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功能评价与衡量方法

抗氧化功能评价与衡量方法
抗氧化功能评价与衡量方法

附件1:

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

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

1 试验项目

1.1 动物实验

1.1.1 体重

1.1.2 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或血清8-表氢氧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

1.1.3 蛋白质氧化产物:蛋白质羰基

1.1.4 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1.1.5 抗氧化物质:还原性谷胱甘肽

1.2 人体试食试验

1.2.1 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或血清8-表氢氧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

1.2.2 超氧化物歧化酶

1.2.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2 试验原则

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的指标均为必测项目。

2.2 脂质氧化产物指标中丙二醛和血清8-表氢氧异前列腺素任选其一进行指标测定,动物实验抗氧化酶指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任选其一进行指标测定。

2.3 氧化损伤模型动物和老龄动物任选其一进行生化指标测定。

2.4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

3.1 动物实验:脂质氧化产物、蛋白质氧化产物、抗氧化酶、抗氧化物质四项指标中三项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抗氧化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2 人体试食试验:脂质氧化产物、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三项指标中二项阳性,且对机体健康无影响,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作用。

抗氧化功能检验方法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Antioxidative Function

1 动物实验

1.1 实验动物

选用10月龄以上老龄大鼠或8月龄以上老龄小鼠,也可用氧化损伤模型鼠。单一性别,小鼠每组10-15只,大鼠8-12只。

1.2 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

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溶剂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小鼠)或5倍(大鼠)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两个剂量组,高剂量一般不超过30倍,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受试样品给予时间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天。

1.3 实验方法

1.3.1 老龄动物

选用10月龄以上大鼠或8月龄以上小鼠,按血中MDA水平分组,随机分为1个溶剂对照组和3个受试样品剂量组。3个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测脂质氧化产物含量、蛋白质羰基含量、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抗氧化酶活力。

1.3.2 D-半乳糖氧化损伤模型

1.3.

2.1原理

D-半乳糖供给过量,超常产生活性氧,打破了受控于遗传模式的活性氧产生与消除的平衡状态,引起过氧化效应。

1.3.

2.2造模方法

选25-30g健康成年小鼠,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动物用D-半乳糖40mg-1.2g/kg BW 颈背部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造模,注射量为0.1mL/10g,每日1次,连续造模6周,取血测MDA,按MDA水平分组。随机分为1个模型对照组和3个受试样品剂量组,3个剂量组经口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在给受试样品的同时,模型对照组和各剂量组继续给予相同剂量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或腹腔注射,实验结束处死动物测脂质氧化产物含量、蛋白质羰基含量、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抗氧化酶活力。

1.3.3 乙醇氧化损伤模型

1.3.3.1原理

乙醇大量摄入,激活氧分子产生自由基,导致组织细胞过氧化效应及体还原性谷胱甘肽的耗竭。

1.3.3.2造模方法

选25-30g健康成年小鼠(180-220g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1个模型对照组和3个受试样品剂量组,必要时可增设1个空白对照组。3个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连续灌胃30天,末次灌胃后,模型组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禁食16小时(过夜),然后1次性灌胃给予50%乙醇12ml/kgBW,6小时后取材(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不禁食取材),测血清或肝组织脂质氧化产物含量、蛋白质羰基含量、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抗氧化酶活力。

1.3.4脂质氧化产物测定

1.3.4.1 血中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血中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可采用荧光法和比色法测定,方法任选其一。

1.3.4.1.1 荧光法

1.3.4.1.1.1 荧光法原理

MDA(malondiadehycle)是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终产物之一,测其含量可间接估计脂质过氧化的程度。1个丙二醛(MDA)分子与2个硫代巴比妥酸(TBA)分子在酸性条件下共热,形成粉红色复合物。以波长536nm为激发光,在550nm有最强荧光强度。可用荧光法进行微量测定。

1.3.4.1.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荧光分光光度计、微量加样器、恒温水浴锅、普通离心机、混旋器、具塞离心管

试剂:

10mmol/L四乙氧基丙烷(贮备液,棕色瓶4℃保存12个月),临用前用纯水稀释成1nmol/mL

29mmol/L硫代巴比妥酸工作液

硫代巴比妥酸0.209g

EDTA.2H20 25mg

谷胱甘肽(还原型)1mg

用0.02mol/L NaOH 50 mL 溶解(微温助溶,棕色瓶4℃保存2周)酸水解液

0.1mol/L H2SO4 125mL

0.1mol/L Na2SO4 125mL

加水150mL用H2SO4 调pH 1.5,加水稀释至500mL

正丁醇

以上所用玻璃器皿均需经50%硝酸浸泡24h后,再经蒸馏水、双蒸水淋洗干燥,试剂

(选AR级)最好用双蒸水配制。

1.3.4.1.1.3 实验步骤

1.3.4.1.1.3.1 样品制备

全血上清液:取血50μl加入0.5mL生理盐水,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测。

血清样品:取血0.5mL室温静置10min,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测。

1.3.4.1.1.3.2 标准曲线制作

将10nmol/mL四乙氧基丙烷,用双蒸水稀释成0.0、0.25、0.5、1.0、1.5、2、3、5、10nmol/mL 分别取0.1mL加入酸水解液2mL、TBA工作液0.5mL→混匀,避光、沸水浴60min→流水冷却至室温→3mL正丁醇振荡抽提1min→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正丁醇层)测荧光强度(入射狭缝1.5nm,出射狭缝5nm,激发波长536nm,发射波长550nm)以四乙氧基丙烷浓度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作图。

