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精编

心理学研究方法精编
心理学研究方法精编

心理学研究方法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第二部分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与原则

1.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1)心理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的四个基本特征: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

(2)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科学,兼具二者的特点,这使得心理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殊性:

探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特殊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被试)和研究这同属一类型,都是人。

研究过程的特殊性:一方面研究对象要根据研究这的要求或实验控制作出反应,另外一方面,研究对象的反映又反过来影响研究者的行为。实验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霍桑效应

研究方法的特殊性:首先,任何实验处理、控制、操纵,都不能妨碍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人道主义精神,符合伦理性原则,这研究会使某些研究的客观性受到影响。其次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多属“黑箱方法”,只能通过比较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来推测心理过程。第三,心理学的研究由于缺乏严格控制的实验,因而难确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测。

(2)系统性原则:要求研究者不仅要讲研究对象放在有组织的系统中进行考察,而且要运用系统方法去考察。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心理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

(4)教育性原则:要求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要符合被试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被试正常发展。

(5)伦理性原则:应特别注意在创设情境时切忌采取违背伦理性原则的方法,如欺骗隐瞒、威胁恫吓。社会心理学中着名的实验“模拟监狱实验”因为了这一原则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除上述原则外,心理学研究者还应遵循发展性原则、科学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1.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唯物主义辩证法

2.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论——系统方法论

所谓系统方法论是指“三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心理学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

在收集数据是可以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测量法等;在分析数据时可采用数学方法、模型方法和逻辑方法等。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与新趋势

1.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之前为准备时期,主要是依靠不充分的观察和思辨的方法,1879年诞生了科学心理学;187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广泛采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心里试验得到迅速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借用了一些新的研究方

法,如功能模拟方法、电生理方法是借用自然科学的,文献法、传记法是借用社会科学的。

2.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1)研究思路的生态化:心理学研究出现了生态化的趋势,即强调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环境下研究个体与自然、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生态化趋势使心理学研究更为客观、更接近自然、更接近真实,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外部效度和生态效度。

(2)研究的多学科化:心理学往往需要从多个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心理学多学科研究有两个水平:一种是心理学内部分支学科的协作;另一种是心理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神经科学等的协作。

(3)研究范围跨文化特点:研究者愈来愈重视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给行为表现和心理发展的类似性和差异性,即相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哪些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具有普遍性,哪些则是特定的。

(4)研究方法的综合化:①主张使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和探讨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以对不同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补充和验证;②强调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以揭示心理活动各个方面的联系;③强调采用综合方式,如兼有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特点的聚合式交叉设计;④注重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

(5)研究手段的现代化:使用录音、录像以及其他仪器设备。

(6)研究结果的数量化:①在研究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元分析方法;②计算机及其相关软件已成为最重要的计算过工具;③在传统使用定性方

法的领域,开始采用“元分析”等定量方法;④模糊数学在心理学研究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章研究设计

第一节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

一、研究课题的选择

课题研究选择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选择具体课题两个方面的内容。研究方向就是研究者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所从事研究活动的工作方向,它规定了研究者在一个时期内研究领域和内容,使研究工作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积累性,并可以成为选择具体研究课题的线索和范围。具体研

究课题就是心理学研究要说明或解决的问题。研究课题可根据目的划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根据深度划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根据来源分为招标课题和自定课题。

1.课题选择原则

(1)需要性原则:即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心理学发展的需要来选题。

(2)创造性原则:要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必须具有创新和独到之处。

(3)科学性原则:选题要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依据。

(4)可行性原则:根据研究者具备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选题,以保证能按质按量地完成课题。

2.课题选择的策略

从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中选择课题。

(2)从理论观点中选择课题。

(3)从研究文献中选择课题。

(4)在研究过程中选择课题。

(5)根据当代科学在理论、方法、学科交叉等方面的新进展选择课题。

3.研究假设的提出

(1)研究假设通常具有两个显着的特点:一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二是有一定的推测性。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预测性假设、相关性架设和因果性假设;根据概括程度不同,可分为一般假设和特定假设。

(2)提出假设的基本方法是演绎法和归纳法。前者是研究者根据定量间的假定关系建立对有关事件的一般猜测,然后根据它对更特殊的事物及

关系作出猜测(一般到特殊);后者是先对特定对象或事件进行观察,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一般性的假设。

(3)一个好的假设符合以下5个标准:①有一定的科学依据;②对两个或两以上的变量间的关系作出推测;③以陈述句毫不含糊地加以说明;

④可以被检验;⑤简单明了。

4.研究课题的论证

立项答辩等应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往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动向,一基本研究的创新和突破;研究的主要方法、实施步骤及成果形势;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任务分配、物质设备及经费预算等)与研究的可行性。

二、研究文献的查阅

1.研究文献的搜集

(1)研究文献收集的原则

在时间上从现在到过去,采用倒查法(逆时法)。

收集范围、数量应有限制。

应收集第一手资料而少收集多次转述的资料。

全面收集各种观点、得出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结果的资料。

不但要收集本领域内直接相关的资料,还要注意跨学科、跨领域去收集资料。

(2)研究文献收集的渠道

(3)研究文献收集的方法:检索工具查找法、参考文献查找法

2.研究文献的综述

(1)文献阅读的原则:计划性原则、顺序性原则、批判性原则、同时性原则

(2)研究文献的综述

在收集、研读研究文献之后,研究者需要对一定时期内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某一研究专题的发展历史、当前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综合的概括和评论,这就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格式和内容可以粗略分为六部分:绪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改进建议、趋向预测和参考文献目录。

第二节研究的设计

1.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1)明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对象

(2)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

(3)确定研究变量与观察目标

(4)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

(5)制定研究程序与选择研究环境

(6)考虑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2.研究设计的标准

(1)研究的信度

研究的信度是研究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一项好的心理学研究,其结果必须是稳定可靠的,即重复研究的结果保持稳定、一致,否则便不可信。影响信度的因素主要由:被试方面、主试方面、研究设计方面以及实施方面有环境的各种难以控制的变化条件。判断研究信度的方法主要是重复法、相似法和独立评判法。

(2)研究的效度

研究效度是指研究真实、正确地揭示所研究的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程度。研究的效度主要由构思效度、内部效度、统计结论效度和外部效度。

