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治疗模式的区别及适应症

合集下载

人工肝2013.11

人工肝2013.11

什么是人工肝?一、什么是人工肝?人工肝,是基于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通过一个体外的机械、理化、生物装置,清除体内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以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衰竭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细胞的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的一套体外支持系统,可结合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浆吸附、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方法。

二、人工肝治疗的原理各种原因所致的肝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有所不同,但其病理生理变化相似,即患者肝脏的解毒、合成功能丧失,有毒物质大量积聚,而体内维持生命必须的物质如白蛋白、各种凝血因子等又严重缺乏。

这种状况又可反过来进一步抑制肝细胞再生,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诱发多种并发症或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人工肝的治疗作用基于肝脏损伤有可逆性以及肝细胞有强大再生能力。

治疗的目的就在于阻断这种恶性循环,促进肝细胞再生,或者说是尽可能维持和延长患者存活时间以等待肝细胞再生修复,从而改善肝脏各项基本功能,降低重型肝病、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另外人工肝治疗对清除高血脂、抢救各种中毒也有很好作用。

三、人工肝的适应症有哪些?1、各种原因(包括病毒性、药物性、中毒性、免疫性等)导致的重型肝炎和肝功能衰竭,尤其是合并高胆红素血症、肝昏迷、肝肾综合症、脑水肿和出血倾向的患者;2、严重的自身免疫病和部分血液病;3、各种急性毒物中毒(如酒精性、有机磷农药、无机毒物、蛇毒等),尤其是伴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4、不宜手术的、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或出血倾向的胆道梗阻、肝癌、胆管癌;5、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的、伴有头昏、心悸症状的高血脂;6、伴有明显出血倾向的败血症和炎性反应综合症;7、伴有肾功能不全的脑炎、脑水肿;8、肝移植的围手术期支持治疗。

四、人工肝治疗可能会有哪些并发症?人工肝治疗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但有时会出现一定的风险,如部分患者可发生过敏性反应、低血压、继发感染、溶血、出血、空气栓塞、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并发症。

随着人工肝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不少并发症已逐渐得到控制。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护理课件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护理课件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急性或慢性肝衰竭、药物或毒物 中毒、严重胆汁淤积等。
禁忌症
严重出血倾向、严重心肺功能不 全、严重感染等。
03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护理流程
治疗前准备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的肝功能状况、 病因、病程及合并症,以 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人工肝 支持系统的原理、治疗目 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减 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混合型人工肝
结合非生物型和生物型的 特点,提高肝脏替代治疗 的效果。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发展历程
01
年代开始探索人工 肝支持系统的概念和原理。
实验研究阶段
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动物 实验,验证人工肝支持系统的
可行性和效果。
临床试验阶段
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临床 试验,验证人工肝支持系统在
详细描述
出血的原因可能包括肝素使用不当、导管位置不佳、肝功能差凝血障碍等。对 于出血的处理,应立即停止肝素使用,对出血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必要时输注 血小板或新鲜血浆,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
感染
总结词
感染也是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引发败 血症等严重后果。
详细描述
感染的原因可能包括导管插入时的污染、长期留置导管引起 的局部感染等。对于感染的处理,应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 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对感染 源进行控制和消毒。
准备治疗用品
根据治疗方案准备所需的 仪器、设备和耗材,确保 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治疗中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
防止并发症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 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人工肝治疗指南

人工肝治疗指南
肝衰竭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针对不同病因
•.
采取病机制的治疗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人工肝支持系统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ALSS)治疗 肝移植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分型
分型
技术•.
功能和临床应用
I型(非生物型)
SMW-S

MMW-S

PB-S
血液
透析液
对SMW-S高效 对MMW-S低效 对PB-S无效
血液滤过
原理 •. 以对流方式清除血液中过量的 水分和有毒物质
清除率与超滤量和筛滤系数有 关,而与分子量大小无关
特点
与血液透析相比,血液滤过对 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更为有效
适用于各种重型肝炎伴有肝肾 综合征或肝性脑病
预防及处理
低蛋白血症患者术前或术中输血浆、白蛋白或其它胶体溶液 严重贫血患者在治疗前要补充血液 药物或血浆过敏者预先给予抗过敏治疗 纠正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紊乱 治疗心律失常 非心源性低血压应补充血容量,必要时使用升压药 血液灌流综合征可预先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改用血浆
吸附
继发感染
III型(混合型) I型与II型混合组成
兼有I、II型功能,临 床试验阶段
为了规范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中 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在二
•.
零零二年制定了人工肝治疗指南,经过三年的 使用后,现进行了部份修订,供大家讨论。
•.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基本设置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设置
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医院必须具备血
•.
人工肝治疗机制和方法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机制
➢清除肝衰竭所产生的•. 各种有害物质 ----暂时替代肝脏的解毒功能 ➢补充蛋白质、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 ----部分替代肝脏生物合成等代谢功能 ➢改善内环境,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人工肝支持系统

