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线优选的公交线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优化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优化研究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涉及城市居民的出行、交通运输效率、城市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成为当今城市规划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研究并探讨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优化的相关问题。
一、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现状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1.交通拥堵现状在一些大城市中,交通拥堵现状普遍存在。
出行效率低下已成为困扰城市居民的头号难题,而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却并未给予有效的缓解。
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效率提升,还需要因地制宜的规划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公交线路分布状况在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中,公交线路的科学设计、布局与调配都至关重要。
良好的线路规划可以有效避免客流拥堵,同时也能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而如何根据城市特点与居民出行需求设置公交线路,则需要在大量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
3.公交站点覆盖情况除了公交线路的规划与调配,公交站点的覆盖范围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站点分布能够提高乘客的换乘效率、方便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士的出行、降低运营成本等多重效益。
4.票价管理票价的设定也是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运行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合理的票价对于运营方、乘客及政府都非常关键。
为了让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更具有竞争力,提高出行效率,票价的合理调整是必须的。
二、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优化方案实现优质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需要在上述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现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相应的优化。
其具体方案如下:1.将技术手段应用到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中在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中,技术手段的应用是必须的,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智能化公交调度等方案都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
比如,目前一些城市已使用可视化运营指挥系统对公交车路线实时监控与调度,使获得了优化的配线方案,并提供及时准确的实时信息,以减少乘客等候时间。
2.优化公交线路设计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公交线路设计是影响运营效率和乘客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线路规划可以使公交覆盖面更广、覆盖率更高、情况躲避拥堵区域,并能使公交线路形成完整的线网。
城市常规公交线网优选模型和方法研究

[ J ] . Ap p l i e d Me c h a n i c s a n d Ma t e r i a l s , 2 0 1 l , 4 O 一4 1 .
摘要 : 传 统 的 基 于经 验 或 评 价 的公 交 线 网优 化 设 计 方 法 多 为方 案 评 价 型 方 法 , 是“ 选优” 而非 “ 创优” 的方法, 而 基 于 路 线 优 选 的公 交 线 网优 化 设 计 方 法 为 一 种 方案 生 成 型 方 法 。 文 中介 绍 了路
t o n mo d e l [ J ] . P h y s i c a A: S t a t i s t i c a l Me c h a n i c s a n d I t s
Ap p l i c a t i o n s , 2 0 1 1 , 3 9 0( 6 ) .
1 研 究 概 述
国外 对公 交线 网优化设 计模 型 和算法 的研究 始
需求 的方 式往往诱 发更 大 的交 通 问题 ; 而 硬性 的交
通需 求管 理措施 压 抑 了人 们 的 需求 , 阻碍 城 市 的活 力 。优先 发展公 共交 通 , 提 高道 路利用 率 , 以公 共交 通 作为城 市客 运 的核 心才 是解决 交通 拥堵 问题 的有 效 措施 , 因为 在容 纳相 同人 数 的不 同交通 方 式 所 占 道 路交 通资 源 中 , 公 共 交 通 具有 个 体 交 通无 法 比拟
进行公 交 线 网优 化 设 计 。1 9 7 9年 , Du b o i s D. 等把
基于GIS-T的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T的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凸显。
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线网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公交线网优化方法多基于对公交车站、公交线路等单一要素的分析和规划,忽略了线网整体性、系统化和可持续性。
因此,在目前的背景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公交线网优化方法备受关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可以有效地集成、管理和分析公交站点、路线以及各种交通数据信息,为公交线网的优化提供良好的工具支持。
随着此类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GIS技术的公交线网优化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线网的整体优化和网络化设计,更好地提高公交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将研究基于GIS技术的公交线网优化方法。
具体来说,研究内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交线网现状分析。
通过收集和整理现有的公交线网数据以及相关交通数据信息,对公交线网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
(2)基于GIS-T的公交线网应用分析。
利用GIS-T技术平台,对现有线网进行可视化分析,同时设计和实现公交线路优化等功能的应用。
(3)GIS-T与优化算法的融合。
通过调研和分析公交线网的优化算法,设计并实现基于GIS-T的公交线网优化算法,并进行实际应用。
(4)应用案例分析。
利用上述方法,结合具体的城市公交线网数据和实际应用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并评估优化效果。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GIS技术的公交线网优化方法,设计和实现基于GIS-T 的公交线网优化算法,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得到验证。
同时,通过研究结论总结,提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计划本文将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具体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文献调研和相关数据采集。
对现有GIS-T等技术的研究、公交线网优化算法的应用以及相关数据信息的获取等方面进行调研,收集并整理相关数据信息。
(2)公交线网现状分析和GIS-T应用分析。
通过图形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对现有公交线网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公交线路最优选择设计

