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论文 (2)

医患关系论文 (2)
医患关系论文 (2)

影响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姓名:xx 学号:xxxxxxxxxxxx

摘要:新的医学模式确定后,医患沟通成为实现医学人文思想的重要支撑点。在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中,可以了解患者的感受与体验、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重要通道,然而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又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使许多的医生与患者之间不可以很好的沟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具备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构成医生临床能力的要素之一。本文将对影响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出解决的对策,使医患之间的沟通更加的深入、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和谐。

关键词:医患沟通、现代医学、医患沟通能力、影响因素、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医患沟通的内涵

1.医患关系现状: 近年来,医患关系颇为紧张,患方敲诈、辱骂、殴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性质极其恶劣,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许多医院实行开放式管理,建立医患沟通监督机制,保证医疗信息畅通,在这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改善医患关系,维护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已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是全民的责任,因为医患关系是社会问题,需要全民群策群力!

2.医患沟通的内涵:狭义的医患沟通是指医院的医务人员在诊疗的过程中,与患者以及家属就病情诊断、治疗方案、预期效果、健康教育、医疗费用等内容进行的易患言语的交流过程。它是医患沟通的主题形式,它的目的是保证医疗哥程序顺利的进行,医护人员能有效的开展治疗等工作,并能正确引导患者积极的参与治疗,对医院和和谐的医患关系、避免医患冲突、有着重要的意义。广义的医患沟通是指各类医疗卫士机构的医务工作者、卫生管理人员、医学教育工作者等,围绕医疗和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服务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以非诊疗服务的方式与社会各界进行的沟通交流,如制定新的医疗卫生政策、修订医疗技术与服务标准、公开处理个案、健康教育等等。它是在侠义医患沟通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由许多未处理好且社会影响较大的医患沟通关系个案所引发的。但广义的医患沟通产生的社会效益和长久的现实意义是巨大的,它不仅利于医患双方个体的信任与合作及关系融洽,更重要的是他能推动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医患沟通在改善医患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1、医患关系紧张、矛盾尖锐,会削弱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力量,阻碍医学科学的发展,使医患双方的利益都受到损害在消除医患关系紧张状态、化解矛盾方面,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全社会参与,更重要的是医患双方能够换位思考,达到相互理解,两者从根本上享受自己的权利。医方需要加强自身的建设,规范自己医疗行为,增强法律意识,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服务,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呼吁全社会医务人员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们,尊重科学,为广大医务人员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执业环境。在改善医患关系中,加强双方的交流和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实施医患沟通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推进行业作风建设的需要,也是病人的需要,是融洽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极好的方法之一。

2.密切医患关系患者为了身体的健康而寻求医疗帮助,来到一个陌生的医疗机构里面,需要了解许多有关疾病和治疗的信息。医患之间如果没有沟通,缺乏真正互相信赖,与患者或者家属之间发生误解和纠纷就不可难免。医患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能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医务人员必须承担和履行自己的义务,有对患者的诊疗过程解释说明的义务,既“告知”义务,有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同样,患者也应主动去配合医务人员积极完成诊疗过程,尽到自己的义务,以达到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的关系与良好的氛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保证医患双方履行自己的上述义务的基础条件之一,是保证如实地实现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前提。

3.减少医疗纠纷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如果把即将进行的医疗行为的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医疗措施的局限性、疾病转归和可能出现的危险性等等,在实施医疗行为以前与患者或者家属进行沟通,让他们在了解正确的医疗信息后,才作出关系到治疗成效和回避风险的医疗决定。医患沟通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准备,以后出现不令人满意的结果时,能够理解和正确对待。

4 . 加强医患沟通是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患关系的形式绝大多数是以“相互参与型”的形式出现,这种新型的医患关系形式把医者与患者置于平等的地位。成功的双向交流沟通,往往会得到患者对医者的信任和对诊疗的主动配合,可取得最佳的临床效果。

三、影响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因素

1. 不重视沟通医生对于医患沟通的不重视。很多的医务人员对于病人的知情权不重视,在交待病人的病情、治疗方案、医疗相关风险等方面,没有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清楚,医生态度冷硬、居高临下,或者不够耐心、细致,导致沟通不畅。例如,某患者就诊,诊断明确后拟行处置,处置前按照医院规定应该进行输血三项、乙肝两对半等相关检查,但该患者不同意上述检查,因不能除外患者是否患有某些传染性疾病,医生决定为患者使用一次性手术包,患者需要缴纳相关费用150元,但医生没有

详细说明这笔费用发生的原因,只是反复重复“医院就这么规定的,你不做化验就得交150块钱。”,导致患者不理解进而发生投诉。

2.言语障碍医生告知内容较多,医生普通话不标准,带有方言、吐字不清,使用部分医学用语,患者没有真正理解告知的内容,例如:骨科医生在患者术后出院时可能会告知患者“xx周之内不可以承重”(老百姓说的“下地活动”),患者没有真正理解,就可能因过早活动造成病情变化或植入的器材断裂等。

3.沟通不当沟通不当,让患方感到医生在推卸责任,导致信任度下降,心存抵触情绪,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更加难以接受,例如:医生说“反正我把该说的都说了,做不做手术你们自己决定,我们医生可替你承担不了这个风险”。

4.缺乏沟通技巧医患交谈中,医生的言行甚至是细微的表情、动作对患者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医生的提问方式、解释说明的方法、信息量的掌握、体态语的使用等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技巧的使用。都会影响患者的情感的态度和表达。如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为了是沟通可以沿着医疗方向发展,常采用封闭式提问来控制与患者之间的谈话,使患者只能机械似的回答问题,而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形成垄断交流,使患者没有机会提问。

