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监督的含义

行政监督的含义-

行政监督的含义・

具有法定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及国家公务官员的职务行为,进行观察。评价督促,检査,及纠正活动。

行政监督特征

1具有法定监督权限的行政监督主体是某些特定的国家机关。执政党,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2石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的行行为和国家公务员的职务行为。

3行政监督必须是有法定监督权限的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所实施的判断与控制行为。行政监督种类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2执政党的监督。3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4司法机关的监督,5人民群众的监督,6舆论的监督

行政监督的原则

1经常性与广泛性原则,2民主性与公开性原则,3客观性与公正性原则,4,及时性与有效性原则,5确定性与灵活性原则。

行政监督意义

1防止和纠正行政行为的违法和不当,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2增强国家机关的公仆意识。3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4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加速我国的四化建设步伐

5有利于提髙行政工作的社会效益

监督与民主效率的关系

民主与监督的正比关系是有条件的

西方国家议会的监督权限

1监督财政。2批准条约。3批准对惯例的任命・4监督政府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督的产生与发展。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西汉设立了1司隶校尉2州刺史

我们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1监督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机制,建立完善的党和国家的监督机制,才有可能对党和国家及领导人的运行方向,活动方向起调节,控制制约作用或在事先防止可能引起的失误,或在失误后尽快纠正错误,减少损失。

2在思想理论上,我们过分强调监督的支持功能和工具作用,而忽视了监督的制约功能

3从建立监督制度的技术角度看,我们很少按照列宁的监督思想去进行监督制度的建设的实践。

3要高度重视监督制度的法律化。

教训之一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监督的思想和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的思想研究不够,对人民监督制度的建设也重视不够。

教训之二是,在批评资产阶级分权制衡理论的时候,没有处理好分权制度制衡与社会主义国家权利分工和制约的关系。

人事监督

人事监督是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法律规定的对国家机关政务类官员选举。任命,决定,以及罢免,撤职的权力。

立法监督

立法监督是指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査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范性文件是否违反基本法律和违反人大决议,决定的监督活动。

人大监督。

人大监督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为全面保证国家法律的实施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止行政,司法机关滥用权力,通过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对由他产生的国家机关实施监督。

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和范围

1审查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是否是违背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精神。2 监督国家领导人及其组成人员。3监督并制裁侵犯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行为。

人大监督的特征

1法律性。2事后性。3间接性。4权威性

我国宪法监督和人大监督的关系p§:宪法监督是人大监督的一部分

宪法监督和人大监督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监督政府的领导人员是否适当履行宪法职责,是否有严重越权失职行为,后者主要是对政府执行人大决议,决定情况的监督。

财政监督和财会监督的区别

它们都是国家监督的组成部分,但是有区别,首先是具体任务和监督方法不同。其次,二者均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任务

1检查监察对象贯彻实施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情况。2监督处理监察对象违反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违反政纪的行为。3受理个人和单位对监察对象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违反政纪行为的的检举,控告。4受理监察对象不服纪律处分的申述

行政监察机关的基本原则

1依法独立行驶监察权的原则,2依法监察的原则,3行政监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4惩处与教育相结合原则,5公开性原则。

我国层级监督的方式

1报告,2检査,3审査,4调査。

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的监督对象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可以对我国境内的一切组织和个人进行监督,其中包括多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而监察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机构,其监督对象范围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内部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1,对公民申述权给于特殊保障的原则。2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的原则。3辩论原则。4民族语言,文字原则。5人民检察院实行监督的原则

辩论原则的含义

辩论原则是指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通过举证,答辩,陈诉意见和理由等诉讼手段,以维护自己的主张,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制度。

审判监督程序的含义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的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

司法机关监督的含义

司法机关监督■是监察机关,审判机关依照法定职权与法定程序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遵守和执行法律情况实施的监督。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性质

1法律监督的对象。2法律监督的范围。3法律监督的内容,4法律监督的方法。检察监督的任务

1通过行使检察权,镇压一切叛国的,分裂国家的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打击犯罪分子。2通过行使检察权,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3通过检察活动,教育干部和群众终于祖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我国行政诉讼的效能。

1监督,保障作用。2救济,保护作用。3息事,止争作用。4宣传,教育作用。检察院的监督方式

1法纪检察。2经济检察。3侦察监督。4监所,劳改监督。5举报监督。6提出司法建议。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概念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指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在内的政协组织就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国家的大政方针。国家重要人事安排,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以帮助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避免决策失误,纠正错误和克服官僚主义。

