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定义与理解定义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定义与理解定义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定义与理解定义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定义及理解定义: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种苗,球根,鲜切花和成株储藏的过程中受到了致病因素(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侵袭,整个植株,器官,组织和局部细胞的正常生理生化功能紊乱,解剖结构破坏,形态特征改变,以致园林植物生长不良,品质变坏,产量下降,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观赏价值和园林景色这种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如何理解植物病害,1,病害与损伤的区别:植物病害有明显的病理程序(病理变化过程)而损伤不发生病理程序病理程序植物感病后在生理上到组织结构上到外部形态上产生的一系列变化。植物受到昆虫或其他动物的伤害不能称为病害,而成为损伤。2病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植物病害是相对于人类的产生和经济而言,对经济生态景观造成损失的“病态”才视为病害,否则不被当做病害。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1病原:导致植物病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植物病往往先后由一个或多个因素引起,只有其中“最直接”的一个因素才称为病原,其余为诱因例四季海棠茎腐病,高温是诱因病原为土壤中的病菌病原的种类1生物性病原(侵染性病原):真菌(主要病原),细菌,病毒,类病毒,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藻类,螨类,此类病原均为生物,可称为病原物或寄生物,其中细菌和真菌称为病原菌非生物性病原(非浸染性病原)物理因素温度不适水分失调光照,化学因素营养物质(如缺素),有毒物质的污染。两大类病害侵染性病害:生物性病原具传染性,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病原不具传染性2感病植物易遭受病原侵害的植物称为感病植物,对寄生生物来说则称寄生3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包括了气候土壤栽培等非生物和人昆虫其他动物及植物周围的微生物区系等生物因素,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的与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相关联病害三要素病原,寄主,环境。植物侵染性病害是以上三个因素相互做用的产物加上人的因素构成的四角关系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1病变生理病变到组织病变到形态病变2病状的概念及类型1病状: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来的特征。2病状和病症病状:病植物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变化病症:病原植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产生的繁殖体和营养体等结构。病状与病症合称为症状症状是植物病害诊断的重要依据(菟丝子称病症)3那些病害不表现病症生理性病害,病毒,类菌质体,类病毒,多数线虫引起的病害不表现病症只表现病状。由真菌,细菌,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等引起的病害病症较明显症状的主要类型1病状类型变色,坏死,故为,萎蔫,畸形流脂或流胶变色植物生病后细胞内的叶绿素不能正常形成或其他色素过多包括退绿,黄化,花叶等现象病原:生理性病原(如光照不足,缺素)病毒,植原体等坏死由寄主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与腐败引起根据受害组织的性质和症状表现不同可分为斑点,腐烂,溃疡斑点:多发生于叶和果实上,并不通畅变褐色形状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有事还具有轮纹(根据病斑形状和颜色的不同常将这类病害分成角斑,圆斑,褐斑,墨斑,红斑等病名)真菌性病害后期病部组织坏死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线状霉层等病状。病原:真菌,细菌,病毒,有毒物质等腐烂多汁幼嫩的组合坏死一般变现为腐烂腐烂分为湿腐和干腐腐烂组织一般带有某种特殊气味,病原真菌细菌溃疡多发生于茎干部位的皮层病部周围稍隆起中央的组织坏死病干裂如出现病状往往为黑色小点或小的盘状物病原:真菌细菌机械损伤枯萎和萎蔫植物因病表现失水状态,枝叶萎垂的现象典型的萎蔫是指植物的根部维管束组织受到病原物得侵染使水分运输受阻此类萎蔫一般不能修复畸形植物感病后细胞或组织因过度生长或发育不足形成的。从枝:枝条节间缩短枝叶丛生,变形:卷曲皱缩桃缩叶病,肿瘤:局部组织胀大杜鹃叶肿病流脂或流胶植物细胞分解为树脂或树胶自树皮流出发生原因复杂,生理性侵染性(针叶树流脂,阔叶树流脂)2病症类型粉状物霉状物锈状物点状物粒状物线状物膜状物伞状物蹄状物脓状物。1白粉病类主要特征病部出现很薄的白色或灰白色粉层后期白粉层上出现散生的针头大的黑色或黄色颗粒除去粉层可见受害组织退绿变黄病原:真菌的白粉菌枫杨白粉病2锈病类主要特征在发病部位上出现鲜黄或锈色的粉状物,毛状物或泡状物病部形成斑块或肿瘤病原真菌的锈菌有寄生现象早熟禾草锈病3煤污染类发病部位布满黑色烟煤状物但此烟状物很容易擦去细胞组织很少受到损害有轻微退绿

霜霉病主要特征病植物叶背长出白色霜状物5灰霉病病症明显发病部位在潮湿条件下长出灰黑色霉层病原灰葡萄霉菌3症状在植物病害诊断上的应用植物病害的症状都有比较稳定的特征可作为诊断病害的重要依据四大特点:特异性,阶段性,差异性,相似性(不同的病原物可导致的病害症状相同)一,真菌的基本特征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也不含维管束组织营养体大多为丝状物少数为单细胞或原质团具有解质或纤维质的细胞壁和真正的细胞核,营养方式为异养型(吸收营养)一般都能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能产生孢子营养体指真菌进行营养生长的菌体菌丝单根菌丝变态吸器,假根,菌环菌网繁殖体真菌的繁殖方式为无性和有性两种无性繁殖:真菌不经过性细胞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其产生的孢子称为无性孢子。孢子: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其功能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子。子实体:任何产生孢子的组织和结构统称子实体其功能相当于高等植物的果实无性孢子的类型: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有性生殖的过程质配,核配,减数分裂有性孢子的种类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真菌繁殖在病害发生上和流行上的意义无性孢子:病害流行,有性孢子:病原菌越冬真菌的生后史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无性阶段有性阶段真菌的分类和命名分类系统真菌分为黏菌门和真菌门(根据营养体,无性繁殖及有性繁殖的特征分的亚门)鞭毛菌亚门—有性孢子为卵孢子,结合菌亚门—有性阶段产生接合孢子,子囊菌亚门—有性。。担子菌。。半知菌亚门—未发现有性阶段命名法属名斜体首字母大写种名斜体定名人正体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群体1鞭毛亚门典型特征营养体多为无隔菌丝,无性繁殖产生的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或休眠孢子囊与植物病害关系密切的种类腐霉属孢囊梗菌丝状孢子囊不规则球形无性阶段形成游动孢子有性生殖在藏卵器中形成一个卵孢子在育苗期间侵害植物的根需潮湿靠水传播疫霉属孢子囊近球形,游动孢子在孢子囊内孢子囊很少从孢囊梗上脱落。雄器与藏卵器为侧面接触接合,寄生性较弱。疫霉属孢子囊近球形,游动孢子形成于孢子囊中不形成泄泡有性生殖在藏卵器中形成一个卵孢子寄生性较强可引起多种花木根腐和疫病霜霉菌孢囊根发达不同属有一定的分枝方式孢子囊卵圆形椭圆形或柠檬形,藏卵器内含有一个卵孢子。霜霉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在寄主植物表面聚集形成青白色霜霉层白锈菌活体寄生产生吸器孢梗囊不分枝短棍棒状在寄主表皮下排列成栅栏状孢子囊呈球形或椭圆形为害植物叶片及嫩梢形成白色泡状斑如牵牛花白锈病2结合菌亚门营养体无隔丝状无性繁殖形成孢子囊和孢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结合孢子多数为腐生菌可引起贮藏器官霉烂与园林植物病害关系密切的主要是根霉属菌丝发达有分枝具有匍匐菌丝和假根,孢囊梗从匍匐丝上长出丛生不分枝,孢子囊球形成熟后黑色有性生殖形成接合孢子。腐生引起贮藏器官霉烂子囊菌亚门真菌特点菌丝有隔菌丝体可形成子座和菌核等变态结构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多数产生于子囊果内少数裸生。子囊果的类型:(子囊果是子囊菌有性世代的产孢结构,子囊果的类型是子囊菌分类的重要依据。)闭囊壳:封闭无孔口,子囊壳:呈瓶状或有开口的球壳,子囊盘: 盘状,大量子囊平行着生于盘面上。与园林植物相关的:半子囊菌,子囊裸生外囊菌属。核菌子囊果为子囊壳闭囊壳。腔菌,子囊国威子囊腔。盘菌,子囊果为子囊盘。半子囊菌外囊菌属(半子囊纲)特点子囊裸露平行排列于寄主表面呈栅栏状子囊长圆筒形,子囊孢子单细胞引起叶片,枝梢,果实畸形如桃缩叶病核菌,白粉病菌丝上产生球形或指状吸器无性阶段产生分生孢子有性阶段产生的子囊果是闭囊核,四周或顶端的各种形状的附属丝引起白粉病,分属1钩丝壳属2球针壳属3白粉菌属4叉丝壳属5单丝壳属6叉丝单囊壳属核菌纲其余种类小从壳属—引起炭疽病,黒腐皮壳属—引起腐烂病,间座壳属—干枯病,囊孢壳属腔菌(痂囊腔属,黑星菌属,球座菌属,球腔菌属,格孢腔菌属)盘菌(核盘菌属,链盘菌属,散斑菌属)核盘菌属:无分生孢子阶段引起花木菌核病。链盘菌属:子囊盘盘形或漏斗形有假菌核上产生子囊圆筒形子囊间有侧丝子囊孢子单细胞无色椭圆形无性阶段为从梗孢属菌丝体白或灰色生长茂盛分生孢子单胞串生圆形孢子团时粉状灰黄褐果实褐腐病

