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弗勒斯斯内普--《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拜伦式英雄

西弗勒斯斯内普--《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拜伦式英雄
西弗勒斯斯内普--《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拜伦式英雄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人性的堕落——解析《蝇王》人性恶的主题

2 解析女性主义在DH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人物塑造中的体现

3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精神世界的分析

4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简?奥斯丁的《爱玛》中的会话含义

5 论《福谷传奇》中的象征

6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7 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8 论促销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9 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成长主题探析

10 相同之爱,不同诠释——从美剧《吉尔莫女孩》看东西方母女关系之异同

11 On the Translation of Advertisement Sloga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12 On the Principle of Elega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ntracts

13 译员主体性在歌曲《我有个梦》歌词翻译中的体现

14 中国和英国传统婚俗差异研究

15 支付宝-淘宝的成功之道

1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7 Analyses of the Morels’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18 《周六夜现场》的幽默剖析

19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汉语商标的英译策略

20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

21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

22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彼得﹒潘情结

23

24 论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两次选择

25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26 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性分析

27 浅析广告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28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电影语言的会话含义——以《最后的武士》为例

29 论《推销员之死》主人公威利洛曼的悲剧

30 浅析《小王子》的象征与哲学

31 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

32 从语域理论角度分析商务发盘函的翻译策略

33 《儿子与情人》与《雷雨》中母子关系的对比

34 英语学习中语法的功能

35 英汉称谓语中的文化差异

36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喜福会》

37 《紫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38 论莎士比亚《尤利乌斯?凯撒》墓地演说中的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

39 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

40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41 英汉称谓语对比分析

42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其翻译研究

43 情景法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新东方为例

44 王尔德戏剧作品中的道德观

45 An Analysis of Gender in Oh,Pioneers!

46 数字口译及其训练策略

47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

48 图式理论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49 中西亲子关系对比性研究

50 从女性主义看《呼啸山庄》

51 马丁伊登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及其悲剧

52 商务英语中缩略语的翻译策略

53 从妇女主义视角看《紫色》中西丽的成长

54 从精神分析法研究托妮·莫里森《宠儿》中塞斯的母爱

55 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主宰还是学生为中心

56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

57 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相应的学习策略

58 从电影名的翻译看直译与意译

59 爱玛人物形象分析

60 Con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Image An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61 试析美国个人隐私文化的现象及根源

62 《榆树下的欲望》埃本悲剧命运探析

63 On Subtitle Translation in “The Big Bang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64 The Differences of Nonverbal Langua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65 从影视剧看英语俚语使用的性别差异

66 言语行为理论下的英语广告双关

67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68 从人性论分析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

69 浅析《阿拉比》中男孩的心理成长历程

70 The Comparison between“the Mean”of Confucius and“the Mean”of Aristotle

71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

72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绝望主妇》中话语标记语I mean

73 卡森?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中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原型分析

74 从产品说明书的英译错误分析探讨其翻译策略

75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代沟的不同影响研究

76 简析诚信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77 Eco-Critical Reading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78 跨文化交际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79 浅析《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80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81 论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82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悲剧性格解读

83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

84 A study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standards:faithfulness,fluency and beauty

85 论华裔女星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角色转变

86 The Art and Achievement of Ying Ruocheng's Drama Translation

87 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儿童的观察和语言分析世纪的美国社会

88 论《飘》中思嘉丽的性格特征

89 英汉社交称呼语礼貌规范和语用失误研究

90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之原由

91 《推销员之死》中美国梦破灭的主要原因

92 试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3 报刊杂志词频分析与大学英语教学中词频分析的比较

94 论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5 从生态和消费的角度解读《瓦尔登湖》中梭罗的思想

96 合作原则在小说《傲慢与偏见》对话分析中的应用

97 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论李白诗歌的翻译

98 从《到灯塔去》中莉丽?布里斯科的性格发展看维吉妮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

99 从《法国中尉的女人》看约翰福尔斯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局限性

100 浅谈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

101 分析《玫瑰色茶杯》中的女性主义

102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mpersonal Sentences

103 从语用原则视角分析政治演讲中的语用策略

104 从《麦琪的礼物》和《爱的牺牲》分析欧?亨利的写作特色

105 英语“名词+ ly”类形容词的词化分析、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

106 浅析《七个尖角阁的房子》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107 中餐菜名的英译与饮食文化传播

108 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二元性

109 从僵尸和吸血鬼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110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多元文化中跨国企业绩效管理

111 托尼?莫里森《柏油孩子》的后殖民生态批评解读

112 对《宠儿》中黑奴母亲塞丝形象的探讨

113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114 《尤利西斯》的象征艺术

115 从女性主义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

116 浅析奥利奥品牌在国际营销中的跨文化策略

117 打破沉默——接骨师之女中“沉默”主题的解读

118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他们眼望上苍》

119 《雾都孤儿》中南希双重性格分析

120 非智力因素与英语学习的关系-以xx大学学生为例

121 A Study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

122 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俚语汉译的影响

123 《哈利波特》系列里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二元对立分析

124 动物习语在英汉文化中的异同分析

125 An Analysis of Conflicts between Heroines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126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悲剧

127 A Comparison between Emily Dickinson’s and Walt Whitman’s Poems on Their Modernity 128 论《最危险的游戏》中的生态伦理混乱

129 Analysis of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130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祝》结局的文化对比研究

131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132 概念整合对英语移就的认知解读

133 论《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冲突和不确定性的体现

134 An Analysis of Hardy’s Optimism in Jude the Obscure

135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

136 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浅析及其解决方法

137 《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和婚姻

138 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英译

139 A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140 探讨中英文化差异——以宗教习语翻译为案例

141 论英语俚语的汉译

142 威廉·戈尔丁《蝇王》中的写作艺术

143 A Brief Study on Brand Name Translation

144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的礼节差异

145 对目前金融危机的分析

146 尼斯湖和西湖—中西方旅游性格差异研究

147 从合作原则的角度看《辛普森一家大电影》中的黑色幽默

148 对当今中国大学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方法的观察和思考

149 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哥特元素

150 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

151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

152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153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

