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车辆油漆通用工艺规程

特种车辆油漆通用工艺规程
特种车辆油漆通用工艺规程

特种车辆涂装通用工艺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1总则

1.1本规程适用于产品及其零部件的涂装技术要求及检测要求。若本规程与产品图

纸要求相矛盾时,以产品图纸为准。

1.2本规程解释权属于技术中心工艺部。

2涂料要求

2.1涂装所用的底漆、腻子、中涂漆、面漆及与之配套的辅料等必须相互配套。2.2涂料质量必须符合化工标准或有关标准的规定。

3涂料的选择原则

3.1产品机身外表面的涂料颜色按JB2299的规定执行,或根据客户的要求确定。

3.2机身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装饰性线条或颜色。

3.3涂料的选择原则见表1。

表1

4涂装前的表面处理

按《焊接件通用工艺规程》第7章的规定执行。

5遮蔽部位

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进行涂装:

1)机械加工的配合面、工作面、摩擦面;

2)各种电机、阀、泵、液压软管、快速接头表面;

3)镀锌、镀铬件表面,无特殊要求的有色金属表面;

4)电气元件、电气线路、电控箱;

5)非金属制件表面;

6)已按要求涂装的外购件;

7)密封的内表面和设计上注明不涂漆的部位。

6涂装作业准备

6.1发料与领料

6.1.1涂料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品种、牌号、颜色和定额数量发放领取。

6.1.2稀释剂应根据规定的品种和比例发放领取。

6.1.3涂装所用的底漆、腻子、中涂漆、面漆及与之配套的辅料等必须相互配套。6.2开罐

6.2.1涂料在开罐以前,应确认品种、牌号、颜色正确无误。

6.2.2涂料应根据实际需要量,在涂装工作即将开始时开罐,避免浪费。

6.2.3开桶前将桶外的灰尘、杂物除尽以免混入漆桶内。开桶后若发现有结皮现象,

则应将漆皮整块或分若干块取出,以免影响质量。

6.3搅拌

由于漆中各成份比重的差异,可能有沉淀出现。所以在油漆使用前,须将桶内的油漆及沉淀物全部搅拌均匀后才可使用。

6.4多组份涂料的与熟化

6.4.1使用多组份涂料时,各组份必须严格按照比例正确计量混合,混合次序应按规

定程序进行。

6.4.2有熟化要求的涂料必须进过熟化程序,才能开始喷涂,熟化时间应遵守涂装说

明书或涂料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6.4.3混合后使用机械搅拌器。搅拌后,油漆的颜色均匀,没有结块和沉淀。

6.4.4多组份涂料混合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6.4.5具体混合比例及时间规定复合涂料说明书和油漆工艺卡片的规定。

6.5稀释剂

涂料一般不需要稀释。需要稀释时,应采用规定的稀释剂。除特殊规定外,稀释剂加入量一般不应超过涂料总量的5%。

6.6过滤

涂料在使用前,需将涂料中可能产生的或混入的固体颗粒、漆皮杂质过滤去,以避免这些杂质堵塞喷嘴及影响施工进度和漆膜的性能、外观。一般可使用80~120

目的金属网或尼龙丝筛进行过滤。

6.7遮蔽

按第5章要求遮蔽可靠。

7焊接件涂装技术要求

7.1一般要求

7.1.1不封闭的箱型梁、箱型结构的内表面,无特殊要求的,一般须涂一遍底漆;封

闭的箱型梁、箱型结构的内表面可以不涂底漆。

7.1.2装配后不能靠近、无法涂装的部位,应在装配前完成涂漆。

7.1.3有涂漆要求的有色金属表面,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相应的底漆。

7.1.4涂装时应严格遵守各种涂料对温度、湿度等的要求,遵守重涂间隔时间及调配

方法的有关规定。

7.1.5施工前,如发现涂料出现胶化、结块等异常现象,应停止调配和施工。

7.1.6涂装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各种施工方法对漆膜的影响。要尽量保证漆膜的均匀,

不可漏涂。对于边、角、夹缝、螺钉头、铆接缝、焊缝等部位要先涂刷,然后再大面积涂装。

7.1.7两种不同颜色的图层交接处,其界面必须明显、整齐。

7.1.8需要经常拆装的零件,其相互连接处的油漆面必须平整。缝线应明显,不得出

现漆膜崩落、接线不分或漆成一片等现象。

7.1.9喷涂施工时,应对产品不需要喷涂的部位进行遮盖,防止误涂。

7.1.10产品的最后一遍面漆一般应在总装调试完后再进行涂装。

7.1.11对安装过程中损坏的漆膜应进行修补。修补前应对表面进行清理。修补部分对

周围涂层的覆盖宽度应不少于50mm,损坏面积较小时,修补的面漆应比损坏的面积大一倍以上)。修补应符合相关工艺或标准的规定,补漆部位的颜色、涂层厚度应与周围的颜色、涂层厚度一致。

7.2施工环境要求

7.2.1涂装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相对湿度不大于80% ,光照度不低于300lux 。

7.2.2雨、雪、雾天及风力超过4 级时不准在室外施工,被涂物表面有结露也不准

施工。

7.2.3涂装及干燥过程中,应避免烈日下曝晒。

7.2.4特种涂装应在涂料厂商推荐的环境下进行。

7.2.5施工区域必须空气流通。涂装及固化过程中应禁止粉尘及其他异物飞扬。

7.2.6施工时钢板表面温度不能超过40℃~60℃

7.3涂底漆

7.3.1按6.3的要求进行作业准备。

7.3.2涂面清理完成后,应在4h内涂一道底漆。

7.3.3底漆喷(刷)涂应均匀,涂抹不得有针孔、气泡、裂纹、脱落、漏涂、流挂、

皱皮、局部剥落等现象。

7.3.4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底漆干膜厚度应不低于50μm。

7.3.5干燥时间及涂装间隔(采用湿碰湿工艺)详见涂料说明书或油漆工艺卡片。7.4底漆打磨

7.5刮腻子

7.5.1机器产品表面是否需要刮腻子,应在图样或技术文件中注明。

7.5.2填刮腻子应在底漆干透后进行。

7.5.3对外观质量有直接关系的零部件表面,如存在局部凹凸不平和斑痕时,可刮涂

1~3次腻子。腻子不应填刮太厚,每层最大厚度不得超过1.5mm,需多层方能填平时,必须等前一层完全干透后并磨光后进行,局部最大填刮总厚度不得超过5mm。

7.5.4腻子经打磨后,整个零件表面应平整、光滑、坚硬而无光泽,线角分明,腻子

与零件表面连接处不得有明显接痕。

7.5.5主要焊缝上不得填刮腻子。

7.6涂中间漆

7.6.1按6.3的要求进行作业准备。

7.6.2中间漆喷(刷)涂应均匀,涂抹不得有针孔、气泡、裂纹、脱落、漏涂、流挂、

皱皮、局部剥落等现象。

7.6.3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底漆干膜厚度应不低于80μm。

7.6.4干燥时间及涂装间隔(采用湿碰湿工艺)详见涂料说明书或油漆工艺卡片。7.7涂面漆

7.7.1按6.3的要求进行作业准备。

7.7.2产品的最后一道面漆或整机面漆应在检查、安装、调整、试车合格后进行喷(刷)

