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习题解答 - 副本

第一章习题解答 - 副本
第一章习题解答 - 副本

第一章习题解答(P37)

2、设机器字长为6 位,写出下列各数的原码、补码、反码和移码。

10101 11111 10000

-10101 -11111 -10000

解: ① [10101]原=[10101]补=[10101]反=010101B [10101]移=2n-1-1+010101=11111+10101=110100B ② [-10101]原=110101B

[-10101]反=101010B

[-10101]补=101011B

[-10101]移=11111-10101=001010B

③ [11111]原=[11111]补= [11111]反=011111B [11111]移=11111+11111=111110B

④ [-11111]原=111111B

[-11111]反=100000B

[-11111]补=100001B

[-11111]移=11111-11111=000000B

⑤ [10000]原=[10000]补=[10000]反=010000B [10000]移=11111+10000=101111B

⑥ [-10000]原=110000B

[-10000]反=101111B

[-10000]补=110000B

[-10000]移=11111-10000=001111B

3、利用补码进行加减法运算比用原码进行运算有何优越性?

答: 利用补码进行加减法运算比用原码进行运算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只用一套加法器电路就可以

进行加减法运算,简化了电路,降低了运算器的成本。

5、设机器字长为8 位,最高位为符号位,试对下列各算式进行二进制补码运算。

(1) 16+6=?

解:∵ [16]补=10H

[6]补=06H

∴ [16+6]补=[16]补+[6]补=10H+06H=16H

(2) 8+18=?

解:∵ [8]补=08H

[18]补=12H

∴ [8+18]补=[8]补+[18]补=08H+12H=1AH

(3) 9+(-7)=?

解:∵ [9]补=09H [-7]补=F9H

∴ [9+(-7)]补=[9]补+[-7]补=09H+F9H=02H

(4)-25+6=?

解:∵ [-25]补=E7H

[6]补=06H

∴ [-25+6]补=[-25]补+[6]补=E7H+06H=EDH

(5) 8-18=?

解:∵ [8]补=08H

[-18]补=EEH

∴ [8-18]补=[8]补+[-18]补=08H+EEH=F6H

(6) 9-(-7)=?

解:∵ [9]补=09H

[-(-7)]补=07H

∴ [9-(-7)]补=[9]补+[-(-7)]补=09H+07H=10H (7) 16-6=?

解:∵ [16]补=10H

[-6]补=FAH

∴ [16-6]补=[16]补+[-6]补=10H+FAH=0AH

(8) -25-6=?

解:∵ [-25]补=E7H

[-6]补=FAH

∴ [-25-6]补=[-25]补+[-6]补=E7H+FAH=E1H

6、设机器字长为8 位,最高位为符号位,试用“双高位”法判别下述二进制运算有没有溢出产生。

若有,是正溢出还是负溢出?

(1)43+8=51

解:[43]补=2BH

[8]补=08H

0010 1011

+ 0000 1000

0011 0011B

因为D7CY○+ D6CY=0○+ 0=0,所以运算结果没有溢出。

(2)-52+7=-45

解:[-52]补=CCH

[7]补=07H

1100 1100

+ 0000 0111

1101 0011B

因为D7CY○+ D6CY=0○+ 0=0,所以运算结果没有溢出。

(3)50+84=

解:[50]补=32H

[84]补=54H

0011 0010

+ 0101 0100

1000 0110B

因为D7CY○+ D6CY=0○+ 1=1,所以运算结果产生了正溢出。

(4)72-8=64

解:[72]补=48H

[-8]补=F8H

0100 1000

+ 1111 1000

0100 0000B

因为D7CY○+ D6CY=1○+ 1=0,所以运算结果没有溢出。

(5)-33+(-37)=-70

解:[-33]补=DFH

[-37]补=DBH

1101 1111

+ 1101 1011

1011 1010B

因为D7CY○+ D6CY=1○+ 1=0,所以运算结果没有溢出。

(6)-90+(-70)=

解:[-90]补=A6H

[-70]补=BAH

1010 0110

+ 1011 1010

0110 0000B

因为D7CY○+ D6CY=1○+ 0=1,所以运算结果产生负溢出。

7、何谓字符串及位串?它们之间有何不同?

答:“字符串”是以字节/字/双字的相邻序列;8、已知位bi 及bj 在位串中的地址(位偏移量)分别为92 和-88,试求它们各自在位串中的字节地址及其在所在字节中的位置。

解:bi 的字节索引为92÷8 取整数商:11;

bi 的位余数为92 mod 8:4

答:bi 位在m+11 字节的D4 位。

解:bj 的字节索引为-88÷8 取整:11;5

bj 的位余数为-88 mod 8:0

答:bj 位在m-11 字节的D0 位。

9、将下列十进制数变为8421BCD 码:

(1)8069

答:8069 对应的8421BCD 码为:1000 0000 0110 1001

(2)5324

答:5324 对应的8421BCD 码为:0101 0011 0010 0100

10、将下列8421BCD 码表示成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

(1)01111001B

答:(01111001)8421BCD=79=1001111B

(2)10000011B

答:(10000011)8421BCD=83=1010011B

11、写出下列各数的ASCII 代码:

(1)51

答:51 的ASCII 代码为:35H31H

(2)7F

答:7F 的ASCII 代码为:37H46H

(3)AB

答:AB 的ASCII 代码为:41H42H

(4)C6

答:C6 的ASCII 代码为:43H36H

第二章习题解答(P69)

1、8086/8088 CPU 中BIU 部件和EU 部件各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的功能是什么?追踪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什么?

答:8086/8088 CPU 中BIU 部件由4 个段寄存器(CS,DS,ES 和SS)、1 个指令指针寄存器(IP)、1 个20 位地址加法器、1 个指令队列缓冲器(8086 为6 字节,8088 为4 字节)和总线控制电路等组成。主要功能一是从内存中取指令代码送入指令队列缓冲器中;二是响应EU 的总线请求,负责与内存或输入/输出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送;三是在执行转移指令时,BIU 使指令队列缓冲器复位,从指定的新地址取指令,并立即传给EU 单元执行。EU 部件由1 个16 位ALU、寄存器组(4 个通用寄存器AX、BX、CX 和DX,2 个指针寄存器BP 和SP,2 个变址寄存器DI 和SI)、1 个标志寄存器FLAGS 和执

行控制电路(指令译码和时序产生电路等)等组成。其功能一是从指令队列缓冲器中依次取出指令代码、译码并执行;二是执行含存储器或I/O 口的指令时,形成存储器操作数的段内偏移地址或I/O 口地址送BIU;三是执行转移、调用、中断指令时通知BIU 复位指令队列缓冲器,立即从新地址开始取指令代码。

在8086/8088 CPU 中,追踪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IP(指令指针寄存器),由CS:IP 指出要执行指令的地址。

2、简述堆栈指示器SP 的功能及堆栈的操作过程。答:8X86 系列微处理器的堆栈如下图所示:

①堆栈是由内存中按照“先进后出”原则组织起来的一片连续的存储器单元组成;

②SP 作为堆栈指针,始终指向“栈顶”;

③堆栈操作

进栈操作(PUSH)先把SP-2,再把源操作数存入SP 所指的字存储器单元;

出栈操作(POP)先把SP 所指字单元的内容取到目的操作数,再将SP+2。

3、8086/8088 CPU 有哪几个状态标志?哪几个控制标志?各标志的含义和功能是什么?

