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

药剂学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
药剂学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

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习题部分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散剂:

2.粉碎:

3.临界相对湿度:

4.颗粒剂:

5.泡腾片:

6.湿法制粒:

7.干法制粒压片:

8.崩解迟缓:

9.片剂含量均匀度:

10.稀释剂:

11.崩解剂:

12.湿润剂:

13.缓释片或控释片;

14.舌下片: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A,错误的打B)

1.片剂制备过程中都必须将药物制成颗粒才能打片。( )

2.含油类药物压片时应加吸收剂,如淀粉、糖粉等。( )

3.片剂的稀释剂是用来增加体积和片重。( )

4.丙烯酸树脂Ⅱ、Ⅳ号均为理想的肠溶薄膜衣材料。( )

5.片剂中最常见的是模印片。( )

6.片剂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均可改善其润湿性。加快其崩解。( )

7.推片力是考察润滑的主要参数,推片力大,则说明润滑性差。( )

8.咀嚼片常用甘露醇作为稀释剂,通常情况下不加崩解剂。( )

9.片剂制备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流动性、压缩成型性、良好的崩解性。( )

10.片剂包糖衣的步骤:包粉衣层、包糖衣层、包有色衣层、打光。( )

三、填空题

1.一般散剂中药物,除另有规定外,均应粉碎后通过号筛,儿科或外科用散剂应通过号筛,眼用散应全部通过号筛。

2.散剂制备的混合过程中,当两组分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应采用混合法。

3.分散片的主要特点是,分散片与泡腾片处方组成的主要区别。4.片剂制备方法有、、。

5.片剂的四种基本辅料是、、、。6.包衣方法分为、、。

7.片剂制软材时对软材的质量要求是。

8.制备片剂时制颗粒的目的有、、、、、。

9.经典的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为。

10.干法制粒有压片法和二种。

11.直接压片的优点有、、、。12.全粉末压片时解决粉末流动性差的措施有、等。

13.压片过程的三要素为、、。

14.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优良辅料有、、、等。

15.淀粉可作片剂的、、。

16.不用检查崩解时限的片剂有、、、等。17.片剂的优点、、、等。18.片剂四用测定仪可测定、、、。19.片剂的松片主要通过、解决。

20.常用的片剂包衣方法有、、。21.片剂的薄膜衣可分为、、。22.流化技术在片剂制备过程的应用有、、、。

23.片剂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24.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的片剂,不再进行的检查。

25.在片剂的质量评价中,规定片剂每片标示量小于者,应检查含量均匀度;对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可不进行的检查。

26.渗透泵片的基本处方组成包括药物半透膜和等。

27.包衣片在包衣进行片重差异检查。

28.某片剂平均片重为0.5g,其重量差异限度为。

29.微晶纤维素在直接压片中,可作为、、。30.微粉硅胶常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

31.丙烯酸树脂IV号是型薄膜衣材料。

32.小剂量片剂必须测定,难溶性药物必须测定。

四、单项选择题

1.有关散剂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外用散覆盖面积大,可以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B.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较其他固体制剂更稳定

C.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

D.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2.散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是

A.物料前处理→筛分→粉碎→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B.物料前处理→粉碎→筛分→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C.物料前处理→混合→筛分→粉碎→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D.物料前处理→粉碎→筛分→分剂量→混合→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3.一般颗粒剂的制备工艺为

A.原辅料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与分级→装袋

B.原辅料混合→制湿颗粒→制软材→干燥→整粒与分级→装袋

C.原辅料混合→制湿颗粒→干燥→制软材→整粒与分级→装袋

D.原辅料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整粒与分级→干燥→装袋

4.有关片剂的正确表述是

A.El含片是专用于舌下的片剂

B.咀嚼片是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枸橼酸作为崩解剂的片剂

C.缓释片是指能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片剂

D.多层片是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枸橼酸作为崩解剂的片剂

5.压片机中直接实施压片的部分,并决定了片剂的大小、形状是

A.冲模B.调节器C.模圈D.饲料器

6.下列哪种片剂用药后可缓慢释药,维持疗效几周、几个月直至几年

A.多层片B.植入片C.包衣片D.缓释片

7.下列哪种片剂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

A.泡腾片B.分散片C.舌下片D.溶液片

8.对片剂成型的影响因素,下列哪一叙述是错误的

A.塑性较强药物受压易产生塑性变形,结合力较强,一般可压性好

B.一般物料粒度小,比表面积大,结合力小,压出片剂硬度小

C.原辅料疏水性大,水不易渗入片剂内部,崩解、溶出减慢

D.弹性大的药物,一般可压性较差

9.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的目的是改善药物的

A.可压性和流动性B.崩解性和溶出性

C.防潮性和稳定性D.润滑性和抗粘着性

10.一步制粒机可完成的工序是

A.粉碎→混合→制粒→干燥B.混合→制粒→干燥

C.过筛→制粒→混合→干燥D.过筛→制粒混合

11.湿法制粒压片制备阿司匹林片的工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粘合剂中应加入阿司匹林1%量的重酒石酸B.颗粒的干燥温度应为50℃左右C.可使用硬脂酸镁为润湿剂D.可选尼龙筛网制粒

12.主要用于片剂的填充剂是

A.羧甲基淀粉钠CMS-Na B.甲基纤维素MC C.淀粉D.乙基纤维素13.用于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的填充剂是

A.糖粉B.预胶化淀粉C.硫酸钙D.淀粉

14.CCNa在制备片剂中的作用主要是

A.吸收剂B.崩解剂C.稀释剂D.润滑剂

15.微晶纤维素为常用的片剂辅料,正确描述为

A.CMC,可作为粘合剂,且对片剂的崩解度影响小

B.MCC,可作为干燥粘合剂,且有崩解作用

C.CMS,可作为崩解剂,且不影响片剂硬度

D.HPC,可作为包衣材料和粘合剂

16.崩解剂是指

A.有助于润湿片剂的物质B.有助于片剂粘结的物质

C.有助于粉料流动的物质D.能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裂碎成细小颗粒的物质17.关于片剂崩解剂的正确叙述是

A.用淀粉作崩解剂,通常制成10%的淀粉浆应用。

B.常见的崩解剂为PVP、PVPP、CMC-Na、L-HPC

C.除特殊规定外,一般片剂的崩解时限不得超过30min。

D.崩解剂的作用是使药片吞服后在胃肠道立即崩解,以利于迅速溶出吸收发挥疗效。18.片剂辅料中的崩解剂是

A.EC B.PVPP C.微粉硅胶D.MC

19.下列哪种片剂是以碳酸氢钠与枸橼酸为崩解剂

A.泡腾片B.分散片C.缓释片D.舌下片

20.下列哪种片剂要求在21℃±1℃的水中3分钟即可崩解分散

A.泡腾片B.分散片C.舌下片D.普通片

21.以下哪一项不是片剂处方中润滑剂的作用

A.使颗粒不粘附或少粘附在冲头、冲模上B.促进片剂在胃肠道中的润湿

C.减少冲头、冲模的磨损D.增加颗粒的流动性

22.片剂处方中加入适量(1%)的微粉硅胶其作用为

A.崩解剂B.润滑剂C.抗氧剂D.助流剂

23.制片时,可用作水溶性润滑剂的高分子材料为

A.PV A B.PEC C.CAP D.PVP

24.片剂中加入过量的哪种辅料,很可能会造成片剂的崩解迟缓

A.硬脂酸镁B.聚乙二醇C.乳糖D.微晶纤维素

25.压片时以下哪个条件不是变成粘冲的原因

A.压力过大B.颗粒含水过多C.冲模表面粗糙D.润滑剂有问题26.压片时出现裂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颗粒含水量过大B.润滑剂不足C.粘合剂不足D.颗粒的硬度过大27.片剂硬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压片力太小B.崩解剂不足C.粘合剂过量D.润滑剂不足

28.压片力过大,粘合剂过量,疏水性润滑剂用量过多可能造成下列哪种片剂质量问题A.裂片B.松片C.崩解迟缓D.粘冲

29.颗粒不够干燥,润滑剂用量不足可能造成下列哪种片剂质量问题

A.裂片B.松片C.崩解迟缓D.粘冲.