1.3.4.1.1.3.3样品测定

试剂空白管样本管标准管10mL具塞离心管0.1mL蒸馏水0.1mL血清* 0.1mL标准#酸水解液2mL 2mL 2mL

TBA工作液0.5mL 0.5mL 0.5mL

混匀,避光沸水浴60min,流水冷却

正丁醇3mL 3mL 3mL

振荡抽提1min,3000r/min 离心5min

*全血上清液0.5mL(空白管加蒸馏水0.5mL,标准管加标准0.1mL、蒸馏水0.4mL)#1nmol/mL四乙氧基丙烷(标准)

血清0.1mL(或全血上清液0.5mL)→加入酸水解液2mL、TBA工作液0.5mL→混匀,避光、沸水浴60min→流水冷却至室温→3mL正丁醇振荡抽提1min→3000r/min离心5min →取上清液(正丁醇层)测荧光强度(入射狭缝1.5nm,出射狭缝5nm,激发波长536nm,发射波长550nm)

1.3.4.1.1.3.4 计算公式:

B-A B-A

过氧化脂质含量(nmol/mL血清)=———×C×K =————×1×1

F-A F-A

B-A B-A 1 过氧化脂质含量(nmol/mL血液)=———×C×K =———×1×————

F-A F-A 0.05

A:空白管荧光度

B:样品荧光度

F:四乙氧基丙烷荧光度

C:四乙氧基丙烷浓度(1nmol/mL)

K:稀释倍数

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试剂盒(FRAP法)

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试剂盒(FRAP法) 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包装 S0116 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试剂盒(FRAP法) 100次 产品简介: 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试剂盒(FRAP法),即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Assay Kit with FRAP method,简称T-AOC Assay Kit,是一种采用Ferric Reducing Ability of Plasma (FRAP)方法,可以对血浆、血清、唾液、尿液等各种体液,细胞或组织等裂解液、植物或中草药抽提液、或各种抗氧化物(antioxidant)溶液的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的试剂盒。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主要包括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在细胞或组织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活性氧,同时一些环境因子例如紫外照射、γ射线照射、吸烟、环境污染等也可以诱导活性氧的产生。活性氧产生后,可以导致细胞内脂、蛋白和DNA等的氧化损伤,诱发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继而导致各种肿瘤、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肝损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机体中存在多种抗氧化物,包括抗氧化大分子、抗氧化小分子和酶等,可以清除体内产生的各种活性氧,以阻止活性氧诱导的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的产生。一个体系内的各种抗氧化大分子、抗氧化小分子和酶的总的水平即体现了该体系内的总抗氧化能力。因此测定血浆、血清、尿液、唾液等各种体液,细胞或组织等裂解液中的总抗氧化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植物或中草药抽提液、或各种抗氧化物溶液的总抗氧化能力的检测可以用于检测各种溶液的抗氧化能力的强弱,可以用于筛选强抗氧化能力的药物。 FRAP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的原理是酸性条件下抗氧化物可以还原Ferric-tripyridyltriazine (Fe3+-TPTZ)产生蓝色的Fe2+-TPTZ,随后在593nm测定蓝色的Fe2+-TPTZ即可获得样品中的总抗氧化能力。由于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可以抑制内源性的一些干扰因素。并且由于血浆等样品中的铁离子或亚铁离子的总浓度通常低于10μM,因此血浆等样品中的铁离子或亚铁离子不会显著干扰FRAP法的检测反应。由于反应体系中的铁离子或亚铁离子是和TPTZ螯合的,样品本身含有的少量金属离子螯合剂通常也不会显著影响检测反应。 Antioxidant Fe3+-TPTZ ——————> Fe2+-TPTZ (蓝色) 提供了抗氧化物Trolox作为对照。Trolox是一种维生素E的类似物,水溶性较好,抗氧化能力和维生素E相近。 本试剂盒方便快捷,加入待测样品后3-5分钟即可进行吸光度测定,通常10-20个样品可以在十多分钟内检测完毕。 本试剂盒可以检测100个样品。 包装清单: 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包装 S0116-1 TPTZ稀释液 15ml S0116-2 TPTZ溶液 1.5ml S0116-3 检测缓冲液 1.5ml S0116-4 FeSO4·7H2O 200mg S0116-5 Trolox溶液 (10mM) 0.1ml —说明书1份 保存条件: -20℃保存,一年有效。其中S0116-2 TPTZ溶液,S0116-3 检测缓冲液和S0116-5 Trolox溶液 (10mM)需避光保存。 注意事项: 在酸性条件下呈蓝色或接近蓝色的试剂会对本试剂盒的检测产生干扰,需尽量避免。 如果样品中含有外加的较高浓度的铁盐或亚铁盐,会干扰测定。但血浆、血清、细胞或组织裂解液等样品中含有的微量的铁盐或亚铁盐不会干扰测定。 样品中不能添加DTT、巯基乙醇等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也不宜添加Tween、Triton和NP-40等去垢剂。 测定时需可以测定A593的酶标仪一台(测585-605nm也可以)或可以测定微量样品的分光光度计一台。 TPTZ对人体有刺激性,请注意适当防护。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抗氧化实验方法