154 从理解文化角度翻译英语习语

155 论《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156 从《绝望主妇》各主角看美国家庭问题

157 The Pragmatic Analysis of English Euphemism

158 英语高尔夫新闻中隐喻的认知分析

159 一小时的自由,永恒的女权主义--评析凯特?肖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

160 形成性评价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中的作用

161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of Inqui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62 论不可译到可译的历史性变化

16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研究

164 浅析“冰山理论”调动读者参与的作用

165 二战后大萧条对美国社会福利的影响

166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

167 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语义歧义

168 Pecola’s Blues--A Reading of The Bluest Eye

169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谈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实现

170 从《马丁?伊登》分析杰克?伦敦的“超人”思想

171 星巴克的成功之道

172 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述艺术--以《一个明亮干净的地方》为例

173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174 清教主义和超验主义观照下霍桑的救赎观——以《红字》为例

175 从《蝇王》中的象征看人性的恶

176 莎士比亚电影和爱情阻力: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177 《大衣》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

178 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

179 《阿甘正传》——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回归

180 从尊卑与平权的词汇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81 论《儿子与情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182 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artial Arts and Western Boxing 183 从缓解语言石化角度分析背诵式语言输入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184 中国大学机构名称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185 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女性主义解读

186 从禁忌语看中西方文化异同

187 从《阿Q正传》译本看民族文化的可译性

188 《恋爱中的女人》人物及其人物关系的象征分析

189 双语字幕句法结构研究--《老友记》个案研究

190 试论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词块教学

191 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差异

192 从《大卫科波菲尔》中看狄更斯的道德观

193 从文化视角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194 论《女巫》中的成人形象

19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96 对《老人与海》中突显的生态意识的探讨

197 隐喻视野下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

198 影响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因素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199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

200 俄狄浦斯情结在劳伦斯及其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体现

拜伦代表作现代诗

拜伦代表作现代诗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拜伦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拜伦的诗1 旧日好时光 ”旧日好时光“给我心中带来了 苏格兰的一切:那蓝色的山峰, 谷中清澈的流水,底河和顿河, 格子呢,结发带,我幼年的感情, 巴尔戈尼桥下的黑流,和我那 最初温柔的梦,像班柯的幽灵 都掠过我的眼前:呵,这回忆确是 ”好时光“的一瞥,别管多么幼稚。 拜伦的诗2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一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象夜晚 皎洁无云而且繁星漫天;

明与暗的最美妙的色泽 在她的仪容和秋波里呈现: 耀目的白天只嫌光太强, 它比那光亮柔和而幽暗。 二 增加或减少一份明与暗 就会损害这难言的美。 美波动在她乌黑的发上, 或者散布淡淡的光辉 在那脸庞,恬静的思绪 指明它的来处纯洁而珍贵。 三 呵,那额际,那鲜艳的面颊, 如此温和,平静,而又脉脉含情,那迷人的微笑,那容颜的光彩,都在说明一个善良的生命: 她的头脑安于世间的一切, 她的心充溢着真纯的爱情! 查良铮译 失眠人的太阳 呵,失眠人的太阳!忧郁的星! 有如泪珠,你射来抖颤的光明

只不过显现你逐不开的幽暗, 你多么象欢乐追忆在心坎! “过去”,那往日的明辉也在闪烁,但它微弱的光却没有一丝热; “忧伤”尽在了望黑夜的一线光明,它清晰,却遥远;灿烂,但多么寒冷! 拜伦的诗3 我们将不再徘徊 我们将不再徘徊 在那迟迟的深夜, 尽管心儿照样爱, 月光也照样皎洁。 利剑把剑鞘磨穿, 灵魂也磨损胸臆, 心儿太累,要稍喘, 爱情也需要歇息。 黑夜原是为了爱, 白昼转眼就回还, 但我们不再徘徊 沐着那月光一片。 1817年 杨德豫译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拜伦式英雄 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现在制度,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拜伦式英雄"是个人与社会对立的产物,也是作者思想的特点和弱点的艺术反映。这类人物形象相继出现于拜伦笔下,这对于当时英国的封建秩序和资产阶级市侩社会进行的猛烈冲击,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们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悲观厌世情绪,又往往会给读者带来消极的作用。俄国的文艺批评家另林斯基和诗人普希金都曾指出"拜伦式英雄"的思想弱点及其危害性. 2、美丑对照原则 法国大文豪雨果在其《克伦威尔序言》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他的《巴黎圣母院》就是运用这一原则的典范作品;而法国又一位颇具影响的诗人、文艺理论家波德莱尔则倡导了“以丑为美”理论,他的《恶之花》正是这一理论的代表力作。对于这两位大家的文艺思想,人们已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是遵循了对比逻辑,没有改变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波德莱尔的以丑为美,则改变了矛盾双方事物的性质,两种审美观都是对事物的具体反映其实,美丑对照与以丑为美这两种原则的运用,都没有 改变事物本身的性质,只是改变了事物的原有面貌,而且它们改变事物面貌的方向正 好相反"美丑对照是拉大、扩张了美丑之间的距离,它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而以丑为美则是缩短了美丑之间的差距,使丑的变为不是原来的那么丑,同时也就蕴涵着使美 的变为不是原来的那么美。"美丑对照与以丑为美都是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美丑对照原则,主张将两种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有效地突出两者之间的矛盾,构成一种巨大的反差,从而更为深刻地揭示出两个事物相反的本质 特征" 3、人物穿插再现法 又称人物复现法。就是将同一个人物,让他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每出现一次,就展示其性格的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 是巴尔扎克所创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 1)小说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重要人物出现二三十次,在多部小说中反映 他们的经历,构成人物的完整形象 (2)通过小说人物的叙述,说明小说发生的事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这些事例闪现于其他小说中,作者把人物和事件一一排列出来. (3)并列出同一阶层人物的代表,或者把小说的人物性格作一对比,这些人物都是在不同的小说中出现的 在《人间喜剧》中再现的人物有400多个,分散在75部小说中,人物再现法丰富了人物典型的塑造.后来有许多作家都进行了模仿。比如拉斯蒂涅,在《高老头》中