30.加料斗中颗粒过多或过少可产生

31.硬脂酸镁用量过多可产生

32.环境湿度过大或颗粒不干燥可产生

33.粘合剂选择不当或黏性不足可产生

30—33答案:A.粘冲B.片重差异大C.裂片D.崩解迟缓

34.单冲压片机调节片重的方法为( )。

A.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B.调节下冲抬起的高度

C.调节上冲下降的位置D.调节上冲上升的高度

35.片剂包衣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

A.提高药物的稳定性B.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C.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D.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

36.包衣方法有

A.流化包衣法,沸腾包衣法;悬浮包衣法

B.锅包衣法,高效包衣法,埋管包衣法

C.滚转包衣法,流化包衣法,压制包衣法

D.滚转包衣法,高效包衣锅法,埋管包衣法

37.下列包糖衣顺序哪一项是正确的

A.隔离层→糖衣层→粉衣层→色衣层→打光

B.粉衣层→糖衣层→隔离层→色衣层→打光

C.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色衣层→打光

D.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衣层→打光

38.包衣时加隔离层的目的是

A.防止片芯受潮卜B.增加片剂硬度C.加速片剂崩解D.使片剂外观好39.下列辅料中哪个不能作为薄膜衣材料

A.乙基纤维素B.羟丙基甲基纤维素C.微晶纤维素D.羧甲基纤维素40.HPMCP 做片剂的何种材料

A.肠溶衣B.糖衣C.胃溶衣D.崩解剂

41.下列哪组可做肠溶衣材料

A.CAP、Eudragit L.B.HPMCP、CMC C.PVP、HPMC D.PEG、CAP 42.适合包肠溶性薄膜衣片的材料是

A.CMC B.PEG C.MCC D.CAP

43.丙烯酸树脂Ⅳ号为药用辅料,在片剂中的主要用途为

A.胃溶包衣材料B.肠胃都溶型包衣材料

C.肠溶包衣材料D.包糖衣材料

44.2005年版药典规定薄膜衣片的崩解时限为

A.15分钟内B.5分钟内C.30分钟内D.60分钟内

45.不做崩解度时限检查的为

A.速崩片B.舌下片C.咀嚼片D.泡腾片

46.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每片重0.53g左右,按药典重量差异限度应不超过

A.±3%B.±5%C.±7.5%D.±10%

47.反映难溶性药物吸收的体外指标是

A.崩解时限B.溶出度C.脆碎度D.重量差异

48.渗透泵型片剂控释的基本原理是

A.减小溶出B.减慢扩散

C.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

D.片剂膜内渗透压大于片剂膜外,将药物从细孔压出

49.片剂制备压片时的润滑剂,应在什么过程加入

A.制粒时B.药物粉碎时C.混入粘合剂或湿润剂中D.颗粒整粒50.片剂制备有关制粒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制粒时药料与辅料混合搅拌时间越长越均匀产品质量越好

B.制软材用的乙醇随含醇量增加,软材黏性降低

C.湿法混合制粒法是用快速搅拌制粒机制粒

D.流化喷雾制粒法是将混合制粒,干燥操作一步完成的新技术

51.我国药典对片重差异检查有详细规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取20片,精密称定片重并求得平均值

B.不得有2片超出限度1倍

C.片重大于或等于0.3g的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为±5%

D.超出规定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

52.关于渗透泵型控释制剂,错误的叙述为

A.渗透泵型片剂与包衣片剂很相似,只是在包衣片剂的一端用激光开一细孔,药物由细孔流出

B.渗透泵型片剂的释药速度与pH无关,在胃内与肠内的释药速度相等

C.半渗透膜的厚度、渗透性、片芯的处方、释药小孔的直径是制备渗透泵的关键D.渗透泵型片剂以零级释药,为控释制剂

53.哪种属于膜控型缓控释制剂

A.渗透泵型片B.胃内滞留片C.微孔膜包衣片D.溶蚀性骨架片

54.在下列叙述中指出错误的说法

A.湿法制粒的工序多

B.湿法制粒后可防止各成分的分离

C.湿法制粒可有效改善压缩成形性

D.湿法制粒适用于任何药物的制粒

55.在片剂的质量检查中,最能间接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情况的是

A.硬度B.溶出度C.崩解度D.含量均匀度

五、问答题

1.制备散剂时,影响混合的因素有哪些?

2.片剂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3.片剂包衣的目的何在?

4.片剂分为哪四类辅料?各举2—3例说明?

5.简述压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6.片剂崩解的机制是什么?常用哪些崩解剂?

7.压片时为什么要加润滑剂,举出常用的两种润滑剂?

8.简述湿法制粒压片的主要过程和一般要求?

9.大部分片剂制备采用制粒压片工艺,请问制粒方法有哪些?制粒过程又有何意义?10.片剂常用的包衣方法与设备有哪些?

六、处方分析与制备

写出下列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制备工艺。

1.复方阿司匹林片剂

乙酰水杨酸268g 对乙酰氨基酚136g

咖啡因33.4g 淀粉266g

淀粉糊(15%) 85g 酒石酸 2.7g

滑石粉25g 轻质液体石蜡 2.5g

2.抗酸咀嚼片

Al(OH)3(干凝胶粉) 0.3g Mg(OH)2 0.085g

甘露醇0.22g 糖粉0.1lg

5%PEG 6000(溶于50%乙醇中) 适量

硬脂酸镁0.4mg 留兰香油0.01mg

水杨酸甲酯0.13mg

3.甘菊环烃泡腾片

甘菊环烃2mg NaHC03 0.256g

糖精钠0.01g 羟丙基纤维素0.005g

乙醇适量酒石酸0.067g

蔗糖0.048g 蒸馏水适量

PEG 6000 0.002g 薄荷油0.01g

4.红霉素肠溶片

第一部分

红霉素1亿单位淀粉浆(10%) 0.01kg

淀粉0.0575kg 硬脂酸镁0.036kg

第二部分

Ⅱ号丙烯酸树脂0.028kg 蓖麻油0.0168kg

85%乙醇560ml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5.6g

5.当归浸膏片(制成1 000片)

当归浸膏262g 淀粉40g

轻质氧化镁60g 硬脂酸镁7g

滑石粉80g

6.硝酸甘油片(1 000片每片含硝酸甘油0.5mg)

乳糖88.8g 糖粉38.0g

淀粉浆适量

10%硝酸甘油乙醇溶0.6g 硬脂酸镁 1.0g

7.维生素B:片剂的处方如下(1万片用量)

维生素B2 50g 淀粉260g

糊精200g 蔗糖160g

10%淀粉浆600g 羧甲基淀粉钠10g

硬脂酸镁8g

8.尼莫地平片

尼莫地平20g 聚维酮60g

L-HPC 10g 淀粉20g

微晶纤维素180g 硬脂酸镁适量

9.硝酸异山梨酯片

硝酸异山梨酯20g 微晶纤维素19.8g

喷干乳糖59.5g 硬脂酸镁0.7g

10.维生素C片

维生素C 2.5kg 乙基纤维素(5%醇溶液) 0.45g

淀粉0.5kg 滑石粉0.12kg

硬脂酸0.05kg

七、处方设计与制备

1.现需制备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片剂,已知阿司匹林稳定性差,易水解,且二者混合物有共熔现象。请根据下边给出的辅料拟定适宜的片剂处方及制备方法。

阿司匹林,对乙酯氨基酚,淀粉,糊精,淀粉浆(5%、10%、20%),滑石粉,硬脂酸镁,轻质液状石蜡,乳糖,微晶纤维素,PEG 6000,PVP,羧甲基淀粉钠,CMC–Na,微粉硅胶,硫酸钙,磷酸氢钙。

2.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是个百年老药,近年发现其小剂量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临床上作为抗血栓药用于预防脑卒中和心肌梗死。但由于是预防用药,长期使用易诱发或加重胃肠道溃疡。请你运用所掌握的药剂学知识,根据药物的性质,设计一个新处方,选择合理的剂型和给药方式,使其符合临床用药目的并降低副作用的发生。

3.欲制备双氯酚酸钠双层片,供选择辅料如下: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淀粉钠、淀粉、乳糖、氢化蓖麻油、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交联聚维酮、明胶、乙醇。

4.制备尼卡地平骨架片,供选择的辅料如下:PVP K30、交联羧甲基淀粉钠、羧甲基淀粉钠、HPMC(K100M)、HPMC(K4M)、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滑石粉、异丙醇。

5.欲制备盐酸妥洛特罗亲水凝胶片,供选择的辅料有:海藻酸钠一钙、海藻酸钠、乙基纤维素、巴西棕榈蜡、硬脂酸、聚乙烯吡咯烷酮、乳糖、硬脂酸镁、羟丙甲纤维素。

参考答案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2.粉碎:将大块物料借助机械力破碎成适宜大小的颗粒或细粉的操作。

3.临界相对湿度: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条件下,几乎不吸湿,而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把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时的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

4.颗粒剂: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5.泡腾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所谓泡腾崩解剂是指碳酸氢钠与枸橼酸等有

机酸成对构成的混合物,遇水时,二者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片剂的崩解。6.湿法制粒:在药物粉末中加入液体粘合剂,靠粘合剂的架桥或粘结作用使粉末聚结在仪器而制备颗粒的方法。

7.干法制粒压片:将药物粉末及必要的辅料混合均匀后,用适宜的设备将期压成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然后再粉碎成适当大小的干颗粒,最后压制成片剂。

8.崩解迟缓:口服制剂超过了规定的崩解时限。

9.片剂含量均匀度:小剂量药物在每个片剂中的含量是否偏离标示量以及偏离的程度。10.稀释剂:用来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的辅料。

11.崩解剂: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裂碎成细小颗粒的物质。

12.湿润剂:某些药物粉末只需加入适当的液体就可将其本身固有的黏性诱发出来,这时所加入的液体称湿润剂。

缓释片或控释片,指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或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片剂。

13.舌下片:置于舌下能迅速溶化、药物经黏膜快速吸收而发挥全身速效作用的片剂。

二、判断题

1.B 2.A 3.A 4.B 5.B 6.A 7.A 8.A 9.A 10.B

三、填空题

1.6,7,9

2.等量递加(配研)

