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谬感讲解

论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谬感讲解
论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谬感讲解

论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谬感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领域的直接表现,也是“二战”后法国文坛以至世界文坛上影响最大的文学派别之一。当我们读着诸如《恶心》、《墙》、《局外人》、《西西弗的神话》等这些存在主义文学作品的时候,最突出的感觉恐怕就是它们的荒谬感。

荒谬感是现代派文学的显著特点,也是现代派文学对人生体验的主题之一,在这点上,存在主义文学作品表现尤为突出。

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重要流派。“存在主义”这一名词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来的,十九世纪的丹麦哲学家克尔郭凯尔开始研究人类的存在问题,他提出: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有限的、暂时的,但人的存在可以实现“人神统一”,可见人生是一种存在,死也是一种存在,因此,存在是无限和永恒的。他的存在主义理论是在基督教传统启发下形成的,故此他的存在主义理论也被称为有神论存在主义。德国另一位哲学家胡塞尔创立了现象学存在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对后来萨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有着直接的启迪作用。

萨特是当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当代流行的存在主义实际上就是指的萨特的存在主义。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

是:“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就是说,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到这个荒谬的世界上来,虽然痛苦万分,但还要通过“自由选择”,找到生存之路,实现自己的价值,即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来早就和体现自己的“本质”。

“荒谬”是存在主义作品的基本主题之一。

一、存在主义笔下的世界是多么的荒谬

《恶心》是萨特的一部用第一人称写成的日记体哲理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任务洛根丁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法国人,在外漂泊了六年,后来又返回了法国,来到一个叫布维尔的城市的图书馆收集一位十八世纪的探险家勒邦侯爵的资料,几年来,他在这个小城里孤零零的活着,单调乏味、无所事事,有时到街上散步,到饭馆进餐,有时捡起地上的一小块废纸片,有时“认真”注视一个军官的皮鞋,晚上则到咖啡馆消磨时间,听一张名为《在这些日子里》的唱片,他与没有共同语言的饭店女老板睡觉。洛根丁偶尔还记下一些研究心得。他觉得这种单调的生活无聊透顶,以至于看到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例如别人穿的衣服,说的话、甚至啤酒瓶等物品都觉得恶心。洛根丁完全生活在自我感觉之中,深深体会到外界的荒谬和无意义。

他永远无法摆脱这种感觉,甚至连罗勒邦侯爵都使他烦的要命。在咖啡馆、饭店等地方,他白白的消磨着时间。后

来洛根丁终于明白了存在本身就是荒谬,是没有理由的。他写道:“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你感到恶心,于是一切都漂浮起来……一切存在都毫无道理地出生,因软弱而延续,因偶然而死亡,对这个巨大而荒谬的存在,我愤怒的喘不过气来”。

洛根丁的存在是自在的存在,不是自为的存在,所以他对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疑问,感到了世界的荒谬,他在这个世界上也是个多余人,对自己和世界感觉茫然,于是就产生了恶心的感觉。然而恶心感正是觉醒的表现。洛根丁毕竟发现了世界的荒谬,但是大多数人却茫然不觉,或视而不见,洛根丁通过自己的恶心来评论了这个荒谬异化的世界。

《墙》也是萨特的一篇重要哲学小说,写的是1937年西班牙内战期间,三个人在即将被佛朗哥分子枪决之前的感觉,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将人生的恐惧感渲染的淋漓尽致,伊比埃塔是共和党人,汤姆是国际总队成员,若望还是个孩子,佛朗哥分子对他们进行了草草的审讯就判处三人死刑。在等待死刑执行的晚上,他们饱受死亡的精神折磨,夜晚有个法西斯医生来观察他们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的反应,若望非常害怕,伊比埃塔万念俱灰,汤姆强作镇定,却“尿裤子”了。

天亮之后,佛朗哥分子先是枪毙了汤姆和若望,然后继续审讯伊比埃塔,但是伊比埃塔拒不招认,审讯人让他再考

虑一刻钟,然后就要被处决,为了嘲弄敌人,他故意谎说格里斯藏在墓地。没想到事有凑巧,格里斯为了不连累他人刚好躲进墓地,结果被佛朗哥分子抓获,伊比埃塔被释放了。当他知道情况时,“我开始晕头转向,最后摔倒在地上。我笑的如此厉害,连眼泪都笑出来了”。神经有问题的人往往如此。

小说通过存在主义的化身伊比埃塔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的曲折经历,不仅是控诉法西斯分子草菅人命,更主要的是嘲笑了荒谬的现实世界,反映了存在主义的生死观。伊比埃塔本来是想掩护战友,牺牲自己,结果却成了无耻的叛徒,所有的努力和斗争一下子完全失去了意义,变得荒谬和不可理喻。《墙》这个书名就有哲学意义,它一方面代表实在的墙,即囚禁犯人的围墙,另一方面也代表无形的墙,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沟通的隔阂。《恶心》、《墙》等是萨特早期的存在主义文学作品,都显示了世界和人生的荒谬感。

二、存在主义作品的荒谬感是对现实世界旧秩序的消极和积极的抗争

存在主义作品中不论是人物还是情节,有时会让一般人感到不可理喻,甚至到了荒谬可笑的程度。但是当我们仔细思考以后,就会理解他们,甚至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加谬的小说《局外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小说中的莫尔索是一个“意识到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荒谬的”人。也可以说

是一个在现代文明社会危机压迫下形成的存在主义“人”的形象。作品里作家揭示了主人公和客观世界不相容的关系。莫尔索感觉客观世界的一切都是杂乱而荒谬的。小说开始的时候,莫尔索的母亲死了,但是莫尔索并没有象普通人那样痛哭流涕,而是无动于衷,漠然处之。小说的开头写道:“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说‘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也许是昨天死的。”作品一开始就用一种刻板、拘谨、干巴巴的语言来写莫尔索在母亲死后的感受,仿佛根本不是他的母亲死了,死者是一个与他毫不相干的人,莫尔索仿佛就是个与此无关的局外人。看不出他是去参加母亲的葬礼,而是去参加一个与他无关系的人的葬礼。他毫不悲伤的来到了母亲过去生活过的马朗沟养老院,院长问他是否要看看母亲的仪容,他说不必。他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是冷漠难熬的,唯有看门人送来的牛奶和咖啡他才感到满意。母亲下葬时,母亲的老友们都凄然泪下,他却没有为母亲流一滴眼泪。于是被养老院的人认为是大逆不道。第二天,他偶然遇到了过去的同事玛丽,两人一起去游泳,还看了滑稽电影,之后还和玛丽在自己的房中过了夜。作品描写莫尔索的生活环境总是没有变化,它显得非常单调,莫尔索的日常生活也非常刻板,对周围生活的人也感到无聊透顶。后来,莫尔索以一种凡事无所谓的态度帮助邻居雷蒙向毒打过雷蒙的人报复。一天中