哈利波特作者简介及哈利波特的背景知识

满意回答 检举|2013-04-23 2:01 全名:Joanne Kathleen Rowling 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笔名:. Rowling 全名:乔安妮·凯瑟林·罗琳(Joanne Kathleen Rowling)是一个误传,并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罗琳唯一的名字是“乔安妮”(Joanne)。在第一部《哈利·波特》出版之前,出版商担心罗琳的女性身份会影响她作品的销售,劝说她使用一个中性化的笔名。当时穷困的罗琳于是同意,给自己取了. Rowling的笔名,尽管她的名字中其实没有Kathleen这个中间名。 昵称:朋友们都叫她“JO”,FANS们叫他“JK”,朋友开玩笑的时候叫她“JAKE”。 花名:同学有时奚落她叫“Rolling Pin(擀面杖)”和“Rolling Stone(滚石)”。 童年:罗琳自己说她小时候是个戴眼镜的脸上平平的女孩,非常爱学习,有点害羞、流着鼻涕、还比较野。童年的时候,她有过两次迁家的经历。一次是从Yate(布里斯托尔港一边)搬到Winterbourne(布里斯托尔港另一边),一次是从Winterbourne搬到靠近Chepstow的Tutshill的乡村。父母:父亲Peter是一名退休的飞机制造厂Rolls-Royce的管理人员,母亲Ann是一位实验室技术人员,于1990因病去逝,终年45岁。他们1963年在一列火车上一见钟情,并结婚。兄妹:一个妹妹,名叫Dianne,也叫Di,比罗琳小两岁,曾经学过护士,现在爱丁堡学习法律。婚姻:1990年罗琳与一名葡萄牙电视新闻记者乔治·阿朗特斯简单地结了婚。三年后,随着女儿的出世,他们离婚了。2001年12月圣诞节次日的节礼日(Boxing Day),罗琳与麻醉医师尼尔·默里(Neil Murray)在苏格兰的新居携手再度走进了婚姻的殿堂。2003年3月,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名叫戴维。2005年1月,又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麦肯齐也来到了这个家庭。如今,罗琳与丈夫以及三个孩子幸福地生活在爱丁堡。 子女:大女儿杰西卡,出生于1993年6月27日,与罗琳生活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市;儿子戴维,出生于2003年3月;小女儿麦肯齐,出生于2005年1月学习经历:毕业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获文理学士学位。最近,获母校授予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在英国曼彻斯特接受教学培训。代表作品:《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编辑本段个人履历1964年安娜·沃兰特与皮特·罗琳在一趟由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开往苏格兰阿伯里斯的火车上相遇,并一见钟情,后双双到海军服役。1 965年3月14日安娜·沃兰特与皮特·罗琳在伦敦北部的塔夫纳公园附近的万圣区大教堂结婚。1966年7月31日乔安娜·罗琳在耶特车站大道240号的考特奇医院出生。19 67年6月18日罗琳的妹妹黛安娜·罗琳在位于耶特的家中出生。1970年9月乔安娜·罗琳在温特本尼的高地街上的圣迈克大教堂英语学校开始上小学。1974年9月乔安娜·罗琳在塔茨希尔教堂小学上学。1976年秋罗琳开始在塞德伯里的韦迪恩综合中学上学。 1980年罗琳母亲安娜·罗琳(即安娜·沃兰特)被诊断出有多发性硬化症,一种很严重的家族病。1982年乔安娜·罗琳成为韦迪恩综合中学的学生代表,她的成绩十分优秀。1983年罗琳的母亲安娜·罗琳立下遗嘱,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1983年夏

拜伦诗歌赏析

拜伦爱情诗《She Walks in Beauty》研读与汉译 (旧稿补充新发) 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享年36岁的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的著名诗人,他的《哈罗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雅典的少女》Maid of Athens、特别是《唐璜》Don Juan享誉世界诗坛。下面是他的一首爱情诗《She Walks in Beauty》。据说拜伦在一次舞会上看见了威尔莫·霍顿夫人,夫人黑色的丧服上金光。这位孀居的美人引发了年轻诗人的诗兴,舞会后便写了这首名诗。 She Walks in Beauty by George Gordon Byron 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 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 And all that’s best of dark and bright Meet in her aspect and her eyes; Thus mellowed to that tender light 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 One shade the more, one ray the less, Had half impaired the nameless grace raven 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ss, Or softly lightens or her face; Where thoughts serenely sweet express How pure, how dear their dwelling place. And in that cheek, and or that brow, So soft, so calm, yet eloquent, The smiles that win, the tints that glow, But tell of days in goodness spent, A maid at peace with all below, A heart whose love is innocent! 【原文注释】 clime:按《牛津高级学习现代英语词典》的英语解释:area or region with certain weather condition;按上海译文出版社《新英汉词典》,【诗】 地方,风土;但此处我认为可以理解或翻译成“空间”,即“天空”。 简单地说,climes与skies同义。walks in beauty就是表示“步态优美” 或“舞姿翩翩”。被直译成“走在美的光影里”,“在美中穿行”,“身 批美丽而行”,似乎都不妥。 And all that’s best of dark an d bright Meet in her aspect and her eyes; (all是主语,不及物动词Meet是谓语,表示“相会”、“合在一起”、“融汇”;that’s best of dark and bright 是定语从句,that’s即that is. Thus mellowed to that tender light 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 不及物动词mellowed (to)表示“变得柔和”;形容词gaudy表示“华丽而俗气的”、“华而不实的”、“故弄玄虚的”,是贬义。Deny这里也是不及物动词,因为用了介词to。 请注意:仅mellowed是一般过去式,表示某一过去发生的行为。它前面跟它并列的动词

