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技巧-1

翻译技巧-1
翻译技巧-1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翻译的标准

1.翻译的定义和性质

什么是翻译?

翻译是世界上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它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予以表达的语言活动。翻译活动应具备三个要素:首先,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涉及到两种语言,即原语(source language)和译入语(target language);其次,翻译所进行的活动是这两种语言之间的一种转换,即把信息从原语的形式转换成译入语的形式;第三,在转换过程中应当做到忠实(faithful),即“准确完整”地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

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活动。对于翻译的性质,翻译界历来有“科学论”和“艺术论”之争。翻译的载体是语言,语言是受一定规律约束的,翻译中也就有规律可循,所以翻译具有科学性。翻译必须遵循语言的规律,因此只有较好地掌握了语言才能做好翻译。翻译是译者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另一种语言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因此翻译也具有艺术性。同样一篇文章由十个不同的人翻译,可能会有十种不同的译文,这是由于每个人在表达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方式。翻译同时也是一种技能。翻译牵涉到两种语言,它们之间肯定会存在着差异。在实现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势必要弥补这些差异。通过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进行一定量的翻译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弥补两种语言的差异,更好地完成语言之间的转换。因此要搞好翻译仅仅掌握两门语言还不够,一定要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理论,才能译出好的译文。

2.翻译的标准

什么样的译文可谓是好的或合格的译文呢?对于翻译的标准,古今中外的翻译工作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对我国翻译界影响最大的当推清末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字标准。这里的“信”指忠实于原文,“达”指译文表达流畅通顺,“雅”则指译文的古雅。后人对严复的“雅”字提出了很多争议,认为不看原文的风格而一味追求译文的典雅是不恰当的,因此现在一般把“雅”字的含义引申为译文同原文要保持风格上的一致。国外也有很多翻译家提出了种种标准和理论。尽管表述各异,但是在本质上均一致。目前翻译界普遍接受“忠实”和“通顺”的翻译标准。这里的“忠实”一方面指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在翻译的过程中把原文的内容准确全面地表达出来,不能进行任何更改;另一方面指的是忠实于原文的风格,包括语体风格,文体风格等。译文要尽量保持原作的本来面目,如果原文是口语体,则不能译为书面体,是法律文件,则不能译成诗歌散文。所谓“通顺”则是指译文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译入语的习惯,而不是“死译”,或带有严重的“翻译腔”。例如:

例1:The policeman worked hand in glove with the thief.

译文1:那个警察戴着手套和小偷合作。

译文2:那个警察和小偷狼狈为奸。

例2:Marriages in which the purse strings are held by the husbands are likely to end.

译文1:丈夫拿着钱袋绳子的婚姻容易结束。

译文2:由丈夫掌握财权的婚姻容易破裂。

在例1当中,译文1完全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译,看似同原文的形式一致,但中国读者却不能明白其意,属死译。例2的译文1也是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尽管可以勉强读懂,但这种表达方式却非常别扭,生硬,属硬译。这两个例子的译文2虽然只在语言结构上做了一些调整,却表达了原文的主要内容,通顺达意。可见翻译不能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一味追求忠实而放弃通顺;忠实和通顺相辅相成。忠实而不通顺,读者无法理解也就谈不上忠实;通顺而不忠实,改变了原文的

内容和风格,这样的译文也就不能被称为翻译了。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这两方面因素,把握好“度”。

3.翻译的步骤

怎样才能达到“忠实”和“通顺”的标准?翻译的过程其实包含两个主要步骤,其一是透彻理解原文,其二是把所理解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予以表达。要做到忠实、通顺就一定要在这两个步骤上下功夫。

(1)透彻地理解原文

理解是翻译过程中的第一步,不能准确透彻地理解,就无法做到表达的忠实和通顺。这里的理解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中每个词,每句话以及每个语法现象等;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理解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以及作者的意图和风格。例如:

例3:In theory everyone should have an equal interest in keeping an orderly line.

译文1:从理论上讲,维持好队伍的秩序每个人都会有同样的利益。

译文2:从理论上讲,每个人都应同样关心维持好队伍的秩序。

例4:He cannot be praised too much.

译文1:他不能被表扬得太多。

译文2:再怎么表扬他都不过分。

例5:His father was a fisherman. He was as poor as we are.

译文1:他父亲是一个渔夫。他和我们一样穷。

译文2:他父亲以前是一个渔夫。他那时候和我们现在一样穷。

例6:Eliot was too clever not to see that many of these people who accept his invitation did so only to get a free meal.

