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注意:影响英语听力的10大因素
03-影响听力的语言障碍因素

语音知识不扎实的表现 (1)
(1)读音不正确或根本不会读,脑子里的英语音形脱节。 • 重音正确与否对于听力的影响极大,例如有的人能听懂 resign,但听到 resignation时由于重音的改变而听不懂。 • 某些词英美读音的区别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schedule、 adult等。
Stress
影响听力的语言障碍因素
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语言障碍和非语言 障碍。 • 语言障碍:语音、语法、词汇、综合理解 障碍 • 非语言障碍:心理障碍和文化障碍
语言障碍一:语音
为什么你总是听不懂?
• 扎实的语音知识是听写慢速英语录音的基础。准确地抓住了语音,即使 是生词,也不难根据其发音从词典找到答案。反之,如果语音知识不够, 即使是自己会的词也不一定能听懂,更不用说真正碰到生词了。 • “听”和“写”这两个环节中首要的是听懂,只有听懂了,才有可能写 出来。考生自身的英语发音似乎与听力技能没有直接的联系。然而,这 往往关系到考生的听力理解速度。试想如考生自身英语发音与正确的英 语语音有很大的出入,考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必然需要更长时间,听力 理解的速度也必然很慢。有时甚至造成错误理解。
interesting harmonious excellent company technological atmosphere necessity vegetable temperature university economy comfortable democracy opportunity photography periodic ceremony analysis competitive Mechanical opposite
语言障碍二:词汇
听力的基础是词汇,听力的难题也是词汇。 • 很多同学在雅思听力考试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词汇。 • 掌握词汇是顺利运用语言的前提和条件,也是确保听力高 分的重要环节。
影响大一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一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日益普及。
在中国,英语已经成为学生必修课程之一。
然而,很多大一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遇到了困难,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危机。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影响大一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1.学习成果学习成果是影响大一学生英语听力的重要因素。
英语听力是一个“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
首先,学生需要听到英语单词或句子。
其次,他们需要理解所听到的内容。
最后,他们需要将所理解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思想并传达出去。
如果学生在输入环节出现了问题,他们就会对所听到的内容感到困惑。
因此,大一学生的英语听力基础非常重要。
如果他们没有好的基础,就很难理解英语听力内容。
2.学习环境学习环境也是影响大一学生英语听力的关键因素。
如果学生在学习英语听力时,周围环境较为嘈杂,或者有外界干扰,就很难专注于听力训练。
此外,如果学生的听力设备质量不好,比如扬声器或耳机不清晰,也会影响他们的听力效果。
3.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大一学生英语听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大一学生在听英语时,可能会出现紧张、恐惧或缺乏兴趣等情况。
这些情况会使他们产生分心,影响他们的听力效果。
此外,部分学生也会因为自己的认知限制或者成见而对英语听力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4.文化因素在听力过程中,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理解。
英语作为西方国家的官方语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于一些语境和文化的不了解,可能会使学生理解起来困难。
因此,大一学生需要了解和熟悉英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语境。
总之,影响大一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除了以上因素外,学生的英语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师资力量等也会对学生的英语听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听力训练计划,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备,以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取更好的听力成效。
影响英语听力水平的因素及其对策