外国文学史

一、填空题 1.(《神谱》)是最早关于宇宙起源和神韵的谱系的系统描述。 2.(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雅典时代,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代表作分别是(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 3.(索福克勒斯)被称为悲剧艺术的荷马。(欧里庇德斯)——舞台上的哲学家。(阿里斯托芬)被成为喜剧之父。 4.柏拉图文艺理论的核心是(理念论) 5.第一步文人史诗是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6.罗马文学之父(埃纽斯) 7.亚里斯多德盛赞《伊利昂纪》,《奥德修纪》的构思,认为它们体现了史诗的最高成就,是史诗的典范。 8.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 9.(《俄瑞斯忒亚》)唯一一部完整的古希腊三连剧。 10.中世纪文学按性质分为(教会文学),(史诗与谣曲),(骑士文学),(城市市民文学) 11.骑士传奇题材来源分为三个系统:(不列颠故事系统),(拜占庭系统),(古代系统) 12.但丁的(《论俗语》)是最早一步关于语言和诗律的专著。 13.(但丁)在《神曲》中奉荷马为“诗人之王”,亚里斯多德是“哲学家的大师”,维吉尔是“智慧的海洋”。 14.佛罗伦萨“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15.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16.十四行诗的创立者是(彼特拉克),其诗歌代表作是(歌集)。 17.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家是(塞万提斯) 18(.《十日谈》)以禁欲主义为基本主题,开创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十日谈》)和(《神曲》)合称为“人曲”。 19.(《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喜剧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具有强烈的幻想性和抒情性。(《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戏剧的代表作。 20.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21.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 22.(皮埃尔·高乃依)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23.(拉辛)将“三一律”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把古典主义悲剧玉树发展到高峰。 24.(莫里哀)则写出风俗喜剧和性格喜剧,从根本上改造了旧喜剧 25.(《浮士德》)是一部关于梦想者和发展者的诗剧故事 26.(《浮士德》)与《伊利亚特》,《神曲》,《哈姆莱特》并誉为欧洲古典四大名著。 27.(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后期则转向现实主义。 28.(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言》,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雨果从此成为浪漫派的领袖。 29.斯丹达尔的(《拉辛与莎士比亚》)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30.(巴尔扎克)的《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成熟。(《人间喜剧》)是“包

哈利波特人物表.doc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By J. K. Rowling The dedication of this book is split seven ways. To Neil To Jessica To David To Kenzie To Di To Anne And to You If you have stuck with Harry until the very end. 哈利波特7马上就要面市了,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看新书,我整理了一个哈利波特人物表,希望对大家有 帮助,有不明白不认识的人物可以来本帖子查看~ 一.学生 哈利 ?波特:本书主人公,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格兰芬多学生 赫敏 ?格兰杰: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格兰芬多学生,哈利的好朋友 纳威 ?隆巴顿: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格兰芬多学生,他的父母都被食死徒用钻心咒致疯 罗恩 ?韦斯莱: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格兰芬多学生,哈利的好朋友 珀西 ?韦斯莱: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格兰芬多学生,罗恩的哥哥,后来到魔法部工作,与其父母反目,相信哈 7上面会改邪归正的 乔治 ?韦斯莱: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格兰芬多学生,罗恩的哥哥 弗雷德 ?韦斯莱: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格兰芬多学生,罗恩的哥哥,与乔治是双胞胎,他们这对双胞胎兄弟非 常喜欢搞恶作剧,没有完成在霍格沃兹的学业,利用哈利给他们的 1000 加隆开办了一个笑话商店,生意非常好 金妮 ?韦斯莱: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格兰芬多学生,罗恩的妹妹,一直非常喜欢哈利,终于在哈 6 上面成为了哈利的女朋友 李?乔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格兰芬多学生,韦斯莱孪生兄弟的好朋 友西莫 ?斐尼甘: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格兰芬多学生,与哈利同宿舍 迪安 ?托马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格兰芬多学生,与哈利同宿舍,与金妮交往过一段时间,还短期担任魁 地奇队的追球手 帕瓦蒂 ?佩蒂尔: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格兰芬多学生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中英双语台词

这是个黑暗的时候这是不可否认的 These are dark times, there is no denying. 我们的世界不会面临比今天更大的威胁 Our world has, perhaps, faced no greater threat than it does today. 不过我会对我们公民说 But I say this to our citizenry: 我们是你们每一个人的公仆… We, ever your servants... …将继续捍卫你们的自由… ...will continue to defend your liberty... …并且设法排除这股力量 ...and repel the forces that seek to take it from you. 你们的魔法部仍然… Your Ministry remains... …很强大的 ...strong. (黑暗标记引发恐慌) (暴力蔓延麻瓜家庭遇害) (食尸人数目增加) 赫敏茶好了亲爱的 Hermione. Tea's ready, darling. 来了妈妈 Coming, Mom. 快点达德利赶快 Come on, Dudley, hurry up. 我不明白干嘛非得离开这里?