散斑菌属子囊盘椭圆形黑色子囊棒状,子囊孢子线形,单细胞引起观赏松落针病担子菌亚门:有隔膜的菌丝体,无性繁殖不发生有性生殖产生担孢子:冬孢锈菌纲(锈菌目(球花石楠叶背面的白粉),黑粉菌目)层菌纲(隔担菌目—隔担菌属,木耳目—卷担子属,外担菌目—外担菌属)锈病典型锈病的生活史具经过5个不同发育阶段并分别产生5中类型的孢子,性孢子-锈孢子-冬孢子-担孢子-性孢子锈菌生活史单寄主生: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完成生活史,转寄主生:病原真菌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一声亲缘关系不用的寄主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转为寄主寄生,如锈菌(梨胶锈,玫瑰锈病,黑粉病,卷担子菌-橡胶树紫根病)半知菌亚门是由于自然条件下其有性阶段很少见而未被发现,有的由于缺乏性亲和的相对交配型,有的则可能完全丧失有性生殖能力。Saccardo分类系统1丛梗孢目-分生孢子梗散生或丛生于基物表面2黑盘目-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盘内3球壳孢目-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器内4物孢菌群-不产生任何孢子丛梗孢病(粉孢属,轮枝孢属,青霉属,葡萄孢属,褐孢属,尾孢属,镰孢霉属,链格孢属)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理和生态;营养;营养类型为异养型,温度:生长适温在18~25度之间光照:产子实体时有些真菌需要光照和刺激,PH值中性偏酸真菌症状的症状和诊断标志;真菌病害迟早要出现明显病症,症状类型:最主要病状是坏死,腐烂变色蔫少数为畸形,病症常有霉状物粉散物锈状物粒状物膜状物线状物伞状物等。诊断:真菌病害具有传染性,发生时往往由一个发病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展,诊断真菌病害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病状,病原柯赫氏法则具体步骤:1将病组织进行分离并得到微生物的纯培养2将所得到的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的健康植物上,并能在接种植物上表现相同的症状3从接种的发病植物上载分离到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形状到第一步分离到的纯培养物相同病原物的致病性与园林植物的抗病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致病性:病原物侵染寄主植物引起和诱发病害的能力或特性。其它病原:细菌,植原体,病毒,线虫,寄主性种子植物,藻类螨类类病,类立克植物病原细菌形态结构:大多为杆状,个体长小一般不形成芽孢和芙膜多数有鞭毛通常3根,繁殖方式:裂殖繁殖速度快。生理生化:生长适温在26~30度偏碱性,多为好气菌细菌病害的症状和诊断症状类型:斑点腐烂枯萎畸形溃疡。植原体1967年,日本的土居养二在植物的韧皮部筛管细胞内发现植原体,证实了植原体对植物的致病性。植原体的基本特征:1不具细胞壁,因此植原体对一些可以抑制细胞壁合成的青霉素等抗菌素或环丝氨酸等不敏感,而对四环素类抗菌素高度敏感。植原体的外缘只有一层原生质膜。2形态多变:同一种植原体可以是杆状、球状或不规则形等,大小一般为80-800纳米。3菌落小,直径是0.1-1毫米,典型的菌落呈煎蛋形4植原体的繁殖:二分裂法或缢缩断裂法繁殖或芽殖5大部分植原体在培养基上必须提供甾醇才能生长。植原体病害的特点:1)传播:嫁接、菟丝子、昆虫介体传病。介体终生带毒,但不经卵传播。2)细胞内寄生全株性侵染。3)病害防治:四环素家族:土霉素、金霉素、氯霉素、脱甲基氯四环素、盐酸四环素等4000倍液;使用方法:叶面喷洒(四环素族抗生素不溶于水,需要盐酸作溶媒)、根部或枝条浸渍法、病毒的形态学:长形/线状:有线状、分支线状。弹状/杆状/棒状:截棒状、弹状、杆菌状球体:20面体、球形、椭圆形、扁球形、水雷状。组成与结构:核蛋白蛋白质含量为60-95%,核酸为5-40%。病毒的实质:病毒是由核酸和保护性蛋白衣壳构成的、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类非细胞生物,又称作分子寄生物。植物病毒的传播和侵入途径:微伤口侵染或随花粉落入胚珠而进入细胞。侵染性决定于核酸。1机械传播又称汁液传染2嫁接传染3介体传染:昆虫、线虫真菌螨类花粉。园林植物病原线虫一般特性:形体微小雌雄同体生活史:卵-幼虫-成虫寄生性:外寄生,寄生,半内寄生致病机制1机械损伤2营养掠夺营养缺乏3化学致病4复合侵染。寄生性植物的类型全寄生:从寄主植物上夺取它自身所需要的所有生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例如列当和菟丝子。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其他侵染病原藻类,螨类,类病毒,类立克次氏体