1还原力的测定 样品2ml加到2ml 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6)和2ml 1%的铁氰化钾溶液的混合液中。混合物在50℃保温20min,然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2ml 10%的TCA,混合后以3000rpm 离心10min,取上清液2ml与2ml蒸馏水以及0.4ml 0.1%氯化铁在反应试管中反应,10min 后测定其在700nm处的吸光值。吸光值越大表明还原力越强。 注意:建议蛋白浓度以5mg/ml左右变化,例如2.5,5之类变化。但具体情况应根据吸光值大小而定。 0.2mol/L pH6.6的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见附表。 铁氰化钾溶液应盛装在棕色瓶中。 比色皿的用法:可见光(>400nm)用玻璃比色皿(即没有标字母或者标G的比色皿),紫外光时(<400nm)用石英比色皿(即标Q字比色皿)。 2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将1.5ml样品液添加到1.5ml含0.1 mmol/L DPPH的95%乙醇中,混合,振荡,在 室温下放置30min,然后在波长517nm处检测(Ai)。清除率计算公式为: 空白为1.5 ml 95%的乙醇加入1.5 ml蒸馏水调零。 式中:Ac——对照为1.5 ml DPPH溶液加上1.5 ml蒸馏水在517nm处的吸光值;Aj——1.5ml样品液加上1.5 ml 95%的乙醇在517nm处的吸光值; Ai——1.5ml样品液加上1.5 ml DPPH溶液在517nm处的吸光值; 注意:建议酶解液蛋白浓度以2mg/ml 左右变化,如0.5,1,2,2.5之类变化,但是具体情况应视清除率而定,最终结果应有清除率大于50%和小于50%的情况。 DPPH样品有毒,需戴口罩和手套进行操作。而且DPPH试剂很昂贵,用时注意节约。0.1m mol/L DPPH 乙醇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00395gDPPH,用95%的乙醇溶液溶解并定容到100ml。 3 在卵黄磷脂体系中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以卵黄脂蛋白为底物的LPO模型反应体系包括:体积比为1:25稀释的卵黄悬液(卵黄用等体积的pH7.45,0.lmol/LPBS配成,使用前磁力搅拌10min)0.2 mL、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0.lmL、25m moll/LFeSO4溶液0.2mL,用PBS缓冲液补足至2.0mL。对照管除不加样液外其他试剂同前。将上述2种试管同时置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培养1h。取出后,加入20%TCA0.5mL,静置10 min后,与对照管于3500r/min离心10min,取2.0mL上清液,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8%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1.0mL,加塞于100℃水浴15min,取出冷却。空白管以2.0mLPBS溶液代替,在532nm下测定吸光度,样品对卵黄脂蛋白LPO的抑制率表示为: SA(%)=(Ac一AS)/A C×100 式中:Ac一不加样品的吸光度 As一加入样品的吸光度 注意:卵黄溶液不用时应放置冰箱保存。 酶解液蛋白浓度以5mg/ml左右调整,但具体应视清除率大小而定,对酶解液蛋白浓度

ORAC法测定虾青素抗氧化能力实验

ORAC法测定虾青素抗氧化能力实验 1.实验目的 1.1 了解多功能酶标仪的应用范围和基本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1.2 掌握ORAC法测定虾青素抗氧化能力实验原理 2 实验原理: 2.1 仪器基本原理 酶标仪实际上就是一台变相的专用光电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光源灯发出的光波经过滤光片或单色器变成一束单色光,进入塑料微孔极中的待测标本,该单色光一部分被标本吸收,另一部分则透过标本照射到光电检测器上。光电检测器将透射过待测标本后强弱不同的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对数放大、模数转换等处理后,送入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转换成相应的浓度,最后由显示器和打印机输出结果。 2.2 ORAC实验原理 ORAC是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的缩写,也被称为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分析法中的自由基主要来源于偶氮化合物2,2'-偶氮-双-(2-脒基丙烷)氯化二氢[2,2'-azobis(2-amidinopropane)dihydrochloride,AAPH]热分解产生的过氧化氢自由基,也可以是芬顿( Fenton)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羟自由基,以荧光素钠(sodium flourescein,FL)为荧光探针,观察自由基与荧光探针作用后,探针荧光强度的衰退过程,以水溶性维生素E类似物( 6-hydro-2,5,7,8-tetramethylchroman-2-carboxylic acid,Trolox) 作为抗氧化标准物质,检测体系中各种抗氧化剂延缓探针荧光强度衰退的能力,以此评价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 3 仪器及试剂 3.1 仪器及配件 Enspire 多功能酶标仪,96孔荧光板 3.2 试剂 3.2.1 磷酸盐缓冲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适量磷酸,以高纯水稀释得到75 mmol/L 磷酸溶液;称取8.56 g磷酸氢二钾以高纯水500mL溶解,以磷酸溶液调pH 7.4,即得75 mmol/L 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 3.2.2 AAPH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AAPH 207mg,以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并定容至5 mL量瓶,即得浓度为153 mmol/L的AAPH溶液。 3.2.3 FL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FL 40 mg,以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制成4125 mmol/L的FL 溶液,记为FL母液a。精密吸取FL母液a 50uL置50 mL量瓶中,以上述缓冲液定容至刻度,记为FL母液b;FL母液a,b均于4℃冷藏。实验时精密吸取FL母液b500uL置25 mL 量瓶中,以上述缓冲液定容至刻度,即得8*10-5mmol/L的稀释液。 3.2.4 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虾青素样品适量,以甲醇溶解,配制成1mg/mL的化合物母液,继而以缓冲液稀释制成10,50,100ug/mL的化合物溶液。 4 实验内容 4.1 样品量效曲线的确定:精密吸取FL稀释液100uL于96孔荧光板中,随后加入不同浓度样品溶液50uL振荡5 min,37℃温育10min后迅速加入AAPH液50uL启动反应。以激发波长485 nm,发射波长535 nm进行测定并记录荧光值,反应过程中每隔1.5min测定一次荧光值(记为Fn)。以测定时间为横坐标,荧光值为纵坐标绘制不同浓度虾青素荧光衰变曲线。