涂。

7.7.3面漆喷(刷)涂应均匀,涂抹不得有针孔、气泡、裂纹、脱落、漏涂、流挂、

皱皮、局部剥落等现象。

7.7.4在安装、调整或移动规程中,如将原涂层破坏,则应将破坏出用相同的涂料补

涂,然后再涂面漆。

7.7.5涂膜未干前,应采取妥善防护,并应避免烈日直晒。

7.7.6干燥时间及涂装间隔(采用湿碰湿工艺)详见涂料说明书或油漆工艺卡片。

8焊接件二次涂装的表面处理和修补

二次涂装一般是指由于作业分工在两地或分两次进行施工的涂装。由于各种原因,前道漆涂完后,超过一个月以上再涂下道油漆,也应算作二次涂装。

8.1二次除锈

8.1.1二次除锈的主要方式为动力工具除锈,二次除锈作业前,应先按要求清理焊缝

焊瘤及周围残存的焊渣和飞溅物,以及表面的油污和水。

8.1.2除锈结束后应清理表面的油污、尘埃等异物,并应及时涂上规定的底漆。

8.1.3二次除锈,其清理等级需达到GB/T8923.1-2011中规定的St2。

8.1.4二次除锈作业时,对各部位的具体工艺要见表2。

8.2二次涂装技术要求

8.2.1涂装前应彻底清除涂装件表面上的油、泥、灰尘等污物,一般可用水冲、布擦

或溶剂清洗等方法;

8.2.2根据需要用钢丝绒等工具对原有漆膜进行打毛处理。

8.2.3用无油、水的压缩空气清理表面灰尘。

8.2.4二次涂装前,需对前几道图层有缺陷的部位进行修补。

8.2.5喷涂过程要求按第7条要求执行

8.3修补涂层

8.3.1应对下列部件进行涂层修补

1)膜厚未达到规定要求;

2)漏涂的部位;

3)焊接及烧损的部位;

4)磕伤、划伤及其它原因造成的损伤。

8.3.2膜厚未达到规定要求或原图层受损伤的区域都应进行图层修补。

8.3.3涂层修补时,所用的涂料的品种、层数、每层膜厚都应与周围涂层一致,按原

涂装顺序涂装。

8.3.4修补区域与周围区域涂层的交界迭加应注意平滑,以免产生明显的高低不平。

8.3.5修补的涂层与未受损的涂层应充分重叠,重叠范围不小于25mm。

9整机涂装技术要求

9.1按8.1的要求进行表面处理。

9.2按第5章要求对整车不涂装区域进行有效遮蔽。

9.3按8.2、8.3的要求对整车表面进行涂装和修补。

9.4整机表面除按8.3.1的要求进行修补外,还需对结合部的外露部位和紧固件进行

修补涂装。

10涂装施工方法

涂装施工可采用刷涂、空气喷涂和高压无气喷涂等方法。宜根据涂装场所的条件、被涂物形状大小、涂料品种及设计要求等,选择合适的涂装方法。

10.1刷涂方法

10.1.1应按涂敷、抹平和修饰3道工序操作。

10.1.2漆膜的涂刷厚度应均匀适中,防止流挂、起皱和漏涂。

10.1.3适用于小范围施工、修补涂层。

10.2空气喷涂法

10.2.1喷嘴与物面的距离,大型喷枪为20~30mm;小型喷枪为15~25mm。

10.2.2喷枪应依次保持与物面垂直或平行地运行,移动速度为30~60cm/s,操作要

稳定。

10.2.3每行涂层边缘的搭接宽度应保持一致,前后搭接宽度一般为喷涂幅度的1/3左

右。

10.2.4多层次喷涂时,各层应纵横交叉施工,第1层横向施工时,第2次则要纵向施

工。

10.2.5上述技术要求与油漆工艺卡片冲突时以工艺卡片为准。

10.2.6喷枪使用后,应立即用溶剂清洗干净。

10.3高压无气喷涂法

10.3.1喷嘴与物面的距离400cm左右。

10.3.2喷流的喷射角度30°~60°。

10.3.3喷流的幅度,喷射大面积物件为30~40cm;喷射较大面积物件为20~30cm;

喷射小面积物件为15~25cm。

10.3.4喷枪移动速度60~100cm/s。

10.3.5每行涂层的搭接边应为涂层幅度宽的1/2~1/3。

10.3.6上述技术要求与油漆工艺卡片冲突时以工艺卡片为准。

10.3.7喷涂完毕后,立即用溶剂清洗设备,同时排出喷枪内的剩余涂料,吸入溶剂作

彻底的循环清洗,拆下高压软管,用压缩空气吹净管内溶剂。

11涂装质量控制与检测

11.1涂料

涂料在进厂前,必须附带本批次涂料的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

11.2检验工具

检查漆膜质量所使用的检验工具(或仪器)应有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11.3表面处理

11.3.1喷射处理等级(比对样片),并做好记录

11.3.2油污及灰尘清理情况。

11.4喷涂过程监控

11.4.1施工环境记录。

11.4.2用料监控并记录。

11.4.3油漆配比监控并记录。

11.4.4稀释剂加入量监控并记录。

11.4.5混合熟化时间及最长混合期监控并记录。

11.4.6湿碰湿工艺喷涂间隔时间、实干喷涂间隔时间监控并记录。

11.4.7每层干膜厚度及总干膜厚度监控并记录。涂层厚度应在每一涂层干燥后测量,

全部涂层在涂装完毕后测量涂层总干膜厚度。检查方法:每10m2(不足10 m2按10 m2计)涂层面积作为一处,管路细长体每3~4 m长作为一处,每处测3~5点,每处所测点厚度的平均值不低于规定值的90%,每处各点厚度中的最小值应不小于规定涂层厚度的70%。

11.4.8喷漆技术参数监控并记录。

11.5面漆质量验收标准

整机涂装质量按不同部位作不同的要求,工程机械产品的整机涂装质量检验区域的划分见表3,各区域的漆膜质量标准见表4。

11.6油漆干燥标准

11.6.1表干(或指干):用手指轻轻按漆膜,感到发粘,但漆膜不粘附在手指上的状

态;

11.6.2半干(或半硬干):用手指轻按漆膜,在漆膜上不留指纹的状态。

11.6.3实干(完全干燥):用手指重压或急速捅碰漆膜,在漆膜上不残留指纹或划痕

的状态。

11.7检验方法

11.7.1外观漆膜外观在光照度不低于300lux 的环境下目视检查。

11.7.2漆膜厚度漆膜完全干燥后,按GB/T 13452.2《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规

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11.8附着力

漆膜完全干燥后,按GB 9286/T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11.9漆膜硬度

漆膜完全干燥后,按GB 6739/T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11.10光泽度

漆膜完全干燥后,按GB 9754/T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12安全

操作者应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安全文明生产,防止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

下料通用工艺守则最新

下料通用工艺守则 1.材料要求 1.1在材料领用时,核对工艺文件与所领材料的牌号、规格和材质证 明书是否一致。 2.划线 2.1在划线下料前应对钢材表面进行净化处理。 2.2下料前,下料人员应根据材料面积、牌号及图样尺寸进行排版、 放样。碳钢、低合金钢用石笔、弹粉线法,不锈钢用铅笔、弹粉线法。 2.3划线时筒体的卷制方向应与钢板轧制方向一致。考虑焊缝正确布置,尽量使相关部件避开纵环缝所规定的尺寸,对长度要求较严的部件,如换热器、塔器等,其筒体拼缝处应预留焊接接头收缩余量。 2.4筒节长度不小于300mm,筒节展开长应不小于1000mm。筒体拼接 不准出现十字焊缝,相邻筒节纵逢距离为3倍板厚。且不小于100mm。 2.5凡在工艺文件上规定有试板的,筒体或封头在下料划线时,应按要求同时划出试板材料,并按规定作出标记。产品焊接试板的宽度方向应是钢板的轧制方向。 2.6划线时应从板材或管材无原始标志的一端开始,以保证剩余材料 上有原始标识。 3.材料标志移植 3.1制造受压元件的材料应有可追溯的标志。在制造过程中,如原标