译文1:艾略特很聪明,看得出许多接受他邀请的人只是为了来吃一顿不花钱的饭。

译文2:艾略特那么一个聪明人,怎么会看不出许多接受他邀请的人只是为了来白吃一顿。

这里例句3中的第一个译文显然是理解错了“interest”的意思,认为是“利益”。例句4中“cannot…too”句型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译文1显然是没有理解这个句型。例5中第一句译文没有注意前后时态的变化,添加相应表示时态的词,致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发生了改变。例6中作者用“too…not to”句型,表示对Eliot的讽刺,这里不是在赞扬他聪明,而是讥讽他聪明过了头,而译文1没有把这种语气翻译出来。这几个简单的例子说明理解原文并不是一件简单事,它要求我们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和认真仔细的态度。准确透彻地理解原文是使译文忠实通顺的先决条件。

(2)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理解原文之后,将原文所表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予以表达是翻译的第二个步骤。由于表达的过程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所以表达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使用译入语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运用翻译技巧弥补两种语言差异的熟练程度。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一般能用汉语表达,但是译出的汉语句子却往往带有翻译腔,表达不够通顺流畅。这主要是在表达过程中受到了原文的影响,没有根据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在前面所举的例1、例2都是由这个原因造成,所以在表达的过程,理解了原文的意思之后,应当把原文抛开,按照所理解的意思用汉语重新组织语言,而不是与原来词汇和句型的一对一地简单对应翻译。例如:

例7:If we look at the sky on a perfectly fine summer's day, we shall find that the blue color is the most pure and intense overhead, and when looking high up in a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sun.

译文1:如果我们在一个晴朗的夏日抬头仰望天空,并且朝着与太阳相反的方向望去,我们就会发现头顶上那块天空的颜色是最蓝最纯的。

译文2:如果我们在一个晴朗的夏日抬头仰望天空,并且背对太阳向上望去,我们就会发现头顶上那块天空的颜色是最蓝最纯的。

这里把“in the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sun”译为“朝着与太阳相反的方向”使人难于理解,故应该抛开“opposite”一词的对应词“相反的”、“相对的”,而是在理解这个词组的意思之后,设想一下这里的情景,然后找一个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词来表达。译文2翻译为“背对太阳向上望去”尽管字面上和原文不一致,却简单明了地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上有许多不同,如果照搬英语的表达方式是行不通的。通过比较下面例子中经过调整的译文2和译文1,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别。

例8: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译文1:厚厚的地毯消除了我的脚步声。

译文2: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脚步声都没有。

例9:The three men only have 30 dollars among them.

译文1:这三个人之间只有三十美元。

译文2:这三个人的钱凑起来也只有三十美元。

4.翻译的条件

上述例子表明,达到“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做好翻译,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应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包括驾驭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能力。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和全面的英语语法,也要具备良好的汉语功底。译者只有对两种语言都有比较高的驾驭能力才能做到准确地理解原文和通顺地用译入语加以表达。

其次是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正如前面所说的,翻译牵涉到两种语言的转换,翻译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弥补语言之间的差异。如果能在实践中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对于搞好翻译大有裨益。但应当注意的是,学习翻译技巧的目的还是为了指导翻译实践,翻译质量的高低不在于使用多少技巧,而在于真正达到“忠实”和“通顺”的标准。所以在学习这些技巧时关键不在于记住这些技巧的名称和定义,而是在实践中掌握怎样用这些技巧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提高翻译水平,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英语和汉语的语言修养和语言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要大量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一些翻译理论和技巧。通过相当的学习和训练,一定可以提高翻译水平。

Exercises:

1. 将下列句子译成汉语:

(1) The price ceilings are removed.

(2) This is more a matter of honor than a matter of money.

(3) I can't afford more than 200 dollars.

(4) The more work we give to our brains, the more work they are able to do.

(5) He should be the last man to blame.

(6) The nobility and splendor of his style had made the book a masterpiece.

(7) Everybody has responsibility to the society of which he is a part, and through his society he has a responsibility for mankind.

(8) His appearance at any affair proclaims it a triumph.

(9) Although the recession has reached every corner of the planet, the impact is uneven.

(10) Inadequate training for farmers and the low productivity of many farms place the majority of country dwellers in a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in their own countries.

2. 将下列段落译成汉语:

With few exceptions, the last words of history's great players have been about as interesting and uplifting as a phone book. We may expect pearls of profundity from our expiring artists, philosophers, and world leaders, but more often we are left with dry-as-dust cliches. Admittedly, it's not exactly fair to expect deep insights into life's mysteries when the dying clearly have other things on their minds ---- hell, for instance, or unspeakable pain. But don't we have the right to expect eloquence in the final stanzas of legendary Wordsmiths like Lord Byron and Gothe? Byron couldn't be bothered to work up a decent rhyme:" Now I shall go to sleep. Good night." Goothe's last words were so dull biographers have been obliged to edit creatively; "Open the second shutter so that more light may come in" became the more sublime "More light!"

1.

(1) 最高限价被取消了。

(2) 做这件事与其说是为了钱,倒不如说是为了荣誉。

(3) 我最多只能付200美元。

(4) 大脑越用越灵。

(5) 他是最不应该受到谴责的人。

(6) 他华丽宏伟的风格使得该书成为一本杰作。

(7) 每个人都对他所属的社会负有责任,并通过社会对人类负责任。

(8) 任何事情,只要他一出现就意味着能够成功。

(9) 尽管这场经济衰退波及全球的每个角落,但各地受到的影响不一样。

(10)农民缺乏训练,许多农场生产率很低,这就使得大多数农民处于贫穷的困境。

2.