构思效度:是指理论构思的合理性及其转换为抽象与操作定义的恰当性程度。

要使研究有较高的构思效度,应该做到:①理论构思必须结构严谨、符合逻辑、层次分明,形成某种“构思网络”;②严谨地对各种变量作出严格、明确说明;③给变量下明确的操作定义,并制定相应的客观测量指标;④消除和控制各种影响因素。

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确定性,即保证因变量的变化确系由自变量所引起的,而不是其他的外部变量。

要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外部变量,消除他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

统计结论效度:是检验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程序与方法的有效性的指标,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研究误差、编译来源以及如何运用适当的统计显着性检验。

要提高统计结论效度,首先必须保证数据的质量,其次要明确各种统计检验方法的基本假设和适用条件,选用适宜的统计程序,此外还应注意适当增大样本的容量。

外部效度: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适应性。它可细分为总体效度(指研究结果适用于被试所来自整体的程度)和生态效度(研究结果适用于其他研究条件和情境的程度)。

要提高外部效度,应注意在研究中消除和控制一下因素:①被试的代表性差;②操作定义不明确;③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④事前测量与

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⑤多重处理的干扰;⑥实验者效应;⑦研究与实际情境相差较大;⑧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3.研究取样的设计

(1)取样的意义

取样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体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全体代表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的全体成为整体,所抽取的那部分称为样本。

取样的意义:①有效解决总体难以进行的困难;②节省研究的人力、时间和费用;③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研究深度。

(2)取样的原则

取样一般应遵循代表性原则和随机性原则,前者要求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有效地代表整体,后者要求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均等。

(3)取样的程序

一般包括:①规定研究的整体;②确定样本的容量(即样本大小);③确定抽样方法并选取样本;④统计推论(从样本的统计数据估算出总体的有关参数)。

(4)取样的基本方法

简单随机取样法:按照随机原则之际从总以n个单位中,抽取几个单位做样本。有抽签和数字编号良种。

系统随机取样法: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上序号,然后用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单位数求得取样间隔,最后根据取样间隔作等距取样。比随机误差更简单,误差更小,但如整体有周期性的波动或变化则不宜采用。k=N/n k为等距

分层随机取样法:就是先将整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个类型(即层),然后根据类型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间的比率,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大单位的数量,最后按随机性原则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分层随机取样法的代表性和推论的精确性较好,但作出科学类比较为困难。

整群随机取样法: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许多群,然后随机性原则从这些群中抽取若干群作为样本。比较集中,易于组织,但取样误差常因各群间的差异较大而比较大。

多段随机取样法:是先将研究总体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群,作为取样的第一级单位,然后再按一定的标准把第一级单位分成若干群,作为取样的第二级单位,如此类推。在各级单位中依照随机性原则抽取样本。该方法可综合运用各种取样方法,在总题研究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时十分有用,但取样误差大。

(5)取样误差的计算

取样误差是指样本统计值与总体相应参数值之间的差异。取样误差越小,则根据样本研究对总体作出的结论越位精确,取样就越为成功。取样误差的计算方法是:S x=S/n的平方根 S x为样本误差(即样本标准误);S 为样本的标准差;n为样本容量,小样本可用n-1代替

(6)样本大小的确定,样本大小通常取决于以下几方面因素:①研究的类型;②预定分析的精确程度;③允许误差的大小;④总体的性质;⑤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⑥取样方法等。

4.研究变量的选择与确定

研究变量是指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测量或操纵的条件、现象、时间或事物的特征。研究变量的选择和确定主要包括自变量的选择与确定、因变量的选择与确定和无关变量的辨别与控制三个方面。(1)自变量的选择与确定

自变量就是在研究中有意加以改变、操纵的事务、条件或特征,如某些外在刺激、环境条件、被试及其暂时特征等。选择和确定自变量时应考虑以下几点:①应参考有关理论、以往文献来选择;②应根据研究目的与课题要求来选择;③所选择的自变量应具有可行性。

(2)因变量的选择与确定

因变量就是在研究中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关因素或特征。因变量不仅要灵敏地反应出自变量变化所造成的影响,而且要具有可靠性和客观可信性。要做到这一点,观测因变量的方式必须恰当,主要由三种观测方式:①生理测验,如脑电图等;②行为测验,如错误率、反映时间等;③言语报告,如被试对思维模式的描述等。

(3)无关变量的辨别与控制

心理学研究中无关变量存在于5个方面:①被试方面,如参与的动机、焦虑水平等;②主试方面,如年龄、性别、外表、言谈举止等;③研究设计方面,如测量仪器、设备的安排等;④研究事实环境条件方面,如温度、光线等;⑤数据处理方面,如分类不合理、评分出现过失或标准不统一等。

偶然、随机的无关变量引起的研究结果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也称可变误差),误差方向和大小完全随机,无规律可循;场定的、有规律的无关变量引起研究结果的误差称系统误差(也称常定误差),误差的方向和大小是恒定而有规律的。

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主要有:①消除法,即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如为了消除“实验者效应”、“霍桑效应”可以采用“双盲程序”。②恒定法,即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③平衡法,对某些不能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方式使其效果平衡而对它们进行的控制方法。平衡法具体方式由对比组法和循环法。对比组法的原理是,随机建立两个被试组,两组除研究变量外,在其他无关变量的效果方面都是相等的,因而两组结果之差可视为研究变量的差异所致。循环法主要用来平衡研究处理的顺序效应。④统计法,当无关变量的影响无法消除或未能加以控制,而其影响已经测定和已知时,可用统计的校正或调整将这些影响从研究结果中排除。

5.研究指标的设计

研究指标是用来测量研究变量的类别、状态、水平、速度等特性的项目。研究指标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与方法:①设计研究指标应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指导,研究指标的设计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理论-变量-指示的分解过程;②所设计的研究指标应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残缺不全、有所遗漏,又不能互相交叉和重复;③研究指标要简明、可行;④研究指标必须有明确的操作定义。

6.研究变量于指标操作定义的设计

(1)对研究变量作出明确定义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抽象定义,指对研究变量或指标本质的概括,以揭示其内涵,并建起与其他变量或指标区别开来;二是操作定义,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操作定义最大的特征就是可观测性。

(2)操作定义有利于:①提高研究的客观性;②研究假设的检验;③提高研究的统一规范性;④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⑤研究的评价、结果的检验和重复。

(3)操作定义设计的原则

科学的设计操作定义,必须遵循对称性原则和独特性原则,前者是指操作定义必须与其抽象定相对称,不能过宽或过窄;后者指操作定义必须使其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对象的独特特征。