志被裁掉或材料分成几块时,按《材料标识可溯性》进行标志移植,并在材料分割前完成标志的移植。 3.2 有耐腐蚀要求的不锈钢以及复合钢板,不得在耐腐蚀面采用硬印 标记。 3.3低温容器受压元件不得采用硬印标记。 3.4每件板料上都应写明产品编号、件号、下料尺寸等。 4.下料 4.1除一般零件外,压力容器受压件应尽量采用刨边机和自动切割机 进行下料。 4.2碳钢、低合金钢一般采用氧-乙炔切割下料;不锈钢应采用等离 子弧切割。 4.3除切割时预留切割耗量外,切割后需机加工的零件,应预留加工 余量,一般参照以下数量:500mm之内每边加大3mm;510-1000mm 每边加大4mm;1000-2000mm每边加大6mm。 5.坡口加工 5.1凡需制备焊接坡口的,应严格按图样和工艺要求进行加工。 坡口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杂等缺陷; b. 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R m≥540MPa的低合金钢材及Cr-Mo低合金 钢材经热切割的坡口表面,加工完成后应按JB/T4730.4进行磁粉检测,I级合格; c. 施焊前,应清除坡口及两侧材表面至少20mm范围内(以离坡口

喷涂三防漆作业标准

1.目的:对本公司PCB板喷涂三防漆作业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PCB板喷涂三防漆的工艺参数要求和控制。 3.控制要求: 3.1 喷涂环境要求: 所有涂覆作业应不低于16℃及相对湿度低于30%的条件下进行。如温度过低可采用在烘箱40度加热30分钟后再进行喷涂,最佳使用温度30 o C。湿度过高也是采用同样方法及同等条件加热。 PCB板要求: 所要喷涂的PCB板需经测试、检验、调试合格,并彻底进行清洁处理干净后进行(焊锡、松香、灰尘、油污、助焊剂及其残渣),不允许涂覆的器件,需提供一种快干易剥遮蔽胶带,保护相关的部件(这些部件包括连接器,IC插槽,可调电位器、大功率散热器、连接点) 作业人员防护要求: 作业人员需佩戴防溅式护目镜和隔离手套,并佩戴防毒面罩。 4作业流程: 确认PCB板防护及清洁已达要求,环境及作业人员防护均已达到要求。 喷涂:使PCB板喷涂面一定要平放,可使用夹具等工具,使用Plasticote 70三防漆CAC2043进行喷涂,喷口距离目标20--30cm均匀喷涂,保持涂层轻薄而均匀。保证喷涂面需完全覆盖三防漆,可使喷涂面和目光在一个水平面察看是否完全涂覆。步骤:PCB板涂刷喷A面表干30分钟涂刷B面室温固化。 在第一遍三防漆完全晾干后(1小时)进行二次喷涂,喷涂步骤参照。 5注意事项: 作业人员一定要佩戴防护装置。 喷涂后没有使用完的三防漆在喷涂完毕后将罐身倒置并按动喷钮,直到只有气体喷出为止以清洁喷射阀门。Plasticote 70三防漆CAC2043内含有压力气体,需远离热源和明火;不得刺穿、撞击或焚烧气雾罐。Plasticote 70三防漆CAC2043含有轻微的气味,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微刺激性,若不慎溅入眼睛,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仍有不适须到医院检查;皮肤接触后请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冲洗。

油漆涂料标准大全.pdf

油漆涂料标准大全 一、建筑涂料 1.内墙乳胶漆GB/T9756-2001 2.外墙乳胶漆GB/T9755-2001 3.外墙弹性涂料应用技术规程DBJ01-57-2001 4.外墙无机建筑涂料JG/T26-2002 5.溶剂型外墙涂料GB/T9757-2001 6.复层建筑涂料GB/T9779-2005 7.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JG/T24-2002 8.弹性建筑涂料JG/T172-2005 9.交联型氟树脂涂料HG/T3792-2005 10.热熔型氟树脂(PVDF)涂料HG/T3793—2005 JG/T206-2007 11.外墙外保温用环保型硅丙乳液复 层涂料 12.合成树脂幕墙JG/T205-2007 13.建筑内外墙用底漆JG/T210-2007 二、功能涂料 1.建筑反射隔热涂料JG/T235-2008 2.建筑外表面用热反射隔热涂料JC/T1040-2007 3.抗菌涂料HG/T3950-2007 4.建筑涂料用乳液GB/T20623-2006 5.防涂鸦抗粘贴涂料报批 6.建筑玻璃用透明隔热涂料报批 三、防腐涂料 混凝土防腐涂料 JTJ275-2000 1.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 规程 JT/T695-2007 2.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涂层防腐技 术条件 DL/T901-2004 3.火力发电厂烟囱(烟道)内衬防腐 材料 4.烟囱混凝土耐酸耐腐蚀涂料DL/T693-1999 5.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设备防腐 DL/L5358-2006蚀技术规程 钢结构防腐 1.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JG/T224-2007 2.交通钢构件聚苯胺防腐涂料JT/T657-2006

三防漆使用工艺

三防漆使用工艺在涂装前,须先将欲涂物件表面的灰尘,水份(潮气)和油污除净,如有水份,建议烘板条件:80°C,10分钟,在烘箱中自然冷却后才能取出来涂覆。1、刷涂工艺:(1)刷涂面积应比器件所占面积大,以保证全部覆盖器件和焊盘;(2)刷涂时电路板尽量平放,刷涂后不应有滴露,刷涂应平整,也不能有裸露的部分,0.1-0.2mm之间为宜;(3)刷涂后平放在支架上,准备固化,需要用加热的方法是涂层加速固化。如果涂层表面不平或含有气泡,在放入高温炉内固化应在室温下多放置些时间以便让溶剂闪蒸出来。 2、喷涂工艺: (1)共性覆膜产品可用的专用稀释剂稀释,稀释剂的加入量大,胶的粘度低,涂胶的厚度薄;反之,胶的粘度高,涂胶的厚度厚。稀释剂的加入量建议为1:0.7-1。保证稀释的产品充分搅拌,侍气泡消后,即可使用。(2)将稀释后的胶装入喷壶中,进行喷涂。 (3)喷涂结束后使用稀释剂清洗喷壶。 3、浸涂工艺: (1)同2(1)线路板组件应垂直浸入涂料糟中。连接器不要浸入,除非经过仔细遮盖,(2)将稀释后的胶装入浸桶中,线路板组件应垂直浸入涂料糟中,线路板或元器件浸入速度不宜太快,以免产生气泡。 (3)浸涂结束后再次使用时,若表面有结皮现象,将表皮除去,可继续使用。注:1、如果希望得到较厚的涂层,最好通过涂两层较薄的涂层来获得——且要求必须在第一层完全晾干后才允许涂上第二层。2、在往PCB上涂涂料时,一般连接器、软件插座、开关、散热器、散热区域、插板区域等是不允许有涂覆材料的。 六、三防漆涂覆时的环境和安全主意事项: 大部分三防漆产品含有可燃溶剂;应避高温和避明火;应具备足够的通风条件;避免长时间吸入蒸气和长时间或反复与皮肤接触;固化后的加工件基本上对人体无害。涂覆操作注意安全和防护,环境应通风,员工应带防护面具。 七、修复已经涂覆的器件方法: 如果修复已经涂覆的器件,只需将焊接电烙铁直接接触涂层就可去掉该元器件。然后装上新的元器件,再将该区域用刷子或溶剂清洗干净;也可溶剂清洗干净;干燥后重新用涂料涂覆好。 1楼 三防漆定义 三防漆(喷涂VT-380) [1]什么是三防漆?威泰三防漆有多种叫法,如三防胶、防潮胶、绝缘胶、防潮漆、保 护漆、防护漆、披覆胶、涂覆胶、防水胶、防潮油、三防油、三防剂、保护剂、防潮剂、保形涂料、敷型涂料、共形覆膜、共性涂覆,英文名Conformal Coating。三防漆是一种 特殊配方的涂料,用于保护线路板及其相关设备免受坏境的侵蚀,从而提高并延长它们 的使用寿命,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现实条件下,如化学、震动、高尘、盐雾、潮湿与高温等环境,线路板可能产生腐蚀、软化、变形、霉变等问题,导致线路板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机构篇