午,莫尔索揣着雷蒙的手枪来到一个清泉边,由于天气炎热而精神恍惚,误杀了一个对他并无恶意的阿拉伯人,莫尔索被抓起来,并判以死刑。作品中反复出现“天气很热”、“太阳在天上越来越高”、“晒的我两脚发烫”、“开始感受到太阳的压力炎热在迅速增长”、“往下倾泻着火雨”。这些具有象征、比喻意义的语句表现了莫尔索对世界的存在主义观点。作家用思辩的方法从他内心感受来反映这个荒谬的世界。

莫尔索被捕后,法官对他如何杀人,是故意还是过失等情节似乎毫无兴趣,而是十分关心他他在埋葬母亲时“表现的麻木不仁”、还喝咖啡,吸烟且后来还去寻欢作乐等事实,认定他没有人性,“怀着杀人犯的心理埋葬了母亲,”是一个“预谋杀人的罪人。”小说把法官的审讯也写的荒谬可笑,与卡夫卡《审判》中“法庭审讯”同样荒谬可笑,只是莫尔索比约瑟夫.K要老实得多。这是因为卡夫卡笔下的约瑟夫.K 只是一个普通人,并非存在主义的人。

莫尔索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他索拒绝说谎、拒绝悔过,也不愿意见神甫,他认为既然要死,怎么死和什么时候死都无所谓了。他只希望在行刑的那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咋一看,作品中的莫尔索是一个荒谬无比的人,麻木不仁、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用日常观点来衡量,似乎不是弱智就是精神方面存在问题。然而莫尔索是个正面人

物,他一向与世无争,实话实说,与女友、上司、同事和邻居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对社会和他人无害。他是我们还不十分熟悉的、不适应的存在主义荒诞的人,但是,他又是一个拒不接受社会强加于他的价值观念的人,是一个对世俗观念消极抗争的人。在单调枯燥的日常生活里,莫尔索按照本能需要生活着,看起来一切都无动于衷,实际上是拒绝接受社会强加给他的价值观念,因此才被社会视为异己,视为“洪水猛兽”,必欲除之而后快。实际上,的却被世俗社会置于死地了。

直到临刑的前夜,莫尔索对前来看望他的神甫说的话让神甫世俗势力的代表之一的神甫“气的两手发抖”,莫尔索向神甫发出了满腔的怒火,“我揪住了他长袍的领子,扯着喉咙大叫”,“他抵不上女人的一根头发,甚至连活着不活着都没有把握,因为他活着就如同死了一样。而我,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但是,我对我自己有把握,对一切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是的,我只有那么一点把握。但是至少,我抓住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我一样。我从前有理,现在还有理,我永远有理。我曾以某种方式生活过,我也有可能以另一种方式生活。我干了某一件事而没有干另一件事……就是这个我将被证明无罪的黎明。什么都不重要,我很知道为什么,他也知道为什么。在我度过的整个这段荒诞的生活里,一种阴暗的气息

穿越尚未到来的岁月,从遥远的未来向我扑来,这股气息所过之处,使别人向我建议的一切都变得毫无差别,未来的生活并不比以往的生活更真实。他人的死、对母亲的爱,于我何干……。”

莫尔索并非不珍惜生命,而是他懂得在荒谬的生活中,连未来的岁月都“吹来一种阴暗的气息,”使得现在的生活都不那么重要了。面对荒谬的世界。为了小事没完没了的争论、争吵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他对什么都是无所谓的态度,其实实在是“看破红尘、”大智若愚的表现。于争名夺利、忙忙碌碌的普通人相比,莫尔索还算一个清醒的人。他虽然消极的以自己我行我素的态度反抗世俗,但那些“高明的”“法官”、“神甫”为代表的世俗势力在这个“局外人”面前变得渺小了,读者也从他身上意识到了世界的异化和人生的荒谬。

如果说《局外人》中的莫尔索对荒谬的世界采取的是一种消极反抗的态度,那么,加谬的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就为我们解读了另一种抗争之路。《西西弗的神话》说的是众神对西西弗进行了“最严厉的惩罚,”让西西弗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力又滚了下去。诸神认为再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但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他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遭受难以用语言尽述的非人折磨,他以自

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西西弗千百次的重复一个动作,搬动石头,滚动它并把它推到山顶。经过艰苦的努力之后,他的目的达到了。但西西弗看到巨石在几秒钟内又向着山下滚去,而他必须把这块巨石重新推上山顶。他于是又向山下走去。

西西弗完全清楚自己所处的悲惨境地,但同时造成西西弗痛苦的清醒意识也造就了他的胜利。西西弗的胜利就在于;他掌握着自己的命运,他的岩石是属于他的,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西西弗回身走向巨石,他静观着自己一成不变的行动,他的命运是自己创造的,他为自己的创造和不屈而感到幸福。

巨石就象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早上起床、工作、午饭、工作、晚饭、睡觉、偶尔干些别的事情,而这并不重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老、病、死任何人都是如此。没人能彻底说清楚我们的生活和奋斗到底有什么意义。但面对如“西西弗巨石”般荒谬的命运,我们每个人是否都能做到如西西弗那样一次次的推起巨石,用自己的努力奋斗,去创造自己的命运和幸福呢?

加谬所说的“荒谬”实际上是一种感受,和萨特的“恶心”很相似,荒谬取决于人和世界,二者缺一不可,人一旦在平庸无奇的生活中提出“为什么”的时候,就是意识到了

荒谬,而人也会变得更清醒了。《西西弗的神话》较《局外人》在反抗荒谬的世界和人生上又前进了一步。在加谬看来,没有任何一种命运是对人的惩罚,只要竭尽全力去对待它就应该是幸福的。对生活说“是”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反抗,就是赋予这荒谬的世界以意义。

存在主义作品通过荒谬感给我们描绘了一副生活的图景,《恶心》中的洛根丁感觉世界荒谬无比,但后来,小说将近结束的时候,他打算以“试写”另一本书的方法改变他的处境,来重新确定自己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一种超越、一种进步;“局外人”莫尔索面对强大的世俗力量,通过对外界漠不关心的消极态度进行了积极的抗争。同时也给了读者更多的启示和思考的空间;西西弗受诸神惩罚把巨石一次次推上山顶,诸神认为这就是“最严厉的惩罚”。但西西弗坚决的走向没有尽头的磨难,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命运的荒谬,但他没有停止努力,他成了自己命运的主人,也获得了幸福。在这一点上,西西弗比诸神要高明得多。

