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检查申请单

血气分析检查申请单

血气分析检查申请单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吸氧浓度体温:标注:动脉血、静脉血科室:

申请医师:

送检时间:

检查结果:

抽血说明:用皮试针抽取1ml静脉血或动脉血,抽血前用稀肝素冲注射器,冲完后稀肝素一定要排净,抽血后立即插入胶塞,避免空气进入(影响测试结果),随即送入我科检查。

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分析报告单

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报告单 姓名XXX年龄XX性别X科别血液科采取日期XXX-XX-XX病案号591965 采取部位髂骨、胸骨涂片号8665临床诊断—-------------------------------————— 骨髓细胞学检查图文报告单 姓名XXX年龄XX性别X科别血液科采取日期 XXX-XX-XX病案号591965 采取部位髂骨、胸骨涂片号8665临床诊断—— —-------------------——— 诊断意见: 检验医师签名: 报告日期: ;

细胞名称血片髓片 % 平均值±标准% 原始血细胞0.08 0.01 粒细胞系统原始粒细胞0.64 0.33 早幼粒细胞 1.57 0.6 中性粒细胞 中幼 1 6.49 2.04 6.5 晚幼 5 7.90 1.97 3.5 杆状核10 23.72 3.5 13 分叶核20 9.44 1.92 9 嗜酸粒细胞 中幼0.38 0.23 晚幼0.49 0.32 杆状核 1.25 0.61 分叶核0.86 0.61 嗜碱粒细胞 中幼0.02 0.05 晚幼0.06 0.07 杆状核0.10 0.09 分叶核0.03 0.05 红细胞系统原始红细胞0.57 0.07 早幼红细胞0.92 0.41 中幼红细胞 3 7.41 1.91 5 晚幼红细胞 5 10.75 2.36 11 早巨红细胞 中巨红细胞 晚巨红细胞 淋巴细胞系统原始淋巴细胞0.05 0.09 幼稚淋巴细胞0.47 0.84 淋巴细胞46 22.78 7.04 15 单核细胞系统原始单核细胞0.01 0.04 幼稚单核细胞0.14 0.19 单核细胞 2 3 0.88 1 浆细胞系统原始浆细胞0.004 0.02 幼稚浆细胞0.104 0.16 1 浆细胞8 0.71 0.42 35 其他细胞网状细胞0.16 0.21 内皮细胞0.05 0.09 巨核细胞0.03 0.06 吞噬细胞0.05 0.09 组织嗜碱细胞0.03 0.09 组织嗜酸细胞0.004 0.03 脂肪细胞0.003 0.02 分类不明细胞0.005 0.04 分裂细胞个个退化细胞个个粒细胞系统:有核红细胞 2.76 0.87 2 血片共数白细胞100个 骨髓片共数有核细胞200个 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立方毫米特征: (一)骨髓片 1、取材满意、涂片、染色正常。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细胞系占全部有核细胞比例为32%,红细胞系为16%,其粒红比值为2:1。 3、粒系增生受抑制,以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为主。 4、红系增生受抑制,成熟红细胞形(二)血片 1、取材,涂片,染色正常,全片白细胞总数大致正常。 2、成熟粒细胞减少,可见幼稚中性粒细胞。 3、成熟红细胞形态形态大致正常, 诊断意见: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象 检验医师签名:

血气分析

[第一步]根据Henderseon-Hasselbach 公式评估血气数值的内在一致性 [第二步]是否存在碱血症或酸血症? pH 7.45 碱血症 ?通常这就是 原发异常 ?记住:即使pH 值在正常范围(7.35 — 7.45 ),也可能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 ?你需要核对PaCO2 HCO3-,和阴离子间隙 | [第三步]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 pH 值改变的方向与 PaCO2改变方向的关系如何? 在原发呼吸障碍时,pH 值和PaCO2改变方向相反;在原发代谢障碍时, pH 值和PaCO2改 变方向相同 [第四步]针对原发异常是否产生适当的代偿? 通常情况下,代偿反应不能使 pH 恢复正常(7.35 - 7.45 ) [第五步]计算阴离子间隙(如果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AG = [ Na+ ] - ( [ Cl- ] + [ HCO3- ] ) = 12 土 2 ?正常的阴离子间隙 约为12 mEq/L ?对于低白蛋白血症患者,阴离子间隙正常值低于 12 mEq/L 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每下降 1 gm/dL ,阴离子 间隙“正常值”下降约 2.5 mEq/L (例如,血浆白蛋白2.0 gm/dL 患者约为7 mEq/L ) ?如果阴离子间隙增加,在以下情况下应计算 渗透压间隙 ? AG 升高不能用明显的原因(DKA 乳酸酸中毒,肾功能衰竭)解释 ?怀疑中毒 O OSM 间隙= 测定OSM - ( 2 x [ Na+] -血糖/ 18 -BUN / 2.8 ) ? OSM 可隙应当< 10 [第六步]如果阴离子间隙升高,评价阴离子间隙升高与 [HCO3-] 降低 的关系 ?计算阴离子间隙改变(?人6)与[HCO3-] 改变(? [ HCO3-])的比值:? AG / ? [ HCO3-] 如果为非复杂性阴离子间 隙升高代谢性酸中毒,此比值应当介于1.0和2.0之间 如果这一比值在正常值以外,则存在其他代谢紊乱 ?如果? AG / ? [ HCO3-] 2.0,则可能并存代谢性碱中毒 ?记住患者阴离子间隙的预期“正常值”非常重要,且这一正常值须根据低白蛋白血症情况进行校正 (见 第五步) [H+]=24x(PaCO2)/[HCO3- ] ?如果 pH 和[H+ ]