(4)操作定义设计的方法

方法与程序描述法:通过特定的方法或操作程序给变量或指标下定义的一种方法。如对饥饿的描述。

动态特征描述法: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具有的动态特征给变量下定义的方法。

静态特征描述法:通过描述客体或事务所具有的静态特征给变量下定义的方法。

第三章搜集研究资料的研究

第一节观察法

1.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2.观察法的特点:①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收集资料的活动;

②观察是在客观条件下进行的,具有真实性;③观察的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实施现象,具有直接性;④观察室在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对观察结果的解释也是以一定心理学理论为前提的;⑤观察总是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如人的器官和仪器、设备等。

3.观察的主要类型

(1)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

自然观察主张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即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观察;实验观察则是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对象的某些心理行为反应,进而在最有理的条件下进行观察。

(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的区别在于,前者通过人的感官进行直接观察;后者借助于各种仪器或装置(如录音机、录像机、摄像仪、照相设备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3)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即局内观察,指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当中,并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非参与观察即局外观察,指观察者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

(4)有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根据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可以划分为机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5)叙述观察、取样观察与评价观察

叙述观察是指详细观察和记录被观察对象连续、完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等属于这种方法;取样观察法制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观察对象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来进行观察,或者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评价观察指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评价量表进行观察并作出评价。

4.主要观察策略及实施

为特征核查表。关信息来制定项

目,如某一行为

是否发生,第一

次什么时间等。征方面的内容。

5.观察代码系统的制定

(1)观察代码系统是研究者将行为或事件分为有意义的、可以观察和处理的细小类别或单位。并为观察、记录和随后分析处理的方便而制定出一整套符号系统。具有如下重要功能:①能大幅度简化观察记录工作,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省时省力;②能消除主观误差,增加客观性、准确性;③便于计算机处理。

(2)观察代码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遵循的原则:①符合研究目的;②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③类别或单位全面;④适用面广;⑤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简单明了,易于记忆和记录。

基本方法:第一步是将观察范畴设计成为观察的具体项目,也就是给研究问题下操作定义;第二步是选取或设计代码符号进行标定。

(3)常用的观察代码系统

数字型代码系统:用不同的数字代表各观察单位

符号型代码系统:用一丁点符号代表各观察单位。

6.观察法的评价

优点:①研究资料实在现象或行为发生地当时收集到的;②能够得到不能直接报告或报告有可能失实的资料;③即使研究对象不配合也能收集资料;④避免被研究者以自称方式带来的研究偏差

不足:资料的质量受观察者本身的因素影响大、有些课题不太适

合、较为费时费力、设计要求较高。

第二节访谈法

1.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搜集研究对象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

2.访谈法的特点

访谈法最大的特点在于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访谈法另外一个显着特点是它具有特定的科学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

3.访谈法的主要类型

(1)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

结构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

非结构访谈又称非标准化访谈,指指按照一个粗线条是访谈提纲而进行的非正式的访谈。

(2)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直接访谈又称面对面访谈,即访谈者与被访谈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间接访谈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与被访谈者进行非面对面的访谈。(3)一般访谈与特殊访谈

根据被访谈者是一般访谈对象还是特殊访谈对象(如社会名流、突发事件当事人、儿童、身心疾病患者、罪犯等)可以相应地划分为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

4.访谈法的设计

(1)访谈目的与变量的界定:明确访谈的目的,详细列出研究所有变量的类别和名称,明确要收集的资料。

(2)访谈对象的选取

(3)访谈问题形式的设计

访谈问题的形式主要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封闭式问题要求访谈对象在事先确定几个选择答案种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答案,它易于计分,客观性高;开放式问题则是访谈对象根据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来作答,它有利于收集深层次的信息。遍题顺序也属于访谈问题形式设计的范畴,编排顺序一般应遵循“漏斗原则”,即先由一般、非限定的问题逐步到具体、限定的问题,有较大的问题到较小的问题。(4)具体访谈问题的编制

拟定具体访谈问题是应注意:①问题要清除明确;②问题的说明与理解要规范、统一;③每一具体问题集中在一个单一的变量或问题上;

④避免提引导性问题、奉承性问题以及访谈对象不能作答的问题。(5)访谈问题反映方式的选择

常见的问题反映方式有填空式、等级排列式、量表式和核对式等几种。

(6)访谈与访谈程序的修订

在访谈中要注意试谈对象必须与以后正式访谈的对象是同一类人。对访谈设计进行修订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全面检查一下所有问题和回答,看有无遗漏、疏忽;二是要重点分析问题的提问顺序、表述、措辞等是否恰当。

(7)访谈人员的选择与培训

培训的一般步骤如下:首先是情况介绍、说明,其次是阅读访谈问卷与重点讲解,然后是示范与模拟,最后是现场实习访谈。

5.访谈法的实施过程及技巧

(1)访谈前的准备

心理学研究方法重点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科学研究的特征:系统性、重复性、可证伪性和开放性。 二、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保障退出自由与保密 三、研究课题的来源:(1)对日常生活的观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技术发展的推动。 四、选题的原则:(1)课题是可行的。(2)课题是清楚的。(3)课题是有价值的。(4)课题是符合道德的。 五、取样的类型:(一)随机取样: (1)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排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常用抽签法和随机表取样法。(2)分层随机取样: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优点:(1)样本的代表性强。(2)取样更灵活。(3)参数估计更加准确。 (3)系统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样本的方法。优点:比较简单,易于实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多。缺点:样本对总体代表性不够,名单中个体的排列方式可能使系统取样产生问题。 (4)聚类取样: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优点:调查单位比较集中,调查工作的组织和进行比较方便。缺点:如果调查单位在总体上分布

不均匀,准确性相对随机取样要差。 (5)多段取样:适用于总体范围大、对象层次多的研究,能有效的节省调查所需的人力及费用。缺点:由于每级取样时都会产生误差,所以误差较大。 (二)非随机取样: (1)方便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方便的地点将所遇到的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 (2)立意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认识,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样本。 (3)定额取样:按特定的标准将总体中的个体分成若干类或层,然后在各层中取样。 (4)滚雪球取样:先从总体中合适的调查对象开始进行调查,再通过他们得到更多的调查对象,如同滚雪球一样。 六、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变量: 1、变量:指在性质上或数量上可以变化、可以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值的事物的特征。 2、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 (1)刺激变量:简称S变量,是指已知的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包括研究者可以操纵和控制的环境特征。有机体接受的刺激具有多种形式:自然性刺激和社会性刺激,具体性刺激和抽象性刺激,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 (2)机体变量:也称被试变量、属性变量。指被试本身对行为反应

