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快关阀尺寸结构

气动快关阀尺寸结构

气动薄膜调节阀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

气动薄膜调节阀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 [摘要]本文讲述了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内漏、外漏、卡塞和不稳定故障现象和具体解决方案。同时,以日本KOSO电气阀门定位器为例,重点讲述了它常易发生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气动薄膜调节阀;KOSO阀门定位器;故障排除 气动薄膜调节阀是仪表自动阀中广泛使用的现场执行部件,需要0.4~0.6Mpa的压缩空气作支持,经常与智能液位计、压力变送器、流量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进行联锁,实现化工工艺的自动调节和高低报报警。它对生产工艺的稳定和产品质量的控制作用很大。但由于气动薄膜调节阀在打入自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仪表量值(如液位、流量)的不断变化,自动阀要按照PID调节方式而相应的发生动作。经常的使用以及工艺生产中的高压、高温和振动使自动阀的寿命和使用性能受到较大的影响,容易发生磨损、卡塞、内漏和高温、酸碱腐蚀现象。气动薄膜调节阀的性能降低,对生产工艺的稳定控制影响是很大的,甚至可以导致工艺生产陷入瘫痪。鉴于气动薄膜调节阀在工艺生产和仪表检测中的特殊作用,应很好的总结它的常易发生的故障和解决方法。 1.调节阀故障形式和解决办法 1.1卡塞 薄膜调节阀在运行使用中,会有各种工艺介质流经自动阀,其中有工艺原料的块状物质、蒸汽冲刷来的泥沙、石块、铁屑、铁皮,还有仪表安装和技改中焊接、气割掉入管道的焊渣等。这些异物和阻流物质,对自动阀的正常工作和精度影响较大,久而久之,会形成堵塞、卡死。现场一般采取如下措施:(1)清洗法。这种方法适合用在工艺停车检修时。需要拆卸调节阀清理,去除污垢和异物。值得注意的是,拆卸时,一定要把压缩空气关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仪表的密封垫和密封圈最好也同时更换。 (2)利用冲刷法。这种方法在现场使用的较多。当调节阀堵塞时,通常是先询问工艺主任或OCC人员,是否可以反复开关自动阀,利用现有的工艺介质的流动压力来达到冲洗的目的。如现有的介质和工况不适合,也可以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用外来的蒸汽或者有一定压力的水进行冲洗。冲洗时,注意阀门的开度控制在适当位置。 (3)装设过滤器过滤。在工艺管道上装设过滤器也是仪表自动阀维护的常用措施。尤其是工艺上十分重要和口径较小的调节阀多用此方法,可以确保自动阀的开度正常,工况稳定。 1.2内漏 调节阀的阀座内进入较小的铁渣和硬物,长期停留不能排出时,其阀垫、密封圈和阀芯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调节阀的渗漏能力。特别是对反应釜制氢工艺的高压管线的自动阀,一点点的破坏甚至划痕都会造成内漏,影响安全生产。 (1)研磨。选择相应的粗砂和细砂对自动阀的阀垫和阀芯进行研磨,提高阀垫和阀芯的接触密封面的光滑度和啮合度。若调节阀使用在高压系统,则需对调节阀进行打压试验后,再正常使用。 (2)增强执行机构密封。通过此方法可以保证调节阀的关闭严实,密封可靠。通常采用移动弹簧的工作范围、选用大动力源的执行机构和选取小刚度的弹

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机电控制课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电控制PLC设计 设计题目: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0 12 10

内容摘要 机械手是工业自动控制领域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能够自动抓取、操作的装置,多用于自动生产线、自动机的上下料、数控设备的自动换刀装置中。由于气动技术是以压缩空气为介质,以气源为动力的能源传递技术,其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对环境没有污染,所以在机械手的驱动系统中常采用气动技术。气动机械手作为机械手的一种,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动作迅速、平稳、可靠、节能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因此,对气动机械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机械手 PLC 自动控制气动技术

目录 第一章引言 (3) 第二章 PLC的发展 2.1 PLC的由来和发展 (3) 2.2 可编程控制器的概念 (4) 2.3 PLC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5) 第三章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3.1 I/o地址分配表 (7) 3.2 PLC系统选择 (7) 3.3 PLC的输入输出设备接线图 (7) 3.4系统控制方案流程图 (9) 3.5程序设计和梯形图 (10) 第四章总结 总结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引言 引言 PLC技术代表了当今电气程序控制的世界先进水平。它与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已成为机械工业自动化和CIM的三大支柱。据预测,在90年代,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控制屏将完全由PLC所占据。由于PLC吸收了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成果,发展十分迅速,使它已远远超出单纯取代继电器的应用领域,远远超出逻辑控制的范畴,在从单机自动化到整条生产线自动化,乃至整个工厂的生产自动化;从FMS、工业机器人到大型分散型控制系统中都担当着重要角色。 第二章 PLC的发展 2.1 PLC的由来和发展 1968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GM),为了适应汽车型号不断更新的要求,以在激烈的竞争的汽车工业中占有优势,提出要研制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来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为此,特拟定了十项公开招标的技术要求,即: 1)编程简单方便,可在现场修改程序; 2)硬件维护方便,最好是插件式结构; 3)可靠性要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5)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6)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柜竞争; 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 8)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 9)扩展时,原有系统只需做很小的改动; 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可以扩展到4KB。 根据招标要求,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PLC (PDP—14型),并在通用汽车公司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了成功,从而开创了工业控制新时期。 PLC问世以来,其发展极为迅速。由最初的1位机发展为8位机,现在的大型PLC已采用了32位微处理器,可同时进行多任务操作,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机械专业英文文献】可编程控制器设计的气动系统

