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电复律技术与护理(自学)
医院心血管内科同步电击复律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心血管内科同步电击复律患者护理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电击复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病人及家属配合。
2.备齐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检查各种仪器性能。
3.术前一晚保证良好的睡眠,术前2小时禁食。
二、电击复律术中的护理
1.将病人仰卧在硬板床上,解松衣领及裤带;给予心理护理。
2.吸氧,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术中用药。
3.连接中心心电图监护及电复律仪的监护导联,监护电极应避开除颤电极的位置,并记录一段复律前心电图。
4.记录常规导联心电图。
5.根据医嘱给予安定静脉麻醉,观察病人神志变化。
6.清洁两电极板放置部位皮肤,一个在心尖部(相当于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一个在心底部(相当于胸骨右缘第二、三肋间),两电极板均匀涂上导电糊或在病人的心尖部和心底部分别均匀平整地铺上4~6层湿润的生理盐水纱布。
7.将除颤器调至同步电复律状态,将心尖部电极板(Apex)、心底部电极板(Sternum)放置在相应部位,稍加压与胸壁皮肤紧密接触。
根据医嘱选择能量,充电,告
知工作人员稍离开床,避免与病人及病床接触,再次观察病人神志呈朦胧状,放电。
8.观察心电示波是否转为窦性心律并记录,如不成功可重复进行,但一般不超过三次。
9.再次记录常规导联心电图。
三、电击复律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变化,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发现积极配合处理。
2.电击复律后继续心电监护2~4小时,必要时可适当延长监护时间。
3.拉起床栏,加强安全防护,待病人完全清醒后方可进食。
4.坚持按医嘱服药。
心脏电复律与电除颤护理课件

新技术的发展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需要探索新的护理模式,提高救治效率。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减轻紧张情绪。
监护
全程严密监测患者生命 体征。
处理方法与流程
识别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发现 并识别并发症。
启动紧急处理
一旦发现并发症,立即启动紧 急处理流程。
药物治疗
根据需要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持续监护
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护,直至并 发症得到控制或缓解。
PART 05
01
02
03
04
心律失常
由于电流干扰导致心脏正常 节律被打乱。
低血压
除颤过程中,心脏骤停导致 血压下降。
心肌损伤
高能量电击对心肌造成一定 程度的损伤。
呼吸暂停
除颤后,患者可能出现短暂 的呼吸停止。
预防措施
适应症选择
严格筛选适应症,确保 患者符合电复律与电除
颤的条件。
准备措施
确保除颤器完好,急救 药品和设备齐全。
适用于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等危及生命的紧急情 况。
禁忌症
对于存在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心肌梗死等所致的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以 及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等非紧急情况,一般不适用电复律与电除颤治疗 。
历史与发展
历史
心脏电复律与电除颤技术自20世纪 5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 70多年的历史。
充电并实施电击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和患者情况选择合 适的能量,充电后实施电击。
观察心电图和患者反应
心脏电复律的护理共89页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பைடு நூலகம்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心脏电复律的护理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电复律、起搏器

心脏电复律技术导题:心脏电复律技术的产生,起源于一个偶然事件。
1774年,法国一个3岁女孩从楼上摔下致心跳骤停,经过医生多方抢救无法恢复心跳,无奈之下试用“电冲击”胸壁的方法神奇的将女孩救活。
1775年,发现鸟被电击而死亡,但再电击又可以飞走。
1947年,一例心脏手术患者接受体内除颤,目前,已经广泛应用,设备越来越自动化。
心源性猝死在美国每年夺去大约40万人的生命。
证实院外猝死多数是由于心室颤动引起,大于80%的心源性疾病患者先出现室速,持续恶化为室颤。
医院外室颤的总死亡率高于75%,主要是由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除颤治疗。
1980年美国成功为病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例埋藏式自动心脏除颤器。
能够自动识别室速和室颤,迅速除颤,从而防止心脏病猝死,提高存活率。
置入胸大肌和胸小肌之间。
一、概念:在短时间内向心脏通一定强度的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使之转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最早用于消除心室颤。
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失常时称为电复律,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
二、种类:1.同步电复律:适用于AF和Af等。
自动检索QRS波群,放电时电流正好与R 波同步。
2.非同步电复律:仅适用于VF和Vf。
三、护理(一)复律前准备●解释说明,签知情同意书。
●停用洋地黄1-3天(因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常常出现在洋地黄过量时)●复律前1-2天口服奎尼丁,服药前做心电图●复律术当日晨禁食,排空膀胱●建立静脉通路●物品准备:除颤器、生理盐水纱布、导电胶、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设备和药品等。
(二)复律中操作●持续心电监护●卧于绝缘硬板床,松衣领,取假牙●地西泮麻醉●电极板置于胸骨右2、3肋间和心尖部,两电极距离至少10cm。
●每隔3-5min重复电击,连续不超过3次(三)复律后护理●卧床1天,醒后2h避免进食●继续心电监护24h,密切观察病情●继续遵医嘱服抗心律失常药物。
四、并发症心律失常、低血压、急性肺水肿、栓塞、皮肤灼伤等。
电复律医学课件

