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

教研简讯

JIAO YAN JIAN XUN

主办:卢河九年制学校教研室2017年总第(2)期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研究:新意及意义何在?

素养与素质是同义的概念。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成功应对实际生活中某种活动所需要的“胜任力

或竞争力”。核心素养研究超越素质教育主要表现在,关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的素质(素养)培养问

题、对素质(素养)含义及其结构的理解更关注人成功应对复杂情境中实际活动的需要、对核心素养

结构的分析结论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人的素质结构。但是,核心素养研究需要从其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的针对性、基本概念的使用、秉持的基本理念,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有效推进等方面,与素质教育进行比较和对接。

近年来,源自国外的“核心素养”研究引起了我国学者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在理解和接受核心素养概念时,国人必然会以自己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有关素质及素质教育的认识做基础,去同化或顺应这一新生事物。那么,核心素养及其培养与素质及“素质教育”到底有何异同?尤其是前者相比后者,对于观察和解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问题,到底有何新意和意义?这是我们深入理解核心素养问题需要深入探究的。

“核心素养”研究与素质教育

(一)“核心素养”对于素质教育的超越

相比于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研究对于我国教育的重大价值在于以下几点。

1. 关注新的时代人的素养培养问题

核心素养突出的是21世纪所需要的素养教育问题。我们原来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突出的是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培养问题。由于对素质结构的分析主要沿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框架,所以,素质教育突出的是学生作为一般人的身心整体和全面发展。虽然后来对于身心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的理解补充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素质要素,但整体来看,“素质教育”对当今时代对人的身心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的回应是不够的。

2. 对素质、素养含义及其结构的理解角度创新

核心素养主张从素养对于个人及社会的实际功能的角度,界定素养的含义和分析素养的结构。核心素养研究理解素质、素养的角度更趋生活化。如对素养含义的界定,注重从对真实生活或工作情境复杂性回应的角度,突出素养的情境适应性、综合性;对素养结构的把握,偏重从当代社会生活的典型活动领域(如学会学习、公民和社会生活),或当代人的活动的某些重要特征(如在异质群体中的交往、创新实践、信息素养),进行建构和设计。

3. 对于核心素养结构的分析结论,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人的素质结构

过去,我国对于人的素养结构的分析,主要囿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分析框架,或者只是对此框架进行细化、补充。我们对于现代人的素质结构没有进行更科学、更有现实针对性的分析。西方提出的核心素养的分析框架与我们的已有素质结构分析框架完全不同,因而可以借鉴用于补充和完善我们的分析框架。

(二)核心素养培养如何与“素质教育”对接

当前,在理解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时,特别需要关注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核心素养”在我国引起关注的理由是什么?它是否提出了素质教育没有关注或注意不够的问题?

经合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关注与跟进,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形成了一股国际潮流。因此,核心素养研究引起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是很自然的,也是有意义的。

但是,跟风、随大溜不应是我们关注核心素养问题的主要理由。国际核心素养研究背后所显现的,是对于当今信息化、知识经济和终身教育时代人的身心发展应作出哪些新的回应的关注,而这些关注点又是我国过去素质教育没有注意到的,这才是我们借鉴和重视核心素养研究最重要的理由。因此,我国研究核心素养问题,既应充分借鉴国外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也需要结合我国多年推行素质教育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研究。

第二,“核心素养”能否用“核心素质”“综合素质”等概念替代?

“核心素养”似乎可以用“核心素质”“综合素质”等概念来替代,或者说,可以用“核心素质”“综合素质”等去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首先,从素质、素养内涵的一致性来看,“核心素养”与“核心素质”并无实质意义的不同,而只是说法有别。其次,从国外“核心素养”概念界定和结构分析来看,作

为与实际活动相对应并具有综合性的“核心素养”,当我们进一步分析其构成要素时,必然会以更具体的与人的活动某个方面特征相对应的素质要素来理解核心素养,如欧盟提出的核心素养,就是从相应的知识、技能、态度去分析其构成的。

因此,“核心素养”其实就是指人成功应对复杂情境中的某种实际活动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当然,“核心素养”研究突出的是当今时代背景中,人的成功生活和社会健全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质” “综合

素质”。理解到“核心素养”与“核心素质” “综合素质”的一致性,更利于将核心素养培养与我们熟悉的“素质教育”对接,避免将“核心素养”当作是一个全新的、与素质教育无关的东西来理解。

第三,“核心素养”培养与“素质教育”在基本理念上是什么关系?