一.结构可靠 1.结构件各自分工,功能确定;机构稳定可靠,满足使用要求; 2.机构定位准确; 3.重复精度满足使用要求; 4.机架、机座及零部件刚性足够,工作时不致于变形(如气缸座等); 5.运动无干扰 A在零件的所有自由度内(360°旋转、摆动、上下、左右)无碰撞、阻挡(包括电线、气管等),应预留尽可能大的空间; B必要时,螺丝采用沉头或平头。 二.安全措施 1.设计防止意外事故的防护罩(如皮带、运动机构); 2.必要时,设计双手操作按钮(如冲床等运动机构); 3.必要时,设置安全光栅; 4.设置极限位置限位器(机械限位与Sensor限位双保险); 5.必要时,马达装扭力限制器,防止过载烧毁; 6.必要时Senso加保护罩。 三.安装调试方便 1.精度要求高的较大机架,不便加工的,基座面板采用可调支承(大直径细牙螺柱),降低成本; 2.螺纹联接部位要预留尽较大的安装维修空间; 3.有定位精度要求的零部件,应尽可能延伸到基座面板上,不可直接安装在焊接机架上。 四.气(油)管线要求 1.机架及基座面板上要多处预穿留管线孔,减少安装现场开孔的困难; 2.对大流量气动元件,要考虑供气管直径是否足够,并在必要时设置储气罐; 3.需旋转的气管应采用旋转接头; 4.对于长距离,多管路系统,为方便维修,应采用可拔插的对接式接头。 五.电气线路要求 1.机架及基座面板上要多处预留马达及S e n s o r穿线孔,需往复长距离移动部位应采用拖链;

2.Sensor座要可调; 3.对于小电流低压电器,为方便维修,可采用对接式接头; 4.必要时,电线应采取防油防爆措施(套金属软管)。 六.滑动转动部位的润滑措施 1. 导轨等滑动部位,及轴承等转动部位,应设计润滑结构,装注油咀。 2.必要时,设置防尘结构(如采用带密封盖轴承,装密封圈等)。 七. 其他要求 1. 机器结构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便于制造; 2. 结构简明; 3. 符合经济性要求; 4. 符合美学原理; 5. 符合噪声要求(如同步带传动比齿轮传动噪声低); 6. 符合环保要求(防尘、无污染)。 非标设备设计装配通用技术要求规范 机械部分 一.机加工件 1. 机加工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2.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乾淨,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著色剂和灰尘等. 3. 关键部件(主要有运动部件如:线运动模组,气缸,马达等;高精度需求的量测装置如激光头&工业相机等)紧固后螺钉槽、螺母、螺钉和螺栓头部不得损坏,并且需要用黄色油漆笔进行刻画. 4.设计人员会先提2D图纸(PDF),机加件BOM,机械标准件BOM用于生采购物料,如有必要,须提供3D文档 5.有标明使用防静电材料的零件需符合10^6~10^8 ohms 规格. 二.钣金件 1. 钣金加工件表面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表面的缺陷,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表面油漆(粉)均匀,颜色统一不得有色差及它明显的缺陷,将以厂商提供的色板作为验证依据. 2. 整机外观钣金件装配完成后需确认依设计需求装配整齐一致,不得有明显的断差,及外露部分不得出现锐角对人产生伤害.

通用油漆涂装工艺规程

通用涂装工艺规程

一、油漆涂层设计 关于塔机涂料选择和涂层厚度,可遵循的标准有: 国际标准:ISO12944-1998 《色漆和清漆-防护漆体系对钢结构的腐蚀防护》国内标准:JB/T 5000.12-1998《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涂漆》 国外客户会采用ISO标准来考量塔机的防护涂层 1、涂料选择 环氧类底漆和脂肪族聚氨酯面漆是目前我公司使用的主要涂料,该类漆的特点如下: 类别涂料名称主要组成性能特点 底漆H-06环氧防锈涂料环氧树脂及固化剂为主要 成膜物质,以无毒磷酸盐为 主要防锈颜料 防锈性好, 附着力强 面漆B-04 聚氨酯改性丙烯 酸面漆 以羟基丙烯酸树脂和脂肪 族异氰酸酯为主要成膜物 质,采用耐候性好的着色颜 料 附着力强,硬度高, 装饰性好,保色性优 异。 2、涂层设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JB/T5000.12-1998《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涂装》,对于安装在内陆地区的一般产品,在一般环境下使用时,采用 A 类涂装类别,该涂装类别规定底漆厚度:35-60 微米,涂层总厚度:80-120 微米;对于安装在含盐雾的沿海港口,有一定腐蚀性的工业大气等地区作业的塔吊产品,采用 B 类涂装类别,该涂装类别规定底漆厚度:50-100 微米,涂层总厚度:150-220 微米。 国际通行的ISO12944 标准对处于不同腐蚀环境下要达到不同的防腐寿命的涂层总厚度进行了规定如下:

腐蚀环境干膜厚度um 使用寿命 C2低:(大气污染较低,大部分是内陆乡村地带)80 低(2~5年)150 中(5~15 年)200 高(≥15年) C3中:(城市和工业大气,中等的二氧化硫污染,低盐度沿海区域)120 低(2~5年)160 中(5~15 年)200 高(≥15年) C4高:(高盐度工业区域和沿海区域)160 低(2~5年) 200 中(5~15 年) 240 高(含锌)(≥15年)280 高(不含锌)(≥15年) C5-Ⅰ很高(工业):高盐度和恶劣大气 的工业区域 200 低(2~5年) C5-M 很高(海洋):高盐度的沿海和近岸地带280 中(5~15 年)320 高(≥15年) 建筑塔机虽然工作环境具有多样性,但绝大多数多工作在城市和工业大气环 境(包括沿海和内陆区),所面临的腐蚀环境多在C3级以上。可以按 ISO12944-2中C3至C4腐蚀环境来设计防腐涂层; 涂层系统的耐久年限(即从涂装后至腐蚀程度不超过Re3级的时间):如果要 求为2-5年(在ISO12944 标准中属于短期)从上表看出,涂层总干膜厚度应 在120-160微米以上。 推荐塔机涂层系统: A、标准型,用于国内外C3 级腐蚀环境下的短期防护或C2 级及以 下腐蚀环境的中期防护,干膜厚度120微米及以上。 工序使用涂料涂装方式及道数漆膜厚度(μm) 表面处理喷砂或抛丸清洁达Sa2.5 级,去除焊渣,磨平焊缝及尖锐边缘,用溶剂清除表面油污,用清洁压缩空气或干净刷子去除灰尘,保持表面清洁干燥。 底漆H-06 环氧防锈底漆无空气喷涂1道≥40 面漆B-04 脂肪族聚氨酯面漆无空气喷涂2道≥80 合计:/ / ≥120 B、加强型,用于国内外C4级腐蚀环境下的短期防护或C3级及以 下腐蚀环境的中长期防护,干膜厚度160 微米及以上。 工序使用涂料涂装方式及道数漆膜厚度(μm) 表面处理喷砂或抛丸清洁达Sa2.5 级,去除焊渣,磨平焊缝及尖锐边缘,用溶剂清除表面油污,用清洁压缩空气或干净刷子去除灰尘,保持表面清洁干燥。 底漆H-06 环氧防锈底漆无空气喷涂2道80 面漆B-04 脂肪族聚氨酯面漆无空气喷涂2道80 合计:/ / ≥160