附件2:外文原文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Designed for Electro-pneumatic Systems Summary this item is mainly the procedure which studies electricity system and in brief valid control current of air to launch machine to compatibly flow the appearance of system. It of the fulfillment foundation include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procedure of particularly have of the current of air controller, automation design, current of air system and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electronics of the tiny controller. 1. Brief introduction The automation which uses an electricity technique mainly constitutes to. from 3 part: Launch machine or motor, sensor or button, the form is zero partses such as the control of flower petal. Now, greatly part of system logic the controllers of the operation drive all procedure logic controller (PLC) replace. PLC sensor and switch's aring an importation to carry, but launch the direct control valve of machine is an exportation to carry and have an internal procedure to operate among them all circulate essential logic, imitate other devices like calculator, in fixed time machine etc., carry on a control to the whole movement appearance of system. Can according to need numerous time to establish and imitate thus of system, so all from PLC usage, this item contains vivid advantage. Therefore can save time, the danger of decrease error, in the meantime under the sistuation that use same material, it can be getting more precise. Many company that is on the market used the PLC of normal regulations and it can not only control with the current of air system, but also can use various electricity equipments. PLC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can be apply in much industry to produce medium, even used for safety and automation of building in. Because of above various characteristic, the PLC provided a lot of resourceses in somely physically appliedly, even include not a resources of control the system and the electricity system was a kind of application like this.For the engineering of automation, the PLC usage is more expensive, particularly

气动技术概论

第1章气动技术概论 1.1 气动技术的应用范围 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见到各种机器,如汽车、电梯、机床等通常都是由原动机、传 动装置和工作机构三部分组成。其中传动装置最常见的类型有机械传动、电力传动和流体传动。 流体传动是以受压的流体为工作介质对能量进行转换、传递、控制和分配。它可以分为气压传动、 液压传动和液力传动。 气压传动技术简称“气动技术”,是一门涉及压缩空气流动规律的科学技术。气动技术不仅被用来完成简单的机械动作,而且在促进自动化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50年代起,气动技术不仅用于做功,而且发展到检测和数据处理。传感器、过程控制器 和执行器的发展导致了气动控制系统的产生。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 发展及各种气动组件的性价比进一步提高,气动控制系统的先进性与复杂性进一步发展,在 自动化控制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气动技术可使气动执行组件依工作需要作直线运动、摆动和旋转运动。气动系统的工作介质是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的用途极其广泛,从用低压空气来测量人体眼球内部的液体压力、 气动机械手焊接到气动压力机和使混凝土粉碎的气钻等,几乎遍及各个领域。在工业中的典 型应用如下: 1)材料输送(夹紧、位移、定位 与定向)、分类、转动、包装与计量、排 列、打印与堆置; 2)机械加工(钻、车削、铣、锯、 成品精加工、成形加工、质量控制) 3)设备的控制、驱动、进给与压 力加工; 4)工件的点焊、铆接、喷漆、剪 切; 5)气动机器人; 6)牙钻。 图1.1所示的两条传送带的气动旋转分配装置,可通过气缸的伸缩使工件传输到相应的地方。 1.2 基本气动系统的组成 基本的气动系统如图1.2所示,它由压缩空气的产生和输送系统及压缩空气消耗系统二个主要部分组成。 一、压缩空气产生系统各组件及其主要功能 (一)压缩机:将大气压力的空气压缩并以较高的压力输给气动系统,把机械能 转变为气压能。 (二)电动机: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给压缩机提供机械动力。 (三)压力开关:将储气罐内的压力转变为电信号,用来控制电动机。它被调节 到一个最高压力,达到这个压力就使电动机停止;也被调节另一个最低压力, 储气罐内压力跌到这个压力就重新激活电动机。 (四)单向阀:让压缩空气从压缩机进入气罐,当压缩机关闭时.阻止压缩空气反 方向流动。 (五)储气罐:贮存压缩空气。它的尺寸大小由压缩机的容量来决定,储气罐的 容积愈大,压缩机运行时间间隔就愈长。 (六)压力表:显示储气罐内的压力。 (七)自动排水器:无需人手操作,排掉凝结在储气罐内所有的水。 (八)安全阀:当储气罐内的压力超过允许限度,可将压缩空气溢出。 (九)冷冻式空气干燥器:将压缩空气冷却到零上若干度,使大部分空气中的湿气 凝结,以减少系统中的水份。