人工肝支持系统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12:321-325。
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液灌流
• 将血液直接送入血液灌流器与活性炭或树脂等吸附剂充分 接触,利用吸附剂特殊的孔隙结构将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吸 附并清除 • 与血液透析相比,活性炭或吸附树脂对中分子物质及与蛋 白结合的物质清除率较高,肝衰竭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抑 制因子、抑制肝细胞生长的细胞毒性物质以及胆红素、芳 香族氨基酸、酚、短链脂肪酸等均可被有效的吸附 • 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者无纠正作用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12:321-325。
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
• 可以清除小分子、中分子及大分子物质,特别对与蛋白 结合的毒素有显著的清除作用 • 对肝衰竭中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纠正有 一定的作用,但远不及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
• 能补充人体必要的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对高胆 红素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改善尤其显著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禁忌证
• 伴有严重活动性出血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 • 对治疗过程中所用血制品或药品如血浆、肝素 和鱼精蛋白等严重过敏者
• 循环功能衰竭者
• 心脑梗死非稳定期者 • 妊娠晚期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12:321-325。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并发证
管破裂或开关失灵,留臵导管与皮肤结合部松
动、脱落等
• 一旦发现出血应及时加压包扎,必要时使用止
血药物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12:321-325。
凝血的预防与处理
• 表现为血浆分离器凝血和留臵导管凝血等 • 血浆分离器凝血表现为跨膜压急剧上升,随之动脉压也 逐步升高,而跨膜压过高将对血细胞造成机械性破坏, 以致治疗后血细胞明显下降,尤以血小板为甚,或由于 跨膜压超过警戒值而无法继续人工肝治疗。应采取等渗

人工肝治疗PPT课件

人工肝治疗PPT课件
27
并发症的防治
五、过敏反应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浆代用品包括右旋糖酐、明胶溶液和 羟乙基淀粉(HES),其中明胶溶液又包括血代和血安 定。在使用血浆代用品过程中出现低血压、休克和支气管 痉挛等症状的患者,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迅 速恢复血容量,若有呼吸道阻塞,应立即静注肾上腺素5 μg/kg。对于较顽固的支气管痉挛,应给予氨茶碱。 必要时予以开放气道机械通气。严重低血压时,可给予多 巴胺、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心跳和(或)呼吸骤停 的患者,必须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术。
并发症的防治
• • 三、低血压 (7)一旦发现血压较低或临床症状明显(面色苍白、 出汗),如非心源性原因所致则立刻输入生理盐水以补充 血容量,但补液量不宜过多,酌情控制,经补液治疗后血 压仍不上升者,应立刻使用升压药物。如有心律失常及时 处理。(8)血液灌流综合征,可预先服用抗血小板聚集 药物如潘生丁、阿司匹林,可防止血小板与活性炭的黏附 。前列腺素作为肝素的辅助抗凝集剂,对行血液灌流治疗 的肝性脑病患者特别适用,可以减少灌流时低血压、血小 板减少等并发症的发生,或改用血浆灌流可减少其发生概 率。
8
行持续缓慢式血液滤过透 析治疗(CHDF) 此种治疗模式与PDF治疗 时长一样,同样为6小时 常见并发症有:低血压、 出血、堵管堵膜、酸碱失 衡、失衡综合征 因该治疗不能补充凝血因 子,所以术中要特别注意 肝素用量,防止肝素过量 导致的出血
9
行PE+CHDF治疗模式 在两台机同时治疗时, 治疗时长为6小时,如 需接台,则需要10个小 时左右 常见并发症有:低血压 、过敏反应、出血、堵 管堵膜、酸碱失衡、失 衡综合征 术中需特别注意患者情 况,包括导管情况
30
并发症的防治
六、失衡综合征 轻度失衡者不需终止透析,适当对症处理及改进透 析方式可使症状缓解。有明显失衡症状时应停止 透析并及时抢救。治疗措施包括:(l)静脉注 射50%高渗葡萄糖40~60mL或3%盐水 40mL;(2)症状明显者给予20%甘露醇 250mL脱水,并给予其他减轻脑水肿的措施 ;(3)发生抽搐时静脉注射安定10~20m g,其止痉效果可维持30~60min,对呼 吸抑制作用及毒性较短效巴比妥弱;(4)血压 过高或有心律紊乱者应给予降压及纠正心律紊乱 治疗。