3.吸收快,体内生物利用度高;适于剂量较大且口服不宜吞服的制剂,泡腾片遇水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片剂迅速崩解,而分散片中多加入高效崩解剂,遇水迅速崩解形成均匀混悬液。

4.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粉末直接压片

5.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6.滚转包衣法,流化包衣法,压制包衣法

7.握之成团,轻压即散

8.改善流动性;防止各成分的离析;防止粉尘飞扬及器壁上的粘附;调整堆密度,改善溶解性能;改善片剂生产中压力的均匀传递;便于服用,携带方便。

9.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压片

10.滚压法

11.省时节能;工艺简便;工序减少;适用于湿热不稳定的药物

12.用优良的辅料;用高效旋转压片机

13.流动性;压缩成型性;润滑性

14.微晶纤维素、喷干乳糖、可压性淀粉、磷酸氢钙二水合物

15.稀释剂;崩解剂;粘合剂

16.舌下片;口含片;咀嚼片;缓控释片

17.剂量准确、成本低、服用方便

18.硬度、脆碎度、溶出度、崩解度

19.增加压力、增加粘合剂量或浓度

20.滚转包衣法、流化包衣法、压制包衣法

21.胃溶型、肠溶型、不溶型

22.混合、制粒、干燥、包衣

23.外观性状、片重差异、溶出度、含量均匀度、崩解时限

24.崩解时限

25.10mg,片重差异

26.渗透压活性材料,推动剂,释药小孔

27.后

28.±5%

29.粘合剂,崩解剂,稀释剂

30.助流剂

31.胃溶

32.含量均匀度,溶出度

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C 5.A 6.E 7.C 8.B 9.A 10.B 11.C 12.C 13.A 14.B 15.B 16.D 17.C 18.B 19.A 20.B 21.B 22.D 23.B 24.A 25.A 26.C 27.A 28.C 29.D 30.B 31.D 32.A 33. C 34.A 35.D 36.C 37.E 38.A 39.C 40.C 41.A 42.E 43.A 44.C 45.C 46.B 47.B 48.D

49.D 50.E 51.E 52.A 53.E 54.D 55.B

五、问答题

1.制备散剂时,影响混合的因素有:

(1)各组分的混合比例;

(2)各组分的密度与粒度;

(3)各组分的黏附性与带电性;

(4)含液体或易吸湿成分的混合;

(5)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2.片剂的优点和不足:

(1)运输、贮存、携带及应用方便;

(2)性状稳定,剂量准确,成本低;

(3)可以制成不同类型的片剂;

(4)常出现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方面问题;

(5)含挥发油成分时,久贮含量下降;

(6)婴、幼儿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3.片剂包衣的目的:

(1)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例如肠溶衣片;

(2)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速度;

(3)掩盖药物的苦味或不良气味;

(4)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5)防止药物的配伍变化;

(6)改善片剂的外观。

4.片剂分为以下四类辅料:

(1)稀释剂,例如淀粉、甘露醇、乳糖等;

(2)粘合剂,例如淀粉浆(8%一15%)、HPMC、PVP等;

(3)崩解剂,例如CMS—Na、干淀粉等;

(4)润滑剂,例如滑石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等

5.压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裂片和顶裂:压力分布不均及物料的压缩成型性差是裂片的主要原因。另外,颗粒中细粉太多;颗粒过干、粘合剂黏性较弱或用量不够、片剂过厚以及加压过快也可造成裂片。解决措施是使用弹性小、塑性好的辅料,从整体上提高物料的塑性,降低弹性复原率。

(2)松片:主要原因是粘合力差,压缩力不足。解决措施是增加粘合剂的量或换适合的粘合剂。

(3)粘冲:造成粘冲的原因是颗粒不够干燥、物料较易吸湿、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冲头表面锈蚀或刻字粗糙不光等。解决措施是适当干燥颗粒、加适当润滑剂等。

(4)片重差异超限:颗粒流动性不好,颗粒内的细粉太多或颗粒的大小相差悬殊,加料斗内的颗粒时多时少,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等。解决措施是根据不同情况加以解决。

(5)崩解迟缓:片剂超过了规定的崩解时限。解决措施是适当地调节压力;加适当的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

(6)溶出超限片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溶出规定量的药物。解决措施是在崩解、溶出、吸收等过程调节。

(7)片剂中药物含量不均匀:片重差异大,小剂量药物混合不均匀,可溶性成分迁移。解决措施是制合适大小的颗粒,混合均匀,采用流化床干燥等。

6.片剂崩解的机制及常用的崩解剂:

(1)崩解机制:①片剂中的可溶性成分遇水后迅速溶解,形成很多溶蚀性孔洞,致使片剂难以维持其形状而溃碎;②片剂中的可溶性成分在颗粒间形成的“固体桥”,当水分渗入片剂后,这些“固体桥”溶解,结合力消失,片剂作为一个整体就难以继续存在,从而发生崩解;③有些片剂中含有遇水可产生气体的物质,遇水后产生气体造成片剂的崩解;④崩解剂吸水后体积膨胀使片剂的结合力被瓦解,从而发生崩解;⑤润湿热:片剂吸水后,其中的某成分产生润湿热,使片剂的空气膨胀,从而造成片剂的崩解。

(2)常用的崩解剂: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泡腾崩解剂(碳酸氢钠和枸橼酸)

7.压片时加润滑剂的目的及常用的润滑剂:

(1)加润滑剂的目的:增加颗粒的流动性;防止粘冲;顺利推片等

(2)常用的润滑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等。

8.湿法制粒压片的主要过程和一般要求:

(1)制软材:主药与辅料粉碎并混合均匀后,加适量的润湿剂或粘合剂,搅拌均匀,制成松、软、黏、湿度适宜的软材;

(2)制湿颗粒:将软材通过筛网或搅拌刀等制得大小适宜、粒度均匀、近似球形的颗粒;

(3)湿颗粒的干燥:用适宜的温度、干燥到颗粒含适宜的水分以便于压片;

(4)整粒与混合:对干燥后的颗粒给予适当的整粒,使结块、粘连的颗粒散开,得到大小均匀一致的颗粒。整粒后加外加崩解剂、润滑剂混匀;

(5)压片:药物用适宜的压力,适宜的冲模压片。

9.制粒方法及制粒的目的:

(1)制粒方法:①湿法制粒:外形美观、流动性好、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形性好。如高速搅拌制粒、流化床制粒、喷雾制粒、转动制粒、挤出滚圆制粒、挤压制粒、液相中球晶制粒等;②干法制粒:常用于热敏性物料、遇水易分解的药物以及容易压缩成形的药物的制粒,方法简单、省工省时。如滚压法、大片法;③其他方法制粒。

(2)制粒的目的:①改善流动性;②防止各成分的离析;③防止粉尘飞扬及器壁上的粘附;④调整堆密度,改善溶解性能;⑤改善片剂生产中压力的均匀传递;⑥便于服用,携带方便,提高商品价值。

10.片剂常用的包衣方法与设备:

(1)包衣方法:滚转包衣法、流化包衣法、压制包衣法;

(2)锅包衣装置:倾斜包衣锅、埋管包衣锅、水平型包衣锅;转动包衣锅;流化包衣装置有流化型、喷流型、流化转动型。

六、处方分析与制备

1.复方阿司匹林片剂

乙酰水杨酸268g 主药

对乙酰氨基酚136g 主药

咖啡因33.4g 主药

淀粉266g 稀释剂

淀粉糊(15%) 85g 粘合剂

酒石酸 2.7g 稳定剂

滑石粉25g 润滑剂

轻质液状石蜡 2.5g

制备方法:将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与1/3量的淀粉混匀,加淀粉浆制软材,过16目尼龙筛制湿颗粒,干燥,干颗粒过12目筛整粒,然后此颗粒与乙酰水杨酸混合均匀,加剩余淀粉和吸附有液状石蜡的滑石粉,共同混匀,过12目尼龙筛,测定含量,压片。

2.氢氧化铝咀嚼片

A1(OH)3(干凝胶粉) 0.3g 主药

Mg(OH)20.085g 主药

甘露醇0.22g 甜味剂

糖粉0.1lg 甜味剂

5%PEG 6000(溶于50%乙醇中) 适量分散剂

硬脂酸镁0.4mg 润滑剂

留兰香油0.01mg 芳香矫味剂

水杨酸甲酯0.13mg 止痛剂

制备方法:取A1(OH)3、Mg(OH)2、甘露醇、糖粉分别粉碎、充分混合后,加人PEG 6000的醇溶液适量制软材,过14目筛,55~60℃干燥,14目筛整粒,将硬脂酸镁与留兰香油、水杨酸甲酯混合均匀加入到干颗粒中,混合10分钟,用l0mm平冲压片。因本品为咀嚼片,所以不需加崩解剂。

