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语用学

语言学概论 语用学
语言学概论 语用学

语言学概论语用学简答题分析题

1.行事行为可分为几种,以汉语为例说明不同类型的行事行为在语言形式上有何特征?

答:奥斯汀把行事行为分为五类:即判定语(verdictives)、裁定语(exercitives)、承诺语(commissives)、阐述语(expositives)和行为语(behabitives)。后来,Searle批评了这一分类,把行事行为分为“新五类”:即,断言(assertives)、指令(directives)、承诺(commissives)、表情(expressives)和宣布(declarations)。断言行为是说话人保证所说内容的真实性,尽力使说话人相信所言之事为真。常出现的话语形式有“我断定……”,“我确信……”,“得出的结论是……”

指令行为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者做某些事,常出现的话语形式有“我要求你……”,“我命令你……”承诺行为是指说话者自己承诺未来要有一些行为,即对将来某行动做出承诺,常出现的话语形式有“我保证……”,“我发誓……”

表情行为是指说话人表达对某一现状的感情和态度。常用话语形式有“感谢……”,“祝贺……”

宣告行为是指说话人通过说话引起骤变。常用的话语形式有“命名为……”,“定义为……”

2.什么是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有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答:在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Searle(1975)提出了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一个人直接通过话语形式的字面意义来实现其交际意图,这是直接言语行为,当我们通过话语形式话语本身之外的效果时,即一个言外之力的实施间接地通过另一个间接言语行为的实施来实现,这就称作间接言语行为。后来语言学家们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问题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阐释。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维索伦尔提出的顺应理论,从以下几方面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阐释: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是对语言现实的顺应;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是对社会规约的顺应;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是对心理动机的顺应。间接言语行为常常被用来传递请求、拒绝、不满、委婉、礼貌等信息.。

舍尔把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通过一定的规约手段来实现,听话人根据语句的字面意思,按使用的规约习惯推出说话者的言外之意。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没有明显的句法标记,听话人必须联系语境并依据双方共有的知识才能推断出说话者的言外之意。例如: A: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party? B: I am very tired.

单纯依靠字面意思和言语行为规则,A无法推测出B“拒绝”的言外之意。

语言学知识点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ABSTRAC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the meeting up to different kind of languages, the words which we used in our daily life are developing.Trough the changes of words, we can also find the movement of our life. Thus language is a way for us to handle the trajectory of our life. In this essay, we analyze the different kinds of reasons of thes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ranslation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KEY WORDS: Language; Development; Translation; English; New words. INTRODUCTION: In civilization, people use words to give others ideas.We can express our feelings through language. Indeed, linguistics is a kind of science. As our social system's change, it changes; As our our ages change, it changes. The most basic thing in linguistics is word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is world, many old words become useless, we can see them in less and less passages even in our oral talking, on the other hand, more and more words are invented.So these words enriched our language treasure house.And from here, we can get the rule: The only way that languages exist is being developing,the only way it can get developed is to be changeable. In today's world,English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8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现代汉语普通话以语音为标准音。 2.与印欧语系语言相比,汉语在语法上最大的特点是。 3.现代汉语方言中,粤方言的代表话是。 4.中国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是。 5.元音与辅音的区别是。 6.普通话声母j、q、x从发音部位上看属于。 7.同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类型单位是。 8.现代汉语普通话有个声母(含零声母)。 9.普通话阳平调的调值是。 10.现代汉语普通话大约有个音节(包括声调)。 11.汉字是的书写符号系统。 12.《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规定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分别是字。 13.汉字在历史上曾经被我们的邻国使用,现在还在使用部分汉字。 14.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是。 15.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 16.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是。 17.单纯词有联绵词、叠音词、、拟声词四种形式。 18.合成词有复合式、附加式、三种形式。 19.词义的性质包括概括性、和民族性。 20.词语的褒义、贬义关注的是词义的。 21.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是。 22.词汇由和一般词汇组成。 23.歇后语“外甥点灯——照舅”是采用的方式来表达语义。 24.双音节状态形容词的重叠方式是。 25.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 26.根据句子结构特点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 27.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28.“既然”在复句中表示的关系。 29.“不是A而是B”是关系的复句。 30.大多数“把”字句中,“把”引出的是。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质、音色。 2.声调是汉语区别意义的重要语音手段。 3.儿化词都是名词。 4.轻声不是一个单独的声调。 5.汉字是由笔画直接组成的。 6.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演变的过程。 7.一般认为,古代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 8.单纯词不一定都是单音节的。 9.“姐姐”是叠音单纯词。 10.“舍不得”是惯用语。 11. “笔直”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 12.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词、短语、单句、复句。 13.“老师”和“教师”的最大区别是所指对象的年龄不同。 14.“我的中国朋友李小京”是偏正短语。 15.“你什么都不买吗?”是特指疑问句。 16.“他这样有本事的人,我很佩服。”是单句。 17.“他希望领导派他到海外教汉语。”从整体上看是兼语句。 18.“与其长期租房,不如贷款买房。”是假设复句。 19.“我们要夹起尾巴做人。”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20.“我今天是无事不登金銮殿。”运用了夸张修辞格。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苏州话属于。 A 粤方言 C 闽方言 B 吴方言 D 北方方言 2.普通话有韵头 A 2个 C 4个 B 3个 D 5个 3.普通话有韵尾 A 4个 C 5个 B 3个 D 6个 4.普通话声母中的塞音是。 A d、t、g、k C b、p、d、t、g、k B b、p、g、k D d、t、g、k、n、l

