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治疗中药物的使用

合集下载

重症肌无力发病和治疗情况概述及抗体类药物应用研究进展

重症肌无力发病和治疗情况概述及抗体类药物应用研究进展

重症肌无力发病和治疗情况概述及抗体类药物应用研究进展欧瑞阳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
【年(卷),期】2024(19)6
【摘要】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神经肌肉传递障碍引起的骨骼肌收缩无力为主要症状。

MG常见治疗方法包括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血浆置换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MG常用药物选择多样,如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免疫抑制剂等,均被证实具有一定疗效。

随着医学界对MG疾病机制与药物研究的深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如新生儿Fc受体靶点抗体类药物、抗补体5抗体类药物、表面抗原-抗体药物等抗体类药物的诞生,给MG用药方案带来更多科学有效的治疗选择。

本文就MG发病和治疗情况进行概述、并对抗体类药物在MG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

【总页数】5页(P928-932)
【作者】欧瑞阳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6.1
【相关文献】
1.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突触前膜抗体和胸腺瘤相关抗体与重症肌无力发病关系的研究
2.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3.姜黄素类药物治疗偏头痛
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4.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新型治疗药物的应用研究进展5.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及康复训练治疗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症肌无力危象应急处理流程

重症肌无力危象应急处理流程

重症肌无力危象应急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重症肌无力危象是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遇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表现为肌肉无力,甚至呼吸肌受累,导致呼吸困难。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麻醉管理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麻醉管理

二、麻醉前处理
麻醉前评估
术前特殊药 物治疗
麻醉前评估
01 性别 02 年龄 03 发病时间 04 病程 05 营养状况 06 肌无力的程度 07 对呼吸的影响等
高危病人: ○ Ⅲ级和Ⅳ级均属高危病人 ○ Ⅱ级病人:年龄>60岁,肺活量<2L,有球麻痹和呼吸肌麻痹,胸腺肿瘤等, 为术后易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高危病人
高危因素
病程>5年 合并慢性呼吸疾病史 术前48h吡啶斯的明用量大于750mg/d 术前肺活量<2.9L
评分
12 10 8 4
累计评分≥10分为高危病人
术前特殊药物治疗
一.激素
○ 有效减轻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症状 ○ 减少胆碱酯酶抑制药的用量 ○ 不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 ○ 术前6-12月中连续使用激素超过
○ 一个疗程的血浆置换其作用可维持4-12天
术前是否需要停用AchE抑制药
停用AchE抑制药
导致肌肉乏力
突发呼吸衰竭的潜在威胁
对术前未行血浆置换的病人术后不具备 呼吸支持条件时AchE抑制药应用至手术 当日晨
不停用AchE抑制药的缺点:
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需用阿托品 拮抗
抑制血浆胆碱酯酶活性,影响脂类 局麻药和某些肌松药的降解
的使用
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
麻醉中使用肌松药,应常规监测神经-肌肉传递功能 鉴于重症肌无力病人头面部肌群对肌松药的敏感性与外周肌群有差异,使用刺激面
神经,监测眼轮匝肌肌力的方法更有利于重症肌无力病人
重症肌无力患者慎用的药物
MG患者在术中使用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药物应谨慎
1. 抗心律失常药:奎宁、奎尼丁可抑制纤维冲动,普鲁卡因酰胺减少节后神经末 梢Ach的释放
重症肌无力患者麻醉