人工肝

人工肝

人工肝操作方法一、概述人工肝就是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得简称。

就是治疗肝衰竭得有效方法之一。

肝衰竭(liver failure)就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得肝细胞大块、亚大块坏死或严重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与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与腹水等为主要表现得一种临床症候群。

肝衰竭就是临床常见肝脏疾病得严重症候群,病死率极高。

肝衰竭得常见原因有:(1) 嗜肝病毒感染: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2) 酒精性肝炎;(3) 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酮康唑、抗痨药、抗代谢药、化疗药物、中药等);(4) 自身免疫性肝炎;(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6)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7) 肝毒性物质中毒,包括化学物质、生物物质如毒覃等;(8) 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血色病等;(9) 物理损害,如创伤、中暑、辐射等;(10) 肝切除、肝移植、肝肿瘤等;(11) 其她病原微生物持续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血吸虫病等。

(12)其她病毒严重感染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肠道病毒(EV)等; (13) 缺血缺氧性改变如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14) 先天性胆道闭锁等。

人工肝治疗得意义:人工肝支持系统就是治疗肝衰竭有效得方法之一,其机制就是暂时替代肝脏得部分功能。

由于肝细胞有强大得再生能力,通过人工肝支持,有可能恢复肝脏得功能。

人工肝就是一个体外得机械、理化或者生物装置,通过它模拟肝脏得解毒功能,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了已衰竭肝脏得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者为肝移植等待时机。

人工肝得治疗方法有生物型与非生物型。

生物型人工肝尚处在科研与探索阶段,由于需要大量人工培养得肝细胞持续有效得工作,生物型人工肝还没有达到临床广泛大量应用得状态。

非生物型人工肝已在国内广泛使用并被证明就是确实有效得方法,成为目前治疗肝衰竭急需、必备得治疗方法之一。

人工肝应用的指征与适应症2010-11-20ppt课件

人工肝应用的指征与适应症2010-11-20ppt课件
人工肝应用的 指征与时机
ppt课件完整
1
肝病病因分类
1、病毒性肝炎
2、自身免疫性肝病
3、酒精及其他因素
ppt课件完整
2
药物及中毒性肝炎常见原因
NSAIDS:醋氨酚等 抗结核药 首乌中毒 毒蕈中毒 蛇胆中毒 毒蜂蜇伤 百草枯中毒
ppt课件完整
2、辅助或代替严重病变肝脏功能 3、使部分患者能够坚持过渡到肝移植
ppt课件完整
19
人工肝治疗作用
4、有助于行肝极量切除术,或作为 特殊或应激情况下的辅助手段 5、治疗性诊断作用,判断患者恢复 及愈后 6、保护其他重要脏器,防止MODS等
ppt课件完整
20
人工肝治疗评价
1、肝衰竭-肝移植可靠的“桥梁”; 2、清除体内多种毒素方面有肯定的作
2001年 树脂吸附与人工肝支持系统
2002年 分子吸附再循环
ppt课件完整
17
人工肝治疗的基础
绝大多数肝脏损伤的可逆性
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
替代和维持重要脏器功能
通过人工肝辅助治疗,可望在内环境改 善的情况下肝功能得以恢复,或为肝脏 移植和其它治疗进行准备
ppt课件完整
18
人工肝治疗作用
1、调节内环境,清除体内蓄积的各种毒素, 如内毒素、TNF-α、白介素等,阻断炎症 级联反应,为肝细胞再生提供良好环境
ppt课件完整
9
肝病的治疗-内科治疗的机制
病因治疗:去除原因、抗病毒 控制炎症发展 修复肝细胞膜 改善肝细胞代谢 促进肝细胞再生 防治并发症 支持治疗
ppt课件完整
10
内科治疗不足
见效缓慢、作用有限; 无法有效调节水、酸碱电解质平衡; 重要脏器的替代和维持作用不足不能在短时 间内解决肝细胞功能代偿问题; 因而病死率极高,其救治是临床上亟待解决 的问题。