答:① 8086/8088 CPU 有6 个状态标志,各标志的含义是:

CF:进位/借位标志,指示加/减法运算中最高位的进/借位状态,有进/借位时CF 为1,反之为0;PF:奇偶标志,指示算术/逻辑运算结果低8 位中1 的个数是奇/偶数,结果中有偶数个1 时,PF 为1,反之为0;

AF:半进位标志,指示加/减法运算中D3 位向D4 位的进/借位状态,有进/借位时AF 为1,反之为0;ZF:0 标志,指示算术/逻辑运算结果使ALU 中是否为全0,ALU 中为全0 时ZF 为1,反之为0;SF:符号标志,指示算术/逻辑运算结果最高位的状态,最高位为1 时SF 为1,反之为0;

OF:溢出标志,指示带符号算术运算结果是否超出其表示范围,用双高位法判断,有溢出时OF 为1,反之为0;

注意:CF,ZF,SF 和OF 与操作数的位数有关,80386 支持8 位,16 位和32 位运算。

PF 和AF 与操作数的位数无关。

② 8086/8088 CPU 有3 个控制标志,各标志的含义是:

TF:单步标志,用来控制CPU 执行指令的方式,当TF=1 时,每执行一条指令便产生一次单步中断,当TF=0 时,连续执行指令;

DF:方向标志,用来控制串操作指令的步进方向,当DF=1 时,串操作指令从高地址向低地址方向进行,

当DF=0 时,串操作指令从低地址向高地址方向进行;

IF:可屏蔽中断允许标志,当IF=1 时,允许响应可屏蔽中断请求,反之则禁止响应。

4、8086/8088 CPU 的存储器组织为什么要采用分段结构?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关系是什么?若已知逻辑地址为B100H:A300H,试求物理地址。

答:8086/8088 CPU 的存储器组织采用分段结构有以下优点:①能有效利用8086/8088 CPU 的

个16 位寄存器和1 个20 位地址加法方便的构成

20 位地址,使8086/8088 CPU 的寻址能力达到1MB;

②能方便实现不同信息的分类存储(程序代码、数据和堆栈等)和共享;③有利于模块化程序、多道程序和多用户程序的设计。

逻辑地址是编程者使用的地址,不是程序代码或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实际地址,而物理地址是系统中每个存储器单元或I/O 端口所在的地址,由处理器的地址线状态确定。

逻辑地址必须转换成物理地址才能使用,在

8086/8088 系统中,其转换方法是:

物理地址=段地址×10H+偏移地址

一个逻辑地址只对应一个物理地址。例如本题中:物理地址=B100H×10H+A300H=BB300H

而一个物理地址可以对应多个逻辑地址,例如本题中物理地址BB300H,可以对应逻辑地址:

B100H:A300H

B000H:B300H BB00H:0300H

BB30H:0000H

这种对应关系有利于存储器单元的共享,但要防止冲突。

7、试判断下列运算执行之后,OF、CF、ZF、SF、PF 和AF 的状态:

⑴ A400H+7100H

解: 1010 0100 0000 0000

+ 0111 0001 0000 0000

0001 0101 0000 0000

运算后各标志的状态为:OF=0,CF=1,ZF=0,SF=0,PF=1,AF=0

⑵ A323H-8196H

解: 1010 0011 0010 0011

- 1000 0001 1001 0110

0010 0001 1000 1101

运算后各标志的状态为:OF=0,CF=0,ZF=0,SF=0,PF=1,AF=1

⑶ 46H-59H

解: 0100 0110

- 0101 1001

1110 1101

运算后各标志的状态为:OF=0,CF=1,ZF=0,SF=1,PF=1,AF=1

⑷ 7896H-3528H

解: 0111 1000 1001 0110

- 0011 0101 0010 1000

0100 0011 0110 1110

运算后各标志的状态为:OF=0,CF=0,ZF=0,SF=0,PF=0,AF=1

10

若把该题改为“+”运算,即:7896H+3528H,则运算结果OF=1

解: 0111 1000 1001 0110

+ 0011 0101 0010 1000

1010 1101 1011 1110

运算后各标志的状态为:OF=1,CF=0,ZF=0,SF=1,PF=1,AF=0

10、80386 CPU 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各有何特点?

答:80386 CPU 有3 种工作方式。各方式的主要特

点是:

①在实地址方式,80386 只能寻址1MB 物理地址空

间,相当于一个高速8086 CPU;

②在虚地址保护方式,80386 可寻址4GB 物理地址

空间和64TB 虚地址空间,对内存采用分段和分页

管理方式,更好地兼顾了程序设计的逻辑性和内存

管理的高效灵活两者的矛盾。

③在虚拟8086 方式,8086 的程序可以在保护方式

的基础上作为任务加以执行,实现多个用户程序同

时运行。

11、80386 寄存器集由哪些寄存器组成?它们的功

能和特点是什么?

答:80386 内部寄存器的组成和主要特点归纳如下:

①通用寄存器

寄存器位定义

1F......10 0F......08 07 (00)

EAX AH AL

EBX BH BL

ECX CH CL

EDX DH DL

ESI SI

EDI DI

EBP BP

ESP SP

②其它寄存器

寄存器位定义

1F......10 0F......08 07 (00)

13、何谓CISC 技术和RISC 技术?各有何特点?各

自的代表产品是什么?

答:所谓CISC 技术,是指采用“复杂指令集计算

机”技术设计的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其主要特点是:

采用变长指令编码,寻址方式多,指令功能丰富,

采用微程序控制,各指令执行时间相差很大,目的

在于提高编程效率和内存利用率,其主要代表产品

如Intel 80X86 系列,Zilog Z80 和Motorola 68K

系列等。所谓RISC 技术是指采用“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技术设计的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其主要特点是:采

用定长指令编码,寻址方式多,指令条数少且很规整,采用硬布线控制,目的在于更多地使用流水线技术,提高取指令和分析指令的效率,使各指令执行时间相差很小,多数为单周期指令,大大简化了微处理器的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速度,其主要代表产品如

APPLE、IBM 和Motorola 的PowerPC 微处理器SGI/MIPS 的R2000,R3000 等

IBM 的Power 微处理器

SUN 的SPARC 微处理器

第三章习题解答(P118)

1、指出下列指令中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目的操作数源操数

⑴ MOV SI,1000 ;寄存器寻址立即数寻址

⑵ MOV BL,AL ;寄存器寻址寄存器寻址

⑶ MOV [SI],1000 ;寄存器间接寻址立即数寻址

⑷ MOV BP,[BX] ;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

⑸ AND DL,[BX+SI+20H] ;寄存器寻址相对的基址加变址寻址

⑹ PUSH DS ;SP 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

⑺ POP AX ;寄存器寻址SP 寄存器间接寻址

⑻ MOV EAX,COUNT[EDX] ;寄存器寻址相对的寄存器间接寻址(286 扩展指令)

⑼ IMUL AX,BX,34H ;寄存器寻址,寄存器寻址,立即数寻址(286 扩展指令)

⑽ JMP FAR PTR LABEL ;段间直接转移

2、指出下列指令语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⑴ MOV DS,0100H ;×,段寄存器不能直接赋立即数。

⑵ MOV BP,AL ;×,操作数类型不匹配

⑶ XCHG AX,2000H ;×,立即数不能用于交换指令

⑷ OUT 310H,AL ;×,端口直接寻址不能超出

00-FFH

⑸ MOV BX,[BX] ;√

⑹ MOV ES:[BX+DI],AX ;√

⑺ MOV AX,[SI+DI] ;×,不能同时用两个变址寄存器间接寻址

⑻ MOV SS:[BX+SI+100H],BX ;√

⑼ AND AX,BL ;×,操作数类型不匹配

⑽ MOV DX,DS:[BP] ;√

⑾ MOV [BX],[SI] ;×,不能用MOV 指令直接在存储器单元间传送数据

⑿ MOV CS,[1000] ;×,不能用MOV 指令向CS 寄存器写入数据

⒀ IN AL,BX ;×,不能用BX 作为寻址I/O 的指针

3、设(DS)=2000H,(BX)=1256H,(SI)=528FH,偏移量=20A1H,[232F7H]=3280H,

[264E5H]=2450H。若独立执行下列指令后,请给出对应IP 寄存器的内容。

⑴ JMP BX ;

答:执行该指令将(BX)送IP,所以,执行后(IP)= 1256H。

⑵ JMP [BX][SI];

答:执行该指令将DS 段由(BX)+(SI)所指字单元的内容送IP。

因为2000H×10H+(1256H+528FH)=264E5H,所以,执行后(IP)=2450H。

补充:JMP [BX+20A1H];

答:该指令执行后(IP)=3280H

6、有如下程序:

MOV AL,45H

ADD AL,71H

DAA

MOV BL,AL

MOV AL,19H

ADC AL,12H

DAA

MOV BH,AL

执行后(BX)=?,标志位(PF)=?和(CF)=?答:该程序执行时,各相关寄存器和标志位的变化过程如下:

MOV AL,45H ;(AL)=45H

ADD AL,71H ;(AL)=B6H,(PF)=0,(CF)=0 DAA ;(AL)=16H,(PF)=0,(CF)=1

MOV BL,AL ;(BL)=16H MOV AL,19H ;(AL)=19H

ADC AL,12H ;(AL)=2CH,(PF)=0,(CF)=0 DAA ;(AL)=32H,(PF)=0,(CF)=0

MOV BH,AL ;(BH)=32H

执行后(BX)=3216H,标志位(PF)=0,(CF)=0

7、执行下列程序段,指出此程序段的功能。

⑴ MOV CX,10

LEA SI,First

LEA DI, Second

REP MOVSB

答:该程序段的功能是将存于DS:First 开始的10 个字节的内容传送到ES:Second 开始的10 个字节单元中。

⑵ CLD

LEA DI,[0404H]

MOV CX,0080H

XOR AX,AX

REP STOSW

答:该程序段的功能是在ES:0404H 单元开始,依次填入80H 个字的0。(即ES:0404H——ES:0503H 共256 个字节单元清0)

8、试用指令实现:

⑴ AL 寄存器低4 位清0;

答:AND AL,0F0H;

⑵测试DL 寄存器的低2 位是否为0,若是,则将

0 送入AL 寄存器;否则将1 送入AL 寄存器。答:TEST DL,03H

JZ z

MOV AL,1

JMP ABC

Z: MOV AL,0

ABC: ...

第四章习题解答(P195)

2、有下列数据段:

DATA SEGMENT

MAX EQU 03F9H

VAL1 EQU MAX MOD 0AH

VAL2 EQU VAL1*2

BUFF DB 4,5,‘1234’

BUF2 DB ?

LEND EQU BUF2-BUFF

DATA ENDS

请写出数据段中MAX,VAL1,VAL2,LEND 符号所对应的值。

答:上述程序的数据段中

MAX=03F9H,VAL1=03F9H MOD 0AH=7,

VAL2=VAL1*2=7*2=0EH,

LEND=BUF2-BUFF=0006-0000=0006H

标号段内偏移数

备注

BUFF 0000 0 4

0001 0 5

0002 3

1

‘1’

0003 3

2

‘2’

0004 3

3

‘3’

0005 3

4

‘4’

BUF2 0006 0 0

……

3、设下列指令语句中的标识符均为字变量,请指出哪些指令是非法的,并指出其错误之处。

⑴MOV WORD1 [BX+2][DI],AX ;√

⑵MOV AX,WORD1[DX] ;×,DX 不能作为寻址内存的指针。

⑶MOV WORD1,WORD2 ;×,内存储器单元之间不能直接传送。

⑷MOV SWORD,DS ;√

⑸MOV SP,DWORD[BX][SI] ;×,DWORD 是保留字

⑹MOV [BX][SI],CX ;√

⑺MOV AX,WORD1+WORD2 ;×,两个变量不能直接相加

⑻MOV AX,WORD2+0FH ;√

⑼MOV BX,0FFSET WORD1 ;√⑽MOV SI,OFFSET WORD2[BX] ;×,OFFSET 后应跟变量或标号

9、巳知X,Y,Z 被赋值如下:

X EQU 60

Y EQU 70

Z EQU 8

试求下列表达式的值:

⑴X * Y-Z

⑵X/8+Y

⑶X MOD (Y/Z)

⑷X *(Y MOD 2)

⑸X GE Y

⑹Y AND Z

解:⑴ X * Y-Z = 60*70-8=4192=1060H

⑵ X/8+Y =77.5=4DH

⑶ X MOD (Y/Z)=4

⑷ X *(Y MOD 2)=0

⑸ X GE Y =0

⑹ Y AND Z =0

10、设有一个有符号数组,共M 个字,试编写一程序求其中最大的数,若需求绝对值最大的数,程序应如何修改?又若数组元素为无符号数,求最大数的程序应如何修改?

解:⑴在有符号数组中找出最大数的程序

data segment

m equ 10

dat dw m dup(?)

max dw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main proc far

start:mov ax,data

mov ds,ax

mov ax,dat

mov max,ax

cld

lea si,dat

mov cx,m

l1: lodsw

cmp ax,max

jng lab

mov max,ax

lab: loop l1

mov ah,4ch

int 21h

main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⑵在有符号数组中找出绝对值最大数的程序

在LODSW 指令后插入:

And ax,ax

Jns lab1

Neg ax

lab1: cmp ax,max

初始化时,(MAX)=0(最小的绝对值)

⑶在无符号数组中找出最大数的程序

把条件判断指令:

Jng lab

改为:jbe lab

12、设有两个等字长、字节型字符串,试编写一汇编子程序,比较它们是否完全相同;若相同则将字符Y 送入AL 中,否则将字符N 送入AL 中。解:根据题意编写程序:

data segment

str1 db 'aSdas'

str2 db 'asdas'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es,ax

lea si,str1

lea di,str2

mov cx,5

repz cmpsb

jnz labne

mov al,'Y'

jmp exit

labne:mov al,'N'

exit: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第五章习题解答(P233)

⒈已知8086 CPU 中当前段寄存器的基地址(DS)=021FH,(ES)=0A32H,(CS)=234EH,则上述各段在存储器空间中物理地址的首地址号及末地址号是什么?

解:根据题意,各段的首末地址分别是:

DS 段首地址:021FH*10H+0=021F0H,末地址:

021FH*10H+0FFFFH=121EFH

ES 段首地址:0A32H*10H+0=0A320H,末地址:

0A32H*10H+0FFFFH=1A31FH

CS 段首地址:234EH*10H+0=234E0H,末地址:

234EH*10H+0FFFFH=334DFH

⒉假若8086 CPU 中,(CS)=234EH,已知物理地址为25432H,若(CS)的内容被指定成1A31H,则物理地址应为什么地址号?

解:先根据题意求段内偏移地址

25432H-234E*10H=1F52H;

当(CS)的内容变为1A31H 时,则物理地址应为:1A31H*10H+1F52H=1C262H

⒌在8086 中,堆栈操作是字操作,还是字节操作?已知(SS)=1050H,(SP)=0006H,(AX)=1234H。若执行对AX 的压栈操作(即执行PUSH AX),操作后则(AX)存放在何处?并指出执行此操作时8086输出的状态信息是何种编码,总线信号哪些应有效?

解:在8086 中,堆栈操作是字操作;

在题目所给条件下执行PUSH AX 后,(SP)=(SP)-2=0004H,(AX)的内容存在内存物理地址

1050H*10H+0004H=10504H 字单元中;

在PUSH AX 指令时,8086 输出的状态信息为:

S0S1S2=110(写内存),S4S3=01(访问堆栈段),

S5=0,禁止可屏蔽中断,S6=0,8086 与总线相连;总线信号中:WR#、BHE#/S7 为低电平,RD#、M/IO#、DT/R#为高电平。

⒍试指出8086 和8088 CPU 有哪些区别。

解:8086 与8088 CPU 的主要区别有:

内部:指令队列长度8086 为6 字节,8088 为4 字节;

外部引脚:8086 的M/IO#引脚,在8088 中为IO/M#,8086 的AD0-AD15 引脚为地址数据复用,而8088 只有AD0-AD7 为地址数据复用;

8086 的BHE#/S7 引脚高字节数据有效和状态S7,而8088 为SS0#。

第6章习题解答(P271)

⒊依照编程方式的不同,ROM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重点说明E2PROM与FLASH存储器的区别)?解:依照编程方式的不同,ROM分为三类:

⑴掩膜型ROM(ROM),其特点是:用户将要写入芯片的数据提供给芯片生产商,在生产该芯片的最后一道掩膜工艺时,将数据写入芯片,用户以后只能读出不能写入;

⑵现场可编程ROM(PROM),其特点是:由于内部器件的一次性编程,不可再生特性,所以用户只可在现场一次性对芯片编程,不能更改;

⑶可改写的ROM(EPROM),其特点是:用户可多次对其编程。其中用紫外线擦除再用电编程的EPROM,必须从用户板上拆下后用紫外线照射擦除,再用专用编程器对其进行改写,使用不方便,目前很少使用;可用电擦除的E2PROM,可在用户板上用电信号对其进行字节或全部擦除和改写,使用很方便;FLASH是一种新型的电擦除EPROM,它具有E2PROM的所有特性,还具有集成度高,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ROM存储器。

⒍对下列RAM芯片组排列,各需要多少个RAM芯片?多少个芯片组?多少根片内地址线?若和8088 CPU相连,则又有多少根片选地址线?