党的监督内容和方式

1政治方向的监督・2协助行政领导进行监督。3党的纪律检査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的含义

社会舆论监督是指通过报纸,刊物,电视,广播等舆论工具,对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所进行的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的特点

1监督主体,客体矗广泛性。2监督方式的公开性。3监督手段的评介性。4监督效应的及时性。

社会舆论监督的基本形式

1新闻监督。2民意检测。

社会监督的特性

1社会性,2批评性・3灵活性。4广泛性。

行政监督

一、行政监督的含义 (1)行政监督,是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督查、督导活动。这实际上是对行政的监督,而不是行政对“老百姓”的监督,更不是仅指行政监察。(2)行政监督与行政监督检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行政监督检查是指行政机关或公务员对企业、事业单位或公民、其他组织等行政相对人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及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等的情况进行的监督。 二、中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中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这里重点阐述后者。 所谓专门监督,是指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专门监督机构,对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检查与督导。它主要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1.行政监察 指政府系统内部的专门监察机构,对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所实施的全面性的监督。中国的行政监察机构是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1)监察机关的监察对象。包括监察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的监察对象。其中县级监察机关是中国四级监察机关中的基层监察机关,其监察对象与其他三级监察机关有所不同,除了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及其公务员、本级人民政府及其任命的其他人员,以及乡级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外,还包括乡级人民政府的公务员和乡级人民政府任命的其他人员。 (2)监察机关的职责。检查国家行政机关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犯行政纪律的行为;受理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 (3)监察机关受理申诉的职责。指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决定向监察机关提出的申诉,它不包括不服监察的行政处分的申诉,也不包括不服原处理决定而要求重新处理的申诉。同时,人大、政协、工青妇等单位所属的工作人员,不服本单位给予的行政处分而提出的申诉,不属于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范围。 2.审计监督

行政监督的含义-

行政监督的含义- 具有法定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及国家公务官员的职务行为,进行观察。评价督促,检查,及纠正活动。 行政监督特征 1具有法定监督权限的行政监督主体是某些特定的国家机关。执政党,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2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的行行为和国家公务员的职务行为。 3行政监督必须是有法定监督权限的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所实施的判断与控制行为。 行政监督种类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2执政党的监督。3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4司法机关的监督,5人民群众的监督,6舆论的监督 行政监督的原则 1经常性与广泛性原则,2民主性与公开性原则,3客观性与公正性原则,4,及时性与有效性原则,5确定性与灵活性原则。 行政监督意义 1防止和纠正行政行为的违法和不当,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2增强国家机关的公仆意识。3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4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加速我国的四化建设步伐 5有利于提高行政工作的社会效益 监督与民主效率的关系 民主与监督的正比关系是有条件的 西方国家议会的监督权限 1监督财政。2批准条约。3批准对惯例的任命.4监督政府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督的产生与发展。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西汉设立了1司隶校尉2州刺史 我们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1监督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机制,建立完善的党和国家的监督机制,才有可能对党和国家及领导人的运行方向,活动方向起调节,控制制约作用或在事先防止可能引起的失误,或在失误后尽快纠正错误,减少损失。 2在思想理论上,我们过分强调监督的支持功能和工具作用,而忽视了监督的制约功能 3从建立监督制度的技术角度看,我们很少按照列宁的监督思想去进行监督制度的建设的实践。 3要高度重视监督制度的法律化。 教训之一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监督的思想和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的思想研究不够,对人民监督制度的建设也重视不够。 教训之二是,在批评资产阶级分权制衡理论的时候,没有处理好分权制度制衡与社会主义国家权利分工和制约的关系。 人事监督 人事监督是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法律规定的对国家机关政务类官员选举。任命,决定,以及罢免,撤职的权力。