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

附件1: 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 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 1 试验项目 1.1 动物实验 1.1.1 体重 1.1.2 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或血清8-表氢氧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 1.1.3 蛋白质氧化产物:蛋白质羰基 1.1.4 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1.1.5 抗氧化物质:还原性谷胱甘肽 1.2 人体试食试验 1.2.1 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或血清8-表氢氧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 1.2.2 超氧化物歧化酶 1.2.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2 试验原则 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的指标均为必测项目。 2.2 脂质氧化产物指标中丙二醛和血清8-表氢氧异前列腺素任选其一进行指标测定,动物实验抗氧化酶指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任选其一进行指标测定。 2.3 氧化损伤模型动物和老龄动物任选其一进行生化指标测定。 2.4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 3.1 动物实验:脂质氧化产物、蛋白质氧化产物、抗氧化酶、抗氧化物质四项指标中三项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抗氧化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2 人体试食试验:脂质氧化产物、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三项指标中二项阳性,且对机体健康无影响,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作用。

抗氧化功能检验方法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Antioxidative Function 1 动物实验 1.1 实验动物 选用10月龄以上老龄大鼠或8月龄以上老龄小鼠,也可用氧化损伤模型鼠。单一性别,小鼠每组10-15只,大鼠8-12只。 1.2 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 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溶剂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小鼠)或5倍(大鼠)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两个剂量组,高剂量一般不超过30倍,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受试样品给予时间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天。 1.3 实验方法 1.3.1 老龄动物 选用10月龄以上大鼠或8月龄以上小鼠,按血中MDA水平分组,随机分为1个溶剂对照组和3个受试样品剂量组。3个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测脂质氧化产物含量、蛋白质羰基含量、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抗氧化酶活力。 1.3.2 D-半乳糖氧化损伤模型 1.3. 2.1原理 D-半乳糖供给过量,超常产生活性氧,打破了受控于遗传模式的活性氧产生与消除的平衡状态,引起过氧化效应。 1.3. 2.2造模方法 选25-30g健康成年小鼠,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动物用D-半乳糖40mg-1.2g/kg BW 颈背部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造模,注射量为0.1mL/10g,每日1次,连续造模6周,取血测MDA,按MDA水平分组。随机分为1个模型对照组和3个受试样品剂量组,3个剂量组经口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溶剂,在给受试样品的同时,模型对照组和各剂量组继续给予相同剂量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或腹腔注射,实验结束处死动物测脂质氧化产物含量、蛋白质羰基含量、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抗氧化酶活力。 1.3.3 乙醇氧化损伤模型 1.3.3.1原理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 人体衰老和多种疾病均与自由基有关,寻找天然抗氧化剂具有重要意义。黄酮、多糖、多肽、酚类等生物活性成分均具有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活性的筛选方法可分为体外和体内2种测试体系。 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以用在特定条件下,样品对检测体系中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抗油脂过氧化能力及样品的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等来衡量和表征。常用的方法有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法、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法)、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 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法(O2-·)、邻苯三酚自氧化法、β-胡萝卜素漂白法、硫代巴比妥酸法、铁离子还原能力测定(FRAP法)、总酚测定法、ORAC法等方法。体内:主要有DNA氧化损伤法、蛋白质氧化损伤法、线粒体氧化损伤法。 其中DPPH法和ABTS法操作较简单便捷,不需要特殊的检测设备,只在需固定时间下记下其紫外分光光度测量值后计算其自由基清除率,缺点是不同物质具有组成和结构的差异,与DPPH·、ABTS+·的反应速率不同,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不同,将反应时间固定在某一值时,可能对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评价带来错误的判断,且DPPH自由基会和其他自由基发生反应。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缺点是检测波长、缓冲液的组成及pH值、邻苯三酚浓度等关键测定条件存在

着较大差异。β-胡萝卜素漂白法的缺点是β-胡萝卜素本身有抗氧化活性,对样品活性的测定结果有影响。FRAP法主要用于食品业,优点是简单易操作、可以重复,缺点是无法测定硫醇化合物的还原能力。ORAC法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食品氧化的标准方法,缺点是仪器成分较复杂,检测成本较高。 目前普遍使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指标一般都采用分光光度法,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各种颜色成分含量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操作较简单、便捷,不需要特殊的检测设备,只在需固定时间下记下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量值后计算其活性大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样品量少等优点。分光光度法缺点是会受到样本自身颜色和浑浊度的影响和限制,颜色深的样品测得的数据误差大,甚至得到错误的结果;不同物质组成和结构存在差异,与各种自由基的反应速率不同,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不同,将反应时间固定在某一值时,可能对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评价带来错误的判断。外界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些抗氧化活性实验在冬天低温时不易成功,测得的数据往往没有规律。 我觉得在测定样品的抗氧化活性时,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要根据需测物质来决定用什么方法,比如DPPH 法的自由基选择性强,不和只有一个羟基的芳香酸、无羟基的类黄酮反应,这类物质需用其他方法测定。若对检测结果