重症肌无力病例分析

重症肌无力病例分析

突然出现血氧下降到测不 出,血压下降至86/50mmHg; 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急诊, 并收入神经内科。
2012.8
2013.4
13.8.14
13.8.20
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睑下垂,上
出现吞咽苦难,四肢无力较前加重,
抬无力,“晨轻暮重”,在当地
医院未诊断重症肌无力。
此时诊断为“重症肌无力、肺内感染”,
是医院肺部感染的最主要发病因素。重症患者常应用多种药物,容易 破坏口腔内各种微生物间的平衡,导致口腔内的耐药菌大量繁殖。 结合该患者自身状态:该患者为肌无力患者,呼吸肌力及咳嗽反射均 减弱,呼吸道清除障碍易造成口咽部分泌物的吸入。 胃液PH值改变及细菌定值 胃液PH为0.9-1.5时有潜在的杀菌能力,当PH>4时,细菌等病原菌可大 量生长;长期卧床的患者为预防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通常使 用抑酸剂,减轻H+对胃黏膜的损害,但同时又引起胃内环境的碱化, PH值升高,胃酸杀菌能力减弱,反流入呼吸道。 结合该患者:本患者亦使用抑酸剂-泮托拉唑钠粉针。
2013-8-30(D10)
为防止声门肿导致窒息,或引起呛咳误吸,气道痉挛 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无呼吸困难,上眼睑上抬有力,无咳嗽和发热; 给予:地塞米松10mg 静推 及氨茶碱 0.25g 生命体征平稳,病情平稳,故上级医师指示可搬入普通病房继续巩固治疗。 请麻醉科协助拔管
3
小结
目前MG的免疫治疗疗效显著,其主要的局限性是各种治疗方法 的副作用: 胆碱酯酶抑制剂:增加呼吸道粘液;长期大量应用会促进AchR 的破坏,使肌无力症状越来越重(该患者不排除为此类情况) 激素类:胃溃疡、抵抗力下降,引起感染等; 故今后针对MG的新治疗目标应研究开发出高特异性的免疫抑制剂, 只减少AchR抗体的产生而无其它免疫抑制作用。从根本上解决 Ach的传递障碍,恢复肌肉的收缩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药物有哪些什么是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简称MG)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肌肉无力和疲劳。

这种疾病主要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导致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异常,使得肌肉不能有效地收缩。

重症肌无力可影响全身各个部位,包括眼睑、面部、喉咙、四肢和呼吸肌等。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药物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重症肌无力治疗药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主要药物类别,它们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加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的浓度,从而增强神经肌肉传递。

以下是常见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1.硫唑嗪(Pyridostigmine):是一种常用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有效增加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的浓度。

它常用于轻度和中度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

不过,硫唑嗪的作用时间较短,通常需要多次给药。

2.新斯的明(Neostigmine):也是一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与硫唑嗪相似,可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是重症肌无力治疗中的另一个关键药物类别。

它们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减轻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以下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剂:1.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Prednisone):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可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自身免疫反应。

它常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长期治疗。

不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骨质疏松和免疫抑制性感染等。

2.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 Cyclosporine、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这些药物能够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自身免疫反应。

它们通常作为辅助治疗或替代治疗,用于那些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三环抗抑郁药物三环抗抑郁药物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那些伴有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状的患者。

张静生治疗重症肌无力临证经验与用药分析

张静生治疗重症肌无力临证经验与用药分析

第38卷第12期2020年12月中华中医药学刊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V〇1.38 No. 12Dec. 2 0 2 0I X)I:10. 13193/j.issn.1673-7717.2020. 12.006张静生治疗重症肌无力临证经验与用药分析张会永,冷锦红,谢伟峰,刘宁(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丨丨0032)摘要:张静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批全国名中医擅长治疗重症肌无力,形成自己独到的治 疗理念,认为脾肾虚损是贯穿重症肌无力病程始终的基本病机,其病机复杂多元,常常夹燥、夹火、夹风、夹湿、夹瘀.治疗上,以温补脾肾、益气升阳为主,以黄芪复方为基本方剂,佐以润燥、清热、化湿、祛风、通络、开窍、明目等 法:,黄民复方由黄茨、当归、太子参、炒白术、山笑肉、枸杞子、何首乌、升麻、防风、积壳、益母草1丨味药组成,由补 中益气汤化裁而来,包含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等名方,并加入补益肾精的药物,具有补脾益肾、升阳举陷的作用。

临床应用时,需结合病机,根据重症肌无力患者具体临床表现,结合眼部、口咽部、躯体四肢等症状,加入常用药对 或药组应用。

由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以黄芪复方守方,患者往往可以达到停服中西药物,临床 症状消失的效果。