几乎无一例外,历史舞台上那些伟大的表演家临终时的遗言在趣味性和励志性方面同一本电话簿也相差无几。我们可能期待我们的艺术大师、哲学家和世界的领袖们能够在弥留之际说出一些深奥的珠玑之言,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听到的只是些干巴巴的陈词滥调。诚然,要求将死之人洞察生活的奥秘是有失公允的;很明显,这时他们的脑海里充满了其他东西,比如地狱或无法言表的痛苦。但是对于像拜伦勋爵和歌德这样非凡的语言大师,指望他们能够在最后的几行诗句中语出不凡,应该不算非分之想吧?对拜伦来说,说出句“现在我要睡觉了,晚安”,尽管还算体面的诗文,但肯定是未经思索的。歌德的遗言则实在是过于乏味,传记作家不得不进行创造性的改写。“把第二扇百叶窗打开,让房间亮一些”改写后变成了绝妙的:“更多光明!”

英汉翻译技巧大全

英汉翻译技巧大全 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是由一些关系代词或者关系副词引导的从句组成,用来修饰名词中心词。 Person has pieced togethter the workd of hundereds of researcher around theworld to produce a unique millennium technology calendar that gives the latest date when we can expect hundreds of key breakthrough and discoveries to take place. 皮而森汇集了...生产出独特的千年历,这种千年历(它)能够... 定语的翻译要特别注意位子上的变化,即:如果是单词修饰名词就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和汉语的词序是一样的;如果定语太长,定语就要放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时就要注意断句,重复先行词,例如: 1.I have the same problem as you concerning the learning of English 在学英语的问题上,我和你有同样的问题。 2.She has a perfect figure. 她身材不错。 3.This is indeed a most pressing problem.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4.The only other people who knew the secret were his father and mother. 别的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就是他的父母。 5.The effective work of maintaining discipline is usually performed by students who advise the academic authorities

四种翻译方法,十种翻译技巧

四种翻译方法 1.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每一个民族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意译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与原文的形式。(张培基) 应当指出,在再能确切的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有其可取之处,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另一方面可以进新鲜的表达方法。 Literal translation refers to an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ginal. When the original coincides or almost tallies with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sequence of vocabulary, in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rhetorical device, literal translation must be used. Free translation is also called liberal translation, which does not adhere strictly to the form or word order of the original.(郭著章)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英语文化的前提下,在英译文中完全保留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求得内容和形式相符的方法。

英汉翻译技巧

《英汉翻译技巧》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1、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程,是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授课对象为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2、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翻译知识与翻译技巧,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并提升其英语 语言运用意识,为后续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打下必要基础。 3、任务:(1)使学生深入理解翻译并了解国内外翻译研究动态。 (2)使学生掌握基本翻译技巧并能在翻译过程中加以运用。 (3)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意识,强调书本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4、基本要求:翻译方法和技巧训练阶段的基本要求: (1)词汇: 掌握10000-12000个词汇以及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5000-6000个词汇及最常用的搭配,能够运用到汉英互译中。 (2)语法: 熟练地使用各种衔接手段,连贯地表达思想,侧重语法结构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应用。 (3)阅读能力: 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理解文章大意,分辨事实与细节;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理解其真实含义;能分析上述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4)翻译能力: 能借词典将文字资料译成理解正确、表达准确、译文连贯通顺具一定修辞手段的规范语句,写译的速度达到每小时250-300词。 二、教学安排 《英汉翻译技巧》课程涉及到双语的各项能力,因此技能测试是检查教学效果和检查学生语言水平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各个教学阶段结束时安排测验和考试。测验着眼于考核学生的应用和技能的发挥。平时安排阶段测验,期末安排考试。课程学时安排:每周4学时。 学期总学时17 x 2= 34;周学时 2 x 2 = 4。 成绩评定标准: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练习、小组作业、讨论发言,翻译实践);期末考试占70% 。 教学内容讲授学时 第一章翻译标准 1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 2 第三章直译与意译 1 第四章英汉翻译中词义的选择 2 第五章汉翻译中词类的转换 2 第六章英汉翻译中增补、省略与重复技巧 4 第七章拆译与缩译 2