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原理及维护

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原理及 维护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参评论文论文题目: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原理及维护单位中化二建电仪公司 姓名武斌 现专业 技术职务助理工程师 申报专业 技术职务工程师

目录 摘要 (03) 关键词 (03) 绪论 (03) 一、气动调节阀的特点 (03) 二、常用气动调节阀的分类 (03) 三、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工作原理 (04) 1、气动薄膜调节阀的组成 (04) 2、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工作原理 (04) 3、执行器的工作原理 (05) 4、阀门的流量特性 (06) 四、调节阀的主要附件 (06) 五、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常见故障及维护 (08)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1)

摘要:调节阀是自动调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来自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从而改变介质的流量,完成调节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调节阀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性能和完成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调节的作用和效果,是自动调节系统的重要环节。气动薄膜调节阀是经常使用的调节器,因此了解其原理及及时的排除故障是保证整个系统顺利完工及正常投用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气动薄膜调节阀、阀门定位器、电磁阀 绪论:调节阀是自动调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气动薄膜调节阀是常见的调节器,在我所参与的大唐煤制气气化装置中,气动薄膜调节阀多达86台,我有幸参与了全部调节阀的安装、接线及调试工作。本人结合自己的一点经验来谈谈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原理及其常见故障。 一、气动薄膜调节阀的特点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可靠,防火防爆,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 二、常用的气动薄膜调节阀分类 常用的气动薄膜调节阀一般分为九个大类: (1)单座调节阀; (2)双座调节阀; (3)套筒调节阀; (4)角形调节阀;

气动技术概述

第一章气动技术概论 1.1 气动技术的应用范围 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见到各种机器,如汽车、电梯、机床等通常都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构三部分组成。其中传动装置最常见的类型有机械传动、电力传动和流体传动。流体传动是以受压的流体为工作介质对能量进行转换、传递、控制和分配。它可以分为气压传动、液压传动和液力传动。 气压传动技术简称“气动技术”,是一门涉及压缩空气流动规律的科学技术。气动技术不仅被用来完成简单的机械动作,而且在促进自动化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50年代起,气动技术不仅用于做功,而且发展到检测和数据处理。传感器、过程控制器和执行器的发展导致了气动控制系统的产生。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各种气动组件的性价比进一步提高,气动控制系统的先进性与复杂性进一步发展,在自动化控制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气动技术可使气动执行组件依工作需要作直线运动、摆动和旋转运动。气动系统的工作介质是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的用途极其广泛,从用低压空气来测量人体眼球内部的液体压力、气动机械手焊接到气动压力机和使混凝土粉碎的气钻等,几乎遍及各个领域。在工业中的典型应用如下: 1)材料输送(夹紧、位移、定位与定向)、分 类、转动、包装与计量、排列、打印与堆置; 2)机械加工(钻、车削、铣、锯、成品精加工、 成形加工、质量控制) 3)设备的控制、驱动、进给与压力加工; 4)工件的点焊、铆接、喷漆、剪切; 5)气动机器人; 6)牙钻。 图 1.1所示的两条传送带的气动旋转分配 装置,可通过气缸的伸缩使工件传输到相应的地方。 1.2 基本气动系统的组成 基本的气动系统如图1.2所示,它由压缩空气的产生和输送系统及压缩空气消耗系统二个主要部分组成。 一、压缩空气产生系统各组件及其主要功能 (一)压缩机:将大气压力的空气压缩并以较高的压力输给气动系统,把机械能转变为气压能。 (二)电动机: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给压缩机提供机械动力。 (三)压力开关:将储气罐内的压力转变为电信号,用来控制电动机。它被调节到一个最高压力,达到这个压力就使电动机停止;也被调节另一个最低压力, 储气罐内压力跌到这个压力就重新激活电动机。 (四)单向阀:让压缩空气从压缩机进入气罐,当压缩机关闭时.阻止压缩空气反方向流动。

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原理及维护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参评论文论文题目: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原理及维护单位中化二建电仪公司 姓名武斌 现专业 技术职务助理工程师 申报专业 技术职务工程师

目录 摘要 (03) 关键词 (03) 绪论 (03) 一、气动调节阀的特点 (03) 二、常用气动调节阀的分类 (03) 三、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工作原理 (04) 1、气动薄膜调节阀的组成 (04) 2、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工作原理 (04) 3、执行器的工作原理 (05) 4、阀门的流量特性 (06) 四、调节阀的主要附件 (06) 五、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常见故障及维护 (08)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1)