小鼠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小鼠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刘小美宋菊敏 (2006-10-24) 一、原理 机体中有许多抗氧化物质,能使Fe3+还原成Fe2+,后者可与菲啉类物质形成稳固的络合物,通过比色可测出其抗氧化能力的高低。 二、目的 1.掌握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方法。 2.观察血虚小鼠模型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3.观察中药对血虚小鼠模型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三、材料和方法 1.试剂:总抗氧化能力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2.材料:EF管(1.5ml)120支,一次性试管(10ml)60支,移液器(P20ul、P100ul 、P1000ul)各2把及配套枪头各200支,玻璃比色皿(3ml,1cm光径)4只,温浴箱,分光光度计,漩涡混匀器1台,普通离心机大管、小管各1台,试剂瓶(125ml)1个,烧杯(150ml)2个,吸管(10ml)2支,吸球1支,量筒(200ml)1个,标签纸2张。 3.测定方法 (1)样本处理:取全血3500转/分离心15分钟得血清待测。 (2)试剂盒组成及配制:(50T) 试剂一:液体60ml×2瓶,40C保存。 试剂二:粉剂×2支,用时每支加双蒸水至120ml,室温保存。 试剂三:黄色贮备液10ml×1瓶,避光冷藏保存。贮备液得稀释液60ml×1瓶。 试剂三应用液的配制:临用前取贮备液以稀释液稀释,比例为1:19。需多少配制多少。 试剂四:溶液24ml×1瓶 试剂五:溶液24ml×1瓶,室温保存(天冷时会凝固,每次测试前适当加温以加速溶解,直至透明方可使用)。——测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时用到,测血清时不用。 处测各管吸光度。(370C时,每分钟每毫升血清使反应体系的吸光度(OD)值每增加0.01时,为一个总抗氧化能力单位)。 4)计算: 总抗氧化能力(单位/毫升血清)=(测定管OD-对照管OD)÷0.01÷30×19 四、注意事项 1.室温放置10分钟后必须立即测定吸光度,否则吸光度会增加。 2.实验试剂用量较少,所以加量一定要仔细、准确。 3.每次加样后都必须在漩涡器上充分混匀。 4.难吸难打的试剂必须做到慢吸慢打。 五.思考题 1.小鼠血虚模型总抗氧化能力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2.怎样用本实验的结果解释模型动物的某些主要症状? 1

保健功能评价方法功能评价方法

附件8: 减肥功能评价方法 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 1 试验项目 1.1 动物实验 1.1.1 体重、体重增重 1.1.2 摄食量、摄入总热量 1.1.3 体内脂肪重量(睾丸周围脂肪垫、肾周围脂肪垫) 1.1.4 脂/体比 1.2 人体试食试验 1.2.1 体重 1.2.2 腰围、臀围 1.2.3 体内脂肪含量 2 试验原则 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2.2 动物实验中大鼠肥胖模型法和预防大鼠肥胖模型法任选其一。 2.3 减少体内多余脂肪,不单纯以减轻体重为目标。 2.4 引起腹泻或抑制食欲的受试样品不能作为减肥功能食品。 2.5 每日营养素摄入量应基本保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2.6 对机体健康无明显损害。 2.7 实验前应对同批受试样品进行违禁药物的检测。 2.8 以各种营养素为主要成分替代主食的减肥功能受试样品可以不进行动物实验,仅进行人体试食试验。 2.9 不替代主食的减肥功能试验,应对试食前后的受试者膳食和运动状况进行观察。 2.10 替代主食的减肥功能试验,除开展不替代主食的设计指标外,还应设立身体活动、情绪、工作能力等测量表格,排除服用受试样品后无相应的负面影响产生。结合替代主食的受试样品配方,对每日膳食进行营养学评估。 2.11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 3.1 动物实验: 实验组的体重或体重增重低于模型对照组,体内脂肪重量或脂/体比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摄食量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动物减肥功能实验结果阳性。

香菇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和保湿性评价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香菇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和保湿性评价 作者:王玢, 任清, 李奇, 董银卯, 赵云云 作者单位:王玢,赵云云(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37), 任清,李奇,董银卯(北京工商大学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刊名: 食用菌 英文刊名:EDIBLE FUNGI 年,卷(期):2008,30(5)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11条) 1.李宝良;李书剑香菇多糖苯酚试剂测定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11) 2.杨娟;吴谋成;张声华香菇蛋白多糖抗疲劳作用研究[期刊论文]-营养学报 2001(04) 3.周之国;周谟炯;程灵香菇多糖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1999(04) 4.金道山;韩志涛;王士雯香菇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1994(01) 5.张海岚;周建平;边洪荣香菇有效成分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4(01) 6.刘春如;易诚香菇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期刊论文]-中国林副特产 2002(01) 7.盛剑秋;杨淑英香菇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1998(01) 8.芮菁香菇多糖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概况 2000(01) 9.杜小豪;徐卫;杜雪洁护肤产品的保湿功能评价[期刊论文]-日用化学工业 2000(03) 10.刘骏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定Fea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期刊论文]-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5(02) 11.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 2000 引证文献(4条) 1.张智.焦春伟.胡惠萍.潘鸿辉食用菌抗衰老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微生物学杂志 2010(3) 2.谢瑶.石萌萌.庞欣高效液相色谱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保健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化学通报(印刷版) 2010(8) 3.陆娟.武哲斌.屈长青超声波辅助提取香菇多糖的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33) 4.郑永飞活性多糖的保健功能及其应用[期刊论文]-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9(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114088545.html,/Periodical_syj200805044.aspx

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

1.抗氧化剂是指在低浓度下能有效延缓或阻止底物氧化的物质。被氧化的底物包括蛋白质、脂质、糖和DNA。 2.初始型抗氧化剂(AH)可通过与脂质自由基L.、过氧自由基LOO.或烷氧自由基LO.反应抑制脂质氧化链反应。 L.+ AH--- LH + A. LOO.+ AH--- LOOH + A. LO.+ AH--- LOH + A. 抗氧化剂自由基A.也能与过氧自由基、烷氧自由基反应从而终止脂质氧化反应。 LOO.+ A.---LOOA LO.+ A.---LOA 次级型抗氧化剂可通过各种机理延缓脂质氧化,如螯合过渡金属、给初始型抗氧化剂补充氢、清除氧以及使活性物质失活等。 抗氧化剂的活性分为在生物体外(如食品中)的活性和在生物体内的活性。本文综述了体外测定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的方法,不包括在生物体中测定生物活性的方法。 3.评价或表征抗氧化活性的方法为了说明在特定条件下被测物抑制底物氧化的效力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实际测定时至少要说明在测试条件下被测物是抗氧化剂还是促氧化剂;在指定浓度下比较不同测试材料(如被测物与标准抗氧化剂或添加有被测物的测试体系与空白体系)对底物的作用。 评价或表征抗氧化活性的方法有: (1)在指定的时间测量氧化产物或官能团的浓度或吸光度值;( 2)测量反应的速率;