油漆处理通用工艺守则模板

油漆处理通用工艺 守则模板

油漆通用工艺守则 编制: 审核: 批准:

1. 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油漆处理的各种涂漆要求及所需涂漆材料和操作工艺。 本守则适用于本企业通用工业减速机之表面油漆处理、对于顾客有特殊 要求的油漆处理按顾客的要求进行。 2. 油漆材料 2.1 底漆: 酚醛类底漆、环氧类底漆、氯化橡胶类底漆。 2.2 中层漆: 防护底漆、连接底漆。 2.3 面漆: 醇酸类面漆、聚氨酯类面漆、氯化橡胶类面漆。 3. 设备及工具 3.1 手提砂轮机、锉刀、钢丝刷、铜丝刷、刷帚、 1-2#铁砂皮、 200#水砂纸。 3.2 手推车、工作台、挂具。 3.3 喷枪、空压机、吸风装置。 3.4 烘房 4. 工艺流程 被涂工件验收合格—前处理—喷涂底漆—干燥—刮腻子—干燥—喷涂中层漆—干燥—喷涂面漆—固化—检验合格后转半成品库( 或下道工序) 。 5. 前处理 5.1 被涂工件在前处理前, 必须彻底清除毛刺、包砂、飞边、焊渣、飞溅物等表面缺陷。 5.2 根据要求经过喷丸或喷砂处理的工件, 要再进行清理工序、表面应洁净、 干燥、无杂质、油污、尘埃。八小时内涂上配套底漆。 5.3 不经过5.2、 5.3 条款的工件, 前处理也必须采取措施实施, 如果用”三合 一”金属表面处理液, 去油、除锈、磷化。前处理后的工件应无油污、无锈迹,

磷化层均匀。工件所有部位无死角, 干燥后方可油漆。 6. 刮腻子 凡无技术、工艺、出口产品及顾客不允许刮腻子的要求, 油漆工件基本上都必须经过刮腻子这道工序。 6.1 粗刮腻子。填平金属表面凹陷处, 待干燥( 如烘干: 80°C, 4 小时) 。 6.2 细刮腻子。砂平打磨后, 二次嵌腻子。待干燥( 如烘干: 80°C, 2 小时) 6.3 水磨: 用200#水砂纸砂磨( 未刮腻子处切勿水磨) , 待干燥。 6.4 补嵌腻子: 填平补齐, 待干燥。 6.5 细砂: 用400#水砂纸最后将工件仔细地砂磨光滑。 7. 干燥 7.1 烘干: 按本工艺守则及其它有关工艺守则规定的要求执行。 7.2 自然干燥: 根据天气、温度、环境、场地等情况, 进行自干控制。 8. 油漆 8.1 各类产品油漆的选用。 8.1.1 工矿产品及出口产品。 8.1.1.1 底漆: 环氧富锌底漆二度, 漆膜厚度30μ×2( 干膜) 。 8.1.1.2 中层漆: 环氧云铁中层漆二度, 漆膜厚度40μ×2( 干膜) 。 8.1.1.3 面漆: 聚氨酯面漆二度, 漆膜厚度40μ×2( 干膜) 。 8.2 颜色规定 8.2.1 若顾客无特别说明, 电阻箱用银灰色, 电缆卷筒、中心集电器、供电坑等用桔红色。 8.2.2 顾客对油漆颜色有特殊要求时: 8.2.2.1 顾客提供色卡或样板。

三防漆刷涂作业要求规范

三防漆刷涂作业规范 一、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规定了本公司所有PCBA板卡刷三防漆的操作规范、工艺要求及质量要求。 二、使用材料、工具 三防漆、装漆盒、橡胶手套、口罩或防毒面具、毛刷、高温胶纸、镊子、通风设备晾干架、烤炉 三、技术要求 1、刷三防漆保护前须在组装前测试、检验合格并处理干净后进行。 2、使用的毛刷要保存清洁,禁止用于其他作业;毛刷刷漆时要注意不要滴漏到其他不须涂刷的部分,使 用后的毛刷须用稀释剂等清洗干净。 3、涂覆层要透明,并且覆盖PCB和元器件表面,色泽和稠度保持一致。 4、工艺步棸为:涂刷A面晾干涂刷B面室温固化 5、涂刷厚度:0.1mm-0.3mm 6、所有涂覆作业不应低于16℃及相对适度低于75℃的条件下进行.PCB作为复合材料会吸潮,如不去潮, 三防漆不能起保护作用,预干、真空干燥去除大部分湿气。 四、刷三防漆工艺要求 1、清洁和烘板,除去潮气和水分。刷涂前必须将PCBA表面的灰层、潮气和松香除净,使三防漆有效的詹 在线路板表面。烘板条件:60℃ 30-40分钟,在烘箱中取出趁热涂刷效果更佳。 2、按照尺寸及板面元件布局正确使用毛刷,将三防漆倒入容器内,然后用毛刷沾适当的胶液对线路板均 匀的涂刷。 3、涂刷面积因比器件面积大,以保证覆盖器件和焊盘。 4、刷涂时尽量保持PCBA表面平放,刷涂时不应有滴漏,刷涂应平整,也不能有裸露部分。刷涂厚度在 0.1mm-0.3mm之间为宜。 5、刷涂后插式元件多的一面向上水平摆放在风干架上待表面固化(用加热的方法使表面固化)。 6、在往PCB表面刷涂三防漆时,所有连接接插器件、插座、开关、散热器(片)、散热区域等(不可涂三 防漆元件见备注)是允许涂刷三防漆的,须使用高温胶纸遮盖保护。如下图1-图6是不可刷涂三防漆元件图示说明。 7、如果希望得到较厚的涂层,可通过涂刷两层较薄的涂层获得(要求在第一层凉干厚才允许涂上第二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1.目的 为统一普通钢结构焊接件在工厂全过程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2.范围 如顾客未对焊接件产品的加工及检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含规范和图纸)、或已给出的规定不全时,在技术文件编制、加工制作、性能试验、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和检验等环节须执行本规范的要求。 3.一般要求 3.1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 3.2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 3.2.1用于焊接件材料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3.2.2用于焊接件的材料(钢板型钢等)和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等),进厂时应按照材料标准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3.2.3对于无牌号和无合格证书的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须进行检验和鉴定,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 3.2.4原材料下料前的形状偏差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否则应予以矫正或另作他用(矫正可下料前校正,也可下料后校正),使之达到要求。矫正后,钢材表面不应留有明显的损伤。 3.3焊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形位公差 3.3.1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 手工气割的板材、型钢(角钢、工字钢、槽钢)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3.2.2零件形位公差 3.2.2.1板材零件表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2规定,直线度应在被测面的全长上测量。 表2 mm