3.甘菊环烃泡腾片

甘菊环烃2mg 主药

NaHC03 0.256g 泡腾剂

糖精钠0.01g 稀释剂、矫味剂

羟丙基纤维素0.005g 粘合剂

乙醇适量

酒石酸0.067g 泡腾剂

蔗糖0.408g 稀释剂、矫味剂

蒸馏水适量

PEG6000 0.002g 润滑剂

薄荷油0.01g 芳香矫味剂

制备方法:取甘菊环烃与糖精钠粉碎混合,再与NaHCO3,和部分糖粉以等体积递增配研法混匀。另取羟丙基纤维素加乙醇润湿,再加水使之溶胀制成胶浆加入上述混合粉中适量制软材,过16目筛制颗粒于50℃干燥;另取酒石酸与蔗糖粉碎后加入羟丙基纤维素作粘合剂,制软材、制颗粒,干燥,整粒后,加入PEG6000薄荷油混合过18目筛,压片,检查,包装。

4.红霉紊肠溶片

第一部分

红霉素1亿单位主药

淀粉浆(10%) 0.01kg 粘合剂

淀粉0.0575kg 稀释剂

硬脂酸镁0.0036kg 润滑剂

Ⅱ号丙烯酸树脂0.028kg 肠溶衣材料

蓖麻油0.0168kg 增塑剂

85%乙醇560ml 溶剂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5.6g 增塑剂

制备方法:(1)将红霉素、淀粉混匀,将淀粉浆制软材,过筛制湿颗粒,干燥,过筛整粒,加硬脂酸镁混匀,测定颗粒含量,压素片。

(2)Ⅱ号丙烯酸树脂用无水乙醇浸泡过夜,加蓖麻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搅拌均匀,喷雾包衣。

5.当归浸膏片(制成1 000片)

当归浸膏262g 主药

淀粉40g 稀释剂

轻质氧化镁60g 稀释剂

硬脂酸镁7g 润滑剂

滑石粉60g 稀释剂

滑石粉20g 润滑剂

制备方法:将浸膏加热至60一70%,搅拌使溶化,将轻质氧化镁、滑石粉(60g)及淀粉依次加人混匀,铺在烘盘上,60%以下干燥至含水量3%以下。然后将烘干的片或块状物粉碎成14目以下的颗粒,最后加入硬脂酸镁、滑石粉(20g)混匀,过12目筛整粒,压片,质检,包糖衣。

6.硝酸甘油片(1 000片每片含硝酸甘油0.5mg)

乳糖88.8g 稀释剂

糖粉38.0g 稀释剂

淀粉浆适量粘合剂

10%硝酸甘油乙醇溶液0.6g 主药

硬脂酸镁 1.0g 润滑剂

制备方法:首先制备空白颗粒,然后将硝酸甘油制成10%的乙醇溶液,拌于空白颗粒的细粉中,过筛,干燥,再与事先制成的空白颗粒及硬脂酸镁混匀,压片。

7.维生素B2片剂的处方如下(1万片用量)

维生素B250g 主药

淀粉260g 稀释剂

糊精200g 稀释剂

蔗糖160g 稀释剂

10%淀粉浆600g 粘合剂

羧甲基淀粉钠l0g 崩解剂

硬脂酸镁8g 润滑剂

制备方法:将维生素B:、淀粉、糊精、蔗糖混匀,加10%淀粉浆制软材,过筛制湿颗粒,干燥,过筛整粒,加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混匀,测定颗粒含量,压片。

8.尼莫地平片

尼莫地平20g 主药

聚维酮60g 粘合剂

L—HPC 10g 崩解剂

淀粉20g 崩解剂、稀释剂

微晶纤维素180g 稀释剂

硬脂酸镁适量润滑剂

制备方法:称取尼莫地平及聚维酮,加入适量乙醇使溶解;再加入淀粉及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烘干,粉碎成16~18目的颗粒,加入硬脂酸镁,,压片,即得。

9.硝酸异山梨酯片

硝酸异山梨酯20g 主药

微晶纤维素19.8g 稀释剂、粘合剂

喷干乳糖59.5g 稀释剂

硬脂酸镁0.7g 润滑剂

制备方法:将硝酸异山梨酯、微晶纤维素、喷干乳糖混匀,加硬脂酸镁混匀,直接压片。

10.维生素C片

维生素C 2.5kg 主药

乙基纤维素(5%醇溶液) 0.45g 粘合剂

淀粉0.5kg 稀释剂

滑石粉0.12kg 润滑剂

硬脂酸0.05kg 润滑剂

制备方法:维生素C用乙基纤维素醇溶液润湿,过筛制粒,50℃干燥,加硬脂酸,过筛整粒,再加淀粉、滑石粉,混合,压片。

七、处方设计与制备

1.乙酰水杨酸与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片剂

处方:

乙酰水杨酸200g 主药

对乙酰氨基酚300g 主药

淀粉200g 稀释剂

淀粉浆(10%) 适量粘合剂

滑石粉0.7g 润滑剂

轻质液状石蜡 2.5g 吸附剂

制备方法:将对乙酰氨基酚与1/3量淀粉混匀,加淀粉浆制软材,过14目尼龙筛制湿颗粒,干燥,过12目尼龙筛整粒,此颗粒与乙酰水杨酸混匀,加剩余淀粉、吸附轻质液状石

蜡的滑石粉,共同混匀,过12目尼龙筛,含量测定,压片。

2.考虑将其制成肠溶片

片芯处方:

乙酰水杨酸25g 主药

淀粉32g 稀释剂

L-HPC 4g 崩解剂

10%淀粉浆适量粘合剂

滑石粉0.6g 润滑剂

包衣液处方:

丙烯酸树脂Ⅱ号10g 肠溶衣材料

蓖麻油2g 增塑剂

滑石粉q.s抗粘剂

95%乙醇加至200ml 溶剂

制备方法:

素片制备:将阿司匹林过80目筛,与淀粉混匀,加淀粉浆制成软材,用14目筛制粒,置70℃干燥后于12目筛整粒,加入滑石粉混匀后,压片,得素片;

片剂包衣:按处方量配制好包衣液后,设置仪器参数,将包衣液参数喷入放置了素片的包衣锅中,待一定时间后将包好衣的片剂取出即得。

3.双氯酚酸钠双层片

处方:

(1)速释颗粒

双氯酚酸钠50g

聚乙烯吡咯烷酮10g

羧甲基淀粉钠20g

乳糖10g

玉米淀粉20g

(2) 缓释颗粒

双氯酚酸钠150g

氢化蓖麻油120g

乙基纤维素40g

制备方法:

(1)速释颗粒:将药物与辅料混匀,用95%乙醇20ml制粒,干燥,过16目筛整粒;

(2)缓释颗粒:将药物与辅料混匀,用95%7,醇90ml制粒,干燥,过16目筛整粒;将速释、缓释两种颗粒充分混匀,压片。

4.尼卡地平骨架片

处方:

尼卡地平8.6g

PVP K30 1 7.1g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34.8g

HPMC(K100M) 8.0g

微晶纤维素31.0g

硬脂酸镁0.5g

制备方法:PVP K30溶于异丙醇中,加尼莫地平溶解,将此溶液吸附于羧甲基淀粉钠上,蒸去溶剂,制颗粒,与HPMC(K100M)、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混匀,压片。

5.盐酸妥洛特罗亲水凝胶片

处方:

盐酸妥洛特罗4mg

海藻酸钠一钙200mg

海藻酸钠200mg

聚乙烯吡咯烷酮30mg

乳糖206mg

硬脂酸镁5mg

制备方法:将盐酸妥洛特罗、海藻酸钠、海藻酸钠一钙、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乳糖混匀,加水制湿颗粒,干燥,过筛整粒,加硬脂酸镁,混匀,压片。

药剂学第五章固体制剂2

第十二章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 习题部分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胶囊剂: 2.滴丸剂: 3.膜剂: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A,错误的打B) 1.胶囊剂可使液态药物的剂型固体化。( ) 2.胶囊剂填充的药物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 3.胶囊剂中若填充易风化的药物,可使囊壁软化;若填充易潮解的药物,可使囊壁脆裂。( ) 4.生产空胶囊的环境洁净度应达100 000级,温度10~25℃,相对湿度45%~55%。( ) 5.软胶囊囊壁由明胶、甘油、水三者所组成。( ) 6.软胶囊中的液态药物pH以2.5~7.5为宜,否则易使明胶水解或变性。( ) 7.滴丸剂常用基质分为水溶性基质、脂溶性基质和乳剂性基质三大类。( ) 8.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优点。( ) 9.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乙二醇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 10.膜剂制备可采用匀浆法、热熔法和复合制膜法。( ) 11.胶囊剂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 ) 12.含油量高的药物或液态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 13.由于胶囊壳主要含水性明胶,因此,填充的药物不能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 14.生产空胶囊的环境洁净度应达10 000级,温度l0~25%,相对湿度35%~45%。( ) 15.硬质胶囊壳或软质胶囊壳主要由明胶、甘油和水组成。( ) 16.胶囊剂不能延缓药物的释放,也不具备定位释药作用。( ) 17.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制成胶囊剂有利于掩盖其臭味,并减少刺激性。( ) 18.易风干、易潮解的药物制成胶囊剂,利于提高药物稳定性。( ) 19.软胶囊囊壁的组成通常是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1。( ) 20.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 ) 21.膜剂制备可采用匀浆法、热塑法和复合制膜法。( ) 三、填空题 1.硬质胶囊壳或软质胶囊壳主要由、、组成。 2.胶囊剂中充填的药物不能是或,也不能充填易或易的药物。 3.硬胶囊剂的制备分为的制备,制备与,等过程。 4.软胶囊常采用法和法制备。 5.A型明胶的等电点为pH ,B型明胶的等电点为pH 。 6.制备空胶囊时常加入、、、等增塑剂。 7.硬质胶囊壳主要由、、组成外,制备时一般还需加入、等,根据需要还可加入与。