5.少数医生医德低下。有些医生对病人不负责任,敷衍了事,态度不积极,存在“冷、硬、顶、推”等现象;还有些医生收红包,收回扣,导致病人对医生的不信任。使得医患之间不能平心静气的沟通,病人不相信医生的话,沟通自然就存在困难。

6.患者不相信医生患者多方询问,不同医生之间对病情或治疗方案解释内容前后不一致,例如:患者用某药治疗了一段时间,询问其他医生时随口就说“我觉得用这个药没有什么必要,完全可以不用”,造成医患矛盾。

7.患者的情绪和性格当患者情绪平稳时,易于表达自己的意愿,也容易接受他人发出的信息,反之,患者的情绪状态波动会使患者直觉能力下降和发生偏差,甚至阻断医患沟通。不同性格的人,对同一信息会有不同的感知。一般而言,性格外向开朗的患者易于沟通与医生沟通时一般较为主动,容易说出自己的病情,相反,性格内向的患者不愿与医生沟通,医生就获得不到很有价值的病情。

四、如何解影响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的因素

1. 强调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加强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已是全体医护人员的当务之急。作为卫生行政机构及医院管理部门,应通过多种形式,对全体医护人员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收集各种典型案例,从正反两方面强化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2.加强医生沟通能力和技巧的培训医疗机构要对医务人员开展医患沟通培训与演示、演练,使大家使用文明服务用语,不用禁语,熟悉流程和规范,熟悉沟通内容,掌握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及沟通的技巧。让医务人员知道沟通的技巧是成功的关键。首先要充分认识沟通的重要性.它是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的体现,也同样是经济意识的反应。不要把沟通看成负担,这叫磨刀不误砍材工.从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角度,从医疗机构自身发展角度,充分认识到其内涵意义。其次是要讲究诚信,尊重、同情患者,接待病人要耐心,要克服以我为中心、我说了算等思想.这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品牌。再次,要善听,会解释,多给患者或家属讲几句\解释几句,要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温和的语调去讲,切忌使用生硬的语言顶撞、刺激患者及家属。最后,不能忽视眼神、表情、举止等的适当。这些是无声的沟通,运用得当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重视与病人之间的交流随着医疗服务理念的发展,患方不再是被动的医疗行为的接受者,而成为医疗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因此,必须尊重患方的各种权利,通过医患沟通让患方明白具体的检查、诊断、预后、治疗、用药等,详细提供各种不同的诊疗方案的优劣点及所需费用,允许患方做适当的选择。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在病人的病情、治疗方案、医疗相关风险等方面,向病人解释清楚,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疾病及整个治疗过程。让医疗费用透明化,做好收费咨询工作,让病人花钱花的明白。这样病人心里就不会有疙瘩,不会去怀疑这怀疑那。

4. 提高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患者会遇到许多困难,有些困难会使患者产生难为自控的情绪和过激行为。尤其是绝症、严重伤残以及期望值过高的患者,当发现自己无法实现预期要求,又无法摆脱疾病的痛苦时,其心理负担过重,埋下了发生矛盾的隐患。当患者需要把心理压力发泄出来时,首当其冲的是医务人员,此时医患关系的紧张、激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时作为医方,必须冷静,在诊疗的同时,注重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以求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减少误会,扫清心理障碍,形成共识。

5.注意医务人员的形象和仪表医院的环境,医务人员的仪表形象,能给患者产生第一印象,优美的环境给患者增加舒适感。患者对热情、开放、真诚、幽默、可信、忠诚、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充满尊敬和信任。而往往讨厌虚伪、不尊重人、自私、嫉妒、固执、骄傲、冷酷的医务人员。

6.不断完善卫生法律法规在医患双方,都有共同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各方都要遵守卫生法规。应要有统一的、有说服力的,比较公正的、有权威性的、正正能起到约束医患双方和解决矛盾的法规。

综上所述,在现代医疗工作实践中,必须遵循多沟通、多尊重、多理解,只有这样一个舒适温馨、文明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形成,所以,提高医患沟通是解决和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湖北医药学院.医患沟通概论

【2】王景帆.医患沟通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3】王伟.杨华.如何加强医患沟通

最新医患关系论文

西安医学院 医患关系论文 谁应该为日益加剧的医患关系买单? 姓名陈露 专业临床医学(精卫专业)年级1106班 指导教师XXXXXX 公共卫生系 二零一三年五月五日

摘要 医生和病人本来应该是同一战壕的队友,大家共同的目的就是打垮病魔。有句话形容医生的品德叫做“医者父母心”。不知从何时开始,医患间的关系变得“一触即发”,实在是悲哀。其实不仅是病人怀疑医护人员的用心,医护人员也会害怕病人的不信任和无理取闹为自己惹祸上身。说到底,大家都不要因为一两颗老鼠屎而坏了一锅粥。本文将从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不良影响、产生原因等方面入手,提出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为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对策

目录 引言 1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2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不良影响 2.1对医方的影响 2.2对患方的影响 2.3对社会方面的影响 3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3.1 社会政府方面的因素 3.1.1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 3.1.2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 3.1.3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 3.1.4解决医患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3.1.5媒体方面的原因 3.2 医院因素

3.2.1医疗活动商业化 3.2.2 医疗活动中将病人“物化” 3.2.3 医务人员部分缺乏人文素养3.2.4漠视病人的权利 3.2.5医生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4 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 4.1 加强医院各方面管理 4.2 对公众普及医疗卫生知识 4.3 媒体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4.4 推进医疗体制改革 4.5 完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 4.6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医患关系论文