3.2.2.2型材零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歪扭误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3 mm

3.2.2.3板材与型材零件切割边棱对表面垂直度,不得大于表5规定。 图1 L—边棱长度;t—直线度 3.2.2.4板材零件边棱之间的垂直度与平行度,不得大于相应尺寸的公差之半(见图 2)。 t≤Δ 图2 3.2.2.5型材零件切割断面对其表面的垂直度以及型材零件切割断面的平行度,不得大于型材零件切割断面之间的尺寸公差之半(见图3)。 图3 3.2.2.6弯曲成型的筒体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圆角和弯角,(≥5mm钢板)应符合表6规定。

筒体制造通用工艺守则

筒体制造通用工艺守则 1、总则 1.1 本守则依据GB150《压力容器》和GB151《热交换器》标准,以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结合我公司具体情况,编制本通用工艺守则。 1.2 本守则若与设计图样、工艺文件有矛盾时,应首先满足设计图样、工艺文件上的要求和规定,同时必须符合有关国家、行业的规定、规程。 1.3 实际操作者必须熟悉图样、工艺文件及所使用的设备性能,同时应会熟练操作。 1.4 焊缝必须由持"特种设备焊接操作合格证"的焊工进行施焊。 2、材料 2.1 材料牌号、规格应与图样相符,(有材料代用时,应办理材料代用手续)。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有关行业标准,具有质量证明书及材料标记,并有本公司入库号。 2.2 严禁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 3、加工成型 3.1 领料 3.1.1 领料人员应根据材料定额单、图样、工艺流转卡,核对材料牌号与规格、材料标记等,并在工艺流转卡、材料领料卡上作好记录。 3.1.2 领料时,首先检查材料表面质量,在符合要求时再进行下料操作。

3.2 下料、划线 3.2.1 按图样尺寸及工艺过程卡的规定进行排料、划线,排料时应注意钢材轧制方向和节约用料。 3.2.2 筒体直径展开长度尺寸应顺着钢板轧制方向。 3.2.3 筒节长度应不小于300MM。 3.2.4 每节筒体按图名义尺寸(中径)展开,展开长度:L=Π(DI+Δ1),与封头联接的筒体其展开尺寸,根据封头外圆周长下料,展开后四周每边放焊缝收缩量1MM,如需刨边或磨的筒节,每边应适当放余量。 3.2.5 划线时应首先核对钢板两直角边的垂直度。 3.2.6 下料划线的公差要求 3.2.6.1 筒节高度H 的划线公差为±1MM; 3.2.6.2 两对角线之差不大于3MM; 3.2.6.3 筒节周长允差为±2MM(对换热器壳体周长取正公差); 3.2.6.4 垂直度允差≤1.5MM。 3.2.7 周长需拼接时,应首先将拼接接头焊好后再进行加工,拼接上的板不得小于300MM。 3.2.8 在划好线的材料上进行标记移植,其标记应打在筒节钢板右端下角距边各5MM处,不锈钢用记号笔写标记,并经材料检验员确认尺寸和标记正确。 3.2.9 试板应在同一钢板上划出,其尺寸一般为长≥350MM,宽≥125MM 在试板上同样进行标记移植。 3.3 开料

油漆通用技术规范

油漆通用技术规范 编制人: 审核人: 会签: 批准人: 南京华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油漆通用技术规范 一、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委外油漆处理的产品,是产品油漆相关工艺和质量通用规范的执行准则,当客户或技术没有明确的美工技术规范输入时,以本技术规范为准;当客户或技术有明确的美工技术规范输入,则以客户或技术的美工技术规范为准 二、参照标准及规范:

三、技术要求 3.1 预处理 3.1.1焊接后的处理 首先需要清除焊接后残余的氧化皮、焊渣、焊接飞溅,此工艺可和除锈工艺合并处理。 3.1.2碳钢表面处理前预处理 3.1.2.1 除油 3.1.2.1.1 轻微油污可和除锈工艺合并处理; 3.1.2.1.2 重度油污 采用低碱液除油脂,利用低碱对植物油的皂化作用,形成溶于水的皂化物以除去油污。低碱液使用温度为室温~80℃,PH值为9~12,处理试件为5~20 分钟。 3.1.2.2除锈 3.1.2.2.1执行标注 根据标准GB8923,锈蚀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除锈等级分为Sa1、Sa2、Sa2.5、Sa3四个等级,若使用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等级则为St1、St2、St2.5、St3。 3.1.2.2.2手工或动力工具除锈 若喷射处理易造成薄板的变形或零件尺寸较小时,可使用不锈钢丝刷或颗粒度60~80的砂轮打磨除锈。除锈等级应达到St3。 3.1.2.2.3喷射除锈。 喷射除锈前,应去除厚的锈层,以及油污和污垢。除锈等级应达到Sa2.5;对特殊性能和特殊加工要求的覆盖层,如喷镀锌、粘贴等应为Sa3。处理结束后,表面的浮尘和碎屑应予以清除。喷射除锈后的钢件表面粗糙度Ra12.5~50mm(铸件除外),表面粗糙度按GB 6060.5 规定的比较样块进行对照检查。

通用工艺守则

1.操作者应仔细看清图纸与工艺文件中的各项说明,保持图纸与工艺文件的整洁和完整,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零部件的加工,不得随意自行更改。 2.操作者按照工艺要求查看所借的夹、量、刃辅具是否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若有疑问,应立即与组长或车间施工员联系。 3.操作者应将夹、量、刃辅具分别整齐地放置在工具箱上或其他适当的地方,但不准直接放在机床上,并应妥善保管好,不得任意拆卸,改变原来形状或尺寸。 4.在加工前,操作者首先应检查毛坯,或上道工序加工和本工序有关的尺寸,以确定余量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5.操作者应按照工艺规程的定位基面安装零件;在装夹工件前应将工件和夹具清理干净。在定位基面处不得有铁屑、毛刺、污物及磕碰现象。 6.加工面已到成品尺寸,以后该加工面不再加工,加工后应达到工艺文件通用技术标准、部标或厂标有关规定的要求。 7.按工艺规程进行压紧,应注意压紧力的位置、大小和方向,用以增强刚性的各种辅助支承压紧后要注意防止变形和磕碰。 8.工件的首件检验,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不得压紧在夹具上或机床工作台面上或其他压紧情况下检验,换刀后的首件应交检。 9. 对连续加工的工序或工步,为避免最后成批报废,操作者应分工序进行自检,并请检查员巡检。 10. 倒角与倒棱,沉割槽,都应按工艺规程加工,保证加工完成

后达到工艺或图纸要求。 11. 图纸中或工艺中未规定倒角倒棱的棱边处一律倒钝,一般情况应在加工有关方面时进行,如机械加工时无法倒钝,则最后由钳工倒钝。车内外螺纹时,口端都要倒成和螺距的大小及螺纹角度一样的成形角。零件倒毛刺应由操作者在本工序完成。 12.工件在各道工序加工后应由操作者保持清洁,到达无屑、无水、无脏物,并在适当的工位器具上存放整齐。经过研磨后的精密配合面必须洗净研磨剂。不立即进行下道工序加工的工件,加工面应采取防绣措施。 13.用磁力台吸住加工的各种工件,在加工后应该进行退磁。 14.工作前应首先检查机床各部位是否正常,机床应空运转5~10分钟,使转速逐渐增高,以消除传动部分的间隙,并保持良好的润滑状况,对于磨床磨头应点动和快速行程4~5次,工作台以最大行程往返10~20次。 15.操作者不私拆机的任何部件,在保险装置和安全罩拆下的情况下,严禁开车工作。 16.机床开动时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工作是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17.用作精密加工的机床,严禁强力切削或进行粗加工,一般机床应按规定动作进行操作,杜绝野蛮操作。 18.严格遵守机床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工件加工范围,不允许超规格,超负荷使用机床。