新版简明英语语言学 Chapter 6 pragmatics 语用学

Chapter 6 pragmatics 语用学 知识点: 1.*Definition: pragmatics; context 2.*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 3.*Austin’s model of speech act theory 4.Searle’s classification of speech acts 5.*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考核目标: 识记:*Definition: pragmatics; context 领会:Searle’s classification of speech acts 综合应用: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Austin’s model of speech act theory;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一、定义 1. Pragmatics语用学: Pragmatics: the study of how speakers of a language use sentences to effect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Pragmatic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meaning study.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使用者是如何使用句子成功进行交际的。语用学也可以看作是一中意义研究。(它不是孤立地去研究语义,而是把语义置于使用语境中去研究的一门学科。) 2. Context 语境:The notion of context is essential to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constituted by the knowledge shared by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语境这个概念对语言的语用研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认为他是由言者和听者的共享知识所构成的。 二、知识点 6.1.2 pragmatics vs. semantics语用学与语义学 二十世纪初,Saussure’s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开始,同时也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基础调,即语言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在的系统来加以研究。 语用学和语义学既有相关性又有相异性。两者都是对意义的研究。传统语义学把语义看成是抽象的,内在的,是语言本身的特性,不受语境的影响。因此传统语义学只研究语义的内在特征,不把语义研究置于语境中来考察。语用学研究的是交际过程中语言意义的表达和理解。语用学家认为不把意义放在语境中来考虑就不可能对语义进行充分的描述,因此在研究语义时是否考虑语境便成了传统语义学和语用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Semantics 和Pragmatics的区分 Pragmatics studies how meaning is conveyed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The bas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that pragmatics considers meaning in context, traditional semantics studies meaning in isolation from the context of use.

语言学基础知识

一、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的区别性特征:Design of features of language 任意性arbitrariness 指语言符号和它代表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 二重性duality 指语言由两层结构组成 创造性creativity 指语言可以被创造 移位性displacement 指语言可以代表时间和空间上不可及的物体、时间、观点 2、语言的功能(不是很重要) 信息功能informative 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施为功能performative 感情功能emotive function 寒暄功能phatic communication 娱乐功能recreation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3、语言学主要分支 语音学phonetics 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接受过程,考查人类语言中的声音 音位学phonology研究语音和音节结构、分布和序列 形态学morphology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则 句法学syntax 研究句子结构,词、短语组合的规则 语义学semantics 不仅关心字词作为词汇的意义,还有语言中词之上和之下的意义。如语素和句子的意义 语用学pragmatics 在语境中研究意义 4、宏观语言学macrolingustics 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人类语言学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计算机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5语言学中的重要区别 规定式和描写式:规定式:prescriptive说明事情应该是怎么样的 描写式:descriptive说明事情本来是怎么样的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共时:synchronic研究某个特定时期语言 历时:diachronic 研究语言发展规律 语言和言语:语言:langue指语言系统的整体 言语:parole指具体实际运用的语言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 能力:competence用语言的人的语言知识储备 运用:performance真实的语言使用者在实际中的语言使用 二、语音学 1、语音学分支 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研究语言的产生 声学语言学acoustic phonetics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 听觉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研究语言怎样被感知 2 IPA(国际音标)是由daniel Jones琼斯提出的 三、音位学 1、最小对立体minimal pairs 2、音位phoneme