摘要:调节阀是自动调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来自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从而改变介质的流量,完成调节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调节阀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性能和完成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调节的作用和效果,是自动调节系统的重要环节。气动薄膜调节阀是经常使用的调节器,因此了解其原理及及时的排除故障是保证整个系统顺利完工及正常投用的重要保障。关键词:气动薄膜调节阀、阀门定位器、电磁阀 绪论:调节阀是自动调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气动薄膜调节阀是常见的调节器,在我所参与的大唐煤制气气化装置中,气动薄膜调节阀多达86台,我有幸参与了全部调节阀的安装、接线及调试工作。本人结合自己的一点经验来谈谈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原理及其常见故障。 一、气动薄膜调节阀的特点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可靠,防火防爆,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 二、常用的气动薄膜调节阀分类 常用的气动薄膜调节阀一般分为九个大类: (1)单座调节阀; (2)双座调节阀; (3)套筒调节阀; (4)角形调节阀;

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机电控制课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电控制PLC设计 设计题目: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0 12 10

内容摘要 机械手是工业自动控制领域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能够自动抓取、操作的装置,多用于自动生产线、自动机的上下料、数控设备的自动换刀装置中。由于气动技术是以压缩空气为介质,以气源为动力的能源传递技术,其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对环境没有污染,所以在机械手的驱动系统中常采用气动技术。气动机械手作为机械手的一种,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动作迅速、平稳、可靠、节能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因此,对气动机械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机械手 PLC 自动控制气动技术

目录 第一章引言 (3) 第二章 PLC的发展 2.1 PLC的由来和发展 (3) 2.2 可编程控制器的概念 (4) 2.3 PLC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5) 第三章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3.1 I/o地址分配表 (7) 3.2 PLC系统选择 (7) 3.3 PLC的输入输出设备接线图 (7) 3.4系统控制方案流程图 (9) 3.5程序设计和梯形图 (10) 第四章总结 总结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引言 引言 PLC技术代表了当今电气程序控制的世界先进水平。它与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已成为机械工业自动化和CIM的三大支柱。据预测,在90年代,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控制屏将完全由PLC所占据。由于PLC吸收了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成果,发展十分迅速,使它已远远超出单纯取代继电器的应用领域,远远超出逻辑控制的范畴,在从单机自动化到整条生产线自动化,乃至整个工厂的生产自动化;从FMS、工业机器人到大型分散型控制系统中都担当着重要角色。 第二章 PLC的发展 2.1 PLC的由来和发展 1968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GM),为了适应汽车型号不断更新的要求,以在激烈的竞争的汽车工业中占有优势,提出要研制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来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为此,特拟定了十项公开招标的技术要求,即: 1)编程简单方便,可在现场修改程序; 2)硬件维护方便,最好是插件式结构; 3)可靠性要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5)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6)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柜竞争; 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 8)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 9)扩展时,原有系统只需做很小的改动; 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可以扩展到4KB。 根据招标要求,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PLC (PDP—14型),并在通用汽车公司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了成功,从而开创了工业控制新时期。 PLC问世以来,其发展极为迅速。由最初的1位机发展为8位机,现在的大型PLC已采用了32位微处理器,可同时进行多任务操作,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作者:罗盛来,2004-7-28 19:43:00 发表于:《流体控制论坛》共有20人回复,3892次点击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在这之前我只介绍液压系统一些基本知识,对气动回路设计谈的很少,为了补充在这工作方面的不足,几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些气动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知识。并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希望本篇文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在气动控制系统中,气动发生装置一般为空气压缩机,它将原动机供给的机械能转换为气体的压力能;气动执行元件则将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完成规定动作;在这两部分之间,根据机械或设备工作循环运动的需求、按一定顺序将各种控制元件(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方向控制阀和逻辑元件)、传感元件和气动辅件连接起来。 设计程序有关事项 2.1设计程序 2.1.1调研主机工作要求,明确设计依据。 A.了解主机结构、循环动作过程、执行元件操作力、运动速度及调整范围、运动平稳性、定位精度、传感器元件安装位置、信号转换、联锁要求、紧急停车、操作距离和自动化程度等。 B.工作环境,如温度及变化范围、湿度、振动、冲击、灰尘、腐蚀、防爆要求等。 C.是否要和电气、液压系统相配合,如需要须了解相应的安装位置等。 D.其他要求,如气控装置的重量、外形尺寸、价格要求等要求。 2.1.2气动回路设计 A.由执行元件数目、工作要求和循环动作过程,拟出执行元件的工作程序图。根据工作速度要求确定每一个气缸在一分钟内的动作次数。 B.根据元件的工作程序,参考各种气动基本回路,按程序控制回路设计方法,设计气动回路。 为了得到最合理的气动回路,设计时可做几种法案比较,如气控制,气-----电控制,射流控制方案等进行选择,绘出气动回路图,使用电磁阀的场合,同时还绘出电气回路图。 2.1.3执行元件选择和计算 气动执行元件的类型一般应与主机相协调,即直线往复运动应选择气缸,回转运动应选择气动马达,往复摆动应选择摆动缸。 2.1.4控制元件选择 根据系统或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和通过阀的最大流量,选用各生产厂制造的阀和气动元件。选择各种控制阀或逻辑元件时应考虑的特性有:

气动阀门的控制常识..