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 征,以及有无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
遵医嘱用药
如劳累、紧张、情绪波动、饮食过量等。
严格遵守医生开具的药物使用方法,不要随 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心律失常的健康教育
了解心律失常的常见症状及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 意识。
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 良好的心理状态等。
室颤的电复律治疗需要使用较 低能量,一般为20-40J,同时 给予肾上腺素以提高电复律效
果。
室颤的电复律治疗需要持续进 行心肺复苏,同时治疗原发病 因,以维持患者的生命状态。
房颤的电复律治疗特点
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患者需要进行电复律治疗以恢复心脏正常搏动。
房颤的电复律治疗需要使用较高能量,一般为100-150J,同时给予洋地黄类药物 、维拉帕米等药物辅助治疗。
快速性心律失常
如房颤、房扑、室上速、室速等。
心动过缓
当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明显症状时 ,可考虑电复律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当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时,可紧急 使用电复律治疗。
其他
部分遗传性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 引起的心律失常等也可考虑电复律 治疗。
02
电复律治疗设备及操作流程
电复律治疗设备的介绍
电极板
通常使用的电极板有两种形状 ,一种是圆形,一种是方形, 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电复律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疼痛、呼吸急促等,需要及时观察和处理。
严格控制参数
电复律治疗的参数如电流强度和脉冲宽度需要严格控制,以避免对心脏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03
不同类型电复律治疗的特点
室颤的电复律治疗特点
电复律技术的临床护理(一)