语用三论

《语用三论: 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评介 张运桥, 严敏芬 (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 文章介绍并简评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用三论: 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该书摒弃了传统语用学经典课题, 向读者展示了当今语用学研究理论中具有前沿性的三种理论, 是一本非常有特色的著作, 它有益于语言学专业学生作进一步具体的专业化研究, 也有助于对语用学感兴趣的自学者提高言语理解能力。 关键词: 语用学; 关联论; 顺应论; 模因论; 评介 20世纪70年代, 语用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确立, 至今仅有30多年的历史。然而, 语用学研究的发展却极为迅猛, 它已经成为当今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领域。随着语用学研究的蓬勃发展, 国内外语用学研究的优秀学者和语用学著作教材不断涌现。暂不算国外的语用学著作,仅是国内出版的有影响力的著作就有二十多种,如熊学亮、何兆熊、姜望琪、严辰松、冉永平、何自然等学者都著有一定水平和影响力的学术作品, 而其中何自然编写或主编的语用学著作及教材居多, 如《语用学概论》、《语用学与英语学习》、《语用与认知: 关联理论研究》、《语用学讲稿》、《当代语用学》、《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等。[ 1 - 12 ]这些语用学专著有力地推动了国内语用学研究的发展。 2007年12 月, 由何自然主编, 谢朝群、陈新仁两位学者合作完成的语用学著作《语用三论: 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以下简称《语用三论》) 诞生了。[ 13 ]与以往国内的语用学著作相比, 该书并没有沿袭诸如指示语、语用含义、前提关系、言语行为等语用学经典课题的讨论,而是紧扣当今语用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集语用学理论中具有前沿性的三种理论于一书, 取名为《语用三论》, 让人耳目一新, 可谓独具匠心, 值得一读。 一、著作的理论来源 随着语用学研究的蓬勃发展, 语用学的研究内容也随之日益丰富, 除了探讨指示结构、会话结构、语用预设、语用隐含等常规议题外, 还探讨特定民族中程式性言谈的社会特征及功能、习语的语用理据与功能等。语用学与诸多学科之间存在不可分离性, 因此, 语用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跨面研究也不断涌现, 如认知语用学、社会语用学等。毋庸置疑, 语用学领域中的相关理论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各种新理论的涌现为语用学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 丰富了它的发展。而将西方理论引介给中国读者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但作者们没有知难而退, 而是紧扣当今语用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集语用学理论中具有前沿性的三种理论于一书, 可见其在学术问题上知难而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一) 关联论: 认知语用学的核心

英语语言学知识整理

Chapter 1 Introduction 语言学的定义: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问题:How do you interpret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of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It is a scientific study because it i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linguistic data, conducted with reference to some general theory of language structure. What the linguist has to do “first, then, but”: ①to observe and collect language facts and generalizations are made about them. ②to formulate some hypotheses about the language structure. ③to check the hypotheses thus formed repeatedly against the observed facts to fully prove their validity.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 is often called general linguistics. (普通语言学) 问题: What are 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What does each of them study? →phonetics(语音学)→the study of sounds →phonology(音位学)→study how sounds are put together and used to convey meaning →morphology(形态学)→study the way in which symbols or morphemes are arranged and combined to form words. →syntax(句法学)→the study of rules of forming sentences