药剂学名词解释

药剂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 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 剂型:是把药物加工制成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方式。 3. 制剂:根据药典和颁布标准,将药物制成适合于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药剂。 4. 首过效应:某些药物口服后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而经受灭活代谢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 减少、药效降低效应。 5.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撰,并 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6. 处方:指医疗和生产部门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有法定处方、协定处方、医师 处方和秘方之分。 7. 处方药:必须凭职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调配、购买,并在医生的指导下 使用的药物=品。 8. 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借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 用的药品。 9.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0. GLP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11. 临界相对湿度: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 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一般把这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叫临界相对湿度。12. 分配系数:物质在两种不相混的溶剂中平衡时的浓度比。不同的物质在同一对溶剂中的 分配系数不同,可利用该原理对物质分离纯化。 13.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量和速率,用F表示,F=(A/D) X100% A为进入体循环的量,D为口服剂量。 14. 新药: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及已生产的药品中:(1)增加新的适应症(2)改变给药途 径(3)改变剂型。 15. 药品注册: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 对拟上市销售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

药剂学-半固体制剂复习指南.

第十三章半固体制剂 学习要点 一、软膏剂 (一)概述 1. 定义: 软膏剂(ointments)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乳膏剂(creams)系指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状液型基质中形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糊剂(pasters)系指大量的固体粉末(>25%)均匀地分散在适宜的基质中所组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2. 临床应用: (1) 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局部治疗作用; (2) 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3. 软膏的质量要求:均匀细腻,无糙感;稠度适当,易涂布;性质稳定,无变质;安全有效,不刺激;卫生合格,无过敏;损伤皮肤,先灭菌。 4. 组成:药物、基质(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乳膏基质)、附加剂。 (二)软膏剂基质 1. 油脂性基质 (1) 特点:润滑无刺激,油膜促水合,配伍稳定好,细菌不易生,油腻不易洗,释药性能差。 (2) 品种: 1) 凡士林:黄白两种,仅能吸水5%,不适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患处,但加入适量羊毛脂、胆固醇可增加其吸水性。 2) 石蜡与液状石蜡:常用于调节基质稠度或乳剂型基质的油相。 3) 羊毛脂:可吸收两倍量的水,因粘性太大较少单用,常与凡士林合用。 4) 蜂蜡与鲸蜡:一定的表面活性作用,在O/W型乳化剂基质中起稳定作用,常用于调节稠度或增加其稳定性 5) 二甲基硅油:又称硅酮,润滑作用好易于涂布,常与其他基质合用,做

为乳膏剂的润滑剂。但对眼睛刺激性大,不能用作眼膏基质。 2. 水溶性基质: (1) 特点:无油腻易洗除、释药快、能与渗出液混合、可用于糜烂性创面。 (2) 品种: 聚乙二醇:固体PEG与液体PEG适当比例混合可得半固体的软膏基质,可调节稠度。但对皮肤润滑性差,久用引起皮肤干燥,对季胺盐类及羟苯酯类等有配伍变化。 3. 乳膏基质: (1) 特点:稠度适宜易涂布、油水混合易清洗、渗透皮肤能力强;水不稳定药物不适用,分泌物多的皮肤病不可用。 (2) 组成:油相、水相和乳化剂。(提示:油相基质大多是固体或半固体,注意和乳剂的区别) 油相基质:硬脂酸、石蜡、液体石蜡、凡士林、蜂蜡、高级脂肪醇、植物油等。 乳化剂:皂类、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酸山梨坦(司盘类)、聚山梨酯(吐温类)、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卖泽类)、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苄泽类)等。 其他:保湿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防腐剂(羟苯酯类、氯甲酚、三氯叔丁醇等)。 (三)软膏剂的处方设计 1. 药物性质: lg P≥1,分子量<500,容易透过角质层;lg P≥3,皮肤驻留性好。 2. 基质选择: 表13-1 基质类型的选择原则 皮肤生理病理状况适宜基质只起皮肤表面保护与润滑作用油脂性基质 皮脂溢出性皮炎、痤疮等水溶性基质或O/W型乳膏基质急性而多量渗出液的皮肤疾患水溶性基质 皮肤炎症、真菌感染等皮肤病乳膏基质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 原则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一、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给药途径及剂型确定后,针对药物的基本性质及制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重要的工作就是选择适宜辅料和工艺将其制备成质量可靠和病人应用方便的药物制剂。药物制剂直接用于病人,无论经哪个途径用药,都应把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稍有不慎,轻则迨误疾病治疗,重则给病人将带来生命危害,同时也将给生产厂家带来不可估量的信誉损失和经济损失。药品的质量构成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顺应性。此外,对于制剂的设计者和生产者,制剂的生产成本和药品的价格也应是考虑的因素之一。 1、安全性 药物制剂的安全性问题来源于药物本身,也与药物剂型与制剂的设计有关。任何药物在对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有些药物在口服给药时毒副作用不明显,但在注射给药时可能产生剌激性或毒副作用。例如布洛芬、诺氟沙星的口服制剂安全有效,但在设计成肌肉注射液时却出现了严重剌激性。一些药物在规定的剂量范围内的毒副作用不明显,但在超剂量用药或制剂设计不合理使药物吸收过快时产生严重后果,这类情况对于象茶碱、洋地黄、地高辛、苯妥英钠等治疗指数较小、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都很强的药物更需要引起注意,临床上要求对这类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就是为了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对于药物制剂的设计者来说,必须充分了解用药目的、药物的药理、药效、毒理和药动学性质以确定给药途径、剂型及剂量。应该注意,在某些药物的新剂型及新制剂设计过程中,由于改变了剂型、采用新辅料或新工艺而提高了药物的吸收及生物利用度时,需要对制剂的剂量以及适应症予以重新审查或修正,对于毒性很大的药物或治疗指数小的药物一般不制备成缓释制剂、也不采用微粉化工艺加速其溶解。 2、有效性

药剂学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

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习题部分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散剂: 2.粉碎: 3.临界相对湿度: 4.颗粒剂: 5.泡腾片: 6.湿法制粒: 7.干法制粒压片: 8.崩解迟缓: 9.片剂含量均匀度: 10.稀释剂: 11.崩解剂: 12.湿润剂: 13.缓释片或控释片; 14.舌下片: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A,错误的打B) 1.片剂制备过程中都必须将药物制成颗粒才能打片。( ) 2.含油类药物压片时应加吸收剂,如淀粉、糖粉等。

( ) 3.片剂的稀释剂是用来增加体积和片重。( ) 4.丙烯酸树脂Ⅱ、Ⅳ号均为理想的肠溶薄膜衣材料。( ) 5.片剂中最常见的是模印片。( ) 6.片剂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均可改善其润湿性。加快其崩解。( ) 7.推片力是考察润滑的主要参数,推片力大,则说明润滑性差。( ) 8.咀嚼片常用甘露醇作为稀释剂,通常情况下不加崩解剂。( ) 9.片剂制备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流动性、压缩成型性、良好的崩解性。( ) 10.片剂包糖衣的步骤:包粉衣层、包糖衣层、包有色衣层、打光。( ) 三、填空题 1.一般散剂中药物,除另有规定外,均应粉碎后通过号筛,儿科或外科用散剂应通过号筛,眼用散应全部通过号筛。 2.散剂制备的混合过程中,当两组分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应采用混合法。

3.分散片的主要特点是,分散片与泡腾片处方组成的主要区别。 4.片剂制备方法有、、。 5.片剂的四种基本辅料是、、、 。 6.包衣方法分为、、。7.片剂制软材时对软材的质量要求是。 8.制备片剂时制颗粒的目的有、、、 、、。 9.经典的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为。 10.干法制粒有压片法和二种。11.直接压片的优点有、、、

第十二章 缓释、控释制剂

第十二章缓释、控释制剂 【大纲解读】 【考题预测】2分左右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1.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目的的制剂。一般应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次数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 2.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以设定速度释放药物的制剂。一般在规定的介质中,按要求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次数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地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

3.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 (1)减少服药次数,使用方便,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 (2)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少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3)减少用药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经典真题】 (A型题) 缓、控释制剂不包括下列哪种 A.分散片 B.胃内漂浮片 C.渗透泵片 D.骨架片 E.植入剂 [答疑编号911120101] 答案:A (X型题) 下列哪些属缓、控释制剂 A.胃内滞留片 B.植入剂 C.分散片 D.骨架片