英汉翻译技巧

翻译技巧 第一节否定句式的翻译 She is not a dancer. 她不是一个舞蹈家。 She is no dancer. 她算不上个舞蹈家。It is not an easy task.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客观评价) It is no easy task.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观评价) 一、完全否定 e.g. 1. There are no denying facts. 2. None of the answers are right. 二、部分否定 e. g. 1.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Not all

that glitters is gold.) 闪光的不都是金子。 None that glitters is gold. 闪光的都不是金子。 Glitter/ twinkle/ sparkle/ flash/ shine/ brighten/ light/ lit/ blink/ glisten/ gleam/ flame/ illuminate / glow / glorify 2. I do not want everything. I do not want anything. 三、形式否定 1、cannot ….too…. 意思是不可能是过分的,一般翻译为无论怎样…都不过分 1)We cannot estimate the value of modern science too much. 2) We cannot be too careful in doing

experiments. 2. It is adj. + N. + that + 否定从句1). It is a wise man that never makes mistakes. 再聪明的人也会犯错误。2)It is a good horse that never stumbles and a good wife that never grumbles. 3. too…..to….. 太。。。而不能。。。。1)Beginners are too apt to make mistakes in grammar. 2) She was too eager to know the result of her experiment. 4. not ….other than ….原意是除了。。。就不。。。。 1) We do not like him other than he is now. 我们就喜欢他现在的样子。2) I can not read the long letter other than cursorily.

英汉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英汉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翻译是信息交流过程中极其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语言知识是翻译的基础。此外,翻译还涉及到推理、判断、分析和综合等复杂的心理认识过程。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是翻译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两种语言的特点总结归纳出来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使我们能更自觉、更灵活地处理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语言现象。下面就英译汉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结合翻译实例作一概述。 1.词义的选择 ? 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类是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因此,在平日的翻译练习和测试中,我们在弄清原文句子结构后,务必注意选择和确定句中关键词的词类和词义,以保证译文的质量。通常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词义选择: 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词义 例如:Censorship is for the good of society as a whole. Like the law, it contributes to the common good. [译文]:审查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它像法律一样维护公众利益。 [注释]:本句中like作介词,意为"像……一样"。但like作动词用,则意为"喜欢;想要"。例如:He likes films with happy endings. (他喜欢结局好的电影。)又如:Would you like to leave a message (你要不要留个话儿)此外,like还可以作形容词用,意为"相同的",如:Like charges repel; unlike charges attract.(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根据上下文和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选择词义 例1According to the new school of scientists, technology is an overlooked force in expanding the horizon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译文]:新学派的科学家们认为,技术在扩大科学知识范围过程中是一种被忽视的力量。 [注释]:school一词常被误译为"学校",其实,school还有一个词义"学派"。可见,正确选择词义对译文质量有重要影响,而文章的上下文和逻辑联系是翻译中选择词义的重要依据。 例2Now since the assessment of intelligence is a comparative matter we must be sure that the scale with which we are comparing our subjects provides a "valid" or "fair" comparison. [译文]:既然对智力的评估是比较而言的,那么我们必须确保,在对我们的对象进行比较时,我们所使用的尺度要能提供"有效的"和"公平的"比较。

汉英翻译技巧汇总

汉英翻译技巧汇总 Title: 汉英翻译技巧:合并(Combination) Key words: combination, simple sentence, compound sentence, C-E translation Abstract: It discusses the technique of combination of simple and compound sentences. Compiler: 丁树德等 C-E (A) in terms of simple sentences (1)天气寒冷,河水都结冰了。It was so cold that the river froze. (丁树德,"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大学出版社,1996) (2)理论必须密切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应当牢记的一条原则。That theory must go hand in hand with practice is a principle we should always keep in mind. (丁树德,"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大学出版社,1996) (3)他在战斗中表现突出,受到连长的表扬。He was commended by the company commander for his distinguished performance in the battle. (丁树德,"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大学出版社,1996) (4)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ll citizens who have reached the age of eighteen have the right to vote and to stand for election. (丁树德,"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大学出版社,1996) (5)当时,友谊商店只对外宾开放,不对中宾开放。At the time the friendship store was exclusively open to foreign visitors.(王大伟,"现代汉英翻译技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本科四年级以上) (B) in terms of compound sentences (6)她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充满了自豪,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She is justifiably proud of her achievements.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 王大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7)这家小工厂经过技术改造,发展很快,使人感到惊讶不已。This small factory underwent a technological renovation, thus developing with

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归纳

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归纳 一、词汇方面 ㈠.词义选择 大多数英语词汇是多义的,翻译时必须选择正确的词义。词义选择的方法有三:根据上下文和词的搭配选择、根据词类选择、根据专业选择。 ㈡.词义转换 在理解英文词汇的原始意义基础上,翻译时可根据汉语的习惯按引伸义译出;或用反义词语译出,即所谓的正文反译、反文正译。 ㈢.词类转换

英语中很多由动词转化而成的名词、以及动名词、非谓语动词等,汉译时可将它们转换成动词。 ㈣.补词 是指原文已有某种含义但未用词汇直接表达,译文中需将这些含义补充进去,这样才更通顺易读,如:英语中数词与名词之间没有量词,而译成汉语时可酌情增加。 ㈤.省略 是指原文中某些词在译文中省略不译,只要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如:上面讲的汉语“量词”,译成英语时则可以省略;又如:英语中大量使用物主代词而汉语中往往省略不用。 ㈥.并列与重复