语言学第一二章知识点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一、定义 1.语言学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2.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 is often called General linguistics. 3.语言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性的有声符号体系。 4.识别特征Design Features It refers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语言识别特征是指人类语言区别与其他任何动物的交际体系的限定性特征。 Arbitrariness任意性 Productivity多产性(创造性) Duality双重性 Displacement移位性 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递 5.语言能力Competence(抽象) Competence is the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6.语言运用performance(具体) Performance is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this knowledge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语言运用是所掌握的规则在语言交际中的具体体现。 7.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change through time. a diachronic study of language is a historical study, which studi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over a period of time. 8.共时语言学Synchronical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a given language at a given time. 9.语言langue(抽象)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shared by all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10.言语parole(具体) The realization of langue in actual use. 11.规定性Prescriptive It aims to lay down rules for ‖correct‖ behavior, to tell people what they should say and what should not say. 12.描述性Descriptive A linguistic study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language people actually use. 二、知识点 https://www.360docs.net/doc/e18796416.html,nguage is not an isolated phenomenon, it‘s a social activity ca rried out in a certain social environment by human beings. 语言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 2.几种观点和现象的提出者: ⑴瑞士语言学家F.de Saussure :Langue和parole的区别

专业八语言学知识归纳

人文 一、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的区别性特征:Design of features of language 任意性arbitrariness 指语言符号和它代表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 二重性duality 指语言由两层结构组成 创造性creativity 指语言可以被创造 移位性displacement 指语言可以代表时间和空间上不可及的物体、时间、观点 2、语言的功能(不是很重要) 信息功能informative 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施为功能performative 感情功能emotive function 寒暄功能phatic communication 娱乐功能recreation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3、语言学主要分支 语音学phonetics 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接受过程,考查人类语言中的声音 音位学phonology 研究语音和音节结构、分布和序列 形态学morphology 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则 句法学syntax 研究句子结构,词、短语组合的规则 语义学semantics 不仅关心字词作为词汇的意义,还有语言中词之上和之下的意义。如语素和句子的意义 语用学pragmatics 在语境中研究意义 4、宏观语言学macrolingustics 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人类语言学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计算机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5语言学中的重要区别 规定式和描写式:规定式:prescriptive说明事情应该是怎么样的 描写式:descriptive 说明事情本来是怎么样的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共时:synchronic 研究某个特定时期语言 历时:diachronic 研究语言发展规律 语言和言语:语言:langue指语言系统的整体 言语:parole指具体实际运用的语言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 能力:competence用语言的人的语言知识储备 运用:performance 真实的语言使用者在实际中的语言使用 二、语音学 1、语音学分支 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研究语言的产生 声学语言学acoustic phonetics 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 听觉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 研究语言怎样被感知 2 IPA(国际音标)是由daniel Jones琼斯提出的 三、音位学

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题库(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现代汉语语音)【圣才出品】

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题库 第一部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第3章现代汉语语音 一、填空题 1.声调又叫字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____。 【答案】音高 【解析】发音时声带越紧,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声音就越高;反之声音就越低。在发音过程中,声带可以自始至终保持一样的松紧度,也可以先松后紧,或先紧后松,也可以松紧相间,这样造成的种种不同的音高变化,就构成各种不同的声调。这样一个贯穿整个字音的高低升降变化的就是声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 2.从发音角度来看,“多”和“拖”声母的区别在于____。 【答案】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 【解析】送气和不送气是根据除阻时气流强弱的不同区分的,送气音是指发音时呼出气流较强的音,呼出气流较弱的是不送气音。“多”的声母为[t],“拖”的声母为[t‘],两个声母的分别在于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 3.从发音角度来看,“章”和“昌”两者声母的区别在于____。 【答案】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 【解析】“章”的声母为zh[t?],“昌”的声母为ch[t?‘]。两个声母的区别在于前者是