需要认真研究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异同。否则,会引起多个方面的问题。关于核心素养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目前似乎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认为核心素养培养完全有别于素质教育,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实践需要另起炉灶。如此,是否会在一线教师中引起观念和行动的困惑甚至混乱?第二,认为核心素养培养与素质教育之间既存在关联的一面,也有差异的一面。这样的理解会有助于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继承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已经积累的有益经验,同时也要克服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不足,突出核心素养培养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的追求。

我们比较认可后一种看法。我们认为,在我国开展多年的“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取得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将教育目的的聚焦点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如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全

面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发展),并且在教育过程上,开始形成了以学生自身能动活动和自主学习为基础的素质教学的方式。但是,“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结构缺少系统深入的揭示,仅停留在一般性地以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作为全面发展的内容。这种对素质结构的理解的确比较抽象、笼统,也没有反映时代发展对于学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相比于“素质教育”最大的突破是,它运用国际比较、实证调查等科学方法,对新时期我国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结构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建构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国家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传统文化

的要求)、体现时代需求(如对信息技术和终身教育时代的回应)、比较系统完整的素养结构体系。

第四,是否用一个新的概念就能解决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目前,核心素养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甚至一些人的热烈欢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冷静、理性地思考:核心素养概念及其相关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我国基础教育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适应性和效能如何?尤其是它能否解决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我国中小学现行的课程与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核心素养”研究的相关结论对解决这些问题能起什么作用?它需要哪些条件与之匹配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素质教育在我国推广多年面临

的困局,核心素养培养应该如何面对并寻求突破?所有这些,是核心素养培养有效推进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于“核心素养”学习的梳理与思考

关于“核心素养”学习的梳理与思考 一、背景: 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是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通过顶层设计,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指出,教育部将制定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二、概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基础教育的DN A、人才培养的指针。 不同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比如强调合作与交流能力、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掌握、公民素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 21世纪素养分为三大类: 学习与创新素养,包括: 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数字化素养,包括:

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ICT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包括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素养与知识、能力、态度等概念不同,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 素养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的态度因素特别重要。 “素养”比“能力”含义更为广泛,它与“能力”的不同点还表现为: 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素养则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 素养是可以测评的,且需要长期的培养。 素质是素养的上位概念,素养的特性尤其它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得到了科学的说明。 离开了对素质发展的整体把握,我们有可能对素养的可塑性作出绝对化的解释,最终走向谬误。 如果说素养是基本生活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优质生活之所需,它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少而精的。 日本学者恒吉宏典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学习场所习得的、以人类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为基轴而编制的教育内容,与生存于生活世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为关键能力的内核”。 核心素1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 核心素养也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总和,它是支撑“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炼或精神支柱。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徐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422页包过)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C)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2. ()才是提高精神素质的最终目标。(D) 以上都是 3. ()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反复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C) 思维素质 4.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C) 同步性 5. 自主健康成长要求学生(),能在现实环境中找到社会需要、自己乐为而又可为的奋斗目标。(A) 健康成长 6.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定社会阶段的()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 (A) 教育思想 7.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等。(D) 以上都是 8. 在全社会倡导()之风,是提高公民素质、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事。(D) 素质教育 9. ()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A) 课堂教育 10. ()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A) 活动课程 11.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B) 精神审美素质 12. 优良的()是师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B) 教学环境 13.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C) 教育基本理论 14.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而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C) 现实教育 15.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整个社会对人、对人的()的高度重视的必然产物。(A) 素质 16. 教育要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必须通过青少年儿童的内部原因,即()才能实现。(D) 内部矛盾 17. 任何素质的形成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决定了()必须与困难同行。(A)素质主体 18. 素质教育()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超越,它体现着教育工作者的主观意志,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愿望。(A) 目标 19.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地学习。(D) 创造性 20. ()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A) 素质教育 21. 科学思维训练既应统一组织进行,又要体现个别性和个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运用()实习教学和科研锻炼。(D) 社会 22. ()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C) 独立人格素质 23. ()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普遍或主干发展得到教育保障。(C) 集体学习