全血细胞分析报告单

全血细胞分析报告单 姓名:性别:年龄:日期:年月日时间: 项目结果标识参考范围项目结果标识参考范围WBC白细胞数目*10^9/L 4.0-10.0 RBC红细胞数目*10^12/L 3.5-5.5 LYM#淋巴细胞数目*10^9/L 1.0-3.3 HGB血红蛋白9/L 110-160 MID#中间细胞数目*10^9/L 0.2-0.7 HCT红细胞压积L /L 0.350 GRA#中性粒细胞数目*10^9/L 1.8-6.4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f L 80-100 LYM%淋巴细胞百分比%20-45 MCH平均血红蛋白含量pg 28-33 MID%中间细胞百分比% 2.0-9.0 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g/L 320-360 GRA%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5-75 RDW-CV红细胞宽度变异系数%11.5-14.4 PDW血小板分布宽度%15.5-18.2 RDW-SD红细胞宽度标准差f L 37-55 PCT血小板压积L /L 0.100-0.282 PL T血小板数目*10^9/L 100-300 P-LCR大血小板百分比%13.0-43.0 MPV平均血小板体积f L 7-12 全血细胞分析报告单 姓名:性别:年龄:日期:年月日时间: 项目结果标识参考范围项目结果标识参考范围WBC白细胞数目*10^9/L 4.0-10.0 RBC红细胞数目*10^12/L 3.5-5.5 LYM#淋巴细胞数目*10^9/L 1.0-3.3 HGB血红蛋白9/L 110-160 MID#中间细胞数目*10^9/L 0.2-0.7 HCT红细胞压积L /L 0.350 GRA#中性粒细胞数目*10^9/L 1.8-6.4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f L 80-100 LYM%淋巴细胞百分比%20-45 MCH平均血红蛋白含量pg 28-33 MID%中间细胞百分比% 2.0-9.0 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g/L 320-360 GRA%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5-75 RDW-CV红细胞宽度变异系数%11.5-14.4 PDW血小板分布宽度%15.5-18.2 RDW-SD红细胞宽度标准差f L 37-55 PCT血小板压积L /L 0.100-0.282 PL T血小板数目*10^9/L 100-300 P-LCR大血小板百分比%13.0-43.0 MPV平均血小板体积f L 7-12 全血细胞分析报告单 姓名:性别:年龄:日期:年月日时间: 项目结果标识参考范围项目结果标识参考范围WBC白细胞数目*10^9/L 4.0-10.0 RBC红细胞数目*10^12/L 3.5-5.5 LYM#淋巴细胞数目*10^9/L 1.0-3.3 HGB血红蛋白9/L 110-160 MID#中间细胞数目*10^9/L 0.2-0.7 HCT红细胞压积L /L 0.350 GRA#中性粒细胞数目*10^9/L 1.8-6.4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f L 80-100 LYM%淋巴细胞百分比%20-45 MCH平均血红蛋白含量pg 28-33 MID%中间细胞百分比% 2.0-9.0 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g/L 320-360 GRA%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5-75 RDW-CV红细胞宽度变异系数%11.5-14.4 PDW血小板分布宽度%15.5-18.2 RDW-SD红细胞宽度标准差f L 37-55 PCT血小板压积L /L 0.100-0.282 PL T血小板数目*10^9/L 100-300 P-LCR大血小板百分比%13.0-43.0 MPV平均血小板体积f L 7-12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医生下达医嘱后,再次核对后执行。 到病人床前与清醒病人沟通后方可采血。 准备用物:碘伏,棉签,5ml注射器一个,1ml注射器一个(划过肝素),肝素水浓度(200mg+0.9%氯化钠100ml)。 步骤:1 碘伏棉签消毒动脉置管采血处肝素帽,至少5秒钟。 2 用5ml注射器带针头穿刺进入肝素帽中,调节三通将注 射器端与病人端相通,缓慢回抽混有肝素盐水的动脉血,成人 3ml。小儿1.5ml。将5ml注射器拔出。 3将划过肝素水的1ml注射器里的肝素水推出,带针头穿刺进入肝素帽,缓慢回抽动脉血0.5ml.后将注射器拔出。盖好 针头帽。 4将三通调节病人端与压力传感器端相通,按压动脉压力传感器,冲洗动脉导管,将导管中的动脉血冲洗干净。 5将装有1.5ml的5ml 注射器再次穿刺进入肝素帽中,调节三通注射器端与压力传感器端相通,按压压力传感器,冲洗 三通内留置的血液。冲洗干净后将注射器拔出。调节三通病人 端与压力传感器端相通。 6迅速将采集的动脉血送检,双手轻搓注射器,防止血液凝固。 7确定动脉血气分析仪正常使用。

