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血液检测项目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诊断的意义

合集下载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研究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研究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研究研究背景参附汤出自《圣济总录》卷五十九,具有回阳,益气,救脱,为中医临床急症回阳救逆的名方之一。

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粘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面色苍白,脉微欲绝。

根据现代临床需要,采用现代制药技术,研制而成的中医急救用药——参附注射液,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作用,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疼、泄泻、痹症等。

大量的文献报导证实参附注射液可应用于多种急危重症,例如心源性、感染性、失血性、神经性、过敏性等各型休克,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心肌梗死、冠心病、肺心病等各种类型心脏病,也有报导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高凝倾向、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疾病,可用于手术前后稳定血压,血液透析后低血压,以及支气管哮喘、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症等,也可用于糖尿病及其继发症、各类免疫功能受损或低等各种虚寒慢性疾病辅助治疗,有报导称参附注射液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积极作用,结合有关参附注射液的实验研究,证明参附注射液对肺、心、肠道、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以有中枢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现代医学对MODSE发病机理已有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多种理论和假说,相对而言,临床疗效却难尽人意,尽管全力采取器官支持、抗感染、介质拮抗等手段,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

参附注射液作用机制明确,已经成为临床急危症常用药物。

参附注射液可以对MODSE发病的多个环节发生作用,但是其体内过程尚未阐明,对从动物模型上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作用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研究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大鼠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老年大鼠的保护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研究方法对6只清洁级体重200-220g6只雄性SD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给予参附注射液5.0ml/kg,分别在给药0.03、0.17、0.33、0.50、1、2、5、8、12、24h 经眼眶后静脉丛取0.3ml血液,以处理后,通过高效液相-质谱(HPLC-MS)方法测定7种人参种人参皂苷进行定性、定量测定。

实验室检测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实验室检测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实验室检测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第二部份血栓与止血检测
第三部份排泄物、分泌物与体液检测一、尿液检测
三、痰液检测
四、脑脊液检测
五、腔积液检测(一)、浆膜腔积液检测
附录:漏出液和渗出液的辨别要点
(二)关节腔积液查验
六、生殖系统体液检测(一)阴道分泌物检测
附录: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分度
(二)精液检测
附录:WHO精子活动力分级与评判
(三)前列腺液查验
第四部份经常使用肾脏功能检测
附录:急性少尿实验诊断指标
注: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代表肾清除钠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FeNa=(尿钠×血肌酐)/(血钠×尿肌酐)×100%。

肾前性氮质血症<1;急性肾小管坏死>2
第五部份肝脏病经常使用实验室检测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
二、胆红素代谢检查
三、胆汁酸代谢检测
四、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测
第六部份临床经常使用生物化学检测一、血糖及其代谢产物检测
二、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

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手段,通过对血液中氧、二氧化碳、酸碱平衡等指标的测定,可以为医生提供宝贵的临床信息。

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非常重要,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代谢状态以及酸碱平衡情况,从而指导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就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一、评估呼吸功能血气分析可以提供关于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信息。

通过测定血液中的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可以对氧合、通气和换气功能进行评估。

当PaO2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能提示患者存在低氧血症或呼吸功能障碍。

而当PaCO2升高时,表明患者存在通气不足或肺排空障碍。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状态,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参考。

二、评估代谢状态血气分析还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代谢状态。

血液中的pH值可以反映酸碱平衡情况,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均会导致pH值偏离正常范围。

此外,血液中的乳酸水平也是评估患者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高乳酸水平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组织缺氧或代谢紊乱。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患者的代谢异常,避免进一步恶化。

三、监测治疗效果血气分析可以作为监测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对于一些呼吸衰竭、酸碱失衡等疾病,通过血气分析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例如,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可以及时调整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从而实现更好的气体交换。

此外,血气分析还可以监测某些药物的疗效,如碳酸氢盐和呼吸兴奋剂。

四、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血气分析在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诊断中,通过血气分析可以发现患者存在低氧血症和低间质肺容积的特点。