医患关系论文 我们谁应该为日益加剧的医患关系买单? 姓名汪珍敏 专业中医学 班级 1204333 学号53号 摘要 医生和病人本是同一战壕战友,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打垮病魔。有句话形容医生的品德叫做“医者父母心”。不知从何时开始,医患间的关系变得“一触即发”,实在是悲哀。其实不仅是病人怀疑医护人员的用心,医护人员也会害怕病人的不信任和无理取闹为自己惹祸上身。说到底,大家都不要因为一两颗老鼠屎而坏了一锅粥。本文将从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不良影响、产生原因等方面入手,提出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为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医患关系;紧张;影响;原因;对策 目录: 引言 1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2013年12月14日】兰大二院连发两起殴护事件 【2013年11月11日】因孩子输液三针没找到血管三名护士被患儿家长打伤 【2013年11月6日】为劝阻患者插队看病深圳中医院护士被打 【2013年11月10日】浙江两名医务人员被围殴受伤 …… 2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不良影响 2.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2.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入现代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2.3建立有效沟通渠道,主动引导医务人员宣泄、排除不良情绪。 2.4要构建良好舆论环境,缓解医务人员工作外部压力。 3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3.1 医患关系紧张的自然社会原因 3.2 医患关系愈演愈烈的医学原因 3.3 医院重程序服务轻人文关怀 3.4 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医疗技术局限性已经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3.5 医疗管理不完善受市场经济影响,医疗工作是高风险的行业,但并不象国外发达国家,高风险的同时能带来高收入。 3.6 部分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的过激报道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和事故的报道有其正面作用的同时,也有它的局限性,特别是部分媒体对医疗纠纷的刻意炒作,并且明显地倾向病人这个弱势群体,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4 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 4.1加强正面宣传,营造有利于医患关系和谐的良好氛围 4.2优化资源配置,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4.3加大投入,改善医疗硬件设施 4.4深化改革,健全医疗卫生运行机制 4.5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4.6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社会医疗环境 4.7建立机构,有效处理医患纠纷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引言: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与国家的法治建设、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发展不同步,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主要表现为医患关系越来越尖锐,医患冲突越来越激烈,甚至发展到暴力冲突,伤医等恶性暴力事件频繁发生。 1、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近年来,医患关系颇为紧张,患方敲诈、辱骂、殴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性质极其恶劣。 (以下为近年来重大医患之间的“见血”事件) 【2013年12月14日】兰大二院连发两起殴护事件 据知情医护人员介绍,被打护士小张当晚值夜班,一名还住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家属因为在过道里休息,嫌其他患者声音大吵了他,向夜班护士小张索要棉签塞耳,根据规定,医用棉签不得随意给患者和家属使用,遭拒后该男子便开始辱骂小张,随后突然一脚踢向小张腹部。 【2013年11月11日】因孩子输液三针没找到血管三名护士被患儿家长打伤 11日下午,因为孩子输液时三针都没找到血管,心疼孩子的家长与济南市儿童医院的护士发生纠纷,其中三名护士在纠纷中受伤。 第一次给孩子找血管的护士称,三次都没有成功找到血管后,孩子的父亲就开始谩骂。“我当时说我们也不想孩子多扎一针,可是我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很用力地打了我一耳光。”这位护士委屈地说道。 一位当时正在现场工作的护士称,孩子的家长跳过了她们的工作台,一拳打在了护士长的脸上,同时又踹了她几脚,“我的一位同事去拉架时,手指也被孩子家长给掰伤了。”

医患关系论文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卫生经济学 医患关系论文 (影响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年级:12级 专业:临床医学

影响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摘要: 新的医学模式确定后,医患沟通成为实现医学人文思想的重要支撑点。在 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中,可以了解患者的感受与体验、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重要通道,然而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又受到多方面 的影响,使许多的医生与患者之间不可以很好的沟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具备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构成医生临床能力的要素之一。本 文将对影响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出解决的对策,使医患之间的沟通更加的深入、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和谐。 关键词:医患沟通、现代医学、医患沟通能力、影响因素、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医患沟通的内涵 1.医患关系现状: 近年来,医患关系颇为紧张,患方敲诈、辱骂、殴 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 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性质极其恶劣,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医 疗机构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许多医院实行开放式管理,建立医患沟通监督机制,保证医疗信息畅通,在这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 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改 善医患关系,维护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已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是 全民的责任,因为医患关系是社会问题,需要全民群策群力! 2.医患沟通的内涵:狭义的医患沟通是指医院的医务人员在诊疗的过 程中,与患者以及家属就病情诊断、治疗方案、预期效果、健康教育、医 疗费用等内容进行的易患言语的交流过程。它是医患沟通的主题形式,它 的目的是保证医疗哥程序顺利的进行,医护人员能有效的开展治疗等工作,并能正确引导患者积极的参与治疗,对医院和和谐的医患关系、避免医患 冲突、有着重要的意义。广义的医患沟通是指各类医疗卫士机构的医务工 作者、卫生管理人员、医学教育工作者等,围绕医疗和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服务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以非诊疗服务的方式与社会 各界进行的沟通交流,如制定新的医疗卫生政策、修订医疗技术与服务标准、公开处理个案、健康教育等等。它是在侠义医患沟通的基础上衍生出 来的,由许多未处理好且社会影响较大的医患沟通关系个案所引发的。但 广义的医患沟通产生的社会效益和长久的现实意义是巨大的,它不仅利于