8确保注射器内无气泡,上推血气分析仪检测口阀门。将注射器插入检测口。按屏幕上右下角的“开始”键,等待仪器将注射器中的血液吸进仪器内,此时屏幕上方显示“正在吸入血液”。 9按要求输入病人的信息:病历号,姓名,氧浓度,体温。 10待仪器提示“关闭进样口”时,将进样口处的注射器拔出,关闭进样口。 11等待血气结果测试,同时将内有血液的5ml,1ml注射器毁型并分类处理。血气分析仪下有三个容器,分别标识:血液,注射器,利器。将注射器按此规定统一处理。 12结果回报,将化验单取回。 13 遵医嘱根据血气结果给与相应处置。 14 将血气结果粘贴至化验粘贴纸上,并手写患者姓名,住院号,日期时间。夹至病例内保存。

血气分析正常值总结二

血气分析正常值总结二 三步法(看H和CO2) 简单地讲三步法包括: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第二步酸/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中毒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分? 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看H值正常值为7.4±0.05。H≤7.35为酸中毒H≥7.45为碱中毒。 第二步看H值和CO2改变的方向。同向改变(CO2增加H值也升高反之亦然)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H值和CO2改变的比例。正常CO2为40±5mmHg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CO2每改变10mmHg则H值反方向改变0.08±0.02。例如如果CO2是30mmHg(降低10mmHg)那么H 值应该是7.48(增加0.08);如果CO2为60mmHg(增加20mmHg)则H值应为7.24(降低2×0.08)。 如果不符合这一比例表明还存在第二种因素即代谢因素。这时第三步就应比较理论上的H值与实际H值如果实际H值低于理论H值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反之如果实际H值高于理论H值则说明同时有代谢性碱中毒。需注意根据公式推算出来的H值可以有±0.02

的波动。 用三步法分析此病人: 第一步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 第二步CO2和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CO2增加35mmHgH值应降低3.5×0.08(±0.02)即为7.16±0.02而该病人的实际H值恰好为7.12。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 三步法的弊端是不能判断H值正常的相消型混合型断酸碱失衡。 以下介绍下适用任何酸碱失衡判断得2步法: 两步法(看CO2和HCO3-) (一)分清原发还是继发 1.CO2和HCO3-任何一个变量原发改变都会引起另外一个变量的同向性代偿变化(即CO2原发升高会引起HCO3-代偿下降)。 2.原发失衡必大于继发失衡。 3. CO2和HCO3-呈反向变化必有相加型混合性酸碱失衡。 4. CO2和HCO3-呈同向变化可能有相消型混合型酸碱失衡。 (二)分清是单纯性还是混合型酸碱失衡 1.CO2升高合并HCO3-必是呼酸合并代酸反之为呼碱合并代碱。 2. CO2和HCO3-呈同向变化的要根据代偿公式计算实测值在代偿值之内的说明单纯性实测值在代偿值之外的说明混合型相消型酸碱失衡。公式如下:

