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分析述评_丁建新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摘要:话语是社会和文化的构成要素,与其相互影响,相互包含。
话语分析,既是其三者相互作用影响下的产物。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既概念、理论渊源、分析原则及主要方法。
其中主要方法包括: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
这三种方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它们使批评性话语分析成为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分析的重要补充,使其变为一种社会行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分析原则;方法1.引言1.1什么是批评性话语分析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也叫做批评语言学( critical linguist ics),旨在通过分析语言特征及其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挖掘隐含于语言中的意识形态, 进而揭露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批评性话语分析诞生于20世纪70 年代,英国语言学家Fowler 等在《语言和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首次提出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 揭开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的序幕。
批评性话语分析被认为是批评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它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不同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诠释不尽相同。
Van Dijk认为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动力和兴趣来自于紧迫的社会问题,他希望通过分析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
批评话语分析不仅关注社会不公正、不平等、权势,更意在揭露在这些不公正、不平等和权势的构建和维护过程中话语所起的微妙作用。
Fairclough 认为“批评”的意思就是要揭示人们所不清楚的某些关系,比如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Lazar 把批评话语分析理解为对已经“自然化”的事物“去神秘化”的过程。
Cameron指出这种自然化往往是服务于特定利益而违背了他人的利益。
批评性话语分析家认为话语是影响人们思想和实践的强有力方式, 因而有必要通过详细分析揭示其中的权势关系。
也谈话语分析的批评性

也谈话语分析的批评性[摘要]话语分析是一门涉及哲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的语言学分支,而批评话语分析的形成强调了“批评性”,即提示社会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
本文就“批语性”的产生、目的、定义,及其发展、应用,以及实现“批语性”最初目的的理论框架进行综述,也提出了其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话语分析批评性目的理论框架一、引言话语分析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理论框架上受到诸如语用学、应用语言学各语言学分支的影响,同时从哲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许多学科上吸收了许多有益的理论和方法。
1979年R.Fowler,B.Hodge,G.Kress和T.Trew出版了《语言和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第一次提出“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的语篇分析方法。
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揭开了批评语篇分析研究的序幕。
从批评的视角对话语进行研究,是话语分析的新的探索,在近30年的发展中形成独特的理论框架。
为什么提出“批评性”视角,其目的、定义、发展,以及由些建立的理论框架能否达到批评目的?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二、“批评性”的提出批评语言学家最初提出批评性是在70年代末受到文学批评学家们将语篇被评为一种话语方式,考察语言如何在社会环境下运作的思潮下引导下开始的,认为传统的语篇分析方法忽视了语篇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语篇生成和解释过程的社会和历史条件。
批评话语分析从“批判”、“揭露”、“否定”的立场揭示话语和权力以及意识形态的联系,目的在于消除不平等现象,解构现有的社会体制。
批评话语分析的哲学基础是解构主义,因而其后果含消极成分。
如果从哲学基础上来考察,可以从Habermas和Faucoult找到批评话语分析中批评性的来源。
Habermas在1973年发表了《理论与实践》一书,主张话语分析应该拿起批评的武器,把语言研究与人类的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为人类的平等而奋斗。
这就使一般的话语分析增加了“批评”的内涵。
批评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作者:尹雪蕾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5年第2期尹雪蕾(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都是对语篇进行的批评性研究。
一些学者认为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是同一个概念,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