I still don't understand why we have to leave. 因为继续住在这里很不安全 Because, unh, it's not safe for us here anymore. 荣恩告诉你父亲晚餐快好了 Ron, tell your father supper's nearly ready. 这是在澳大利亚吗? Is this in Australia? 看起来好极了不是吗? Looks wonderful, doesn't it? 离澳大利亚东海岸三千五百公里远 Three and a half thousand kilometers along Australia's east coast. 一忘皆空 Obliviate. 片名:《哈利波特与死神的圣物上卷》 (字幕原创:David Chiu 双语制作:dahongying) 赛佛勒斯 Severus. 我还担心你是不是迷路了… I was beginning to worry you had lost your way. 来吧我们给你留了座位 Come, we've saved you a seat. 我相信你肯定带来了什么消息吧? You bring news, I trust? 时间订在下周六晚上 It will happen Saturday next, at nightfall. 我听到的不一样我的主人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是指拜伦在“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孤立 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他们是海盗、异教徒、造反者、无家可归者,都是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反叛的热情、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但是他们的反抗总是和孤独、忧郁结合在一起,乃至傲世孤立、离群索居,并以悲剧而告终。最典型的形象是《海盗》中的康德拉。 2.湖畔派湖畔派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 兹华斯、柯勒律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金钱关系。 湖畔派诗人起初都同情法国革命,随着革命的深入,由害怕革命而退却,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 骚塞和华兹华斯曾先后被敕封为桂冠诗人。湖畔派诗人在于古典主义的斗争中有过贡献,在诗歌的艺术上有较深的造诣,但是一般而言,湖畔派诗人代表消极浪漫主义倾向。 3.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洲文坛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它是 由法国革命开始的民族民主革命新时代的产物;它在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和感伤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在与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浪漫主义作家热爱大自然,重视民间文艺,以此与他们厌恶的城市文明相对立。在艺术上,他们反对古典主义因袭陈规,主张创作自由,喜用夸张、对比等手法。 4.《瓯那尼》决战《欧那尼》是雨果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悲剧,剧中完全打破了古典 主义戏剧的惯例,地点任意转换,不遵守时间的一致律,并把悲剧因素和戏剧因素糅合在一起。《欧那尼》的上演产生了巨大影响,掀起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决战,结果古典主义遭到彻底的失败。这次事件被称为是《欧那尼》决战。 5.多余人多余人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 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然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群众;虽然不满社会现实,却缺少反抗的行动,可以说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意站在征服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都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和底层人民相结合来改变俄国现状。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多余人”人物系列是19俄罗斯文学独有的成就,同时也是19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 6.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中后期欧美文学的主潮流,因其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 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它的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它的社会政治主张主要是改良主义,它的创作理论的哲学依据基本上是唯物论的反映论。其基本特征为: 代表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等等。 7.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其思想理论基础是孔德 的实证论和泰纳的实证主义美学。在创作上,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生活现实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自然主义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 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出发点。自然主义文学创作上的典型代表是龚古尔兄弟,二人合写的《日尔米尼·拉赛德》是一部典型的自然主义作品。 8.《人间喜剧》《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创作的小说总集,共有90多部小说,塑造 了2000形象。它采用分类研究和人物再现的方法,把众多的人物和篇章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全部作品氛围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是主干部分,又分为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生活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荷马史诗:即《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相传是公元前9至前8世纪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小亚细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成的,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史诗形成时间很长,诗中包括了不同时代的成分,在行吟诗人被迎入宫后,又有符合贵族利益的倾向。公元前6世纪,两部史诗正式形成文字,到公元前3至2世纪,又由亚历山大城学者编订,每部分各为24卷。 金苹果:即特洛伊战争的起因。相传阿喀琉斯的父母在举行婚礼时,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她来到席间扔下一个“不和的金苹果”,上面写着“赠给最美的女子”。赫拉、雅典娜和阿弗洛狄忒三位女神都想得到这个苹果,相持不下。宙斯要她们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判。三位女神各自贿赂帕里斯,赫拉许他成为最伟大的君主,雅典娜许他成为最勇敢的战士,阿弗洛狄忒许他最美丽的女子。帕里斯判定阿弗洛狄忒是最美的。之后便引发了特洛伊战争。 木马计:特洛伊战争久战不决,后来,奥德修斯设计把一只内藏兵将的木马遗弃在城外,假装撤退。木马被特洛伊人拖进城中。入夜,希腊人里应外合,终于攻特洛伊。战后希腊人各自携带财宝奴隶还乡。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初期封建文学的代表,是为适应封建统治者和基督教教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内容是宣传宗教教义,宣扬神权思想,艺术上多流于公式化、概念化缺乏真实性,成就不大。但由于教会的神权统治垄断了中古文化教育故而一切文化艺术都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骑士文学:是世俗的封建主义文学,它是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它虽然宣扬封建道德,但其中所表现的锄强扶弱、保护妇女、尊敬老人的思想有一定的人民性。而肯定世俗爱情,更有客观上反对教会禁欲主义的积极意义。 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反映城市内部复杂的矛盾斗争、表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愿望的世俗文学。 城市文化:是与基督教文化对立的世俗文化,城市文学是随城市的出现而形成,为满足市民阶层的精神需要应运而生的。 英雄史诗:又叫英雄叙事诗是在民间长期口口相传,以歌颂民族英雄为内容的人民文学,是中世纪欧洲文学的重要成就。根据史诗形成的时间和表现内容,可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

哈利波特系列中最受欢迎的25个角色

《哈利波特》系列中最受欢迎的25个角色 尽管《哈利波特》故事中怪异的扫帚、挥舞的魔杖以及屠龙的冒险夺人眼球,但故事中的角色才是其取得成功的灵魂与精髓。从哈利波特其人到多比那样的魔法生物,或者麦格教授等成人,故事中包含了太多令人难以忘却的角色,英国本土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们也在大荧幕上赋予了他们灵动的生命。为期一个礼拜的投票结束后,让我们看一看巫师世界中最受观众喜爱的角色都有哪些吧…… 25. Hedwig 书:全部 电影:全部 演员:Gizmo, Kasper, Oops, Swoops, Oh Oh, Elmo and Bandit 海德薇是一只雌性雪枭,哈利第一次拜访对角巷时,海格将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哈利。自此在书中,即使当哈利的朋友们看起来遗弃了他时,海德薇也能出色地充当哈利与朋友们联系的信使。海德薇在霍格沃兹的栖息地位于猫头鹰屋,这里也起着学生避难所的作用。《死亡圣器》第一部分中,海德薇的死带给哈利巨大的悲痛。罗琳大姐为此在“”向读者致歉:“我知道这使很多读者伤心,但是有时海德薇对哈利就像是可供拥抱的玩偶,伏地魔杀死它则标志着哈利纯洁无忧的童年的结束。”有趣的是,虽然书中海德薇是位“女性”,但它的扮演者 们无一例外的都是“男性”,因为雄性雪枭的羽毛更为洁白。猫头鹰中的种族主义与性别歧视?这可真糟糕! 哈利波特系列中最广为人知的原声音乐,官名就是“Hedwig’s Theme”。 Twhooo(猫头鹰的咕咕叫声) 24.Dolores Umbridge 书:《凤凰令》《混血王子》《死亡圣器1》 电影:《凤凰令》《混血王子》(仅献声)《死亡圣器1》 演员:Imelda Staunton Voldemort是个彻底的恶魔,然而相较于怪异可笑的Dolores Umbridge他也就是个小流氓 罢了。Umbridge是个保守滑稽的官僚,喜欢穿裙子和开襟毛衣组成的套装并且爱猫如命,毫无疑问,她是有史以来将粉色花呢外套穿的最恶心的女人,还是个各方面都如噩梦般恐怖的老师。魔法部为遏制Dumbledore和Harry的关于Voldemort已经回归的言论将Umbridg e委派到霍格沃茨任教,她快速的掌控了学校,将霍格沃茨置于她集权主义的统治之下。U mbridge完全按照自己的正义观将人随意定罪,并且没有丁点儿自我怀疑。仗着极端的自负,她擅自使用不可饶恕咒,当然她认为自己比法律要完善的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她会依自己对规矩的要求去折磨他人。如果你问的话,我们的说,这世界上没有比她更需要让人马好好吓上一回或者在阿兹卡班里关上一辈子的女人了。 花絮:史蒂芬金评价Umbridge为“自汉尼拔后最伟大的虚构反派角色。” 经典台词:如你所知,我真的恨透了小孩。 23.Gilderoy Lockhart 书:《密室》《凤凰令》 电影:《密室》 演员:Kenneth Branagh 如你所知,大家都很乐意去拜读下霍格沃茨黑魔法防御术教授的招聘广告。上面应该不会写明“需能保守机密,常接触危险暗黑的惊天秘密,毫无好处可言”,虽然这能很好的解释这份工作的性质。这也就是为什么Lockhart这个头脑空空虚荣的牛皮大王会去应聘这个看起来