教学篇•教学反思一、英语听力水平的影响因素1.词汇量一般人认为,听力只要经常练习就可以很快提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听力的关键是对语篇的整体把握。
但是,语篇的构成离不开词汇,扎实的词汇量是理解文章的基础。
如果没有词汇作为基础,听力的练习就如同“空中楼阁”。
如果词汇量足够大,那么在听力练习中理解的内容就越多,对语篇的整体把握就越好,理解得就越清楚。
2.恐惧心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时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对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在理解上大打折扣。
平时学生在课堂的听力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听力练习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课堂的听力有老师作必要的指导和提示,一旦考试学生到语音教室以后需要自主完成听力作答,就会在心理上形成落差,学生会显得比较紧张。
3.听力技巧外语必定和母语不同,在听力练习过程中还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听力的练习是一种信息输入后再输出的过程。
在获取信息时需要转化思维,英语初学者需要借助母语来学习英语,首先把听到的内容在大脑里翻译成汉语,然后根据汉语写出英语,所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就显得非常重要。
比如听力速记、注意连读和弱读、升调和降调表达的语气、主重音和次重音的正确把握,等等。
只有掌握了技巧才能在听力练习过程中提高准确率和效率。
二、英语听力提高的对策1.扩大词汇量的同时注重语篇教学听是主动地对语言的解码,不是被动的感知,是对语言输入后的再加工后再输出的过程。
能听懂多少词汇直接关系到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听懂的词汇越多理解的程度自然就越深。
所以努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前提和基础。
词汇的扩展有很多方法,比如可以通过学习词汇学的基础知识来扩展词汇,学习否定前缀和后缀、名词后缀、形容词和副词构成的方法和特点等等。
当然,词汇量扩大的同时也要注重语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程度,比如文章的题材、主要内容、作者观点等等。
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提高了,在听力练习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听力水平才能上一个台阶和层次。
听力错误原因总结

听力错误原因总结一、环境因素在进行听力活动时,环境的噪音和干扰可能会对我们的听力造成困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境因素:1.噪音:如人声喧哗、车辆噪音等,会干扰我们对语音的听觉接收。
2.音频设备问题:如音量调节不当、音频质量差等,会影响我们对听力材料的听清程度。
3.回声和混响:在有回声和混响的环境中,我们会遇到听力困难,因为声音会被反射和扩散,导致声音变得模糊不清。
4.质量不佳的音频录制:如果音频录制的质量不好,如噪音过大、音频失真等,我们可能无法准确听到信息。
二、个人因素除了环境因素外,个人因素也可能是听力错误的原因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人因素:1.注意力不集中:分散注意力或心思不在听力活动上,会导致错过关键信息。
2.心理因素:情绪、压力和焦虑等心理状态可能会干扰我们的听力,使我们无法专注于听取关键内容。
3.语言障碍:对于非母语者来说,词汇量不够、发音不准确等语言障碍可能会导致听力错误。
4.认知能力:缺乏先前所需的背景知识或理解力可能会使我们难以理解听力材料。
三、听力技巧不当听力错误还可能与个人听力技巧的缺乏或不当使用有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听力技巧问题:1.不会运用预测:不会根据上下文和已知信息进行预测,从而错过重要的提示和关键信息。
2.不能快速掌握大意:对于长篇听力材料,很难快速捕捉到主题和关键点。
3.对陌生口音和语速适应不当:如果我们没有经验或练习过对特定口音和语速的适应,就可能无法跟上听力材料。
4.难以处理复杂句子和语法:遇到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语法时,我们可能会迷失在细节中,无法理解整体含义。
四、缺乏实践和练习听力错误也可能是因为缺乏实践和练习。
听力是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来提高的技能。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听力错误的实践和练习问题:1.缺乏听力材料:缺乏多样化和合适水平的听力材料会限制我们的听力能力的发展。
2.不定期的听力练习:如果我们没有定期进行听力练习,我们的听力技能可能会退化。
3.不充分的复听:复听是提高听力技能的重要方法,如果我们不重复听取和分析材料,我们可能会错过理解的机会。
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简析

