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历史上的大雪

徐州历史上的大雪

【篇一:=2014徐州历史文化知识竞赛题目】

徐国历史

1. 徐州地区历史上大多以命名,通名曰国曰郡曰州曰府,最多领三

十六县,至少领四县“徐州” “彭城”

2. 古徐国疆域最大时北抵山东鲁南大部分地区,西至现徐州及苏、

皖北部广大地区,基本

上相当于今日的什么地区?徐淮海经济区

3. 徐国地处哪四条河流下游,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气候温湿,河

湖棋布,生态地理环境十分优越淮、泗、沂、沭

4. 徐文化历史悠久,影响甚广,请问它对哪四地方的文化产生过影

响鲁、楚、吴、越

5. 徐偃王“不忍斗其民”,结束了周楚徐三国的战争从徐国王城去了

哪里?武原山

6. 徐人迁彭城武原东山下,重建徐国,此山因此改称?“徐山”

7. 徐州有近6000年的文明史,请问徐州的建城史大概是多少年?2600年

8. 徐国的第一世国君是谁?若木

9. 季子挂剑台是纪念吴季子和谁的?徐国第43代国君徐亘王

10. 古徐国在哪位君王的在位时期达到鼎盛。徐偃王

11. 周穆王伐徐,徐偃王爱民,不愿百姓受战争之苦,以结束战争后,北走武原,自

愿追随其后的百姓有数万之众。“逊位”

12. 清代的著作《徐偃王志》的作者是谁?徐时栋

13. 徐州的称谓因何而得名?古徐国

14. 古徐国作为地方封国,却延续千年,请问它历经了哪几个时代?夏、商、周、春秋

15. 在徐国历经的夏、商、周、春秋四个时期中,共有多少位君王在位?44位

16. 徐州拥有华东最大的食品城,请问是哪个?淮海食品城

17. 徐偃王时,周穆王联楚伐徐,有多少诸侯国“弃周朝徐”? 36

18. 徐国的末代君王叫什么名字?章禹

19. 徐国历史上称为“夷”,以地理位置曾称为什么?淮夷、东夷

20. 徐国是我国古代极有影响的方国之一,始封于何时?大禹治水

之后(夏禹时期)

21. 徐国初时的封地是多大?“徐国地方五百里”

22. 徐国是那一年灭亡的?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

23. 关于徐州的地域文化标签,民间有两种说法,一为“楚风汉韵”,二为什么?徐风汉韵约在公元前21世纪,大禹封若木于徐,建立

了徐国,以什么动物为图腾?凤鸟

24. 徐国历经夏、商、周、春秋四个时代,前后有四十四代国君。历

时多少年?一千六百四

十九年

25. 徐氏的祖先伯夷佐大禹治水,发明了_____,使远离水源的人解

除了用水之忧。水井

26. 孔子所传播的“仁”与徐文化中的“仁”字是一脉相承的,并对其加以系统整合、概括,

形成__________。儒家学说的“仁”

27. 徐文化中“徐”的概念包括哪四个方面的内容?徐地、徐国、徐人、徐姓

28. 秦时东渡日本后成为日本神武天皇的是谁?徐福

29. 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偃王既主其国,仁义著闻,欲舟行

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

得朱弓矢,以已得天瑞。”这段话说明了哪件事?徐偃王主持开凿了

我国第一条人工运

30. 与汉文化存在传承关系,并在文字的结构、语言的形成、文化层次等方面都体现出其为

汉文化的形成准备了伟大的前提条件的是哪种文化?徐文化

31. 西周时期,周穆王好大喜功,不能容忍徐国的日益强大,联合楚国攻打徐国,徐偃王带

领徐国人民开始了年卫国战争。 3年

32. 54、徐国历史研究专家、徐州市徐国历史研究会会长徐炳仁先

生所著的历史题材的长篇

小说是什么?《徐偃王传奇》

33. 徐人先于华夏其他部落最早发明什么,告别了巢居穴处的生活。房舍

34. 国内外第一个专门研究徐国历史的学术团体是哪个?徐州徐国历史研究会

35. 周穆王知道徐偃王无意谋反,封偃王儿子宗于徐,徐氏宗庙楹联上有一则典故出于此,

请问是什么?在夏不王,在周不霸

36. 道德典故《季子挂剑》中的季子是指谁?季札

37. 目前发掘出来的规模最大、时间最久的古徐国后期都城是哪座?邳州良王城

38. “徐州”称谓最早的来源是什么?大禹定九州时称:“海岱及淮唯徐州”