“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核心素 养”的关系 ?虽然素质教育早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战略主题,但是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 这样基础性的问题,仍然存在认识上的 误区。 ?“长期以来,对于素质教育的探索,有两个误区,一是没搞清素质教育究竟是一 种什么模式,应该说,素质教育是一种 全新的育人模式,而非育才模式,以育 才取代育人,在现实中必然导致以应试 教育取代素质教育,以考试分数取代人 的全面发展;二是将素质教育模式化, 而实际上,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 基层探索应该是个性化、特色化、多样 化的。”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傅国亮如是说。

?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奇勇认为,素质 教育就是适度的教育,而当前的中小学 教育则是一种过度教育,具体表现在: ?一是功能过度。基础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让一个生物人转化和成长为社会人,过 早地与成功、发达等宏伟愿景、远大理 想对应起来,对于一个普通的未成年人 而言,在现阶段是大而无当、虚幻空洞的。 ?二是内容过度。现在的孩子,在学校学 些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合适?目前普遍 来说,学生的书包过重,所学内容过多、过深。 ?三是责任过度。全社会关心学校,学校 却“办”了全社会。校园内,购物、吃饭、安保、医疗等所有的一切都归学校管。 校长充当了炊事员、采购员、保安员等 角色,把所有事情都管了,唯独没精力 管教学。地方官员大多把重视教育,简 单地或者功利地理解成了办学校、建房

子,很少关心教育本身。政府责任过度,往往就是政绩的过度、基建的过度、浪 费的过度。 ?教育本来应是家庭的事、团体的事、社 会的事,现在却全部成了政府的事情。 结果该有学校的地方都由政府投入,把 所有的学校都搞成公办,民办教育没有 了发展空间。这种过度的责任,还推高 了群众择校的热情和对教育不公的不满。?四是学制过度。现在孩子发育提前,结 果该恋爱的时候在读书、在拼高考,等 到上大学了,青春期已经过了,既不爱 读书,也不会谈恋爱了。以人为本就是 该干啥的时候让他干啥。基础教育,十 年足矣。 ?贵阳市教育局局长赵福菓认为,当前素 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典型病症, 主要表现为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知而 罔行。 ?知而不行:

“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篇一: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二是为了社会更好地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现实的社会人、富有人性的人、智慧的人、敢于创新的人。 人人都想成为一个优秀教师、一个名师、一个特级教师??,但名额有限。我们成不了名师,但我们要努力做普通的好教师,做最优秀的自己。否则,就是误人子弟。 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素质教育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是针对‘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尖子生的片面、被动发展而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和主动地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 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中国国情的需要。主动发展既是一种个性教育,又是一种创新教育。 篇二:素质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素质教育在国内已经是闹的沸沸扬扬,但是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一路坎坷,很不乐观,2019年4月24日在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了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组的筹备大会。陶宏开教授作为特邀顾问。陶宏开教授的素质教育有一番独到的见解和建议。但是在会上,83岁高龄的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老先生的几句话,道破了素质