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单完整版

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单 姓名:性别:男年龄: 79 门诊号:住院号: 送检科室:荣康科床号: 02 标本类型:全血标本状态:样本编号: 临床诊断: 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 白细胞↑109/L4-10血红蛋白浓度113g/L110-150 淋巴细胞109/L红细胞压积% 中性粒细胞109/L平均红细胞体积fL 单核细胞109/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pg 嗜酸性粒细胞109l/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0g/L318-347 嗜碱性粒细胞109l/L红细胞分布宽度SD fL 淋巴细胞比率umol/L红细胞分布宽度CV% 中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337109/L100-300 单核细胞比率%血小板压积%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平均血小板体积fL 嗜碱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分布宽度fL 红细胞1012/L大型血小板比率% 送检医师:送检时间: 2017-08-11 08:10 检验医师:检验日期:2017-08-11 08:10 报告时间:2017-08-11 09:24 审核医师: 本报告仅对本标本负责,结果供医师参考,如有疑问请及时与检验科联系。 云南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单 姓名:洪文贵性别:男年龄: 79 门诊号:住院号: 送检科室:荣康科床号: 02 标本类型:全血标本状态:样本编号: 临床诊断: 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 白细胞↑109/L4-10血红蛋白浓度119g/L110-150 淋巴细胞109/L红细胞压积% 中性粒细胞109/L平均红细胞体积fL 单核细胞109/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pg 嗜酸性粒细胞109l/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30g/L318-347 嗜碱性粒细胞109l/L红细胞分布宽度SD fL 淋巴细胞比率umol/L红细胞分布宽度CV% 中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289109/L100-300 单核细胞比率%血小板压积%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平均血小板体积fL 嗜碱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分布宽度fL 红细胞1012/L大型血小板比率% 送检医师:林娜送检时间: 2017-08-16 09:17 检验医师:朱丹检验日期:2017-08-16 09:18 报告时间:2017-08-16 09:25 审核医师:谢树芝 本报告仅对本标本负责,结果供医师参考,如有疑问请及时与检验科联系。 云南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单 姓名:洪文贵性别:男年龄: 79 门诊号:住院号: 送检科室:荣康科床号: 02 标本类型:全血标本状态:样本编号: 临床诊断: 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 白细胞109/L4-10血红蛋白浓度131g/L110-150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1.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诊断、病情、年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局部情况、心理状态、 合作程度等 2.准备用物:输液车、治疗盘、动脉采血器、复合碘、干棉签、擦手液、利器盒、化验 标签(注明体温、氧流量、血红蛋白、) 3.核对身份 4.动脉的选择,首选桡动脉,做艾伦试验:受检者握紧拳头,检查者同时紧压其腕部的 桡动脉、尺动脉,这时受检者松开拳头,其手掌部由于血供被阻断变得苍白,然后继续压迫桡动脉.松开尺动脉恢复其血供,这时手掌应迅速(5s内)恢复红润,说明受检者的桡动脉、尺动脉间有完善的侧支循环,在桡动脉血供消失的条件下不影响手部血供,为艾伦试验阴性;反之,如果在5s内不能恢复红润,则为该试验阳性。 5.护士站在穿刺侧,取站立位,视线保持在采血部位区域内。上肢伸直略外展,腕部背 曲30°。 6.一指定位——桡动脉:距掌纹线2-3cm,动脉搏动最强处,通过“一按一提”,仔细感 觉动脉的搏动。 7.检查动脉采血器的有效期,密封性等,拆开包装。 8.核对身份,消毒穿刺部位,直径大于5cm,操作者食指也要消毒2遍。将动脉采血器 推至底部,再拉至预设位置1.6ml,除去针头护套。 9.采血者用左手食指,沿动脉走向,固定住桡动脉,并感受到他的搏动;右手以执笔式 的方法把持住注射器,手的小鱼际贴在患者的大鱼际处,便于固定,针头斜面向上向心,沿食指边缘45-90°刺入皮肤。缓慢进针,边穿刺边注意回血。 10.见回血后,固定注射器,血液会自动涌入采血器,空气经孔石装置排出。血液液面达 到达到预设位置孔石会自动封闭。 11.拔出针头,按压穿刺点5分钟。将动脉采血器针头垂直插入蓝色橡皮塞中。如血液未 达到预设位置,则将采血器缓缓推动针栓将气泡融入孔石排气。丢弃针头和针塞,螺旋拧上安全针座帽。 12.青楼颠倒混匀5次,手搓5秒,包证血液与抗凝剂完全混合。 13.再次核对身份,贴上标签。立即送检,>15分需冰浴。 14.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15. 16. 17. 精品

血液检验报告单

血液检验报告单 1、红细胞计数(RBC) 男:×10 ×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10 ×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10 ×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XX0/mm3)。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 嗜酸性粒细胞:(%-5%)。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3%-8%)。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

动脉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动脉血气分析 一、概述:动脉血气分析是通过对人体动脉血液中的ph值、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指标进行测量,从而对人体的呼吸功能和血液酸碱平衡状态作出评估的一种方法。对指导氧疗和机械通气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采血流程 1、采血准备 1.1环境准备选择温度适宜、光线良好的清洁环境进行操作 1.2物品准备碘伏、75%酒精、无菌棉签、纱块、一次性专用动脉采血针、手套、锐器盒、冰袋或冰桶(如无法在采血后30分钟内完成检测,应在0℃-4℃低温保存) 1.3患者准备①患者身份识别(床号、姓名、住院号、检验标签)。 ②患者评估(体温、氧疗方式、呼吸机参数、吸氧浓度、血压、血管条件),血压过低或血管条件差,动脉血无法自动充盈采血器,应将针栓推至0刻度,缓慢抽拉采血。③穿刺部位:创伤、手术、穿刺史。④解释操作程序,嘱患者平卧或静卧5min。⑤凝血功能评估(血小板计数、凝血分析结果、是否使用抗凝药物),凝血功能障碍者尽量避免股动脉穿刺。 2、采血操作 2.1采血部位选择 评估要点①穿刺难易程度(血管直径、是否易于暴露、固定、穿刺)②可能导致周围组织损伤的危险程度③穿刺部位侧支循环情况