三、失去信仰的荒谬感是对世界荒谬性的内在感觉

存在主义文学的先驱陀斯妥耶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如果没有上帝,一切都是可能的。尼采更是在其作品《欢愉的智慧》里面,借一个狂人之口喊出了:“神死了,杀死神的是我们”的口号。尼采所陈述的,不仅是自觉的摒弃信仰,也是先知性地陈述即将来临的、整个时代对神的摒弃。

我们所说的存在主义作品,是指萨特、加谬等人的无神论存在主义作品。萨特、加谬等现代存在主义者都是无神论者。当然,单纯的争论有神无神是愚蠢之极的。不过,萨特、加谬等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却并非如此。他们意在引起人们对人生、对世界深深的思考——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来到底为了什么?我们的方向到底在哪里?

以前的人们笃信神灵的力量,正如想“帮助”莫尔索的神甫即是其中之一。但是存在主义的先驱尼采喊出了“神已经死了,是我们杀死了他”之后,在很多人中发生了共鸣。神从这些人的意识中走下了神坛,变成了荒谬的东西。于是矛盾和困惑产生了。而人类,正如一条船航行于没有边际的茫茫大海,哪里才是“彼岸”?哪里才是我们的港湾?我们来自哪里?去往何方?正在他们困惑的时候,有一个人突然跳出来,自称“伟大的导师(或者神)”,说这些他全知道,于是乎人们在他的指引下前行,以为能够到达“彼岸”,能够回到“家乡”。人们充满信心。

但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周围还是茫茫的大海,“伟大的导师(或者神)”也早已死去,人们终于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之中,于是,荒谬感产生了。终于有一天,一个人大喊一声:神死了,是我们杀死了他。存在主义者清醒了,荒谬感产生了。

存在主义文学在八十年代初才传入我国,也发生过很大

的影响,九十年代还有一段时间的“存在主义热”,但是现在恐没有几个人知道存在主义了。“存在主义热”时期的“莫索尔”、“洛根丁”“西西弗”们大概都差不多已经“改邪归正”了吧!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尽管没学过存在主义,尚且知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相比较,和西西弗有些相似之处。在一个纷繁的世界里多几个“莫索尔”、“洛根丁”、“西西弗”并非坏事,相反,还会让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世界、了解生活、认识自我、对大自然充满激情和热爱,为了自己热爱的东西,就要历尽磨难和艰难,因为痛苦和幸福本来是一对孪生兄弟,二者相辅相成,荒谬是能够产生幸福的。

2006年4月20日

人本主义思潮

“人本主义思潮”, 分为5种: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唯意志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法兰克福学派。 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开山鼻祖 1、费尔巴哈对宗教上帝的批判 费尔巴哈说,他批判宗教的目的在于:“使人从神学家变为人学家,从爱神者变为爱人者,从彼世的修补者变为现世的研究者,从天上和地上的君主和贵族的宗教的和政治的奴仆,变为地上的自由和自学的公民。因此,我的目的决不是一种消极的、否定的目的,而是一种积极的目的,我否定只是为着肯定,我否定的只是神学和宗教的妄诞的、虚幻的本质,为的是肯定人的实在的本质。” 费尔巴哈运用黑格尔关于异化的思想,对宗教进行本质分析,提出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需要一个崇拜对象以表达寄托自己的理想、情感、愿望和对幸福的追求,于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了上帝。 2、费尔巴哈建立“爱”的“宗教” 费尔巴哈说:“孩子对父母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兄弟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一般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之,道德上的各种关系,本来就是的的确确的宗教的关系。一般说来,生活,在它的各种本质重要的关系中,乃具有完全属神的性质。” 在费尔巴哈看来,用对人的爱来代替对神的爱,就可以扬弃宗教。这就是他用理性照亮宗教黑暗的根本途径,是他的无神论的最终归宿。 3、费尔巴哈对笛卡尔、黑格尔理性主义的批判 在费尔巴哈看来,“人之与动物不同,决不只在于人有思维。人的整个本质是有别于动物的。不思想的人当然不是人;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思维是人的本质的缘故,而只是因为思维是人的本质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和属性。”针对笛卡尔提出的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费尔巴哈提出“我欲故我在”。 费尔巴哈把黑格尔的哲学作为自己批判的主要目标,是因为他认识到,黑格尔哲学是近代哲学的完成,是“思辨的系统哲学的顶峰”。它“本身只不过是溶化和转变为哲学的神学”。是“神学的最后的避难所和最后的理性支柱”。因此,“谁不扬弃黑格尔哲学,谁就不扬弃神学”。 二、意志主义 (一)、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意志哲学 1、悲观主义的意志哲学 《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的代表作,其内容集中了叔本华的全部基本思想。叔本华认为,笛卡尔“怀疑一切”,也仅提出“我思故我在”,而贝克莱则是断然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世界第一人。他极力称赞贝克莱为哲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叔本华赞赏康德把世界一分为二(自在之物和为我之物),从主体出发,叔本华提出了他著名的命题“世界是我的表象”。 叔本华认为,一个人只要稍作哲学的沉思,就会清楚而确切地明白,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围绕着他的这世界只是作为自己的表象而存在着。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和真实意义在于认识“自在之物”,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以透过主体为条件,也只对主体存在。所以,世界是我(主体)的表象。世界万物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超越于空间、时间之外的单一整体意志。 叔本华的意志哲学归纳起来有两种,即生存意志和生殖意志。 生存意志可以体现到人、动物、植物乃至无生物各个方面。人的生理活动,是意志的客观化和具体化,动植物的生长,磁针指北及物体落地等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意志在起作用。