教育的真正含义和在社会、历史、人类方面的紧迫性。他说,人类现在正在毁灭自然,我们要尽快改变这种现象,急需提高全人类的素质;素质教育不只是针对小孩子,各位教职工作者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比如说,顺手带走没有喝完的水,这就是一种素质。从现场来看,确实职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至少没有第二个人带走自己的水瓶,甚至地上随处可见。可悲可笑可气!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三维目标、课程改革的关系 杨向东/《人民教育》2016年第19期 是“核心素养”还是“胜任力”? 本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根据OECD的界定,素养(competence)“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还包括个体调动和利用种种心理社会资源(包括各种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在特定情境中复杂需要的能力”。它超越了“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的范畴,也不限于传统意义上“能力(ability)”的内涵和外延,而是包含了“各种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OECD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带有明显的社会适应倾向。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创新经济模式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工作类型要求个体能够应对陌生的挑战性情境,处理复杂多变的任务。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个体要能够对复杂问题做出灵活反应,能够有效沟通和使用技术,能够在团队中工作和创新,持续性地生成新信息、知识或产品。综观欧盟、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无一例外都突出了这一立场。这些框架都强调在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环境下,在多元异质社会中创新、批判性思维、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这些素养反映了个体适应21世纪的共同要求。 鉴于上述倾向,有学者认为本次课程改革应该采用“胜任力”,而非“核心素养”这一术语;也有人认为“核心素养”更多强调了社会适应性,而对个人发展关注不够,以“核心素养”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不够妥当;还有人认为“核心素养”更多强调了未来社会个体应该具备的高级技能,不能全面涵盖基础教育育人目标的全部内涵。 如果用于分析和理解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和相关的课程改革趋势,这些观点是有道理的。然而,如果用来评判此次以“核心素养”为设计理念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就有失偏颇了。这是因为,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并不是机械照搬西方相关概念和研究结论,而是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情况和现实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这种理解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校德育工作坚持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本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素质发展,使学生主体的德性得到主动、积极的发展,为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精神、创造能力、组织才能、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三条原则,四字方针”的德育目标体系。三条原则是?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德育规律;?承认差异,贯彻因材施教,不一刀切;?注意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四字方针——严、活、高、实。“严”就是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活”就是强调教育内容的丰富多彩,教育形式的生动活泼,“高”就是要树立先进的理念,树立学习的典型,“实”就是从实际出发,追求实效。 在德育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原则”: 第一、学生参与原则,即让学生来参与制订学校德育制度,因为“道德是社会的共识”,制度的基础在于共同“约定”。德育制度要真正起到对学生的教育、导向作用,必须征得学生的理解和同意。 第二、发展为主原则。制订德育制度、德育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规范与制度都只是手段。如我们制定的早晚自修纪律管理条例,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修课的纪律,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逐步养成“不妨碍别人”的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 第三、服务生活原则。制度既是从生活中来的,也是为生活服务的。对学生来说,德育制度也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为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不是未来的生活服务。因此,我们学校所制定的德育制度也是随着学生现实生活的不断变化而作修改。 融合时代精神,发挥主体优势,提高德育实效。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是时代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校德育工作与时俱进,建立“能本管理”的新理念。所谓“能本管理”强调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进而强调要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德育渗透。德育工作者从以学生的行为管理为主,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的“能本管理”理念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心理调衡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 这些能力通过“三个自主一个舞台”的途径来培养。三个自主,即让学生自主管理自己能管的事,让学生自主解决自己能解决的事,让学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个舞台”即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德育本身是一系列互动过程,德育则是对受教育者道德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倾向性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和影响,而这种影响力来源于教师,来源于家长,来源于同伴,来源于社会。因此,我校建立了“德育立体工程”,让全体教职员工、家长、社会、同伴来参与德育教育。即首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通过实践评价学生。其次,发挥家庭教育功能,依靠亲情开导学生,最后,开发同伴教育优势,树立榜样感召学生。 学生是德育的主要对象,而班主任使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托对象。在培养德育教育青年骨

徐州 素质教育概论_考试及答案 4月10考试 得分 88分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 些准确知识。 (A) 素质 (B) 学习 (C) 生活 (D) 成绩 [分值:] 2. ()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普遍或主干发展得到教育保障。 (A) 社会学习 (B) 个人学习 (C) 集体学习 (D) 自主学习 [分值:] 3. ()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A) 基础教育 (B) 家庭教育 (C) 学校教育 (D) 社区教育 [分值:] 4. 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 (A) 学习潜能

(D) 个性潜能 [分值:] 5. 素质的(),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 (A) 自然属性 (B) 教育属性 (C) 科学属性 (D) 文化属性 [分值:] 6. 科学思维训练既应统一组织进行,又要体现个别性和个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式 莫过于运用()实习教学和科研锻炼。 (A) 劳动 (B) 工厂 (C) 实验 (D) 社会 [分值:] 7.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而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 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 (A) 高等教育 (B) 个性教育 (C) 现实教育 (D) 素质教育 [分值:] 8. 所谓()就是说,每一位教育者都可以而且应当从事基于对教育规律独到理解的创造性的教 育活动,这样的教育活动经过反复检验、完善、定型和升华,就成了超出教育经验层次的教 育模式。

(B) 学有所成 (C) 素质教育 (D) 教有所学 [分值:] 9. 人的潜能具有一定的(),有些潜能在常态下难以发现,这就容易使人产生某些错误判断。 (A) 显性 (B) 共通性 (C) 差异性 (D) 隐蔽性 [分值:] 10. ()开发特别要强调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将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通 过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教育课程 (D) 学校课程 [分值:] 11. ()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A) 教学 (B) 成绩 (C) 德育 (D) 思想素质