(1) 1K×4位芯片组成16K×8位存储空间;

解:当用单片容量为1K×4的RAM组成总容量为16K×8的存储器时:

①需要的总芯片数为(16×1024/1×1024)×

(8/4)=32(片)

②需要的芯片组数为16×1024/1×1024=16

(组)

③片内地址线数为log2(210)=10(根)

④芯片组选择地址线数为log2(16×210)-10=4

(根)

(2) 8K×8位芯片组成512K×8位存储空间。

解:当用单片容量为8K×8位的RAM组成总容量为512K×8的存储器时:

①需要的总芯片数为(512×1024/8×1024)×

(8/8)=64(片)

②需要的芯片组数为512×1024/8×1024=64

(组)

③片内地址线数为 log2(8×210)=13(根)

④芯片组选择地址线数为log2(512×210)-13=6

(根)

⒎某微机系统的RAM存储器由4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的容量为128KB,若4个模块的地址连续,起始地址为10000H,则每个模块的首末地址是什么?解:根据题意,128KB模块的末地址为217-1=1FFFFH,所以各模块的首末地址分别为:

模块1首地址:10000H,末地址:10000H+1FFFFH=2FFFFH

模块2首地址:30000H,末地址:30000H+1FFFFH=4FFFFH

模块3首地址:50000H,末地址:50000H+1FFFFH=6FFFFH

模块4首地址:70000H,末地址:70000H+1FFFFH=8FFFFH

⒏设有4K×4位SRAM芯片及8K×8位EPROM芯片,欲与8088 CPU组成16K×8位的存储器空间,请问需要此SRAM及EPROM多少片?它们的片内地址线及片选地址线分别是多少根?假若该16K×8位存储器空间连续,且末地址为FFFFFH,请画出SRAM、EPROM与8088 CPU的连线,并写出各芯片组的地址域。

解:⑴根据8088 CPU的特点,可以用4K×4位SRAM芯片组成8K×8位SRAM,作为随机存取存储器,则需要4K×4位SRAM

(8K/4K)*(8/4)=4片,

再用1片8K×8位EPROM芯片,作为只读存储器。

⑵ 4K×4位SRAM 的片内地址线有lg2(4×210)=12 (根)

8K×4位EPROM 的片内地址线有lg2(8×210)=13 (根)

⑶假若该16K×8位存储器空间连续,且末地址为FFFFFH,则各芯片地址分配:

8KROM的末地址:FFFFFH,首地址为:FFFFFH-1FFFH=FE000H

4K×8位SRAM 2#末地址:FDFFFH,首地址为:FDFFFH-FFFH=FD000H

4K×8位SRAM 1#末地址:FCFFFH,首地址为:FCFFFH-FFFH=FC000H

⑷画出SRAM、EPROM与8088 CPU的连线图

确定片选线

C B A 芯片内地址芯片

A19 A18 A17 A16 A15 A14 A13 A12 …A2 A1 A0

1 1 1 1 1 1 0 0 0 0 …. 0 0 0 4K×8位SRAM 2#

1 1 1 1 1 1 0 0 1 1 …. 1 1 1 4K×8位SRAM 2#

1 1 1 1 1 1 0 1 0 0 …. 0 0 0 4K×8位SRAM 2#

1 1 1 1 1 1 0 1 1 1 …. 1 1 1 4K×8位SRAM 2#

1 1 1 1 1 1 1 0 0 0 …. 0 0 0 8KROM

1 1 1 1 1 1 1 1 1 1 …. 1 1 1 8KROM

画出逻辑电路图

但是,上述电路不能满足8088自启动,需将8K×8位SRAM移到地址00000H-01FFFH。(包含中断向量区)

第7章习题解答(P310)

⒈80386、80486共有哪几种工作模式?

答:80386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两种工作模式;

80486有实模式、保护模式和虚拟8086模式三种工作模式。

⒉实地址模式下,20位物理地址是如何形成的?若巳知逻辑地址为C018:FE7FH,试求物理地址。答:在实地址模式下,20位物理地址的形成方法是:物理地址=段地址×10H+段内位移量

若逻辑地址为C018:FE7FH,则物理地址为:

物理地址= C018H×10H+ FE7FH=CFFFFH

⒊何为虚拟存储器?

答:虚拟存储器是程序占有的空间。虚拟存储器地址是一种概念性的逻辑地址,并非实际物理地址。虚拟存储系统是在存储体系层次结构(辅存---内存---高速缓存)基础上,通过存储器管理部件MMU,进行虚拟地址和实地址自动变换而实现的,变换过程对每个编程者完全透明的。所以,虚拟存储器的大小由CPU的体系结构确定。

程对每个编程者完全透明的。所以,虚拟存储器的大小由CPU的体系结构确定。⒒若已知某数据段描述符的内容如下图所示,它所对应的段选择符为020DH,试回答下列问题:图见最后

⑴该数据段描述符在局部描述符表LDT 中还是在全局描述符表GDT中?

⑵该描述符所描述的数据段的基地址和

段界限是多少?

⑶指令序列:

MOV AX,020DH

MOV DS,AX

执行时,DS段寄存器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内容是什么?试分别说明32位基地址值、20位界限值及12位存取权字段的具体内容。

解:⑴段选择符的值020DH展开:0000 0010 0000 1101,TI位为1,说明该数据段描述符在局部描述符表LDT中。

⑵该描述符所描述的数据段的基地址为:000A0000H (图中蓝色区域)

段界限为:003FFH (图中红色区域)

⑶执行时,DS段寄存器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内容对应020DH所指向的段描述符;

32位基地址值:000A0000H

20位界限值:003FFH

12位存取权字段:4B2H

⒕设线性地址为25674890H,试通过页目录表和页表将其转换为物理地址。设(CR3)=28345×××;访问页目录前内存中已有5个页表(即页表基地址为00000000H-00004000H)被访问过并已定位;访问基址为00005000H的页表前,内存已有60页被定位。

解:⑴将线性地址25674890H分解为页目录项、页表项和位移量

0010 0101 01 10 0111 0100 1000 1001 0000 页目录项页表项位移量

⑵根据(CR3)的内容确定页目录基地址为28345000H,页目录寻址项的地址为:

页目录基地址+目录索引地址×4=28345000H+095H×4= 28345254H

⑶由于访问页目录前内存中已有5个页表,所以(28345254H)=00005H,则页表基地址为:00005000H

页表寻址项的地址为:

页表基地址+页表索引地址×4=00005000H+274H×4=000059D0H

⑷由于访问页表前内存中已有60页被定位,所以(000059D0H)=0003CH,则页帧基地址为:0003C000H

⑸要寻址的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为:

页帧基地址+线性地址低12位(位移量)=0003C000H+890H=0003C890H

第8章习题解答(P345)

⒌何谓中断向量、向量地址和中断向量表?答:中断向量:是指中断服务程序的首地址;

例如:在8259实验中,PC机键盘中断服务程序的首地址为3ED3:00C1H。

向量地址:是指“中断服务程序首地址”所存放处的第一字节的地址;

例如:在8259实验中,PC机键盘中断在主片8259的IRQ1上,向量地址为:

(08H+01H)*4=0024H,即0000:0024H。

中断向量表:是指处理器所有中断向量集中存放在一起所形成的一个表格。

例如:80X86系列微处理器共有256个中断向量,其中断向量表为:

0000:0000-0000:03FFH

⒕何谓初始化命令字?8259A有哪几个初始化命令字?各命令字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初始化命令字是可编程芯片在正式工作前,进行工作方式设定的命令字,用来指定可编程芯片按照与硬件连线相匹配的一种工作方式;8259A有共4个初始化命令字,各命令字的主要功能是:

ICW1主要用来设置中断请求信号的有效形式、单片或级联使用、有/无ICW4;

ICW2用来设置中断类型码的基值;

ICW3只用于级联方式下表明主从片8259A之间的连接关系;