( 3)测量诱导期(延滞期)或氧化达到一定程度所需的时间;( 4)测量速度的积分(即动力学曲线下的面积) ; ( 5)测量被测物产生与标准抗氧化剂相当作用的浓度。4.参数 4.1诱导期( induction period) 诱导期tIND(也叫延滞期, lag period)常定义为化学反应的速度。诱导期是一个相当不确定的值,受检测方法、使用仪器的灵敏性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于脂质氧化,诱导期通常是指链增长阶段动力学曲线的切线和时间轴的交点。 4.2抑制率( percentag e of inhibition)和IC50 抑制率和IC50 (抗氧化剂提供50%抑制作用时的浓度,也可用EC50表示的)常用来表征抗氧化能力。它们不仅与被测抗氧化剂的反应性能和氧化的底物有关,而且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脂质氧化链反应的长度和抑制速率等。此外,用IC50表征抗氧化剂 的活性与比较活性的时间点有关。只有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在某一研究中测得的抑制率和IC50才可以与另一研究中测得的值进行直接比较。TEC50是指抗氧化剂提供50%抑制作用所需的时间,也常用来表征抗氧化活性 5.对测定方法的要求 测定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的方法应满足如下要 求: ( 1)能说明测试体系中发生的反应,并能用明确的动力学图解描述;( 2)测试要有再现性; ( 3)测试效率要足够高; ( 4)方法要相对简单; ( 5)能连续检测; ( 6)应使用与体内或食品有关的活性自由基;

缓解视疲劳功能评价方法-中国保健协会

缓解视疲劳功能评价方法 (征求意见稿) 保健食品评价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 缓解视疲劳功能 1 人体试食试验项目 1.1 分别于试食前后进行眼部症状及眼底检查,血、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症状询问、用眼情况调查;于试验前进行一次胸透、心电图、腹部B超检查;。 1.2 明视持久度 1.3 视力 2 试验原则 2.1 受试样品试食时间为60d。 2.2 所列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2.3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 3.1试验组自身比较或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症状改善且症状总积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 3.2试验组自身比较或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明视持久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平均明视持久度提高大于等于10%。 具备3.1及3.2可判定该受试物具有缓解视疲劳功能。

缓解视疲劳功能检验方法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Alleviating Eye Fatigue Function 1受试者纳入标准 1.1 18岁~65岁的成人。 1.2长期用眼,视力易疲劳者。 2受试者排除标准 2.1患有感染性、外伤性眼部疾患者。进行眼部手术不足3个月者。 2.2患有角膜、晶体、玻璃体、眼底病变等内外眼疾患者。 2.3患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 2.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患者。 2.5 短期内服用与受试功能有关的物品,影响到对结果的判定者。 2.6.长期服用有关治疗视力的药物,保健品或使用其他治疗方法未能终止者。 2.7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食用受试物者,或资料不全等影响功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3 试验设计及分组要求 采用自身和组间两种对照设计。根据随机、双盲的要求进行分组,分组时根据症状及视力检查情况,使试食组和对照组的症状及视力水平均衡。同时要考虑年龄、性别等因素,使两组具有可比性。试食试验结束时每组受试者人数不少于50例。 4 受试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试食组按推荐方法和推荐量服用受试物,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受试物服用时间为连续60天。 5 观察指标 5.1 安全性指标: 5.1.1血、尿常规检查,体格检查。 5.1.2肝、肾功能检查。 5.1.3 胸透或X光片、心电图、腹部B超检查(于试食前检查一次)。 5.2 功效性指标:于试食开始及结束时检查。 5.2.1问卷调查:症状询问、用眼情况。 5.2.2眼科检查:包括眼底检查、视力检查(近视、远视、散光等)。 5.2.3明视持久度(测定方法见附录)。 6功效判定标准 6.1症状改善有效率:眼酸痛、眼胀、畏光、视物模糊、眼干涩、异物感、流泪,全身不适8种症状中有3种改善,且其他症状无恶化即判定症状改善。计算两组症状改善例数和两组症状改善有效率。症状改善有效率(%)计算方法为症状改善例数/试食例数×100。将两组症状改善有效率进行统计学检验。 6.2症状平均积分:计算每位试食者试食前后的症状积分,分别计算两组的平均积分值,并进行统计学检验。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抗氧化方法 一、Determination of Superoxide Anion Scavenging Ability(超氧阴离子清除能 力) 1、determined by a CL method in the pyrogallol-luminol system on a BPCL Ultra-weak luminescence analyzer。(焦性没食子酸-发光胺,荧光检 测) 2、步骤:10μL sample (不同浓度) + 50 μL焦棓酸(6.25*10-4 mol/L) + 0.94 mL of a mixture containing luminol (0.05 mol/L) and carbonate buffer (pH 10.2) (发光胺用pH 10.2碳酸盐缓冲液配成0.05 mol/L) 3、Hi-V, 800; Kv, -1; the spectral range of CL(波长范围)180-800 nm; 温 度:30 ° C.总时间:300S,每2S读数一次。 4、对照:不加样品(样品用水代替)。空白不加焦棓酸(用来调零)。 二、Determination of Scavenging Ability on Hydroxide Radicals(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 1、CuSO4-Phen-Vc-H2O2 CL system(1 mL体系) 2、50 μL of sample solution (样品液)+ 50 μL of a 1.0 mmol/L CuSO4 solution (CuSO4 溶液)+ 50 μL of a 1 mmol/L 1,10-phenanthroline solution(邻二氮菲溶液)+ 700 μL of a 0.05mol/L borate buffer (pH 9.0) (硼酸缓冲液)+ 100 μL of a 1 mmol/L ascorbate solution + 50 μL of a 0.15% H2O2 solution 3、总时间400S,间隔3S。Hi-V, 800; Kv, -1; the spectral range of CL(波长范围)180-800 nm; 温度:30 ° C. 4、阳性对照:不加样品(样品用水代替)。空白不加H2O2(用来调零)。 三、Determination of Scavenging Effect on Hydrogen Peroxide(过氧化氢清除 能力) 1、luminol-H2O2 system