医患关系类论文

学校代码:10226 大庆校区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所在系部:人文社会科学系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方向) 年级: 2008级 学号: 0817210121 姓名:张春阳 指导教师:邓玉霞杨秋菊 实习单位:北京友谊医院 起止日期: 2012 年 1 月至 2012 年 4 月 2012年 5月 20日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1. 文献综述 (3)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3)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3) 1.3 研究现状 (3) 2. 前言 (4) 3. 医患关系及其现状 (5) 3.1 医患关系的概念 (5) 3.2 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 (5) 4.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5) 4.1 体制因素 (5) 4.2 患方因素 (6) 4.3 医方因素 (7) 4.4 媒体导向 (8) 5.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8) 5.1 增加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 (8) 5.2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9) 5.3 强化医院管理服务 (9) 5.4 建立医疗保险制度 (10) 5.5 加强医德建设 (10) 5.6 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效应 (10) 5.7 建立健全的监督激励机制 (11) 6.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浅谈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中文摘要 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其原因包括体制因素、患方因素、医方因素、媒体导向等等。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立法、医院推进改革、媒体发挥正面作用、以及全社会的监督等多方主体,齐心协力,和谐医患关系才有可能实现。 关键词:医患关系;和谐;措施;因素

医患关系论文

近年来,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许多医院实行开放式管理,建立医患沟通监督机制,保证医疗信息畅通,在这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医患关系现状及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医患关系成因复杂,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还有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二是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三是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在有些医疗机构,医疗活动中只强调依靠仪器设备,忽视了医生与患者交流。四是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直接原因。我国虽已于几年前就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光是事故鉴定费用就高达几千元,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要想通过正常渠道维护权益,实际上仍是件很难的事情。五是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是医患矛盾尖锐的根本原因,据资料表明:许多国家由于有健全的全民医疗保险体制,全民参加医疗保险,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不会由个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很少有医患间的冲突。 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 一是以人性化服务为中心,寻找服务创新点。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多元化发展医疗服务事业,医疗服务体制正面临着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在更加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患者在就医的时候不仅仅关注医院的医疗水平,而且更加关注医院的人性化服务。医院除了拼技术、拼设备等硬实力外,不能忽视管理模式和服务水平等软实力的竞争。如何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医疗服务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改变以往“病人来医院是看病,医院对病人只管治病”的陈旧观念,树立医疗对象是“人”,其次才是“病”的现代医学模式,将是现代化医院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课题,医院应就如何尊重、理解、关怀病人等方面采取措施,寻求服务创新点,通过人性化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 二是坚持社会效益准则,打造诚信医院。各级医疗机构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严禁各种“开单费”;努力降低患者

论当今新形势下的医患关系【论文】

论当今新形势下的医患关系【论文】

论当今新形势下的医患关系【论文】

题目:论当今新形势下的医患关系 关键字:医患关系看病贵看病难信任医疗制度媒体舆论医闹医疗改革未来信仰 摘要:2012年开年以来的一系列医务人员伤害事件将医患关系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伤害事件的动机,是事件主角对医务人员(尤其医生)深深的仇恨、以及广大民众对医务人员泛化的仇恨。仇恨的原因,可以分析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看病贵与以药养医的制度;(2)看病难与医生人文关怀不够;(3)医疗纠纷中的医患立场与医闹、媒体。各种势力的相互博弈,形成恶性循环,医患之间相互放别,不再信任。医生处在这中央,有他的艰难抉择。医疗的未来决定于制度的改善、医生和整个社会向善的力量。 正文: 2012年3月23日,哈医大一院发生恶性伤害事件,一未成年患者杀死优秀的医学硕士生王浩。这个事件以及同仁医院徐文事件等一起,伤害了很多医务人员的心。 然而,人民网发布相关消息后(发布当时为弄清始末,,消息中称“疑似医疗事故”),调查称网民的评论中超6成民众对哈医大杀医案“高兴”。这则消息一出,受伤的是所有医务人员。 民众对医生哪来这么大的仇恨呢? 究其原因,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看病贵与以药养医 通用公司要倒闭了。加拿大工人的一般时薪是22美金,而汽车工会的工人时薪是62美金。这种造价的车在世界范围内是没有竞争力的。但其中的原因分析之一令人印象深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平均每生产一辆汽车就拿出2000美金支付员工的医疗开支。而我国一直用廉价劳动力保持国际贸易的顺差。即使利润微薄,江浙的小厂也能做下来。这样的优势背后是很多的牺牲:没有加班工资,没有保险金,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必要的工作安全保护,没有许多。如果把一切都规范起来,加班给双倍工资,加上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金,结果将是立竿见影的:很多工厂就关门别做了,做不了。 如果中国能够做到,品均每辆汽车里有2000人民币用作医疗开支,每支牙膏里有2毛钱的医疗投入,每个人工资里有一份强制性医疗保险,中国人看病还会这么贵吗? 就从定价上看,中国看病与美国能相比,是不贵的。美国药品研发需要的时间和FDA批准推广上市的难度使每颗药都很金贵。国人看病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要从病患个人的腰包里出。中国老百姓辛辛苦苦省吃俭用,存一辈子的积蓄,到老或者还没老,很可能就因为一场大病,全丢进了医院,心疼是当然的。 而政府财政支出给医院的部分,只占医院支出中很小的一部分比例。医院虽是公立机构,却要自己创收,去养活医院里的医生、养活这些机器。 由此就不难理解,病患用医生积蓄来看病,最后全进了医生的腰包里,即使

医患关系现状分析论文

关于某三甲医院医患关系的认识分析(题目还需斟酌)[摘要] 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因为医患关系发生恶性伤人的事件,其造成的社会影响非常大,因此医患关系处理不当会对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状况。同时,医患关系对于医疗活动、医患权益保护也非常重要。通过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处理机制,能够有效的减少因为医患问题处理不当而造成惨剧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结果医患之间认识存在差异,医患关系趋于紧张。建议加快体制改革;转变诊疗模式;重视人文关怀,加强健康教育;正确引导舆论。 关键词医患关系;和谐;影响因素 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在诊疗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对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1]。”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在社会整体医疗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的同时,医患关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医矛盾突出”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当前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本文通过对某三甲医院医患关系认识的调查,分析当前医患关系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本文以温江区某人民医院部分医生和部分患者为调查对象,就医患关系的认识、医患双方的责任、医患纠纷处理、理想的医患模式等方面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共发放医患关系调查问卷 250 份,有效回收231份,其中医生71份,患者160份。 1.2数据质量控制设置重复问题,检测调查对象是否认真填写,对未认真的填写的予以排除。 1.3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描述分析法 2.结果 2.1 对目前医患关系的认识