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气候因素1低温冻害霜害2高温与日灼3光照不适宜。土壤因素:1营养过剩或缺乏2水分失调,中毒:1空气污染与烟害2土壤污染3药害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寄生性的程度1活体营养生物:从活体获取养分,寄生性强或强寄生物2半活养寄生物侵害活组织,从中获得营养,组织死亡后能继续生长发育繁殖。兼性腐生物。死体营养生物:侵入前先杀死寄主组织,然后侵入在其中腐生,也称为杀生寄生菌。寄生性弱或弱寄生物、低级寄生物寄生专化性: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种类和品种以及寄主的发育阶段有一定的选择性称包括寄主种属专化性、寄主组织器官专化性、寄主生育期专化性。寄主范围:寄生物对寄主的选择性。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关系体现在1寄生性是致病性的基础2寄生能力不能决定致病能力.寄生性和致病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致病性是导致植物发病的主要因素。寄生性是病原物必须具备的第一属性,致病性是病原物的第二属性。寄生性和致病性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寄生性强致病性不一定强,同理寄生性弱致病性不一定弱。致病机制1夺取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和水分2机械作用3酶:病原物产生的与致病性有关的酶很多4 毒素的作用5生长调节物质6多糖类化合物园林植物的抗病性.抗病性的分类一按照寄主植物对病害的抵抗性质分1.抗病:植物抵抗病原物的侵染、扩展和繁殖2.避病植物通过调节生长期、或表皮毛、叶片等上挺等特性来躲避病菌的侵染3.耐病发病程度相同,但有些品种的产量损失少,这种特性称之。二按照寄主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分1.垂直抗性指植物的品种对病原物的不同生理小种抗性表现不同单基因控制不稳定 2.水平抗性品种对病原物的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程度相同或相近,几乎处在同一个水平。多基因控制比较稳定(三)按抗病物质产生的时期分1.预存抗性在病原物到达寄主前就存在2.诱导抗性病原物接触和侵染寄主后,寄主才产生抗病物质,这种抗性称之。1)局部诱导抗性这种抗性只发生在诱导部位。2系统获得性抗性植物受弱毒病原物或其它微生物的预接种或化学物质的施用而产生可以在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和器官间传导的抗病性。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侵染过程:病原物接种体从接触寄主开始,经侵入并在寄主体内定植、扩展、进而为害至寄主表现症状再至病害中止的全过程。又称病程有接触侵入潜育发病四个过程接触期:1起止:触子萌发2病毒,类菌质体,类病毒细菌的接触期和侵入期几乎同时完成3接触能否顺利完成受各个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微生物的拮抗和刺激其中温度和湿度的关系最大侵入期:1起止:病原物侵入寄主-建立寄生关系2影响侵入的因素(孢子萌发的条件):温度,光照,空气,营养物质,孢子活力3侵入途径1直接侵入2自然孔侵入3伤口侵入4其他4建立寄生关系:侵染失败的原因1侵染的密度不够2寄主生活力太强潜育期1起止;建立寄主关系-表现性状2寄生关系类型:1直接从获得寄主组织获取营养2先杀死寄主再从组织获取养分3几个概念:局部侵染:病原物的分布局限在侵染点附近形成局部的或点发性的感染。系统侵染:病原物从侵染点向各个部位蔓延甚至引起全株烂的感染。潜伏侵染:病原物侵入后长期处于潜伏间断不表现或暂不表现症状发病期1起止:表现症状-症状停止发展2真菌病害最后出现病症侵染循环:植物从上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至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过程:一.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以一定的方式在特定的场所度过不良环境的过程。越冬越夏方式:

越冬场所:1.病株及其残体2.种子及其他繁殖材料3.土壤4.介体:持久性传毒昆虫二.初侵染和再侵染来自越冬越夏场所的病原物接种体在生长季节中第一次引起寄主发病的过程。称初侵染。初侵染病株上的病原物在同一生长季节内经传播引起同种寄主群体再次发病的过程。称再侵染三.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接种体从侵染源向外扩散蔓延的过程。传播方式:1主动因素传播2被动因素传播:风力水生物介体肥料园林植物病害的流行和预测

病害流行: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群体发病的现象。病害流行的三要素1病原物(数量多,病力强,播效率高)2寄主植物:感染的寄主植物大量集中的存在3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强烈的削弱寄主植物的抗病力或非常有利于病原物的积累和侵染活动以上因素关系紧密缺一不可

植物病害的预测:依据病害流行季原理和方法估计病害发生时期和数量1预测的种类:长期预测短期预测2预测依据:1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2侵染过程的侵染循环特点3病原物的数量和计生的感病的状况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技术植物检疫定义国家颁布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的运输、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以防止危险性并、虫、杂草在地区间或国家间传播蔓延,从而保护农业生产。属以行政立法手段为依托的预防性强制措施。分进出境检疫和国内检疫(对外检疫和对内检疫)、进口检疫、出口检疫、旅检、邮检、过境检疫等。园林植物栽培技术防治通过合理的培育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达到丰产又防病的目的。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栽培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控制病害流行和危害的目的。选育抗病品种应用于生产,是一项最安全经济、十分有效和容易推广的病害防治措施。目前抗病育种的方法包括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转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两类。生物防治定义以活的有益微生物或生态系统的生物活力控制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定义农药的新概念是植物调节,定义应为“农药是影响、控制和调节各种有害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在保障人类健康和合理的生态平衡前提下,使有益生物得到有效保护,有害生物得到较好的抑制,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特殊生物活性物质物理防治1.热处理:火烧、太阳晒、热水或蒸汽2.机械阻隔:挖沟、覆膜和套袋等3.微波和射线处理园林植物真菌病害病原:真菌,主要症状类型:锈病,白粉病,灰霉病,煤污病,叶畸形,霜霉病炭疽病叶斑病等。原侵染来源及途径:落叶病是初侵染的主要来源,病菌以菌丝体子实体,休眠体在病落叶上过冬许多叶部病害病害有多次再侵染,侵染途径有直接侵入,自然孔侵入,伤口侵入几种依靠风雨,昆虫等动力传播3防治方法1减少侵染来源加强养护管理2药剂防治。锈病病原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syd)为转主寄生,性子器扁平型或近球形,锈子器圆筒形,外观呈灰黄色毛状物;冬孢子双胞有柄。3、病害发生规律1)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在圆柏等寄主的菌瘿组织中越冬。次春3月形成冬孢子角吸水萌发形成担孢子风雨传播侵染梨、苹果等在梨树上形成性孢子锈孢子经风传到圆柏等柏类植物上。传播距离不能超过5公里。缺乏夏孢子阶段,没有再侵染2)环境条件:春季雨水多气温回升较快有利于病害发生3)寄主的抗病性有差异,桧柏、欧洲刺柏、龙柏等易感,柱柏和金羽柏较抗病防治方法1)园林技术防治:避免柏树与梨树等在5公里范围内混植,如特殊情况下需要混植,则应选用较抗病的树种。2)药剂防治:春雨前喷施84%杀毒矾,抑制冬孢子的萌发,8-9月份在柏树上喷施160-200倍波尔多液,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白粉病类症状:发病部位表面初现白色霉点(菌丝体及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霉点转呈灰色至污黄色的霉斑,霉层中还可见许多小的黑粒(闭囊壳)。严重时霉斑连合成片,患部组织褪绿变黄以至干枯。病原各种白粉菌发病规律1、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和闭囊壳在病株或枯枝落叶上越冬,以子囊孢子经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作为再侵接种体侵染致病。2、发病条件白粉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栽培管理和品种抗性等有关。发病适温为15~25℃。冬春气温较常年偏高,雨日和雨量偏少的气候条件最适合白粉病发生。植株密度过高,通风透光差,偏施过施氮肥,发病往往严重。品种抗性有明显差异。