植物总抗氧化能力(TAC)比色法(ABTS)定量检测试剂盒

植物总抗氧化能力(TAC)比色法(ABTS)定量检测试剂盒产品说明书(中文版)
主要用途
植物总抗氧化能力 (TAC) 比色法 (ABTS) 定量检测试剂盒是一种旨在通过过硫酸钾的参与, 使染料 ABTS 氧化,在抗氧化剂的存在下,通过分光光度仪,观察其峰值下降的变化,来定量检测对应于标准水溶性生 育酚 Trolox 的总抗氧化能力,即抑制氧化等值浓度的权威而经典的技术方法。该技术经过精心研制、成功 实验证明的。适用于各种体液包括血浆、血清、尿液、脑脊液、唾液、精液等各种体液的总抗氧化能力检 测。产品严格无菌,即到即用,操作简易,性能稳定。b5E2RGbCb5E2RGbC
技术背景
超氧自由基阴离子(superoxide radical;O2-) 、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 、羟自由基或氢氧基 (hydroxyl radical;OH-) 、过氧化基(peroxyl radical;ROO-) 、氢过氧自由基(hydroperoxyl;HOO) 、烷 氧自由基(alcoxyl radical) 、氮氧基(nitric Oxide;NO-)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 anion;ONOO-) 次氯酸(hypochlorous acid;HOCl) 、半醌自由基(semiquinone radical) 、单线态氧气(singlet oxygen)等 细胞内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和增多,将导致细胞衰老或凋亡,甚而导致诸如 冠心病、风湿性关节炎、肿瘤、退行性病变等各种病理状况。在生物系统内,通过抗氧化酶例如超氧化物 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大分子,例如白蛋白、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ER) 、 铁蛋白(ferritin)和抗氧化因子,例如生育醇、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还原性谷胱甘肽和尿酸胆红素 (bilirubin)等,产生抗氧化能力,即捕获自由基的能力,达到消除或降低ROS的损害。通过过硫酸钾 (potassium persulfate)氧化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 (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diammonium salt;ABTS)产生的ABTS自由基,衡量体系中抗氧化剂捕获自由基或者消耗 抗氧化剂的能力,在分光光度仪(730nm波长)的帮助下,观察其峰值下降的变化,并与标准化抗氧化剂 水溶性生育酚Trolox对照。p1EanqFDp1EanqFD
产品内容
1 / 13

促进消化功能评价与衡量与衡量与衡量方法(征求意见稿子)及修订说明书

附件9: 促进消化功能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 保健食品评价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 1 试验项目 1.1 动物实验 1.1.1 体重、体重增重、摄食量和食物利用率 1.1.2 小肠运动实验 1.1.3 消化酶测定 1.2 人体试食试验 1. 2.1 临床症状观察 1. 2.2 胃/肠运动实验 2 试验原则 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2.2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 3.1 动物实验:动物体重、体重增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小肠运动实验和消化酶测定三方面中任二方面实验结果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2 人体试食试验:临床症状积分结果和胃/肠运动实验结果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阳性。 3.3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均为阳性结果,可判断受试样品具有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的作用。

促进消化功能检验方法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Facilitating Digestion Function 1 动物实验 1.1 实验原理 胃肠道是营养物质的摄取、消化与吸收的器官,对食物的消化作用主要是依靠其运动、消化酶的分泌来完成的。如果某一保健食品能对这一环节或几环节有调节作用,那它就有可能有促进消化功能的作用。 1.2 实验项目 促进消化功能动物实验包括大鼠体重、体重增重、摄食量和食物利用率实验;小肠运动实验;消化酶的测定等三部分。 1.3 实验动物 根据实验项目可选用单一性别成年小鼠或大鼠。小鼠18g~22g,每组10只~15只,大鼠120g~150g,每组8只~12只。 1.4 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 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阴性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小鼠)或5倍(大鼠)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二个剂量组,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受试样品给予时间30d(小肠运动实验受试样品给予时间7d~15d),必要时可延长至45d。 1.5 实验容 1.5.1 体重、体重增重、摄食量和食物利用率 选用同一性别的大鼠。实验开始时动物体重的差异应不超过平均体重的10%。分不同剂量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经口给予受试样品,每周测2次体重和食物摄入量。实验结束时计算体重、体重增重、摄食量和食物利用率。 1.5.2 小肠运动实验 选用同一性别的小鼠,分不同剂量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用复方地芬诺酯或洛哌丁胺造模。可用墨汁或炭末加阿拉伯树胶作为指示剂。经口给予受试样品。实验结束前禁食不禁水20h,于测定当天各实验组和空白及模型对照组再给予一次受试样品或蒸馏水,30min后各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复方地芬诺酯5mg/kgbw ~6mg/kgbw或洛哌丁胺5mg/kgbw ~6mg/kgbw(依据复方地芬诺酯或洛哌丁胺的实用剂量取用,用研钵研碎呈粉末后按实验所需浓度配制,注意要待溶质完全溶解、充分摇匀后使用。),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30min后各组再给予指示剂(精确称取阿拉伯树胶100g,加水

