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相关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遗传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遗传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中,尤其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肿瘤是由于细胞基因发生突变或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细胞生长不受控制形成的一种疾病,而遗传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从而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一、遗传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1.遗传物质的研究在肿瘤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对遗传物质的分析来了解肿瘤发生的机理。
例如,肿瘤细胞的染色体结构与正常细胞相比存在很大变化,可以通过核型分析来观察染色体的缺失、重复以及易位等现象,进而探究染色体变异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另外,肿瘤也经常会伴随着基因突变的发生。
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的基因变异,可以深入了解肿瘤发生的机理。
例如,BRCA1/2 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通过对这些基因进行重点研究,可以为相关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2.肿瘤细胞的遗传特征研究肿瘤细胞的种类非常多,它们不仅在病理上存在差异,而且在遗传特征上也有所不同。
通过对肿瘤细胞的遗传特征进行研究,可以分析不同类型肿瘤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深入了解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机制,进而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3.肿瘤疫苗的研发肿瘤疫苗是一种预防肿瘤的有效手段,它可以通过诱导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效果。
通过遗传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探究肿瘤细胞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而寻找有效的肿瘤疫苗设计和制备策略。
二、遗传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展望目前,肿瘤治疗领域正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包括肿瘤反应性、耐药性和复发等问题。
未来遗传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将会有更好的发展,为肿瘤治疗提供更多、更好的方案。
1.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利用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对肿瘤细胞进行修饰,从而改变其生长和分化的特性。
未来这种技术将会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MicroRNA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第32卷第12期2011年12月[10]Della RG ,Pompei L ,Coccia C ,et al.Atracurium ,cisatracuium ,vecuronium and rocuronium in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Min -erva Anestesiol ,2003,69(7-8):605-615.[11]Sztark F ,Cantini O ,Bourdall é-Badie C ,et al.Recovery of neu -romuscular block after continuous infusion of cisatracurium in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Ann Fr Anesth Reanim ,2001,20(5):446-451.[12]Soukup J ,Czeslick E ,Bunk S ,et al.Pharmacodynamics and in -tubating conditions of Cisatracurium in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 -ure under isoflurane/nitrous oxide anaesthesia.Anaesthesist ,1998,47(8):669-676.[13]Ashraf A,Dahaba,Fedor VK,et al.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with remifentatanil,propofol and cisatracurium in end-stage re -nal failure.Can J Anesthesia,1999,7(46):696-700.[14]欧阳葆怡,杭燕南,吴新民,等.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12(29):1061-1065.[15]Kirov K,Motamed C,Decailliot F,et parison of the neuro -muscular blocking effect of cisatracurium and atracurium on the larynx and the adductor pollicis.Acta Anaesthesiol Sand,2004,48(5):577-581.[16]Jirasiritham S,Tantivitayatan K,Jirasiritham S.A comparison ofthe efficacy of cisatracurium and atracurium in kidney trans -plantation operation.J Med Assoc Thai,2004,87(1):73-79.[17]Schmidt J,Albrecht S,Petterich N,et al.Priming technique withcisatracurium onset time at the laryngeal muscles.Anaesthesist,2007,56(10):992-1000.[18]Yigal L,Massimiliano D,Tomasso S,et al.The effects of low-doseephedrine on intubating conditions following low-dose priming with cisatracurium.J Clin Anesthesia,2010,22(6):425-431.[19]Hunter JM,de Wolf A.The pharmacodynamics and pharmacoki -netic of cisatracurium in patients with renal or hepatice falture.Curr Opin Anesthesiol,1996,9(1):36-42.[20]Lin SP,Chang KY,Chen YJ,et al.Priming with rocuronium to ac -celerate the onset time of cisatracurium during intubation.J Chin Med Assoc ,2009,72(1):15-19.[21]刘威,闻大翔.四种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组胺释放作用的研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3,23(5):445-448.(2011-03-25收稿2011-10-30修回)MicroRNA 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李佳王本忠[关键词]miRNA ;乳腺癌;转移doi :10.3969/j.issn.1000-0399.2011.12.062作者单位: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MicroRNA (miRNA )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为20-25个核苷酸的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这些曾被认为不执行生物学功能的“废弃RNA 分子”参与的基因调控是遗传程序中最基本的一步,调控着细胞分化、生长、代谢等功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乳腺癌的基因治疗研究