39. 徐文化是独立于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之间的哪种文化的源头,对南北两大文化体系的形

成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淮海文化

40. 据徐氏族谱道光老谱载:“第一代伯益。商音东海郡,赐姓赢,佐尧,封左定侯,复相

舜,掌火,又封国侯。夫人姚氏,生二子,次子若木,封于徐,吾徐受姓之始祖也。”

请问伯益长子是谁?封于何地?长曰天英,封于陆

41. 早在远古时期,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主要生活着四大部落群体,华夏集团、苗蛮集团、百

越集团和东夷集团,请问徐氏部族是属于东夷集团的哪一支?鸟夷 42. 古徐国创造了我国最古老的,是我国东方经济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

一。青铜文化动物象形文字

43. 古徐国的青铜器制作在当时是很先进的,这些青铜器上的铭文,记录了等重要事

件,说明了古徐国社会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也说明了文化的繁荣。战争、祭祀

44. 徐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哪些?仁、义、德、信、礼、道

45.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风景区占地77万平方米,院内有、总前委群雕、

徐州国防园和碑林五大主体建筑烈士纪念塔战役纪念馆

46. 在徐淮各地,徐国留下不少遗迹,如:下邳(今邳州)北部戴庄乡有徐山(今称为依宿

山),山上有徐偃王石室,山下有徐偃王墓,近年在该乡女墩又出土徐国铜编钟,钟上刻着的字样“徐王之孙尊”

47. 徐偃王是徐国的第几代君王?32代

48. 徐州东襟黄海、背靠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必争

之地”。兵家

49. 什么时候徐州市徐国历史研究会成立?50. 徐州市徐国历史研究会成立同年创办的杂志?《徐文化杂志》

51. 徐国历史研究会的宗旨为:挖掘古徐国历史,振兴中华文明,广交天下朋友,共叙四海亲情。

52. 徐州文明史的奠基人、开拓者和领袖人物是

53.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伐徐,水淹都城,徐国灭亡,徐人逃往四方。日本

学者饭野孝宥的哪部著作考证了徐福一支东渡扶桑《弥生的日轮》 54. 黄河体系的中原文化、齐鲁文化与长江系列文化的在此交汇,为汉朝

文化的产生铺垫了地理温床荆楚文化、吴越文化

55. 哪里是徐国政治中心之城,又是徐国基地之城。良王城

56. 徐国最后的据点在哪儿?江西靖安

57. 古徐文化遗址有哪些?郯城的“徐氏祖茔豹公墩”、邳州的“梁王城”、赣榆的“徐福故里”

58.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中国的真实文化期起源于殷人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在殷朝灭后分为

二大支。请问是那两支?一支在周人手下在北部发展,一支在徐、楚人手下,在南方发展

59. 请简要概括下徐文化的内涵。是发生在徐州包括广义的古九州之一的徐州地方的,自

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是徐地、徐人创造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各种文化的总称,它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就像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一样,都是地方文化,是那个地方共有的文化现象

60. 启封若木于徐,创建徐国,彼时徐国即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国家”政体

61. 徐崇先先生的《季子挂剑(七绝)》:季子美谈源挂剑,守诚本自内心田。徐君仁义九州

慕,天下永传情信篇。请问诗中的徐君指的是古徐国第几代国君谁?此人以什么著称?古徐国第32代国君徐偃王,仁义

62. 古徐国的国都是哪里?(下邳)

63. 自徐人______造酒而大禹微醉以降,以酒成事者有之,以酒败

事者有之.( 仪狄)

64. 徐国在徐偃王的领导下,推行什么样的治国理念.?