气动阀门的控制常识 点击次数:360 发布时间:2009-12-6 11:33:52 气动阀门的控制常识 概述 一、气动控制阀的分类 气动控制阀是指在气动系统中控制气流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并保证气动执行元件或机构正常工作的各类气动元件。控制和调节压缩空气压力的元件称为压力控制阀。控制和调节压缩空气流量的元件称为流量控制阀。改变和控制气流流动方向的元件称为方向控制阀。 除上述三类控制阀外,还有能实现一定逻辑功能的逻辑元件,包括元件内部无可动部件的射流元件和有可动部件的气动逻辑元件。在结构原理上,逻辑元件基本上和方向控制阀相同,仅仅是体积和通径较小,一般用来实现信号的逻辑运算功能。近年来,随着气动元件的小型化以及PLC控制在气动系统中的大量应用,气动逻辑元件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渐减小。 从控制方式来分,气动控制可分为断续控制和连续控制两类。在断续控制系统中,通常要用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来实现程序动作;连续控制系统中,除了要用压力、流量控制阀外,还要采用伺服、比例控制阀等,以便对系统进行连续控制。气动控制阀分类如图4.1。 二、气动控制阀和液压阀的比较

(一)使用的能源不同 气动元件和装置可采用空压站集中供气的方法,根据使用要求和控制点的不同来调节各自减压阀的工作压力。液压阀都设有回油管路,便于油箱收集用过的液压油。气动控制阀可以通过排气口直接把压缩空气向大气排放。 (二)对泄漏的要求不同 液压阀对向外的泄漏要求严格,而对元件内部的少量泄漏却是允许的。对气动控制阀来说,除间隙密封的阀外,原则上不允许内部泄漏。气动阀的内部泄漏有导致事故的危险。 对气动管道来说,允许有少许泄漏;而液压管道的泄漏将造成系统压力下降和对环境的污染。 (三)对润滑的要求不同 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为液压油,液压阀不存在对润滑的要求;气动系统的工作介质为空气,空气无润滑性,因此许多气动阀需要油雾润滑。阀的零件应选择不易受水腐蚀的材料,或者采取必要的防锈措施。 (四)压力范围不同 气动阀的工作压力范围比液压阀低。气动阀的工作压力通常为10bar以内,少数可达到40bar以内。但液压阀的工作压力都很高(通常在50Mpa以内)。若气动阀在超过最高容许压力下使用。往往会发生严重事故。 (五)使用特点不同 一般气动阀比液压阀结构紧凑、重量轻,易于集成安装,阀的工作频率高、使用寿命长。气动阀正向低功率、小型化方向发展,已出现功率只有0.5W的低功率电磁阀。可与微机和PLC可编程控制器直接连接,也可与电子器件一起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通过标准板接通气电回路,省却了大量配线,适用于气动工业机械手、复杂的生产制造装配线等场合 三、气动控制阀的结构特性 气动控制阀的结构可分解成阀体(包含阀座和阀孔等)和阀心两部分,根据两者的相对位置,有常闭型和常开型两种。阀从结构上可以分为:截止式、滑柱式和滑板式三类阀。 (一)截止式阀的结构及特性 截止式阀的阀心沿着阀座的轴向移动,控制进气和排气。图4.2所示为二通截止式阀的基本结构。图4.2a中,在阀的P口输入工作气压后,阀芯在弹簧和气体压力作用下紧压在阀座上,压缩空气不能从A口流出;图4.2b为阀杆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后,阀芯向下移动,脱离阀座,压缩空气就能从P口流向A口输出。这就是截止式阀的切换原理。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2007-08-23 11:43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1、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在气动控制系统中,气动发生装置一般为空气压缩机,它将原动机供给的机械能转换为气体的压力能;气动执行元件则将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完成规定动作;在这两部分之间,根据机械或设备工作循环运动的需求、按一定顺序将各种控制元件(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方向控制阀和逻辑元件)、传感元件和气动辅件连接起来。 设计程序有关事项 2.1设计程序 2.1.1调研主机工作要求,明确设计依据。 A.了解主机结构、循环动作过程、执行元件操作力、运动速度及调整范围、运动平稳性、定位精度、传感器元件安装位置、信号转换、联锁要求、紧急停车、操作距离和自动化程度等。 B.工作环境,如温度及变化范围、湿度、振动、冲击、灰尘、腐蚀、防爆要求等。 C.是否要和电气、液压系统相配合,如需要须了解相应的安装位置等。 D.其他要求,如气控装置的重量、外形尺寸、价格要求等要求。 2.1.2气动回路设计 A.由执行元件数目、工作要求和循环动作过程,拟出执行元件的工作程序图。根据工作速度要求确定每一个气缸在一分钟内的动作次数。 B.根据元件的工作程序,参考各种气动基本回路,按程序控制回路设计方法,设计气动回路。 为了得到最合理的气动回路,设计时可做几种法案比较,如气控制,气-----电控制,射流控制方案等进行选择,绘出气动回路图,使用电磁阀的场合,同时还绘出电气回路图。 2.1.3执行元件选择和计算 气动执行元件的类型一般应与主机相协调,即直线往复运动应选择气缸,回转运动应选择气动马达,往复摆动应选择摆动缸。 2.1.4控制元件选择 根据系统或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和通过阀的最大流量,选用各生产厂制造的阀和气动元件。选择各种控制阀或逻辑元件时应考虑的特性有: 1工作压力 2额定流量 3响应速度 4使用温度范围 5最低工作压力和最低控制压力 6使用寿命 7空气泄漏量 8尺寸及联接形式 9电气特性等 选择控制阀时除了根据最大流量外,还应考虑最小稳定流量,以保证气缸稳定工作。