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简析听力理解和说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和说的基础,听、说者必须具备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才能听懂、能交流。
一、影响初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和说的的因素有:一般来说, 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障碍因素主要分为: 语言性障碍与非语言性障碍, 其中语言性障碍包括语音障碍、词汇障碍和语法障碍; 非语言性障碍包括文化障碍和心理障碍。
1、语言性障碍(1) 语音障碍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 离开了它, 语言交际就难以进行。
由于中国民族众多, 方言复杂, 各地的学习者在发音方面各有特色, 又缺乏必要的语音基础知识, 所以往往很难辨认语流中的略读、连读、长音、短音、缩合、重读、弱读、失去爆破、近似音等, 以致于听到英语材料中正确的发音, 却误以为是自己没学过的词汇。
这是影响英语学习者听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2) 词汇障碍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是连接语言的最小单位, 是语言体系结构和意义的统一体。
没有词汇的积累, 就谈不上提高听力理解。
在听的过程中, 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声音, 但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 便无法把与其所代表的符号——词联系起来, 也就无法得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意。
从理论上说, 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
要想快速提高听力水平, 听者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 同时对英语常用词组、习惯用语、生僻词、俚语等也应熟悉。
(3) 语法障碍由于许多学生缺乏语法知识, 也会造成听力理解中的误解。
例如“remember to do sth ”表示“记着要去做某事”(动作还没有发生) , 而“remember doing sth ”表示“记得做了某事”(动作已发生)。
如果不了解这些动词后使用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的区别,听时就很容易造成误解。
句式的识别、信息词的捕捉都是为了理解说话人的意思。
所以听者必须要有牢固的语法基础, 才不会错过一闪而过的信息。
2、非语言性障碍(1) 心理障碍有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不好, 词汇量小、发音不准等原因,造成对英语听力没有信心, 在听力过程中, 就常会出现精神紧张、急躁、注意力不集中、厌倦等不良心理状态。
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教育文档资料

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首先是个有声系统,听力是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获得语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径,是提高“说、读、写”能力的基础。
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
然而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较为重视笔试,相对笔试,听力测试使大多数学生望而生畏。
那么,影响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
一、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1、语言障碍(1)语音、语调。
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语音是造成听力障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主要表现为:发音不准确、辨音能力不强、英美发音的差异不了解、不熟悉重音和语调,尤其是语流中的音变现象――同化、连续、弱读、省音、失去爆破等。
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专门的语音课,缺乏系统、全面的语音学习。
这样一来,绝大部分英语学习者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语音问题,这必然导致他们的听力障碍,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
英美语音的差异也是造成听力障碍的重要因素。
过去我国英语教学基本上采用英国英语语音教学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美音教材日趋增多,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
(2)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对听力产生的困难,体现在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等方面。
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练程度及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现象,都对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英汉语言结构差异较大,学生在阅读时可以通过语法知识分析句子,但听音过程是快速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在瞬间内完成,学生常常被那些句子与句子之间以及一个句子本身的连接词的确切含义难倒。
语法是语言的骨骼,学好了语法规则就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听力理解。
但是有的学生对语法学习有误解,认为语法并不重要,他们以为只要多记单词、多听、多开口说、多阅读就能学好英语。
这种看法使他们忽略了语法的学习,造成了他们听力理解的困难。
妨碍英语听力学习四个坏习惯

妨碍英语听力学习四个坏习惯妨碍英语听力学习的四个坏习惯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妨碍英语听力学习的四个坏习惯》的内容,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原因妨碍了学生英语听力的发展和提高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分析的妨碍英语听力学习四大恶习,欢迎大家阅读!四大恶习妨碍英语听力学习一:只动耳、不动手很多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妨碍了学生英语听力的发展和提高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分析的妨碍英语听力学习四大恶习,欢迎大家阅读!四大恶习妨碍英语听力学习一:只动耳、不动手很多考生反映,平时练习听力的时候感觉还行,考试就写不出正确答案,或者老师讲授的方法都明白,做题时却无从下手。
这其实是备考听力时一个致命的误区导致的,只动耳不动手。
要知道听力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瞬间记忆和速记的能力,所听所想最终要落实到卷上的答案。
这种能力主要就是体现在耳朵到手写的转化过程中,试问你只听不看题不写,中间省略掉这么大的过程,怎么能提高四、六级的听力分数了?二:泛听多、精听少有的同学每天听得那个天昏地暗,上哪都放着听力,走路听,吃饭听,睡觉听,看似努力非常,但是效果却不理想。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听力,多精听少泛听更好。
因为英语考试中听力需要你集中注意力精听,在限定的时间内听懂内容选择出答案。
平时越习惯泛听的同学可能在考场上越会遇到走神,注意力涣散的问题。
建议同学们每天早上抽出一个时间段,40分钟到一个小时即可,安静地坐着,练习听力。
远比每天带着耳机,貌合神离的效果好。
三:无的放矢,头痛医脚相对于阅读等类型的题,听力考查的语言能力更为全面。
词汇的拼写,读音,语法,材料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等都有包含。
很多同学听不懂再听,听不懂再听,最后还是有很多地方听不懂,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信心倍受打击。
其实这时候应该停下来,看看自己听不懂究竟是在哪块上出了问题。
比如是不是单词的读音,句子的语调,或者是连读弱读爆破音等原因影响了?明确问题后,有的放矢的进行突破。
影响英语听力的几个因素及解决途径