2.1.1桡动脉 血管特点:位于手腕部,位置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成功率高。周围无重要伴行血管及神经,不易发生血管神经损伤、不易误采静脉血。下方有韧带固定,容易压迫止血,局部血肿发生率较低。推荐桡动脉为首选动脉采血部位 适宜人群:桡动脉搏动明显,腕部血管行走无异常,且尺动脉侧支循环正常的人群。 穿刺点:距腕横纹一横指(约1-2厘米)、距手臂外侧0.5-1厘米处,动脉搏动最强处;或以桡骨茎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厘米,再向肘部方向移动0.5厘米,动脉搏动最强处。 注意事项:大部分正常人手部有来自尺动脉的侧支循环,但部分患者可能缺乏侧支循环,需做艾伦实验进行判定。 2.1.2肱动脉 血管特点:直径较桡动脉粗,周围无伴行静脉,不易误采静脉血。位于肌肉和结缔组织深部,搏动不明显,易与各肌腱、静脉混?。周围有正中神经伴行,穿刺时可能导致神经损伤。 不推荐将肱动脉作为动脉采血的首选部位 当桡动脉不能使用时,可选用肱动脉进行 儿童不推荐使用 穿刺点:肱二头肌内侧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或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搏动为纵轴,交叉点周围0.5厘米范围。 注意事项:缺少硬筋膜及骨骼支撑,穿刺时易滑动,不易固定,压迫

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结果的解读

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结果的解读 一、动脉血气分析作用 可以判断 ?呼吸功能 ?酸碱失衡 (一)判断呼吸功能 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呼吸衰竭最客观指标,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将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和Ⅱ型 标准为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条件下 1.Ⅰ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 PaCO2正常或下降 2.Ⅱ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 PaCO2>50 mmHg 3.吸O2条件下判断有无呼吸衰竭以下两种情况 (1)若PaCO2>50 mmHg,PaO2>60mmHg 可判断为吸O2条件下Ⅱ型呼吸衰竭 (2)若PaCO2<50 mmHg,PaO2>60mmHg 可计算氧合指数,其公式为 氧合指数=PaO2/FiO2<300 mmHg 鼻导管吸O2流量2 L/min PaO2 80 mmHg,PaCO2正常

FiO2=0.21+0.04×2=0.29 氧合指数=PaO2/FiO2 =80/0.29=275mmHg<300mmHg 提示呼吸衰竭 举例 鼻导管吸O2流量2 L/min PaO2 80 mmHg,PaCO2正常 FiO2=0.21+0.04×2=0.29 氧合指数=PaO2/FiO2 =80/0.29=275mmHg<300mmHg 提示呼吸衰竭 4. PO2 PO2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PaO2正常值80~100 mmHg 其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 预计PaO2值(mmHg) =102-0.33×年龄(岁)±10.0 mmHg ?100岁的老人,则其正常的PaO2 ?PaO2=59-79 mmHg ?PvO2正常值40 mmHg PvO2受呼吸功能影响 循环功能影响

怎样看懂血气分析

今天在图书馆不小心翻到的,一种惊喜的感觉。 以前对血气分析报告总是一头雾水,今天看了这个以后感觉头上的天空都明亮了很多,特意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动脉血气分析三步法 简单地讲,三步法包括: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第二步,酸/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中毒,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分? 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看PH值,正常值为7.4±0.05。PH≤7.35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 第二步,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方向。同向改变(PCO2增加,PH值也升高,反之亦然)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比例。正常PCO2为40±5mmHg,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PCO2每改变10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0.08±0.02。例如,如果PCO2是30mmHg(降低10mmHg),那么PH值应该是7.48(增加0.08);如果PCO2为60mmHg(增加20mmHg),则PH值应为7.24(降低2×0.08)。 如果不符合这一比例,表明还存在第二种因素,即代谢因素。这时,第三步就应比较理论上的PH值与实际PH值,如果实际PH值低于理论PH 值,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反之,如果实际PH值高于理论PH 值,则说明同时有代谢性碱中毒。需注意,根据公式推算出来的PH值,可以有±0.02的波动。

实例 例1:病人的PH值为7.58,PCO2为20mmHg,PO2为110mmHg。 分析: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降低20mmHg,PH值应升高2×0.08(±0.02)即为 7.56±0.02,与实际PH值相符,因此该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例2:病人的PH值为7.16,PCO2为70mmHg,PO2为80mmHg。 分析: 第一步,P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增加30mmHg,PH值应降低3×0.08(±0.02)即为 7.16±0.02,而该病人的实际PH值恰好为7.16。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 例3:病人的PH值为7.50,PCO2为50mmHg,PO2为100mmHg。 分析: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同向改变,表明为代谢性。 第三步,不用,因该病人不是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结论:此病人为代谢性碱中毒。