因此,这两个术语在语篇研究中经常被交替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初学者对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产生误解。
本文试图分析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过程和特点,从而对二者进行区分。
关键词:语篇;话语;批评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DOI:10.16083/ki.-1296/G4.2015.02.058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2—0133—02收稿日期:2014—09—21作者简介:尹雪蕾(1989—),女,云南昆明人。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用学,批评话语分析。
一、引言对语篇进行的批评性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关注的是非文学话语,其中以新闻话语为主要的分析对象。
“批评”是这类研究的核心,从词源学来说,“批评”有分析和评判之意。
[1]对于“语篇”的定义而言,我们一般认为语篇是书面语,而话语是口头语。
Crystal曾指出,话语是自然发生的口头语言结构,诸如会话、访问、评论等;语篇则指书面语言结构,比如论文、通知、路标等。
但范·戴克则认为语篇是在话语中实现的抽象的理论结构。
韩礼德把语篇定义为任何长度的完整片段,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2]语篇的批评性研究旨在通过对语言结构进行分析以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在语篇的批评性研究中,一些学者一直使用术语“批评语言学”,如廖益清、辛斌;也有一些学者,如刘立华、张德禄、刘秀丽等在研究中交替使用“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
我们也发现,随着语篇批评性研究的发展,一些学者,如王晋军、纪卫宁、李桔元等逐渐地倾向于使用“批评话语分析”来代替“批评语言学”。
意识流小说《达洛卫夫人》的批评话语分析

如项蕴 华 E 丁建 新 E 等 ; 1和 2 3 ] 另外 一些 学者借 助 C A理 论模 式 对 大众 传 媒 、 闻话 语 、 律 、 D 新 法 教育 、 治语 政
欲用 C A理论 分析文 学语 篇 中的特殊 语类 意识 流小 说 。 D
1 批 评 话 语 分 析 理 论 概 述
C A是通 过分 析语 篇 的语 言 特点 和它 们 生 成 的社 会 历 史背 景 来 考 察语 篇 所 蕴 涵 的价 值 体 系或 意 识 D
形态 意义 , 并进 而揭示 语言 、 权力 和 意识形 态 之 间 的关 系 。福 柯关 于 权 力 和话 语 的理 论是 C A的倡 导 者 D
洛 卫 夫人 》 文 学意 义 及 作 者 对 社 会 制 度 的 批 评 。 的 关 键 词 : 评话语分析 ; 力 ; 识形态 ; 批 权 意 意识 流 小说 ; 会批 评 社 中图 分 类 号 : 09 H 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批 评话 语分 析 自 2 世 纪 8 0 0年代 初 诞 生 以 来 , 已经走 过 了 3 的 发 展历 程 。国 内外 涌 现 了大 批专 0年
篇等 进行批 评分 析 , 辛斌 [ ] 吕万英 _ J 田海 龙 和徐 涛 等 ; 如 1、 4 l、 5 如今 越来 越 多 的学者 转 向 了英 、 汉语 篇
的批评 性对 比分 析 , 曹广 涛 ¨J 如 1和徐 蟊 [] 上所 述 , 文学语 篇 进 行批 评 分析 的文 章 却鲜 见 。本文 意 8 1 。综 9 对
篇所蕴涵的价值体 系或 意识 形态, 并进 而揭 示语 言、 力和 意识形 态之 间的关 系。文章 以 C A理论 为指 导 , 权 D 结合福柯有 关 “ 规训权力” 精神 医疗权力” 和“ 的论述 , 采用韩礼德的功能语言 学分析方 法来阐释 弗吉尼亚 ・ 尔夫的著名 意识流 小说 《 伍 达
《分析报纸: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之述评

《分析报纸: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之述评
刘明
【期刊名称】《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30)004
【摘要】<分析报纸: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一书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前沿理论对报纸话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语言分析、话语的互文性、话语的新闻视角等三个层面系统地阐述了媒介话语的特点.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媒介话语分析体系.【总页数】3页(P58-60)
【作者】刘明
【作者单位】江西教育学院外文系,江西南昌,33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
【相关文献】
1.中印主流报纸对“一带一路”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J], 马冬丽;尚学南
2.《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第2版)述评 [J], 李会民
3.批评视野中的语言研究——Fairdough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述评 [J], 廖益清
4.中美报纸关于中国\"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r——批评话语分析视角[J], 袁路佳;陈华英
5.质与量的批评话语分析——评《汉英报纸新闻中转述言语的语篇和语用功能比较研究》 [J], 潘艳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作者:彭程程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8年第10期【摘要】自批评话语分析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它倡导对语篇进行批评分析,从而揭示了语篇中所隐藏的社会意识形态,进而增强人们的语言意识。