行政管理学知识第八章行政监督

第八章行政监督 第一节行政监督概述 一、行政监督的概念 (一)行政监督的含义及其特征 行政监督,是指对行政的监督,即行政法制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特设的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如监察部门、审计机关和会计系统实施的监督等;司法机关实施的监督和政党、各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及社会舆论的监督。行政监督的特征: 1.监督对象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行政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 2.监督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国家特设的行政机关、政党、社团组织和人民群众等。 3.监督性质是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种法制监督。有两方面的含义: (1)主体享有的监督权是法律赋予的,要严格依法定程序进行。(2)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活动中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监督,重点是执法监督。 4.监督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合理行政,改善和强化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廉政建设。 (二)行政监督的分类 1.以监督的主体来划分,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具有监督权限的主体分别有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具有隶属关系的行政机关、行政系统内特设的监督机关(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政党、各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和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等,从而构成不同主体的监督。 2.从监督的对象看,分别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对行政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的监督。 3.以监督的内容为标准,有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的监督和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的监督两种。 4.从监督的方向上体察,则可分为纵向监督、横向监督和双向监督。 5.以监督的时间阶段来划分,行政监督分别有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6.从监督的目的和方法上来划分,还可分为积极性的监督和消极性的监督。 二、行政监督的意义和作用 (一)行政监督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确保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二)行政监督有助于激励行政工作人员成为人民勤务员,即社会公仆 (三)加强行政监督是发展民主政治、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四)完善和执行行政监督是惩治腐败、克服官僚主义、推进廉政建设的必要措施 (五)加强行政监督有助于支持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法定权力,

名词解释行政监督的含义

名词解释行政监督的含义 行政监督是指政府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决策及其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 制约的一种行政管理方式。它是现代行政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旨在促使政府行政机关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行使职权,提高行政决策和执行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效率性,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行政监督的主体是具有合法权力的机关或者组织,行政机关则是其监督的客体。行政监督体制的建立体现了法治原则的核心要求,是实现公共权力运行制约、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行政监督可以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通过设置 各级监察机构、纪检机关等形式,对本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外部监督则是指社会和其他行政机构对行政机关行为的监督。内外部监督之间相互制约、互为辅助,形成有效的行政监督体系。 行政监督的方式和措施多种多样。从行政监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来看,行政监 督包括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机关对个人的监督以及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从监督内容来看,行政监督可以涉及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政策执行的情况、决策过程的合法性、行政行为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等。从监督方式来看,行政监督可以通过检查、审计、投诉举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多种方式进行,确保行政机关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行政监督的目的是促使政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公开 性和效能。首先,行政监督有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作为市场监管者,行政监督可以防止政府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确保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其次,行政监督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公民可以依靠行政监督机制举报不合法的行政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行政监督还有助于提高行政效能,规范行政机关的运作,促进政府行政能力的提升。 然而,行政监督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行政监督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有时,监督机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足,难以对行政机关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名词解释行政监督

名词解释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职责过程中,通过对行政行为和行政改革的监察、监察和监督的活动。行政监督旨在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公共利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提升行政机关的透明度和效能。 行政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方面。内部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对自身行为的监督,旨在解决行政机关内部的不适当或违法行为。内部监督主要依靠内部审计、内部检查、内部调查等机制进行,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建立监控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自身管理和约束。 外部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为进行监督,以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职权、违法行为或疏忽失职。外部监督可以通过舆论监督、司法监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实现。舆论监督通过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批评和监督,促使行政机关遵守法律、规范行为、接受公众监督。司法监督通过审理行政案件,判决违法行政行为的无效,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则是行政机关外部监督的法律程序,通过向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申请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 行政监督的目的是制约行政机关的权力,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行政监督的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程序正义原则、公正公平原则等。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监督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不得违反法律原则。程序正义原则要求行政监督程序必须经过充分的听证、调查等

程序,并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公正公平原则要求行政监督必须公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 行政监督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防止和纠正行政机关的不当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和法治,建设和谐社会。

简述行政监督的意义

简述行政监督的意义 行政监督是指通过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以及行政人员的监督检查, 确保其依法履职、廉洁奉公、有效执行政策法规,提升行政效能的一种制 度安排。行政监督的意义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增强行政机关的公信力、促 进权力合法合规行使、推动社会公正和促进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 首先,行政监督有助于维护公共利益。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滥用职权、腐败行为等问题,行政监督的存在可以及时发现和纠 正这些问题,避免公共资源被滥用,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行政监督还可 以防范和打击行政不作为和不当行为,确保行政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其次,行政监督有助于增强行政机关的公信力。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 的过程中要有透明度、公正性和可信度,只有通过行政监督的有效制约才 能确保其公信力的建立和不断提升。行政机关如果能够接受监督检查,主 动公示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将有效提高公众对行政机关的信任度。 再次,行政监督有助于促进权力合法合规行使。行政机关拥有一定的 行政权力,然而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能滥用。行政监督就是对行政机关 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监督,避免过度行使权力,保证权力的正 当性和合理性。行政监督的存在可以使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谨慎、依法、合规,确保法治原则得到贯彻。 此外,行政监督有助于推动社会公正。行政机关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 问题,行政监督通过向公众揭示行政机关的运作和决策过程,增加信息透 明度,使公众有机会了解和参与决策,促进公共决策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行政监督还可以发现并纠正不法行为,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避免一 些社会问题的发生,维护社会公正。