认为目前医患关系一般的有117人(其中医生有28人、占39.44% 患者有89人、占55.63%);认为和谐的仅有39人(其中医生8人、占11.27% , 患者31人、占19.38);认为紧张的有49人(其中医生21人、占29.58%,患者 28人、占17.50);认为非常紧张的有26 人(其中医生14人、占19.72%,患者 12人、占7.50%)。综上,医生和患者对医患关系的认识是不一致的,医生在很 大程度上比患者对医患关系的认识严重一些,医生认为医患关系紧张和非常紧张 的比例远远大于患者,患者大部分认为医患关系一般。结果见表1 表1 该医院部分医生和患者对医患关系的认识 变量患者医生 人数占比% 人数占比% 和谐 31 19.38 8 11.27 一般 89 55.63 28 39.44 紧张 28 17.50 21 29.58 非常紧张 12 7.50 14 19.72 合计 160 100.01 71 100.01 2.2 对医患关系模式的看法 对医患模式的看法中,患者认为最高的模式是生死依托关系(有63人,占 比39.38%),而医生认为最高的模式是平等关系(38人,占比53.52%),而不平 等关系在患者的看法中是存在的,且比例不低(24人,占比15.00%),医生大部 分是认为没有不平等关系的,对于需求关系医生和患者中都存在一定比例的人数 (医生11人、占比15.49%,患者28人、占比17.50%)。结果见表2 表2 该医院部分医生和患者对关系模式的看法 关系模式患者医生 人数占比% 人数占比% 需求关系 28 17.50 11 15.49 平等关系 34 21.25 38 53.52 不平等关系 24 15.00 0 0.00 生死相托关系 63 39.38 13 18.31 其他 11 6.88 9 12.68 合计 160 100.01 71 100 2.3患者选医院的因素比较 在患者认为选择医院的重要因素中,69.38%的人最注重医疗水平和医院类

医患关系法律性质研究 论文

论文题目医患关系法律性质研究 作者姓名XXX 学号XXX 专业、年级08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 申请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指导教师XXX XXX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遵守严肃求实的科学精神,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已注明引用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个人或者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医患关系法律性质研究 摘要:近年来,医患纠纷愈演愈烈,社会各派学者对于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存在多种说法,使得医患纠纷的法律适用不尽相同,医患关系法律性质急需明确总之,医患关系法律性质的明确,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便于化解医患矛盾,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关键词:医患关系;法律性质 引言: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不断增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哈尔滨医科大学病人家属恶意杀害医生事件,又一次反映了医患之间的激烈矛盾,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模糊不清是重要原因之一,医患之问的矛盾欲得到有效的缓解,就需要从法学视角分析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并且在此基上探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举措。 1 医患关系概念

1.1医方概念 对于医方的界定学术中存在不同观点,有观点认为医方仅指医务人员,不包含医疗机构;也有观点认为医方仅指医疗机构,不包含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但是目前通说认为医方应当包括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也明确了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笔者赞同通说。 1.2患方概念 有观点认为患方仅指患者本人,不应包括患者的家属、朋友、关系人及单位;但是目前通说认为患方,也就是医疗卫生服务接受者,不仅指患者,还包括患者的近亲属、监护人、所在单位。笔者认为对患方应作广义的理解,以患者为主,但也包含其家属及关系人等。1.3医患关系概念 医患关系又称医患法律关系,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医患法律关系,仅指医师与患者之间因疾病的诊疗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广义的医患法律关系是指医方和患方在诊疗、预防、保健、美容等医疗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关系。医患法律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医疗工作的不同含义作具体的界定。 1.4医患法律关系的类型 依引起医患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不同,医患关系可分为过失侵权医患法律关系、合同医患法律关系、无因管理医患法律关系和强制医患法律关系。 1.4.1过失侵权医患法律关系; 医方在医疗实践过程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而形成的民事关系。医方主观上有过失,客观上违反了法定的专家义务,并造成患方的明显人身损害,以及医方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应认为医院与患者之间形成过失侵权医患法律关系。 1.4.2合同医患法律关系; 这种关系基于医患双方缔结的合同而发生。通常患者因疾病到医疗机构就诊构成要约,医疗机构接受患者就诊构成承诺,医疗服务合同因此而成立。医疗机构有义务为患方提供医疗服务,患方有义务支付医疗费用,从而构成医患合同法律关系。 1.4.3 无因管理医患法律关系; 医患关系也会基于无因管理而发生。例如,某人因遭遇交通事故而受伤导致不省人事,肇事者逃逸,路人将其送到医院,医院施加治疗,应认为医院与患者之间形成无因管理的医患法律关系。 1.4.4 强制医患法律关系; 国家基于全民健康利益的要求,对医疗、预防与保健、计划生育及正在流行的法定传染病要求患方强制接受诊疗的义务,对于医疗机构则相应地可以强制提供治疗服务的义务,从而形成强制医疗关系。