14.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绪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潜意识压抑是病根 行为主义指华甫,错误学习得疾病 坎农重视心生学,中介神免内分泌 人不干活靠罗马,注意倾听挖潜力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题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一.概述 1.心理学创始人:德国人冯特。(研究心理学的一般都是疯子,所以叫冯特)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恩格尔。 3.医学心理学研究分支: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行为心理学,身心心理学,心理生理学与生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护理心理学。 记忆: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一定与医学有关。(社会心理学、美学心理学不属于医学心理学) 4.医学心理学的分类: 临床心理学:研究心理咨询、心理诊断。 神经心理学:研究大脑和行为的关系。 健康心理学:研究心身疾病的康复和预防。 二、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观点 1.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潜意识压抑是病根。 创始人:弗洛伊德:冰山学说。 认为潜意识压抑太久是引起各种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根源。 意识分三种:意识(人)、前意识、潜意识(兽)。 治疗:自由联想、释梦、移情、催眠。 2.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行为主义指华甫,错误学习得疾病。 创始人:华生、巴甫洛夫——喂狗 认为错误学习是各种疾病的根源。 治疗:脱敏治疗。 3.心理生理学理论的观点:坎农重视心生学,中介神免内分泌 创始人:坎农。 认为疾病是因为生理中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出问题而导致。 4.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人不干活靠罗马,注意倾听挖潜力。 创始人:罗杰斯、马斯洛。

认为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潜能,一旦实现不了就会生病。 治疗:降低期望值,注意倾听。 5.认知学派理论 创始人:贝克和瑞米。 认为错误的信念导致疾病的发生。 治疗:矫正错误的信念,才能解除心理障碍。 6.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 医学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学的概念 (一)心理现象分:心理活动过程、人格。 1.心理活动过程: ①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想象、注意、语言。 ②情绪过程:情绪、情感(高等的)。记忆:情绪是天气,情感是季节 ③意志过程:有意识地确定目的,果断,坚持,自制的行动 2.人格: ①人格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②人格的倾向性:世界观、人生观、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 ③自我意识系统。 (二)心理的实质: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反映。 二、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一)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1.感觉的三大特征:适宜刺激、阈值和适应性。 2.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 感觉对比; 感觉后像; 感觉补偿; 联觉(感觉的相互联系。医生穿白大褂,病人感觉特别威严;护士穿粉红色护士服,病人感觉很温暖)。 (二)知觉:是对事物的全面属性的反应。 知觉的特点: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 (三)记忆: 学习:指通过练习而促使行为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记忆:指人脑对过去的经验进行保持和再现。 记忆的三个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回忆)。

生理心理学笔记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第一章绪论 1.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 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正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因此,研究并 3. 4.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脑立体定位技术 ●脑损伤法 ●原理:大脑皮层机能定位说、大脑皮层机能等势说 ●具体方法: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

●可逆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原理:任何心理和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的兴奋所引起,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可以代替外部刺激。 ●电记录法:原理:神经系统的兴奋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物化学分析法原理:机体活动受化学物质的影响(递质、受体),并且能 ● ● 耗竭 能够提高皮层的脑电活动。上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机制:一种可能性是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意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另一可能是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的机制而起作用。4)上行5—HT系统的功能:5-HT的操作影响到与行为抑制有关的过程。

总结:蓝斑皮层NE系统有维持紧张或唤醒的情境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功能,因而参与了选择性注意的加工;中脑边缘DA系统和中脑纹状体DA系统有助于不同形式的行为激活,从而在认知或运动的传出中扮演重要角色;皮层胆碱能系统促进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在注意和记忆信息加工中处于基础地位;5-HT能系统有助于行为抑制即降低无关信息引起的活动,他与上述三个系统的功能是对立的。这些上行网状 模式,前额叶损伤导致了行动的选择性和组织性受到了破坏。背外侧前额叶和扣带回是参与对许多不同新意刺激或微弱提示活动的注意的脑区。 注意的生理学过程: 注意的转移机制:优势兴奋中枢的转移——优势兴奋中心从其他区域转移到这种强烈刺激的皮层代表点。注意产生的中枢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大脑皮层上兴

生理心理学-(李新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 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正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因此,研究并揭示 心理现象产生过程中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它的高级部位——大脑的活动方式,是生理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3.研究生理心理学的意义:第一,生理心理学为科学心理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在 解释心理的实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的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这门学科对心理科学的发展必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第二,人类的科学事业正在面临着物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和智力的产生四大问题的挑战。这四大问题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困难的一个:智力是如何由物质产生的,正是心理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智力的产生,生理心理学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第三,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好的思路。第四,研究生理心理学的巨大动力和这门学科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是对人类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寻根究底的。第五,生理心理学能够为许多实践领域服务,尤其是为人类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4.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脑立体定位技术 ●脑损伤法 ●原理:大脑皮层机能定位说、大脑皮层机能等势说 ●具体方法:不可逆损伤: 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 ●可逆损伤: 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原理:任何心理和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的兴奋所引起,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可以代替外部刺激。 ●电记录法:原理:神经系统的兴奋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物化学分析法原理:机体活动受化学物质的影响(递质、受体),并且能改变体内化学物质的含量。 ●分子遗传学技术:原理:基因控制化学物质的合成。 ●脑成像技术:定义:通过成像技术记录脑活动的部位和功能变化。分为结构成像 和功能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波谱、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CT、PET。 第二章注意 注意的神经网络:警觉网络、定向网络、执行网络 网状结构上行系统:1)上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蓝斑内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活动能够提高动物的警觉水平——注意周围环境的能力增强。蓝斑—皮层NE耗竭能够导致注意功能的障碍。2)上行多巴胺系统的功能:中脑边缘DA系统激活行为反应,获得强化物。中脑纹状体DA竭耗会导致反应的正常加速效应被取消,在反应准备过程中的作用。3)上行胆碱能系统的功能: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功能是影响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乙酰胆碱拮抗剂能够降低代表皮层唤醒的脑电活动,而其激动剂能够提高皮层的脑电活动。上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机制:一种可能性是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意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另一可能是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的机制而起作用。4)上行5—HT系统的功能:5-HT