E.渗透泵片 [答疑编号911120102] 答案:ABDE 二、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设计 (一)影响口服缓释、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因素 (1)剂量大小:口服单剂量在0.5~1.0g对缓释制剂仍适用,治疗指数窄的药物设计成缓释制剂应注意剂量与毒副作用。 (2)pKa、解离度和水溶性:非解离型、脂溶性大的药物易通过脂质生物膜,应注意消化道pH对药物释放的影响。溶解度<0.01mg/ml,本身具有缓释作用。设计缓释制剂时药物溶解度<0.1mg/ml不适宜。 (3)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大的,在机体内滞留时间长。油、水分配系数小时,不易透过脂质膜,故油、水分配系数应适中。 【精要素记】亲水亲油平衡值,油水分配系数 (4)稳定性:不稳定药物制成固体制剂较好 2.生物因素 (1)生物半衰期:24h<t1/2<1h不宜制成缓释制剂,t1/2>24h的药物本身就具有缓释作用。 (2)吸收:吸收的半衰期应控制3~4h的药物,否则不利于吸收。 (3)代谢:吸收前有代谢的药物,不适宜制成缓释制剂,如要制成缓释制剂,需加入代谢的抑制剂。 (二)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1.药物选择 (1)t1/2=2~8h适宜;12h<t1/2<1h,不适宜制成该类制剂 (2)剂量很大、药效很激烈、溶解吸收很差、剂量需精密调节的药物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 【经典真题】 (X型题) 适合制成缓释或控释制剂的药物有 A.硝酸甘油 B.苯妥英钠 C.地高辛 D.茶碱 E.盐酸地尔硫 [答疑编号911120103] 答案:DE 2.设计要求 (1)生物利用度:缓控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应为普通制剂的80~120% (2)峰谷浓度比:稳定时,峰、谷浓度应小于或等于普通制剂。 (3)缓释、控释制剂的剂量计算 一般可根据经验,参考该药物普通制剂的剂量换算。如:某普通制剂每日三次,每次100, 若制成每日一次的缓控释制剂,一次剂量可为300。也可采用药物动力学的方法计算。 (4)缓(控)释制剂的辅料 1)阻滞剂 ①疏水物质:脂肪、蜂蜡、巴西棕榈蜡、氢化植物油、硬脂醇等可延滞水溶性药物的溶解,释放,主

药剂学第十三章半固体制剂

第十三章半固体制剂 习题部分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软膏剂 2.乳膏剂 3.栓剂 4.置换价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软膏剂就是一种由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固体制剂。( ) 2.软膏剂就是一种由药物与基质组成的半固体制剂,可外用或内服。( ) 3.乳膏剂就是指用乳剂型基质制成的软膏剂。( ) 4.软膏与栓剂都就是半固体制剂。( ) 5.软膏剂就是一种可以起局部治疗作用,也可以起全身治疗作用的半固体制剂。( ) 6.软膏剂的类型按照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与乳剂型三类。( ) 7.软膏剂也属于灭菌制剂,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制备。( ) 8.常用的软膏剂基质主要有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及亲水性基质。( ) 9.凡士林又称软石蜡,分黄、白两种,后者经漂白处理。( ) 10.凡士林基质软膏适用于多量渗出液的患处。( ) 11.石蜡与液状石蜡为饱与烃混合物,常用于调节凡士林基质的稠度。( ) 12.油脂性软膏基质中加入适量的羊毛脂可改善基质的吸水性。( ) 13.无水羊毛脂与含水羊毛脂的区别主要在于含水量不同。( ) 14.乳剂性软膏基质与乳剂一样均由植物油、水与乳化剂组成。( )’ 15.乳剂型基质含水量较高,因此无需加保湿剂。( ) 16.用一价皂乳化剂易形成O/W型乳剂型基质。( ) 17.新生皂反应的碱性物质对乳剂型基质的性质影响很大,新生钠皂形成的基质较硬,钾皂能形成较软的基质。( ) 18.新生多价皂形成的W/O型乳剂型基质通常较一价皂形成的O/W型基质稳定。( ) 19.十二烷基硫酸钠就是阴离子乳化剂,忌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用。( ) 20.脂肪酸山梨坦与聚山梨酯均属于非离子型乳化剂,可单独使用,也可合用以调节HLB值。( ) 21.平平加O就是以十八(烯)醇聚乙二醇-800醚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属于W/O型乳化剂。( ) 22.乳化剂OP就是以聚氧乙烯(20)月桂醚为主的烷基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为非离子 O/W型乳化剂。( ) 23.水溶性基质就是由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 ) 24.油脂性基质的软膏主要采用研磨法与熔融法制备。( ) 25.半固体状油脂性基质必须先加温熔化后,再与药物混合。( ) 26.软膏剂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药物的含量、软膏剂性状、刺激性、稳定性等。( ) 27.眼膏剂就是指供眼用的灭菌软膏。( ) 28.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眼膏剂应灭菌或无菌操作,且不添加抑菌剂。( ) 29.凝胶剂有单相凝胶与双相凝胶之分,前者如甘油明胶,后者如氢氧化铝凝胶。( ) 30.水性凝胶由于黏滞度小有利于水溶性药物的释放。( ) 31.卡波姆系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商品名为卡波普。( ) 32.纤维素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可在热水中溶解形成凝胶剂。( )

最新药剂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名词解释 1、药剂学(Pharmaceuticals)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药典(Pharmacopoeia)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3、处方药(prescription drug)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能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可以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 4、非处方药(nonprescription drug) 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5、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6、助溶剂(hydrotropy agent) 多为低分子化合物,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复盐或分子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溶解度。 7、潜溶剂(cosolvent) 系指能形成氢键的混合溶剂。(P23)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而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叫做潜溶(cosolvency),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8、酊剂(tincture) 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或浸膏溶解稀释制成,可供内服或外用。(P149) 9、芳香水剂(aromatic waters) 指芳香挥发性药物(多半为挥发油)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P147) 10、絮凝(flocculation) 混悬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P153) 在一定条件下,微粒表面带有同种电荷时粒子间产生排斥力,而且双电层越厚,则排斥力越大,微粒越稳定。如在微粒分散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电解质,离子选择性地被吸附于微粒表面,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而降低表面带电量及双电层厚度,使微粒贱的斥力下降,颗粒聚集而形成絮状物,但振要后可重新分散均匀。将这种现象叫做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絮凝剂。 11、反絮凝(deflocculation)

药剂学第五章固体制剂2讲课教案

药剂学第五章固体制 剂2

第十二章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 习题部分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胶囊剂: 2.滴丸剂: 3.膜剂: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A,错误的打B) 1.胶囊剂可使液态药物的剂型固体化。( ) 2.胶囊剂填充的药物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 3.胶囊剂中若填充易风化的药物,可使囊壁软化;若填充易潮解的药物,可使囊壁 脆裂。( ) 4.生产空胶囊的环境洁净度应达100 000级,温度10~25℃,相对湿度45%~ 55%。( ) 5.软胶囊囊壁由明胶、甘油、水三者所组成。( ) 6.软胶囊中的液态药物pH以2.5~7.5为宜,否则易使明胶水解或变性。( ) 7.滴丸剂常用基质分为水溶性基质、脂溶性基质和乳剂性基质三大类。( ) 8.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优点。( ) 9.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乙二醇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 10.膜剂制备可采用匀浆法、热熔法和复合制膜法。( )

11.胶囊剂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 ) 12.含油量高的药物或液态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 13.由于胶囊壳主要含水性明胶,因此,填充的药物不能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 14.生产空胶囊的环境洁净度应达10 000级,温度l0~25%,相对湿度35%~ 45%。( ) 15.硬质胶囊壳或软质胶囊壳主要由明胶、甘油和水组成。( ) 16.胶囊剂不能延缓药物的释放,也不具备定位释药作用。( ) 17.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制成胶囊剂有利于掩盖其臭味,并减少刺激性。( ) 18.易风干、易潮解的药物制成胶囊剂,利于提高药物稳定性。( ) 19.软胶囊囊壁的组成通常是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1。( ) 20.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 物。( ) 21.膜剂制备可采用匀浆法、热塑法和复合制膜法。( ) 三、填空题 1.硬质胶囊壳或软质胶囊壳主要由、、组成。 2.胶囊剂中充填的药物不能是或,也不能充填易或易的 药物。 3.硬胶囊剂的制备分为的制备,制备与,等过程。