公交线路最优选择设计摘要:本文研究的是公交线路最优选择问题。
以满足乘客需求为基本依据,考虑了公交直达、公交与公交之间换乘1次和2次到达三种情况,提出了基于最小换乘次数的城市公交网络最优路径算法。
关键词:公交换乘;最少换乘;公交网络;最优路径1.引言在城市电子地图中,公共交通信息模块是必不可少的,它为各种交通信息的搜索、查询、统计提供方便直观的手段,公共交通信息的查询倍受用户的关注。
在现有的公共交通条件下,设计合理的公交出行路径有助于人们确定出发时间、出行线路和换乘方案等。
即在乘客给出起始点和目标点后,自动生成最优的出行路径方案供乘客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公交网络与城市道路网络的连通有所不同。
在城市道路网络中,道路交叉点无差异地连接着与该路口连通的多条路段,两节点之间有道路即是连通的;对于公交网络而言,在道路上连通的两节点,不一定连通。
如:有道路连接而无公交车到达的某两点。
多条公交线路虽然可以相交于空间上的同一个点, 但是该点不一定是公交停靠站点, 或者不是同有站点,因而不同公交线路在此是不连通的。
在公交网络中,节点的连通状态有两种:一是同路直达连通,二是不同公交线路段在同有站点换乘实现连通。
同时,在公交网络中,公交乘客出行更多考虑的是出门的方便性和舒适性,他们不会为寻找距离最短路径而随意换车。
因为从一条线路换乘到另一条线路是费时又费力的,在很多情况下,换乘另一趟车需要步行到另一个站台,这就有一段步行距离的代价,而且在站台等车也要消费时间。
所以对于公交乘客来说,最短路径的意义并不在于路程是否最短,而在于换乘的次数要最少。
据有关资料显示:85%以上的公交乘客换乘 3 次以下就能到达终点。
下面,以“换乘次数最少”作为首要优化目标来解决公交线路最优选择问题。
把出行线路分为三类:一是直达线路,二是换乘1次的线路,三是换乘2次的线路。
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费用最少和耗时最少两种情况。
2. 公交线路最优选择算法设计为便于算法设计,假设:①汽车与汽车之间换乘次数不超过两次;②公交路线(L(k+1)2 中的(k+1)2为整数则表L(k+1)2的下行路线,否则为上行路线);③Akij为L(k+1)2 上从公交站i直达公交站j(“ [ ]”表示对其取整);④aki为公交站点路线矩阵中第k行第i列的元素;⑤LA为单一票价的公交路线,LB为分段计价的公交路线;⑥Tij 为从公交站i直达公交站j所耗的时间;⑦N(Akij)为L(k+1)2 上从公交站i到公交站j所经过的站点数(含i,j);⑧Si为第i个公交站,Pij为从公交站i到公交站j所需的费用;⑨Tss”为公汽换乘公汽平均耗时,Tsij为从公交站i到公交站j所需的时间;⑩Ts’为相邻公汽站平均行驶时间(包括停站时间)。
公交线路优化选择的研究

公交线路优化选择的研究[摘要] 本文对四川省达州市公交线路进行研究,利用dijkstra 算法引入0—1变量,并添加了乘客乘车所需时间和费用的偏好系数求解模型,建立一个多目标规划模型。
针对实际问题,利用 lingo 软件求解模型,得到了符合实际的结果。
[关键词] 公交线路 dijstra算法 0-1规划偏好系数加权法1.问题背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日益繁荣,城市车辆日益增多使得交通拥塞,能源紧张,噪音废弃污染越来越严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部门鼓励人们出行选择乘坐公交。
然而随着公交系统的大力发展,线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如何选择最优的乘车方案成为人们出行时的难题。
本文主要根据四川省达州市公交线路的特点和乘客出行时的乘车需求建立优化模型,并能求出以下站点的最优路线。
(1) 西客站→南客站 (2) 北客站→西客站 (3) 南客站→北客站为了简化模型,我们做了以下的基本参数假定:相邻公汽站平均行驶时间(包括停站时间):3分钟;公汽换乘公汽平均耗时:5分钟 (其中步行时间2分钟)2.问题分析2.1 达州市公交线路比较复杂,公众在出行时都希望选择一条最优的乘车路线。
尽可能使在行程中所用的时间和乘车所用的费用最少。
结合实际情况,在很多时候我们乘车的费用最少却花费很多时间,或是时间达到最少费用却未必最少。
由此我们建立一个关于时间、费用最少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2.2 实际问题中数据庞大无规律,且求解过程中不宜操作。
为了简单运算,由此我们引入数组概念,将两相邻的公交站点之间构想成一个数组元素,由这些数组元素共同组成整个公交线路。
3.模型的建立与求解3.1 问题分析题一要求给出任意两公汽站点之间线路选择问题的一般数学模型与算法,并利用所求得的模型与算法,首先要明白什么样的路线在乘客心目中才是最佳路线。
调查报告资料显示,在大多数乘客心目中的最佳路线是这样一条路线:乘车费用少、行程时间短、车上不拥挤、交通不拥挤等等。
【优秀论文10】《公交路线的最优化选择》