《俄狄浦斯王》中的存在主义解析

《俄狄浦斯王》中的存在主义解析 摘要:从存在主义角度看,《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是一个存在主义的悲剧。人们生活在一个荒谬无理性的世界而不自知,他人即是地狱。面对世界的荒谬、人生的痛苦,人们每次选择都使得愿望和事实更加背离。整个故事传达出一种对命运怀疑的态度,而这命运的本质就是对世界荒谬无理性的表达。 关键词:俄狄浦斯;存在主义;存在;荒谬;选择 存在主义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思潮。存在主义哲学反映了西方现代人对生存的困惑,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但是在本质上,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对人类存在方式和生存境遇的哲学根本性的探索,它探讨的是“世界是怎么样的”、“人生又是怎么样的”这样有关世界和人类根本性的命题,是每个时代都不断探索苦苦追求命题,因而具有超越时空的适应性。美国著名哲学家W?考夫曼曾经说过:“存在主义是一种每个时代的人都有的感受,在历史上我们随处都可以辨认出来。”[1]《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表现的是人和命运的冲突,反映了主人公不断奋斗探寻自己的身世和命运,想要摆脱命运的桎梏反而更迅速踏进命运的陷阱的人生困境,这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内涵又有着超越时空的契合性。从存在主义角度看,《俄狄浦斯王》讲述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存在主义的悲剧。老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因为神谕杀害了儿子俄狄浦斯,但俄狄浦斯被人相救,在知道自己会杀父娶母后离开了养父母,却阴差阳错在一个三岔路口杀死了生父拉伊俄斯,后来又娶了自己的生母,并与其生育了可以称作弟妹的儿女。老国王和王后的人生是悲剧的,俄狄浦斯的人生也是悲剧的。他们生活在一个荒诞又充满偶然性无理性的世界又不自知,他们有选择的权利但是选择却是无用的,他们最终的结果还是失败。面对杀父娶母的真相,王后自杀,俄狄浦斯也只能戳瞎双眼放逐自己。王后的自杀和俄狄浦斯的自我惩罚都是对命运的不妥协,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处――自杀和自我放逐都是不想看到事实的真相而做出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他们自由选择所承担的责任。而所谓的“命运”和“神示”,其实是对世界荒谬和无序的表达。 一、存在的不自知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命题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首先,存在可以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指除了人以外的世界,而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人的存在有两个根本特征,一个是主观性,一个是个别性。主观性是指人是自己的主观意志所创造和决定的,所以只要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就能成为怎样的人。个别性是指个人存在的特殊性和个人存在的具体性。人的一个个具体存在活动,具体表现,便是人的本质。在面对事物的时候,一个人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决定,那么存在便失去了意义。在这个意义上,那么神谕和命运就有了可批判性――既然是存在先于本质,那么神灵既定的命运就没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果被拘束在这个命运的诅咒之下,被命运所定义,那么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俄狄浦斯悲剧根源就在于对自我存在的无知相信了神谕的“本质”。在故事中,俄狄浦斯用智慧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自认为是世上最大的智者。然而他虽然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人,但是却并未弄清人是什么,既没有认识自己,也没有真正认识世界。在俄狄浦斯的人生里,

存在主义美学

存在主义美学 存在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美学是本世纪中叶产生的重要且强大的哲学和美学思潮。它的代表人物是舍勒尔、海德格尔、雅思贝尔斯、萨特和加缪。这中间除舍勒尔之外,其他四人都对艺术和美学问题有过专门的论述。而且萨特和加缪又是存在主义艺术思潮的主将。 当海德格尔出《存在与时间》于1927年发表之后,西方哲学界曾发出过这样的狂欢:“哲学终于从天国回到了地面。”正是在这种狂欢中显示了由海德格尔开启而由存在主义哲学完成的一个巨大的转变:哲学研究的重点从对抽象的本质(理性)转向了“实存”,从物(客体)转向了人(主体),即从“理性人”转向了实存的人。因此,存在主义美学的主要特征,是把美学与存在的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中问他们考虑的美学问题,是美的本源问题。而美的本源在存在主义者看来,只能从对存在的追问中获得。由于对存在本身的追问紧紧地与人关联,存在主义美学便始终围绕着人这个主体旋转。整个存在主义美学都表达了这样一个由海德格尔表述的信念:美或者艺术开启了存在者的存在,艺术和美由此而获得了本体论意义上的根源。也正因为如此,艺术和美成了达成人的本真存在的见证,从而完成着拯救的使命。正是这一点使我们想起了尼采的这样一个信念:没有审美的人生如何可能。因此,美国存在主义哲学家W.考夫曼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存在主义哲学家在追问存在的问题时,最后都自觉不自觉地转向了艺术,转向了美学。这是不是因为美或者艺术是开启存在者的存在的最根本途径呢? 这里我们必须强调说明的是,虽然存在主义美学仍是围绕着人来旋转的,但这种美与人的相关,却不再是从表现的意义上与人相关,也不再是从符号创造的意义上与人相关。如果说表现主义美学的表现是建基于人作为主体的生命力、情感等之上的话,那么在存在主义美学这里,人作为实存,是不具有什么先在的诸如表现主义所谓的生命力、情感等的,因为作为实存,他的本质尚处于缺席状态。而美只发生于这个其本质尚付阙如的“此在”或实在向其真正的存在谋划的过程中,只有当那个尚付阙如的真正存在向其显现、敞开时,美才诞生。因此,20世纪美学发展中开始的那强大的表现之风从存在主义美学这里开始煞住。美学中的纯主观因素和重情主义的趋势得以扭转。从存在主义美学开始,表现便不再是美学的核心概念,在存在主义美学中取代“表现”这个概念的是所谓敞开、显现、照耀、呼唤等。 对于表现主义美学来说,表现本身就能达成美。但是存在主义者不相信这一点。因为在存在主义者那里,实存的人并不具备任何有意义的内容,他所拥有的只有诸可能性。虽然艺术和

