草进行,也可用多效唑或肋壮素等。
5.3后期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可用1 %~2 %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对缺磷钾田块可加喷0.2 %~0.3 %磷酸二氢钾溶液。
5.4除草就温度而言,麦田除草应以头水后温度稳定在10 ℃以上时为好;就作物苗情而言,宜早宜小。
一般在小麦2~3片真叶、杂草2~3片叶时施用。
除草剂的用量为
6.9 %骠马乳油750 mL/hm2、75 %巨星干悬剂15.0~22.5 g/hm2、10 %苯黄隆可湿性粉剂225 g/hm2,以上药剂均按说明对水喷雾。
选净度高、含杂草种子少的麦种,对草害重的田块实行轮作换茬,对田埂、沟边恶性杂草多的地方,定向喷施农达、克无踪等,净化麦田周围环境,土壤墒情差的,适量加大施药量。
5.5防治病虫害在小麦拔节孕穗期,条锈病和白粉病,每亩用粉锈宁(三唑酮)25 %可湿性粉剂50 g,对水稀释后喷雾;在抽穗扬花期,蚜虫每亩用40 %乐果乳油100 g对水稀释后喷雾。
6 适时收获
小麦上部叶片发黄、麦秆节绿中黄、麦芒底绿顶黄时要抓紧收获。
应单打、单收、单放,防止混杂,以确保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