4、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修剪病枝叶,清除落叶,集中销毁。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清沟排渍降湿,促根系生长,防止植株早衰。4)药剂防治。炭疽病症状:叶片上初为褪绿小斑点,扩大后叶片中间为圆型或近圆形浅褐色斑点,叶片边缘为半圆形或不规则病斑,一般比叶片中间的斑大。后期病斑中央变灰白并出现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边缘为黑褐色。病原:.刺盘孢属(炭疽菌属)

有性态为围小丛壳(三)发病规律1、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盘在病叶或枯枝落叶及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当年发病病斑可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2、发病条件高温(22-28度)、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

生。偏施氮肥,植株过密,通风不良加重病害。许多植物的不同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防治方法1、减少侵染来源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和病残体,发病季节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叶或病斑。2、园林技术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强通风透光,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性。3、推广抗病品种4、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0.5%—1% 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真菌性枝干病害一、榆树枯萎病为榆树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国内尚未发现,是对外检疫对象,须高度警惕。先是嫩梢叶片萎蔫、枝条干枯,然后向下蔓延,全树枯死,但叶片在一段时间内仍未绿色,且不脱落。

解释名词

1. 侵染性病害—由致病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叫做侵染性病害,该类病害具有传染性,又称为传染性病害。

2. 症状---植物感病后,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的变化。

3. 子实体---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

4. 非专性寄生---病原物既能营寄生生活,又能营腐生生活。

5. 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植物病害。

6. 致死温度---又称为钝化温度,把病毒汁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钟,在10分钟内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

7. 半寄生种子植物---寄生性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缺少根,靠吸盘与植物的导管相连,从寄主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8. 系统侵染---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其扩展范围较大,可沿着维管束蔓延到整个植株,形成系统症状。

9. 病程---病原物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的过程。

10. 病害流行----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而严重的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园林工程)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图2-1 几类植物病原物与植物细胞大小的比较 第二章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掌握病害症状的类型,了解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病原和症状特点,了解各类病原物的一般形态,掌握真菌、细菌主要种类的特征,掌握侵染性病害的症状特点、发生发展过程及测报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一、园林植物病害的涵义 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运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中物理化学因素的非正常影响,或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导致生理、组织结构、形态上产生局部或整体的不正常变化,使植物的生长发育不良,品质变劣,甚至引起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和降低绿化效果及观赏价值,这种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直接引起病害的因素称为病原,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病原,其他因素统称为环境因子。生物性病原又称为病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寄生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和螨类(图2-1)。非生物性病原包括温度不宜、湿度失调、营养不良和有毒物质的毒害等。病原物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也叫生理病害。 植物病害的发生都具有一个病理变化的过程。植物遭病原物的侵染或不利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后,首先是生理方面发生不正常变化,如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加强,同化作用的降低,酶的活性和碳、氮代谢的改变,以及水分和养分吸收运转的失常等,称为生理病变。之后是内部组织发生不正常变化,如叶绿体或其他色素体的增减、细胞数目和体积的增减、维管束的堵塞、细胞壁的加厚,以及细胞和组织的坏死等,称为组织病变。继生理病变和组织病变之后,外部形态也发生不正常变化,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坏死、腐烂、畸形等,称为形态病变。往往先引起生理机能的改变,继而造成植物组织形态的改变。这些病变是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变化过程或称病理程序。病理变化过程是识别园林植物病害的重要标 志。 在侵染性病害中,受侵染的植物称 为寄主。病原物在寄主体中生活,双方 之间既具有亲和性,又具有对抗性,构 成一个有机的寄主——病原物体系。病 理程序也就是这一体系建立和发展的过 程。这一体系又受到环境条件影响和制 约。环境一方面影响病原物的生长发育, 同时也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增强或降 低植物对病原的抵抗力。如环境有利于 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原的活动,病 害就难以发生或发展很慢,植物受害也 轻;反之病害就容易发生或发展很快, 植物受害也重。植物病害的发生过程 实质上就是病原、植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而发生的一系列顺序

园林植物病虫害知识点归纳

昆虫成虫的基本特征: 1)体躯分成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头部有1对触角和1个口器,通常还具有一对复眼和0~3个单眼,这是昆虫的感觉 和取食中心 3)胸:胸部有3个体节组成,一般着生3对足和2对翅,是昆虫的运动中心(六足虫纲)4)腹:腹部由9~12体节组成,含大部分脏和生殖系统,多数昆虫腹部末端具有外生殖器,是昆虫的营养和生殖中心 5)变态:在昆虫的生长发育中,其部构造及其外部形态上需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 昆虫的头部 1、昆虫的头式:前口式(食植性)、下口式(肉食性)、后口式(刺吸式) 触角的类型:刚毛状(蜻蜓)、羽毛状(大多数雄蛾)、膝装(蜂)、丝状(蟋蟀,叶甲)、念珠装(蚊子)、锯齿状(扣头虫)、栉齿状、具芒装(苍蝇)、环毛状(蚊子)、棒状(蝶类)、鳃片状(金龟甲) 2、昆虫的眼类型:单眼(侧单眼、背单眼)、复眼 复眼功能:分辨近距离的物体,特别是移动物体;成像;辨别光的颜色和方向。由若干单眼组成,单眼数量越多,视觉能力越强。 3、昆虫口器的类型: 咀嚼式:最原始的口器:组成(上颚(最坚硬)、下颚、上唇、下唇、舌),主要特点有坚硬而发达的上颚以咬碎植物并吞咽下去。(叶蛾、叶峰、叶甲、瓢虫) 刺吸式:口针(上颚和下颚延长)、喙(上唇、下唇)、咽喉唧筒。主要集中在同翅目。嚼吸式:咀嚼式+刺吸式(为高等蜂类所特有) 虹吸式:有一条可以弯曲和伸展的喙,不取食时想发条一样反卷,为鳞翅目所特有。 舔吸式:有大型唇瓣。为双翅目蝇类所具有。 锉吸式:为蓟马目昆虫所特有。 4、昆虫的胸部=前胸+中胸+后胸+4块骨板(背板、腹板、侧板X2) 前足+中足+后足 前翅+后翅 胸足组成: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胸足类型:步行足、跳跃足(蝗虫、螽斯)、开掘足(蝼蛄、金龟甲)、捕捉足(螳螂)、携粉足(蜜蜂)、游泳足(龙虱)(并举例) 翅的类型: 膜翅(膜翅目),复翅(蝗虫、蟋蟀),鞘翅(甲虫),半鞘翅(蝽),鳞翅,缨翅(蓟马目),平衡棒(苍蝇、蚊子)(举例) 翅的连锁器:前翅发达后翅不发达的昆虫,在飞行的时候后翅必须以某种构造挂在前翅上,用前翅来带动后翅的飞行,二者协同动作,将昆虫的前后翅连锁成一体,以增进飞行效率的各种特殊构造。 6、昆虫的腹部(9~12节):尾须,外生殖器(外交配器、产卵器) 7、昆虫的变态类型: 1)不完全变态:个体发育过程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期。其特点是成虫和幼虫的形 态和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幼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翅未发育完全。 渐变态:成虫和幼虫在形态、习性上均相似,幼体称为若虫。如蝗虫、蟋蟀、蝽、蝉。