英语在表达重复含义的并列结构中常采用共享、替代、转换等形式来避免重复,而汉语却常常有意重复表达以加强文字的力度,如:英语的物主代词替代前面的名词,短语动词只重复介词而省略主动词,汉译时可考虑重复表达。 二、句子结构方面 子结构方面的翻译技巧,主要有三种类型:语序类、组合类和转换类。 ㈠.语序类 1. 顺译法与逆译法 英语时间状语可前可后。不仅如此,英语在表达结果、条件、说明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也很灵活,既可以先述也可以后述。而汉语

表达往往是按时间或逻辑的顺序进行的,因此,顺译法也罢逆译法也罢,其实都是为了与汉语的习惯相一致。英语表达与汉语一致的就顺译,相反的则逆译。 有时候顺译法与逆译法的差别,就象前面谈的正译与反译,依译者的爱好而定。 2. 前置法 英语中较短的限定性定语从句、表身份特征等的同位语在译成汉语时,往往可以提到先行词(中心词)的前面。 3. 分起总叙与总起分叙 长句子和句子嵌套现象在英语中比较普遍,这是因为英语的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虚词比较活跃、生成能力强,可构成并列句、复合句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

实用英汉翻译技巧与实践(Chapter 1&2)

An Applied Course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Skills and Practice 实用英汉翻译技巧与实践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1.2 翻译的原则(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忠实(Faithfulness) 通顺(Smoothness) 1.3 翻译的基本步骤(Basic Steps in Translation) a. 原文理解(Comprehension of Source Texts) ?词义确定(Determination of Word Meaning) It is quite another story now. The officials concerned refused to confirm the story in the Post. The white-haired girl's story is one of the saddest. A young man came to police station with a story. ?语法分析(Grammatical Analysis) W hile I was waiting to enter university, I saw advertised in a local newspaper a teaching post at a school in a suburb of London about ten miles from where I lived. ?逻辑判断(Logical Judgement) H e bought a picture of the house which many people thought to be replica. ?文体把握(Understanding of Style) 旅游景点警示语:路滑, 小心跌倒! 译1:The road is slippery, fall down carefully! 译2:The path is so slippery that you should be careful not to fall down. 译3:Slippery // Wet path! b.译文表达(Expression of Target Texts) c. 译文校核(Proofreading of Target Texts) 1.4 翻译的主要方法(Major Translation Approaches) a. 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 p aper tiger l ose face r unning dog G ood to begin well, better to end well. b. 意译法(Free Translation) Q ueen’s English s mall talk r eceive glove money E 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c. 归化法(Domestication) b lack sheep a s timid as a hare d.异化法(Foreignization) 1.5 翻译的常用技巧(Practical Translation Skills)

英汉翻译技巧练习I(student)

英汉翻译技巧练习I Part I An Overall Introduction of Translation Skills I 英汉两种语言对比 1.所属语系与发展历史 英语-印欧语系汉语-汉藏语系 2.语音 3.语言的本质 英语-综合性语言汉语-分析性语言 4.句法现象 II 英汉两种文化差异 1.同一民族中亦存在文化差异: 蛤蟆naughty 叩手点心 2.英汉文化间的差异 a.思想观念、心理特征 龙—dragon 鹤—crane b.表达方式、审美情趣 “愤怒出诗人”—“止怒莫若诗” “十里蛙声不断,九溪曲流潺潺”—“You can hear frog’s continuous crying in ten miles and can enjoy the babbling of the winding streams.”3.对文化词语和表达的处理 文化词语,指的是充满汉语文化个性和特殊内涵的语言。 a.直译法 丢脸—to lose face/ to be disgraced 纸老虎—paper tiger/ scarecrow 骑虎难下—to ride a tiger/ in chancery 猫哭老鼠—cats crying for the death of rats/ to shed crocodile tears b.直译加补充信息法 下海铁饭碗跳槽父母官待业青年酒囊饭袋清明节 c.释义法 望子成龙和番金三角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d.同(近)义表达借用法 得寸进尺—Give him an inch, and he’ll take an ell. 好聚好散—Merry meet, merry part. 贪多嚼不烂—to bite off more than one can chew 皇天不负有心人—Heaven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翻译技巧---1