医患关系论文

医患关系论文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分析目前我国医务人员价值体系状况,从医学伦理学的视觉谈谈医生价 值回归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班级:临床九大班学号:6 姓名:沈林苏摘要:医患关系是一个避无可避又十分棘手的问题,甚至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且医患双方都不愿直面的问题。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切医疗活动的首要因素。近年来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医患矛盾日趋激化,使医患双方的利益都受到损害。 关键词:医患关系沟通医德修养交流 近年来医患互不信任的事件频发,如广东省妇幼医院患者的“录音门”事件,广东某医院“活婴当死婴弃弃”事件,汕头市某医院“保胎药变堕胎药”事件等。证明又一小部分医护人员责任心缺失,导致医疗责任事故接二连三出现,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医患矛盾日趋激化;使医患双方的利益都受到损害。消除医患关系紧张状态,化解矛盾,重塑医患关系显得及时而有必要。 医患关系是社会生活人际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患双方对彼此之间相互认同的一个衡量标准。在医疗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切医疗活动的首要因素。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全社会的参与。患者的医学知识不足以评价医生的医疗技术,因此就医感受主要源于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医务人员医疗服务人性化的缺失将直接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这也是不少医疗技术先进的大医院医疗纠纷不断的原因之一。 医患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医患关系成因复杂,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还有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 二、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三、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在有些医疗机构,医疗活动只强调依*仪器设备,忽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 四、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直接原因。我国虽已于几年前就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光是事故鉴定费用就高达几千元,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要想通过正常渠道维护权益,实际上仍是件很难的事情。 五、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是医患矛盾尖锐最根本的原因。资料显示,许多国家由于有健全的全民医疗保险体制,全民参加医疗保险,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不会由个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很少有医患间的冲突。

有关医患关系的论文3000字

有关医患关系的论文3000字 篇一:医患关系毕业论文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2021届本科毕业论文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 学 指导教生姓名号师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2021年4月20日 完成时间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的“医闹事件”时有发生,使正常的医疗服务市场受到严重干扰。和谐的医患关系基础是信任和理解。由于医者和患者权责不同,双方利益诉求不同,彼此间缺乏沟通和理解。新时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工作应围绕着政府、医者、和患者三个主体展开,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公民平等享受医疗资源,同时制定完善的法制来保障医者和患者群体利益。医者则应提高医德,加强和患者沟通,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社会应通过多种渠道提升患者自身素质,使其寻求合法手段进行利益诉求。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德;信任;

医患关系是指在医疗服务中的医生和患者群体在医疗服务中建立的特殊群体关系。患者把生命或健康托付给医生,医生成为患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信任相对人。医患之间矛盾冲突一直存在,只不过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医患之间矛盾冲突加剧。 [1]新时期医患之间信任降低,导致摩擦增多,使医患关系处在恶劣环境。主要体现在医患冲突形式复杂多样,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剧,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制定解决方案,将不利于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医患关系现状 一个国家中群体之间的关系好坏是与国家的文化,经济,体制密不可分的。医生群体和患者群体作为双向互动的特殊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医患关系远不及古代医生和患者的关系,特别体现在两者之间的亲密度上。古代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人民自给自足,经济交易比较简单,人比较单纯。再加上儒家道德文化占据社会主流地位,以高尚的道德人物或圣人为道德指向标,医者以患者的健康为己任,医者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且传统的医疗模式多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其中“问”的环节是医生诊治的关键。医生详细询问病人感受及病史情况,和患者积极沟通,使其能够对症下药,从而为患者解除痛苦。另外古代医生大多出身杏林世家,见习时间长,成为医生的环节步骤严格。医生也比较 [2]重视祖传下来的手艺和名声,对病人往往是极其认真负责的。在多种良性的外在环境 条件作用下,医生和患者之间相互信任,医患关系十分和谐。 近现代,在国家政策指引下,人民发家致富,热切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发展,导致社会体制与现阶段的人们需求不相符,社会出现了多种矛盾,

医患关系论文

医患之间的不信任使得医患同盟变得越来越脆弱、甚至不堪一击。在目前的舆论氛围下,不管医生有无过错,只要造成了患者的损伤或痛苦,医院就要赔偿患者,在这样的逻辑下就衍生了“要致富做手术,做完手术告大夫”。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手术前医生想到的第一件事是该手术会不会引发纠纷;手术后一旦有不顺利,医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好”记录,因为稍晚,患者家属一投诉,病历就要封存,医生有口也难辨了。而且医疗事故的鉴定可能在病历封存后几个月后进行,目前的鉴定要求医生举证自己没有过错,而此时只能期待这名医生具有惊人的记忆力,而且时刻为医疗事故鉴定做着准备。像这样医患之间互相随时提防着,医生能有战斗力吗?患者能受益吗?这只会使医学退步,使医患联盟走向崩溃。对于自己从事的职业,中国医师以前体会较多的是行业风险,比如工作环境的感染风险、技术风险等,现在又多了法律风险和舆论风险。正确的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良性驱动力,但是目前的舆论宣传却有些矫枉过正。我国的很多事业部门,过去一直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舆论宣传也只歌颂闪光的一面。而现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使这些部门放下架子,由权威转向平等和自律,面舆论导向也以同情弱者,针砭时弊为主;同时由于报业间的竞争也使得一些报道以具有轰动效应、吸引观众的眼球为中心,而其中的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长期发展下去后会把舆论的正面作用负面化。 对于目前的医患关系,公众普遍认为已到了比较紧张的程度,如不改善可能出现“医者不敢行医,患者不敢就医”的情形。笔者认为,在医患关系问题上,人们存在着认知误区,其中以医患关系紧张状况及其性质的认知误区最为关键。患者一方多认为医生看病常多开药、开贵药、收红包,而不管患者的治疗效果。而医务人员一方则认为,患者就诊把钱看的比命还重,总想着少花钱看好病,甚至想看完病后再从医院捞一笔;基于这样的认识,医患关系的紧张是必然的。有一份在全国5省市30所医院的随机调查显示,患者对医院整体服务质量表示满意的约51%,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的约90%,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表示满意的不足76%。 由此可见,有一半左右的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有不满意的情绪。这些数据表明医患之间存有问题,但医患关系紧张不应成为医务人员不良行医、社会公众与患者不良就医行为的理由。上述调查还得出,患者对医务人员表示信任的为43%,而医务人员认为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的只有26%。抛开一些技术上的客观因素,本调查结果证实:医患关系并未到非常紧张的状况,相反是社会公众及医务人员在认识上有所夸大,特别是医务人员对医患相互信任的比例较低显示出这一点。医务人员包括医学生对医患关系表示出了比患者群体更多的恐慌和担心。这种心态会影响到他们对待患者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有可能引发新的医疗纠纷,加剧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 医患双方如果采取以怨报怨的行为方式,这种伦理行方式只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的关系模式。目前,医患之间采取防御或保守的态度,就是这种关系模式的一种表现,直接影响双方处理医患关系的态度和方式,受损害的不仅仅是患者。医务人员也不能免受其害。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 医患沟通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共建、理解和信任 (一)、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医患关系论文