人工肝应用的指征与适应症2010-11-20

人工肝应用的指征与适应症2010-11-20

人工肝适应证
2、肝移植前后的应用 为肝移植创造条件:移植桥梁; 协助治疗肝移植后的初期无功能 期; 减轻移植脏器负担,清除毒素, 调节内环境,利于脏器存活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二十分。
人工肝适应证
3、肝性脑病 清除氨、假性神经递质、酚、硫醇、 平衡支链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例,改善 脑 内能量的代谢,促使肝昏迷患者苏醒 与透析联用可进一步调节水电解质平 衡,改善脑水肿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二十分。
HA型血液灌流器体外实验
NH3(μmol/L)
吸附前 98.17±20.60
吸附后 91.50±18.84
LPS(ng/L)
60.35±8.58 32.75±10.14**
TNF-α(ng/L)
1491.41±1062. 1038.85±915.6
0
8*
IL-1β(ng/L)
7
5
1097.13±522. 745.5±510.7 101.81±13.3 70.23±12.71
500 0
吸附前 吸附后
ET 吸附前T后NF内-α 毒素、细I胞L-1因β 子的变化
IL-6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二十分。
联合血浆滤过吸附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二十分。
MARS(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二十分。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二十分。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二十分。
人工肝适应证
4、重症肝病伴SIRS
内毒素及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激发的炎性介质的级联反应 对肝细胞的毒害非常严重,可迅速 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凋亡及功能 衰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移植, 部分肝切除, 肝脏肿 瘤 先天性胆道闭锁 其他 创伤, 热射病, 妊娠急性脂肪 肝
肝衰竭毒素
肝衰竭时体内蓄积毒素主要有两类 ➢ 致肝昏迷和脑水肿物质:如胆红素、胆汁酸
氨、酚、硫醇、芳香族氨基酸、短链脂肪酸 γ氨基丁酸、具有神经毒中分子等
➢ 引起全身系统性损害的毒性物质:如内毒 素、细胞因子(TNF、IL)、自由基等
MARS示意图
灌流器型号及作用
目前市场份额较大有“健帆-HA,BS”和“血净RA”品牌系列
灌流器型号及作用
HA130树脂血液灌流器 HA130树脂血液灌流器主要通过吸附尿毒症
患者体内的难透性尿毒症毒素如甲状旁腺素( PTH)、瘦素、β2微球蛋白(β2-MG)、肾 素、血管紧张素等,用于预防和治疗尿毒症并 发症,如肾性骨病、异位钙化、淀粉样变、腕 管综合征、营养不良、顽固性高血压、心血管 并发症等。
HA230树脂血液灌流器 HA230树脂血液灌流器适用于各种药物、
毒物中毒,
1、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特别是无特效解 毒剂的中毒;
2、中毒患者患有肝病或肾病,估计有解毒 或排泄功能障碍;
3、延迟性药物、毒物中毒。
HA280树脂血液灌流器
HA280适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 包括:1、结缔组织病2、皮肤病,如银屑病( 牛皮癣)、天疱疮、黄褐斑、重症痤疮、重症 药疹等;3、各种血管炎,如过敏性紫癜、 ANCA相关性血管炎、荨麻疹性血管炎、白塞 氏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变应性血管炎、川崎 病等。
内科治疗
病因治疗:去除原因、抗病毒 控制炎症发展 修复肝细胞膜 改善肝细胞代谢 促进肝细胞再生 防治并发症 支持治疗
内科治疗不足
➢ 见效缓慢、作用有限; ➢ 无法有效调节水、酸碱电解质平衡; ➢ 重要脏器的替代和维持作用不足,不能在短
时间内解决肝细胞功能代偿问题; ➢ 因而病死率极高,其救治是临床上亟待解决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青岛三医ICU
肝衰竭的定义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肝细胞严重损害,导 致其合成、解毒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 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腹水等 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肝衰竭的分类