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单

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单 姓名:性别:男年龄:79 门诊号:住院号:201710024 送检科室:荣康科床号:02 标本类型:全血标本状态:样本编号: 临床诊断: 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白细胞13.75↑109/L 4-10 血红蛋白浓度113 g/L 110-150 淋巴细胞 1.63 109/L 1.26-3.35 红细胞压积37.0 % 36.6-44 中性粒细胞 6.49 109/L 2.1-8.89 平均红细胞体积83.1 fL 82.9-98 单核细胞0.39 109/L 0.25-0.84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8.2 pg 27-32.3 嗜酸性粒细胞0.04 109l/L 0.01-0.4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0 g/L 318-347 9l/L 0.01-0.07 红细胞分布宽度SD 40.80 fL 38.2-49.2 嗜碱性粒细胞0.03 10 淋巴细胞比率 5.9 umol/L 18.3-45.7 红细胞分布宽度CV 14.0 % 12.1-14.3 中性粒细胞比率88.3 % 42.9-74.3 血小板337 109/L 100-300 单核细胞比率 5.9 % 4.2-11.8 血小板压积0.37 % 0.18-0.39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6 % 0.2-5.3 平均血小板体积9.80 fL 9.1-11.9 嗜碱性粒细胞比率0.5 % 0.1-1 血小板分布宽度10.60 fL 9.9-15.4 红细胞 4.78 1012/L 3.5-5.5 大型血小板比率23.4 % 17.5-42.3 送检医师:送检时间:2017-08-11 08:10 检验医师:检验日期:2017-08-11 08:10 报告时间:2017-08-11 09:24 审核医师: 本报告仅对本标本负责,结果供医师参考,如有疑问请及时与检验科联系。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动脉血气分析 1、报告:我是xx,今天考试的项目是动脉血气分析,现在用物已备齐,请问可以开始了吗? 2、洗手,戴口罩。 3、带治疗本至床旁查对:1床,安妮,您好。根据你的病情需要,遵医嘱给您查动脉血气分 析。因为是抽动脉血可能有点疼,请您配合一下,好吗?用屏风遮挡病人。您这样躺舒服吗?抽血的部位在您的大腿内侧,请让我看一下您的皮肤。穿刺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改好被子。您需要上洗手间吗?不用,好的,请稍等一下,我回去准备一下,马上过来。 4、回治疗室:查对治疗本和血气分析单,检查用物(血气分析注射器、棉签、碘伏、污杯、 洗手桶) 5、汇报:1床,安妮,女,60岁,慢性呼吸衰竭,遵医嘱给予抽动脉血气分析,经解释病人 愿意配合,心理状态稳定,神志清楚,穿刺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无硬结。卧位舒适,病室环境舒适,有屏风遮挡。 6、推治疗车至床旁,查对:1床,安妮,您好,现在给你抽动脉血了,请您不要紧张。打开 治疗本和血气分析单备查,选择穿刺部位: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 7、消毒穿刺点5cm,检查血气分析注射器有效期和有无漏气,撕开取出注射器及皮塞,消毒 左手食指及中指,取一根干棉签放在小手指备用,再次查对后取掉针帽,用左手食中指摸到股动脉,稍分开,绷紧皮肤,垂直90°进针,抽动脉血1ml后拔针。嘱按压10—15分钟。 8、将抽好的动脉血注射器立即刺入皮塞,搓动1分钟,安置病人查对:1床,安妮,现在动 脉血已经给你抽好了,请您按压10—15分钟,不要揉。如有不适或需要帮助,请按床头铃叫我们,我们也会经常过来巡视的。谢谢您的配合。 9、带治疗本和血气分析单及治疗车回治疗室。再次查对治疗本和血气分析单,注明时间,立 即送检。处理用物。 10、洗手,摘口罩。 11、目的:1、通过血气分析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2、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为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12、注意事项:1、采集的血气标本必须防止空气混入。 2、患者吸氧时应尽量避免采集末梢血,因吸氧时PaO2大于空气中的氧分压, 标本一旦接触空气,血中氧可迅速向空气中弥散,因而使测得的PaO2降低。 3、标本采集好后应立即送检或置于4°冰箱保存,但不宜超过2小时。以免 细胞代谢耗氧,使PaO2及PH下降,PaCO2升高。 4、取末梢动脉血时,不宜用力挤压穿刺部位,以防淋巴液渗入影响结果。 5、血气分析单要注明采血时间、体温、患者吸氧方法、氧浓度、氧流量、机 械呼吸的各种参数等。 6、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注意自身防护。 PH值:7.35—7.45 氧分压:80—100mmHg 二氧化碳分压:35---45 mmHg 部位: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股动脉走向和该线中点相交,股动脉内侧0.5cm为股静脉。