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

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 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说白了,“核心素养”就是胜任力。在课程改革中,我们提出课程目标是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现在,又提核心素养体系,它同这三个维度是怎样的关系? 简单地说,我们的传统是比较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现在提出三维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素养”是教化的结果,是自身努力、环境影响的结果,由训练和实践而习得的思想、品性、知识、技巧和能力。其中,能促进人生命成长、人生发展,可提升、进阶的就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我在教学中是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对未培育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教学要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一个人的素质是经过一门一门学科的教学去实现的,而不是简单地增加一些“蹦蹦跳跳”的内容。因此,素质教育反映在整个教育教学之中,反映在课程中、教学中、课堂中、活动中。有人说,什么是素质?当你把在学校学的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素质。今天孩子在课堂里学语,不是让他成为学家,以为这毕竟是极个别人的事。我们关注的是,毕业以后,作为一个公民,是否有终身受用的东西,这就是核心素养。 语教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这门学科在孩子身上能够产生哪些变化?对孩子的素养有哪些贡献?并以此为纲,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教学要求。教育目标一定要从追求分数转到育人为本,转到立德树人。现在,我们大量的教育研究只是怎么提高分数。为了提高分数,给孩子做大量的题目,报很多学习班,牺牲孩子的健康、性向和志向,更罔顾孩子的素养形成。给学生造成巨大的身心压力,甚至走向了极端。这种局面在新时期教学中必须改变。 核心素养的培育,我主要做法有:一是调整课程结构。2006年提出了“尊重生命,崇尚人、热爱科学、追求卓越,把班级建设成为师生生命成长、人生发展的幸福家园”的教学理念,基于此理念,我启动了系列工作,其中之一就是把语教材整合为:品德与价值观、生命与健康、语言与学、人

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 ——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 2014年10月21日14:50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3期作者:柳夕浪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作者简介:柳夕浪,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教育局(江苏南通226600)。 内容提要: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对素质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厘清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对素养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说明;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理清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质层次结构素质教育 一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中国式回答。 它是针对“中国问题”提出来的。20世纪,从1957年“反右”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各方面的发展被耽误了,①学校教育成为重灾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人口素质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他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②人们很自然地把人的素质同教育联系起来,开始了关于端正办学思想的大讨论。1994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素质教育呢?二十多年来,人们不断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有一段时间还有学者提出“心育”③),到“两全、一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④),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以及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⑤等。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的逻辑轨迹是:教育实践中存在什么问题,时代发展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它就被增加相应的新质,即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现实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的对立面,其内涵是随着人们对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步被充实完善的。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地进行了素质教育区域性试验与探索,以及学校层面的改革实践,涌现出湖南汨罗、山东烟台、辽宁大连、上海闵行、江苏南通等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⑥,创造出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尝试教学等等实施素质教育的鲜活经验。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构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开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环节的一系列变革。 然而,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看,都存在着一些困惑或问题。仅就理论层面看,主要是:百科全书、心理学辞典中将素质(predisposition)界定为人生来具有的某些生理解剖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此定义的“素质”是不可教的,只能成为教育的必要基础,不能构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在对经典概念进行教育学的改造和加工时,更多的人将其泛化为人的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于是有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既然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那么“素质教育就成为同义反复、没有内容、空泛、抽象、不确定的概念”,“道理说不清”⑦。于是,有学者指出,“素质教育”并非是教育术语,而只是一种“教育口号”,它是“主情”的,所唤起的是人们的

最新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打印版.doc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早就孕伏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它是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然。同时,也不难看出,核心素养的提出、研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如何把握核心素养的主题实质呢? “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素质教育从来都不只是校园围墙内的事,正所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 “素质教育不是一个新话题,素质教育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至今已近30年,为何今天又来讨论素质教育?因为基础教育改革走到今天,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需要我们对素质教育的诸多问题进行再认识、再实践。” 虽然素质教育早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但是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这样基础性的问题,仍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对于素质教育的探索,有两个误区,一是没搞清素质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模式,应该说,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而非育才模式,以育才取代育人,在现实中必然导致以应试教育取代素质教育,以考试分数取代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将素质教育模式化,而实际上,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基层探索应该是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 素质教育就是适度的教育,而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则是一种过度教育,具体表现在:一是功能过度。基础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让一个生物人转化和成长为社会人,过早地与成功、发达等宏伟愿景、远大理想对应起来,对于一个普通的未成年人而言,在现阶段是大而无当、虚幻空洞的。二是内容过度。现在的孩子,在学校学些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合适?目前普遍来说,学生的书包过重,所学内容过多、过深。三是责任过度。全社会关心学校,学校却“办”了全社会。校园内,购物、吃饭、安保、医疗等所有的一切都归学校管。校长充当了炊事员、采购员、保安员等角色,把所有事情都管了,唯独没精力管教学。地方官员大多把重视教育,简单地或者功利地理解成了办学校、建房子,很