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 目录之中。 机电工程学院 、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机制F09 、 指导教师:

2012 年 12 月 12 日

内容摘要 在工业生产和其他领域内,由于工作的需要,人们经常受到高温、腐蚀及有毒气体等因素的危害,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甚至于危及生命。自从工业机械手问世以来,相应的各种难题迎刃而解。工业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的技术,是现代控制理论与工业生产自动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并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近几年也有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受到机械工业和铁路工业等部门的重视。机械手可在空间抓、放、搬运物体,动作灵活多样,适用于可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自动化生产,广泛应用于柔性自动线。机械手一般由耐高温、抗腐蚀的材料制成,以适应现场恶劣的环境,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PLC可以按照所需要求完成机械手的设计,使机械手的设计简单化,大大节省了时间。本文应用西门子S7—200系列PLC来实现气动机械手的搬运控制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控制功能。利用可编程技术结合相应的硬件装置,控制气动机械手完成各种动作。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稳定、容易控制等优点。 关键词:气动机械手;S7—200系列PLC;CPU226;

目录 第1章引言 (1) 第2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 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 (2) 气动机械手的控制要求 (2) 系统的硬件结构与操作功能 (2) 硬件结构 (2) 气动机械手的操作功能 (3) 第3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 (4) 可编程控制器的CPU选择 (4) 气动机械手的I/O地址分配表 (4) PLC的输入输出设备接线图 (5) 气动机械手控制流程图 (6) 程序设计梯形图 (7) 语句表 (15) PLC程序调试 (23) 结论 (30) 设计总结 (31) 谢辞 (32) 参考文献 (33)

气动薄膜阀工作原理

1. 调节阀选择单座还是双座与KV没有特别直接的联系,通常阀门前后压差较大要选择双座,一般情况下单座即可,因为双座有两条密封线,泄露等级下降的程度与单座阀相比自不必说了。 2. 调节阀算出KV后已经完成很关键的一步了,此外还要计算很多参数,分以下几点吧: a. 把你计算出的kv姑且称作计算KV,你还要算出额定KV,通常计算KV是额定KV的1/3~2/3。在得到额定KV 后选择额定CV在此附近的阀门 b. g根据计算CV,额定CV 得到开度,开度一般控制在50%~80%或40%~70%是最好的 c. 选择阀芯,阀杆,阀体,上阀盖,阀座的材质,基本原则是阀体上阀盖材质高于等于管道材质;阀芯材质高于等于阀体材质,然后还要考虑特殊处理,比如禁铜,脱油脱脂等 d. 为阀门选择执行机构:气动或者电动;阀门允许关闭压差,阀门前后压差;作用方式(气开/气关);供气压力;是否带手轮、减压阀等附件 e. 选择阀门定位器:供气压力,防爆等级,防护等级,电气、气源接口尺寸,输入信号 通常就是以上这些了,供您参考,希望高人补充 调节阀(控制阀)是世界上现代制造业里非常重要的确流体控制元件。合理、正确的选型将为您的工业控制系统提高效率、保障生产安全、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调节阀选型技术及其常识介绍一、调节阀的阀体类型选择 调节阀的阀体种类很多,正确选用调节阀将非常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和高效率运作! 常用的阀体种类有直通单座、直通双座、角形、隔膜、小流量、三通、偏心旋转、蝶形、套筒式、球形等。在具体选择时,可做如下考虑: (1) 阀芯形状结构