(“德”“仁”“信”“义”)

65. 据《后汉书?东夷列传》称,周穆王时,谁执国,徐国再度强大,他整合了徐族部落,

“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徐偃王)

66. 徐用锡诗词造诣极深,著有《》二十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圭美堂

集)

67. 发正在古徐国的季子挂剑酬薪的故事,最早记录在《》。(史记?吴辜伯世家)中。

68. 史称徐人以()为东方九夷的代表人物。(蚩尤)

69. 东夷集团在远古的代表人物有()()答案蚩尤契

70. 徐民历史上共有()次大迁徙答案 4

71. 徐国遗迹以江苏省()市为中心答案徐州

72. 徐州这个名字来源于东方“()”已经成为定论。答案徐夷

73. 徐姓起源于()。答案夏初

74. 徐夷又称()答案徐戍

75. 徐文化核心之核心____是二字。(和谐)

76. 徐文化以___为主兼容各家学术,对于____集大成学者为特征的

思想这个时期创作风格

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儒) (苏轼)

77. 徐姓的远古始祖就是东夷集团的首领_____。(少昊)

78. 徐福东渡,由此产生了__________.(徐福现象、徐福效应、徐

福文化)。

79. 徐国的第一个王城在哪里?汉舒(今山东泗水县东南十八公里)

80. 徐偃王_______________,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创造了古徐

国顶峰时期。(爱民如父兄、

行仁义,重慈惠,去刑争,功及于民)

彭祖

1. 在我国传说的寿星中,有一位活了八百岁,视为最长寿的老人,

请问他是谁?彭祖

2. 相传汉字中的“鲜”字,是源自彭祖创造的哪道名菜?“羊方藏鱼”

3. 相传大彭氏国的创始人彭祖活了800岁,他是中国和的创始人。中国烹饪气

4. 彭祖是徐州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的的主要业绩是:一在大彭山

一带,包括

今日徐州城郊,建立大彭氏国,由大彭氏国扩展延续继而开始谱写

徐州(彭

城)的建城历史(公元前586年);二是开创了华夏饮食文化,亲

烹“雉羹”;三为教民以“术”养身

5. 彭祖养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药食同源,以食养生”

6. 彭祖游历天台山饮一泉之水后留下“登斯山断七情身已是三界之外,饮此水净六欲心不

在五行之中”的对联,横批是“再来一瓢”,并赐名什么?神龙泉

7. 庄子在《逍遥游》中曾写过“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句中的

“彭祖”亦是徐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原名篯铿,以长寿文明,著有中国第一部养生学著作_______他也是中国第一任职业厨师,烹饪鼻祖。(《彭祖经》)

两汉文化

1. 徐派作家王茂飞对家乡徐州有过这样的评价,“一州,两汉,三

楚之西,乾隆四巡,五

省通衢,六千年文明,主席七访,,,”,请将后三句补充完整。八百寿彭祖,九朝帝王徐州籍,十里长街淮海路

2. “汉代三绝” 是指什么?汉墓、汉俑、汉画像石

3. 两汉四百年间,徐州共有位楚王、彭城王十三五个

4. “兴汉三杰”是指那三个人?韩信、萧何、张良

5. 东汉时期,楚王礼佛兴寺,彭城又成为佛学中心之一,为封建社会“儒家正统道

佛两翼”的思想格局补充了条件刘英

6. 东汉末年,被誉为江东第一谋士的徐州人是谁?张昭

7. 旅游界有这样的口碑:“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那

两汉文化看哪里呢徐州

8. 西汉时期和东汉时期徐州地区流行的墓葬形制分别是什么?崖洞

墓和汉画像石墓

9. ()传承了有关的原始图像记录,是八卦起源的一个重要的实物

见证

答案:汉代河图

10. 汉代河图由哪六个部分组成?(赤鸟衔圭图、原始八卦图、乾

卦日象图、阴阳两极图、

飞龙在天图、二盘龙图)

11. 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徐州地区出土汉

画像石700余块,收藏在

【】的画像石500余块。(徐州汉画像石馆)

【篇二:真正的徐州是这样的】

真正的徐州是这样的

城市名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品牌经济城市

◇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

◇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

◇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

◇全国金融生态环境50强城市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书法名城

◇全国双拥模范城

◇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

◇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

自然地理

徐州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

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境内河

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故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

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

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年平均气温14℃,

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

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

的56%。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

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矿产资源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拥有煤炭、井盐、铁、钛、大理石、石灰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煤

炭已探明储量达39亿吨以上,预测储量69亿吨,年产量2500多万吨;井盐储量为220亿吨,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的资源条件十分优越;石膏年开采能力500万吨,为华东地区之首。

徐州还是国家粮棉生产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秸

秆养畜示范区、林业科技开发试验示范区和五大蔬菜产区之一,是

中国银杏之乡、苹果之乡、全国四大胶合板加工基地之一,农副产

品资源十分丰富。

徐州历史

徐州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帝尧时建大彭氏国,有26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当时“徐州”只是作为一个自然经济区域的