最后,行政监督有助于促进民主法治建设。行政监督是现代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行政监督,可以落实宪法的原则和规定,保障公民的权力和自由,促进政府权力的制约和平衡。行政监督使公民成为行政管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增强了公民的参与意识和监督能力。 综上所述,行政监督在维护公共利益、增强行政机关的公信力、促进权力合法合规行使、推动社会公正和促进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行政监督的有效运行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督体制,强化监督力量和手段,确保监督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以实现行政监督的目标。

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权力日益增长,政府部门的职责也日益繁琐,各种行政监督机制的建立变得尤为重要。行政监督是指国家对行 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进行评价、监督和检查,以确 保行政机关、行政人员依法行政,为公民提供公正优质的服务。而行 政监督对于维护国家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利,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具 有重要的必要性。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1. 防止行政滥用权力 行政监督可以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如 果行政机关的权力受到管制,公民才能有保障,制止行政机关滥用职权。行政机关在办理案件时,如果没有人监管,他们可能会滥用职权,决策时会存在片面性、主观性等问题,而行政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制 止此类行为。 2. 改进行政效能 行政监督可以有效地改进行政效能。行政机关在办事时要遵守相 关的管理程序,如果管理程序存在问题,既可能引起工作质量低下, 也滋生腐败行为。而行政监督机制则可以迅速发现问题,迅速采取措施,督促行政机关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行政效能,能够更好地为公民 服务。

3. 促进社会稳定 行政监督对于促进社会稳定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社会发展不断 推进的今天,各种矛盾冲突也在不断增多,行政机关在处理事务时往 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行政监督机制的建立能够对这些矛 盾和问题进行有序调解,平稳解决,避免矛盾激化和社会动荡。行政 监督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还能够使公众对政府的 工作有更为积极和客观的评价,从而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民心归向。 4. 保障公民权益 行政监督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行政机关在办案时对于诉 求方的无理要求,不按正常程序办案,或是违法处理案件等情况,行 政监督及时制止,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5. 促进行政反腐 行政监督对于预防和打击腐败行为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行政 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对行政人员的行政权力进行审查,并进行严格 的管理和监督,从而有效地遏制一些行政人员的不法行为,减少行政 腐败,让公民更放心地与行政机关打交道。 综合以上几点,行政监督机制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行政 机关及行政人员的行政权力进行审核、审批和监督,从而规范他们的 行为,促进公正、公平、公开的行政服务,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使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推动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在

行政法中的行政许可与行政监督

行政法中的行政许可与行政监督行政法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活动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安排的 学科,而在行政法中,行政许可与行政监督是两个核心概念。本文将 对行政许可和行政监督的含义、特点以及它们在行政法中的作用进行 探讨,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和互为制约的关系。 一、行政许可的含义和特点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具备相应条件的 申请人或者申请单位,给予权利或者准予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 许可是行政权力的一种体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法定性:行政许可的设立必须有法律作为依据,即行政机关只能 依据法律规定对特定活动进行许可,没有法律依据的许可行为是无效的。 2. 基于平等原则:行政许可应该依据平等原则,即在符合法定条件 和程序的情况下,对所有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一视同仁地进行许可,不 得歧视或排除申请人。 3. 明确性:行政许可的范围和标准必须明确,许可机关应该在法律 规定的范围内明确规定申请条件、许可标准以及申请人的权利和义务,避免行政裁量的过度和不确定性。 4. 有限性:行政许可是有限制的,许可机关应该依法设定许可的有 效期限和申请时限,对于不符合条件或者不履行义务的许可行为可以 撤销或者变更。

