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评价

合集下载

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的治疗效果分析

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的治疗效果分析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20.146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的治疗效果分析佟杰,于珍梅,王照月烟台市北海医院儿科,山东烟台265701[摘要]目的评估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有效性。

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烟台市北海医院收治的7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

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炎症因子水平、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7,P<0.05)。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骨桥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腹痛、皮肤紫癜、恶心呕吐、关节肿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显著效果,可以增强疗效,降低炎症反应,并且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小儿过敏性紫癜;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率[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10(b)-0146-04Analysis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Montelukast So⁃dium Combined with Loratadine in Children with Pediatric Anaphylactic PurpuraTONG Jie, YU Zhenmei, WANG Zhaoyue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Yantai Beihai Hospital, Yantai, Shandong Province, 2657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telukast Sodium combined with Loratadine treatment in pe⁃diatric allergic purpura. Methods 70 children with anaphylactoid purpura admitted to Beihai Hospital of Yantai City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ntelukast Sodium,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ntelukast Sodium combined with Loratadin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the time of symptom disappearanc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14%,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1.4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8.737,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levels of osteoponti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and interleukin-6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abdominal pain, skin purpura, nausea and vomiting, joint swelling and pa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Monte⁃lukast Sodium combined with Loratadin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allergic purpura, which can enhance the efficacy,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and shorten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children.[作者简介] 佟杰(1982-),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变态反应性疾病。

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摘要】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是常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

地氯雷他定通过抑制组织胺H1受体来起效,而复方甘草酸苷则具有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等作用。

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

研究显示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安全性评价表明联合应用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较少出现不良反应。

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较好,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地氯雷他定、复方甘草酸苷、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作用机制、临床症状、联合应用、安全性评价、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的皮疹和瘙痒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活困扰。

地氯雷他定和复方甘草酸苷是目前治疗慢性荨麻疹常用的药物。

地氯雷他定是一种H1-组胺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组胺的作用来减轻皮肤症状;复方甘草酸苷则有抗过敏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减轻病变。

联合应用地氯雷他定和复方甘草酸苷可能能够更好地控制慢性荨麻疹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对于这种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足。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地氯雷他定和复方甘草酸苷的作用机制,探讨它们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作用方式;2. 研究荨麻疹的临床症状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3. 评估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可能的协同作用和优势;4. 对联合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包括药物副作用、耐受性和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孟鲁司特钠+地氯雷他定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

孟鲁司特钠+地氯雷他定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

孟鲁司特钠+地氯雷他定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紫癜、关节疼痛和腹痛等。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是临床研究表明孟鲁司特钠和地氯雷他定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方面表现出了很好的疗效。

本文将重点介绍孟鲁司特钠和地氯雷他定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

第一部分:孟鲁司特钠和地氯雷他定的药理作用孟鲁司特钠是一种选择性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白三烯的释放和白三烯受体的结合,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和血管通透性,从而减轻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皮肤紫癜和关节疼痛等症状。

地氯雷他定是一种次世代的抗组胺药物,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组胺H1受体,减少组胺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助于减轻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皮肤瘙痒和过敏反应。

孟鲁司特钠和地氯雷他定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中通常以口服药物的形式使用。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合理地确定孟鲁司特钠和地氯雷他定的剂量和用药频率。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

临床研究表明,孟鲁司特钠和地氯雷他定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这两种药物可以有效减轻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皮肤紫癜和瘙痒感,缓解患儿的不适症状。

孟鲁司特钠和地氯雷他定可以降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管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预防病情恶化。

孟鲁司特钠和地氯雷他定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控制过敏性紫癜的发作,减少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持续时间。

孟鲁司特钠和地氯雷他定在治疗过敏性紫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食欲减退等。

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避免剧烈运动和疲劳,及时就医治疗其他合并症。

总结:孟鲁司特钠和地氯雷他定是目前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常用药物,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在使用这两种药物的过程中,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遵照医嘱合理用药,加强患儿的护理和康复工作,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为患儿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保驾护航。

地氯雷他定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121例疗效观察

地氯雷他定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121例疗效观察

地氯雷他定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121例疗效观察目的:研究地氯雷他定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0例。

对照组单纯给予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7(45/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地氯雷他定与转移因子联合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便于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地氯雷他定;转移因子;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属于慢性皮肤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临床表现包括风团、皮肤红斑、瘙痒等,病程持续时间一般在6周以上,该疾病临床诊断难度不大,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临床根治难度大,一般给予对症治疗,不过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