名称,彭城邑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

历史上,徐州籍人士就出了11位开国皇帝,故徐州又有“千年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誉:◇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

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楚汉时,

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

◇东汉时,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

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

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

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宋、元两朝都置徐州,

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清初,徐

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

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

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

◇1949年,因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

◇1953年1月,徐州市正式划归江苏省直辖徐州市现下辖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四县,邳州市、新沂市二市,以及鼓楼区、云

龙区、贾汪区、泉山区、九里区五区。2005年1月统计数据:面积11258.3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1037.7平方千米),人口916万

(其中市辖区184万),辖5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4个县43个

街道、114个镇、395个居委会、2280个村委会,其中市辖区共计

43个街道、7个镇、268个居委会、156个村委会。

历史名人

古彭徐州,历史悠久,地杰人灵。龙飞之地,将相之乡。猛士如风,谋士如云;文人骚客,艺术大家。数不胜数;民族英雄,革命英烈,彪炳史册。

历代徐州籍的开国皇帝就有数人之多。除刘邦外,南朝宋武帝刘裕、南唐烈祖李弁、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后梁太祖朱全忠

等都是徐州籍。

徐州籍的王侯将相更是层出不穷,刘姓诸侯王遍及汉朝各地,自不

必细说,单就随刘邦征战功成、裂土分封的异姓侯就有20多人,如“五里三诸侯”的安国侯王陵、绛侯周勃、汝阴侯灌婴、萧何、曹参、昌、樊哙等。东汉末年,被誉为江东第一谋士的彭城人张昭、东晋

骁将刘牢之、清初状元李蟠、清雍正重臣李卫等都是中国历史上赫

赫有名的人物。

徐州还哺育出一代代文人骚客、艺术大家,主要有:汉初彭城讽谏

诗人韦孟,主持编写《淮南子》的淮南王刘安,西汉经学家、目录

学家、文学家刘向及其儿子刘歆,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西晋竹

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南朝编著《世说新语》的刘义庆,写出中国第

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史通》的盛唐刘知几,在徐州度过了23个春秋,自称是其故园的大诗人白居易,同是唐朝最重要的诗人之一的刘禹锡,堪称一代词宗南唐后主李煜,“苏门四学士”之一陈师道,清初

文学评论家张竹坡,被誉为画坛“江北第一人”的清末画家李兰,被

称为“诗书画”三绝艺术家的清末民初教育家钱食芝,被誉为“民初四

大书法家”之一的张伯英,国画大师李可染,雕塑大师刘开渠以及清

史专家萧一山、雕塑理论家王子云、国画名家萧龙士、人民音乐家

马可、“四小名旦”之一许翰英等。

徐州千百年来,无数风流人物,群星荟萃,实在难以尽述。仅介绍

以下几位:

彭祖徐州古称彭城,肇源于彭祖。彭祖是黄帝的后裔,是著名的老

寿星,活了800岁,善于导引气功养生,饮食及房中术,因善于烹调,被称为我国的烹饪鼻祖。据说他因烹调雉羹(鸡汤),进奉给

尧帝受封而建立起大彭氏国。

刘邦徐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汉高祖的故乡,刘邦出生颇

具神话色彩,传说汉高祖之母避雨于桥遏龙而孕,其受娠地龙雾桥

就在今天丰县城东北的梁楼村。汉高祖儿时避乱迁到沛城以北三里

左右的地方落户,故当地有“丰生沛养汉高祖”的说法。

高祖十年,汉高祖亲征平叛而归,途经沛县故里,在沛宫大摆酒席,宴请父老乡亲,还挑选了120名青少年,组成合唱团,以助酒兴。

酒酣之时,汉高祖击筑高歌,自赋诗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

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儿童亦随之唱和。歌罢,高祖挥

剑起舞,万分伤感。对沛县父老说:游子思故乡,我虽定都长安,

但百年之后我的魂魄还要回归故里。

高祖离沛后,沛人为显扬帝威,请金石良匠将《大风歌》摹刻上石,并筑百尺高台,立碑于台上。《大风歌》碑相传为东汉蔡邕所书,

历经2000余年的风风雨雨,流传至今。项羽公元前232—公元前

202年,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公元前206年建都

彭城,自立为西楚霸王,号令天下。在楚汉战争中,兵败垓下,自

刎乌江。戏马台,是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公元前206年,项

羽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崇台,以观戏马,故名戏马台。历代

在台上营建了不少建筑物,诸如台头寺、三义庙、名宦祠、聚硅书院、耸翠山房、碑亭记等。

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徐州沛县)人,治《春秋谷梁传》,曾

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所作

《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绝大部分已亡佚,所著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今存,又有《五经通义》,亦佚。刘向整理了《战国策》。张道陵东汉著名宗教首