此外,血气分析还可以在心脏术后监测中预测患者的心脏指数及肾功能等指标,指导医生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

总结而言,血气分析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血液中氧、二氧化碳、酸碱平衡等指标的测定,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代谢状态,从而指导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临床检验项目是指用于评估疾病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效果的一系列实验室检验指标。

临床意义与解释是对这些检验项目结果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临床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与解释。

1.血常规检验项目:血常规检验项目是评估机体血液系统功能和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

其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可以反映贫血的程度;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可以用来判断感染和炎症的程度。

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些指标帮助诊断贫血、感染性疾病等。

2.肝功能检查项目:肝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血清白蛋白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细胞的功能和损伤程度。

例如,ALT和AST升高可以提示肝细胞受损,可能是由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引起。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可以提示肝功能异常,可能是由于胆道梗阻、肝内胆汁淤积等引起。

血清白蛋白降低可以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减弱,可能是由于肝硬化、营养不良等原因。

3.血脂检测项目:血脂检测项目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TC、高TG、低HDL-C和高LDL-C水平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风险。

根据血脂检测结果,可以评估心脑血管风险,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如调整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

4.甲状腺功能检查项目:甲状腺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清甲状腺素(T3)、游离甲状腺素(FT3)、血清甲状腺刺激素(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甲状腺功能的正常与否。

例如,T3、FT3和FT4水平升高可以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是由于甲状腺肿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等引起。

TSH水平升高可以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等引起。

妇产科化验检查课件

妇产科化验检查课件
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 ❖ 2.是指医院检验科里的医学检验项目,包括
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脢、r-谷氨 酰转肽酶等等。
17
肝脏的生理功能
❖ 肝脏的功能包括 ❖ 1、解毒功能 ❖ 有毒物质(包括药物)绝大部分在肝脏里被处理后变得无
毒或低毒。在严重肝病时,如晚期肝硬化、重型肝炎,解 毒功能减退,体内有毒物质就会蓄积, 这不仅对其他器官 有损害,还会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对于这类病人,医生 在用药时就会特别小心,即使使用保肝的药物也要慎重选 择。
18
白质、脂肪和一些特殊的碳水化合物或能量物质等,这是
肝功能项目
❖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 ❖ 升高: 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
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 ❖ 升高: 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 肝炎
(6)比重: 尿液的比重约在1.015~1.025之间,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 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13
(8)尿糖定性: 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 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尿 糖阳性多见于肾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5
血红蛋白减少
生理性减少: 3个月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致造血相对不足; 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释; 老年人由于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
少。 病理性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 再障、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 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如: 缺铁性贫血、叶酸及

各主要体检项目的临床意义

各主要体检项目的临床意义

各主要体检项目的临床意义一、血常规:主要检查血液中红细胞、血色素的含量,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及血小板的数量。

有助于了解有无贫血、感染、查找出血的原因及异常形态粒细胞等。

(一)、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正常值:红细胞男性:4.0~ 5.5×1012/L女性:3.5~4.5×1012 /L 血红蛋白男性:120g~160g/L 女性: 110g~150g/L临床意义:1、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增多一般经多次检查男性红细胞>6.0×1012/L血红蛋白>170g/L;女性红细胞>5.5×1012/L血红蛋白>160g/L;就可认定为增多,原因为:1)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2)缺氧见于高原地区居民,严重的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3)促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多: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瘤、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2、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减少低于正常值的低限,通常称为贫血。

临床上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四级:轻度: 90g/L ≤血红蛋白<参考值底限中度: 60g/L ≤血红蛋白<90g/L重度: 30g/L ≤血红蛋白<60g/L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贫血的原因为;1):生理性减少见于儿童和孕妇。

2):病理性减少见于:A、红细胞生成减少a、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造血组织容量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浸润、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原因未明,慢性系统性疾病(慢性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等)伴发的贫血。

b、造血物资缺乏或失利用缺铁缺铁性贫血(最常见)铁失利用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NA合成障碍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各种巨幼细胞性贫血(很常见)B:红细胞破坏过多a、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缺陷)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酶缺乏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血液常规检测项目详解