《看不见的人》之存在主义解读

第23卷 第5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Vol. 23 No.5 2010年9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Sep. 2010 —————————————— 收稿日期:2009 - 12 - 06 作者简介:陈晓菊(1969 -),女,浙江象山人,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① 在《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1995年第8期12-13页中拉尔夫·埃里森回答采访时说自己从1945年开始写《看不见的人》,共历时五年完成写作。但在任绍曾等译的拉·埃里森著《看不见的人》(文学出版社,1984年)中的出版前言中提到作者历时七年完成小说创作。特在此说明。 荒谬的极限处境与自我追寻 ——《看不见的人》之存在主义解读 陈晓菊 (宁波大学 外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看不见的人》是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代表作。文章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指出《看不见的人》凸显了存在主义文学特质,从两部分——小说主人公所处的荒谬的极限处境和自我追寻对《看不见的人》进行全新的解读。 关键词:《看不见的人》;存在主义;荒谬的极限处境;自我追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0)05 - 0021 - 05 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1914-1994)的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1952),被称为“划时代的小说,可以说是现代美国黑人生活的史诗”。[1](前言) 该书曾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芝加哥保卫者”奖。作家本人在1969年因该书获美国自由奖章,1970年获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1985年获美国国家艺术奖章等。《看不见的人》以第一人称自叙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年轻黑人(作者始终没有给出他的姓名)在美国南部和北部遭遇种种不幸的同时不断追寻自我并思索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现了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正常的、无理性的关系。国内外学术界以埃里森《看不见的人》为题的研究论文数量可观,内容涉及作品主题、艺术手法、象征主义、身份追寻、互文性、二元对立等。但是,鉴于小说所揭示的关于自我和生存的问题,笔者认为,《看不见的人》体现了明显的存在主义文学特质。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体现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即人,存在,自由,处境,选择。 [2](186) 存在主义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流行于欧美文坛,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达到了高潮。60年代后,存在主义思潮被其它新的流派所代替,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就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变种。埃里森在存在主义文学盛行的年代历时五年完成 这部文学巨著,① 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他或多或少受到过这股文学思潮的影响。作者曾在《巴黎评论》杂志上解释了自己对小说结构安排的意图:小说的三部分(前言,正文和尾声)代表主人公 走过了从希望到激情再到彻悟的过程。[3](13) 主人公从南方来到北方纽约,实际上是从一个虽难以容忍但尚可理解的地方走向一个彻底混乱和疯狂的世界。埃里森使小说主人公活动的场所游移在险恶纷乱的外部世界和矛盾重重的心理世界之间,把人物的荒唐处境戏剧性地加以放大,使整部作品既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又体现了作为存在主义文学变种之一的黑色幽默的特征。因此,本文尝试采用存在主义理论,从主人公所处的荒谬的极限处境与自我追寻两部分对这部黑人文学经典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 一、荒谬的极限处境 法国的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1980)是当代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兼文学家,也是第二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一、什么是存在主义 二、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一、什么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简介 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资产阶级文明终结的开端。随着现代时期的到来,人进入了历史中的非宗教段。此时,虽然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但也同时发现自己的无家可归。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他没有了归宿感,认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自己将自己异化。在他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 存在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做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存在主义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存在主义超出了单纯的哲学范围,波及西方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 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 克尔凯戈尔反对德国观念专门讲理想的东西,而以为人生最主要的是要很具体地把握住个人的存在,克尔凯郭尔个人对自己“孤独”与“例外”的感受,创造出对自己关心的哲学- 存在主义。 克尔凯戈尔在哲学著作《恐惧的概念》中奠定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基督教存在主义否认物质世界的存在,也否认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存在。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只能是存在于个人内心中的东西,是人的个性,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实在,是万物的尺度,人即是个人的主观意识,但这不是感性、思维的意识,而是非理性的意识,是个人的心理体验。当个人处于心理体验这种意识中时,最直接、最生动、最深切体验到的是痛苦、热情、需要、情欲、模棱两可、暖昧不清、荒谬、动摇等的存在,它是纯主观性的、最基本的存在。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09.26-1976.05.2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受尼采的影响很深,他说:“只有当我们开始思考的时候,我们才能听见尼采的呼号。” 海德格尔认为,全部的西方思想史只关注存在着的事物,而遗忘了存在着的事物的存在。这是哲学研究上的一个很大的突破!但是如何揭示这一点,他借用了其师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工具。“现象”这个词在希腊文中表示“自行显现”,故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即意味着让事物自己说明自己的企图。他说:“只有我们不去企图把事物硬塞进我们为其制造的观念的框框中去时,它才能向我们显现自己。”这里是他开始反驳尼采认为知识归根结底是权力意志的表现的观点。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我们并不能靠强力、靠征服和压制来认识一个客体,而只能任其自然,以此来使它展示出它自己究竟是什么。 哲学主张 1、存在先于本质

罗洛梅的存在主义主要理论

罗洛梅的主要理论 一、存在分析观 1存在的核心 存在感,就是人对自身的经验。他认为,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他具有自我存在的意识,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这就是存在感,自我意识是对自身的体验,如感受到自己沉浸到自然万物之中。 罗洛梅认为,人在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时,能够超越各种分离,实现自我整合。只有人的自我存在意识才能够使人的各种经验得以连贯和统整,将身与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连为一体。在这种意义上,存在感是通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核心线索。看待一个人,尤其是其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应当视其对自身的感受而定。存在感越强烈,越深刻,个人自由选择的范围就越广,人的意志和决定就越具有创造性和责任感。人对自己命运的控制能力就越强,反之,当一个人丧失了存在感,意识不到自我的存在价值,就会听命于人,不能自由地选择和决定自己的未来,就会导致心理疾病。 2 存在的本质 存在的本质就是存在于世。 ①人与世界时不可分的整体。 ②人的存在始终是现实的、个别的和变化的。人一生下来,就存在于世界之中,与具体的人或物打交道。换句话说,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的,人要现实地接受世界中的一切,也就是接受自己的命运。而且,人的存在始终在生成变化之中,人要在过去的基础上,朝向未来发展。人在变化中展现出不同于他人的自己独特的经验。 ③人的存在又是自己选择的。人在世界中并非被动地承受一切,而是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并勇于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可能性。 3 存在的方式 ①存在于周围世界之中,目的维持生物性的生存并获得满足 ②存在于人际世界之中,目的在于适应和发展 ③存在于自我世界之中,人类特有的自我意识世界,真正看待世界并把握世界意义的基础。缺乏自我意识,就会导致人际世界的表面化和虚伪化。 4,存在的特征 ①自我核心,指以其独特的自我为核心,自我本身的独一无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是接受自我的独特性,在他看来,神经症并非对环境的适应不良,事实上,她是一种逃避,是人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企图逃避实际的或幻想的外在环境的威胁,其目的依然在于保持自我核心性, ②自我肯定,指人保持自我核心的勇气。自我肯定是一种生存的勇气,没有它,人就无法确立自己的自我,更不能实现自己的自我。 ③参与,指在保持自我核心的基础上参与到世界中去。罗洛梅认为ie,个体必须保持独立,才能维护自我的核心性,但是,人又必须生活于世界之中,通过与他人分享和沟通,共享这一世界,人的独立性和参与性必须适得其所,平衡发展。一方面。过分的参与必然导致远离自我核心,现代人之所以感到空虚、无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顺从、依赖和参与过多,脱离了自我核心,另一方面,过分的独立会将自己束缚住狭小的自我世界内,缺乏正常的交往,必然损害人的正常发展。 ④觉知,指认与世界接触时所具有的直接感受。觉知是自我意识的杰出,人必须经过觉知,才能形成自我意识。 ⑤自我意识,指人特有的觉知现象,是人能够跳出来反省自己的能力。正是有了自我意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1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定义、阐述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含义: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 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 毛泽东:思想武器,理论依据 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蓝P1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 产生: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自然科学新发现:“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㈠社会经济根源黄P1 ㈡阶级基础P2 ㈢思想来源 黄P2-3 社会科新成就学: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的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是彻底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个主体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黄P3-4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蓝P8 “与时俱进”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自我批判和后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补充、丰富、发展。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1.用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2.用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认识马克思主义 3.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4.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方法:⑴理论联系实际⑵善于把握客观规律⑶高度重视、总结经验 发对将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教条化、封闭化 题目: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谈谈怎样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完整版)人本主义相关问题