ICW4用来设置中断嵌套方式、缓冲方式、结束方式和工作在何种CPU系统。

⒖何谓操作命令字?8259A有哪几个操作命令字?各命令字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⑴操作命令字是8259初始化后,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运行要求而使用的操作命令;

⑵8259A有3个操作命令字,分别是OCW1,OCW2和OCW3;

⑶8259A各操作命令字的主要功能是:

OCW1用来设置中断源的屏蔽状态(中断屏蔽寄存器);

OCW2用来控制中断结束方式和修改优先权管理方式;

OCW3用来管理特殊屏蔽方式和查询方式以及中断状态的查询(读IRR和ISR)。

第9章习题解答(P438)

⒌假设8255A的端口地址分别为60H-63H,编写下列各种情况的初始化控制程序。

⑴将A组、B组设置为方式0,A口和

C口作为输入口,B口作为输出口。

解:①根据题意确定8255工作方式字的值: 1 0 0 1 1 0 0 1 用十六进制表示为99H

②初始化程序段为:

… MOV AL,99H

OUT 63H,AL

⑵将A口、B口均设置为方式1输入

口,PC6,PC7作为输出端口。

解:①根据题意确定8255工作方式字的值:

1 0 1 1 0 1 1 0

用十六进制表示为B6H

②初始化程序段为:

MOV AL,0B6H

OUT 63H,AL

⒏设8253通道0、1、2的端口地址分别为40H、42H、44H,控制端口地址为46H。将通道0设置为

方式3,通道1设置为方式2,通道0的输出作为通

道1的输入;CLK0连接总线时钟频率为4.77MHz,

要求通道1输出频率约40Hz的信号。编写初始化程

序片段。

解:①根据题意画出8253通道0和通道1工作逻

辑示意图:图见最后

②根据上图和各通道的工作特点,合理分配通道0

和通道1的分频值,尽量减少计数误差。

4.77*106/40 =119250 =10*11925 =0AH*2E95H

通道0工作在方式3输出为方波,计数初值

最好为偶数,所以通道0的分频值为0AH;

通道1工作在方式2输出为分频脉冲,分频值为2E95H。

③确定通道工作方式字的值:

通道0: 0 0 0 1 0 1 1 0 十六进制数表示为16H

通道0 低8位计数方式3 二进制计数

通道1: 0 1 1 1 0 1 0 0 十六进制数表示为74H

通道1 16位计数方式2 二进制计数

④初始化程序片段

MOV AL,16H

OUT 46H,AL

MOV AL,0AH

OUT 40H,AL

MOV AL,74H

OUT 46H,AL

MOV AL,95H

OUT 42H,AL

MOV AL,2EH

OUT 42H,AL

⒒已知8251的收发时钟频率为38.4KHz,它的帧格式为:数据位7位,停止位1位,偶校验,比特率为 2400b/s,写出初始化程序。

解:①按题意确定8251方式字

先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求出波特率因子

K=Td/Tc=38.4*103/2400=16;

再确定方式字: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0 1 1 1 1 0

1 0

1位停止位偶校验 7位数据位

异步,波特率因子16

②确定控制命令字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0 0 0 1 0 1

0 1

复位错误标志允许接

收允许发送

③初始化程序段

XOR AL,AL

MOV CX,3

MOV DX,A8251_C ;8251命令口

Q1:OUT DX,AL ;写3

次0

LOOP Q1

MOV DX,A8251_D ;8251数据口

MOV CX,3

Q2:OUT DX,AL

LOOP Q2

MOV DX,A8251_C ;8251命令口

MOV AL,40 ;软复位

OUT DX,AL

MOV AL,7AH ;方式字

OUT DX,AL

MOV AL,15H ;控制字

OUT DX,AL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1 1 0 0 1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机械原理题库第一章

1 绪论 填空部分 1.组成机构的要素是和;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2.具有、、等三个特征的构件组合体 称为机器。 3.机组是由、、所组成的。 4.机器和机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5.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三部分组成。 6.运动副元素是指。 7.构件的自由度是指; 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8.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副, 它产生个约束,而保留了个自由度。 9.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 10.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机构的自由度。 11.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______ 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 副将引入_____ 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 是。 1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最小约束数为。 13.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 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至少为。 15.计算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具有一个约束的 运动副是副。 17.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 铰链,(B) 自由度,(C) 约束。 18.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局部自由度是指;虚 约束是指。 19.划分机构的杆组时应先按的杆组级别考虑,机构的级别 按杆组中的级别确定。 20.机构运动简图是 的简单图形。 21.在图示平面运动链中,若构件1 为机架,构件5 为原动件, 则成为级机构;若以构件2为机架,3为原动件,则成为级机构;若以构件4为机架,5 为原动件,则成为级机构。

第一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思考题答案 一、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 14.× 15.√ 二、选择题 1.D 2.D 3.D 4.C 5.D 6.B 7.B 8.C 9.D 10.D 11.B 12.D 13.A 14.D 15.C 16.D 习题解答 1. 请指出下列公式的适用条件: (1) △H=Q p;(2) △U=Q V;(3)W=-nRlnV2/V1 解:(1)封闭系统,恒压不做其他功。 (2)封闭系统,恒容不做其他功。 (3)封闭系统,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过程。 2. 用热力学概念判断下列各过程中功、热、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值: (1)理想气体自由膨胀; (2)van der Waals气体等温自由膨胀; (3)Zn(s)+2HCl(l)===ZnCl2(l)+H2(g)进行非绝热等压反应; (4)H2(g)+C12(g)===2HCl(g)在绝热钢瓶中进行; (5)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273.15K,101.325kPa)。 解:(1)W=0,Q=0,△U=0,△H=0 (2)W=0,Q>0,△U>0,△H不能确定。 (3)W<0,Q<0,△U<0,△H<0 (4) W=0,Q=0,△U=0,△H>0 (5) W>0,Q<0,△U<0,△H<0 3.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一定量氢气和氧气从4种不同的途径生成相同终态的水;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爆鸣;(3)氢氧热爆炸;(4)氢氧燃料电池。请问这4种变化途径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值是否相同? 解:相同。 4. 一定量的水,从海洋蒸发变为云,云在高山上变为雨、雪,并凝结成冰。冰、雪融化变成水流入江河,最后流入大海。整个循环,水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是多少? 解:零。 5. 10mol理想气体,始态压力为1000kPa,温度为300K。在等温下:分别计算下述途径所做的功。

第一章题库2答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A选项 正确。 2.【答案】C【解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 侵略。伴随军事侵略而来的是经济掠夺、文化和宗教渗透。C选项正确。 3.【答案】A【解析】《南京条约》规定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马关条约》规定割 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北京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对岸九龙 《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驻守。A选项正确。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4.【答案】D【解析】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 通过《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割 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 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D选项正确。 5.【答案】B【解析】《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 州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辛 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驻守。 B选项正确。 6.【答案】C【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抢劫和焚烧了清朝皇帝的离 宫圆明园。C选项正确。 7.【答案】C【解析】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1844 年中美《望厦条约》更扩大领事裁判权的范围;《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没有涉及 这一内容。C选项正确。 8.【答案】C【解析】《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南 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并开放五口通商;《黄埔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的权利;《北京条约》 规定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C选项正确。 9.【答案】C【解析】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 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A、B、D时 间较晚,C选项正确。 10.'【答案】A【解析】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 主要矛盾有两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 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A选项正确。 11.【答案】B【解析】本题要抓住“最根本原因”这一关键词。ABC三个选项均是 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但“最根本原因”是选项B。D显然是干扰项。 12.【答案】A【解析】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 志》一书,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A选项正确。 13.【答案】C【解析】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14.【答案】C .【解析】孙中山1894年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喊出了“振兴 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C选项正确。 15.【答案】D【解析】四个选项都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原因之一。但 是,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社会制度的腐败则是根本的原因。D选 项正确。