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浅析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摘要:世纪之交,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并着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提出巨大的需求。必须承认,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是有重要贡献的。然而,只有敢于面对问题,我们才能进步,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进入21世纪,对我国来说,就要迈上新的50年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程,其中最重要的准备,就是人才的准备。问题的重要性使我们不得不去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目前在基础教育界已形成了共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且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究其原因,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尊重教育现实也要注重教育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实施素质素质教育教育战略 Abstrac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our country educates the development to face the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and the challenge: The Central Party Committee, the State Council proposes explicitly and begins to implement “the rely 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to rejuvenate the nation” the strategy; Technical, the economical rapidly expand and society's progress to educates proposes the huge demand. Must acknowledge that our country's traditional education to the state economy, social,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has th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However, only then dares facing the question, we can progress, can follow the time development the step. Since the 21st century, to our country, must step the new 50 years to realize the modernized journey basically in the n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preparation, is talented person's preparation. The question importance causes us to be able not but to go to carefully examine our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the talented person view. At present has reached the consensus in the foundation educational circle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has been imperative, the implementation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s main channel is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moreover must play student's main body role. But, has the massive formalism, the superficial piece of writing in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vestigates its reason, I thought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already needs to respect the education reality also to need to pay great attention to educate the development the strategy. key word: Implementation quality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Education strategy 一、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需要认真的研究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了解它的局限性: 第一,只面对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多数的人成为“失败者”,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 第二,我国的传统教育大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对获得知识的方法注重不够。 第三,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如何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实际能力注重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重知轻能”。

从_素质_到_核心素养_关于_培养什么样的人_的进一步追问_柳夕浪

一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中国式的回答。 为什么说它是“中国式的”呢? 第一,它是针对“中国问题”提出来的。20世纪,从1957年“反右”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各方面的发展被耽误了,[1]学校教育成为重灾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直接领导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他敏锐地看到了人口素质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1985年5月,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2]教育如何才能担当起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的重任?在关于中国教育发展道路的抉择中,人们很自然地把人的素质同教育联系起来,开始了关于端正办学思想的大讨论。1987年4月,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九年义务教育各学科教学大纲 统稿会上指出:“基础教育不能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3]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吸收了教育思想讨论的成果,明确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4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第二,它被赋予“中国特色”的内涵。什么是素质教育呢?二十多年来,随着理论探讨的不断深入以及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人们不断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有一段时间还有学者提出“心育”[4]),到“两全、一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5]),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以及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 —— —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 [摘要]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对素质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厘清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对素养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说明;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理清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质层次结构;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18X(2014)03-0005-07 柳夕浪 柳夕浪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教育局中学高级教师226600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 ——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 2014年10月21日14:50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3期作者:柳夕浪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19 内容摘要: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对素质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厘清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对素养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说明;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理清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质层次结构;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柳夕浪,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教育局(江苏南通226600)。 内容提要: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对素质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厘清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对素养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说明;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理清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质层次结构素质教育 一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中国式回答。 它是针对“中国问题”提出来的。20世纪,从1957年“反右”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各方面的发展被耽误了,①学校教育成为重灾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人口素质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他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②人们很自然地把人的素质同教育联系起来,开始了关于端正办学思想的大讨论。1994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素质教育呢?二十多年来,人们不断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有一段时间还有学者提出“心育”③),到“两全、一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④),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以及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⑤等。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的逻辑轨迹是:教育实践中存在什么问题,时代发展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它就被增加相应的新质,即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现实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的对立面,其内涵是随着人们对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步被充实完善的。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地进行了素质教育区域性试验与探索,以及学校层面的改革实践,涌现出湖南汨罗、山东烟台、辽宁大连、上海闵行、江苏南通等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⑥,创造出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尝试教学等等实施素质教育的鲜活经验。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构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开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环节的一系列变革。 然而,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看,都存在着一些困惑或问题。仅就理论层面看,主要是:百科全书、心理学辞典中将素质(predisposition)界定为人生来具有的某些生理解剖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此定义的“素质”是不可教的,只能成为教育的必要基础,不能构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在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 1. ()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 (A) 深厚积累 (B) 宏约深美 (C) 厚积薄发 (D) 博纳厚积 [分值:] 2. ()开发特别要强调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将学生的 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参与 社会生活的能力。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教育课程 (D) 学校课程 [分值:] 3. ()是辩证统一的。生理健康固然是生存的基础,