人本主义的思考问题 1.人本主义兴起的背景 2.马斯洛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 3.马斯洛内在学习理论 4.罗杰斯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 5.罗杰斯的有意义自由学习 6.罗杰斯有意义自由学习与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自由学习区别 7.人本主义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模式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精神状态也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人受制于物而无能为力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急需借助心理学,从而使得临床心理学、心理诊疗、社会心理学等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人们开始认识到,一切不安的源在于人缺乏对自身内在价值的认识。但是传统心理学存在着严重的贬低人性和非人性化的倾向,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应运而生。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产生是出于反击当时两个影响最大的心学派,即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在这些心理学中,作为心理学核心的人的心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没有得到正确阐述。人本主义心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们继承了19世纪末狄尔泰和韦特海默的传统,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学的原则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2.3.马斯洛学习理论 马斯洛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前提。强调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追根究底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即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在马斯洛看来,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发挥人的潜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要求。环境具有促使潜能得以实现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环境条件都有助于潜能的实现,只有在一种和睦的气氛下,在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中,潜能才能像得到了充足阳光和水分的植物一样蓬勃而出。马斯洛把完善的人性教育作为人本教育的基本内容。通常人在低级需要获得满足后即追求高级需要的满足。自我实现追求的内容是实现人的“内在价值”,包括真理、美、新颖、独特、公正、严密、简洁、善、效率、爱、诚实、单纯、改善、秩序、文雅、成长、清洁、宁静、和平等。如果能实现这些价值,便可以达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马斯洛关于教育原则的思想大致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1)自我同一性原则 教育应该使学生寻找内在的同一性,减少或消除学生内心的矛盾和精神上的分裂。并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即个人与社会和自然的统一。 (2)启发性原则 此原则主要是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通过知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理性控制、逻辑思维等,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交流、优美人格的形成、自我的充分自由的体现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美育原则 重视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教育。 (4)超越性原则