主要根据所选择的流量特性和不平衡力等因素考虑。 (2) 耐磨损性 当流体介质是含有高浓度磨损性颗粒的悬浮液时,阀的内部材料要坚硬。 (3) 耐腐蚀性 由于介质具有腐蚀性,尽量选择结构简单阀门。 (4) 介质的温度、压力 当介质的温度、压力高且变化大时,应选用阀芯和阀座的材料受温度、压力变化小的阀门。 (5) 防止闪蒸和空化 闪蒸和空化只产生在液体介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闪蒸和空化会形成振动和噪声,缩短阀门的使用寿命,因此在选择阀门时应防止阀门产生闪蒸和空化。 二、调节阀执行机构的选型 为了使调节阀正常工作,配用的执行机构要能产生足够的输出力来保证高度密封和阀门的开启。 对于双作用的气动、液动、电动执行机构,一般都没有复位弹簧。作用力的大小与它的运行方向无关,因此,选择执行机构的关键在于弄清最大的输出力和电机的转动力矩。对于单作用的气动执行机构,输出力与阀门的开度有关,调节阀上的出现的力也将影响运动特性,因此要求在整个调节阀的开度范围建立力平衡。 三、执行机构类型的确定 对执行机构输出力确定后,根据工艺使用环境要求,选择相应的执行机构。对于现场有防爆要求时,应选用气动执行机构。从节能方面考虑,应尽量选用电动执行机构。若调节精度高,可选择液动执行机构。如发电厂透明机的速度调节、炼油厂的催化装置反应器的温度调节控制等。 四、调节阀的作用方式选择 调节阀的作用方式只是在选用气动执行机构时才有,其作用方式通过执行机构正反作用和阀门的正反作用组合形成。组合形式有4种即正正(气关型)、正反(气开型)、反正(气开型)、反反(气关型),通过这四种组合形成的调节阀作用方式有气开和气关两种。对于调节阀作用方式的选择,主要从三方面考虑: a)工艺生产安全; b)介质的特性;

(山东)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资料表格大全(鲁GG001-065)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钢结构工程概况表 (4) 钢结构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5)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审卡 (6)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7)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汇总表 (8) 图纸会审记录 (9) 设计变更通知单 (10) 工程洽商记录 (11) 取样送样试验见证记录 (12) 钢结构工程施工日志 (13)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书 (14)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15) 标高抄测记录 (16) 钢结构主体整体垂直度、平面弯曲、标高观测记录 (17) 钢结构工程材料、构配件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试验)报告汇总表 (18) 合格证贴条 (20) 复印件(抄件)贴条 (21) 钢构件出厂合格证 (22) 钢构基础复验记录 (23)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24) 焊接材料烘焙记录 (25) 钢结构零件热加工施工记录 (26) 钢结构零件边缘加工施工记录 (27) 钢构件组装检查记录(焊接H型钢) (28) 钢构件组装检查记录(焊接连接制作组装) (29) 钢构件组装检查记录(单层钢柱) (30) 钢构件组装检查记录(多节钢柱) (31) 钢构件组装检查记录(焊接实腹钢梁) (32) 钢构件组装检查记录(钢桁架) (33) 钢构件组装检查记录(钢管构件) (34) 钢构件组装检查记录(墙架、檀条、支撑系统) (35) 钢构件组装检查记录(钢平台、钢梯和防护钢栏杆) (36) 钢结构焊缝外观检查记录 (37) 钢构件预拼装检查记录 (38) 钢结构构件安装检查记录 (39) 高强度螺栓施工检查记录 (40) 钢网架结构挠度值检查记录 (41) 交接检查记录 (43) 钢结构施工力学试验报告汇总表 (44)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汇总表 (45) 焊缝无损检测及热处理报告汇总表 (46) 涂装质量检测报告汇总表 (47) 漆膜附着力测试记录 (48)

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齐全通用)

xxxxxx工程 钢 结 构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xxx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材料选用 4、钢结构生产制作 5、钢结构吊装 6、钢结构安装 7、辅钢结安装 8、钢结构涂装 9、玻璃屋盖安装 10、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11、安全施工保证 12、工期保证体系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x工程 建设单位:xxxx 设计单位:xxxx责任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xx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结构为框架结构,层数为四层;高度为13.5m;建筑面积为3038㎡,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即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二、编制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并经过确认的新增钢构件设计图。 2、已有建筑结构图纸 3、设计遵循的规范,规程及规定: 3.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3.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标准GB50223-2008 3.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6、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J218-2002 4、有关本工程技术洽商和图纸会审记录; 三、材料选用 1、本工程承力构件所采用的Q235B钢材的化学成份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700及有关标准的要求;Q345B钢材的化学成份和力学性能应符合

