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优质ppt(精品)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ppt教学课件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ppt教学课件
②用激光笔照射充满烟气的水槽,观察水槽中发生的变化并解释自己看到的现象。
实验注意点:
这是一个过程实验,线香的烟气慢慢充满水槽,浓度越来越高,在这一过程中,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光在照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这次实验使用的是激光笔,在实验中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防止眼睛受伤。
实验现象:
随着水槽中烟气浓度的增加,我们会发现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的阻碍越来越大,透过烟气的光越来越弱。
通过这个对比实验,大家想一想,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光的传播是会遇到阻碍的。光在遇到透明的介质时,是不会遇到阻碍的,而遇到半透明以及不透明的物体,光的传播就会被部分遮挡或者完全遮挡。
实验二:光照射烟雾的探索
探 索
实验材料: 水槽、激光笔、线香、火柴等等。
实验方法:
①在水槽中放入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
新教科版科学 五年级上册
1.3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第一单元 光
导 入
光装点了我们美丽的世界,光能够以直线的方式一直传播下去吗?它的传播是否会遇到阻碍呢?
实验一:光照射玻璃、纸和书的探索
探 索
实验材料: 手电筒、杯子、玻璃、纸张、书本等等。
实验方法:
①用干净的透明玻璃片遮住手电筒并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观察手电筒的光能否照到杯子上。
③把纸张换成一本书,观察手电筒的光能否透过这本书照到前方的杯子上。
②把玻璃片换成一张薄薄的纸,再观察手电筒的光能否照到前方的杯子上。
实验注意点:
本次实验要在黑暗的环境中完成,要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实验效果才会更好。
本次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在这三个小实验中唯一的变化是遮挡在手电筒前面的玻璃、纸张、书本不同,其他的条件不会发生变化。

【推荐】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8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 (共16张PPT)

【推荐】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8维护生态平衡 |教科版        (共16张PPT)
请同学们想一想老鹰.兔子.小草之间是否有食 物关系,画出他们的的食物链
3
想一想.议一议:
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鹰少了,会 发生什么现象?如果兔子少了,会 发生什么现象?如果小草少了又会 发生什么现象?
4
思考:
1、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任何一种 现象发生了,草原会成什么样子?
5
. 2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 小草.兔
15
社会调查:
1在你的周围有捕食动物的现象吗? 你认为这种现象对吗?为什么? 2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保护动 物?
16
5、应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得家园。
13
比一比,看谁说的好:
1什么是生态系统?
2列举出人类破坏生态系统 的行为?
3为了保护生态系统我们人 类应该这样做?
14
结束语:
中国的环境问题严重,再小的污染乘以 13亿,就变成了很大的污染;再小的问题 乘以13亿,就成了很大的问题。而我要说 的是,再小的力量与智慧,只要乘以13亿, 就可以变成无穷的力量与智慧,不怕力量小, 只怕不出力。希望我们都可以积极地投身于 环保事业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那么美丽 与富饶定会再度来到13亿人的身边。
子 的减少,在图中表示出来

兔少
捕杀
放牧
开垦

草少 ?
捕杀
6
过度放牧。由于牲畜过多,草原产草量 供应不足,使很多优质草种长不到结种或种 子成熟就吃掉了。
7
不合理的樵采。从历史上来讲,樵采是造成我国灌
溉绿洲和旱地农业区流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伊克
昭盟为例,据估计五口之家年需烧柴700多千克,若采
1人类的哪些干扰活动引起这块草原生态系统 失衡?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随意捕杀、

最新版本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6 做一个生态瓶|教科版 (共27张PPT)

最新版本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6 做一个生态瓶|教科版 (共27张PPT)

1、生物环境
• 水生植物:水藻、水草等 • 鱼类:小鱼、大鱼或植食性的鱼、杂食及
肉食性的鱼等。 • 虾、软体类:田螺、海蚌等 • 水鸟类:鸭 • 水生昆虫 • 青蛙
• 空气 •水 • 泥土 • 岩石
2、非生物环境
肉食性鱼类
杂食性鱼类 浮游生物
草食性鱼类 田螺
提动 供物 了的 充粪 足便 的也 养给 料植 。物
水草﹑藻类
生态系统
•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 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 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它们看成 一个生态系统。
•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 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 统。
设计一个生态瓶
• 我们来模拟一个池塘的群落。 • 非生物方面要有什么? • 生物方面准备放什么? • 先放什么?后放什么?各放
• 第二步:往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 草
• 第三步:再放入小动物 • 第四步:最后把写了本组组员名字
的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制作生态瓶
生态瓶观察记录表
观察时间 生态瓶里的动植物与水的变化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
多少呢?
•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呢? •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那么你认为它的
顺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 6.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我们 还要为它们考虑什么呢?
制作顺序:
做一个生态瓶
做一个生态瓶
做一个生态瓶
注意要轻 放!!!
我们设计的生态瓶中: 生物有: 浮萍、金鱼藻、小鱼、 虾、田螺、泥鳅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6 做一个生态瓶|教科版 (共10张PPT)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6 做一个生态瓶|教科版 (共10张PPT)
把根插入沙子中,如果不牢固,可用 小石子帮忙固定 。
生态瓶观察记录表
观察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
生态瓶里的变化
生态瓶制作方案 设计人:第 小组 名称 植物名称,数量
数量Βιβλιοθήκη 动物名称,数量非生物 我们制作水生生态系统模型图
我们想到需要特别提醒其它小组的 建议
金 鱼 藻
田 螺
铜 钱金 草鱼

慈 菇
泥 鳅
1、我们要先放沙子,还是先放水?
先放沙子,水可以沿着杯壁慢慢的放下去。
2、是先放植物,还是先放动物呢?
植物先放,增加水中的氧气 3、植物怎么固定?
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 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 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 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金 鱼 藻
田 螺
铜 钱金 草鱼