05622-临床心理学(含实践)

05622 临床心理学(含实践) 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0831)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临床心理学(含实践)》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应考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了解临床心理学的工作内容和理论模型,能够熟悉诊断性会谈、行为评估、心理治疗等技术,理解心理个案研究的设计要素,掌握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的相关策略和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正确应用所学知识和技巧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概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临床心理学的定义,临床心理学与其它心理卫生职业的关系,临床心理学的的历史以及临床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临床心理学的定义、工作内容,临床心理学与其它心理卫生职业的关系。 2、掌握:临床心理学产生的背景,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临床心理学的理论模型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临床心理学的几种理论模型,心各种理论模型之间的联系及整合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每一种理论模型的理论前提、贡献。 2、掌握:每种理论模型的侧重点。 3、熟练掌握:各种理论模型之间的相互联系、各种理论模型的整合趋势。 第三章临床心理学家培训模式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临床心理学家的几种培训模式、临床心理学的培训程序、各种培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临床心理学家的培训程序、各种培训模式的含义。 2、掌握:各种培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熟练掌握:临床心理学的培训模式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诊断性会谈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精神病的诊断分类、临床会谈的方式、会谈的基本技巧、心理评估报告的格式。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精神异常的诊断和分类的基础,目前通用的诊断和分类标准的特点。 2、掌握:临床会谈的形式、心理评估报告的格式。 3、熟练掌握:临床会谈的基本技巧。 第五章神经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评估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神经心理学评估的历史,当代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心理生理学评估的理论、心理生理学评估的使用及发展前景。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当代神经心理学评估的概念及方法、心理生理学评估的概念。 2、掌握:目前最常用的神经心理评估工具及各自特点、心理生理评估的理论、范围、主要采用的方法。 3、熟练掌握:神经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 第六章行为评估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行为评估的概念基础、行为评估的目的、行为评估的评价尺度、行为评估的方法和近期发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行为评估的理论基础、行为评估的目的。 2、掌握:、行为评估的评价尺度。 3、熟练掌握:行为评估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第七章心理治疗概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心理治疗的界定、心理治疗的特点和变量、心理治疗的过程和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心理治疗的界定、心理治疗的目标。 2、掌握:心理治疗的特点和变量。

(完整版)心理学研究方法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目的在于帮助考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理论基础与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与应用能力。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它的研究主题十分广泛:即涉及人的心理也涉及动物的心理;即涉及个体的心理也涉及群体的心理;即涉及有意识的心理也涉及潜意识的心理;即涉及与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的心理也涉及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心理。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由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以经验的或实证的资料为依据的,因而使心理学与哲学相区别,也与人文学科相区别。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理解心理学家在探索心理与行动时所做的一切,有助于考生将来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心理学的性质,了解心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特征及基本步骤,理解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和伦理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识记: (1)心理学的含义; (2)心理学科学研究的特征:系统性、重复性、可证伪性和开放性; (3)知情同意。 2、领会: (1)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 (2)心理学研究主要包含哪几个步骤; (3)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3、应用: (1)根据科学研究的特征来分析某些心理学的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及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来分析是否可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欺骗的方法。

医学心理学-第六版-教学与学习大纲与重点

医学心理学 第六版 教学、学习大纲与重点

第一章绪论 [学习要求] 掌握: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应用范围。 3.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 4.新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熟悉: 1.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和相关学科。 2.医学模式的定义。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了解: 1.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现状。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学习要求] 掌握: 1.感觉、知觉的概念 2.感觉、知觉的基本分类 3.记忆的概念 4.记忆的基本分类 5.遗忘及其规律 6.思维、想象的概念 7.思维、想象的基本分类 8.注意的概念 9.注意的基本分类 10.情绪与情感的概念与分类 11.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及情绪的认知理论12.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

13.人格、气质、性格、能力的概念。 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5.四种气质类型及特点 16.人格的特征;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6.个性的主要特征;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熟悉: 1.感觉、知觉的特征。 2.注意的特征。 3.错觉 4.想象的功能 5.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的关系 6.意志的概念 7.冲突与挫折的概念 8.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9.自我意识的概念和自我调控系统 10.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了解: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2.思维的过程 3.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 4.情绪与人类行为和健康 5.意志的基本过程 6.意志的品质 7.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8.需要的分类;动机的种类 9.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10.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医学心理学课程大纲 适用于五年制 课程简介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科学,旨在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为医学提供心理学的观点、方法和技术,以适应现代生物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是医学生在接受医学实践、医学教育及科学研究中必备的一门重要学科。 总体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中的概念、原理,熟悉各临床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心理治疗的基本概念,熟悉各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灵活运用能力,能根据临床实践和生活实际简单分析案例,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原则。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重要专业名词的英语翻译。 课程安排 上课周次学时内容 1 4 绪论 2 4 基础心理学知识 3 4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4 4 应激和应对 5 5 心身关系和心身医学 6 2 患者心理 7 2 医患沟通 8 5 健康心理问题

上课周次学时内容 9 1 心理评估 10 4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11 4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绪论 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 1. 掌握医学心理学概念、医学模式的概念 2. 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各学派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二、熟悉: 1.熟悉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2.熟悉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了解: 1.了解医学模式发展转变过程; 2.了解医学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3.了解中国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古代心理学思想 4.了解医学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第二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 1.重点掌握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情绪、情感、动机、意志的概念和一般规律; 2.人格的概念。 3.三种主要的动机、情绪状态与情绪特质、情绪智力 二、熟悉: 1.神经网络、脑的结构与功能; 2.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生理心理学1详解