二、行政监督的含义和特点 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行政机关 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进行的监督和检查。行政监督是行政权力运 行的重要环节,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法定性:行政监督应依据法律规定,对行政机关和行政行为进行 监督,不能随意进行或者超出法定权限进行监督。 2. 独立性:行政监督应该相对独立于被监督的行政机关,即监督机 关应在法定的权限内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避免受到被监督机关的干 预或压力。 3. 公开透明:行政监督的程序和结果应该公开透明,监督机关应该 及时公布监督结果,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促进行政机关的公正行为。 4. 效力保障:行政监督应确保其监督措施的实施和监督结果的落实,对于监督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进行处理。 三、行政许可与行政监督的关系 行政许可与行政监督是行政法中两个重要的环节,二者密不可分, 相互制约,共同维护行政法治的实施。行政许可侧重于事前的审查和 许可,行政监督则侧重于事后的监督和检查。 行政许可和行政监督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行政监督机制

行政监督机制 行政监督机制是指政府对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反馈的一种制度安排。行政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公民权利、促进政府公正廉洁、提高行政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行政监督机制的意义 1. 保障公民权利 行政监督机制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手段。在行政活动中,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行为可能会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行政监督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这些问题,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2. 促进政府公正廉洁 行政监督机制能够促进政府公正廉洁。通过对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可以发现和纠正不合理、不公正、不合法的行为,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3. 提高行政效能 行政监督机制有助于提高行政效能。通过监督和评估,可以发现和解决行政工作中的问题,提高行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行政监督机制的主要内容 1. 监督制度 行政监督机制的核心是监督制度。监督制度包括对政府机关和

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以及对监督结果进行反馈和处理。监督制度需要明确监督的范围、对象、方式和程序,保证监督的公正、公开、透明和有效。 2. 投诉渠道 投诉渠道是行政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可以通过投诉渠道向政府反映问题,政府需要及时受理并处理投诉。投诉渠道需要简单易用、畅通无阻,方便公民反映问题,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 评估机制 评估机制是行政监督机制的重要内容。政府需要对各级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改进行政工作的依据。评估机制需要科学、公正、客观,反映实际情况,为政府提供有用的参考。 4. 处理机制 处理机制是行政监督机制的重要环节。当发现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存在问题时,政府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纠正错误,保护公民权益。处理机制需要公正、公开、透明,保证处理结果得到公正评价。 三、行政监督机制的问题与挑战 1. 监督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尚存在一些问题,监督制度不完善是其中之一。监督制度需要更加细化、完善,明确监督的范围、对象、

行政责任监督学名词解释汇总

行政责任监督学名词解释汇总 1.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所进行的监察、督察活动以及对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的纠正活动。 2.公共权力是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公认的和法定的权力,它以权力机关为载体,并以其特有的普遍权威性对全社会实施管理或者控制。 3.腐败是一个政治性概念,专指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或者活动。无论腐败行为表现为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滥用公共权力谋求私人利益,简言之就是以权谋私。 4.监督学是以对国家公权力的监督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监督学研究国家公权力监督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制度,揭示监督工作的一般规律,提供监督的基本方法;其目的是指导监督实践,并在全社会建立起对公权力的监督屏障。 1.政治原罪思想:政治原罪是指在原罪的权力和原罪的人结合之后,人在夺取权力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会生出种种罪行。政治具有原罪性,因而握有权力的人在行使权力时出现滥用权力和贪赃就不可避免。由于政治原罪的存在,政治领域必须建立一定的制约机制对政治权力的行使给予必要的监督和约束。 2. 法治主义监督思想:法治主义监督思想认为,法律至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而不能享有特权;通过制定宪法、法律为权力行使划定明确边界,并保护和扩大个人的自由权利;防止腐败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形式。法治主义监督思想是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是西方各国监督制度的重要思想基础。 3、自由主义监督思想:自由主义监督思想从限制公共权力行使范围的角度,探讨对公共权力的约束机制,强调公共权力的行使界限。该思想认为,由于权力滥用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不仅应该强调对公共权力的行使过程、行使结果进行监督与约束,还应该从公共权力的源头防止权力的滥用,即将公共权力的行使限定在最小的范畴之内,同时还需要其他权力对其进行监督和约束。自由主义监督思