领、道教创始人、教主,本名陵,沛国丰(今属徐州)人。张道陵

曾为江州令,后客居蜀中,学道于鹤鸣山中,作道书二十四篇,以

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并聚徒传道。受其道者,出米五斗,其道称“五

斗米道”,时人指其徒为“米贼”。卒后产衡、孙鲁等世世为教主,被

后道家奉为“张天师”,其道又称“天师道”。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

西太原。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白居易在徐州生活

23年之久,把徐州当作了第2故乡,流传最早的作

品是《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诗中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满怀着故乡情意。白居易留下不少与徐州有关的

诗歌,如相和张仲素的三首《燕子楼诗》、《长相思二首》之一———《朱陈村》等。

刘禹锡772—842年,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彭城(今江苏

徐州)人,另一说河南洛阳人,其诗现存800余首,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其诗善使事运典,托物寓意,

以针砭时弊,抒写情怀。代表作有《陋室铭》《秋词》等。

李煜937—978年,名从嘉,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李煜即位时,南唐已为宋的属国。975年,宋军入金陵,俘后主,南唐灭。降宋,宋太祖封为违命侯,后服宋太宗

所赐牵机药而卒,史称为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君,在文学上却是一个文学家,诗人,千古

词宗。其主要成就在诗词上,与其父李璟皆工诗词书画,其词善以

白描抒情,情感真切,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神秀。前期作品主要反

映宫廷生活,如《长相思》,《浣溪沙》等。被俘后,比前期有很

大突破,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阵子》、《浪淘沙》、《相见欢》等。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

山(即今四川眉山)人,苏洵的长子,苏辙的兄长,是北宋著名文

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曾任徐州太守,在徐州一年又十一

月,为徐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也写下了许多描绘徐州风土人情的

名篇佳作。

黄楼是900年前徐州知州苏轼率领徐州军民战胜洪水之后,于宋神

宗元丰元年(1078年)八月在徐州城东门之上建造的。除黄楼外,

徐州还留有许多与苏东坡有关的古迹和动人的传说,有同样是治水

工程的云龙湖苏堤,东坡酒醉而卧,如今刻满诗词题赋的“东坡石床”;苏轼与云龙山隐士张山人共饮抒怀的放鹤亭;得名于苏轼《快

哉此风赋》的快哉亭;黄河故道中的“显红岛”,传说是“苏姑娘舍身

跳水,红妆现于黄水”而来(意思是:洪水即将淹没城池,千钧一发,富豪乡绅欲逃,老百姓跟着逃跑,有巫士说要祭祀海神,征女子一人,苏东坡在徐州的义妹便纵身跃入水中不见踪影,只留身上红绸

漂于水面,水即时退去数尺,纪念之修岛寄托思念)。所有这些,

无不寄托了徐州人民对苏东坡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乾隆执政60年,共到徐州4次,都是南巡途中路过而逗留的,主要目的是“阅河”,即实地考察黄河水情和徐州的河防工程。

乾隆行宫位于风景秀丽的云龙山脚下,乾隆对行宫非常满意,亲自

为行宫撰写了两副对联“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户外一峰秀,

阶前众壑深”。乾隆行宫的建筑在清末以后,大多因文革已毁,现存

有大殿和东西配房各三楹坐落于云龙山脚下(徐州博物馆旁)。李

可染1907—1989年,室名师牛堂,徐州市人,生前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

等职。可染先生的山水画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鲜明的艺术个性

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他不仅是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

的一代宗师,而且在艺术观念的开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作品在

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专集有《李可染画辑》、《李可染画集》等。

马可1918—1976年,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江苏徐州人。一生写了200多首(部)音乐作品,对中国现代

音乐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其中以歌曲《南泥湾》、《我们是

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

《夫妻识字》,歌剧《周子山》(与张鲁、刘炽合作)、《白毛女》(与瞿维、张鲁、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