固体制剂常用辅料总结

固体制剂常用辅料 一固体制剂分类 1.散剂(Powders)也称粉剂,系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 剂。供内服或外用。一般可用以下三种方法对散剂进行分类:1、按组成药味的多少,可分 为单散剂与复散剂;2、按剂量情况,可分为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3、按用途,可分为溶 液散、煮散、吹散、内服散、外用散等。 这种古老的传统固体剂型,在化学药品中应用不多,但在中药制剂中仍有一定的应用。这是因为散剂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2、外用覆盖面大,具保护、收敛等作用;3、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小儿服用;4、储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医源资料库》:散剂,药物剂型之一。药物研成粉末为散。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粗 末加水煮服;细末用白汤、茶、米汤或酒调服。外用:研成极细末,撒于患处,或用酒、醋、蜜等调敷于患处。 早在《黄帝内经》就有散剂治疗疾病的记载。由于散剂表面积较大,具有易分散、便于吸收、奏效较快的特点,至今仍是中医常用的治疗剂型。散剂制法简单,当不便服用丸、片、胶囊 等剂型时,均可改用散剂。散剂可分为内服散和外用散两种。内服散又可分为煮散(是中药特有的剂型之一,粉末较一般散剂为粗,不直接吞服而采用酒浸或煎汤的方式煎制,服时有连渣吞服者,有去渣服汤者,视处方具体规定而异。如银翘散、五积散等)、一般散(如平 胃散)两种,外用散剂,又可分为撒布散(如桃花散)、吹入散(如锡类散)、眼用散(如 八宝眼散)及牙用散(如牙疼散)等。 2.颗粒剂(Granules)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颗粒 剂可分为可溶颗粒(通俗为颗粒)、混悬颗粒剂、泡腾颗粒、肠溶颗粒、缓释颗粒和控释颗粒等,若粒径在105-500微米范围内,又称为细粒剂。其主要特点是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 冲入水中饮入,应用和携带比较方便,溶出和吸收速度较快。 3.片剂是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也有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阴道片、速释或缓释或控 释片与肠溶片等。

药剂学 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一、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给药途径及剂型确定后,针对药物的基本性质及制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重要的工作就是选择适宜辅料和工艺将其制备成质量可靠和病人应用方便的药物制剂。药物制剂直接用于病人,无论经哪个途径用药,都应把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稍有不慎,轻则迨误疾病治疗,重则给病人将带来生命危害,同时也将给生产厂家带来不可估量的信誉损失和经济损失。药品的质量构成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顺应性。此外,对于制剂的设计者和生产者,制剂的生产成本和药品的价格也应是考虑的因素之一。 1、安全性 药物制剂的安全性问题来源于药物本身,也与药物剂型与制剂的设计有关。任何药物在对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有些药物在口服给药时毒副作用不明显,但在注射给药时可能产生剌激性或毒副作用。例如布洛芬、诺氟沙星的口服制剂安全有效,但在设计成肌肉注射液时却出现了严重剌激性。一些药物在规定的剂量范围内的毒副作用不明显,但在超剂量用药或制剂设计不合理使药物吸收过快时产生严重后果,这类情况对于象茶碱、洋地黄、地高辛、苯妥英钠等治疗指数较小、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都很强的药物更需要引起注意,临床上要求对这类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就是为了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对于药物制剂的设计者来说,必须充分了解用药目的、药物的药理、药效、毒理和药动学性质以确定给药途径、剂型及剂量。应该注意,在某些药物的新剂型及新制剂设计过程中,由于改变了剂型、采用新辅料或新工艺而提高了药物的吸收及生物利用度时,需要对制剂的剂量以及适应症予以重新审查或修正,对于毒性很大的药物或治疗指数小的药物一般不制备成缓释制剂、也不采用微粉化工艺加速其溶解。 2、有效性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习题 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 A、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B、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C、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 D、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E、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既可以经胃肠道给药又可以经非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 A.合剂 B.胶囊剂 C.气雾剂 D.溶液剂 E.注射剂 3.靶向制剂属于() A.第一代制剂 B.第二代制剂 C.第三代制剂 D.第四代制剂 E.第五代制剂 4.药剂学的研究不涉及的学科() A.数学 B.化学 C.经济学 D.生物学 E.微生物学 5.注射剂中不属于处方设计的有() A.加水量 B.是否加入抗氧剂 C. pH如何调节 D.药物水溶性好坏 E.药物的粉碎方法 6.哪一项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A.溶液剂 B.气雾剂 C.片剂 D.乳剂 E.散剂 7.关于临床药学研究内容不正确的是() A.临床用制剂和处方的研究 B.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 C.药物制剂的临床研究和评价 D.药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E.药剂质量的临床监控 8.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 A.药品 B.方剂 C.制剂 D.成药 E.以上均不是 9.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C、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 D、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 E、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麦迪霉素片、尼莫地平片等均为片剂剂型 10.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胶剂为液体剂型 B、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 C、栓剂为半固体剂型 D、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 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医疗药品管理】第十二章药物制剂分析

第十二章药物制剂分析 基本要求 掌握片剂、注射剂、胶囊剂、颗粒剂和软膏剂的一般检查项目和特殊检查项目;制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熟悉常用附加剂对含量测定的干扰和排除方法。 了解复方制剂的分析。 第一节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1.方法:制剂分析是利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甚至微生物测定方法,对不同剂型的药物制剂进行分析,以检验被检测的制剂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的要求。 2.区别:制剂除含主药外,还含有赋形剂、稀释剂和附加剂(包括稳定剂、抗氧剂、防腐剂和着色剂等),这些附加成分的存在,常常会影响主药的测定,致使制剂分析复杂化。 3.检查:通常是符合药物规定要求的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制备而成的。因此,在制剂分析中对所有原料所做过的检查项目,不必重复。制剂中如需进行杂质检查,主要来源于制剂中原料药物的化学变化和制剂的制备过程。 4.制剂特殊检查:除对某些不稳定的药物制剂需增加必要的检查项目外,一般对小剂量片剂(或胶囊)等需检查均匀度;对具有某种物理特性的片剂(或胶囊)需检查溶出度;对某些特殊制剂(缓释、控释剂肠溶制剂)需检查释放度等等,以保证药物的有效、合理及安全。

5.与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的区别:专属性和灵敏度要求更高。(考虑性质、含量以及赋形剂、附加剂的影响;同时考虑复方制剂中其他成分的影响)。 6.计算:按标示量计算的百分含量表示,而不采用原料药的百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1)采用滴定分析时,含量测定结果用下式进行计算: (1)片剂: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W 测×W/n//W 样 ×S 标 ×100% 式中,W 测为采用某种滴定方法测得的量(g);W n /n为平均片(胶囊)重(g/ 片),W 样为称取样品量(g);n为所称取片(胶囊)的个数;S 标 为标示量(g/ 片) (2)注射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W 测 /V×S×100% 式中V准确量取样品的体积(ml);W 测 为采用某种滴定方法测得V(ml)样品中被测组分的量(mg);S为标示量(mg/ml)。 2)采用分光光度法时,含量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1)片剂含量测定结果计算: 相当标示量的百分含量=A×D×V×(W n /n)/E1% 1cm ×100×W 样 ×S 标 ×100% 式中,A为测得的吸收度;E1% 1cm 为吸收系数;D为稀释系数;W 样 为称取样品 量(g);V为将样品W 样溶解成准确的体积(ml);S 标 为标示量(g/片); (2)注射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相当标示量的百分含量=A×D×10//E1% 1cm ×S 标 ×100% 式中各符号均同上式中所示(mg/ml)。

药剂学名词解释-四合一

1 绪论 1.Pharmaceutics (Pharmacy) 药剂学: 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Dosage forms剂型: 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形式,就叫做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药物制剂: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物或者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 4.DDS 指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不同于普通剂型的各种新型的给药形式和方法 5.Pharmacopoeia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著,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6.Formulation生产处方:是制剂生产或者调配的重要书面文件,是配料和成本核算的依据,包括药物,用量,配制方法以及工艺等内容。 7.Prescription医师处方: 医生对病人用药的重要书面文件,包括药品的种类,数量和用法。 8.Prescritption (Ethical) drug 处方药: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9.OTC非处方药: 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液体制剂 10.Liquid preparations液体制剂: 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供内服或外用 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11.Solubilizer增溶剂: 指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Solubilization增溶: 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12.Hydrotropy agents助溶剂: 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13.Cosolvents 潜溶剂: 使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混合溶剂cosolvency 潜溶: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某一比例时药物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现象 14.Solutions溶液剂: 指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15.Aromatic waters芳香水剂: 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16.Syrups 糖浆剂:指含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17.Tinctures 酊剂: 指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18.Spirits醑剂: 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19.Glycerins 甘油剂: 指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20.Paints 涂剂: 用纱布、棉花蘸取后涂搽皮肤,口或喉部黏膜的液体制剂21.Sols溶胶剂: 指固体药物微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状态的液体制剂,又称疏水胶体溶液,属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22.Suspensions混悬剂: 指难溶性固体微粒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23.Flocculating agents 絮凝剂: 使混悬微粒絮凝时加入的电解质或使混悬剂产生絮凝作用的附加剂 24.Emulsions 乳剂: 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25.Emulsifying agents/Emulsifier:乳化剂: 能显著降低油水两相表面张力并能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的物质26.Liniments搽剂:指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用的液体制剂 27.Lotions洗剂:指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28.Nasal drops滴鼻剂:专供滴入鼻腔内使用的液体制剂29.Ear drops 滴耳剂:供滴入耳腔内的外用液体制剂30.Gargles 含漱剂:指用于喉咙,口腔清洗的液体制剂31.Drop dentifrices 滴牙剂:指用于局部牙孔的液体制剂32.mixtures /mists合剂:指以水为溶剂含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药物成分的内服液体制剂。