简述行政监督的原则

简述行政监督的原则 行政监督是指政府对行政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监督管理的一种行政活动。行政监督的原则是指在行政监督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下面简述行政监督的原则。 一、法定原则 法定原则是行政监督的基本原则,也是行政监督的根本保障。法定原则要求行政监督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文件进行,行政监督的内容、方式、程序等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二、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是行政监督的核心原则,要求行政监督必须公正、客观、公开、透明。行政监督机关要依法行使职权,不得滥用职权,不得有私心、偏见,要保证监督对象的合法权益。 三、限制原则 限制原则是行政监督的重要原则,要求行政监督必须在法定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越法定职权范围。行政监督机关要依法行使职权,不能滥

用职权,不能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四、程序原则 程序原则是行政监督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行政监督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程序要合法、公正、公开、透明。行政监督机关要依法行使职权,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督,保证监督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五、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是行政监督的重要原则之一,要求行政监督机关要高效、快捷地处理监督事项,保证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行政监督机关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协调原则 协调原则是行政监督的重要原则之一,要求行政监督机关要与被监督对象进行协调,解决监督事项中的矛盾和问题。行政监督机关要注重与被监督对象的沟通和协商,促进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行政监督的原则,行政监督是政府对行政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监督管理的一种行政活动,行政监督的原则是指在行政监督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定原则、公正原则、限制原

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论文题目: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所在学院:政务学院 所在班级:10级公共事业管理班 姓名:郑炳钦 学号:10107011057 指导老师:席丹丹 分数: 评语:

目录 一、行政监督的含义 (1) 二、行政监督的原因分析 (1) (一)、从制度化的视角进行探讨 (1) (二)、执法依据缺位或发生矛盾和冲突 (2) 三、行政监督的形式 (2) (一)、事前监督 (2) (二)、事中监督 (3) (三)、事后监督 (3) 四、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3) (一)、行政主体的特殊地位及权力的特性 (3) (二)、民主政治建设和现代国家管理的需要 (3) (三)人性的弱点 (3) 五、完善监督机制、改善行政执法的建议 (4) (一)、树立现代行政法制观念 (4) (二)、权责分明 (4) (三)、认真执行行政执法依据和程序公示制度 (4) (四)、完善法律法规 (4) (五)、进一步完善公民申诉制度 (4) (六)、大力提高公务员法律素质 (5) (七)、加大行政执法人员犯罪的刑事制裁力度 (5) 参考文献 (6)

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国的行政监督制度在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监督程序方面日趋完善,监督主体更加独立,监督内容更加丰富,监督程序更加公开和方便。国外监督制度的新趋势可以为完善我国的监察制度提供有益的经验。我国应当加强行政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吸收借鉴议会行政监督专员制度、人权监督专员制度和监审合一制度,增加对不良行政和行政公开的监督,完善行政监督程序。 关键词:行政监督;民主;执法 一、行政监督的含义 论述行政监督,就要回答为什么要对政府进行监督?既然腐败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监督就是对公共权力运用的监督。权力本身并不会腐败,而且权力离开了一定的机构和人员也不能运行,而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态度、道德品质都会对权力的使用产生影响。政府掌握着公共权力,要想对它进行监督,必须有一定的制度和体制作保障。 行政监督的含义是具有法定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及国家公务官员的职务行为,进行观察。评价督促,检查,及纠正活动。 二、行政监督的原因分析 (一)、从制度化的视角进行探讨。关于制度,邓小平有两个著名论断,一个是“教育很重要,但法制更靠得住”。另一个是“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做不成好事,制度好可以使坏人做不成坏事”。这两个论断深刻揭示了制度在防腐反腐中的有效性。通过制度防止和消除权力腐败,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明智选择。在制度层面上探讨如何防止和抑制公共权力腐败的问题,其实质可转化表述为:如何通过制度化安排,对公共行政权力进行有效地制约和监督。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人类政治社会恒久的努力,现行各种行政监督制度正是人类长期历史实践的沉淀所凝聚的制度力量。 近年来的各种组织、机构进行的调查都显示腐败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最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人性的某些缺陷和权力的腐蚀性是腐败的可能诱因,制度和体制的不健全使腐败由可能变为现实,而监督的缺失和乏力则使腐败呈愈演愈烈之势。就我国目前的反腐败形势而