关键词:痿证;视歧;复视;复方黄杞颗粒;上睑下垂;五轮学说;久病入络中图分类号:R249;R746. 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20) 12-0027-04 Introduction of ZHANG Jingsheng's Academic Thoughts and Prescriptions of Myasthenia GravisZ H A N G H u i y o n g,L E N G J i n h o n g,X I E W e i f e n g,L I U N i n g(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 Liaoning, China)A b s t r a c t:Professor Z H A N G J i n g s h e n g is the chief p h y s i c i a n,doctoral supervisor a n d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fa­m o u s traditiona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H e is g o o d at treating m y a s t h e n i a gravis a n d fo r m s his o w n u n i q u e treatment c o n c e p t.H e thinks that the deficiency of s p leen a n d k i d n e y is the basic pathogenesis t h r o ughout the cour s e of m y a s t h e n i a gravis. T h e pathogenesis is c o m p l e x a n d d i v e r s e,often with d r y n e s s,fire,w i n d,d a m p n e s s a n d blood stasis.In te r m s of treat­m e n t,i t m a i n l y focuses o n w a r m i n g spleen a n d k i d n e y,s u p p l e m e n t i n g Q i a n d p r o m o t i n g Y a n g,taking C o m p o u n d H u a n-gqi G r a n u l e as the basic prescription,s u p p l e m e n t e d with the m e t h o d s of m o i s t e n i n g d r y n e s s,clearing a w a y h e a t,r e m o­ving d a m p n e s s,expelling w i n d,u n b l o c k i n g collaterals,o p e n i n g u p the orifices a n d clearing the e y e s.C o m p o u n d H u a n-gqi G r a n u l e is c o m p o s e d of H u a n g q i(Astragali R a d i x),D a n g g u i(A n g e l i c a e Sinensis R a d i x),T a i z i s h e n(Pseudostellariae R a d i x), B a i z h u(Atractylodes R h i z o m e), S h a n z h u y u(C o m i F r u c t u s),H o u q i z i(Lycii F r u c t u s),H e s h o u w u(P o l y g o n u m Multiflorum R a d i x),S h e n g m a(C i m i c i f u g a e R h i z o m a) ,F a n g f e n g(S a p o s h n i k o v i a e R a d i x) ,Z h i q i a o(Aurantii F r u c t u s) a n d Y i m u c a o(Leonuri H e r b a).I t is m a d e u p of B u z h o n g Yiqi D e c o c t i o n,including D a n g g u i B u x u e D e c o c t i o n,Y u p i n g-feng P o w d e r a n d other f a m o u s prescriptions.I t h a s the functions of invigorating s p l e e n,tonifying k i d n e y a n d p r o m o t i n g Y a n g.In clinical application,i t is n ecessary to c o m b i n e the p a t h o g e n e s i s,a c c o r d i n g to the specific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m y a s t h e n i a gravis patients,c o m b i n e d with the s y m p t o m s of e y e s,or o p h a r y n g e a l p a r t,b o d y a n d l i m b s,a d d i n g the c o m­m o n l y-u s e d h e r b- pairs or h e r b- g r o u p s.B e c a u s e the patients with m y a s t h e n i a gravis are seriously i l l a n d h a v e a long course of d i s e a s e,C o m p o u n d H u a n g q i G r a n u l e c a n m a k e these clinical s y m p t o m s d i s a p p e a r.Keywords:flaccidity s y n d r o m e;optic disproportion;d i p l o p i a;C o m p o u n d H u a n g q i G r a n u l e;b lepharoptosis; five - w h e e l t h e o r y;chronic diseases entering collaterals张静生教授(1941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 批全国名中医。

20141027 肾内科、消化科、重症肌无力:他克莫司用药指南(1)

20141027 肾内科、消化科、重症肌无力:他克莫司用药指南(1)

肾内科、消化科、重症肌无力他克莫司个体化用药指南示例:基因检测结果:(GG基因型)结论:该女性肾炎患者,他克莫司代谢酶为CYP3A5*3/*3,即代谢酶活性大部分缺失,药物易蓄积。

个体化给药建议:1、建议此基因型的女性患者,理论初始给药剂量为:0.06± 0.04mg/kg/d(注:通常建议此基因型男性患者给药剂量为:0.07± 0.04mg/kg/d,但该患者为女性,其他克莫司清除率为男性的0.86倍)。

2、建议按照0.06 mg/kg/d剂量开始,分两次于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口服。

3、用药后,根据血药浓度检测情况,进一步调整剂量。

4、上述用药指导,仅根据药物基因组学领域循证医学证据得出。

影响他克莫司谷浓度的因素众多,尚需结合临床实际,以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一步据实调整给药剂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研究显示,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制定给药剂量,可以使短谷浓度尽快达标。

说明:(此说明应附于检测报告之后)1、他克莫司(普乐可复、FK506),治疗窗窄而药代动力学存在非常大的个体间差异,临床上需要检测血药浓度并根据血药浓度的结果调整剂量,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2、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膜性肾病)的治疗时,通常他克莫司给药剂量按0.07~0.1mg.kg.d,血药谷浓度维持在5~10ng/ml之间。