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 1. 在下列不平等条件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这一内容的是( b)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黄埔条约》 D 、《望厦条约》 2. 在下列不平等条件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c )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3.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b) A 、经济技术的落后 B 、社会制度的腐朽 C 、外国势力的强大 D 、人民抵抗不力 4. 下列哪个条约中第一次规定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c) A 、《马关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南京条约》 5. 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 A 、林则徐 B 、郑观应 C 、魏源 D 、王韬 6.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d) 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 、赔款数额巨大,清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7. 所谓“国中之国”是指( c) A 、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 B 、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C 、租借地 D 、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 8. 中国的关税权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是在哪个条约( d) A 、《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南京条约》 9.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b) A 、虎门销烟 B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 、香港工人大罢工 D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割台斗争 10. “中国不败而败”是指下列哪场战争(c )

计算机一级考试试题第一章

第二章 单选题 1、Windows7操作系统共包含__C___个版本。 A.4 B.5 C.6 D.7 2、在Windows7中,按压键盘上的键将__D___。 A.打开选定文件 B.关闭当前运行程序 C.显示“系统”属性 D.显示“开始”菜单 3、在Windows7中右键单击某对象时,会弹出__B___菜单。 A.控制 B.快捷 C.应用程序 D.窗口 4、在Windows7中,要关闭当前应用程序,可按__A___键。 A.+ B. C. D. 5、___A__是Windows7推出的第一大特色,它就是最近使用的项目列表,能够帮助用户迅速地访问历史记录。 A.跳转列表 B.Aero特效 C.Flip 3D D.Windows家庭组 6、在Windows系统中,“回收站”的内容___C__。 A.将被永久保留 B.不占用磁盘空间 C.可以被永久删除 D.只能在桌面上找到 7、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若要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需按__D___键+单击。 A. B. C. D. 8、在Windows7的资源管理器窗口,以下方法中不能新建文件夹的是__C___。 A.执行“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 B.从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文件夹”命令 C.执行“组织/布局/新建”命令 D.点击“新建文件夹”命令按钮 9、在Windows7中,选择全部文件夹或文件的快捷键是___B__。 A.+A B.+A C.+S D.+S 10、Windows7的资源管理器窗口,如果希望显示经典风格的“文件”菜单,可按_C____键。 A. B. C. D. 11、在Windows7的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利用导航窗格可以快捷的在不同的位置之间进行浏览,但该创个一般不包括___D__部分。 A.收藏夹 B.库 C.计算机 D.网上邻居

第一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资金运动:是指企业实物商品运动和金融商品运动过程中的价值运动。 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为() A 风险收益对等关系 B 债券与债务关系 C 资金结算关系 D 强制和无偿的分配关系 2.财务关系是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个各方面所发生的() A经济协作关系 B 经济利益关系 C 经济往来关系 D 经济责任关系 3.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问题有() A 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B 没有考虑投资的风险价值 C 企业的价值难以判定 D 容易引起企业的短期行为 4.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均衡点利率是() A 企业债券利率 B 市场利率 C 无风险报酬率 D 纯利率 5.在下列各项中,能够反映上市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程度的最佳指标是() A 总资产报酬率 B 每股利润 C 净资产收益率 D 每股市价 6.股东与经营者发生冲突的原因可归结为() A 信息不对称 B 权益不同 C 地位不同 D 行为目标不同 7.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强调的是企业的() A 预期获利能力 B 实际获利能力 C 现有生产能力 D 潜在销售能力 8.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每股利润最大化目标较之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优点在于() A 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B 考虑了投资风险价值 C 反映了创造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D 能够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9.财务管理的目标可用股东财富最大化来表示,能衡量股东财富的指标是() A 利润总额 B 每股利润 C 资本利润率 D 每股股价 10.甲、乙两个企业均投入1000万元的资本,本年获利均为60万元,但甲企业的获利已经全部转化为现金,而乙企业则全部是应收账款。如果在分析时得出两个企业收益水平相同的结论,得出结论的原因是() A 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 B 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的关系 C 没有考虑利润获得所承担风险的大小 D 没有考虑剩余产品的创造能力 三.多项选择题 1.企业财务活动主要包括()。

第一章题库练习(客观题)

第一章题库练习(客观题) 学生:冬与夏的反差测验总分96分 单选适中2分 1. 从建筑施工的角度,可将土石方分为八类,其中根据( ),可将土石分为八类.() A. 粒径大小 B. 承载能力 C. 坚硬程度和开挖方法 D. 孔隙率 正确答案:C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2. 下列( )不属于建筑节能措施。 A. 围护结构保温措施; B. 围护结构隔热措施; C. 结构内侧采用重质材料; D. 围护结构防潮措施。 正确答案:C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3. 外墙外保温技术应用范围,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用于既有建筑; B. 仅能用于新建建筑; C. 可用于低层、中层和高层; D. 适用于钢结构建筑。 正确答案:B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4. 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墙体粘结层主要承受( ) 荷载。 A. 拉(或压)荷载和剪切荷载; B. 拉(或压)荷载; C. 剪切荷载; D. 剪切荷载和集中荷载。 正确答案:A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5. 采用面砖作为饰面层时,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应( )。 A.

采用双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B. 搭接处局部加强; C. 采用机械锚固; D. 改为镀锌钢丝网,并采用锚固件固定。 正确答案:D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6. 聚苯板外墙外保温工程中,在墙面和墙体拐角处,聚苯板应交错互锁,转角部位( )。 A. 板宽不能小于200mm ; B. 采用机械锚固辅助连接; C. 耐碱玻璃网格布加强; D. 板宽不宜小于200mm,并采用机械锚固辅助连接。 正确答案:D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7. 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抹灰施工,是采用( ) A. 一次抹灰; B. 二次抹灰;

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B ) A.物质现象B.精神现象C.文化现象D.经济现象 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A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现实可能性 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历史必然性 3、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事业、学业和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相应的不同层次的信念。这体现了信念的(C )。 A.阶级性B.稳定性C.多样性D.科学性 4、“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战争的年代,理想是和平……”体现了理想具有(A )的特征。A.时代性 B.阶级性 C.超前性 D.实现的可能性 5、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赞扬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 “所有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和科学家的时候指出: 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可见,崇高理想是(D )。 A.人们的主观意志 B.不需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C.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 D.激励人们战胜邪恶和腐朽,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力量源泉 6、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信念是人们(C)。 A.对真理的追求 B.评判事物的标准 C.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 D.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7、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 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8.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D )。

纲要2018版题库 第一章

上篇综述及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两次鸦片战争后,按当时清朝的行政区划,开放口岸最多的行省是( B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江苏省 2.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实行野蛮大屠杀的地点是( C )。 A.九连城 B.花园口 C.旅顺 D.大连 3.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成立的对天津实行殖民统治的机构是( C )。 A. 联军司令部 B. 占领委员会 C.都统衙门 D.联军委员会 4.辛亥革命前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主要是利用了( D )。A.边疆地区民族分裂势力猖獗 B.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进行卖国 C.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D.中国政局动荡,中央集权削弱 5.“西学东渐”逐步向前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被打破 B.西方思想的传人 C.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兴起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6. 1900年春,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招抚"政策,实际目的是( B )。 A.招安诱降 B.控制利用 C.镇压剿灭 D.任其发展 7.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B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8.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C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9.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C )。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0.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D )。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11.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标志是( B )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洋务运动 D.中华民国建立 12.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 A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3.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B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4.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 C )。 A.列强之间的矛盾 B.中国的实力 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义和团运动 15.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 A.林则徐 B.魏源 C.郑观应 D.康有为 16.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C )。 A.主权不完整 B.领土被割占 C.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17.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D )。

第1章例题详解

第1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例1-1]用管道输送天然气,当输送压力为200kPa,温度25℃,管道内天然气的密度为多少?假设天然气可以看作是纯的甲烷。 解:p=(ρ/M) RT;ρ=pM/ RT p=200kpa, T=(25+273.15)K, M=16.04×10-3kg/mol, R=8.314 J·mol-1·K-1 代入公式即可,ρ=1.294 kg/m3。 [例1-2]今有104.365kPa温度为300K的含水蒸气的烃类混合气体,其中水蒸气的分压为3.167kPa。 现欲得到除去水蒸气的1kmol干烃类混合气体,试求: (1)应从湿烃混合气体中除去水蒸气的物质的量; (2)所需湿烃类混合气体的初始体积 解:(l)已知p=104.365kPa,T=300K,p A=3.167kPa,n B=1kmol 则p B=p-p A =104.365 kPa-3.167 kPa=101.198kPa; p A=n A/V×RT,p B= n B/V×RT p A/p B=n A/n B n A=p A/p B×n B=3.167/101.198×1000=31.30mol。 (2)p=n/V×R T,P、T已知, n=n A + n B=1000+31.30=1031.30 mol V=nRT/p=1031.30×8.314×300/(104.365×1000)=24.65m3 [例1-3]始态T=300K,p1=150kPa的某理想气体,n=2mol,经过下属两不同途径等温膨胀到同样的末态,其p2=50kPa。求两途径的体积功: ① 反抗50kPa的恒外压一次膨胀到末态; ② 先反抗100kPa的恒外压膨胀到中间平衡态,再反抗50kPa的外压膨胀到末态。