谈到医患关系,我们大家都不会陌生,因为它就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的这么多的医患纠纷呢?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医生,患者和社会医疗体系。 在社会进步、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观念变更的形势下,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医疗设备屡次更新,医院想方设法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但是在现实中,医患关系还是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一是两者之间经常性的利益冲突和缺乏信任。医务人员一方面为了经济利益,一方面为防止医疗纠纷或为降低医疗风险,在医务活动中过度检查、开“大处方”,使医疗费用过高,导致很多患者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二是医疗服务质量下滑。大量调查表明,恶劣的医疗服务态度是导致医患冲突的主要原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疗卫生部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冲突日渐明显,很多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三是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等行业不正之风一定程度的存在,败坏了医务人员的形象等等,使得医患之间的诚心面临危机,社会对医务人员的总体评价负面形象增加。四是医疗纠纷在各医院时有发生,而且还出现个别患者或患者家属伤害医务人员的极端事件,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甚至危及医务人员人身安全,使得不少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宁愿放弃风险性高的各种手术或医疗行为。五是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太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人对享有的医疗保健水平同其他生活水平一样不断有更高的要求,但与医疗卫生行业现有条件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不理解现有的医疗水平的提高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六是社会舆论的消极影响。社会舆论对医院的片面指责,媒体的炒作和错误的引导,导致患方对医方的不满和不信任。 对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处理我认为是最关键性的问题,是导致医患纠纷的关键所在:医患双方沟通不畅。医患双方掌握知识、信息的不对称,是医患双方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患者对医疗信息的了解远远不同于医务工作人员,他们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缺乏了解,过高的期望自己永远能够拥有健康,认为自己“花

医患关系的论文

医患关系的论文 医患关系是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和患者间的双向人际关系,是尊重彼此权利、义务前提下的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医患关系的模式在不同社会、不同经济条件下以及各个历史阶段,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建立适应不同阶段的新型医患关系,是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和义务、增强国有医院竞争力的首要课题,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体现。因此,作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有医疗单位,要想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保持优势,必须不断探索和建立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医患关系,创建社会主义医德新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原则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树立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以病人为中心,把为病人服务看成自己应尽的职责,要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不分男女老幼和种族地位,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和生命价值出发,治病救人第一,经济利益第二,这是不同于其他社会体制的特征之一。 近年来医疗纠纷(包含医疗事故和病人不满)虽大幅度上升,但医疗事故并未同步增加,这说明目前的医疗纠纷并不只是医疗技术的问题,而往往是人文性医疗服务的问题。调研显示,在频发的医疗纠纷中,纯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患者的医学知识不足以评价医生的医疗技术,因此就医感受主要源于对人文性医疗服务的评价,医务人员人文性医疗服务的缺失将直接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这也是不少医疗技术先进的大医院医疗纠纷不断的原因之一。 医疗纠纷小则扰乱医疗工作秩序,大则影响医院的声誉,严重的甚至导致医院关闭。如天津某三甲大医院卷入了医疗纠纷,法院判院方败诉,作出赔偿较大金额的判决,引来媒体报道与炒作,导致病人日渐减少,医生因此流失,如此恶性循环,一段时间内医院员工人数降到300人左右,最终导致医院被另一家三甲医院吞并,原址土地出售,不再挂该院招牌,人员并入新医院。“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目前门庭若市,医疗技术高明的大型医院应以此为戒,加强危机预防管理。 医患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社会主义医患关系的特征 医患关系包涵两部分内容:即技术关系和非技术关系。 技术关系是医患之间的行为关系,包括为病人治疗、与病人讨论治疗方案、在诊疗实施前征求意见等与医疗手段有直接关系的行为。 医患之间的非技术关系,是指医疗技术过程中医务人员和患者由于社会的、心理的、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所形成的道德关系、利益关系、价值关系、法律关系和文化关系等等。是医患关系中最重要的方面,是探索和建立新型医患关系的关键。传统医患关系的模式分为三种类型: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社会主义医患关系除一般医患关系基本制征外,有着自己的本质特征,即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原则,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以及社会主义法制为保障。 作为医务工作者,在自己人际关系圈中,医患关系占有很大比例,在医院的临床实践活动中,医护人员与求医患者的关系问题更是当前卫生工作的热点问题。换句话说,怎样看待、处理当前卫生界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医德建设,医院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 在社会主义国家,医患关系本质上是兄弟式的、没有阶级差别的同志式关系,在政治上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个体人群中的职业道德|、政治素质不同,在具体的工作中,医患关系也遇到了不少新矛盾和新问题。为了清楚的表达这个观点以寻求解决的方法,首先从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谈起。 医生作为一种职业,其服务对象是病人,其拥有专业知识与技能,有诊治权和干涉权。对求医患者有权利施行论断和治疗,并且可以在特殊情况下限制患者自主权利,为了是达到对患者负责的目的。权利与义务不可分割。医生的义务也就是全心全意医好患者病症。患者也享有平等的医疗权、疾病的认知权、知情同意权,要求隐私权。同时履行义务:遵守医院纪律制度,支持医院发展,配合医生治疗。那么为什么当前医患关系会出现紧张情况呢?这里面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和人为因素。 一、主观方面 (一)我们国家倡导平等的人道主义,白求恩精神,确实在卫生战线有相当多的这样的模范。他们奉公廉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建立和深入发展,人们的商品意识增强了,物质水平提高了。少数医务人员以行医作为谋私利的手段,坑害病人,导致病人意见很大,有的花了很多钱,医不好病,在心理上很不平衡,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此其一。其二,由于客观上正常收入不能满足医生物