对《禁闭》的存在主义解读

在“地狱”中拷问人性 ——对《禁闭》的存在主义解读 袁雪琪10300270072 法学 [关键词] 萨特境遇剧存在主义 《禁闭》作为法国著名哲学家、戏剧家萨特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蕴含了萨特丰富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独幕剧。该剧本将整体情境设定为“地狱”。地狱中的三人——加尔塞、伊内丝、艾尔黛丝——共处于“一间陈设为第二帝国时期风格的客厅”,放置着的仅是三把躺椅、一尊铜像、一把裁纸刀。在这样一个异境中,在现世中已沦为罪人的三个死人仍旧保持着罪恶的原欲,“像旋转木马似的一个追逐一个”,无休止地角逐和斗争,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在这样一个地狱里,没有尖刀刑具,没有皮肉之苦,只有彻夜通明的灯光和永不困乏的眼皮。三个人永远生活在其余两人的目光之下。那目光就是禁锢、就是折磨、就是永远无法逃脱的地狱。最后,他们终于领悟到——地狱中根本不需要其余的刽子手,“他人就是地狱”。 “他人即地狱”彰示了萨特的人际关系理论。而后世研究学者也大都把研究重点放在对该句的内涵解读上。萨特曾因法国天主教派断章取义的浅陋解读而辩解,他强调:他人即地狱是基于个人与他人的恶化关系的前提的,“我的用意是要通过这出荒诞的戏表明:我们争取自由是多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是极其重要的。不管我们所生活的地狱是如何地禁锢着我们,我想我们有权利砸碎它。”观之中国学者的研究,其观点都大致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相对自由,强调自我与他人的相互性。世界上不存在绝对自由,个人自由必须通过他人实现。谁为了个人自由恶化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谁就将受地狱之苦。二是“杜梅萨之眼”,自为存在的我由于他人的目光注视而僵化。作为意识主体的个人与同样作为意识主体的任何其他个人的他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是敌对的。所以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对你的判断、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那么也将受地狱之苦。 不得不承认,“他人即地狱”是当今人类的普遍的境遇。而你的选择就是你的人生。除了萨特的人际关系理论,我还想从更微观的角度解读《禁闭》对人性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希腊文词源antropos和logos,意为人和学说。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以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及之后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费尔巴哈由于把庸俗唯物主义同一般的唯物主义混为一谈,避免采用甚至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而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人本主义”或“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则”。 人本主义简介 “当我看着这个世界时,我是悲观主义者;当我审视这世界的人们时,我是乐观主义者。”——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 在人本主义之前,心理学领域中占主导的人性理论有两种:一种是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人主要受性本能和攻击本能控制;另一种观点来源于行为主义,走向另一个极端,把人看做较大、较复杂的老鼠——认为人与老鼠一样,只是对环境中的刺激作出反应,其中并没有任何主观的控制。这两种理论都忽略了人性中的一些重要方面——例如“自由意志”和“人的价值”等。 人本主义的理论与人性理论的观点不同,它认为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我们有时会对环境中的刺激自动地作出反应,有时会受制于本能,但我们有自由意志,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动方向。 人本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the third force)。上世纪60年代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人言论自由的时代背景,为人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基础。1967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这说明了心理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已经被众人所接受。 车尔尼雪夫斯基将他的唯物主义学说称作“人本主义”,并把其哲学著作命名为《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本主义反对把灵魂和肉体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反对把灵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但其所指的人,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只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他没有联系具体历史、社会实践来研究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一词被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所歪曲。如德国现象学者谢勒和法西斯主义理论家克拉格斯,就侈谈“哲学的人本主义”或许是以“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为对象的“人本学”或“性格学”。他们的“人本主义”是一种宣扬非理性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唯心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的五类起源 首先,在历史上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人本主义也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前者是文艺复兴的一个基本方面,当时思想家从这一方面把人重新纳入自然和历史世界中去,并以这个观点来解释人。在这个意义上人本主义是造成17世纪科学革命的基本条件之一,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促使“科学主义”诞生的一个条件。17世纪以来的基础主义和19世纪末期以来的自然主义并不反对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历史上的人本主义运动是同超自然信仰和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相对立的。撇开历史上的人本主义不谈,我们现在讨论当代的人本主义。人们通常认为当代人本主义即是“主体哲学”(philosophy ofthe subject)。由于哲学家对“主体”的理解并不一致,在这个意义上,“人本主义”是多义的。如果把导源于笛卡尔的“我思”和康德的先验自我的哲学都看作人本主义,那么新康德主义便是人本主义的典型。我们不谈个别新康德主义者是否属于人本主义思潮中的哲学家,整个地说,新康德主义继承康德为科学、尤其自然科学(马堡学派)和文化科学(佛莱堡学派)奠立基础的纲领而努力,他们由以出发的自我是一般的、非经验的和非人格的,与人本主义者所强调的经验自我根本不同。并且新康德主义特别重视科学的价值,这恰恰是“科学主义”的特征,同强调个人价值的人本主义大异其趣。 其次,作为“主体哲学”或“意识哲学”的一派,胡塞尔现象学也可以被称为人本主义。他同康德一样以自我为出发点,力求为科学知识奠立基础。不同的是,他求助于“本质直观”,以描述方式进行其构成客观性的工作。早期反心理学主义使他把逻辑结构看作“真理本身”。胡塞尔的“我思”有别于康德,不是非人格的,但客观性的先验奠基所需要的不是一个主体或主体性,却需要多元的、主体间的、原子论般的奠基。难道这样的奠基学说是人本主义的?是的,要是我们把任何“主体哲学”当作人本主义的话。但是人本主义以人的首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存在主义又称生存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这一名词最早由法国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马塞尔提出。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 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以孤 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 简介 存在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存在主义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 存在主义最著名和最明确的倡议是保罗萨特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质”(l'existence pré cè de l'essenc)。意思是说,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 要评价一个人,要评价他的所作所为,而不是评价他是个什么人物。存在主义否认神或其它任何预先定义的规则的存在。保罗·萨特反对任何人生中“阻逆”的因素,因为它们缩小人的自由选择的余地。假如没有这些阻力的话,那么一个人的唯一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他选择哪一条路走。然而人是自由的;即使他在自欺中,仍有潜力与可能。·保罗·萨特也提出:“他人是地狱”。这一观点看似与“人有选择的自由”观点相矛盾,其实每个人选择是自由的,但对于选择后的结果,每个人有无法逃避的责任,人在选择的过程中,对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人的选择,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由,但每个人的自由就可能影响他人的自由,所以称“他人是地狱”。 产生背景 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资产阶级文明终结的开端。随着现代时期的到来,人进入了历史中的非宗教阶段。此时,虽然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但也同时发现自己的无家可归。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他没有了归宿感,认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自己将自己异化。在他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 思想流派 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索伦·克尔凯郭尔克尔凯戈尔,丹麦哲学家、神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他出生于可本哈根一个笃信基督教的暴发的羊毛商人家庭。由于担心上帝的惩罚,一家人笼罩在焦虑、忧郁的氛围中,克尔凯戈尔一生也是在忧郁中度过,终身隐居。当时丹麦是德国的附属,生活在落后的农业国丹麦的资产阶级,非常害怕革命,他们害怕当时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并且被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革命思潮弄得惊慌失措。克尔凯戈尔在哲学著作《恐惧的概念》中奠定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基督教存在主义否认物质世界的存在,也否认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存在。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只能是存在于个人内心中的东西,是人的个性,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实在,是万物的尺度,人即是个人的主观意识,但这不是感性、思维的意识,而是非理性的意识,是个人的心理体验。当个人处于心理体验这种意识中时,最直接、最生动、最深切体验到的是痛苦、热情、需要、情欲、模棱两可、暖昧不清、荒谬、动摇等的存在,它是纯主观性的、最基本的存在。克尔凯郭尔的为人十分矛盾,在他看来,十九世纪的中心事实是,一度存在的基督文明已经不复存在,为此他专门写了《对基督教世界的攻击》来论述这个问题。但是他同时又是一个基督教徒,并且他认为所有的教徒都应向他学习!虽然他认为,基督教只关心个人的东西,而没有关注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与他的思想不符。正因为克尔凯郭尔个人思想的矛盾,使他并不被世人接受,人们往往抓住他的某些缺陷大做文章,却忽略了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尔凯郭尔主张现代性的主要运动是向群体社会漂移。而这样的高度集体化和外在化的群体社会,同时也意味着个体的死亡。在这里,克尔凯郭尔否定了个体存在的作用,忽视了现实世界存在的意义,不但超前,而且过分极端,导致他很不被人喜欢,常常被别人反驳。 卡尔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一次大战后,存在主义在德国开始盛行,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一次大战后,德奥失败,十月革命成功,1918-1928年柏林工人起义、武装斗争等等,严重威胁着德国资产阶级生存,在他们之中充满了忧虑、烦恼、恐惧以及悲观失望等阴暗绪。然而他们又不甘心失败,时刻企图东山再起,复仇雪耻,为发泄他们的阴暗情绪并把这种情绪引上自我奋斗的道路,从而把知识分子中的悲观、消沉颓废情绪纳入到资产阶级的复仇轨道,存在主义哲学就应动而生了。而当希特勒的纳粹党正式上台,德国大资产阶级再次得势时,他们对存在主义所鼓吹的那套消沉颓废思想便不那么特别爱好了。雅斯贝尔斯继承克尔凯戈尔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主张追求上帝,认为哲学应从“存在者”——“人”出发,关心其在危机中的生存问题。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最有创见的哲学家,他宣扬无神论存在主义,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的要代表

浅析存在主义文学

浅析存在主义文学 北轩 摘要:存在主义文学作为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对当时和以后的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为代表,具体分析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渊源,基本特征,以及对当时和后世世界文学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文学 思想渊源基本特征影响 存在主义哲学是个复杂的体系,它的源流可追溯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等人。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其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转移到了法国,战后传入英美两国,对英美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存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

史背景,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观念和心态的反映。与存在主义哲学相辅相成的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在 法国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四十年代特别是战后发展到顶峰,风靡了法国和欧洲,影响迅速扩展到全世界。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有萨特、加缪和西蒙娜·德·波伏娃,其中以萨特的成就和影响最大。 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主要以他的存在 主义哲学为根基,通过自我的创作文学实践,提出了存在主义文学的美学文艺学体系。他的文学创作包括小说和戏剧两个方面,其中喜剧的艺术成就尤其卓绝。 从思想渊源来说,存在主义文学都不是萨特首创,萨特不过是存在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它们的产生有自身历史文化机制。具体而言,两次世界大战给西方世界带来巨大的物质损失,同时也给西方社会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二战中,法国被德国占领后,法国资产阶级陷入消沉颓废、悲观绝 望之中。他们发现科学救世的希望成为泡影,