组曲》等流传最为广泛。

旅游景点

5000多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宛如斜

挂于历史苍穹中的璀璨星河,其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作为汉文化发源地,

每年10月初,徐州将举办汉文化国际旅游节。自古徐州是兵家必

争之地,古有九里山古战场,今有淮海战役新遗迹。而以云龙山水、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区兼有北雄南秀之美,使徐州成为

一个独具特色优秀的风景旅游胜地。

代表性景点/区:徐州汉文化景区(包括狮子山楚王陵、汉兵马俑)、龟山汉墓、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茅村汉画像石墓、徐州博物馆、

徐州汉城、沛县汉城等。

“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两汉400年间,徐州共

有13位楚王、5位彭城王。城周围汉墓林立,已经发掘出土的汉墓

有200多座,均是两汉的王侯、

国戚的墓葬,丰富而宝贵的汉代文化遗产为中国国内所罕见。构造

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并称为“汉代三绝”。1995年“狮子山楚王陵”的发掘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

发现,并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内出土的玉棺、金缕玉衣,为世上稀有珍品,令人叹为观止。汉文化遗址在这

里也是处处皆是。西汉一代楚王刘交墓、龟山楚襄王刘注墓、卧牛

山楚王刘纡墓、东洞山楚王刘延寿墓等,都是以山为陵,坡凿通道,建筑地下宫,形成了巨大的地下宫殿群。除丰县汉皇祖陵外,徐州

还有张良圮桥受书处和子房山,项羽的戏马台、范曾墓、刘邦的拔

剑泉、泗水亭等,汉文化遗迹多不胜举。“三绝”之汉墓徐州汉代十

八陵经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狮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驮蓝

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龟山第六代楚王墓、东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东汉彭城王陵等。徐州西汉楚王陵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北洞山

楚王陵、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以“精”、“奇”、“雄”各领风骚。北洞山楚王陵出土的220余件彩俑;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铁铠甲、

玉棺、玉豹;小龟山楚王墓出土的水晶带钓、刘注银印、火山汉墓

出土的银缕玉衣;土山汉墓出土的鎏金兽形砚;睢宁刘楼汉墓出土

的铜牛灯等珍贵文物,皆属国宝。

“三绝”之汉兵马俑狮子山兵马俑,位于楚王陵西侧400米,是楚王

陵园的一个组成部分,象征着卫戊楚王陵的部队。不仅数量众多,

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

兵器的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

等十余种。

“三绝”之汉画像石汉画像石是汉代人们刻划在墓室、祠堂上带有鲜

明主题的装饰石刻画。它生动地描绘了汉代社会的典章、衣食住行、神话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依恋、死后的祭祀;徐州是中

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徐州地区出土汉画像石700余块,收藏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画像石500余块。徐州汉画像石

艺术馆占地1万平方米,收藏珍品汉画像石350余块,由当代艺术

大师李可染先生题写馆牌,于1989年10月1日建成开放。徐州汉

画像石中的牛耕图、纺织图、九仕图、迎宾图、百戏图及八米长卷

押囚图,堪称艺术珍品、镇馆之宝。

云龙山风景区山上文化古迹众多,从北魏至民国期间,留有北魏时

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张

山人旧居;明代的兴化禅寺、清代的大士岩、山西会馆、船厅、御

碑亭、碑廊等历史文物古迹。解放后云龙山又修复和新建了幽邃轩、洞天小庐、跨云阁、云龙书院、杏花村、观景台、同心台等一大批

历史景点。

云龙湖风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2005。1994年12月11日与杭州西湖结为“姊妹湖”,云龙湖水面共5.8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还大一些,碧水青山,烟波浩淼,是徐州市璀灿的明珠。

云龙湖十八景:桃霞烟柳、杏花春雨、荷风渔歌、苏公塔影、石壁

留踪、临湖尝鲜、儿童稚趣、寒波飞鸿、长堤雪月、别有洞天、果

树盆艺、水上世界、万人游波、湖滨垂钓、沙岛渡闲、云湖泛舟、

湖光灯影、索道滑道。

云龙公园面积361亩,其中水面面积120亩,是建成较早、紧靠市

中心、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公园。云龙公园采用自然式园林布局手法,有盆景园、知春岛、荷花厅水榭、假山花廊、花圃、游乐区6个景区。景区内主要建筑为燕子楼,为古代徐州五大名楼之一。

泉山森林公园位于市区南部,总面积3500余亩。泉山由五座山峰

组成,又称“五老峰”,

【篇三:徐州师范大学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