电复律技术的临床护理(一)【摘要】应用直流电对心室颤动(室颤)患者施行电除颤获得成功以来,电除颤因其确实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临床上针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房颤)电复律的常规治疗方法。
目前,直流电除颤和电复律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除颤仪器设备也越来越自动化。
【关键词】电复律心室颤动护理目的】心脏电复律是利用外源性电流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
通过电击心脏来终止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
包括电复律和电除颤。
用于转复各种快速心律时称为电复律。
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时称为电除颤。
【原理及作用机制】利用高能量的脉冲电流,在瞬间通过心脏,使大部分心肌纤维在短时间内同时除极,从而抑制异位兴奋性,消除折返途径,使具有最高自律性的窦房结发出冲动,恢复窦性心律。
决定电复律术能否成功的3个因素:1.电能量的大小。
2.心脏异位兴奋性高低,若异位兴奋性过高,心肌除极后仍然可波及控制起搏心律。
3.窦房结功能,若窦房结功能低下,除极后难以建立窦性心律。
【电复律分类】1.根据电极安放位置可分为胸内与胸外复律(1)胸内复律①心外复律:可用于开胸直视手术及开胸心脏按压,由于电极板直接接触心肌,电阻较小,电能需要量小,一般为20~100J。
②心内复律:自动埋葬式除颤器通过心导管监测心律,一旦发生室速、室颤时能自动放电复律。
(2)胸外复律:将电极板放置于胸壁心脏前后或左右,间接向心脏放电。
胸外复律时电阻大、电能消耗多,但可避免开胸。
现除手术外,均采用胸外进行电击除颤。
2.根据放电形式可分为交流与直流电转复(1)交流电转复:由于难以控制发放电量,反易损伤心脏目前已不采用。
(2)直流电转复:先向除颤器内的高压电容器充血,储存安全剂量的最大电能(一般当360J),然后在数秒钟内突然向心脏释放,使之复律。
由于其电压、电能、电脉冲宽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故比较安全。
3.根据脉冲发放与R波关系可分为同步与非同步(1)同步电复律:利用特殊的电子装置,自动检索QRS波群,以患者心电中R波来触发电流脉冲的发放,使放电发生在R波的下降支或R波开始后30ms以内,从而避免落在易颤期,可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
定义:
• 通过一些能产生电流仪器或设备与体外或体内组织接触,
使电流通过心肌细胞除极的主要径路,从而使心脏的全部 或大部分细胞在瞬间除极,心脏完成一次收缩,之后由自 律性较高的起搏点(通常是窦房结)发出的冲动重新主导 心脏节律,从而恢复心脏正常节律,称为心脏电复律
分类:
• 1交流和直流电除颤 • 2体外和体内电复律和电除颤 • 3同步电复律和非同步电除颤 • 4经食管内低能量电复律 • 经静脉电极导管心脏内电复律 • 植入式心脏负率除颤器
• E将除颤仪调至监护位,此时安放电极板,观察显
• •
示屏,显示室颤,立即进行电击除颤。 F 迅速擦干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不能面向自己, 将手控电极板涂上专用导电胶并均匀分布在两块 电极板上。 G 确定手控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外侧电极板放 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中线上;前 电极板放在胸骨外缘上胸部右侧锁骨下方;放好 位置后,再次确认为室颤。
•
体外电除颤的操作方法
• 1患者准备 • 2操作设施 • 3麻醉 • 操作技术要点
1患者准备
• 对于心室颤动的患者,因需紧急心肺复苏,
应立即电除颤
2设施
• 电除颤的环境不限。就地除颤,其次是除
颤器,还应该有氧气、吸引器、急救箱、 血压计和心电监护设备、辅料、导电糊。
3麻醉
• 室颤患者已无意识,无需麻醉
电复律和电除颤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适应症:各种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
失常以及各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总的原则是,对于任何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导致 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心绞痛发作加重,药物治疗无 效者,均可考虑电复律或电除颤。 禁忌症:异位兴奋灶(自律性增强)型快速性心 律失常,如伴有或不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房性心 动过速,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和加速型室性 自主心率,电复律效果较差,并有可能增加自律 性和触发激动,所以一般不主张电转复。
紧急心脏电复律术护理常规

紧急心脏电复律术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ECG心律失常类型和是否有室颤波。
2、患者的皮肤情况。
3、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无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及对电复律的态度。
4、清醒患者对所患心律失常防治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
二、操作要点(一)非同步电复律1、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记录时间。
2、立即将患者取去枕平卧位,且卧于硬板床上。
3、松开盖被、衣扣,暴露胸部,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
4、另一人接替按压后,迅速准备并携用物至患者床边。
5、检查患者是否有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检查并去除金属及导电物质,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
6、开启除颤仪选择除颤位置。
7、将导电糊涂于电极板上或者用四层盐水纱布包裹电极板。
8、选择除颤能量:(使用制造商为其对应波形建议的能量剂量),一般单向波200-360J,双向波120-200J。
确认电复律方式为非同步方式。
9、电极板置于患者胸部正确部位(分别置于心尖部及心底部),紧贴皮肤并稍施以压力。
10、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厘米。
11、环顾四周,令所有人员离开病床。
12、充电至所需能量后再次观察心电图波,确实需要除颤,两手拇指同时按压电极板上“放电”按钮,迅速放电除颤。
13、立即行2分钟胸外心脏按压。
14、观察心电图波形是否恢复窦性心率,有无并发症,并记录时间。
15、用纱布擦净患者皮肤,检查皮肤有无灼伤,帮患者穿好衣裤并盖被保暖。
16、操作完毕,擦干电极板,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并充电备用。
(二)同步电复律(1)向患者解释电复律的目的、必要性,操作过程及如何配合,消除顾虑。
(2)物品准备:除颤器、生理盐水、导电糊、地西泮及心肺复苏所需的抢救设备和药品。
(3)术前24小时-48小时停用洋地黄药物,给予改善心功能、纠正低钾血症和酸中毒的药物。
房颤者复律前应进行抗凝治疗。
(4)电复律前当天晨禁食,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2、术中配合(1)患者平卧于绝缘硬板床,松开衣领,有义齿者先取下,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氧气吸入,术前做全导联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