通过对近40年国内外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概述,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话语;意识形态;权力【作者简介】彭程程(1994.08.08-),女,汉族,辽宁长海人,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语篇分析。
一、引言批评话语分析(以下简称CDA)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新分支,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英国出现。
它旨在通过分析表面的语言形式和社会语境来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为了对CDA有更好的了解,进行针对性研究,本文拟对国内外CDA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二、理论研究1.国外研究。
在过去的四十年中,Fowler,Fairclough,van Dijk和Wodak等西方语言学家为CDA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Fowler和Kress在《语言与控制》(1979)一书,首先提出了“批评语言学”的概念,并指出,批评语言学可以成为进行“意识形态研究的有力工具,它可以调节权力与控制的关系”。
Fairclough是CDA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他在《语言与权力》(1989)中提出了的三维框架理论,用于解释语言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1992年,Fairclough认为文本是“话语实践”的产物,发展了话语分析的三个维度,即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
Van Dijk(1995)提出了话语、认知与社会的话语分析三角模式,并试图从认知中解读话语的社会性。
这有助于揭示影响人们话语和思想的隐藏机制,和话语所反映的支配和控制关系。
Wodak(1990)通过对1986年奥地利总统的就职演讲进行研究,从语言和历史背景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对犹太人的偏见。
她表示话语分析应该考虑话语事件产生的所有相关历史背景和信息。
国内批评话语分析在 语篇研究中使用的方法-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国内批评话语分析在语篇研究中使用的方法-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国外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目前已经形成一个不可忽视的一个学派。
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言研究的方法最早由R.Fowler等人在Language and Contro(lFowler,1979)一书中提出。
批评话语分析(CDA)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致力于这一语言学分支的研究中,并且将CDA应用到越来越广阔的领域。
近些年来,国内对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很有热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人们运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某种语篇,例如利用批评话语分析来研究新闻语篇、机构语篇、语篇等等。
人们在分析这些语篇的过程中会充分运用到批评话语分析这种方法,是因为它在分析语篇的优越性。
利用批评话语分析这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语篇的字面意义,来挖掘出一些隐藏的信息。
尤其是在语篇中,这些隐藏的信息就包括话语,意识形态以及权势的深层关系。
语篇的研究一直都是语篇分析学者不可忽略的一个领域,在语篇中包含有大量的隐含信息,而这种隐藏性的信息正适用于批评话语分析这种研究方法。
批评话语分析(CDA)所吸收的理论是丰富的,在这里不得不说的就是和其关系较为密切的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and functional linguistics)。
不管是批评话语分析在研究语篇还是其他类型的语篇中,我们总能发现SFL这一理论,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当然,除此之外,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来源还包括其他领域的理论,鉴于这并非本篇论文所讨论的重点,在此就不再赘述。
1 批评话语分析中的SFL理论如上所述,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批评话语分析有着深刻的影响,它在理论上给了批评话语分析宏观的指导。
批评话语分析发展综述

批评话语分析发展综述作者:王惠美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18期批判语言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思想来源于当时出版的《语言与控制》(Fowler et al.,1979)和《语言作为意识形态》(Kress & Hodge,1979),这两本书也标志着批判语言学初步理论的诞生。
(田海龙,2006)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努力逐渐丰富了这一原则,使之成为今天的理论,本文将从一些主要方面对批评语言学进行回顾,并从作者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
学术渊源在批判语言学概念形成之前,语言学的主流领域被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和乔姆斯基的精神主义所占据。
索绪尔最有贡献的方法是建立一个二元对立系统的模型,他用这个系统对语言图像和语言角色进行分类,然后在两个对立元素之间作出偏好,将他的研究集中在语言和言语、意符和能指、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上。
但是他的方法的形式只是停留在一个静态的层面上,在他的符号理论中,以能指和能指为例,声音成为“能指”的一部分。
有了声音和图像,重印了一种现实;而这个概念就变成了“有意义的”,代表了一种可能性。