Ke y wor ds: e s a c r; n h r p Br a tc n e Ge e t e a y
摘要: 乳腺癌 的发生 、 发展是一个复杂 的过程 , 涉及多种基 因的改 变。随着越来 越多的乳腺癌相关基 因被确 认 , 因治疗 基 成为乳腺癌治疗 的一个新途径 和研究 热点。乳腺癌基因治疗 的方 法主要有 癌基 因治疗 、 抑癌基 因治疗 、 免疫 基因治疗 、
《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与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与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与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我们分析了occludin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其与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occludin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成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基因和蛋白质的异常表达。
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是细胞间紧密连接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在维持细胞间紧密连接和细胞极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occludin 不仅在正常组织中发挥关键作用,而且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探究occludin与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2.1 occludin的基本性质与功能occludin是一种跨膜蛋白质,主要位于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处,参与维持细胞极性和渗透屏障。
它通过与细胞骨架蛋白和其他紧密连接蛋白的相互作用,调节细胞间的通透性和物质交换。
2.2 occludin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表明,occludin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在多种肿瘤中,包括乳腺癌,occludin的表达异常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有关。
三、实验研究3.1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乳腺癌组织标本和对应的正常乳腺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等方法检测occludin的表达水平,并结合细胞培养和细胞迁移实验,探究occludin与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3.2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occludin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乳腺组织。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occludin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呈负相关。
临床研究乳腺癌分子标志物的诊断意义

临床研究乳腺癌分子标志物的诊断意义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目前,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依赖于乳房X线摄影、乳腺超声以及组织活检等检查手段。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依赖于专业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乳腺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乳腺癌分子标志物是指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表达异常的分子,在临床研究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和参考意义。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基因和蛋白质表达谱的比较分析,科研人员发现了许多与乳腺癌密切相关的分子标志物。
这些分子标志物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乳腺癌的分子机制,还可以作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首先,乳腺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为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向。
传统的乳腺癌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然而这些方法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较低。
通过研究乳腺癌相关基因的表达,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BRCA1的基因,该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发生的风险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检测BRCA1基因的突变情况,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乳腺癌,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其次,乳腺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可以为乳腺癌的分类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
乳腺癌具有很高的异质性,不同亚型的乳腺癌在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通过研究乳腺癌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科研人员发现了不同亚型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以及与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
例如,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检测HER2基因的表达以及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个体化的治疗和预后评估。