不送气音,后者为送气音。他们两个都是舌尖后、清、塞擦音。 4.普通话的13个复韵母根据____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3类:前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 【答案】韵腹 【解析】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称作复韵母,其中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亮的元音称为韵腹,根据韵腹所处的位置,可以将复韵母分为3类。 二、选择题 1.“者惹舍吃”四字是()。 A.同声母字 B.同韵母字 C.同声调字 D.同发音部位字 【答案】D 【解析】“者惹舍吃”四个字的声母分别是“zh、r、sh、ch”,都是舌尖后音,属于同一发音部位的字。A项,他们的声母不同。B项,“者惹舍”的韵母都是“e”,但“吃”的韵母是“i”。C项,他们的声调分别是三声、三声、三声和一声。 2.用一个字来直接注另一个字的音,如“蛊”音“古”,这种注音方法是()。 A.直音 B.反切

语言学知识_语用学

语用学 一.语用学(Pragmatics)的定义: 语用学是用以研究语言使用者如何使用句子成功进行交际的学问。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虽然都涉及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但是语义学(Semantics)只是将语言视作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研究,而语用学(Pragmatics)则是将语言置于语境(context)之中。所以,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将语境(context)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之内。 二.句子意义与话语意义(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 1)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句子意义指的是独立于语境的句子本身所传达的字面意义。 2)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话语意义指的是将句子的意义置于特定语境中以表达言者某种意图的意义。 三.指示现象(Deixis): 指示现象指的是说话人利用语言形式表达说话内容所涉及的人员、事物、时间、地点等方面。指示现象是连接语言形式及其发生语境的桥梁。指示语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的参与者。 2)空间指示语(spatial deixis):用于指代言语活动中所涉及的人、物或事的相对位置。 3)时间指示语(temporal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时间点和时间段。 四.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1) 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言语行为模式区分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 随后,他又对原先的理论进行了发展,放弃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的区分,发展出了新的言语行为模式。该模式认为,言者在说话时可同时执行三个动作:即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 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指言者发出言语,传达字面意义的行为动作。 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话语所表达的意图。例如:某人说I promise to give you a surprise时,他是在许下诺言。 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言语表达的而实际实施的行为。 2)舍尔(Searle)的言语行为分类: 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在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对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进行了分类:阐述性言语行为(representatives),指令性言语行为(directives),承诺性言语行为(commissives),表达性言语行为(expressives),宣告性言语行为(declaratives)。 3)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act): 直接言语行为:直接通过话语来实施某一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句子的意思不能按照其字面意义去理解,需要推导其话语的施为用意。

857 语言学基础知识.doc

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57 科目名称:语言学基础知识 试题包括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古代汉语三部分内容。大概比例为:现代汉语50%,古典汉语30%,语言学概论20% 试题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填空、选择类)占很小比例,主观题比重较大,题型多样(如:概念题、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讨论题等)。 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语言学概论部分: 1、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2、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 3、言语交际的要素 4、新时期语言学的最大特点 5、结构主义语言学 6、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7、语言的社会功能 8、国际音标、音素、音位、音位变体、条件变体、自由变体、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 9、音素与音位的区别 10、语义场类型 11、语义演变的结果 12、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 13、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14、语言的融合 二、现代汉语部分 1、基本概念 2、现代汉语的特点 3、造字法及形声字的表音问题 4、如何理解词义的模糊性 5、合成词构成分析 6、语言单位及相互关系 7、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8、划分词类的标准及具体词汇词类的划分 9、词与短语的区别 10、短语的结构及功能类型的划分 11、句法(句子)成分及对应关系

12、句法成分与语义成分 13、多义短语及形成多义的原因 14、单句的分析 15、多重复句的类型及分析 16、变换分析的原则及变换分析的通途 17、语义指向分心 18、三个平面理论 19、什么是修辞及辞格 20、修辞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古典汉语部分 1、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 2、古代汉语》教材通论的部分的基本知识 3、古代汉语的常用词 4、《古代汉语》教材中先秦到元代的主要选篇 5、句读知识及点断、阅读、翻译能力 复习资料: 1、《古代汉语》,殷国光、赵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增订五版。 3、《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完整版)语用学