三防漆刷涂作业要求规范标准

三防漆刷涂作业规 一、容及适用围 本操作规程规定了本公司所有PCBA板卡刷三防漆的操作规、工艺要求及质量要求。 二、使用材料、工具 三防漆、装漆盒、橡胶手套、口罩或防毒面具、毛刷、高温胶纸、镊子、通风设备晾干架、烤炉 三、技术要求 1、刷三防漆保护前须在组装前测试、检验合格并处理干净后进行。 2、使用的毛刷要保存清洁,禁止用于其他作业;毛刷刷漆时要注意不要滴漏到其他不须涂刷的部分,使 用后的毛刷须用稀释剂等清洗干净。 3、涂覆层要透明,并且覆盖PCB和元器件表面,色泽和稠度保持一致。 4、工艺步棸为:涂刷A面晾干涂刷B面室温固化 5、涂刷厚度:0.1mm-0.3mm 6、所有涂覆作业不应低于16℃及相对适度低于75℃的条件下进行.PCB作为复合材料会吸潮,如不去潮, 三防漆不能起保护作用,预干、真空干燥去除大部分湿气。 四、刷三防漆工艺要求 1、清洁和烘板,除去潮气和水分。刷涂前必须将PCBA表面的灰层、潮气和松香除净,使三防漆有效的詹 在线路板表面。烘板条件:60℃ 30-40分钟,在烘箱中取出趁热涂刷效果更佳。 2、按照尺寸及板面元件布局正确使用毛刷,将三防漆倒入容器,然后用毛刷沾适当的胶液对线路板均匀 的涂刷。 3、涂刷面积因比器件面积大,以保证覆盖器件和焊盘。 4、刷涂时尽量保持PCBA表面平放,刷涂时不应有滴漏,刷涂应平整,也不能有裸露部分。刷涂厚度在 0.1mm-0.3mm之间为宜。 5、刷涂后插式元件多的一面向上水平摆放在风干架上待表面固化(用加热的方法使表面固化)。 6、在往PCB表面刷涂三防漆时,所有连接接插器件、插座、开关、散热器(片)、散热区域等(不可涂三 防漆元件见备注)是允许涂刷三防漆的,须使用高温胶纸遮盖保护。如下图1-图6是不可刷涂三防漆元件图示说明。 7、如果希望得到较厚的涂层,可通过涂刷两层较薄的涂层获得(要求在第一层凉干厚才允许涂上第二层)。

涂装通用工艺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涂装施工过程中涂装施工原则、涂装前处理施工操作规程、调漆通用技术要求、喷涂、刷涂、刮灰与打磨操作规程、整车与典型零部件涂装工艺流程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酸洗磷化、电泳、抛(喷)丸、粉末喷涂、高压无气喷涂、静电喷涂等成套设备和流水线的设备操作规程。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4 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 GB 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 769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T 8923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1294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GB 1444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3 涂装施工原则 3.1 涂装施工人员应经基础知识和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方能上岗操作。 3.2 涂装作业应满足GB 6514、GB 7692和 GB/T 12801要求;施工环境、原材料、工具设备及操作工的劳动保护没达到要求不得施工。 3.3 前处理及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行涂装施工,底漆不合格的零件不得打密封胶或刮灰处理。 3.4 零部件在涂装施工过程中不得交叉污染,离地高度应大于500mm。 4 涂装前处理施工操作规程 4.1 薄板件涂装前处理 4.1.1所有薄板件

后续要求加工且未预处理的零件表面经除油、打磨、除锈、去氧化皮处理后喷涂预处理车间可焊型防锈底漆,漆膜厚度为20~25μm。 4.1.2 对于油污或锈蚀较为严重的零件,应在零件进入抛(喷)丸前进行人工除油或打磨处理,除油剂首选水溶性清洗剂,也可选用200#溶剂汽油;除锈用80目砂纸或0#砂布。 4.1.3漆烘干后,应用120~180目砂纸仔细打磨一遍,缝隙处应挤涂焊缝密封胶保护(碰焊件可预先打好碰焊胶);有缺陷的地方,可填补原子灰刮平。 4.2 中厚板结构件涂装前处理 4.2.1中厚板结构件涂装前处理可采用板材预处理或结构件总成后抛丸处理的方式,达到GB/T 8923中Sa2.5级标准;此时,零件表面均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表面应显示均匀的金属色泽。 4.2.2 板材预处理后应立即喷涂H06-88车间底漆(线型环氧快干底漆),漆膜厚度10~15μm;零件焊接成型后,应对焊逢烧损部位进行喷丸处理。 4.2.3 结构件总成抛(喷)丸处理的零件,应将零件内外积存的钢丸或砂粒彻底清理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和200#溶剂汽油清除零件表面的灰尘和油污。 4.2.4 对于不许抛丸和油漆的公差配合面、螺纹等,进抛(喷)丸室前应用橡胶堵头、夹板、保护套等工具严密保护。 4.3 机加工件涂装前处理 4.3.1 为增加底漆与机加工面的附着力,机加工件涂装前推荐采用磷化处理或喷砂处理。 4.3.2 对于只能采用人工处理的机加工件,以及局部加工或电镀后局部需做油漆的零件,应除油后用80目砂纸打磨处理,达到GB/T 8923中St3级标准,并迅速喷涂35~45μm厚的EP底漆(多功能合金底漆)。 4.4 粉末喷涂及耐热耐油漆前处理 4.4.1 液压系统、气路系统钢管、贮气筒及支架、挡泥板、工具箱、液压油箱、弹簧类、支架类、各类阀体外表面及罩壳等小型结构件推荐采用喷塑处理。 4.4.2 所有需喷塑或涂耐热耐油漆的零件,都必须经过严格的除油、除锈及磷化处理,并彻底干燥;磷化膜重为2g/m2~5g/m2,应符合GB/T 6807要求。 5 调漆通用技术要求

整车装配通用工艺守则

整车装配通用工艺守则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陕汽集团特种车事业部 年月日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装配通用工艺守则适用于特种车事业部各型汽车产品总装配的全过程,规定了特种车事业部各类汽车产品在装配中应当遵守的工艺规定和注意事项,适合于所有从事汽车装配的人员使用。 2 装配要求 2.1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积极遵照工艺纪律及质量管理各项规定要求,以严肃的工作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搞好产品装配生产作业。 2.2 在装配过程中,装配工应遵守“三按”、“三定”、“五字法”规定,其内容如下: “三按”的内容是: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进行生产。 “三定”的内容是:定人、定机、定工种。 “五字法”的内容是:借、看、提、办、检。 借:借阅资料、工艺;看:仔细阅读工艺; 提:对工艺中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办:照工艺执行; 检:检查对工艺的执行情况。 2.3 装配工在装配之前,应首先熟悉本工位的工艺文件、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在装配工作中,严格执行工艺及产品图纸等技术要求。 2.4 装配完毕后,装配工应自检所装配的内容是否符合工艺要求,保证质量,最后应及时在质量跟单上签名。 2.5 装配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夹具、量具应符合工艺要求、且具备合格标准及完整性。