第一章绪论 ●心理生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1、脑立体定位技术 2、脑损伤法: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药物损伤) 简单易行、效果明显,但无法恢复,可能引起组织病变,影响结果 可逆损伤(扩步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暂时性的机能切除,不易发生继发性的周围组织病变,常用来研究皮层机能 3、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 4、电记录法 5、生物化学分析法 6、分子遗传学技术 7、脑成像技术:PET技术、CT技术 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 ●注意的主要功能 使有机体选择一定的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并维持下去,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的顺利进行起着保障作用。 第一节注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注意是通过一些脑区的神经网络活动来实现的。 ●既不是某一脑区的特性,也不是全部脑区的功能。 ●不同脑区在注意过程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 ●注意的神经网络包括: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和执行网络 一、警觉网络 (一)警觉和注意的关系 ●实验结果:警觉的提高可以改善对注意目标的觉察速度。 (二)注意(警觉状态)主要靠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持续作用来调节 ●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为单胺能和胆碱能细胞存在的部位。 ●投射到不同部位。 1.上行去甲肾上腺素(NA)系统的功能 ●DNAB损伤鼠模型 在脑内注射6-羟多巴胺(6-OHDA)到蓝斑皮层通路(DNAB ),导致DA严重耗竭,使其含量少于对照组的10%。然后进行习得条件辨别任务:刺激为a,反应为b;刺激为X,反应为Y; --DNAB损伤鼠在完成习得条件辨别任务中有缺陷;同时,鼠的巴浦洛夫条件抑制也受影响。 --表明:蓝斑-皮层投射系统的正常功能是保持在高度唤醒水平下注意的选择。 2.上行多巴胺(DA)系统 ●中脑-边缘DA系统能够将动机转化为动作。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激活行为反应,以便获得强化物。如精神运动兴奋药物苯丙胺的强化效应,部分通过该系统发挥作用。 ●中脑—纹状体DA系统具有唤醒作用。 3.上行5-HT系统的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对5-HT的操作,影响到与行为抑制相关的过程,尤其是在厌恶背景中。 ●如中枢5,7-双羟色胺耗竭,可明显提高鼠的惩罚反映率。 4.上行胆碱能系统的功能 ●上行胆碱能系统作用机制—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异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的加工。 小结: ●蓝斑-皮层NA系统可维持紧张或唤醒状态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功能,参与了选择性注意的加工。 ●中脑-边缘DA系统和中脑-纹状体DA系统有助于不同形式的行为激活,在认知或运动传出中起作●皮层胆碱能系统促进刺激在皮层的加工,在注意和记忆信息加工中处于基础地位。 ●5-HT能系统有助于行为抑制,与上述3系统功能对立。

【2020新】心理咨询师中级试题及答案9-临床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九章临床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知识要点 1、信度和效度的概念? 2、内部效度的概念? 3、外部效度的概念? 4、内部效度的条件包括哪两方面?(认真选择变量、周密的设计) 5、常见的研究取向主要有哪3种?(临床取向、相关取向、实验取向) 6、根据访谈提问和反应的结构方式不同可分为哪3种方式?(有结构、无结构、半结构) 7、通过会谈来对病人进行心理评估的方法是什么会谈?(诊断性会谈) 8、观察法的类型除了自然观察外,还有哪两种?(模拟观察、参与观察) 9、影响外部效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反应性) 10、晕轮效应的概念? 11、常见的反应倾向有哪3种?(晕轮效应、宽大效应、趋中效应) 12、为了克服偏向,比较流行的评定方法有哪两种?(混合标准评定量表、行为定位量表) 13、安慰剂的作用产生于暗示。 14、心理治疗效果的评定最为突出的问题,除了病人与治疗者的互相影响和自然缓解外,还有评定标准问题和安慰剂作用。 15、个案研究的实验设计要素包括系列内设计、系列间设计、组和系列设计。 16、治疗结束后从数周到数年分为内进行的评估称为随访评估。 二、试题 1.衡量研究是否可靠的指标是:A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重要性 E.关系性 2.衡量研究有效性的指标是:B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重要性 E.选择性 3.再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关系的明确程度称为:A A.内部效度 B.外部效度 C.关联效度 D.内部一致性 E.统一性 4.研究结果和实验效果的普遍性或可应用性称为:B A.内部效应 B.外部效应 C.关联效应 D.内部一致性 E.适用性 5.以自然出现的行为术语或自然情境中产生的言语报告,对个体进行深入仔细的考察的一种研究取向称为:C A.相关取向 B.实验取向 C.临床取向 D.行为取向 E.自然取向 6.使用统计测量来评估个体存在差异的度量集之间的联系或相关的研究取向是:A A.相关取向 B.实验取向 C.临床取向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1.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不同分析单位以及 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的学科。 2.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归纳起来有常识、传统和权威三种。 3.系统性、重复性、证伪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研究的四种典型特征。 4.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5个基本步骤:(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2) 设计研究方案;(3)搜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设。 5.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多视角、公开性、可争辩性以及科学研究 无禁区四个方面。 6.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保障退 出自由与保密。 第二章选题与抽样 1.心理学研究课题可以有多种来源。主要的来源是:(1)对日常生活的观 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研究文献的提示;(5)技术发展的推动等;也可以是这些来源的某种结合。 2.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4个基本特征:(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2) 问题是清楚的;(3)问题是有意义的;(4)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3.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知识的一切材料的总称。心理学文献就 其保存方式可分为纸质文献和互联网文献。纸质文献的常见类型有图书、期刊、会议和学术论文等。

4.查阅文献常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检索工具法。检索工具法分为手工检索 和计算机检索。 5.取样和选题的关系密切,要依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来选 择被试。取样的方法很多,根据是否按随机原则进行操作,取样可分为两类:非随机取样和随机取样。 6.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即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排 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分层随机取样,也称比率取样、分类取样和分组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叫一个层或一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 7.系统取样,又称等距取样或机械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样本的 方法。聚类取样,又称整群取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班级、地区)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体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 8.多段取样,也称多级取样、分段取样,先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学 校、地区)分为若干层(组),称为第一层,然后从这一层中随机抽取出几个层作为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从最后一层中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研究所需样本的取样方法。 9.方便取样:也称偶遇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将所遇到的 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立意取样,也称主观取样、判断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认识,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样本。