翻译技巧概述 翻译题旨在考察考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它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部分。其中,英译汉要求考生将一篇约350字左右的短文中的5个画线部分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需要翻译的句子往往句型结构较复杂,通常含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独立结构或者分词结构等,句子意思不容易把握。即便当句子不是很长的时候,其中又往往含有较难理解的词、词组或短语,或者是其他一些较复杂的语言现象。而汉译英则是要求将5个独立的句子译成英语,同样要求译文准确通顺。要做好这类题目,既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本功,同时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这一部分试题明显是考生的薄弱环节。由于对一般的翻译常识和基本的翻译技巧知之甚少,面对这类考题考生总是一筹莫展,无从下手。所以有必要对翻译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技巧进行介绍,使考生能够在考前复习和考试过程中胸有成竹。 翻译活动通常包括三个步骤:理解、表达和审核。这其中的每—步都包含有一定的技巧。 一、理解阶段 理解是表达的前提。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就不可能有准确的表达。就三级考试翻译题而言,尤其是英译汉时,理解既包括对全文的理解,也包括对目标句子的理解,在进行这—步工作时,应该首先通读全文。通读全文的目的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画线部分与文章其他部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尤其要根据上下文弄清楚画线部分中的各个代词的所指,以便在翻译时能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 通读全文之后,就开始了对画线部分的理解。如上所言,画线部分的句型结构通常都比较复杂,如果不将句子复杂的语法结构搞清楚,就很难正确完整地理解原文。所以句子理解的第一步是要分析画线部分的句子结构。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建议首先将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找出来,以明了句子的主干结构,然后再分析句子是否有省略成分以及句子中主、从句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就是对画线部分的句意的理解了。此时,考生应在弄清句子中所有虚词、实词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全句的整体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全句的意思并不等于所有词语意思的相加,译者需要考虑中英文表达方式的差异,以及句子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对句子进行全面的理解。 具体而言,在理解句子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上下文明确句中代词或含有指代意义的词所指的具体内容;(2)根据上下文确定句中那些一词多义的词或词组在文中的意思及用法。一词多义是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要正确地理解一句话首先就必须弄清该句中各词的具体意思。只有在这两点的基础上再结合画线部分所在的具体语境,才有可能形成对句子的正确理解。 至于汉译英,因为句子一般都相对较短,又是母语,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只需在做题时把握每句话的考点,考虑如何将句子意思用英语准确地表达出来即可。 二、表达阶段 表达就是译者将自己对原文理解的内容用目标语表达出来。表达的好坏除了取决于译者对目标语的熟练程度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尤其是在英译汉时。可以说,表达是理解的目的和结果,而理解则是表达的基础。但是正确的理解不一定意味着有正确的表达,表达还涉及到很多的方法和技巧。 三、校核阶段 校核阶段是理解与表达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原文内容进一步核实以及对译文语言进一步推敲的阶段,因此,校核是翻译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通过校核,我们可以发现译文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予以修改,以确保自己理解和表达的内容准确、完美。在校核阶段,一般应注意与下列问题:(1)人名、地名、日期、方位和数字等;(2)汉语译文的词与句有无错漏;(3)修改译文中译错或表达不够准确的句子、词组或词汇;(4)有

翻译技巧

做英译中需要有良好的中文作为基础,翻译好的中文需要反复斟酌,上下推敲,才能出精炼的译文。所以要把翻译做到精益求精,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下我们可以看几个例句。 1. We sat there in dumb silence. 一般:我们沉默不语地坐在那里。 精炼:我们坐在那里,默然无语。 2. She managed to force a smile. 一般:她勉强做了个笑脸。 精炼:她勉强一笑。 3. He gave her a long searching look. 一般:他用锐利的目光长时间地看着她。 精炼:他用锐利的目光盯着她瞧。 4. Sidney is one of the world’s must-see cities. 一般:悉尼是世界上一定要去参观的城市之一。 精炼:悉尼是全球必游城市之一。 5. They practiced the dance until it was perfect. 一般:他们把舞蹈练得直到尽善尽美为止。 精炼:他们反复练舞,直到尽善尽美为止。 6. Please make sure all mobile phones are switched off during the performance. 一般:请确保手机在演出时处于关机状态。 精炼:演出时请确保关上所有手机。 7. She felt she had run the (whole) gamut of human emotions from joy to despair. 一般:她感到自己经历了欢乐到绝望的人类的一切情感。 精炼:她感到自己尝遍从喜到悲的七情六欲。 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翻译的时候,不光要理解整个句子,更要做到简洁和凝练。好的译文是需要不断反复地推敲的,当然这是建立在良好的中文基础之上的。平时要多读优秀的中文作品,不断吸取优秀作家的养分,唯有这样才能在翻译之路上走出自己的特色。 所谓翻译的异国情调,即翻译要有外国情调,是“指另一民族的心理特点、异地风光、特殊事物等等”。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说:“只求易懂,不如创作,或者改作,将事改为中国事,人也化为中国人。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时何地,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的洋气”。例如: 1. It takes two to tango. 译文1:一个巴掌拍不响。 译文2:两个人才能跳探戈。 2. He is a Napoleon of finance. 译文1:他是金融界的巨头。 译文2:他是金融界的拿破仑。 3.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译文1:文字的力量大于武力。

英语翻译技巧

翻译技巧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法、句法上的差异,翻译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复制,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翻译技巧坐车必要的调整和改变,使译文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的意义,又使它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翻译技巧大体分为八类。它们是:加注(annotation)、释义(paraphrase)、增词(amplification)、减词(omission)、转换(shift of perspective)、归化(adaptation)、切分(division)和合并(combination)。 1.加注 由于汉英文化的不同,英语中某些词义在汉语中根本不存在,形成词义上的空缺。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采用加注法来弥补空缺。加注可分为音译加注和直译加注两种。 音译加注指音译后附加解释性注释。注释可长可短,可以在文中注释,也可采用脚注。 Cartoon 卡通片 Hamburger 汉堡包 Benz 奔驰车 Hippie 嬉皮士(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美国的青