语用学概论 (1)丈夫:我去办公室啦。 (2)妻子:老公,今天是星期天。 (1)父亲:今天哪儿也不想去。 (2)女儿:老爸,今天是星期天。 (1)下午踢球去吗? (2)晚上还有考试。(昨天把腿拉伤了。) (1)小王:怎么样? (2)小李:资料都拿走了。 (1)老师:现在几点了? (2)学生:路上自行车没气啦。 第一讲什么是语用学 一、语用学的起源 ?“语用学”术语的提出 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著作《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中首次使用了“语用学”这一术语(Pragmatics)。这个术语是莫里斯参照pragmatism(实用主义)和pragmaticism(实效主义)创造出来的。 符号学(semiotics)包括:句法学(syntax)、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ragmatics)三分。 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ntax)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 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 语用学(Pragmatics )研究“符号和使用者的关系”(Morris,1938) 《符号、语言和行动》(1946 ) 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符号的来源、应用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 ?语用学与符号学 ?语用学与语言哲学 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皮尔斯、莫里斯和卡纳普等把语用学作为符号学的一部分,其研究仅限于哲学,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希勒尔、奥斯汀、塞尔和格赖斯等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对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理论的探索,使语用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奠定了语用学的理论基础,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时的语言学研究仍限于哲学范围内。正式因为哲学家对语言的探讨,为70年代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准备了条件。70年代以后,特别是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学刊》以后,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才得到确认。 ?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标志: ?1977年,《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行; ?1983年由列文森(Levinson)所编著的第一部语用学教科书《语用学》问世; ?1986年“国际语用学会”正式成立。 (沈家煊,1996) 二、语用学的发展 ?1、语言研究发展历史: ?20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50年代后期:转换生成语法理论—70年代初:语义学研究(引入语 境概念,为语用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归纳为:形态——句法——语义——语用几个阶段。 ?发展缘由

对比语言学

第一章绪论 1.1什么是对比语言学 比较:同类语言中亲属语言之间求共性 对比:不同语言间e.g.汉英对比求个性 1象限:同一种语言内部共时对比 2象限:同一种语言内部的历史比较,找出演变规律,以建立语言学史. 3象限:不同语言间的历史比较,一般限制亲属语言之间,目的在于谱系分类,构拟原始古语。 4象限:共时的语际之间的对比。有三种类型 A、多种语言对比找出人类语言的共性和倾向性的规律 B、多种语言对比以便找出语言的以便建立语言类型学 在A 、B 中对比的语言愈多愈好,对比的语言愈不同愈好 C、两种语言对比,目的在于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是不同点, 给出解释(一般说来解释都归于民族精神和历史)

e.g. .第1象限名动形的区别 “不”—剔除n 不-桌子* “很”—剔除一般的v 很-看*/喜欢书 “加宾语”-剔除adj 很-好 e.g. 第2象限上古和近代汉语的区别比较 上古-国代-中古-近代-现代汉语 注:汉语小词类分25种 1.2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兼有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重在其异,找出产生的原因,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注:对比研究要切割小类-小类动词-动词× 英语心理动词-汉语心理动词√ 注:汉语心理动词研究-1篇论文 英语心理动词研究-1篇论文 二者对比,发现问题-1篇论文、 注:历时是动态的过程解释答案可能要 共时是状态的过程回到历史中去 1.3对比语言学的分类 对比语言学的分类

“2”研究对比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解释对比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 “5”运用对比语言学原理、方法已经运用其他一些语言学知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探索不同语言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用在于检索完善理论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加深对两种语言的认识;检索某种语言学理论的可行性;可对语言进行比较准确精细的分类,促进语言普遍现象研究。 注:理论对比是双向的对比应用对比是单项的对比 e.g. x (被动范畴) x (被动范畴) X(a) X(b) A(xa) B A语言的被动范畴在 B语言中是如何表现的 “6”探讨对比语言学应用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和对比的语言有关的语言活动中去,特别上应用于外语教学或其他语 言教学活动中去。