(完整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 一、解释名词(20分,每题2分) 1. 侵染性病害 2. 症状 3. 子实体 4. 专性寄生 5. 单循环病害 6. 生活史 7. 全寄生种子植物 8. 系统侵染 9. 病程 10. 趋光性 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2.翠菊黄化病的病原是____ 。主要通过____ 、____ 、和____传播。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 ____ 。 4.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___部位,它以____伸入寄主茎干内与其 ____ 和____连接,吸取全部养分。 5. 牡丹(芍药)炭疽病发病部位有____ 、____ 、____和____ 。 6.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病原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 7.唐菖蒲干腐病主要危害球茎,球茎受害后有3种症状类型,即____ 、____ 和 ____ 。 8. 草坪草害虫按照其危害习性与部位的不同分为____ 、____ 、____ 和____ 。 9.扁刺蛾成虫前翅灰褐稍带紫色,有____ 条明显的暗褐色线。 三、判断题(15分,每题1.5分) 1. 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等。() 2. 兰花炭疽病只发生在我国的广东地区。() 3. 柑橘溃疡病的病原是柑橘极毛杆菌。() 4. 柑橘溃疡病的病菌潜伏在土壤中越冬。() 5. 翠菊黄化病引起植株矮小萎缩、花小、边色等症状。() 6. 菟丝子为全寄生种子植物。() 7. 预防根癌病可对病土进行热力或药剂处理。() 8. 杨树溃疡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病残体。() 9. 草地螟老熟幼虫体长为9~12mm。() 10. 黄刺娥成虫体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U”字形。() 四、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何谓无性繁殖?无性孢子有几种? 2.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症状如何? 3.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是什么? 4. 桃缩叶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五、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 1.蛴螬的识别特征和分布、危害怎样?其防治措施有哪些? 2. 根据郁金香碎色病的发病规律制定病害防治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选择题集锦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选择题集锦 1.园林植物病害大多数是由病原菌引起的,下列完全属于病原菌的是(D)。 A.真菌、蚜虫、气候因子 B.细菌、四足螨、寄生性种子植物 C.真菌、木虱、有毒物质 D.真菌、细菌 2.不属于园林植物病害的是(C)。 A.杨树烂皮病 B.丁香白粉病 C.郁金香碎色病 D.丁香花叶病 3.植物病害的病状可分为病状和病症,属于病症特点的是(A)。 A.丁香白粉病病部出现一层白色粉状物和许多黑色小颗粒状物 B.杨树根癌病,病部要命茎肿大,形状为大小不等的瘤状物 C.丁香花斑病,叶病部为坏死的褐色花斑或轮状圆斑 D.果腐病,表现病部腐烂,果实畸形 4.非侵染性病害是因环境条件不适宜而所致,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A)。 A.植物缺素症、冻拔、毛白杨破腹病 B.杨树腐烂病、螨类病害 C.动物咬伤、机械损伤、菟丝子 D.害虫刺伤,风害, 1.真菌具有真正的(A)。 A.细胞核 B.粒质 C.荚膜 D.胚乳 2.真菌的营养方式是(B)。 A.自养型 B.异养型 C.好氧型 D.咀嚼式 3.真菌菌丝体的变态类型是(A) A.菌核.子座 B.孢囊梗与孢束 C.子囊果 D.分生孢子器 4.真菌的繁殖方式为(D) A.裂殖 B.复制 C.二均分裂 D.无性和有性 5.霜霉菌侵染葡萄叶背时在病部出现一层(C) A.黄色粉状物 B.灰色霉层 C.白色霜状物 D.白色粉状物 6.(C)常引起贮藏期种实、球根、鳞茎等器官腐烂发霉。 A.白锈菌 B.子囊菌 C.毛霉和根霉菌 D.黑粉菌和锈菌 11.丁香白粉病菌特点是附属丝未端分叉,闭囊壳内含多个子囊,该菌为(D)。 A.钩丝壳属 B.叉丝单囊壳属 C.白粉菌属 D.叉丝壳属 12.白粉菌引起阔叶树植物的白粉病,其同一病症为(A)。 A.白色粉状物和小黑颗粒 B.霜霉状物 C.白色丝状物 D.小黑点 14.引起杨树、苹果树枝干烂皮病的病原物是(B)。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程,是在学习了《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栽培》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了解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发生的规律、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具备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安全、经济、环保、高效控制园林植物生产中有害因素影响的能力。为后续《花卉栽培技术》、《草坪建植与养护》及《园林植物整形与修剪》等课程的学习及获得相应职业岗位资格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学时数:90学时,学分: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推行课程内容项目化,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高度融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突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标准、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体现园林植保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确定课程内容。 3.以园林植物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具体需求为主线,遵循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规律,年龄特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融入教学任务。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具备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安全、经济、环保、高效控制园林植物生产中有害因素影响的能力,为从事园林植物生产、养护、栽培、管理等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知识素养。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概念、性质、任务;掌握当地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基本知识;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能解释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理。 2.能力素养。能正确诊断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能正确诊断园林植物主要病原的病害,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能正确诊断有害草的种类,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

园林常见病虫害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第一部分园林植物病害防治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 第一节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园林植物病害 第二节园林植物病害的原因 1.病原:引起园林植物生病的直接原因称为病原。按其性质可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两大类。 2.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主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类菌质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螨类等。 3.侵染性病害:凡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故称为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也称为寄生性病害。 4.非生物性病原:指除生物以外的一切不利于园林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和营养等因素。 5.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是不能相互传染的,故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也称生理病害。 第三节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类型 一、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二、症状的主要类型: 1.具有特征性病症的类型 2.坏死和腐烂

3.萎蔫 4.畸形 5.变色 第二章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第一节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引起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有很多,常见的有缺乏营养元素、水份供应失调、气候因素、有毒物质对大气、水及土壤的污染等。 一、营养缺乏: 氮 磷 钾及钙 镁 铁 锰 锌 硫 二、土壤水分失调 1.土壤干旱缺水,植物萎蔫 2.土壤水份过多,根系腐烂 三、温度不适宜 1.高温使花木茎(干)、叶、果受到伤害称为灼伤。 2.低温易出现冻害或寒害。 四、有毒物质的污染

大气中污染物有以下几类: 1.氟化物 2.硫化物 3.臭氧 4.氯化物 5.不正确使用化学农药对植物造成危害 第二节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 1.加强对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对于营养缺乏症,采取增施缺乏的元素,改善土质或进行根外施肥,以满足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 2.植树避免采用地下坑,土壤水份过多时要及时排涝。 3.对越冬易产生皮裂的树木入冬前进行涂白等处理,早春易出现生理干旱的树种进行防寒处理,对小苗或耐寒性较差的树种入冬前进行冬灌及其它防寒处理。 4.对大气或土壤污染所引起的植物病害,首先了解引起病害的污染物,采取消除污染原的措施,对局部枝条危害可采用修枝或移植其它地方。 5.栽植抗污染品种。 第三章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有真菌、细菌、类病毒、类菌质体、线虫、螨类、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第一节园林植物病原真菌 一、真菌病害的症状和诊断: 真菌所致的病害除具有明显的病状外,寄主受害部位表面出现病症,如粉状物、霉状物、疱状物、毛状物、颗粒状物、白色絮状物等真菌的子实体或营养体的结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虫害篇)