此外,乳腺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还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乳腺癌分子标志物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干预这些分子标志物的活性,可以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近年来,一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已经上市并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例如HER2受体抑制剂Herceptin,通过抑制HER2受体的活性,可以有效地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腺 癌 由 4—5 亚 群 组 成 :u ia亚 型 ( R P 个 L mnl E / R+) H R , E 2+
收稿 日期 :0 2— 3— 0 21 0 2 作者单位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 , 广州 5 0 3 16 2 作者简介 : 何伟丽 , , 女 硕士研究生 。E m i:ae8 9 @yh oa - alkrn 2 1 ao .n 王宁霞 , , 女 主任 医师 , 士 生导 师 , 讯作 者 。E ma 硕 通 . i l
提 出, 通过综合 的分子分析技术使肿瘤 的分类基础 由形态学 转 向以分子特 征为基础 的新 的肿 瘤分类 系统 。乳 腺肿 瘤 的
分子 分型在 早 期 的文献 称 之 为 ( oeua hrc r t s m lcl caat ii — r esc b sdeas et n ietf a o ) 即“ 于分 子特 征 的乳腺 ae ls f ao/dni ct n , 基 i i i - i i 癌分 型 ” 00年 P r 。20 eo u等 根 据 不 同 的分 子 特 征 ( R、 E P HR R、 E 2状态等 ) 首次提出乳腺癌分子分型 的概念 , 认为乳
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研究 -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年份2018推荐奖种医学科学技术奖项目名称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研究推荐单位推荐单位:甘肃省医学会推荐意见:该项目采用PCR-RFLP技术和TaqManOpenArray基因芯片技术对32个DNA损伤修复基因SNPs位点与与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的易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PARP1、XRCC2、XRCC3和APEX1等基因的不同SNPs位点与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的易感性具有显著相关性。
其中,有10个SNPs位点被首次发现与乳腺癌易感性相关;该发现是对这些SNPs位点功能新的填补,目前在国内外仅见本项目组的相关研究报道。
该项目初步构建了与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相关的乳腺癌易感性遗传图谱。
该图谱的构建有利于分析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多基因相互作用与乳腺癌易感性、发病、进展之间的关系,为乳腺癌发病机理、早期预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了甘肃省内规模最大、体系完善的肿瘤基因多态性研究平台、甘肃省肿瘤分子病理诊断临床医学中心平台、肿瘤科研技术服务平台和肿瘤生物样本库资源平台。
该项目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同意申报中华医学科技奖。
项目简介“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研究”项目属临床研究领域中的肿瘤学研究与基础研究领域中的遗传学研究密切结合的临床基础研究。
项目的主要科技内容为:从HapMap计划发布的数据库中获得DNA损伤修复基因组遗传变异资料,用HaploView软件确定各多态位点的分布频率,利用Tagger功能对TagSNP进行筛选,选择了7个DNA损伤修复基因的3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
采用TaqMan OpenArray基因芯片技术,对候选基因的SNPs位点与女性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的易感性进行了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
项目研究结果发现多个候选基因的SNPs位点与乳腺癌易感性间存在密切关联,初步构建了与DNA损伤修复基因SNPs相关的乳腺癌易感性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图谱。
乳腺导管原位癌研究新进展

乳腺保守治疗(breastconservingtherapy,BCT)已经被作 为多数 DCIS的治疗方式并具有一定的整形效果,其包含局 部切除、放射治疗(radiationtherapy,RT)和内分泌治疗(hor monaltherapy,HT)[31]。DCIS治疗类型的选择是基于肿瘤大 小、级别、切缘状态、激素受体状态、患者年龄、合并症以及患 者的意愿。DCIS在局部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为 10% ~ 40%,其中 40% ~50%为浸润性癌。因此,治疗 DCIS的主 要目的是防 止 复 发,特 别 是 浸 润 性 癌 的 复 发。 为 了 降 低 风 险,局部放射治疗和系统地使用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 (当激素受体阳 性 时 )已 经 被 加 入 到 治 疗 中,尽 管 还 存 在 争 议。 3.1 放射治疗(RT) 3个具有长期随访的大宗随机试验 显示放射治疗有益于 DCIS患者,使复发率减少近一半,特别 是 DCIS靠近切缘或较大时[32~34]。然而,因为 RT本身存在 副作用,而且还没有证实其延长 DCIS患者的生存期,有人认 为对每位 DCIS患者使用常规 RT可能是过度治疗[35]。最近 Wong等[36]的研究数据显示即使是直径小于 25cm、距离切 缘超过 10mm的 1级或 2级 DCIS,仍然存在局部复发风险(5 年复发率为 12%),支持使用 RT。Adlard和 Bundredt[37]得 出同样的结论,认为没有哪种 DCIS亚组可以肯定地避免使 用 RT。 3.2 他莫昔芬 /芳香化酶抑制剂 研究显示他莫昔芬减少 了 DCIS患者继发的浸润性癌[38]和 DCIS[39],同时也显示他 莫昔芬在减少 50岁以下患者的局部复发时更有效。他莫昔 芬似乎明显地降低了接受局部切除术和 RT而 ER阳性的患 者的局部复发 风 险 [40]。目 前,他 莫 昔 芬 常 规 地 用 于 激 素 受 体阳性的 DCIS患者,特别是受益大于风险的年轻患者[41]。 阻断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的芳香化酶抑制剂临床上已用于 ER、PR阳性的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其效果肯定[42]。 3.3 乳腺全切术(mastectomy) 如果 DCIS患者肿瘤体积 大、多灶性、多 中 心 性、位 于 中 央,或 者 患 者 不 适 宜 行 术 后 RT,则乳腺全切术仍可使用。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约 30% 的 DCIS患者进行了乳腺全切术[43]。回顾性研究显示 DCIS 患者行乳腺全切术后的无瘤生存期优于 BCT(复发率分别为 1% ~2%、10% ~20%)。然而,没有证据显示前者在总生存 期或乳腺癌特异性生存期上优于 BCT[44~46]。因此,很多人 认为对 DCIS采用乳腺全切术可能属于过度治疗。毫无疑 问,具有长期随访的随机试验需要进行以比较乳腺全切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