血液常规检测项目详解

LDH:乳酸脱氢酶是催化乳酸和丙酮相互转化的同工酶,属于最后成为有生物学活性的物质。

不同的动物,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或不同的生活周期均有其特异性的同工酶酶谱。

自然界中存在L和D两种乳酸脱氢酶。

血清LDH总活性升高而同工酶谱正常(LDH1/LDH2<1)的病例,组织坏死、病毒血症、肠梗阻等。

ALT:(U/L)谷丙转氨酶(又名谷氨酸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GPT、ALT)升高在临床是很常见的现象。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该脏器是不是正常,对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GPT 升高是肝脏功能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常见的因素里,各类肝炎都可以引起GPT升高,这是由于肝脏受到破坏所造成的。

一些药物如抗肿瘤药、抗结核药,都会引起肝脏功能损害。

大量喝酒、食用某些食物也会引起肝功能短时间损害。

谷丙转氨酶长期升高会引发病变,严重者会引发肝癌。

ALT与AS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

肝细胞坏死时ALT和AST就会升高。

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相一致,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肝功能指标。

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

ALT 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

AST:(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指标的,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反映肝细胞坏死的标准。

对于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的检测非常准确。

ALB:由肝脏合成,是正常人体血清总蛋白中的主要蛋白质成分。

白蛋白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体内代谢物质运输。

增高:主要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严重烧伤、急性出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

减低:见于肝硬变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肾病综合征等。

当降低至25g/L以下,易生腹水。

TP:(g/L)总蛋白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

总蛋白偏高的原因如下:1、球蛋白升高:球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对于急性肝炎时,球蛋白变化不明显,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球蛋白会明显增高,若是其值超出球蛋白的正常值,那么就明肝细胞损伤,肝功能下降。

心血管内科常用化验值的临床意义精选课件

心血管内科常用化验值的临床意义精选课件
正常值: 0-150pg/ml
• B型尿钠肽又称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 在心室表达,同时也存在于脑组织中。当左心室功能不全 时,由于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释放入血,有助于调节心脏 功能。
• BNP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它可以促进排钠、排 尿,具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可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 固酮系统(RAAS)的缩血管作用,同ANP一样是人体抵 御容量负荷过重及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内分泌系统。心功能 障碍能够极大地激活利钠肽系统,心室负荷增加导致BNP 释放。
• 各种类型的心脏手术后可引起血清CK-MB活性增强
• 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
• 健康成人血清LD/HBD比值为1.3~1.6,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BD活性高, LD/HBD比值下降,为0.8~1.2.肝脏实质细胞病变时,该比值升高到 1.6~2.5.另外,活动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 因LD1活性增高,所以HBD活性也可增高。
5
• CK同工酶有三种: CKBB 、CKMB 、CKMM。心梗时,有CKMB , CKMM两种同功酶,以CKMB为主,当CKMB>5%,诊断心梗。 CK同 功酶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CK,目前临床倾向用CKMB替代CK作为 心肌损伤的常规检查项目。
• 急性心肌梗塞胸痛发作后4~6小时,病人血清CK-MB先于总活性开 始升高, 12~36小时达峰值;多在72小时内恢复正常。如果梗塞后3 ~4天, CK-MB仍持续不降,表明心肌梗塞仍在继续进行,如果已下 降的CK-MB再次升高则提示原梗塞部位病变扩展或有新的梗塞病灶; 如果胸痛患者在48小时内尚未出现CK-MB升高,或小于总活性的2 , 即可排除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1O月第18卷第29期 医学检验 常规血液检测项目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诊断的意义 