哈利波特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哈利·波特:小说主角,一岁时父母被邪恶巫师杀害,被姨妈收养,后到霍格瓦彻魔法学校学习魔法。 维能·杜斯利先生:哈利的姨丈。 玛各:维能的妹妹。 帕尤妮亚:哈利的姨妈。 达德里:杜斯利的儿子,整天欺负哈利。 莉莉和杰姆斯·波特:哈利的妈妈爸爸,曾是霍格瓦彻魔法学校优秀学生,后被邪恶巫师杀害。 艾伯斯·邓布利多:霍格沃滋魔法学校校长,著名魔法家。 麦康娜:霍格瓦彻学校教变形术的教授。 鲁贝斯·哈格力:禽猎看守人,哈利好友,曾在魔法学校学习,因违反校规,被逐出。 马格人:魔法世界对不会魔法的普通人的称呼。(麻瓜) 伏地魔:魔力强大的邪恶巫师,一直想统治整个魔法世界,人们因惧怕其力量而不敢直呼其名,常以“那个人”代之。 屈拉:霍格沃滋教授。 亚瑟·威斯里:魔法内阁成员,对马格人的物品十分热衷。 伯希,弗来德,乔治,罗恩,金妮,比尔,查理:威斯里一家的小孩,大多在霍格瓦彻学习过。 斯卡伯斯:哈利好友罗恩的老鼠。 兰博顿·尼维尔:哈利的好友,霍格沃滋学生。

李·乔丹:霍格沃滋学校学生。 胖大婶:通往格林芬顿房间墙壁上的肖像。 荷米恩·格林佐:哈利的好友,霍格沃滋魔法学校学生。 杰高·马尔夫:霍格瓦彻学生,哈利的死对头。 克来伯和高尔:马尔夫的死党。 费艾尔、应维斯、巴伦、尼克:霍格沃滋学校的鬼魂。 谢默斯:霍格沃滋学生,哈利好友。 史纳皮:霍格沃滋学校药剂学教授。 亚格斯。费驰:霍格沃滋学校校监。 诺丽丝夫人:费驰的猫,是个通风报信者。 宾西:教魔法历史的教授。 费立维克:教咒语的教授。 海维:给哈利送信的猫头鹰。 弗兰:哈格力的狗。 胡施:教快迪斯的老师。 马库斯·夫林特:史林德林快迪斯队队长。 奥立弗·伍德:格林芬顿快迪斯队的队长。 尼可拉斯·弗兰马尔:伟大魔法师,丹伯多好友,点金石的发明者。诺贝特:哈格力曾养的一条龙。 弗拉菲:守卫点金石的三头犬。 史普露:霍格沃滋教授。 罗曼,班尼,佛罗伦斯:禁林里的人头马兽。

2014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2014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 综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当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B.郡县制普遍实行普遍建立 C.已实行以察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2.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讲求精耕细作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3.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最能体现此“二元性”的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傩戏 4. 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反映了( ) A.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B.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C.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 D.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5.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是故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于是有所谓历史哲学者出焉。历史(撰述)与历史哲学虽殊科,要之,苟无哲学之理想者,必不能为良史,有断然矣。”其观点主要表明 A.历史与历史哲学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B.史学家要善于发现并阐明历史规律 C.历史学的社会功能是探求公理公例 D.社会进化论是历史哲学的研究范畴

拜伦式英雄(1)

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Byronichero)是指在拜伦的作品中特别是《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一系列个人主义反叛者的形象。他们烙刻着拜伦的思想气质个性的印记。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出于个人的原因,起来反抗国家的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但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他们追求个人自由,却又常常把自己关闭在孤独和高傲中,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Byronic Hero), 又名反英雄Anti-hero, 悲情英雄Tragic hero, 浪漫英雄Romantic hero,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在作品中塑造出来的一系列充满强烈的反叛热情而又孤独、忧郁的一类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都是悲剧性的傲慢的叛逆者,他们都有非凡的才能和力量,但在腐败的社会中却无法施展。他们为自己的无所作为而感到痛苦,因自己的才能和情感的虚耗而感到绝望。他们以挑战示威的态度,以异样的勇敢和热情,以不屈不挠的一直和毫不妥协的精神,或报复或反抗社会的专制与压迫。在这些人物的身上,有诗人本人生活遭遇的明显痕迹,所以被称为 "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一词最早来源于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用它来描述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 "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他们的性格特征是反抗、孤傲、浪漫。他们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他们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最终一般以失败、死亡告终。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现在制度,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拜伦式英雄"是个人与社会对立的产物,也是作者思想的特点和弱点的艺术反映。这类人物形象相继出现于拜伦笔下,这对于当时英国的封建秩序和资产阶级市侩社会进行的猛烈冲击,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们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悲观厌世情绪,又往往会给读者带来消极的作用。俄国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和诗人普希金都曾指出"拜伦式英雄"的思想弱点及其危害性。不同于传统的正派的义气昂然豪气干云的大侠, 拜伦式英雄是寂寞的,多情的,矛盾的,悲哀的,偏激的,叛逆的。他们是不完美的。 他聪明绝顶,情感丰富,甚至有些多愁善感; 他孤僻傲慢,似癫若狂,实为掩饰心中创伤; 他愤世嫉俗,桀骜不驯,却又常常被情所困; 他生逢乱世,悲天悯人,所以总是痛苦惆怅。 他往往出身高贵,是情怀高尚的唯美主义者。