血气分析

[第一步]根据 Henderseon-Hasselbach公式评估血气数值的内在一致性[H+]=24x(PaCO2)/[HCO3- ] ◇如果 pH 和 [ H+ ] 数值不一致,该血气结果可能是错误的 [ 第二步 ] 是否存在碱血症或酸血症?pH 7.45 碱血症◇通常这就是原发异常◇记住:即使pH值在正常范围(7.35-7.45 ),也可能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你需要核对PaCO2,HCO3- ,和阴离子间隙[ 第三步 ] 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pH 值改变的方向与PaCO2改变方向的关系如何?在原发呼吸障碍时,pH值和PaCO2改变方向相反;在原发代谢障碍时,pH值和PaCO2改变方向相同 [ 第四步 ] 针对原发异常是否产生适当的代偿?通常情况下,代偿反应不能使pH恢复正常(7.35 - 7.45) 如果观察到的代偿程度与预期代偿反应不符,很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酸碱异常 [ 第五步 ] 计算阴离子间隙(如果存在代谢性酸中毒)AG = [ Na+ ] - ( [ Cl- ] + [ HCO3- ] ) = 12 ± 2 ◇正常的阴离子间隙约为 12 mEq/L ◇对于低白蛋白血症患者, 阴离子间隙正常值低于 12 mEq/L 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每下降1 gm/dL,阴离子间隙“正常值”下降约 2.5 mEq/L (例如,血浆白蛋白 2.0 gm/dL 患者约为 7 mEq/L)◇如果阴离子间隙增加,在以下情况下应计算渗透压间隙●AG升高不能用明显的原因(DKA,乳酸酸中毒,肾功能衰竭)解释●怀疑中毒◇OSM间隙 = 测定OSM – ( 2 x [ Na+ ] –血糖 / 18 – BUN / 2.8 ) ●OSM间隙应当 < 10 [ 第六步 ] 如果阴离子间隙升高,评价阴离子间隙升高与 [ HCO3- ] 降低的关系◇计算阴离子间隙改变(? AG)与 [ HCO3- ] 改变(? [ HCO3- ] )的比值:? AG / ? [ HCO3- ] 如果为非复杂性阴离子间隙升高代谢性酸中毒, 此比值应当介于1.0和2.0之间如果这一比值在正常值以外, 则存在其他代谢紊乱●如果? AG / ? [ HCO3-] 2.0,则可能并存代谢性碱中毒◇记住患者阴离子间隙的预期“正常值”非常重要,且这一正常值须根据低白蛋白血症情况进行校正(见第五步)

检测血红细胞分析报告

检测血红细胞分析报告 检测血红细胞分析报告 大部分人去检测血液的时候,面对那张报告单,就好像是在看天书一样,完全不知所云,以下这篇主要针对检测血红细胞分析报告,和红细胞压积偏高症状的原因和会导致什么?希望能帮到你! 1.血常规,通常指标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一般是贫血,白细胞上升伴中性粒细胞比率上升可能是细菌感染.(给药给抗生素)白细胞上升伴淋巴比率上升可能是病毒感染.不过要看具体情况,因为个人体质不同,有些人会一过性的指标增高,但是只是高出参考范围一点,不能说具体有什么病,建议继续检查几次.有些是生理性的波动(正常的意思).这可能和剧烈运动,上下午时间等有关.血小板下降和凝血功能等有关系. 2.肝功能ALT(这个通常是来检测肝脏功能的,特别是对于脂肪肝,肝炎),AST,GGT,AKP(胆囊方面的)

3.肾功能,尿素,肌酐,尿酸(对痛风诊断有一定意义,也就是说这个指标高了,不肯定是痛风问题) 4.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LDL,HDL,APoA,APoB,LPa 5.电解质:K,NA,cL 2~5都是生化指标,如果高低出参考范围很多,那就要注意了,注意多检查几次,结合自身的情况咨询医生. 6.免疫指标(一般咨询医生):肝炎指标,乙肝两对半(一般人是五项阴性,或者表面抗体阳性,(打过疫苗)除此以外,建议咨询医生.)丙肝,丁,甲等其他肝炎如有阳性指标,咨询医生.肿瘤指标(AFP,cEA),等 红细胞压积偏高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起红细胞压积偏高症状的疾病有哪些? 病因: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分类亦有多种方法。从临床角度按其病因和病理生理的特点可将休克分为:①心原性休克;②低血容量性休克;③感染性休克; ④过敏性休克;⑤神经原性休克;⑥其他尚有内分泌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及内分泌功能亢进(如甲状腺危象、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类癌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所致的休克。

动脉血与静脉血血气分析的差别

动脉血与静脉血血气分析的差别 问题: 一天在一台胸科肺癌根治术的麻醉中,术中在做血气分析时跟某同事争论了一下,我认为要充分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用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比较好一些;我同事认为,其实静脉血足以能估测出病人的情况了,因为动脉血与静脉血的PH值,电解质,HCT及血红蛋白,-HCO3,BE等值与动脉血差别不大,况且静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可以根据其值估算出动脉血氧分压,所以没必要再穿动脉取动脉血(术中并没有行有创血压监测),只需从颈内静脉取血即可,北京阜外医院也常如此做(我同事曾在阜外医院进修)。我也感觉某些方面有道理,但是我认为静脉血气分析仍然代替不了动脉血气分析,毕竟静脉血气可以知道有无二氧化碳蓄积,但是无法确定有无过度呼碱,所以我仍然认为还是要进行动脉血气分析。 在此,我想请教各位老师,到底静脉血气分析是否能代替动脉血气分析?术中是否没必要取动脉血?二者哪些方面的值一样,哪些方面的值不一样? 讨论: 血气分析原则上应采用动脉血,但在临床上常可遇到病人动脉穿刺困难,特别是婴幼儿,此时往往用静脉血取代动脉血测定。 一般情况时: 静脉血PO2各处不一(3.3~6.0kPa),心排血量正常时与各部位O2耗量有关; 静脉血pH较动脉血低0.03~0.05;?PCO2静脉血较动脉血高5~7mmHg;?动、静脉血HCO3-大致相等,静脉血HCO3高1~2mmol/L。 当循环功能不好时,动脉和中心静脉之间的△PH、△PCO2、△HCO3-差值会增大,提示预后不好。但必须牢记静脉血气分析只能用于判断酸碱失衡,不能用于判断呼吸功能。 最后说明一点: 评价血液酸碱平衡状态的指标较多,PCO2作为判定呼吸性酸碱失衡的指标,pH作为血液酸碱度的指标,看法是一致的,然而对于判定代谢性酸碱失衡的指标尚无一致意见——美国波