冯燕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血液检测项目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实验室诊断的意义。方法:分别对49例该病患者 及50名健康体检老人进行血液常规项目的检测,比较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受检者在血红蛋白、红细胞计 数、ALT、清蛋白、血尿素、血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等9项检测项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AST、总胆红素及血尿酸等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常规血液检测项目可用于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 综合征的实验室诊断,应进一步完善检测体系及建立检测标准。 『关键词1常规血液检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诊断;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6.1 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 1)10(b)一099—02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 drome in thc elderly,MODSE)是指老年人(≥65岁)在器官老 化和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基础上,因某种病因导致的。在短 时间内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序贯或同时发生障碍与衰 竭的临床综合征【1]。老年人因免疫力减退、器官老化等原因, MODSE在诱发病因、临床病变过程、救治原则与成效等方面, 与成年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均有不同之处闭。正确、高效 的诊断是抢救和治疗MODSE的重要前提,而且相关研究表 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病死率随着年龄的增长、病变 器官的增多而增高p卅,因此研究MODSE的早期诊断与预测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为评价常规血液检测项目对 MODSE诊断的临床价值.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 比分析MODSE患者与健康人.以建立诊断和预测MODSE的 常规血液检测项目体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MODSE患者组患者49例,为2010年1月~2011年1月 本院收治的MODSE患者。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66~ 84岁,平均(73.5±4.1)岁;对照组:为2010年11月社区健康 体检者50名,其中,男25名,女25名,年龄65~89岁,平均 (76.3+3.7)岁,体检结果显示均为健康,无重大身心疾病及器 官严重老化现象;两组受检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MODSE患者组基础疾病情况:急性腹膜炎7例、心肺复 苏5例、重症肺炎7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急性感染11例. 重症胰腺炎2例、各种创伤17例;病变器官分布情况:2个 器官功能不全11例、3个器官功能不全9例、4个器官功能不 全15例、5个以上(含5个)器官功能不全14例。功能失常 器官以肺脏和消化道受损较多,其次为肾脏、肝脏及中枢神 经系统。MODSE诊断标准采用王士雯院士等[51提出的标准。 1.2检测方法 全部受检者均现场采血,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取上清液 待测;所有检测项目均在采血后1 h内完成。 1.3检测项目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 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清蛋白、血尿素、血肌酐、 血尿酸、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等。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先对各组数据 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然后作单因素分析,行计量资料t检 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均呈正态分布,经单因素分析、t 检验,因MODSE病患导致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的项目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ALT、清蛋白、血 尿素、血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液常规检测项目结果比较( 拯)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MODSE患者基础病变及诱因复杂多样,而且老年人的 反应性差,发病及病情隐匿性强,临床上极易被漏诊或忽视, 

一旦出现明显病情.则可能发生病情迅速恶化现象.在短时 间内即可同时或序贯出现多个器官的功能不全。导致患者生 命、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引起死亡 。有研究表明,一旦MODSE 确切发病.才开始器官支持治疗很难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病 死率,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重大意义[8-91。 

CHlNA MODERN MEDlCINE中国当代医药99 医学检验 2011年10月第18卷第29期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管理及临床意义分析 易运林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萍乡 337000 

【摘要】在所有医学临床检验项目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其中比较难掌握的一项检验项目,对于骨髓细胞形态检验 方法来说就更是如此,很多的初学者都将其视为难点,截止到目前,在这一领域还没有研制出一种自动化分析仪器 来代替人工检验。因此,要将对血细胞形态的检验工作做好,不仅仅要对各种正常、异常的细胞形态非常熟悉,对各 相关学科的诊疗知识有充分的了解,还要有很好的涂片和染色技术。这就要求对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有一个很规范 的质量管理。本文就从人员设备要求、实验与临床沟通要求、操作规范要求、涂片要求、充实相关知识、骨髓报告和补 充报告、建立保存制度、参加相关学术研究等8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骨髓细胞形态检验;质量管理;临床意义;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10(b)一1OO一02 