有资料显示,疾病治疗后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存在免疫缺陷[2],以往主要单纯给予地氯雷他定为患者治疗,效果不够显著。

本文选取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地氯雷他定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0例。

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草分枝杆菌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草分枝杆菌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草分枝杆菌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草分枝杆菌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

治疗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草分枝杆菌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3%,对照组70.1%。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0.47,P<0.05)。

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草分枝杆菌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患者容易接受。

【关键词】荨麻疹特发性慢性枸地氯雷他定片草分枝杆菌我们从2010年3月—2011年9月起,使用枸地氯雷他定片[商品名:贝雪,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138]联合草分枝杆菌[商品名:乌体林斯,成都金星健康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获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病例与方法1.1入选标准临床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诊断明确的患者。

病程6周-25年。

就诊时可见风团,且入选前一周内发作次数≥3次。

1.2排除标准近1月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药物或内服用过其它抗组胺药物者;妊娠、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及系统性疾病患者;对药物中成分有过敏史者;治疗期间随意终止治疗或更换药物、方法者。

1.3一般情况160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男85例,女75例;年龄13~60岁,平均38.5岁;病程6周-25年。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gt;0.05)。

1.4观察方法治疗组患者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mg,1次/日连续服药28天并给予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1.72ug,每周两次肌肉注射,共8次.对照组仅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1.5疗效判定标准按4级评分法[1]分别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其瘙痒、风团数目和大小、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各项指标的分值相加为总积分。

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长期存在的丘疹、斑块、水肿及瘙痒等表现。

患者常常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有很多种,其中地氯雷他定和复方甘草酸苷是常用的药物之一。

地氯雷他定是一种H1-受体拮抗剂,能够明显减轻过敏反应,有较快的镇定作用,而复方甘草酸苷则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适用于各种过敏性皮肤病。

本文旨在评价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均为确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符合入选标准。

患者均为男女性,年龄在18-65岁之间。

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地氯雷他定治疗,每次口服5mg,每日3次;试验组患者在地氯雷他定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每次口服0.2g,每日3次。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试验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患者的瘙痒、丘疹、水肿等症状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结论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单独使用地氯雷他定。

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能够更快更好地缓解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可以作为慢性荨麻疹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为反复发作的皮肤瘙痒和红斑,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作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一线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文将就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地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是一种新型的抗组胺药物,具有高选择性和高亲和力,对组胺H1受体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长期以来,地氯雷他定一直被认为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一线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组胺H1受体,减少组胺的释放和作用,来减轻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临床研究表明,地氯雷他定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瘙痒和红斑,且基本不会出现明显的镇静和嗜睡的副作用,因此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二、复方甘草酸苷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中药制剂,由甘草酸苷、葶苈子茶多酚和黄芩素等中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抗过敏等作用。

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过程中,复方甘草酸苷可以通过减轻患者的过敏反应和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来起到治疗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瘙痒和红斑,并且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作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联合方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地氯雷他定具有抗组胺和抗过敏作用,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而复方甘草酸苷则可以通过清热解毒和抗炎作用来加强治疗效果。

两者联合使用,不仅可以相互增效,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在临床上,多项研究表明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地氯雷他定或复方甘草酸苷。

一项研究显示,地氯雷他定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而单独使用地氯雷他定或复方甘草酸苷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和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引言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U)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反复发作的丘疹、丘疹、水肿等皮肤病变。

患者除了不适宜的外观外,还会伴随着瘙痒和疼痛等不适。

目前,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其症状进行缓解,通过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带来许多副作用,寻找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上的迫切需求。

本研究旨在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依据。

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包括男性22例,女性18例;观察组包括男性20例,女性20例。

年龄介于1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通用名:扑尔虫平,规格:10mg/片,国药准字H20163557)治疗,每日一次,每次10mg;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颗粒(通用名:复方甘草酸苷,规格:3g/袋,国药准字H43022115)口服,每日一次,每次3g。

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及皮肤病变情况。

3. 评价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包括临床症状积分和皮肤病变积分。

临床症状积分采用0-3分法: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瘙痒,无明显不适;2分为中度瘙痒,轻度不适;3分为重度瘙痒,明显不适。