急性肝衰竭 急性起病,2周以内出现肝衰竭的临床表现 亚急性肝衰竭 起病较急,2周~26周出现肝衰竭的临床表现 慢加急性肝衰竭 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临床表现 慢性肝衰竭 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肝功能进行性减退或失代偿
低血压 消化道出血 ➢ 失衡综合征 - 渗透性脑水肿 ➢ 超滤 - 再充盈失衡 现不作为一种人工肝模式单独使用
血液滤过(HF)
➢ 中分子物质(MMS) ➢诱发肝昏迷 MMS ➢芳香族氨基酸 ➢其他相关化合物
血液灌流(HP)
➢ 活性炭吸附 ➢ 中性树脂吸附 ➢ 离子树脂吸附
活性炭灌流器
活性炭灌流 活性炭无条件吸附中分子物质 吸附神经毒素 - 肝性脑病
离子树脂灌流
➢离子树脂具有特异性吸附作用 ➢吸附胆红素 - 高胆红素血症
血液灌流的缺陷
➢ 吸附性能双向减弱 ➢ 血细胞成份/毒素成分 ➢ 炭粒脱落造成肺栓塞
➢ 生物相容性差, 不良反应多 ➢ 血小板吸附破坏, 出血倾向 ➢ 白细胞计数下降
灌流技术的改进-血浆灌流(PP)
➢ 血浆分离后 ➢ 避免血细胞成分与吸附剂接触
水溶性物质清除率低 ➢分布容积广
PE缺陷
➢ 经血传播疾病风险 ➢ 血浆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 低血钙, 代谢性碱中毒 ➢ 血浆来源困难/损失大量有用物质
➢ 蛋白质 ➢ 凝血因子 ➢ 促肝细胞生长因子, 调理素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
Molecular 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
➢早期应用 HP 治疗肝衰竭受到限制
严重血液学反应 炭粒脱落造成肺栓塞
➢72 年, 华裔学者 TMS Chang
包膜活性炭灌流成功治疗肝昏迷 去除分子量 5 000 Dalton 物质 去除蛋白结合物质
中性树脂灌流器
HP缺陷:生物相容性差, 不良反应多 血小板吸附破坏, 出血倾向 白细胞计数下降
II型 (中间型) 血浆置换
III型 (生物型) 体外生物反应装置
功能 解毒功能为主
清除毒性物质 补充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合成及转化
IV型 (混合型) III型与 I型, II型的结合 兼有I型, III型功能
非生物型人工肝
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 血液滤过 (hemofiltration) 血液灌流 (hemoperfusion) 血浆置换 (plasma exchange)
的问题。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
又称体外肝脏支持装置, ELAD ( Extracorporeal liver assist device):借助 体外机械、化学或生物性装置,暂时部分替代 肝脏功能,协助治疗肝脏功能不全或相关疾病 的方法
近代人工肝分型
分型
主要技术
I型 (非生物型)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血浆灌流
血液净化清除物质分子量范围
血液透析(HD)
➢ 50年代, “氨中毒”占主导地位 NH3 是可透析的小分子物质
➢ 58 年, Kiley HD 治疗肝昏迷 血氨降低, 意识恢复 最终存活率不优于传统疗法
➢ 74 年结论 HD 去除血氨并不影响肝昏迷的病程 HD 不能治疗肝衰竭
HD 治疗的缺陷
➢ 清除毒素效力有限 ➢ 不良反应
肝衰竭的病因
常见
肝炎病毒 - 甲, 乙, 丙, 丁, 戊
非肝炎病毒 - CMV, EB, 肠道病毒
药物及毒物 - 抗痨药物、解热镇痛药等 - 酒精,毒物及中药等
细菌及寄生虫 - 严重细菌感染, 血吸虫等
少见或罕见
代谢异常 - 肝豆状核变性, - 糖代谢缺陷
缺血, 缺氧 - 休克, 充血性心衰
自身免疫性肝损害
➢ 活性炭/中性树脂吸附 ➢ 血置换后肝性脑病仍持续 ➢ 药物中毒性肝炎 ➢ 祛除炎症反应病因物质
➢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 高胆红素血症
PP管路连接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 Double plasma molecule absorb system
血浆置换(PE)
含毒素血浆分离出弃掉, 补充正常血浆。 大分子物质 ➢蛋白结合毒素 ➢脂溶性 ➢分布容积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