如何应用医学心理学的知识来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应用医学心理学促进自身心理健康 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包括基本理论、实际应用技术和客观实验等内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如怎样克服过度焦虑,如何消除抑郁,医生与病人如何建立和谐的关系,等等。 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更大的实践意义。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心理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作用方式、途径与机制,更全面地阐明人类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的本质,协助医学揭示人类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规律,寻找与丰富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与预防的更全面、更有效的方法,提高医疗水平,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几乎所有医学领域都有医学心理学研究内容。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①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②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 ③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及其影响; ④研究情绪和个性等心理行为因素在健康保持和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及其规律; 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之目的。 医学心理学和心身医学有一个基本命题,即人的躯体上的病变都会在精神上留下痕迹,而任何心理上的障碍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在躯体上留下痕迹。这个命题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人与动物有着根本不同之处。在人身上,既表现着生理、生化过程的物质活动,同时又表现着非物质的心理活动。 这两种活动过程互相伴随、不可分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在人身上形成一个统一活动的整体。人的一切活动既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同时又受心理学和社会学规律的支配。 当代大学生,身体发育完全成熟,认知能力发展显著,自我意识增强,性意识的发展以及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都使得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问题显得迫切至极。 通过医学心理学我们知道,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伴有生理机能的变化,而且还能调节后者使之受控于自己的意识。人在愤怒时,交感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出现心率增速、血压升高、呼吸加快、面部发白等现象。如果能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就会使其植物性神经系统(即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所支配的脏器的机能不至于受到损害。如果有意识地去控制消极的情绪,采用调节呼吸的办法(如使呼吸由原来每分钟10-20次减慢至4-6次),同时将注意力集中于躯体某些器官,想象这些器官处于放松的状态,通过学习和训练,就能进一步使躯体内的某些生理机能按自己的意志去活动,焦虑紧张的负性情绪则往往随着想象中全身各部分的放松而逐渐消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心理学在显示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越来越重要。辩证唯物主义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个人难免会碰到种种心理难题和心理困惑,通过学习医学心理学,我们对心理学也更加了解,能更好的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调节,不至于陷入心理困惑而不能自拔,更好的促进了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

生理心理

简答题 1.请简述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技术 ①单细胞电活动记录技术②脑功能基因组学方法③脑电及事件相关电位 ④经颅磁刺激技术⑤脑损毁法⑥脑磁图⑦脑成像⑧行为学研究 2.请鲁利亚的功能系统学说。 ①第一功能系统:动力系统,负责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 ②第二功能系统:信息接受、加工、储存系统。由大脑皮层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皮层下组织组成。 ③第三功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负责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由额叶组成。 3.请简述视知觉自下而上加工的神经通路。 ⑴初级知觉通路 ①皮层下知觉通路:视觉传入神经→外侧膝状体→大细、小细、颗粒细胞通路→V1区。作用:反映物理属性,作为知觉线索的编码。 ②皮层知觉通路:V1区→大细胞优势通路、颜色优势通路、色柱间优势通路→次级皮层。作用:实现物理属性向知觉过度。 ⑵高级知觉通路 ①空间知觉的背侧通路where通路:V1 → V2→ V3 →颞中回→颞上沟→下顶叶。作用:对空间信息加工,产生物体空间位置和物体运动知觉。 ②物体知觉的腹侧通路what通路:V1→ V2 → V3 → V4 →颞下回。作用:对物体的形状、颜色等信息进行加工和识别,实现物体的再认。 4.请简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和量级反应的概念及特征。 ①级量反应:本质是后兴奋电位,神经信息在脑内的传递过程中,不能迅速传导下去,只能在其产生部位按空间总和规律叠加起来,其电位的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但频率不变。 ②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极化现象称之为静息电位。 ③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内正外负的电位变化,其特点是全或无。 5.请简述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⑴大脑:①额叶:高级认知活动、运动。②顶叶:躯体感觉。③枕叶:视觉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实况详录法:在一段时间内(如一小时或半天)持续地、尽可能地详细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表现,包括与环境及他人的相互作用或互动 2.时间取样法:观察者根据事先确定的观察维度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方面特定行为或事件,并将结果记录到规定的表格上 3.系统观察:详细观察和记录被试连续、完整的心理活动事件和行为表现 4.结构化访谈:又称专业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而进行的访谈 5.抽样观察: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观察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或选择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记录 6.可证伪:一个理论或假说应该可能被观察到的经验事实所否定,或者证明是错的 7.研究设计:为了能够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获取客观明确可靠的研究结论而指定出的周密的,科学的整个研究工作的计划和安排。简言之,就是为开展研究所做的方法学准备和计划 8.纵向研究:也称追踪研究,是在较长时间内,对一个或若干个被试反复地、系统地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研究,并随时间的进程记录他们心理的发展变化9.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个体的某些方面的心理特征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研究,探讨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10.外部效度:实验和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化到其他总体、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即可推广性和可概括性 11.实验法: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操纵和控制来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12.自变量:也称刺激变量,它是由研究者操纵的,有意加以改变以影响因变量

的刺激物或刺激条件

13.因变量:亦称反应变量。有刺激变量引起或改变的心理或行为方面的反应,是从属而发生改变的 14.无关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在实验中除自变量之外所有可能对被试行为发生影响的变量 15.测验标准化:测验的编制、实施、计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等方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二.简答 1.心理科学的研究任务P11 心理学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旨在对心理与行为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①描述,主要回答“是什么”问题 ②解释,回答“为什么问题” ③预测,预知未来,对事件发生概率进行预测 ④控制,根据已有的科学理论或实际结果,操作某种现象本身或改变其发生条件,使研究对象朝着预期方向改变或发展 2.以人为被试的心理学实验,必须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P16 ①保证被试的知情同意权 ②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 ③保护被试免受伤害 ④为被试保密 3.选题的原则P34

医学心理学重点1

第一章绪论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德国学者威廉.冯特(William Wundt 1832~1920) 1879年在德国来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物理实验室——心理学诞生。(注意这是心理学的诞生时间,不是医学心理学的)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的恩格尔首先提出。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人的心理或心理现象分为基本的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感觉及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 感觉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特征: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2、感觉后象; 3、感觉的适应; 4、感觉对比; 5、联觉。 知觉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相对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错觉定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 记忆的分类: 按记忆的内容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按记忆信息加工的方式或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有鲜明的形象记忆,信息储存时间为0.25-2秒钟。 短时记忆: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信息储存时间为1分钟以内,广度7±2个“创克”。 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到几年甚至终生保持。来源于短时间记忆的加工和重复。 遗忘定义: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称为遗忘。 遗忘规律如下:1.遗忘进程先快后慢; 2.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有关; 3.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 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有关。 注意的特征: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方式来分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思维的指向性)来分类: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3、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来分类: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 2、比较;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一、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思路 对于管理心理过程及组织管理规律的理解,既需要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又取决于可靠有效的实际数据。理论和数据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两个必要元素。其中,准确的思路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先决条件。管理心理学研究有三种理论思路:微观、中观和宏观的思路。在管理心理学研究中,需要根据研究的不同目的,选择相应的理论思路。 1.微观的研究思路 管理心理学的微观思路注重于研究个体特征或小团体中的个体行为。管理心理学微观思路与心理学的许多分支密切相关。实验心理学为学习、动机、知觉和压力等专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在个性与咨询等领域运用了许多临床心理学方法;社会心理学则提供了有关态度、群体和社会化方面的理论;而人事心理学有关人员测量、选拔、培训、奖励、绩效等的研究与应用,与管理心理学有着尤其密切的关系。微观的研究思路在研究设计、测量和分析等方面都从心理变量出发,考察各类心理因素之间的关 系及变化规律。 2.中观的研究思路