第十二章 药物制剂分析

第十二章药物制剂分析 一、最佳选择题(从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方法中不用于排除亚硫酸钠对注射剂检查干扰的是( ) A.加入甲醛 B.用有机溶剂提取后测定 C.加酸后加热 D.加入双氧水 E.加入甲醇 2.对于制剂的检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片剂的一般检查不包括含量均匀度检查 B.注射剂一般检查包括重量差异检查 C.溶出度检查属于片剂一般检查 D.防腐剂的检查属于注射剂一般检查的范围 E.片剂检查时常需要消除维生素E的干扰 3.关于药物制剂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或微生物学的测定方法对药物制剂进行分析B.对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进行分析 C.检验药物制剂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D.药物制剂由于具有一定的剂型,所以分析时比原料药容易 E.药物制剂中含有各种赋形剂、稀释剂等,分析时需要排除它们的干扰4.关于药物制剂的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含量测定方法需要考虑定量限、选择性及准确度等指标 B.要考虑赋形剂、附加剂等对含量测定的影响 C.复方制剂需要考虑各种药物间的相互干扰 D.对不同剂型,采用不相同的检测方法 E.对大剂量的片剂需要检查含量均匀度 5.关于制剂分析与原料药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制剂分析中,对所用原料药物所做的检验项目均需检 B.制剂中的杂质,主要来源于制剂中原料药物的化学变化和制剂的制备过程C.制剂分析增加了各制剂的常规检验法 D.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不同于原料药的表示方法 E.含量限度的要求与原料药不同,一般原料药分析方法的准确度要求更高6.关于片剂的常规检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片剂的一般检查包括外观、重量差异及崩解时限的检查 B.对于小剂量的药物,需要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 C.片剂外观应当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有适宜的硬度 D.片重大于0.3 g时,质量差异限度为10% E.糖衣片应该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质量差异,包衣后不再检查质量差异7.注射剂的一般检查不包括( ) A.注射液的装量检查 B.注射液的澄明度检查 C.注射液的无菌检查 D.pH检查

药剂学总结第二章固体制剂

第二章固体制剂 第一节概述 固体制剂及其特点: 固体制剂在药物制剂中约占70% 共同点:物理、化学稳定性好;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制备前期经历相同单元操作,粉碎,筛分,混合;药物在体内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物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1、散剂(powders):系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外用。 特点:比表面积大,易分散,溶出和奏效快;外用覆盖面大,具保护、收敛作用;制法简单,剂量可随意调整;适于小儿服用;不含液体,相对比较稳定,贮存、运输、携带方便。注意:分散度大,造成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 2.颗粒剂(granules): 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其中粉末状或细粒状称细粒剂。根据水中的溶解情况可分类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及泡腾性颗粒剂。特点:分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均减少;服用方便,根据需要可制成色、香、味俱全的颗粒剂;必要时可进行包衣,使颗粒具有防潮性、缓释性或肠溶性 注意:多种颗粒的混合物,大小或粒密度差异较大时易产生离析现象,导致剂量不准确。3、片剂(tablets):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经制粒或不经制粒压制而成的片状或异形片状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外观多样有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等 优点:剂量准确,含量差异较小;质量稳定,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变化较小,必要时可包衣;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产量大,成本及售价较低;携带、运输、服用方便; 可制成分散(速效)片、控释(长效)片、肠溶包衣片、咀嚼片和口含片等,适应多种要求。 缺点:婴、幼儿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如含有挥发性成分,久贮其含量有所下降。 注意:辅料有时影响药物的溶出速度和生物利用度。 4、胶囊剂(capsules): 是指将药物盛装于硬质空胶囊或具有弹性的软质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胶囊可分为硬胶囊剂(hard capsules)、软胶囊剂(soft capsules) 、肠溶胶囊。 特点:①可掩盖不良臭味和减小刺激性;②分散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③稳定性好; ④液态药物可制成胶囊剂;⑤可制成缓控释以及靶向制剂。 注意:易溶性刺激性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5、滴丸剂:是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一般称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液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主要供口服。 特点: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②质量稳定,计量准确;③可使液态药物固形化;④利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6、膜剂:是指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成膜材料中加工成的薄膜制剂。膜剂可内服,也给外用。特点:工艺简单,生产中没有粉末飞扬;成膜材料较其他剂型用量小;含量准确,稳定性好,吸收快;体积小,质量轻,应用、携带方便 注意:只适合于小剂量药物 固体制剂共同点:稳定、方便;前处理单元操作过程相似,保证混合均匀和剂量准确;体内被吸收前必先经过溶解过程。 二、固体剂型中药物的溶出和吸收过程:固体制剂→崩解(或分散)→溶出→吸收(经生物膜)两个阶段:以剂型因素为主的药物从剂型中释放、溶出的过程; 以生理因素为主的药物通过生物膜吸收的过程。 口服固体剂型吸收快慢的顺序为: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固体制剂习题答案

第8章散剂 一、A型题(单选题) 1.关于制备含液体药物的散剂叙述错误的是 A.当液体组分较大时可加入稀释剂吸收 B.一般可利用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吸收 C.当液体组分过大且不属挥发性药物时,可蒸发部分液体,再加入固体药物或辅料吸收 D.不宜蒸发除去液体 E.可根据散剂中液体组分性质,采用不同处理方法 2.散剂中所含的水分不得超过 A.9.0% B.5.0% C.3.0% D.8.0% E.6.0% 3.下列口服固体剂型吸收最快的是 A.胶囊剂 B.片剂 C.水丸 D.散剂 E.包衣片剂 4.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时,有时出现的润湿与液化现象,此现象称为A.增溶现象 B.絮凝现象 C.润湿现象 D.低共溶现象 E.液化现象 5.关于倍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药物剂量在0.01-0.1g之间的散剂,可配制成1:l0倍散 B.取药物1份加稀释剂9份即为1:10倍散 C.药物剂量在0. 01g以下的散剂,可配制成1:100倍散 D.取药物1份加稀释剂100份即得1:100倍散 E.倍散可保证药物的含量准确 6.九分散中马钱子粉与麻黄等,采用下列哪种方法与其余药粉混匀,制得散剂A.研磨法 B.过筛混合法 C.等量递增法 D.分散法 E.打底套色法 7.按药物组成分类的散剂是 A.内服散剂 B.含液体成分散剂 C.含低共溶组分散剂

D.复方散剂 E.非分剂量散剂 8.在小剂量的剧毒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称为A.外用散 B.调敷散 C.撒布散 D.煮散 E.倍散 9.以下关于散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易吸湿变质的药物不宜制成散剂 B.对疮面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 C.比表面较大、奏效较快 D.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制成散剂 E.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处方宜制成散剂 10.散剂制备工艺中关键环节是 A、粉碎 B、过筛 C、混合 D、分剂量 E、质量检查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 [1~4] A.8号筛 B.6号筛 C.9号筛 D.4号筛 E.7号筛 1.用于消化道溃疡病散剂应通过 2.儿科和外用散剂应通过 3.眼用散剂应通过 4.一般内服散剂应通过 [5~9] A.制备低共熔组分 B.蒸发去除水分 C.套研 D.无菌操作 E.制成倍散 5.益元散制备时,朱砂与滑石粉应 6.硫酸阿托品散应 7.痱子粉制备时,其中的樟脑与薄荷脑应 8.蛇胆川贝散制备时应 9.眼用散制备时应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精心整理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一、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给药途径及剂型确定后,针对药物的基本性质及制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重要的工作就是选择适宜辅料和工艺将其制备成质量可靠和病人应用方便的药物制剂。药物制剂直接用于病人,无论 但在 对于药物制剂的设计者来说,必须充分了解用药目的、药物的药理、药效、毒理和药动学性质以确定给药途径、剂型及剂量。应该注意,在某些药物的新剂型及新制剂设计过程中,由于改变了剂型、采用新辅料或新工艺而提高了药物的吸收及生物利用度时,需要对制剂的剂量以及适应症予以重新审查或修正,对于毒性很大的药物或治疗指数小的药物一般不制备成缓释制剂、也不采用微粉化工艺加速其溶解。

2、有效性 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药物制剂的有效性是设计的重要考虑。药品的有效性与给药途径有关,也与剂型及剂量有关。第一节已经强调了给药途径对药效的影响,如硝酸甘油通过透皮、舌下粘膜吸收以及颊粘贴等取得不同的治疗或预防效果。又如硫酸镁在口服时是有效的泻药,而在制备成静脉注射液时则起到了解痉镇静的作用。即使在同一给药途径,不同的剂型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溶液剂、分散片、口溶片等制剂能够较快地起效,迅速地起到抗菌、镇痛、退热、止咳等作用, 乳剂 ,3 定性,形成新的未知(或已知)毒副作用的有关物质;药物制剂的物理不稳定性导致液体剂型的沉淀、沉降、分层等,固体制剂的变形、破碎、软化、液化等现象;药物的生物学不稳定性导致制剂的污损、霉变、染菌等严重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或使制剂的有效剂量发生变化、制剂的均匀性变差,或使药品外观发生不良变化等,从而影响治疗及影响病人及医护人员的顺应性。制剂设计中的稳定性考虑不仅是与处方成分配伍有关,也与采用的制备工艺有关,如前述所提及的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