自已正处于一个非理性的时代,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传统的思想体系已经瓦解,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人们将何去何从?这正是存在主义亟待解决的问题。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但“上帝之死”却把人类推向了虚无主义。而萨特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他认为存在主义是解决“上帝之死”给世界带来后果的手段。萨特认为,既然上帝是不存在的,人就没有先于存在的本质,即 存在先于本质。所以,人最初是“虚无”的,只是后来由于有了意愿、想象并付诸行动,这些意愿、想象和行动便构成人的本质。因此,人的本质是人自己创造的,存在先于本质首先使人完全对自己负责,人可以选择和造就自己的本质。痛苦、孤独和绝望是存在主义的三大问题,而人的责任感是理解这三大问题的关键。责任感会带来痛苦,甚至责任本身就是痛苦。人的责任包括选择自己的本质、决定自己的存在,还包括对整个人类负责。而痛苦恰恰就是,当人承担这一责任时,发现自己无法从完全和深层的责任感中脱离出来[1]。萨特认为,上帝的不存在使人

人本主义流派述评

人 本 主 义 流 派 述 评 班级:10心本 姓名:玉聪慧 学号:2010150126026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或称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是由许多具有类似观点的心理学家共同发起的一中心理学界的革新运动。该运动以反抗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姿态出现。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阵营中,有许多著名的、有特色的人格理论家,其中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领袖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除此之外,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戈尔德施泰因、奥尔波特等人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本述评主要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及其理论和应用。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需要层次理论、自我理论、存在分析论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人本主义心理学虽然产生于心理内部,但它与整个西方思想、社会文化有密切联系,其产生有身后的哲学想想根源与社会文化背景。14—16世纪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意识领域发了的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辗转传播到欧洲,主要思想倾向是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解放个性,使人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现实生活的个人幸福。人本主义者直接反对宗教教义对人的精神的强制,例如,英国哲学家洛克猛烈批判了宗教对人的束缚,反对宗教和某些政治家所主张的人本性恶、必须压制的观点。 在某种程度上,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当代对后工业社会的反人性的反省,以及反战和反主流文化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空前富足,但社会压力增大,导致十分严重的精神危机。而且,战争的威胁并未解决,国际军备竞赛、越南战争正在继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正是对蔑视个人尊严、价值,使人卷入战争的反思和反抗。 以马斯洛为首的一些心理学家意图创立一门研究人类积极本性的心理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解析

基本本体论的建立 海德格尔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以对“在”的研究为核心的本体论问题。他既否定柏拉图以来的西方的传统的本体论,也不同意实证主义类型的哲学家全盘拒斥本体论,他承认自己是本体论哲学家。他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摧毁以往本体论,用现象学方法建立新的本体论,即所谓基本本体论。 1.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 海德格尔认为,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直到黑格尔的传统形而上学有一个共同的,也是带有根本性的错误,那就是在没有了解存在物究竟怎样在以前就肯定了它们的在。哲学家们对什么是真实的存在的具体回答各不相同,但都把这些存在(无论物质或精神)当作现成已有的、具有规定性的东西,即当作某种在者。这些在者怎样在呢?为什么说它们在而非无、即不在呢?他们都略而未论,实际上是以对在者的研究代替了对在本身的研究。而在海德格尔看来,在和在者是两个有着原则区别的概念。 海德格尔的“在”的(中文有时译为“是”、“有”、“存在”)德语为名词形式的系动词Sein,相当于由英语系动词tobe转化来的动名词being,指存在物的显现、在场,不是指具体的、现成的存在物。“在者”也译为“存在者”、“存在物”,德语为中性名词dasSeiende,意指现成已有的存在物,包括一切已经显示出其存在的现实的以及仅仅是观念中的事物、现象。在海德格尔看来,“在”是确定在者作为在者的那种东西,是使一切在者得以可能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使在者显示其为在者的活动、过程。一切在者首先必须在,才能成为现实的、确定的在者。没有在,就没有在者。因此,在较一切在者具有优先地位。但在并不是一切在者的族类的普遍性,不是对一切在者的最高概括,因而不是某种抽象和绝对的存在,“在总是在者之在”,即在者的在的方式。这不是指现成已有的、即静态的在的方式,而是指可能的、即动态的在的方式,或者说不是指空间中的在的方式,而是指时间中的在的方式。在者的在的方式本质上就是其时间性。在没有现实的规律性,没有现实的本质,因而不能给在下定义。在的“本质”仅仅在于它的“在起来”这个事实。因此,我们不能问在是什么,而只能问在者怎样在,为什么在,也就是追问在者的在的意义。只有先弄清在者的在的意义,才能懂得在者的意义。 海德格尔认为,在柏拉图以前的希腊哲学中已经提出了在的问题。早期希腊哲学家大都是从涌现、显露、结合、生成等意义上来使用后来被理解为自然、真理等概念的。他们都把存在理解为一种“在起来”的动态过程。然而,从柏拉图开始,这种对在的看法被放弃了。亚里士多德把对在的询问归结为揭示在者的本质,在的问题被归结为在者的本质问题,而本质却被当作某种静态的、固定的东西。这种本质论对往后的西方哲学发生了深刻影响,以致使对在的探究被人遗忘了。海德格尔由此把从那时开始以来的形而上学时代叫做“在的遗忘的时代”。正因为撇开了在,哲学家们对在者的论述就失去了根基,他们所建立的本体论只能是无根的本体论。现在的任务就是回复到对在的探究。重新把在从在者中拱托出来,澄清在的意义,建立起有根的本体论或者说基本本体论。 2.建立基本本体论的方法——现象学方法 海德格尔认为,以往哲学家的本体论之失去根基,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研究方法不对。他们有的采用从自然、世界出发的方法,有的采用以观念、思维为起点的方法。其共同特 点在于把在和在者混为一谈。因为无论是自然、世界还是观念、思维,都不是在而是在者。以笛卡儿为例,虽然他提出“我思故我在”似乎为哲学找到了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但他并没有说明“我在”究竟怎样在,没有说明“我在”的在的意义。而如果不先说明我在,也就谈不到“我思”,因为“我思”以“我在”为前提。为了建立起有根的本体论,海德格尔认为只能采用由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的方法,他的基本本体论就是现象学本体论。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在不少方面和胡塞尔是一致的。他所谓的现象,指的也是人的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