年颓废派一员,喜群居,蓄长发,穿奇装 异服) El Nino 厄尔尼诺(现象)(指严重影响全球气候的 太平洋热带海域的大风及海水的大规模移 动) Saint Valentine’s Day 圣瓦伦丁节情人节,2月14日)1.Hygeia herself would have fallen sick under such a regiment; and how much more this poor old nervous victim? 按照这样的养生之道,别说这可怜的老太太了,就连健康女神哈奇亚本人也会生病。 2.You look like Al-Capone in that suit. 你穿上那套衣服,看上去就像个流氓阿尔·卡彭。 3.He saw himself, in a smart suit, bowed into the opulent suites of Ritzes. 他发现自己身着漂亮的礼服,被恭恭敬敬地引进了像里兹饭店一般的豪华旅馆的客房里下榻。 4.It’s true that the enemy won the battle, but theirs is but a Pyrrhic victory,” said the general. 将军说:“敌人确实赢得了战斗,但他们的胜利只是皮洛士的胜利,得不偿失。” 5.Nancy Reagan, and not George Gallup, may well have the final say. 拥有最后发言权的,并非乔治·盖洛普民意测验,而是南希·里根。 直译加注指直译原文,并附加解释性注释。

1---高中高考英语翻译技巧完全篇

… 英语翻译-英译汉的技巧 真正掌握英译汉的技巧并非易事。这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首先是英文理解难,这是学习、使用英文的人的共同感觉,由于两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一句英文在英美人看来顺理成章,而在中国人看来却是颠颠倒倒、断断续续,极为别扭。二是中文表达难,英译汉有时为了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对等词汇,往往被弄得头昏眼花,好象在脑子里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另外,英译汉时对掌握各种文化知识的要求很高,因为我们所翻译的文章,其内容可能涉及到极为广博的知识领域,而这些知识领域多半是我们不大熟悉的外国的事情,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难免不出现一些翻译中的差错或笑话。正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翻译实践,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加以对比、概况和总结,以找出一般的表达规律来,避免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翻译错误,而这些表达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技巧。 一、词义的选择和引伸技巧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和一词多义的现象。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往往属于几个词类,具有几个不同的意义;一词多义就是同一个词在同一词类中又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在弄清原句结构后,就要善于运用选择和确定原句中关键词词义的技巧,以使所译语句自然流畅,完全符合汉语习惯的说法;选择确定词义通常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They are as like as two peas .他们相似极了。(形容词) He likes mathematics more than physics .他喜欢数学甚于喜欢物理。(动词) ? Wheat, oat, and the like are cereals .小麦、燕麦等等皆系谷类。(名词) 2、根据上下文联系以及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 .他是最后来的。 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 .他最不配干这个工作。 He should be the last man to blame.怎么也不该怪他。 This is the last place where I expected to meet you .我怎么也没料到会在这个地方见到你。 词义引伸是我们英译汉时常用的技巧之一。翻译时,有时会遇到某些词在英语辞典上找不到适当的词义,如果任意硬套或逐词死译,就会使译文生硬晦涩,不能确切表达原意,甚至会造成误解。这时就应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从该词的根本含义出发,进一步加以引伸,引伸时,往往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考虑。 1、词义转译。当我们遇到一些无法直译或不宜直译的词或词组时,应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引伸转译。 》 The energy of the sun comes to the earth mainly as light and heat .太阳能主要以光和热的形式传到地球。 2、词义具体化。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把原文中某些词义较笼统的词引伸为词义较具体的词。 The last stage went higher and took the Apollo into orbit round the earth.最后一级火箭升得更高,把“阿波罗号”送进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 3、词义抽象化。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把原文中某些词义较具体的词引伸为词义较抽象的词,或把词义较形象的词引伸为词义较一般的词。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甜有苦。 二、词类转译技巧 在英译汉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对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逐词对译,只能将词类进行转译之后,方可使译文显得通顺、自然;对词类转译技巧的运用须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转译成动词。英语中的某些名词、介词、副词,翻译时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动词。 , The lack of any special excretory system is explained in a similar way . 植物没有专门的排泄系统,可用同样的方式加以说明。(名词转译)

大学英语段落翻译技巧(1)

大学英语段落翻译技巧(1) 2013年7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做了局部调整,调整后的四六级翻译项目从原来的单句翻译变成了现在的段落翻译2013年12月,这一新的题型首次应用在四六级考试中。评分方式也由原来的语法点给分变成现在的总体评分(Global Scoring),也就是阅卷员根据翻译的总体印象,即文章的总体表达给出分数档。具体标准见下表: 表一四六级评分标准-考委会版(用于总体评分) 由于是第一次考查这样的题型,阅卷组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深入的讨论和谨慎的评判。因此,在确定分数档之后,阅卷员需要通过对考生翻译中的语法、用词以及拼写错误进行量化,然后扣分,最终决定考生的翻译分数。而语法的量化考核也有一定的标准,具体见下表:

表二四六级翻译评分标准-阅卷版(用于量化语法错误) 这两步之后,一份翻译的整体分数就确定了。总的来说,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项目采取总体评分为主,量化考核为辅的评分方式:阅卷员首先通读整篇译文,根据"总体评分"的原则,确定其所属档位;其次详细阅读译文,寻找译文中的扣分点,在统计扣分点之后,根据"量化考核"的原则,确定译文最终的分数。以下将以2013年12月四级考试翻译中的"中餐篇"为例,给出各个分数档的参考译文以及阅卷员评语。 翻译原文 许多人喜欢中餐。在中国,烹饪不仅被视为一种技能,而且也被视为一种艺术。精心准备的中餐既可口又好看。烹饪技艺和配料在中国各地的差别很大。但好的烹饪都有一个共同点,总是要考虑到颜色、味道、口感和营养(nutrition)。由于食物对健康至关重要,好的厨师总是努力在谷物、肉类和蔬菜之间取得平衡,所以中餐既美味又健康。 14分参考译文 Many people enjoy Chinese food. In China, cooking is not only viewed as a skill but also regarded as a form of art. A carefully-prepared Chinese dinner can be both tasty and

常用翻译技巧和方法

常用翻译方法和技巧 1. 四种翻译方法 1.1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每一个民族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意译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与原文的形式。(张培基) 应当指出,在再能确切的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有其可取之处,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另一方面可以进新鲜的表达方法。 Literal translation refers to an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ginal. When the original coincides or almost tallies with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sequence of vocabulary, in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rhetorical device, literal translation must be used. Free translation is also called liberal translation, which does not adhere strictly to the form or word order of the original.(郭著章)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英语文化的前提下,在英译文中完全保留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求得内容和形式相符的方法。 意译是指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疑问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的相似。(陈宏薇) 简单地说,直译指在译文中采用原作的的表达方法,句子结构与原句相似,但也不排除在短语层次进行某些调整。 意译指在译文中舍弃原作的表达方法,另觅同意等效的表达方法,或指对原作的句子结构进行较大的变化或调整。(杨莉藜) Literal translation may be defined as having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literal translation takes sentences as its basic units and the whole text into consid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ourse of translating. 2, literal translation strives to reproduce both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style of the entire literary work and retain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figures of speech and such main sentence structures or patterns as SV,SVO, SVC, SVA, SVOO, SVOC, SVOA formulated by Randolph Quirk, one of the authors of the book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Free translation may be defined as a supplementary means to mainly convey the meaning and spirit of the original without trying to reproduce its sentence patterns or figures of speech. And it is adopted only when and where it is really impossible for translators to do literal translation. (Liu Zhongde). 练习: 1. He walked at the head of the funeral procession, and every now and then wiped his crocodile tears with a big handkerchief. 他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头,还不时用一条大手绢擦一擦他的鳄鱼泪。 2. It’s an ill wind that blows nobody good. 对有些人有害的事情可能对另一些人有利。 3. 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人皆有得意日。

英语四级翻译方法与技巧

英语四级翻译方法与技巧 四级考试在即,很多同学都在烦恼做翻译题的方法,下面就和大家分享英语四级翻译方法与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英语四级翻译方法与技巧 1.理解为首要原则 拿到翻译题之后,先确定原句的意思。如果句子较长,可以先找主、谓、宾、定、状、补,分析清楚句子结构,然后再理解。 很多考生过分侧重对翻译技巧的训练,拿着翻译题就一味想着把英文往中文里套,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实际上就有偏差,这就很难得到理想的分数了。 2. 几种变通手段 翻译时不能简单地或机械地逐字照译,硬凑成英文,必须认真分析上下文,掌握词的确切含义,然后用适当的英文表达,必要时应采用变通手段。 1)增词、减词

译文的增词、减词都是为了更确切、更忠实地表达原文的含义和精神。 如“感冒可以通过人的手传染”可以译为Flu can be spread by hand contact.其中的contact(接触)就是根据译文需要添加上的。 而“百姓出现做饭点火难现象”中的“现象”一词可以省略,只译成“people do not even have matches to light their stoves.”就足 以表达原文中的信息。 2)词类转换 词类变形和转换,是英语语言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特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三种最主要的词类,大部分可以直接转换使用,或者稍加变化(前缀、后缀等) 即可转换为另一种词类。 例如:他的演讲给我们的印象很深。His speech impressed us deeply. 汉语句子中“印象”是名词,英语句子中则换成了动词。 3)语态转换 汉译英时,人们常常会简单地认为只要按照原句的语态处理就行了。事实上,在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汉语。所以我们在汉译英时需要灵活运用语态之间的转换。 例如:门锁好了。The door has been locked u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