他认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是直线的,但是,如果我们在这里采用一个相当普通的情况,想象有人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个红点,看到它的人会认为它是一个目标,但画它的人可能实际上想表达一个红色瓢虫,然后在一个第二,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同意这个人,因此红点影响了这些人的思想。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严格对立”所指的和能指实际上是在一个动态的关系中,它们可能对另一个有影响。
而另一位主导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则将语言分为两部分,即能力和表现,能力是人们内心的东西,是稳定的,使说话者能够产生和理解语言,而表现是不稳定的,往往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认为语言学家应该只学习语言。
能力,为了发现一个理想的演讲者对他的母语的了解。
批判性语言学作为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产物,针对其语言使用和话语分析的不足,采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将语言视为人们可以选择的一个系统,任何选择都受到社会因素的限制,并传达一些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当代语官学》第卷年第期一页七京
批评话语分析述评
丁建新中山大学廖益清厦门大学
,几下
提要批评话语分析是国外近二十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本文主要就批评话语分析产生
的理论背景语言学理论基石研究的基本问题对语言教学的启示等方面作概要的述评
关健词批评话语分析意识形态权势控制社会
引言
批评话语分析又称批评语言学批评性语言研
究吧或语言学批评是国外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话语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话语如何产生这种意义感兴趣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批
评
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言研究的方法最早由等人在。。咖。
一书中提出的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批评话语分析从初创到发展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这表现在一研究实践的队伍不断壮大主要有“一等有关这方面的著述增多如
孙
,
。,
口份舒月月云碑碗尽咖馆呀
乙叮加
乙
刀“
雌夕
乙找心哪到等国际性的刊物与地区性
的合作研究项目出现荷兰语言学家主编的才印就以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为重点欧洲联盟和欧洲自由贸易区就专门设立有伊拉斯莫批评话语分析学术交流项目参加者包括从陌奥地利荷兰只一意大利英国英国英国和瑞典与之相比国内语言学界对批评话
语分析还没有足够地加以重视除辛斌的两篇文章外很少有这方面的介绍与研究
本文拟就批评话语分析近二十年来的发展作概要的评介以期读者能对这一新的话语研究方法有更多的了解批评话语分析产生的理论背景批评话语分析的产生可上溯到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中以文学语篇的语言为研究重点的传统而
年第期©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这一传统是经历了二十年代英国的“实用批评主义”四五十年代美国的
“新批评主义”及法国六七十年代的“结构主义而逐步形成的它摒弃了过去文学评论以批
评者个人的情感批评者对作者意图的臆测抽象的美学特征简单的价值判断来研究文学作品的方法集中阐释语篇中具体的语言结构如区别性的词序措词特征声韵模式意义的复杂性和
个性化等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英国的一些文体学研究者进一步提出仅仅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还不够应将专业化的现代语言学方法熔入文学批评这方面的重要著述包括只匆铭咭尽
馆口叮等
七十年代后半期文体研究发生一场重大变革文体学家们不像以前那么热衷于文学语篇的形式结构而是更多地关注语篇与它们的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语篇的交际方面也就是说
文学的语用方面这一运动就是上面所讲的“语言学批评”与此同时随
着语言学方法引入文学批评特别是对文学语篇的语用社会历史层面的重视文学批评家更乐意将语篇视为一种话语方式因为文学语篇与非文学语篇一样它们的结构形式经过社会符号来体现世界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它们相关的社会语境下的一种交际活动将文学语篇视为与非文学语篇一样的话语方式扩展了语言学批评的视野最终于八九十年代形成一种以考察语言如何在社会历史语境下运作为己任的全面动态的语言研究一一批评语言学或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学基石
如上所述批评话语分析发端于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文学语篇以及其它话语但并不是
每一种语言学理论都适合于批评分析比如说以勺为代表的主流语言学就是如此尽管较早的文学批评中也曾经尝试过运用转换生成语法来分析文学作品但它最终并未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学基石这是因为主流语言学在很多观点上与批评话语分析格格不入主要表现在
主流语言学是非历史的而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历史的研究方法无论是在
微观还是在宏观层面上不考虑历史语言学理论就无法解释语言变化特别是那些由于受到社会力量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主流语言学是自治的而批评话语分析是社会的批评话语分析以社会为本一些基本的社会范畴如阶级性别等被认为是语言形式的各个层面从词素到语篇结构的