(行政管理)第八讲行政监督

第八讲行政监督 学习要求: 1、了解行政监督的概念、构成要素、特点、作用和理论 2、掌握行政监督的原则、体制和机制。 学习重点: 2、行政监督的原则和理论。 3、行政监督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一)行政监督的概念 “监督”一词,在汉语中大体有两层意思:一是监察和督促。《后汉书•荀彧传》:“古之遣将,上设监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意思是说,古代派兵打仗,一般在最高统帅旁边设若干官员,负责监察和督促元帅按皇帝的命令用兵;二是古代官名。如清代设十三仓监督,崇文门左右门翼监督等等。在英语中,“监督”一词“supervision”是-一个复合词,其中“super”,是“在上”的意思, “vision”,是“看”的意思,二者合起来就是上对下的观察、指导和控制的意思,与汉语中“监督”的含义大体差不多。 所谓行政监督是指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监察、督促和控制活动,是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和履行职责时各种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督促和控制活动。按照监督主体的不同,行政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所谓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以行政机关为主体的监督,即行政机关内部自身的相互监督,包括上级行政机关和行政领导者对下级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行政行为的监察、督促和控制;下级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对上级行政机关和行政领导者行政行为的观察、批评和建议;还包括行政监察部门对所有行政机关及国

家公务员的监察和督促、审计部门对行政机关财政财务运行情况的审计等等。 所谓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以行政机关为客体的监督,即除了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之外,还包括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等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的各种行政行为所进行的监察、督促和控制。 (二)行政监督的构成要素行政监督的构成要素包括监督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标准等四个方面。 1.行政监督主体 如果离开真实的主体,没有有效的制度和完善的机构作为载体,那幺,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的监督就成为一句空话。当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性质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行政监督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行政监督主体地位的确立体现了民主程度的差异。中国现阶段的行政监督主体,包括国家的行政监督和社会的行政监督两个方面。其中国家的行政监督有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行政机关、行政监察和审计部门等。社会的行政监督包括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党组织、社会团体、公民和新闻媒体等。 2.行政监督客体 行政监督主要是针对行政行为和行政权力的监督,而行政行为和行政权力的载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所以行政监督的指向和客体应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依法拥有行政管理权力、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非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也属于行政监督的客体。 3.行政监督内容 行政监督主体不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的任何行为进行监督,而只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和履行职责时的失范行为和失效行为进行监督。所谓失范行为是指行政权力的使用者违反了法律的有关规定;失效行为是指在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中,尽管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仍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行政效率低下等等。政府的违法行为和效率状态构成了行政监督的基本内容。 4.行政监督标准 行政监督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监督标准的多维性。综观古今中外的行政监

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 第一节行政监督概述 一、行政监督的含义和特征 行政监督的含义 监督的原意是指监视和督促。通常把行政管理活动中的监督称为行政监督。 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 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对政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的所有形式。 具体来说,行政监督就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新闻舆论机构、公民个人以及行政机关内部的专门部门等,依照法律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政务活动是否合法、合理实行的检查和督导。 二、行政监督的意义和作用 行政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公务员的公仆意识 (2)有利于保障行政机关正确行使权力 (3)有利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4)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 行政监督的作用 第一,事前预防。主要是对行政决策进行事前监督,避免错误决策和非公正决策的形成及付诸实施。 第二,事中控制。主要表现在制止错误决策的实施,确保行政执行的正确方向,制约政府权力的扩张。 第三,事后补救。通过揭露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对各种行政过失进行补救。 第四,经常促进。通过经常地督促、监督促使行政机关不断完善行政。在实施行政监督的过程中,监督主体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在于经常性、广泛性、确定性、有效性、公正性等。 三、行政监督应遵循的原则 (一)依法原则也就是说,国家制定的各种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既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也是实施监督所须遵循的原则。 (二)经常性原则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而且变化大,随机因素多,为使行政管理工作不出问题,即使出了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避免发生重大损失,行政监督必须贯彻经常性的原则,常年不懈地进行监督,防止出现漏监失监的现象。(三)广泛性原则包括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监督对象、范围的广泛性两个方面,监督主体的广泛性包括政党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等等,监督对象和范围的广泛性应当包括对一切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行为,行政措施、行政法规的实施等进行监督。 (四)民主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要求。宪法赋予全民享有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其中包括监督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民主权利 (五)公开性原则要把行政管理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之下,必须不断提高政务活动的公开程度,只要不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党与政府的核心机密以及必要保密的,都应给予公开,这样便于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实行民主监督,也有利于防止某些行政人员在暗地里搞阴谋诡计,以权谋私。 (六)公正性原则行政管理工作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的问题又是错综复杂的,因此,行政监察工作必须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在适用法律和政纪上人人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