1)看是否存在Lk ∈ L1, L2 … Lm 使得wk ,i = wk,j = 1如果存在,则说明有可能只要乘
4
车一次就可到达目的地.乘车路线为: Si Lk Sj
2)两次乘车的情况:搜索集合 SS1 = L1, L2 … Lm ,SS2 = S1, S2 … Sn
(S1S2 … … Sn ), wij 表述公交线路Li是否经过公交站Sj的参量,值为 1 表示经过,为 0 表示
不经过。
将该城市所有公交线路与公交站点转化为下列元素为 0,1 的数表
S1
S2
……
Sn
L1
0
1
……
0
L2
1
0
……
0
L3
1
1
……
1
L4
0
0
……
1
……
……
……
……
……
Lm
0
1
……
0
基于广度优先算法的最短路径求法: 首先搜索合理的方案。公交线路的设计应该满足至多乘车 3 次就到达目的地,否则
S0148 S0485:
方案1.1:S0148 L308 (14) S0036 L156 (15 ) S2210 L417 (下)(3) S0485 , 换乘1次,106分钟,
3元;
S0087 S3676:
方案1.1:S0087 L454 (11) S3496 L209 下 (9) S3676 , 换乘1次,65分钟,2元;
L084 (下)表示下行路线,若无方案1.1:S0971
S L013 (下)(20)
2184
公交车线路优化研究

公交车线路优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交车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公交车线路混乱、拥挤的情况,这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
因此,如何优化公交车线路,提高公交出行的便捷性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交车线路优化的核心是为乘客提供更短的等待时间和更快的运行速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合理规划线路。
对于城市中的各个片区,应该根据人口密度、居民出行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公交车线路。
有些片区由于人口稀少,无法满足一条完整的线路,这时可以考虑开辟小巴线路或调整车次,以提高运行效率。
二是优化公交车站布局。
合理的车站布局能够减少乘客在候车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提高乘车效率。
例如,在人流集中的地方,可以设置多个出入口,分流人流,减少拥堵。
此外,对于那些候车时间较长的车站,可以增设座椅和遮阳棚,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候车环境。
三是提高公交车的运行速度。
在城市道路拥堵的情况下,公交车可以通过公交专用道或专用停靠区域,减少因等红灯而造成的停车和起步时间。
此外,可以通过科学调节信号灯,减少公交车的等待时间。
除此之外,公交车线路优化还应该关注绿色出行的理念。
城市的交通问题不仅仅是拥堵,还有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规划线路的过程中,可以增加电动公交车或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运行比例,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城市空气质量。
另外,在设计车站时,可以增设绿化带和自行车停车区,鼓励市民选择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对公交车的依赖。
此外,公交车线路优化还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
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根据城市的规模和人口的变化来调整公交车线路。
根据社会发展和居民出行需求的变化,我们可以在原有线路的基础上进行扩充,也可以开辟新的线路,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此外,对于一些新兴的商业区、新建的住宅区,我们也应该及时调整公交车线路,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总之,公交车线路的优化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出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路网优化规划研究

交通路网优化规划研究一、交通路网优化规划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城市交通效率,需要对城市交通路网进行优化规划。
交通路网优化规划是一项以维持和改善现有交通路网为目标,通过科学的路网设计和交通组织方式,提高交通通行能力和安全性,降低交通阻塞和事故发生率的全过程系统工程。
二、交通路网优化规划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交通路网优化规划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交通需求预测、路网设计、交通信号控制、公交车路线规划等。
其中,交通需求预测是交通路网设计的前提,通过研究城市发展趋势、人口增长率、城市规模等因素来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
路网设计是指根据交通需求和路段道路容量,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的交通路网。
交通信号控制是通过添加交通信号灯、安装电子系统等方式,协调不同道路上交通流量的分配,优化道路通行效率。
公交车路线规划是通过分析市民拥有交通方式,通过合理分配公交车的路线等方式,为广大市民提供更高效快捷的交通服务。
交通路网优化规划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交通仿真模拟和数据分析等。
实地调查是指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调查等方式,获取城市的交通行为习惯、用车情况等数据,为路网优化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交通仿真模拟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城市交通进行模拟,从而实现对交通路网优化规划的验证、优化和调整。
数据分析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城市交通数据,提供决策支持,为交通路网优化规划提供依据。
三、交通路网优化规划的实践案例1、北京市交通路网优化规划北京市交通路网优化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交通服务。
规划实施以来,北京市交通结构逐步优化,城市道路拓宽改造、交通信号协调改善等措施得到了落实。
同时,北京市还新增了多条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并加强了交通管理力度,进一步提升了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沈阳市交通路网优化规划沈阳市交通路网优化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低碳的交通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