GB/T1591及有关标准的要求;除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和硫磷含量合格保证外,地震区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1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 1.2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 1.3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所有承重结构钢材均应达到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第3.3.3款的要求。 2、高强螺栓、螺母和垫圈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699-88)中规定的钢材制作;其热处理、制作和技术要求应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型式尺寸与技术条件》(GB/1228~1231-2006)的规定,本工程钢架构件现场连接采用10.9级摩擦型连接高强度螺栓,高强度螺栓结合面不得涂漆,采用喷砂处理法,摩擦面抗滑移系数为0.50。 3、普通螺栓采用C级及配套的螺母、垫圈、C级螺栓孔,性能采用4.6级,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的规定。 4、锚栓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弹素结构钢》GB/T700-2006规定的Q235B 钢材制成。《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与技术条件》(GB/T1228-1231)的规定。 5、零配件: 5.1固定屋、墙面钢板自攻螺丝应经镀锌处理,螺丝之帽盖用尼龙头覆著,且钻尾能够自行钻孔固定在钢结构上。 5.2止水胶泥:应使用中性之止水胶泥(硅胶)。 5.3屋脊、墙角的固定件应加密,并加设固定压条。 四、钢结构生产制作

钢结构施工常用表格

钢结构施工常用表格 序号代号名称 1 建1-1 图纸会审 2 建2 设计变更 3 建2-1 设计变更记录 4 建3-1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安)报审卡 5 建4 开工报告 6 建4-1 开工报告 7 建5 技术交底记录 8 建5-1 技术交底记录 9 建5-2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10 建5-4-1 构件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11 建6-1 施工日志 12 建7 合格证、试(检)验报告 13 建7-1-1 钢材出厂合格证、实验报告汇总表 14 建7-1-2 合格证贴条 15 建7-1-3 复印件(或抄件)贴条 16 建7-1-4 材料实验报告 17 建8-1-1 钢结构焊接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18 建8-2-1 钢结构螺栓连接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19 建8-3-1 单层钢柱制作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0 建8-3-2 高层多节柱制作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序号代号名称 21 建8-3-3 焊接实腹梁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2 建8-3-4 屋架、屋架梁、桁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3 建8-3-5 墙架、连接系统构件制作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4 建8-3-6 固定式钢直梯、斜梯、防护栏杆、平台制作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5 建8-3-7 钢构件制孔、钢构件铣平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建8-3-7 钢构件制作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6 建8-4-1 钢结构主体与围护系统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7 建8-4-2 钢结构吊车梁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8 建8-4-3 固定式钢直梯、栏杆、平台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建8-5-1 钢结构油漆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9 建9-6 构件吊装记录 30 建9-9-1 定位放线验收记录 31 建9-9-2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32 建9-11-1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记录) 33 建9-12 定位放线记录 34 建10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 35 建10-1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6 建11 基础结构验收记录 37 建11-1-2 主体结构工程验收记录

VPG系列气动控制阀-霍尼韦尔.docx

Honeywell |气动控制阀 VPG 系列气动控制阀 应用 霍尼韦尔VPG系列气动控制阀为二通气体驱控制调节阀类产 品,有开关型和调节型两大类。调节型气动控制阀由调节型座阀、 气动薄膜执行器、调压阀和定位器等构成;开关型气动控制阀由调 节型座阀、气动薄膜执行器、调压阀、电磁阀和限位开关等构成; 其中具备断气锁位功能的型号带有气动保位阀。 霍尼韦尔 VPG系列气动控制阀是一种高精度的水流量控制阀。 可广泛应用在工业、电子厂房等场合,适用于下面的应用: ●空调循环水系统 ●设备冷却水系统 ●其他满足承压等级的清洁水系统 基本参数 承压等级PN16&PN25 口径DN15 -DN300 阀门类型直行程座阀结构 适用介质和温度冷/ 热水, -10...130 °C 运行环境温度-20...60 °C 储存环境温度-20...60 °C 泄露等级IV 级(GB/T4213 ) 定位器 IP等级IP66 定位器供气压力0.14~0.7MPa (140 -700kPa ) 输入 / 反馈信号输入信号: 4-20mA 反馈信号:4 -20mA (反馈型)开关型供电24VDC 阀体 / 阀盖:铸钢 WCB 阀芯、阀座:不锈钢 主要阀笼 / 阀杆 / 导向套:不锈钢密封填料: PTFE 部件 气室膜片:乙丙橡胶夹尼龙材质 气室上下盖:碳钢 +涂层 气室支架:铸钢 WCB 弹簧:弹簧钢 连接方式法兰连接主要性能参数 项目开关型调节型基本误差 < (%)-±1.5回差 < (%)- 1.5死区 < (%)-0.6始点偏差 < (%)-±2.5终点偏差 < (%)-±2.5额定行程偏差 < (%)+4+2.5产品性能高于等于国标GB/T4213 E 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