《哈利波特》中的人物名字解释

不用多说,风靡全球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曾经陪伴我们走过童年,为我们的曾经增添过一抹温馨的色彩。而作者J.K.罗琳更是凭借这部作品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1983年,罗琳前往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 )就读,为了父母的意愿,她放弃英 语转而学习法语、古希腊文学、罗马尼亚文学等课程,大学毕业后的她工作之余也继续学习 法语加英语的双语文秘课程。也正是这份经历才使得《哈利波特》中会有那么多关于巫师、麻瓜、妖精、怪兽等词汇,有的甚至只是罗琳自己杜撰的。当然,罗琳的创造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只有对于拉丁语、英语、法语以及希腊神话等有扎实积累的人才能创作出如此浩大而精致的作品。 废话不多说,本文部分参考网络上的一些文章和《哈利波特百科全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 社2011年7月第一版),并对其进行了一些梳理,从而对书中出现的一部分人名进行解析,让 大家能够更好的体会原著的精彩。 1. Draco (德拉科)拉丁文意思就是“龙”,而西方神话传说中龙蛇不分,故德拉科马尔福(Draco Malfoy )的名字其实就是斯莱特林院的象征一一蛇。作者以此暗示他是十足的斯莱特林。此外,法文中mal foi的意思是“坏的信仰",起源于拉丁文maleficus,意为“作 恶的人”。 2. Lucius (卢修斯)源自希腊神话中的Lucifer.该单词的意思最初是泛指那些天体神, 如月神,日神等。后用来指启明星(即金星)。到了中世纪,用来指魔鬼撒旦。我想罗琳的 用意是,以天体神、启明星的美丽高贵来指卢修斯的纯血统和优雅的外表,而以撒旦来暗喻 他食死徒的身份。 3. Narcissa (纳西莎)源自希腊神话中的Narcissus,是一个因为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而终 日坐在水边,最终化作水仙花的美少年。现在的英文单词narcissus就是水仙的意思。而narcissism则意为“自恋"。作者此处用这个名字来讽刺马尔福家的人自视甚高,除了自己谁也看不起的脾气。 4. Remus Lupin (莱姆斯卢平)拉丁文Lup是“狼”的词根,英文Lupine意为“与狼有关的”,法国一些地区的方言中,Lupin就是狼人的意思。而Remus则是传说中一对被母狼养大的双胞胎之一的名字。 5. Severus Snape (西弗勒斯斯内普)这是个典型的运用构词法创造出来的名字。“us”可 以看作形容词词尾,那Severus的词根就是英语单词severe或sever,前者的意思是严厉、 刻薄,后者的意思隔离、可引申为孤独。Snape与Snake (蛇)只差一个字母。作者的用意, 我想就不必多说了。 6. Godric Gryffindor (戈德里克?格兰芬多):Gryffin是希腊神话中的狮身鹫头有翼兽,在法语中dor有“金制成的”的意思。“格兰芬多”指狮身鹫头有翼兽。God表示“上帝”, -ric是表示“管辖、领域”之意的接尾词。Godric指的是“上帝的住处”。格兰芬多的象征 是lion (狮子)。

拜伦

第三节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二、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42) (一)生平 阿伯丁(Aberdeen) 纽斯泰德寺庄园(Newstead Abbey) 哈罗中学(Harrow School)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获得上议院世袭议员席位,发言反对惩罚工人破坏机器的法案。 1809-1811年东方旅行,去葡萄牙、西班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土耳其 不幸的婚姻。与同父异母的姐姐奥古斯塔的关系。 1816年4月去国。结识雪莱。1817年去意大利。1824年去希腊参加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的解放斗争。受雨淋生病而死。 《闲暇的时光》(Hours of Idleness) (二)主要作品分析 1、抒情诗(Lyric Poetry) 抒情短诗总体成就不如他的叙事诗和政治讽刺诗,但也有若干精品,如《想从前我们俩分手》、《雅典的少女》、《她走在美的光影里》、《我们将不再徘徊》。《雅典的少女》写爱情: 雅典的少女呵,在我们分别前, 把我的心交还! 或者,既然它已经和我脱离, 留着它吧,把其余的也拿去! 请听一句我临别前的誓语: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抚摸着那无拘无束的卷发, 每阵爱琴海的风都追求着它; 依偎着那刘海围拢的眼睑, 轻吻香腮上青春的气息; 看着那牡鹿般野性的双眼,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还有那久欲一尝的红唇, 还有那轻盈紧束的腰身; 我要凭这些定情的鲜花, 它们胜过一切言语的表达; 凭着爱情中交集的悲喜,我要说: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雅典的少女呵,我们就要分手; 想着我吧,亲爱的,当你孤独的时候。 虽然我向着伊斯坦堡飞奔, 雅典却攫住我的心和灵魂:

外国文学(1)离线作业(必)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外国文学(1)》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甘盼盼学号:715005582001 年级:2015年春学习中心:杭州学习中心————————————————————————————— 第一章古代文学 简述题: 1、简述希腊神话的内容和特征。 2、简述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简述《俄狄浦斯王》的艺术成就。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简述题: 1、简述骑士文学的主要特征。 论述题: 1、试述《神曲》的两重性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简述题: 1、简述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2、2、简述堂吉诃德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 论述题: 1、试析哈姆雷特悲剧的根源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 简述题: 1、简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2、简述《伪君子》中的达丢夫形象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 简述题: 1、结合具体作品,简述哲理小说的特征。 2、结合具体作品阐述狂飙突进文学的特点。 论述题: 1、试论浮士德形象的哲学意义 第六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简述题: 1、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简述《恰尔德·哈洛尔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简述“拜伦式英雄”的特征。 论述题: 1、以雨果具体作品为例,简述其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第七章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简述题: 1、结合作品,谈谈《红与黑》标题的象征意义。 2、结合具体作品,简述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特色与成就。 3、结合具体作品阐述“探索型人物”的特征。 论述题: 1、试析《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特征。 2、试析《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形象特征。 3、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4、试析《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形象及其悲剧根源。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1、黑色幽默──当代美国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因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辑印小说 片断集《黑色幽默》而得名,又云黑色喜剧、?病态幽默0 。此派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往往通过冷嘲热讽、?玩世不恭的态度,通过残酷而荒诞的寓 言式艺术形象来鞭挞 社会,?把滑稽幽默与崇高严肃、喜剧与悲剧、顺序与错乱交错迭印,组成一体,?从强烈对比中揭露现实。主要作家有海勒、品钦、巴思和巴塞尔姆。 2、魔幻现实主义──本世纪50、60?年代出现在拉美文坛上的一 个小说流派。早在20年代,艺术批评家弗朗茨.罗在研究后期欧洲表现派绘画时就使用 了这一术语。此派吸收古印地安文化中的神 话传说,?借鉴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创作经验,大量运用内心独白、意识流、象征、?比喻手法,变现实为神话,变现实为梦幻,变现实为荒诞,用神秘、?离奇、魔幻色彩表现出了拉 美的神奇现实。主要作家有马尔克斯、?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卢尔福等。 3、摹仿说──古希腊传统的文艺学说。?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当时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在 《诗学》中发展了这一 观点,进一步指出诗起 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 生的摹仿,强调了文艺 与现实不可分离的关 系,在西方文学史上产 生了很大影响,为现实 主义创作奠定了基础。 4、正常的儿童──古 希腊人在“神人同形同 性”的基础上,?塑造 了高大完美的、充满 着理性光辉的众神形 象,并曲曲折折地折射 出古代社会进化的遗 迹和古代人类征服自 然的进程,这种正常的 思维有别于早熟的儿 童和粗野的儿童,因而 得名。 5、第十位文艺女神─ ─古希腊最杰出的抒 情诗人萨福曾开办学 校,?教少女学习音乐 和诗歌。她写诗9卷, 其独唱琴歌歌唱爱情 和美德,?感情真挚, 意境清新,有很强的感 染力。柏拉图因之将她 称之为神话中九位缪 斯女神之外的“第十位 文艺女神”。 6、木马计──战史中 著名的智慧故事。希腊 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 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 假意退兵,藏伏兵于巨 大的木马之内。特洛亚 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 推进城里。当夜,希腊 联军回兵,与木马中的 伏兵里应外合,攻陷了 特洛亚城。 7、伊甸园──神话传 说中至善至美至福之 地。据《旧约.创世纪》, 上帝在创造了天地万 物之后,又用泥土造出 了人类始祖亚当和夏 娃,并把他们放在东方 的乐园─伊甸园中。此 园四季如春,清泉潺 潺,百花盛开,遍地是 黄金和宝石。后亚当和 夏娃经不起蛇的诱惑, 偷吃了智慧之果,遂被 上帝逐出了乐园。 11、教会文学──欧洲 中世纪为封建教会服 务的一种文学艺术形 式,?作者大多为僧侣, 亦称“僧侣文学”。主 要内容是普及宗教教 义,题材大多取自《圣 经》,主要体裁有圣经 故事、圣徒传、祈祷文、 赞美诗、宗教剧、奇迹 剧等。一般采用梦幻的 形式以及象征、寓意的 手法,因而存在着公式 化、概念化的缺点。 12、?温柔的新体诗派 ──欧洲文艺复兴时 期受南法普罗旺斯情 歌影响在意大利发展 起来的一个抒情诗派 别,由圭尼泽利创立, 盛行于13─14世纪。 该诗派一反轻视女性 的传统思想,把女性圣 母化,最早反映了人文 主义的恋爱观,把以爱 情为主题的诗歌创作 推向了新的高度,为中 古文学向文艺复兴过 渡开辟了道路。代表作 家有卡瓦尔坎蒂、但 丁。其最高成就为但丁 的《新生》。 19、古典主义──17 世纪产生于法国、?流 行欧洲达两个世纪之 久的一种文艺思潮,因 其以希腊罗马的古典 文学为典范而得名。作 为法国专制王权的产 物,古典主义在政治上 拥护王权,维护国家统 一;在思想上崇尚理 性;在艺术上提倡摹仿 古典,重视规则。 20、三一律──17世纪 法国古典主义者制定 的戏剧创作法规,?又 称“三整一律”,指时 间、地点、情节的统一, 即一个剧本的时间只 能限制在24小时之内, 只能有一个地点、一个 中事件。三一律可以便 戏剧的情节高度集中, 结构紧凑,矛盾突出; 但到了后来则成了束 缚戏剧创作的清规戒 律,终于被浪漫主义赶 下历史舞台。 21、沙龙文学──17 世纪法国的贵族形式 主义文学,?因其多在 巴黎贵妇人的客厅中 形成而得名。其体裁有 爱情小说、田园小说和 抒情诗。沙龙文学美化 骑士生活,缅怀中古, 内容怪异神秘,艺术矫 揉造作,语言晦涩难 懂。代表作家为伏瓦蒂 尔。 22、巴罗克文学──又 称“矫饰文学”,流行 于17?世纪欧洲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