医患关系论文

医患关系论文 篇一:医患关系类论文 学校代码:10226 大庆校区毕业论文 论文 题目: 所在系部: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习单位: 起止日期: 人文社会科学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方向)2021级0817221 张春阳邓玉霞杨秋菊北京友谊医院 2021 年1 月至 2021 年 4 月 2021年 5月 20日 目录 中文摘 要 (1)

英文摘 要 (2) 1. 文献综 述 (3)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 义 (3) 1.2 研究方法和内 容 (3) 1.3 研究现状 (3) 2. 前 言 (4) 3. 医患关系及其现 状 (5) 3.1 医患关系的概 念 (5) 3.2 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现 状 (5) 4.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 因 (5)

4.1 体制因素 (5) 4.2 患方因 素 (6) 4.3 医方因素 (7) 4.4 媒体导向 (8) 5.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 系 (8) 5.1 增加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 入 (8) 5.2 健全相关法律法 规 (9) 5.3 强化医院管理服 务 (9) 5.4 建立医疗保险制 度 (10) 5.5 加强医德建 设 (10) 5.6 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效 应 (10)

5.7 建立健全的监督激励机 制 (11) 6. 结 论 ...................................................... 12 致 谢 ...................................................... . (13) 参考文 献 ...................................................... 14 浅谈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中文摘要 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其原因包括体制因素、患方因素、医方因素、媒体导向等等。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立法、医院推进改革、媒体发挥正面作用、以及全社会的监督等多方主体,齐心协力,和谐医患关系才有可能实现。 关键词:医患关系;和谐;措施;因素 Abstract Tens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has bee a social problem can not be ignored. The reasons include

医患关系论文

医患沟通不畅导致的血案 ——我看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遇刺事件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有机会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然而由于医患沟通方面的种种障碍,医患纠纷依然每天都在发生。2010年6月23日凌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金志春遭愤怒的患者家属李昌彦用匕首刺伤胸部,虽经全力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这一本可避免的事件还是让人感到扼腕惋惜。 行凶者名叫李昌彦,他三岁半的女儿李思格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并发败血症入院后,于2010年6月10日下午抢救无效,死于重症肺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孩子因为病重死在医院,家属十分悲恸,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没有详细了解孩子的病程经过的情况下,家属就要求医院“对孩子的死负责任”并要求80万元的赔偿,不仅使得死去的孩子无法安息,还严重地扰乱了医院的运营秩序。同时,由于院方未能与死者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加之院方保安对家属的心情未能充分理解和尊重,甚至动粗,使得一起本不该属于医疗纠纷的事件,逐步升级成一起暴力流血事件。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医患沟通不畅所导致的。 首先,从患者方面来讲,患者家属在对这一事件的处理上有很多欠妥的方面。患者的死亡,无论是由于患者病重,医院经过努力抢救仍然无法挽回患者的生命,还是因为医院的处置错误而导致的非正常死亡,都应该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来进行鉴定。如果医院的确没有处置上的错误,相信院方也会进行一定的人道赔偿;若患者的确是因为

医疗处置错误而死亡,那么患者家属应该将此事诉诸法律。但是在这次事件中,患者家属完全没有进行有权威性的鉴定,而是直接将患者的死归咎于医院,认为“孩子死在了医院就应该医院负责”。这一想法的产生完全是因为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不够了解,从而导致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是十分片面且不合理的。而后,为了能够让医院“负责”,患者家属做出了一系列相对极端的事情,包括阻止院方将死者遗体转入太平间,并在医院设置灵堂、摆花圈、封堵医院大门等,并最终向医院提出了80万元的赔偿要求。患者家属的种种举动,完全是在没有和院方进行任何交流的情况下做出的。他们甚至并不关心自己女儿的死因,而是认定“医院负责”而开始强行向医院要求赔偿。如果患者家属有意愿与院方进行良好的沟通,详尽地了解患者的病程和死因,也许患者家属就不会做出如此不理智的行为。 其次,在这件事情上,医院也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假设医院对患者的死完全没有处置错误方面的责任,那么院方也应该向患者家属尽量交代清楚患者的病情和死因。因为这样做,至少可以消除患者家属对院方医疗处置方面的疑虑。而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由于患者家属一再扰乱医院的秩序,并且提出了毫无根据的80万元赔偿金额,医院显然可能先入为主地认为患者家属在恶意骗得高额赔偿。基于此,院方并没有对患者家属表现出应有的耐心,医院的保安也因为对患者缺乏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对患者家属做出了十分不友好的举动。如果医院能够付出更多的耐心来解决这个事情,并且能够不带有任何看法地与患者家属交流,也许这一事件最终还可能得以合理的处置,而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