第一节昆虫概述 昆虫学: 变态:昆虫从卵孵化出来以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历一系列显著的内部和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才能够转变成性成熟的成虫,这种体态上的变化叫做变态。腹足:长翅目、鳞翅目和部分膜翅目昆虫的幼虫腹部具有用于行走的附肢。(一)昆虫的特征: (1) 体躯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3体段。(2) 头部有口器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是感觉和取食中心。(3) 胸部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是运动中心。(4) 腹部含有大部分的内脏和生殖系统,是代谢和生殖中心。(5)外骨骼动物(6) 变态 (二)昆虫的特点:种类多、繁殖快、分布广、数量大 第二节昆虫的外部形态 一、昆虫的头部 (一)昆虫的头部形式 下口式(蝗虫):适合啃食植物叶片、茎干等 前口式(步甲):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捕食性昆虫、钻蛀性昆虫。 后口式(蝉、叶蝉):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为在不取食时保护长喙而形成。(二)触角昆虫头部的一对附肢,大多数有。 1 触角的基本构造:柄节、梗节、鞭节 2 触角的类型 A. 丝状(螽蟖、天牛) B. 念珠状(、褐蛉) C. 锯齿状(部分叩甲、芫菁雄虫) D. 双栉状/羽状() E. 膝状或肘状(、蜜蜂、象甲类) F. 棒状() G. 锤状(郭公甲) H. 鳃叶状(金龟子) I. 环毛状(雄蚊) J. 具芒状(蝇类) K. 刚毛状(蜻蜓、叶蝉) 蝴蝶和蛾的区别: 栉齿状与锯齿状的区别:栉齿状:鞭节各亚节向一侧显著突出,状如梳栉,如豆象雄虫; 锯齿状:鞭节各亚节的端部呈锯齿状向一边突出,如金针虫 3 触角的功能 在觅食、聚集、求偶和寻找适当产卵场所时起嗅觉、触觉和听觉作用。 蝗虫和蚂蚁的触角触觉作用;雄蚊的触角听觉作用 (三)眼 1. 复眼位于昆虫头部的侧上方,常圆形,由许多小眼集合而成,用来辨别物体,特别是运动的物体,是最重要的视觉器官。 2 单眼单眼只能感受光的强弱与方向 (四)昆虫口器 A 咀嚼式口器(蝗虫), B 刺吸式口器(蝉、蚊子), C 锉吸式口器(蓟马), D 虹吸式口器(蝶蛾类), E 嚼吸式口器(蜜蜂)和 F 舐吸式口器(家蝇)。 学习口器类型的意义 1.确定昆虫的类别:鳞翅目成虫-虹吸式;双翅目的蝇类-舐吸式。 2.指导害虫防治: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薰蒸剂;液体毒饵。 1 咀嚼式口器 直翅目、大部分脉翅目、部分鞘翅目和部分膜翅目成虫,很多幼虫 特点:具坚硬发达的上颚以咬碎固体食物。 2 刺吸式口器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三章园林植物病害基础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损伤 2.寄主 3.非侵染性病原 4.症状 5.病症 6.菌丝体 7.无性繁殖8子实体9.真菌的生活史10.转主寄生11.半知菌12.寄生性13.致病性14.植物的抗病性15.病程16.系统侵染17.侵染循环1 8.植物病害流行 二、填空题 1.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 、、植原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寄生藻类、螨类等。通常将这类病原称为或,如属于菌类的(如真菌,细菌)又称为。 2.凡是由生物因子引起的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有侵染过程,称为或,也称寄生性病害。 3.由非生物因子引起的植物病害都是没有传染性,没有侵染过程,称为或,也称生理性病害。 4.真菌的发育可分为与两个阶段。 5.真菌菌丝体的变态类型有、、、、。 6.真菌的繁殖方式分为和,分别产生、。 7.真菌门分为5个亚门:、、、和。 8.白粉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为色,寄生在植物的叶片,嫩梢,花器和果实和体表上形成一层状物,故引起的病害通称。 9.有的锈菌必须经过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此现象称。 10.植物病毒病在症状上只有明显的,不出现。 11.植物病毒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 12.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13.根据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植物的依赖程度,又将分为和。 14.菟丝子与寄主植物接触时形成,伸入寄主。 15.侵染程序包括、、和四个时期。 16.真菌侵入途径包括、和三种方式。 17.细菌侵入途径只包括和两种方式。 18.病毒只能从侵入。 19.病原物侵入期,环境条件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20.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范围,只限于附近,称为局部侵染。 21.侵染循环包括3个基本环节:病原物的;病原物的,病原物的。 22.病原物的传播方式有、、、。 23.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是、、。 24.当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植物生长时,可导致。 25.造成植物病害流行时,环境条件最为重要的因素是。 三、选择题: 1.不属于园林植物病害的是()。 A、杨树烂皮病 B、丁香白粉病 C、郁金香碎色病 D、丁香花叶病 2.植物病害的病状可分为病状和病症,属于病症特点的是()。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园林植物保护》实施性教学大纲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组编写 完成时间2006年5月

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园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植物病虫害诊断、调查与防治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对园林植物主要病虫的可持续控制。在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2、掌握园林昆虫基础知识 3、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技术措施 4、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与预测预报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园林植物病虫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技能 2、具有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鉴定能力 3、会拟定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4、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各种防治技术 具备病虫害调查与预测预报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总学时为9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8学时,实训教学28学时。 教学课时分配 综合实训课时分配

理论教学部分 绪论(1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内容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意义和任务。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一、园林植物保护的内容及任务。 二、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三、园林植物保护的特点。 四、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发展概况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特点 本章难点:无 【教学建议】 1、着重讲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2、利用电化教学、报告的手段增加同学们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章园林植物昆虫基础知识(13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昆虫外部形态、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分类基本知识,掌握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目、科鉴别技能,为害虫治理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 解释名词(20分,每题2分) 1?侵染性病害 2.症状 3.子实体 4.专性寄生 5.单循环病害 6.生活史 7.全寄生种子植物 8.系统侵染 9.病程 10.趋光性 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_ 、______ 、和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 翠菊黄化病的病原是____ 。主要通过、、和传播。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 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 O 4.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_______ 部位,它以____ 伸入寄主茎干内与其 ___ 和____ 连接,吸取全部养分。 5.牡丹(芍药)炭疽病发病部位有_______ 、 ____ 、____ 和____ O 6.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病原有_____ 、_____ 、 ____ 和____ O 7.唐菖蒲干腐病主要危害球茎,球茎受害后有3种症状类型,即 _____ 、_____ 和 8.草坪草害虫按照其危害习性与部位的不同分为______ 、______ 、____ 和—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扁刺蛾成虫前翅灰褐稍带紫色,有条明显的暗褐色线。 判断题(15分,每题1.5分) 1.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等。() 2.兰花炭疽病只发生在我国的广东地区。() 3.柑橘溃疡病的病原是柑橘极毛杆菌。() 4.柑橘溃疡病的病菌潜伏在土壤中越冬。 () 5.翠菊黄化病引起植株矮小萎缩、花小、边色等症状。() 6.菟丝子为全寄生种子植物。() 7.预防根癌病可对病土进行热力或药剂处理。() 8.杨树溃疡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病残体。() 9.草地螟老熟幼虫体长为9?12mm ° () 10.黄刺娥成虫体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 呈倒“U”字形。() 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四、 1.何谓无性繁殖?无性抱子有几种? 五、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案修订稿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 案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病虫害防治方案 第一部分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一、常见的病害及防治 1、白粉病:可用50%退茵特800-1000倍、或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胶体硫50-1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均有效。 2、黑斑病: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代森胺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多次效果较好。 3、裼斑病:发病后可喷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 4、锈病:用福美锌,石硫合剂定期交替喷射,可以减轻病情。 5、炭疽病:发病期定期75%百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灵菌丹500-800倍液,有较好的效果。 6、立枯病:用800倍液的50%托布津功多菌灵喷2-3次(10天一次)