(二)听读相关性
在母语学习中,从技能的发展顺序看,听说先于读写,即首先在大脑中建立语言的语音特征图式和其相对应的有关客观世界相互关系的图式;然后在大脑中建立语言的字符特征图式,即在听说的基础上进展到读写。当然,听读的心理活动过程要比读的心理活动过程复杂一些。在外语环境中,听读的心理活动过程与母语环境中的情况不同,其特点如下。
听并非是被动消极的,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它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过程。从外部的声音信号到内部的听觉理解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听觉器官对连续音流的感知与切分,即辨认出连续音流中的各个语句成分或片段;第二,将辨认出的句子或片段“留住”(即短时记忆),并迅速不断地与前后的其它片段相联系(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句法关系);最后,经过辨认和联系的原语句以高度简缩的形式(冗余部分被排除)形成意思并储入长时记忆,至此理解完成。
(四)听力与语言功能操练
传统的教学中,听的活动一般包括在以句型或课文为中心的综合教学中,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信息的输入,即以语篇内容为目的的听的活动明显不足。实质上,句型中围绕语言形式的听从严格意义上说并非是"真正的"听,这一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第一,语言形式的操练往往注重音素和音素群的区别和辩认,注重音位的变化,注意词与词间的语法关系等,然而,对这些知识的操练和掌握,并不一定意味着学习者能在实际使用语言中,演绎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学习者对一种新的语言的语音和音位的敏感性往往是在实际使用语言中逐渐获得的。这种敏感性的获得,不仅依靠在使用语言中演绎性地运用学过的知识,更依赖归纳性地领会和掌握相关的知识,而语言功能操练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领会和运用听觉感知知识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生注意:影响英语听力的10大因素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感到最难提高的是听力。
1、听音材料语速快,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反应不过来。在平时上课时,教师讲课的语速
都不快,特别是外教,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所讲内容,有意放慢语速,把音发得很标准、清
晰。而听力材料内容一般是按英语国家正常语速录制的,语音流畅,语速快。这使很多学生
一下适应不了,对听的内容反应不过来。
2、生词多,学生听不懂。有些学生词汇量达不到,如果听的内容生词达到8个以上,
就会对学生的听力产生很大影响。
3、对英语的语调和连读不熟悉。听力材料一般由英美本土人士朗读,他们会根据材料
内容加上自己的感情色彩,表现在语调中,这就使语调有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语言中的连
读学生最难听明白。有时是很简单的词,学生也会错误地理解成其他的词。
4、听力课上容易犯困。有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听音,闭上眼睛哪也不看,时间一长造成
犯困。
5、思想过于紧张,造成头脑不清,反而捕捉不到信息。
6、听音方法不正确,没有以句子、意群为单位,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每个单词上,造成
词与词之间不连贯。
7、中西方语言的思维不一样,语言表达的语序也不一样。
8、有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边听边翻译,如果前边的内容没理解,后边的内容又来了,速度
自然也难以跟上。
9、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了解不够,没有亲身体验,似懂非懂难以确定。
10、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时态、语态及短语反应不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