但就现代社会而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A) 心理健康 (B) 身心健康 (C) 生理健康 (D) 心灵健康 [分值:] 4. ()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 (A) 小目标牵引 (B) 大目标牵引 (C) 目标牵引 (D) 以上都不正确 [分值:] 5. 人的潜能具有一定的(),有些潜能在常态下难以 (A) 显性 (B) 共通性 (C) 差异性

(D) 隐蔽性 [分值:] 6. 促使知识内化,使学生形成素质,才是素质教育的 (A) 基础 (B) 目的 (C) 追求 (D) 以上都不正确 [分值:] 7. 素质教育第一要义——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 (A) 经络通畅 (B) 脉络贯通 (C) 全线贯通 (D) 厚积薄发 [分值:] 8. 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

(A) 劣势潜能 (B) 优势潜能 (C) 共性潜能 (D) 个性潜能 [分值:] 9.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 (A) 历史底蕴 (B) 文化底蕴 (C) 文化修养 (D) 社会积淀 [分值:] 10.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的差异。 (A) 社会地位 (B) 出身贵贱 (C) 文化高低 (D) 文化底蕴

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战

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战 摘要: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核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已经出炉!可以说,“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但何为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归根究底,仍要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战如何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 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立德树人靠什么来落小落细落实呢?这是个问题。 曾几何时,知识本位、应试教育填满了学校生活的缝隙,师生争分夺秒,为的是获取更多的知识。然而当知识以几何级态势增长,这种方式还能奏效吗? 人们意识到,知识教学要“够用”,但不能“过度”,因为知识教学过度会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受阻。教育不能填满学生生活的空间,要留有闲暇。因为学校教育绝不是给人生画上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更新知识观念是一种世界趋势。国际上多数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都认为,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国际上长达 20 多年的研究表明,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解决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中国,应试教育可谓是源远流长:自隋代创建科举制度直到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的一千多年的漫长时间里,科举始终是大批文人学子踏上仕途的唯一途径。而自明朱元璋制定八股文以后,科举考试的应试色彩愈发浓烈。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考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使应试教育达到巅峰。但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快显现:重分数,轻发展;重少数,轻多数;重知识,轻能力;重死记硬背,轻灵活运用;重应试学科,轻视其它学科。这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使备种教育因素不协调,造成了学生学得死,负担重,甚至畸形发展。 就在此时,针对应试教育的缺陷,素质教育正式提出——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基本素质)。至此,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之战正式展开。

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 虽然素质教育早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但是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这样基础性的问题,仍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对于素质教育的探索,有两个误区,一是没搞清素质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模式,应该说,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而非育才模式,以育才取代育人,在现实中必然导致以应试教育取代素质教育,以考试分数取代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将素质教育模式化,而实际上,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基层探索应该是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傅国亮如是说。 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奇勇认为,素质教育就是适度的教育,而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则是一种过度教育,具体表现在: 一是功能过度。基础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让一个生物人转化和成长为社会人,过早地与成

功、发达等宏伟愿景、远大理想对应起来, 对于一个普通的未成年人而言,在现阶段是 大而无当、虚幻空洞的。 二是内容过度。现在的孩子,在学校学些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合适?目前普遍来说,学 生的书包过重,所学内容过多、过深。 三是责任过度。全社会关心学校,学校却“办”了全社会。校园内,购物、吃饭、安保、医 疗等所有的一切都归学校管。校长充当了炊 事员、采购员、保安员等角色,把所有事情 都管了,唯独没精力管教学。地方官员大多 把重视教育,简单地或者功利地理解成了办 学校、建房子,很少关心教育本身。政府责 任过度,往往就是政绩的过度、基建的过度、浪费的过度。 教育本来应是家庭的事、团体的事、社会的事,现在却全部成了政府的事情。结果该有 学校的地方都由政府投入,把所有的学校都 搞成公办,民办教育没有了发展空间。这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