814《语言学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语言学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考试的目的为考查学生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所获得的知识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及增强对英语及其它语言中一些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语言学综合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语言学导论、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社会、语言与计算机、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二语习得、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等等。考试的具体要求为:考生应熟练掌握语言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理论流派及其理论观点;了解语言学核心领域及其边缘领域的发展;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以分析具体语言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第一章语言学导论 1.语言的定义 2.语言的特征 3.语言的功能 4.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第二章语音 1.发音器官及其功能 2. 元音和辅音的特征及分类 3. 语音分类及变化 4. 音位和音位变体 5. 语音的识别特征 6. 超音段音位 第三章词汇 1.词的概念 2.词的分类 3.词的构成 4.词的变化 第四章语法 1. 语法的性质 2.语法研究的内容

3.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4.语法单位的聚合和组合 第五章语义 1.“意义”的意义 2. 指称论 3. 涵义关系 4. 成分分析 5. 句子的逻辑语义 第六章语用 1. 语境 2. 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 3. 所指意义 4. 指示、回指、预设 5. 言语行为理论 6. 会话原则及会话含义 7. 礼貌原则 第七章语言和社会 1.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2.语言变异 3.双语现象和多语现象 4.语言民俗学 5.标准语和方言 第八章语言和心理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2. 语言能力和语言获得 3. 语言和人的认知活动 4. 语言和民族文化意识 第九章语言和计算机 1. 语言和计算机 2.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3. 机器翻译 4. 语料库语言学 5. 信息检索 6. 网络语言 第十章外语教学 1. 外语教学法流派 2. 外语教学方法和模式

研究生语用学学习参考书目

语言学基础 1. R.H. Robins General Linguistics (外研社) 2. F. de 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3. R.H. Robins 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ics 4. George Yule The Study of Language 5. Stuart C. Poole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6. Andrew Radford Martin Atkinson David Britain Harald Clahsen Andrew Spencer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7. H.G. Widdowson : Linguistics (外教社) 8.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屠友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9 语言论布龙菲尔德商务印书馆 10 语言要略Dwight Bolinger 原著(汉译本)外研社 11 普通语言学基础王钢湖南教育出版社 12 语言学教程王振昆谢文庆外研社 13 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王宗炎外教社 14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15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戚雨村外教社 16 语言问题探索王宗炎外教社 17 现代英语语言学概论戴炜栋束定芳周雪林陈夏芳外教社 18 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外研社 19 许国璋论语言许国璋外研社 20 语言学新解熊学亮复旦大学出版社 21 语用学教程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 22 美国语言学简史赵世开外教社 语言学分支,流派,应用及交叉学科 1 语义学导论伍谦光湖南教育出版社 2 语义学Geoffrey Leech 外教社(汉译本) 3 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John Lyons 外研社 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A. K. Halliday 外研社 5 当代句法学导论温宾利外研社 6 英语语体学程雨民外教社 7 文体学概论秦秀白湖南教育出版社 8 语用学概论何自然湖南教育出版社(修订版何自然冉永平)9.新编语用学概要何兆熊外教社 10.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何自然外教社 11.语用学探索何自然世界图书出版社 12.语用学教程索振羽北京大学出版社 13 认知语用学概论熊学亮外教社 14 语用学讲稿notes on pragmatics 何自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5 语用学文献选读何兆熊主编外教社 16 话语理解的语用学文旭四川辞书出版社 17 语用与认知何自然冉永平主编外研社

英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英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一、绪论语言学的定义语言的定义语言学的研究范畴语言的甄别特征 几对基本概念 (2) a large amount of communication is carried out in speech than in writing What is linguistics? 什么是语言学? (3) speech is the form in which infants acquire their native language Language and parole 语言与言语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It studies not any particular language, but languages in general. 语言学是对语言科学地进行研究的学科。语言学所要 研究的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语言,Language refers to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shared by all the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而是人类所有语言的特性。 Parole refers to the realization of language in actual use The scope of linguistics 语言学研究的范畴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能力与运用 Phonetics语音学\Phonology音系学\Morphology形态学\Syntax句法学\Semantics语义学\Pragmatics语用学Chomsky defines competence as the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Socio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 Performance: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this knowledge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Prescriptive vs. descriptive 规定性与描述性 What is language? 什么是 语言? Descriptive:A linguistic study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