0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规范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规范 第一部分功能学评价程序 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本程序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统一程序。 2、本程序适用于评价保健食品的增强免疫力功能,辅助降血脂功能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抗氧化功能,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缓解视疲劳功能,促进排铅功能,清咽功能,辅助降血压功能,改善睡眠功能,促进泌乳功能,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功能,增加骨密度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祛痤疮功能,祛黄褐斑功能,改善皮肤水份功能,改善皮肤油份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促进消化功能,通便功能,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 3、本程序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二、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基本要求 1 对受试样品的要求 1.1应提供受试样品的原料组成或/和尽可能提供受试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等)有关资料。 1.2 受试样品必须是规格化的定型产品,即符合既定的配方、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 1.3 提供受试样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资料以及卫生学检验报告,受试样品必须是已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确认为安全的食品。功能学评价的样品与毒理学评价、卫生学检验的样品必须为同一批次(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和功能学评价实验周期超过受试样品保质期的除外)。 1.4 应提供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营养成分的名称及含量。 1.5 如需提供受试样品违禁药物检测报告时,应提交与功能学实验同一批次样品的违禁药物检测报告。 2 对实验动物的要求 2.1 根据各项实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常用大鼠和小鼠,品系不限,推荐使用近交系动物。 2.2 动物的性别、年龄依实验需要进行选择。实验动物的数量要求为小鼠每组10-15只(单一性别),大鼠每组8-12只(单一性别)。 2.3 动物应符合国家对实验动物的有关规定。 3 对给受试样品剂量及时间的要求 3.1 各种动物实验至少应设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必要时可设阳性对照组。剂量选择应合理,尽可能找出最低有效剂量。在3个剂量组中,其中一个剂量应相当于人体推荐摄入量(折算为每公斤体重的剂量)的5倍(大鼠)或10倍(小鼠),且最高剂量不得超过人体推荐摄入量的30倍(特殊情况除外),受试样品的功能实验剂量必须在毒理学评价确定的安全剂量范围之内。 3.2 给受试样品的时间应根据具体实验而定,一般为30天。当给予受试样品的时间已达30天而实验结果仍为阴性时,则可终止实验。 4 对受试样品处理的要求 4.1 受试样品推荐量较大,超过实验动物的灌胃量、加入饮水或掺入饲料的承受量等情况时,可适当减少受试样品中的非功效成分的含量。 4.2 对于含乙醇的受试样品,原则上应使用其定型的产品进行功能实验,其三个剂量组的乙醇含量与定型产品相同。如受试样品的推荐量较大,超过动物最大灌胃量时,允许将其进行浓缩,但最终的浓缩液体应恢复原乙醇含量。如乙醇含量超过15%,允许将其含量降至15%。调整受试样品乙醇含量应使用原产品的酒基。 4.3 液体受试样品需要浓缩时,应尽可能选择不破坏其功效成分的方法。一般可选择60-70℃减压进行浓

几种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技术的研究解读

第38卷第3期2802009年5月 卫生研究 JO U R N A L O F H Y G I E N E R ES EA R C H V01.38N o.3 M ay2009 文章编号:1000-8020(200903.02∞.04 几种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技术的研究 刘小兵朴建华1田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100050 论著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应用体外理化环境下建立起来的评价方法对受试物进行初步抗氧化能力评估。方法联合应用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 T S 法与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法(r aA P法用于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在A B T S法中。使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34nm波长下测定以槲皮素、姜黄素、D L-a.生育酚和原花青素等为代表的生物活性物 质;在FR A P法中,运用酶标仪,595nm波长处测定同样受试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A B TS法:槲皮素和姜黄 素的抗氧化活性T E A C值分别约为2.02和0.50;而l g D L-a.生育酚、原花青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相当于

2.06m m ol、2.897m m ol的Trol ox清除自由基的能力;F RA P法:抗氧化活性以1.O m m ol/L FeS04为参考标准,槲皮 素、姜黄素和Tr ol ox摩尔当量约为5.73、1.18和2.09;而D L-a.生育酚和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分别是207.7m g、 156.36r ag。结论A B TS法与FR A P法联合应用,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尤其适宜作为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抗氧 化能力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生物活性物质氧化应激中图分类号:R151.2Q591A B T S法FR A P法抗氧化能力 文献标识码:A R ese a r ch on t he eval uat i on m et hods f or ant i oxi dant capaci t y of s ever al bi oact i ve s ubs t ances/n vi t r o LI U X i aobi ng,P I A O Ji anhua,TI A N Y ua n I nst i t ut e of N u t r i ti on a nd F oo d Saf et y,C hi nes e C ent er f or D i seas e C ont r ol a nd Pr event i on,B eij i ng100050,C h i na A bst r act:O bj ect t ve T o s t udy t he eval u at i on m e t h ods f or ant ioxi dant capaci t y of bioacti ve s ubs t B nce i n础阳,an d t O appl y t he m e t h ods w h i ch i s es t abl i s hed i n physi eochem i ea l envi r onm ent i n or der t o g i v e t he pr eli m i nar y as se韶,m ent of t e st subj e ct s.M et hods7r he co m bi ne d appli cat i on of A B T S and F R A P m e t h ods i n t he as s es s m ent https://www.360docs.net/doc/f114088545.html, i ng t he U V—V I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