第1章习题解答改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1学习指导 基本知识点 电路模型;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以及它们的表示方法;电源三种工作状态;基尔霍夫定律。 重点 1.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基本概念; 2.应用欧姆定律、功率的求解及基尔霍夫定律时,要注意公式中有两套正负号的问题; 3.KCL 和KVL 的推广应用。 难点 1.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2. 功率的正负 3. 基尔霍夫定律 1.2典型例题分析 例1.1 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如图1.1所示,试求元件功率,并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解:当元件的电压和电流采用关联参考方向,则该元件的功率为ui p =;反之,则该元件的功率为ui p -=。若最后求出的0>p ,则表示元件吸收或消耗功率,即该元件起负载作用;若0

支路功率 W 20210=?==UI P b 为吸收功率; 电源功率 W 20210-=?-=-=UI P s 为发出功率; 由图1.2(b),根据KVL 得 20V 11010=?+=U 支路功率 W 20201=?==UI P b ,为吸收功率; 电源功率 W 10110=?==UI P s ,为吸收功率。 由图1.2(c),根据KVL 得 8210=-=R U 解得 Ω1=R 支路功率 ()W 1628-=-?==UI P b ,为发出功率; 电源功率 ()W 20210-=-?==UI P s 为发出功率。 例1.3 求图1.3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电流I 及电源的功率,并说明这些功率是吸收还是发出。 解:图1.3中,待求电流I 的参考方向与已知电流源的参考方向相反,故 A 1-=I V 10110=?=U (因10Ω电阻与电流源串联) 为求出电源的功率,设相关变量的参考方向如图1.4所示,由图可得 4A 10 40 1== I (因10Ω电阻与40V 电压源并联) 对节点a ,根据KCL 得 A 5112=+=I I 图1.2 例1.2的图 (a) (b) (c)

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849年,以武力强占澳门半岛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2.1898年,强租山东的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 美国 3.规定帝国主义列强可以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4.1845年,首先在上海设立租界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5.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6.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鸦片战争后,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 ) A. 英国丽如银行 B. 英国汇丰银行 C. 德国德华银行 D. 美国花旗银行 8.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D.义和团运动 9. 规定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的岛屿和彭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1885年3月,率部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是() A.冯子材 B.陈化成 C.关天培 D.乐善 1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争夺和瓜分图谋达到高潮是在() A.鸦片战争爆发后 B.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D.中法战争爆发后 12.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洪秀全 B.林则徐 C.魏源 D.严复 13.近代中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洪秀全 B.林则徐 C.魏源 D.孙中山 14.19世纪70年代,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国家进行“商战”的是() A.魏源 B.王韬 C.郑观应 D.严复

第一章习题答案

机械振动基础 49 习 题 1-1 一物体放在水平台面上,当台面沿竖直方向作频率为5Hz 的简谐振动时,要使物体不 跳离台面,试问对台面的振幅有何限制? 解:物体做简谐运动,设系统运动方程为: )sin()(?ω+=t a t u 对物体分离作受力分析: Fs mg t u m -=)(&& 要使物体不条离台面,要求0≥Fs ,即: mg t u m ≤)(&& 也就是2max )(ωa t u g =≥&& m f g g a 0099.042 2 == ≤ ∴πω 1-2 求简谐运动u t t 1540()cos =和u t t 2339()cos =合成运动的最大振幅与最小振幅,并求其 拍频和周期。 解:最大振幅为8 最大振幅为2 1-4 图中简支梁长l =4m 、抗弯刚度EI =?1961062.Nm , 且k =?49105.N /m ,m =400kg 。分别求图示两种系统的固有频率。

第1章 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50 题1-4图 解:简支梁的等效刚度 m N l EI k e 53107.1448?== 左图系统等效于弹簧并联: m N k k k e 51106.19?=+= 系统固有频率为: s rad m k n /701 == ω 右图系统等效于弹簧串联: m N k k kk k e e 68.32=+= 系统固有频率为: s rad m k n /3.302 == ω 1-5 钢索的刚度为4105?N /m ,绕过定滑轮吊着质量为1000kg 的物体以匀速0.5m /s 下 降。若钢索突然卡住,求钢索内的最大张力。 解:此问题等效于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 固有频率s rad m k n /20== ω 初始条件是:s m u u 5.0)0(,0)0(==& 则系统的振幅025.0) 0()0(2 2 2 =+ =n u u a ω& 故由振动引起的最大动张力N ka mg T T T 4 21102?=+=+= 1-6 图示重物挂在弹簧上使弹簧静变形为δs 。现重新将重物挂在未变形弹簧的下端,并给 予向上的初速度&u 0,求重物的位移响应和从开始运动到它首次通过平衡位置的时间。

数据结构第一章考试题库(含答案)

第1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算法的计算量的大小称为计算的()。【北京邮电大学2000 二、3 (20/8分)】 A.效率 B. 复杂性 C. 现实性 D. 难度 2.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中科院计算所1998 二、1 (2分)】 A.问题的规模 B. 待处理数据的初态 C. A和B 3.计算机算法指的是(1),它必须具备(2)这三个特性。 (1) A.计算方法 B. 排序方法 C. 解决问题的步骤序列 D. 调度方法 (2) A.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可扩充性 B. 可执行性、确定性、有穷性 C. 确定性、有穷性、稳定性 D. 易读性、稳定性、安全性 【南京理工大学1999 一、1(2分)【武汉交通科技大学1996 一、1(4分)】4.一个算法应该是()。【中山大学1998 二、1(2分)】 A.程序B.问题求解步骤的描述C.要满足五个基本特性D.A和C. 5. 下面关于算法说法错误的是()【南京理工大学2000 一、1(1.5分)】 A.算法最终必须由计算机程序实现 B. 为解决某问题的算法同为该问题编写的程序含义是相同的 C. 算法的可行性是指指令不能有二义性 D. 以上几个都是错误的 6.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南京理工大学2000 一、2 (1.5分)】 (1)算法原地工作的含义是指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辅助空间 (2)在相同的规模n下,复杂度O(n)的算法在时间上总是优于复杂度O(2n)的算法(3)所谓时间复杂度是指最坏情况下,估算算法执行时间的一个上界 (4)同一个算法,实现语言的级别越高,执行效率就越低 A.(1) B.(1),(2) C.(1),(4) D.(3) 7.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武汉交通科技大学1996 一、4(2分)】 A.动态结构、静态结构B.顺序结构、链式结构 C.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D.初等结构、构造型结构 8.以下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的术语是()。【北方交通大学2000 二、1(2分)】 A.循环队列 B. 链表 C. 哈希表 D. 栈 9.以下数据结构中,哪一个是线性结构()?【北方交通大学2001 一、1(2分)】 A.广义表 B. 二叉树 C. 稀疏矩阵 D. 串

第1章习题

生产定额(吨/天) 工段B 生产合同每周最低需求量 (吨)i b i A 产品 1A 2A 3A 1B 2B 11311310002000599成本(元/天)#1#1#1#2# 2#2#3 #3#3#4定额(工时/件) #j 零件成本(元/件) 零件#i 机床0.30.20.20.20.20.20.250.80.60.60.250.5461245775610811线性规划作业题 P52 第2题 某厂的一个车间有1B ,2B 两个工段可以生产123,,A A A 三种产品,各工段开工一天生产三种产品的数量和成本,以及合同对三种产品的每周最低需求量由下表给出。问每周各工段对该生产任务应开工几天,可使生产合同的要求得到满足,并使成本最低。建立模型。 解:设生产j B 产品的天数为j x (j=1,2) 12min 10002000f x x =+ s.t 125x x +≥ 1239x x +≥ 1239x x +≥ 0j x ≥,j=1,2 P52 第3题 一个车间加工三种零件,其需求量分别为4000,5000,3500件。车间内现有四台机床,都可用来加工,每台机床可利用工时分别为1,600;1,250;1,800;2,000。机床# i 加工零件 #j 所需工时和成本由下表给出: 问如何安排生产,才可使生产成本最低?