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报告单(样例)

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报告单样本 一、缺铁性贫血(IDA)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占35.5%,红系占54.5%,粒红比值为1.54:1。 3、红系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增生为主,晚幼红增生尤其明显,细胞体积小, 胞浆蓝染,胞浆量少,边缘不整齐,成熟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可见嗜多色性 红细胞。 4、粒系增生活跃,各阶段比值形态无异常改变。 5、淋巴系统正常,均为成熟淋巴。 6、单核细胞正常。 7、其他非造血细胞未见。 8、巨核细胞易见,血小板成群分布,形态正常。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正常。 2、白细胞分类正常,成熟红细胞同骨髓样改变。 3、血小板易见,三五成群分布,形态正常。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铁染色:内铁(—),外铁(—) 网织红计数:正常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提示为缺铁性贫血。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AA)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粒系占26.8%,红系占10%,粒红比值为2.68:1。 3、红系增生减低,幼稚红细胞形态无异常改变,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4、粒系增生减低,各阶段幼稚粒细胞形态正常。 5、淋巴系统比值相对升高,均为成熟淋巴。 6、单核细胞正常。 7、其他非造血细胞可见。 8、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分布减少,体积小。 9、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血片: 1、涂片、染色可,白细胞分布减少。 2、白细胞分类正常,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 3、血小板分布减少,呈散在单个分布。 4、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其他异常细胞。 组化染色:铁染色:内铁升高,外铁正常 网织红计数:减少 结合骨髓象、血象、组化染色,提示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型) 骨髓片:

动脉血气分析及操作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及操作方法 一.概念 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二.临床应用价值过去因为医疗条件落后,判断缺氧只能靠临床症状估计,而酸碱失衡也仅仅根据症状和 CO2CP(二氧化碳结合力)来判断。由于临床症状和 CO2CP 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靠性较差,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的可靠指标。目前,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各科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的诊断、救治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检验项目。 1.低氧血症是常见并随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许多疾病均可引起,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严重创伤、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毒等各种危重病,以及手术麻醉等。单凭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法对低氧血症及其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和估价。动脉血气分析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判断其程度的指标。即使有呼吸机可以纠正缺氧和低氧血症,如果没有动脉血气分析监测的帮助,就无法合理应用呼吸机的许多指征。 2.在危重病救治过程中,酸碱失衡是继低氧血症之后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及时诊断和纠正酸碱失衡对危重病的救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动脉血气分析也是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 三.各种指标及临床意义 1、酸碱度 (pH) 参考值 7.35 ~ 7.45 。 <7.35 为酸血症, >7.45 为碱血症。但 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2、二氧化碳分压 (PCO2) 参考值 4.65 ~ 5.98kPa(35 ~ 45mmHg) 、乘0.03 即为 H2CO3含量。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50mmHg 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 3、二氧化碳总量 (TCO2) ,参考值 24 ~ 32mmHg ,代表血中 CO2 和HCO3 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4、氧分压( PO2 )参考值 10.64 ~ 13.3kpa ( 80 ~ 100mmHg )。低于60mmHg 即有呼吸衰竭,<30mmHg 可有生命危险。 5、氧饱和度 (SatO2) ,参考值 3.5kPa(26.6mmHg) 。 6、实际碳酸氢根( AB),参考值 21.4~27.3mmol/L,标准碳酸氢根( SB) 参考值 21.3~24.8mmol/L。AB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 计算出 SB也反映代谢因素。二者正常为酸碱内稳正常。二者皆低为代谢性酸中 毒(未代偿),二者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未代偿),AB>SB 为呼吸性酸中毒,AB

血液检查报告单参考值

血液检查报告单参考值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 3:血红蛋白浓度(HGB)(参考值:110~160),(单位:g/L) 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39~49),(单位:%)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100),(单位:fL)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20~360),(单位:g/L) 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 9:淋巴细胞比值(LYM%)(参考值:20~40),(单位:%)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3~8),(单位:%) 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 (参考值:50~70),(单位:%) 12:淋巴细胞计数(LYM﹟)(参考值:0.8~4.0),(单位:10^9/L) 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12~0.8),(单位:10^9/L) 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2.0~7.5),(单位:10^9/L) 15: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参考值:11.5~14.5),(单位:%) 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15~17),(单位:%) 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11),(单位:fL) 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 19:嗜酸性粒细胞数(ESO )(参考值:0.05~0.5),(单位:10^9/L) 20:嗜碱性粒细胞数(BASO )(参考值:0~0.1),(单位:10^9/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