皮肤病变积分采用0-3分法:0分为无皮肤病变;1分为局部红斑轻微肿胀;2分为明显红斑水肿,丘疹较多;3分为广泛红斑水肿,丘疹严重。

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皮肤病变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2012年~2015年门诊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
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孟鲁司特钠片口服。对照组单纯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
6w及12w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6w治疗组有效率42.65%,对照组有效率
36.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w治疗组有效率80.88%,对照组51.47%,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w后1月随访复
发率治疗组为4.62%,对照组为18.18%。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孟鲁司特钠
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远期疗效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复发率低。

标签:慢性荨麻疹;枸地氯雷他定片;孟鲁司特钠片
荨麻疹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病,病因复杂,约75%的患者找不到原因,尤其
是慢性荨麻疹,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而常规抗组织胺药虽然能控制症状,但效
果差,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困扰。本文分析了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孟鲁司特钠
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在我院就诊的符合标准的慢性荨麻疹门诊患者136例分为
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中,男24例,女44例,年龄15~60岁,平均
37.5岁,病程7~23w,平均15w;对照组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15~65
岁,平均40岁,病程6~19w,平均12.5w;将两组进行比较,性别、年龄、病
程和疾病严重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1次/d。治疗组:枸地氯雷
他定片8.8 mg,1次/d。另加孟鲁司特钠片10 mg,每晚一次。两组治疗均为12 w,
治疗及观察期间均不使用其他药物。在治疗的第6 w、12 w后随访病例,并评定
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及复发率。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心、肝、肾等
检查。

1.3疗效评定标准 于治疗前后根据患者的瘙痒程度及风团数目、大小、持续
时间等进行评定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治疗结束后对有效者随访1个月,比较两
组复发情况。按照0~3级标准进行评分。①瘙痒:0为无;1为轻微,对日常生
活影响不大;2为中度瘙痒,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3为严重瘙痒,不能忍受,
明显影响生活质量。②风团数目:0为无;1为25个。③风团的大小:0为无,
1为2.5 cm。④每次发作持续时间:0无,1为12 h;根据患者的治疗前后积分,
计算积分下降指数进行评定。积分下降指数0.05);治疗12 w后治疗组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w后对所有有效者进行随访1个月,其中治疗
组3例失访,对照组2例失访,见表1。

2.3不良反应 治疗组5例、对照组7例出现口干、头痛、困倦、乏力等不良
反应。以上不良反应均轻微,均能耐受,通常不需要终止治疗。未发现有对枸地
氯雷他定及孟鲁司特钠过敏者。

2.4安全性评价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未见
异常。

3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伴瘙痒反复发作,持续6w及以上,少数患者间歇性发
作。慢性荨麻疹病因非常复杂,有潜在感染、有食物、吸入物、药物、物理因素
等等,但是很多找不到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慢性荨麻疹可由机体接触变应原后
发生I或III型变态反应及非变态反应致病。肥大细胞是荨麻疹发病中的主要效
应细胞,肥大细胞脱颗粒所释放的组胺与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上的受体结合,导致
血管扩张,大分子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渗出,形成风团几乎所有的荨麻疹症状主要
由神经和内分泌细胞上的H1受体所介导,因此新型H1受体拮抗剂是最重要的
一线治疗药物。枸地氯雷他定片是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进入体内分解为地氯
雷他定发挥作用,能特异性拮抗外周皮肤粘膜H1受体,稳定肥大细胞膜,既能
抑制组胺介导的早期变态反应,又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的迟
发相过敏反应。不仅组织胺还有一些炎症介质如白三烯在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发
病机制中发挥着作用。单纯抗组织胺药不能全面阻断慢性荨麻疹的病理生理过
程。孟鲁司特钠是一种口服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特异性抑制气道中及皮肤粘
膜的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1)受体,进一步抑制炎性介质白三烯及受体引起
的炎症反应。依照2013版慢性荨麻疹治疗规程,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为一线
药物,效果不明显可以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笔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孟
鲁司特钠片治疗慢性荨麻疹,远期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枸地氯雷他定,复发率明显
降低。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13-618.
[2]林仲法,钟龙英.左西替利嗪递减法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
效评价[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4,30(12):741-742.

[3]石春蕊,王敏.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RANTES和MCP-3的水平检
查及其意义[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44(9):548-5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