血液病及临床疑难病症检查项目中骨髓形态学检查可 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项,针对血液病的确诊,其治疗后的效 果、预后和骨髓移植造血功能的恢复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1]。在所有医学临床检验项目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其中 比较难掌握的一项检验项目。对于骨髓细胞形态检验方法来 说就更是如此,很多的初学者都将其视为难点,截止到目前, 在这一领域还没有研制出一种自动化分析仪器来代替人工 检验闭。由于标本的采集、检验人员的素质、实验室用到的仪 器、试剂、方法的不同等各类因素。检测结果往往会存在比较 大的差异,不同实验室的结果认同性差,一般会负面影响临 床诊疗工作。所以.加强对骨髓形态学检查的全面质量管理 意义重大网。 1设备及人员要求 检验人员需要具备骨髓细胞形态学的相关工作的经验 并要相当丰富:而且还应掌握扎实的临床知识.工作的作风 要严谨,对待科学的态度必须严肃。对于在骨髓形态学实验 室工作的人员来说.都必须接受专门的上岗培训,并且需要 由获得过国家中级以上职称的检验师或是临床医生去担任。 只有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以后,才能有签发报告的资格嗍。血 液研究室要有比较先进的显微镜、全自动超清晰度细胞图像 诊断系统,瑞一姬染色及各种组化染色,免疫学、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等研究用的设备;血液实验室还要有比较先进的光学、 摄像显微镜和瑞一姬染色、相差以及各种染色仪器。 2临床和实验室的沟通要求 实验室与临床之间必须要随时保持沟通与交流,不但要 对骨髓申请单上的患者资料进行充分的了解.还要对患者的 临床病情表现和相关临床检查结果做到尽可能多的了解[5-6]。 在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检查过程中要仔细且全面地对该 病例诊断有意义的线索进行查询,对阳性体征的发现和分 析。通常能够可以帮助医生从复杂的病情中找到关键问题的 所在。 3操作规范要求 对骨髓取材来说,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啊:①患者在用药之 前要接受骨髓穿刺处理。②在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时,抽取 骨髓的整个过程十分顺利,存在于骨髓液中的骨髓小粒以及 油滴的含量比较多,骨髓的一些特有细胞在显微镜下可以被 观察到.中性杆状核与分叶核粒细胞的比值大于周血,这就 可以判定为可用骨髓。 

本研究以老年人健康体检所必须进行的血液常规检测 项目为基准,探讨常规血液检测项目对MODSE的实验室诊 断是否具有临床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常规血液检测项目中 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ALT、清蛋白、血尿素、血肌酐、胆 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等指标,在MODSE患者与健康人 之间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9项指标可作 为受检者是否患有MODSE的实验室诊断依据。这对于 MODSE的早期诊断和社区普查、筛选具有重要意义。当然, 常规血液检测项目用于MODSE的确诊,还有待进一步上述 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与考评,对MODSE患者病情有更全面系 统的认识,建立完善的常规血液检测体系及标准,其才能更 好的用于MODSE的实验室诊断。 【参考文献】 [1】谭清武,李庆华.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预测研究近况叨.临床 军医杂志,2007,35(1):103—105. 

1OO中国当代医药CHINA MODERN MEDIClNE 

『21武若君,王亚真,李彬,等.老年与非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 比较阴.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0,9(4):319—322. 『31钱方毅.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l临床重要性『Jj.实用老年医学, 2004,18(5):228-230. 【4]张军.多器官功能衰竭64例临床资料研究【J1.中国当代医药,2010,17 

(1):45. 『51王士雯,王今达,陈可冀,等.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诊断 标准(试行草案,2OO31l『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1):1. [6】侯允天,李晓英.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况与预后相关性分 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035—4037. [7]邢美玲,温瑞芳.老年多器官衰竭的发病概况[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 业1,2010,12(2A):10—11. 【8】王斯闻,朱杰,周秀华,等.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肠内外营养 支持的比较叨.中国全科医学,2010,13(6B):1863—1865. [9】马希刚,王培.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诊断和治疗[J】.医师进修杂志(内 科版),2004,27(6):51—52. (收稿日期:2011—07—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