使用范畴因而从一开始就是描述和分析的对象主流语言学忽略对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单个语言使用者的研究而批评话语分析则往往视语言使用者为处于某一特定位置的社会历史主体是社会结构的承载者是权势社会和语言盟主权的构建人主流语言学的研究以句子或小句为中心批评话语分析则以语篇为中心语篇是实现和产生意义的场地是语篇生成者意义系统的互动地带主流语言学是一门高度形式化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能指形式而忽略所指意义
批
评话语分析认为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并非任意而是由社会意识形态决定的与主流语言学相比以记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则更适合于话语批评
日‘
当代语言学©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吸收了布拉格学派的功能主义语言学观点伦敦学派的系统思想人类学家的语境思想社会学家的语码思想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考察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语言和社会需要社会结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认为社会文化诸方面共同构成社会现实的意义大厦即构成一个总的符号系统语言只是构成文化符号系统中
的一个只不过语言这一符号系统具有它的特殊性因为它又具有体现社会文化许多其它符号
系统的作用因此只有将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环境中它的本质才能得到解释系统功能语法不仅仅描述语篇的语言结构而且力图去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构并从语篇所完成的社会和交际功能来解释原因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这些观点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观是一致的因而很自然地为批评话语分析所接受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学基石记的社会符号理论语域理论语篇思想三元纯理功能思想多层级系统观都被频繁地运用到批评话
语分析的一些论著中一一一一朗当然这些理论中所涉及到的术语往往做了必要的简化和修改而且批评话语分析并不排斤
其它语言学理论如原型理论图式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批评话语分析论述的三个基本问题话语与意识形态批评话语分析首先考察的是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这里的“意识形态”是一中性的概念指人们安排和证明自己生活的方式认为社会制度由“意识形态活动的辨证结合”简称组成每一个与社会制度中的不同群体相联系大致相当于一种“语言社区”每一个“语言社区”都有其各自的话语规范和意识形态规范将中的成员称为主体社会制度通过强加意识形态和话语限制而构建意识形态和话语的双重主体例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得掌握学校社会制度附加于教师这一主体之上的话语和意识形态规范要学会像教师一样说话更重要的是像教师一样看问题遗憾的是主体往往并不能认识到其所处主体位置的意识形态基础因为占主导地位的的特征之一就是有能力将意识形态自然化也就是说能使意识形态以非意识形态的常识出现并赢得主体的接受所以话语中的意识形态成分往往具
有不透明性暗含的意识形态命题不仅存在于语言的表意功能如所考察的警察与投诉遭强暴的妇女说话时所怀有的’’
你是女的脾气也许坏了一点的偏见而且还表现在语言的人际关系功能印加上如川所考察的师生之间对话存在的话语
语用权力与责任框架包括话轮控制主题选择提问的权力与作答的义务行使元交际行为的义务等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语篇的具体特征选择性地分析及物性如动作者致使者情态如情态动词转换如被动语态分类如形容词等蕴含的意识形态
一辛斌一话语控制与权势
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控制的工具
”记罗
语言结构被用来“调节人的思想和行为把人物事件和物体分成类和等级以便证
明某一制
年第
期©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度和个人的地位”因此所有的语篇都无一幸免地受到语言和社会的制约无论是非文学语篇还是文学语篇批评话语分析不仅仅是通过描述揭示意义而且要揭示意义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隐蔽地给某一特定的意识形态以特权从而控制人们对社会和政治的评论
然而语言使用者控制话语的能力却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他们往往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力批评话语分析认为权势对维持一个的主导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话语做批评性分析应特别重视揭示权势的作用这一点恰恰是当
今的主流话语分析所忽略的就严厉地批评了的“合作原则”和等人所作的关于话轮的民族会话学分析认为它们严重地忽略了权势和地位在解释话语中所起的作用错误地将地位平等者之间的合作性会话上升到言语交际的原型忽略了不平等交际中话语与语用权力与义务的不对称性话语与社会
批评话语分析从关于潜言是一种社会符号系统的观点出发认为意义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语言的使用孕含于社会潜境之中认为任何话语都可以同时视为
一种三维的概念语篇日语或书面语话语实践包括语篇
的生成与解释社会文化实践话语的这一性质要求话语分析也必须是三维的一般应包括对语篇的语言学描述对语篇与话语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对话语过程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将这种三维话语和话语分析观图示如下
一一
二图图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将语占描述与社会语境的描述结合起来的方法这一方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它向我们展示了语篇与创造语篇的话语实践包括语篇的生成与解释过程紧密相连而这些过程又与局部的社会伪史的条件密不可分对图示中最外围的一层的解释是它区别于其它许多语言学流派他认为社会语境不仅仅包括局部的交际环境
当代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