管理心理学的中观思路以个体心理为基础,把注意力放在群体行为和管理过程方面,并特别侧重于研究群体动力机制、领导行为和管理决策模式等。同时,在研究中注重群体变量和有效管理行为的具体情景条件。 3.宏观的研究思路 管理心理学的宏观思路重视组织层面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对组织环境、组织体制、组织文化和组织战略等宏观因素及其效应的考察。同时,宏观的研究思路倾向于采用整体设计,注重多重组织因素作用下人员特征、组织结构和管理程序之间的交互影响。 管理心理学研究特别重视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假设作出多重检验。图 2-1为理论检验过程的各个环节。 二、研究的计划与设计 为了开展有效的管理心理学研究,首先,应该对有关的研究与应用文献有足够的考察和了解,尤其需要注意那些把研究结果转换成实际应用的杂志。熟悉以往研究,是计划和设计的基础;其次,应该对简单化的结论持怀疑的态度并进行透彻的分析;第三,应该确保研究所运用的概念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努力尝试新的思想,使自己的组织成为不断更新发展 的“学习组织”。 制定好研究的计划是成功研究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一环。在制定研究计划时,不仅需要认真考虑研究的理论基础、具体课题和研究方法,而且应该充分预计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在研究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还应广泛

医学心理学试题库完整

单选题 1. 下列哪一项是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B ) A临床心理学B变态心理学 C心身医学D健康心理学 E以上都是 2.心理活动的实质是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以及(E ) A是人的兴趣物B是物质的内容 C是客观现实D使人感觉到的事物 E是脑的功能 3.( D )医学模式认为医学强调身心一元论的观点,人的身(肉体或生理)新(精神或心理)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双向的,其相互作用的模式是环形的,而非线性。A.神灵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以上都不是 4.事先将各种需调查的内容列成调查表,当面或邮寄等方式被调查者填写,收集后对结果逐条进行分析,在医学心理学中这种研究方法叫做(B ) A.测验法 B.问卷法 C.座谈法 D.以上都对 5.所谓医学模式的转变是指( D ) A.中医模式向西医模式转变 B.西医模式向中西结合模式转变 C.自然哲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转变 D.生物医学模式想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6. 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B A.布罗卡的大脑一机能定位研究; B.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创办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C. 1913年华生提出的行为主义学说; D. 1883年魏特曼建立的第一个儿童心理实验室; E.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理论。 7.办事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的人,其意志活动缺乏(C)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8. 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的学科(A) A.心理学 B.思维 C.心理过程 D.人格 E.心理现象 9. .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因素(A) A.现代心身素质降低 B.心脑血管疾病等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因素 C.人预期寿命的逐建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节奏的加快,带来了新的健康和疾病问题 D.精神病和其它功能性疾病发病率高,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对医学提出更的要求 E.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没有疾病,同时要求有好的心情,即使在躯体治疗过程中.也要求治疗方案能保证个体一定的生活质量 10.以下不符合心理学观点的是:(A) A.强调心理因素在临床中的主导作用 B.强调个体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在临床中的意义 C.强调疾病过程中心身相关作用的意义 D.强调临床医学模式改变的迫切性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科学研究。什么是教育心理的科学研究呢? 科学是以有系统、有组织、经过实证性方法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这个定义的重点不在研究的知识体系,而在研究的方法。不管研究的题材是什么,只要所用的是有系统、有组织的实证性方法所获得的知识体系,便可以算是科学。可见,研究问题所用的方法是科学中的关键问题。教育心理科学研究是一种在教育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认识活动,是追求有关教育心理知识或解决教育心理问题的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从事这种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便是教育心理的科学研究方法。一套完整的教育心理科学研究方法,要涉及一系列的内容:(1)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2)课题的正确选择;(3)有关资料文献的搜集和查阅;(4)研究计划的制定;(5)研究材料的编制和指标的确定;(6)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7)具体研究步骤或程序的实施;(8)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分析;(9)对研究结果的检验等。这是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这些程序的运用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可以说,一部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学的历史。 教育心理学中任何课题的研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是作为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原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既要重视实际,又要合乎逻辑。理论不是空想,站得住脚的理论必须具有实证性意义。理论的功能主要有四个:第一,综合现有的知识;第二,解释已有的知识;第三,预测未来的知识;第四,指导研究的方向。理论具有描述性和解释性,描述性重要,解释性也重要。教育心理的某些方面是可以用描述来认识的,如学习过程的结构、品德心理的成分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等。教育心理某些方面也可以用解释来认识,如学习动机理论、品德和人格形成的原因及学习迁移理论等。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心理学这门科学之所以年轻,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是一个根本原因,而研究方法之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教育心理学同样是如此,教育心理学中有许多问题未解决或解决得不好,研究方法还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随着整个心理学的发展,研究方法的逐步改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大有改进。目前从事教育心理学课题研究,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供采用。概括起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观察法 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在学校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经常采用此法观察学生的行为。在教学情境下观察学生的行为,可以获得多方面的资料,如通过观察,随时注意学生学习进步的情况,或学习的困难所在,作为辅导学生学习与调整教学方法的参考,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反映,借此加强或改进师生间的关系。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它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使用起来方便易行。但是观察不是一种很严密精确的方法,应用观察法只能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某些自然的外部表现,而不能对心理活动的进行施加影响,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它的过程。同时观察者所获得的资料,难免带有主观的色彩,因而影响其准确性。为了使观察客观、准确起见,观察者宜注意下列几点:(1)每次观察不宜太广泛,最好只观察少数或一种行为;(2)所观察的行为须事先明确规定;(3)观察时应随时记录,或利用录音、录像帮助;(4)每次宜用较短的时间,对同一类行为,可做多次重复观察,即采用“时间取样”(tim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