7、青枯病:发病期可喷淋%高锰酸钾液或100-200U农用链霉素,土霉素,并适当增施钾肥。 二、常见的虫害及防治 1、蚜虫类:消灭越冬虫源,秋末喷射40%乐果,300倍液以作保护。当蚜虫发生时,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2000倍液或8%滴滴畏1000倍液喷杀。 2、蚧壳虫类:喷射40%氧化乐果,及25%亚胺硫磷1000-2000倍液。如果是盆栽名贵品种,也可以在其根埋入吠喃丹。庭院中的2-3年生小树,每株可用10%吠喃丹40克左右。 3、螨类: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50%久效硫乳油2000倍液,50%滴滴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 4、苏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 0倍液,50%马列拉硫磷乳剂4000倍液,50%休养虫螟松乳剂20 00倍防治效果良好。 5、 5、蓟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400倍液,5 0%杀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三.执行操作要领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方案 第一部分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一、常见的病害及防治 1、白粉病:可用50%退茵特800-1000倍、或0.1-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 0%胶体硫50-1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均有效。 2、黑斑病: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代森胺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多次效果较好。 3、裼斑病:发病后可喷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 4、锈病:用福美锌,石硫合剂定期交替喷射,可以减轻病情。 5、炭疽病:发病期定期75%百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灵菌丹500-800倍液,有较好的效果。 6、立枯病:用800倍液的50%托布津功多菌灵喷2-3次(10天一次) 7、青枯病:发病期可喷淋0.2%高锰酸钾液或100-200U农用链霉素,土霉素,并适当增施钾肥。 二、常见的虫害及防治

1、蚜虫类:消灭越冬虫源,秋末喷射40%乐果,300倍液以作保护。当蚜虫发生时,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20 00倍液或8%滴滴畏1000倍液喷杀。 2、蚧壳虫类:喷射40%氧化乐果,及25%亚胺硫磷1000-2000倍液。如果是盆栽名贵品种,也可以在其根埋入吠喃丹。庭院中的2-3年生小树,每株可用10%吠喃丹40克左右。 3、螨类: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50%久效硫乳油200 0倍液,50%滴滴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 4、苏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0倍液,50%马列拉硫磷乳剂4000倍液,50%休养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5、5、蓟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400倍液,50%杀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三.执行操作要领 1、及时浇水,根据不同品种生长习性,地段(室内或雨水淋不到的墙边2-3天要浇一次水)。 2、随时注意观察检察有没有害虫发生,并及时做好枯枝落叶病枝叶的清理和药物防治工作,并将防治情况向绿化部汇报。 3、日常管理要正常,枯枝弱枝,病枝要及时剪除,定期松土,见杂草就除,保持绿化区内无杂草。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附图)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 (附图)

第一节 1、国槐尺蠖(吊死鬼)(鳞翅目) 危害情况: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把叶片吃光大量排粪并吐丝下垂、污染园容。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树下土中过冬。次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白天在灌木树丛仃落.夜晚活动产卵.有趋光性。危害期第一代在5月中旬.第二代在6月下旬.第三代8月上旬.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入土化蛹。 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①20%除虫脲1号1:6000倍(三合前用); ②BT乳剂1:800倍;③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 2、桑褶翅尺蛾(鳞翅目) 危害情况:危害杨、柳、榆、栾树、白蜡、石榴、桑、海棠、碧桃、丁香、金银木、江南槐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蛹在土中过冬.次年4月上旬羽化.5月有虫危害.5月下旬-6月初入土化蛹。 综合防治方法:①4月上旬剪除带卵枝条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②20%除虫脲1号1:6000倍;③BT乳剂1:800倍;④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 3、黄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 危害情况:危害树木花卉达120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粗皮处结褐、白相间的条纹状类似雀蛋的茧中化蛹过冬。次年5月羽化.成虫产卵于叶背.6-7月幼虫聚叶片危害.8月分散蚕食.9月在枝上结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 综合防治方法:①剪除枝上虫茧减少虫源;②三龄前剪除群聚叶片幼虫并消灭;③严重时可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或BT乳剂400-600倍杀灭.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标准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园林植物病害 A 病害的基本概念 1、园林植物病害的定义: 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袭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全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或其他损失的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2、园林植物病害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 3、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因子称为病原; 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因子称为诱因 4、病原按其性质可分为生物性病原与非生物性病原 生物性病原:主要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真菌、病毒、细菌、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寄生藻和螨等 寄生性病害:凡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因其都能相互传染,故称为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非生物性病原:指除了生物以外的,一切不利于园林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和营养等多种因素。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是不能互相传染的 病害三角:寄主、病原物与外界环境条件3个基本因素的这种三元关系 5、症状: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表现的不正常特征称为病害的症状。 6、病状与病症: 对有些侵染性病害而言,病害症状包括寄主植物的病变特征和病原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上锁产生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等两方面的特征。 病状:寄主植物的病变特征 病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上所产生的营养体和繁殖体 所有园林植物病害都有病状,但并非都有病症 非侵染性病害是因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引起,故无病症 病症的类型:病症一般可划分为3种类型:病原物的营养物、病原物的繁殖体、病害 7、症状的类型: 增生型症状: 表现为促进性的组织病变,即植物感病部分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细胞和组织过度生长。它包括以下类型: 瘤肿、疮痂、丛枝、叶卷曲、愈伤组织、流胶合流脂 减生型症状: 表现为抑制性的组织病变,即感病部位细胞数目减少,体积缩小,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足。它包括以下类型: 黄化、花叶和斑驳、矮缩、簇生 坏死型症状: 表现为分解性的组织病变,即病原物将植物细胞壁或中胶层、细胞内含物分解和破坏,表现出局部或全部组织坏死。它包括以下类型: 枝叶枯、斑点和斑块、溃疡、腐烂、腐朽、顶枯或梢枯、水渍、焦灼、 穿孔、枯萎、猝倒、 B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1、病原真菌 a 定义: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无叶绿素的异养生物,营养体为菌丝体,繁殖时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 b 基本形态 营养体: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菌丝体 繁殖体:真菌生长发育阶段形成各种繁殖体 繁殖方式分为有性与无性两种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植物病害病状的类型有、、、 和。2.变色坏死腐烂畸形萎蔫 3.病原物入侵并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症状,称为潜育期。 4.黄瓜霜霉病的菌丝体在越冬植株上越冬,其传播途径有气流传播、雨水和昆虫传播. 5.在气温25—30℃条件下,雨量与柑橘溃疡病的发生呈正相关。 6.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有关的消化腺。 7.昆虫的腹部是的中心,腹腔内有 等器官。 8.不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只经过三个阶段。 9.仙人掌的类品种易感炭疽病。 10.我国危害茄科蔬菜的瓢虫主要有和 两种。 11.美人蕉锈病病原属于菌,病菌主要以 越夏和越冬。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经济阂值: 2.侵染循环: 3.世代重叠:

4.食物链和食物网: 5.多胚生殖: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苹果轮纹病有性繁殖产生的抱子为( )。 A.抱囊孢子B.子囊孢子 C.接合孢子D.厚垣孢子 2.蔬菜病毒病的侵入途径是( )。 A.植物幼嫩部位B.自然孔口 C.植物根部D.微伤口 3.昆虫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常用的苏云金杆菌属于( )。 A.细菌B.真菌 C.病毒 4.以下不是描述真菌的是( )。 A.营养体为丝状体B.具有细胞结构 C.以产生抱子的方式繁殖D.形态有球形、杆状、螺旋状5.属于病毒病的是( )。 A.黄瓜霜霉病B.番茄早疫病 C.辣椒白绢病D.黄瓜花叶病 6.属于被动传播的是( )。 A.真菌菌丝体的生长B.线虫在土壤中的移动C.游动抱子在水中的游动D.真菌通过雨水传播 7.描述苹果轮纹病的是( )。 A.树干及枝条上产生溃疡型病斑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

40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 1.牡丹锈病 【症状】植株受浸染后叶片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叶片褪绿,叶背着生黄褐色抱于堆,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nm)。松芍柱锈菌为转主寄生菌,本本寄主为牡丹、松树,草本寄主为芍药、风仙花等。在松树上锈茵4-6月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草本植株上,草本植株受浸染后。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生长后期产生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出担孢子。担孢子浸染松树,在其上越冬。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植株要种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②秋未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残体。③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施。 2.牡丹褐斑病 壮丹褐斑病是牡丹的常见叶部病害之一,在牡丹栽培地均有发生。【 症状】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面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斑点,褐色,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邻近病斑相连成不规则形大斑,严重时叶片枯死。【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尾孢菌(Cercospora paeoniae和C.variicolor)。病菌在枯枝、落叶等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借风雨传播,7-9月为发病高峰。【防治方法】①秋季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②发病期可喷80%代森锌700借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天左右喷1次。 3.紫荆枯梢病 【症状】感病的植株先从枝条尖端的叶片枯黄脱落开始,在一丛苗木中,先有一两枝枯黄,随后全株枯黄死亡。感病植株茎部皮下木质部表面有黄褐色纵条纹,横切则在髓部与皮层间有黄褐色轮状坏死斑。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一种镰刀菌(Fusarium sp.)病茵在病株残体上及土壤里越冬。来年6-7月,病菌从根侵入,顺根、茎维管束往上蔓延,达到树木顶端,病茵能破坏植物的输导组织,使叶片枯黄脱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 1.香樟 (1)香樟赤斑病:又称香樟赤枯病,是香樟叶部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初期,在叶缘、叶脉处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的桔红色病斑,边缘褐色,中央散生黑色小粒。随着病斑的扩大,叶面病斑连在一起,看上去象“半叶枯”,引起叶片提前大量脱落。 发病规律:病原为半知菌的叶茎点霉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在落叶病斑上越冬,为第二年初侵染的病菌来缘,翌年春季香樟叶子展开时分生孢子随风、雨、昆虫传播到新叶上,从伤口、气孔处侵入叶内扩展蔓延,6—7月病症出现大量落叶、落果。 防治方法:①在冬季将落叶、修剪的病枝枯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病原。②合理修剪,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木抗病能力。③春季在树木展叶期用波尔多液1:1:160进行预防,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800倍,多菌灵800倍,可湿性退菌特1000倍进行喷雾防治。 (2)香樟枝枯病:侵染1-2年生枝条,受害部位初期肿大,树皮纵裂,逐渐出现水状腐烂,中后期病部失水,以后病斑逐年扩展至环绕树干,引起枝干枯死、树势衰弱直至全株死亡。 发病规律:在1-2年行枝条上,发病枝条叶片发黄,皮层颜色灰褐并逐渐由上而下干枯,病健交界处病部下陷。病原主要由伤口直接传播。管理不善,林木生长衰弱,树冠通风透光及卫生状况差,土层脊薄等易发该病。此外林内长期阴暗,土壤板结,潮湿,极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搞好修剪、疏伐、剪除病枝。②及时清理林地做好秋冬清园。③于春季病原尚未活动时刮除病斑并涂刷渗透性较强的药剂如“401”“402”杀菌剂,半月一次,连续2-3次。 2、广玉兰 叶斑病 1、症状:发生在广玉兰叶片上,初期病斑为褐色园斑,扩展后圆形,内灰白 色,外缘红褐色,斑块周边褪绿;后期病斑干枯,着生黑色颗粒状物。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提纲

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害: 病原: 病理程序: 病害三角: 症状: 病状: 病症: 一、病原真菌 1.真菌的营养体: 2.真菌的繁殖体 (1)真菌的无性繁殖:(6) (2)真菌的有性繁殖: 真菌的生活史: 转主寄生: 半知菌: 二、细菌细菌病害的特点: 症状+侵入途径 三、病毒 四、植原体 五、植物病原线虫 六、寄生性种子植物 寄生性植物: 全寄生: 半寄生: 第三章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植物与微生物相互关系:共生、共栖、寄生 病原物的寄生性: 专性寄生物: 寄主谱: 病原菌的致病性: 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关系: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侵染循环: 1.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 +场所(5) 2.初侵染与再侵染 初侵染: 再侵染: 3.病原物的传播:(3) 4.病程:+4个时期 1)接触期: 2)侵入期:+直接侵入: 3)潜育期:。。 4)发病期:。。 非侵染性病害:+4类

和侵染性病害的关系:减轻两类病害的互作 诊断: 诊断的程序: 诊断的程序一般包括: 1. 病害诊断的一般原则和程序 2.病害诊断的方法:(4) 柯赫氏法则内容:(4) 3.植物病害诊断要点: (一)侵染性病害特征: (二)非侵染性病害特征: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1.防治原则与策略:(4) 2.1 植物检疫: 确定检疫对象的依据: 主要林业检疫性病害: 植物检疫程序: 2.2 抗病育种 植物的抗病性包括: 2.3 栽培管理 1)选用无病繁殖材料 2)培育健苗 3)植物的合理配置与轮作 4)改善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5)场圃卫生 2.4 生物防治: 2.5 物理防治: 2.6 化学治疗: 用于病害防治的农药主要有: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杀菌剂的使用方法:(6) 农药的合理使用,要贯彻“”的原则。对症下药适时用药交互用药混合用药安全用药 常用杀菌剂:(3)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的病原+主要症状+初侵染源+ 防治原则: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的危害@ + 病原@ + 发生特点:@+ 防治特点:@(4)园林植物根部病害症状+防治原则:@ 昆虫学: 变态: 腹足: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精编)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及防治 根据病虫害的性质和种类,将植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及生理性病害等。植物虫害包括地下害虫、叶部害虫、枝干害虫和吸汁害虫。 壹、常见植物病害 一、真菌性病害 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常见的种类有: 1.炭疽病类 症状: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不偏施氮肥。注意搞好排灌系统。(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2.叶斑病类 症状: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其主要症状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发病规律: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随风雨传播。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措施:(1)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滴灌,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灌。保持通风透光。(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隔7-10天喷一次,连续3-5次,注意药剂要交替使用。 3.锈病类 症状:可发生在多种植物上,主要为害寄主叶片。典型症状是病部变褐并出现黄色至红褐色锈粉状物质(为夏孢子堆).常见的为美人蕉锈病、月季锈病、葡萄锈病等。 发病规律:引起锈病的病原均称为锈菌。病原在病部越冬。通过风雨传播。每年夏季发病较重。温暖、多雨、多雾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则加深发病程度。 防治措施:(1)及时清除病枝叶及病残体,减少病原。(2)合理施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4.白粉病类 症状:此病为世界性病害,一般多发生于寄主生长中、后期,寄主的叶、花、枝条、嫩梢、果实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