2.6 各零部件及分总成,在装配中应保持清洁干净,不应直接接触地面,装配场地应清洁整齐,做到文明生产。 2.7 对缺少标识,未经检验及不合格的零部件不得装配使用,装配前应主动检查零部件的正确性和外观质量,发现不合格产品及零部件不应装配,应及时向质量人员报告。 2.8 装配工作中不得擅自更改装配挂单等工艺文件,防止错装、漏装;工作自检、互检与专检相结合以确保正确无误。 3 装配通用工艺守则[电器部分] 3.1 安全操作 3.1.1 线束、电器元件装配完毕后,均要进行自检。以防止出现因装配不合格导致的故障和事故。 3.1.2 起动整车前需确认周围人员处于安全位置。 3.1.3 需在整车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应断开整车电源总开关,以及其它精密控制单元的插接器(如电控发动机ECU,自动变速箱ECU等),焊接用搭铁线应尽量远离整车线束,并且搭铁要牢固、可靠。 3.1.4 应尽量避免对整车进行带电操作作业,若不能避免时应使用带绝缘保护的工具进行工作。 3.2 线束的敷设 3.2.1 电线束应敷设整齐、走向顺畅、各线束之间不能相互交叉、缠绕、扭转。线束应尽量不与尖锐金属、棱边、运动、发热部件接触;线束每隔20cm左右捆扎一塑料紧固带,每隔50cm左右要有固定点,特殊位置需增加固定点,见实例图(1);不允许出现线束杂乱、悬垂、干涉摩擦等现象。

喷涂三防漆作业标准

PCB 板喷涂三防漆作业标准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版次 制定 审核 批准 1 / 1 1. 目的:对本公司PCB 板喷涂三防漆作业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PCB 板喷涂三防漆的工艺参数要求和控制。 3. 控制要求: 3.1 喷涂环境要求: 所有涂覆作业应不低于16℃及相对湿度低于30%的条件下进行。如温度过低可采用在烘箱40度加热30分钟后再进行喷涂,最佳使用温度30 o C 。湿度过高也是采用同样方法及同等条件加热。 3.2 PCB 板要求: 所要喷涂的PCB 板需经测试、检验、调试合格,并彻底进行清洁处理干净后进行(焊锡、松香、灰尘、油污、助焊剂及其残渣),不允许涂覆的器件,需提供一种快干易剥遮蔽胶带,保护相关的部件(这些部件包括连接器,IC 插槽,可调电位器、大功率散热器、连接点) 3.3作业人员防护要求: 作业人员需佩戴防溅式护目镜和隔离手套,并佩戴防毒面罩。 4作业流程: 4.1 确认PCB 板防护及清洁已达要求,环境及作业人员防护均已达到要求。 4.2喷涂:使PCB 板喷涂面一定要平放,可使用夹具等工具,使用Plasticote 70三防漆CAC2043进行喷涂,喷口距离目标20--30cm 均匀喷涂,保持涂层轻薄而均匀。保证喷涂面需完全覆盖三防漆,可使喷涂面和目光在一个水平面察看是否完全涂覆。步骤:PCB 板涂刷 喷A 面 表干30分钟 涂刷B 面 室温固化。 4.3在第一遍三防漆完全晾干后(1小时)进行二次喷涂,喷涂步骤参照4.2。 5注意事项: 5.1作业人员一定要佩戴防护装置。 5.2喷涂后没有使用完的三防漆在喷涂完毕后将罐身倒置并按动喷钮,直到只有气体喷出为止以清洁喷射阀门。 5.3 Plasticote 70三防漆CAC2043内含有压力气体,需远离热源和明火;不得刺穿、撞击或焚烧气雾罐。 5.4 Plasticote 70三防漆CAC2043含有轻微的气味,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微刺激性,若不慎溅入眼睛,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仍有不适须到医院检查;皮肤接触后请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冲洗。

油漆喷涂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1.1本规范规定了在深圳市威宏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金属零件和组合件进行粉末喷涂的工艺要求及质量要求。 1.2本规范适用于粉末喷涂的工艺鉴定和批生产质量鉴定。 1.3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金属基结构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但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可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GB/T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754-1988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 11186.2-1989 漆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颜色测量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 6739-1996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GB/T 13452.2-1992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3.术语 3.1主视表面:在工件的某些表面上,其电镀层对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3.2局部厚度:在规定区域内进行规定次数厚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3.3批:指同一天在相同条件处理的、材料和形状相似的零件的总和。 4. 工艺鉴定要求 4.1 总则 生产者的工艺装备、工艺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应在其主要的工艺文件中加以说明。生产者的工艺质量必须满足第4节的要求。 4.2 设计要求 生产者应保持并遵守经威宏志公司正式批准的设备、工艺和检验文件。 4.3 喷涂设施要求 4.3.1喷涂间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灰尘、油污等污染。 4.3.2喷涂间的温、湿度应能控制在以下范围: 温度:15~35℃湿度:30~80% 4.3.3喷涂间最好设有单独的零件进、出通道,尤其是要控制进入喷涂间的零件不会受到污染。 4.3.5压缩空气应无油无水(操作者可用压缩空气对着干净的镜子吹2~3min,检查镜子上应无油、水痕迹)。 4.3.6烘房内温度应保持均匀,有效烘烤区的温差应控制在±5℃以内;温度控制,显示仪表的精度不低于1级 4.4 喷涂操作要求 4.4.1操作者必须带上干净手套接触待喷涂零件。 4.4.2表面处理后的零件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喷涂处理(打砂后应在8小时内喷涂)。 4.4.3喷涂前无表面处理要求的零件,应采用对基本材料无腐蚀作用的溶剂进行清洗,且不待溶剂挥发立即用干燥的布擦干,干燥后立即喷涂。 4.5 鉴定程序 被鉴定的工厂必须完成以下全部试验工作,实验必须在零件批生产所用的条件下完成:

油漆技术规范书

目录 1、标准技术参数表 (1) 2.1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2) 2.2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2) 2.3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2) 2.4气象环境环境条件表 (2) 2.5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3) 3.1投标人技术响应及技术差异表 (3) 3.2该产品销售运行业绩表 (4) 3.3投标人需提供的设备图纸及资料 (4) 3.4主要部件材料表 (4)

1 标准技术参数表 表1标准技术参数表中“标准参数值”栏是正常运行条件下标准化参数,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技术参数响应表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如有差异,请投标人填写表10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1.1 标准技术参数表 表1 标准技术参数表 1.2物料对应特定技术参数表 表2 物料对应特定技术参数表 2 项目单位需求部分 2.1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表2 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

2.2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表3 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2.3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应由卖方提交表4所列单位。卖方向买方最终提供的资料、图纸及试验报告接收单位见表5。 表4 卖方提交的须经确认的图纸资料及其接收单位 2.4 气象环境条件表 表5 气象环境条件表

注 1. 最高气温超过40℃的需要提供气象部门证明。 2. 污秽等级为Ⅳ级的需提供该地区的污秽等级图。 2.5 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扩建工程) 3 投标人响应部分 3.1 投标人技术响应及技术差异表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表1标准技术参数表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标准参数值。如有差异,请填写表10投标人技术参数偏差表。投标人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应与本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一致。若有差异投标人应如实、认真地填写差异值;若无技术差异则视为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且在技术差异表中填写“无差异”。 表8 投标人技术参数差异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