解:设机床# i 生产零件 #j 的件数为ij x , 111213212223313233414243min 461247105587611f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s.t 112131414000x x x x +++= 122232425000x x x x +++= 132333433500x x x x +++= 1112130.30.20.81600x x x ++≤ 2122230.250.30.61250x x x ++≤ 3132330.20.20.61800x x x ++≤ 4142430.20.250.52000x x x ++≤ 0ij x ≥, 1,2,3,4i =,; 1,2,3j = P53 第6题 某厂月底安排某一产品在下个月四周的生产计划。估计每件产品在第一周和第二周的生产成本150元,后两周为170元,各周产品需求量分别为700,800,1000,1200件,工厂每周至多生产产品900件,在第二周和第三周可加班,加班生产时每周增产300件,但生产成本每件增加30元,过剩的产品存贮费为每件每周15元,问如何安排生产,使总成本最小? 解:设4周生产的产品件数分别为1234,,,x x x x ;第2,3周加班生产的件数为23,y y : 12341122min 150()170()15(700)15(700800)f x x x x x x x y =++++-+-++- 122332315(7008001000)180200x x y x y y y +-++-++-++ s.t 1700x ≥ 122700800x x y -++≥ 122337008001000x x y x y -++-++≥ 1223370080010001200x x y x y -++-++-= 12340,,,900x x x x ≤≤;20300y ≤≤;30300y ≤≤

第1章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题 易1、对于匀速圆周运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速率不变;(B)、速度不变;(C)、角速度不变;(D)、周期不变。 易:2、对一质点施以恒力,则;() A. 质点沿着力的方向运动; B. 质点的速率变得越来越大; C. 质点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 质点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易:3、对于一个运动的质点,下面哪种情形是不可能的() (A) 具有恒定速率,但有变化的速度; (B) 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 (C) 加速度不为零,而速度为零。 (D)加速度恒定(不为零)而速度不变 ρ≠时,下列说法中哪中:4、试指出当曲率半径0 一种是正确的 ( ) (A) 在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B) 匀速率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恒定不变;

(C)物体作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一定在运动轨道的切线方向,法线分速度恒等于零,因此法向加速度也一定等于零; (D)物体作曲线运动时,一定有加速度,加速度的法向分量一定不等于零。 难:5、质点沿x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位置的变化关系为:.如在x = 0处,速度,那么x=3m 处的速度大小为 (A)(B) (C) (D) 。 易:6、一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规律是 ,从时刻到间的平均速度是() (A)(B) (C)(D) 易:7、两个质量相同的木块A和B紧靠在一起,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受到水

平推力和作用,则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 (A) (B) (C) (D) 中:8、质点由静止开始以匀角加速度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如果在某一时刻此质点的总加速度与 切向加速度a τ成角,则此时刻质点已转过的角度 为() (A) (B) (C) (D) 。 难9、一质量为本10kg的物体在力f=(120t+40)i(SI)作用下沿一直线运动,在t=0时, 其速度v 0=6i1- ?s m,则t=3s时,它的速度为:

第一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 流体力学 一.填空题 1. 某设备的真空表读数为500mmHg ,设备外环境大气压强为640mmHg ,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________Pa 。该设备的绝对压强=640-500=140mmHg =140×133.32=1.866×104Pa 。 2.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滞流(层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呈_________形曲线,中心最大速度为平均速度的____________倍。此时摩擦系数λ与__________无关,只随__________加大而_______________。 抛物线,2,ε/d ,Re ,减小。 3.牛顿粘性定律表达式为_____τ=μy ??μ_______,它只适用于___牛顿____型流体。 4.内摩擦力是流体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所以又称为___________力或者__________________力。 粘性, 粘滞,粘性摩擦 5.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流动时,在湍流区则摩擦系数λ与________及________有关。在完全湍流区则λ与雷诺系数的关系线趋近于___________线。 Re ,ε/d ,水平 6.粘度的物理意义是___促使流体流动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剪应力。___。 7.在定态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_____倍。据=21u u (1 2d d )2=(112d d )2=(2)2=4 8. 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的摩擦阻力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局部阻力的计算方法有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法。 直管阻力,局部阻力,阻力系数,当量长度。 9.在静止的同一种连续流体的内部,各截面上__位___能与___静压___能之和为常数。 10. 法定单位制中,粘度的单位为_________________,在cgs 制中粘度的单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Pa·S ;p 或cp ; 1cp =1×10-2 p =1×10-3Pa·S ( 11.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_____零_____,邻近管壁处存在_____滞流(或层流)内____层,且Re 值越大,则该层厚度越_____薄(或小)_______。 12.实际流体在直管内流过时,各截面上的总机械能_____不______守恒。因实际流体流动时有________摩擦阻力__________。 13. 流体在一段装有若干个管件的直管l 中流过的总能量损失的通式为__________,它的单位为_________________。 ∑f h =d l l e ∑+λ.22u (2分) J/Kg (1分) 二.选择题 1.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定态流动,雷诺准数Re =1500,则其摩擦系数应为( ) (A ) 0.032 (B )0.0427 (C )0.0267 (D )无法确定 0427.01500 64Re 64===λ 应选(B )

第一章习题答案

习 题 1-1 一物体放在水平台面上,当台面沿竖直方向作频率为5Hz 的简谐振动时,要使物体不 跳离台面,试问对台面的振幅有何限制? 解:物体做简谐运动,设系统运动方程为: )sin()(?ω+=t a t u 对物体分离作受力分析: Fs mg t u m -=)( 要使物体不条离台面,要求0≥Fs ,即: mg t u m ≤)( 也就是2max )(ωa t u g =≥ m f g g a 0099.042 2 == ≤ ∴πω 1-2 求简谐运动u t t 1540()cos =和u t t 2339()cos =合成运动的最大振幅与最小振幅,并求其 拍频和周期。 解:最大振幅为8 最大振幅为2 1-4 图中简支梁长l =4m 、抗弯刚度EI =?1961062.Nm , 且k =?49105.N /m ,m =400kg 。分别求图示两种系统的固有频率。

题1-4图 解:简支梁的等效刚度 m N l EI k e 53107.1448?== 左图系统等效于弹簧并联: m N k k k e 51106.19?=+= 系统固有频率为: s rad m k n /701 == ω 右图系统等效于弹簧串联: m N k k kk k e e 68.32=+= 系统固有频率为: s r a d m k n /3.302 == ω 1-5 钢索的刚度为4105?N /m ,绕过定滑轮吊着质量为1000kg 的物体以匀速0.5m/s 下 降。若钢索突然卡住,求钢索内的最大张力。 解:此问题等效于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 固有频率s rad m k n /20== ω 初始条件是:s m u u 5.0)0(,0)0(== 则系统的振幅025.0)0()0(2 22 =+ =n u u a ω 故由振动引起的最大动张力N ka mg T T T 4 21102?=+=+= 1-6 图示重物挂在弹簧上使弹簧静变形为δs 。现重新将重物挂在未变形弹簧的下端,并给 予向上的初速度 u 0,求重物的位移响应和从开始运动到它首次通过平衡位置的时间。

试题库第一章

试题库——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11年11月08日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历史必然性 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现实可能性 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3.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A.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4.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解放军战士,要当一个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 A.生活理想的表现 B.社会理想的表现 C.道德理想的表现 D.职业理想的表现 5.()是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是做人的楷模和标准,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紧密联系,反映特定时代精神和阶级意志。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 6.从理想的内容划分,理想可分为() A.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 B.长远理想与近期理想 C.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D.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与社会理想 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 A.不要考虑长远,仅仅盯住眼前的事物 B.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须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C.理想就在脚下 D.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成为现实 8.“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A.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 D.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9.信念是() A.认知、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B.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 C.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D.唯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 10.“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 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