慈 菇
泥 鳅
• 按照老师提供的材料完成生态瓶制作 方案
• 提示:考虑不能喂食、不能换水、存 活时间尽可能长。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5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科版 (共13页)PPT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5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科版 (共13页)PPT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2.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掌握一 些基本 的交通 规则。

12.新诗坚持反传统立场,这在很大 程度上 ,决定 了新诗 是一种 缺乏经 典意识 ,甚至 抵制经 典化的 特殊文 体。

6.能够有依据地进行推理与联想,大 胆表达 对日食 现象的 更多看 法。进 而产生 继续研 究关于 日食和 月食更 多现象 的兴趣 。

7、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 处于月 影中时 ,因月 球挡住 了太阳 照射到 地球上 的光形 成了日 食。而 月食则 是月球 运行到 地球的 影子中 ,地球 挡住了 太阳射 向月球 的光。
食物链: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 物关系叫食物链
生产者: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 的生物叫生产者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 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小知识
• 通常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 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每条食物 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 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 绿色植物是主要的生产者,但是 光合细菌和化能细菌也是自养生物, 因而也是食物链的起点之一。
生物不可能单一地取食某一种其他生物, 所以一般一种生物可处在多条食物链中,众多 生物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网状的,所以我们形象 地称之为食物网。
如果地球上某一种生物不存在了,对地球 的生物圈不会有任何影响的说法是不对的。
如在上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正常情况下, 狐狸以兔子和鼠为食。兔子和鼠同时也是猫头 鹰的猎物。当然猫头鹰还以其他动物为食,如 鸟、蛇。这样兔子和鼠就处在多条食物链中。 但是,如果人类将鼠捕杀,将导致猫头鹰,特 别是狐狸只能以兔子为食。由于没有鼠,狐狸 和猫头鹰所处的食物链数也减少,从而导致狐 狸和猫头鹰过度依赖兔子为食。一段时间后, 兔子的数量下降,最后导致狐狸没有猎物,从 而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消失。

五年级上册科学-光和影-教科版(共25张)-PPT课堂课件

五年级上册科学-光和影-教科版(共25张)-PPT课堂课件
影子的形状与( 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形状 )有关。
五 年 级 上 册 科学- 2.1光和 影-教 科版(共 25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五 年 级 上 册 科学- 2.1光和 影-教 科版(共 25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 影子叫做投影
五 年 级 上 册 科学- 2.1光和 影-教 科版(共 25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五 年 级 上 册 科学- 2.1光和 影-教 科版(共 25张) - 科学- 2.1光和 影-教 科版(共 25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影子大小的变化
光源和屏的距离不变 挡光物离光源越远,影
子越( 小 )。
五 年 级 上 册 科学- 2.1光和 影-教 科版(共 25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实验(三)
手电筒照射木块不同的侧面
• 控制音量、小声实验 • 及时记录、总结规律
3 2
1
4 5
5 4 32 1
五 年 级 上 册 科学- 2.1光和 影-教 科版(共 25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影子方向的变化
• 影子的方向和( 光源的方向 )有关。 • 影子总是出现在挡光物( 背光 )的一面。
投影画
简单、形象
五 年 级 上 册 科学- 2.1光和 影-教 科版(共 25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手影游戏 验证规律
五 年 级 上 册 科学- 2.1光和 影-教 科版(共 25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五 年 级 上 册 科学- 2.1光和 影-教 科版(共 25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五 年 级 上 册 科学- 2.1光和 影-教 科版(共 25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5光与热 |教科版 (共15张PPT)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5光与热 |教科版   (共15张PPT)

多面镜子的光反射到一个点上,这 个点上照到的光就多(光强),受 到的热量就多,温度就高。
凹面镜
凸透镜
阳光照到凹面镜上,经弯曲的镜面发射后,会 聚到一点。这一点的光很强,温度很高。
通过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镜原理做成的太阳灶
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我们怎样通过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想法呢? 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 怎样知道光强和光弱是温度的不同呢? 实验需要哪些材料?
实验观测:
用镜子将阳光投射到纸上,观察、比较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 反射光的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测量纸上光斑处的温度,比较一下用一面镜子和多面 子,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 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 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 从而发现了氧气。
光与热
画一画
1、能把阳光会聚起来,形成高温和强光的是 凹面镜 和
凸透镜

2、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聚光获得高温
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制得了 氧气 。
3、太阳灶是利用 凹面镜 的原理制成的。
光与热
画一画 1、根据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的原理把下图补充完整。
光与热
画一画 1、根据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的原理把下图补充完整。
光与热
画一画 1、根据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的原理把下图补充完整。
(凹面镜 )
( 凸透镜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
(3)绿豆发芽必需的条件是什么?
第二十八页,共488页。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等。
左为实验组有水
右为对照组无水
第二十九页,共488页。
对比试验
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
为什么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第三十页,共488页。
看看老师做的实验记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绿豆芽健康生长的必需条件有哪些?
第十页,共488页。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水分、温度和空气 绿豆苗健康成长的必需条件: 温度、水分、空气、土壤、阳光等
第十一页,共488页。
讨论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将一个容器放室温下,一个放冰箱中
(注意:保持纸巾的湿润)
第十八页,共488页。
实验三:绿豆芽生长需要空气吗?
提出的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充足的空气吗?

测: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充足的空气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温度、水、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等。 两个组不相同的条件: 空气的量的多和少
实验的方法: 在两个容器中放入纸巾,各放三粒大小相同的绿
第四十页,共488页。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温度、水分和空气
绿豆苗健康成长的必需条件: 温度、水分、空气、土壤、阳光等
第四十一页,共488页。
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我们改变什么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4、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哪些内容应该要记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