3、进食可以减少他克莫司的吸收,使其浓度曲线下面积(AUC)下降25-40%。

因此,强调空服或餐后2小时后服药。

4、他克莫司主要在肝脏和肠粘膜被CYP3A酶系代谢,原形药物在尿液和粪便中的排泄不到0.5%。

虽然文献报道CYP3A4和CYP3A5基因型差异,是造成他克莫司代谢差异的主要原因。

研究发现CYP3A4*1B与 CYP3A5*1强连锁,CYP3A4*1B的代谢效应,实际可归因于CYP3A5*1。

因此,检测CYP3A5可代表CYP3A4 *1B。

5、 CYP3A5的6986A>G发生从A到G(即从CYP3A5*1到*3)的基因突变后,酶活性缺失。

重症肌无力治疗药物PPT课件

重症肌无力治疗药物PPT课件
重症肌无力的药物治疗
药剂科
1
提 纲
一、概念
二、流行病学资料 三、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检查
六、诊断 七、治疗
四、临床分类
八、愈后
2
一、概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
是一种由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累 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引起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出现骨骼肌无力
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极少部分MG 患者由抗MuSK抗体、抗LRP4抗体
介导。
3
二、流行病学资料
年平均发病率约为8.0-20.0/10 万人
MG 在各个年龄阶段 均可发病

在40 岁之前,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在40-50 岁之间男女发病率相当 在50 岁之后,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4

11
(2)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
适应症:是治疗MG 的一线药物。
作用机制:强大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 疗效:可以使70%-80%的MG 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副作用:约40%-50%的MG 患者肌无力症状在4-10 天内一过性加重 并有可能促发肌无力危象;同时应注意类固醇肌病,补充钙剂和双磷 酸盐类药物预防骨质疏松,使用抗酸类药物预防胃肠道并发症 成年全身型MG 和部分眼肌型MG 患者,尽快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或停止使用、应早期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素A 或

单纤维肌电图(SFEMG): SFEMG 不受胆碱酯酶抑制剂影响。
相关血清抗体的检测
7
六、诊断
(1)临床表现

某些特定的横纹肌群肌无力呈斑片状分布,表现出波动性和易疲 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肌无力治疗中药物的使用贾海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容提要:作为临床药师,本文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分别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及可能引起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而加重肌无力患者症状的药物做了整理、总结,以供临床在选择治疗方案及避免相应药物性肌无力加重情况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临床药师,重症肌无力,治疗,神经肌肉传递,接头障碍。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信号传递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针对突触后膜神经肌肉接头成分的自身抗体所导致,产生肌肉终板的自身免疫性攻击,最后导致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neuromuscular transmission NMT)及肌无力表现[1]。

主要表现为受累骨骼肌无力及病态疲劳,多侵犯眼外肌、咽喉肌、咀嚼肌、颈肌、四肢肌和呼吸肌。

严重时发生肌无力危象(呼吸肌无力),病死率较高[2]。

已知许多药物可加重或诱发重症肌无力,延迟肌肉松弛,对伴或不伴已知受损因素的“正常”人,引起肌无力综合征。

包括许多抗生素、抗风湿的、心血管的、抗惊厥和治疗精神病的药物。

除了直接作用于神经肌肉内传递的某些药物外,尚有诱导产生自动抗体,抗乙酞胆碱受体蛋白,以及其他作用于脊髓反射或肌纤维本身的药物也增加肌无力[3]。

1治疗1.1胆碱酯酶抑制剂这是一组能与AChR抗体竞争受体的药物。

该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使Ach的浓度增加,使MG的症状获得一过性改善。

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虽然该药只能暂时改善症状而不能抑制免疫,治标而不能治本,但对有严重四肢无力、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吞咽和呼吸困难的患者仍有重要的治疗价值,它可暂时改善症状,勉强维持生命,争取进一步进行免疫治疗的时间。

溴吡斯的明因为较少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较长的持续时间而成为胆碱酯酶抑制剂的首选药物[4],成年人起始口服剂量为30-60mg/4-8h,婴儿及儿童起始口服剂量为1mg/kg。

应在饭前30~40min服用,为避免清晨危象的发生,夜间应再服1次,对吞咽极度困难而无法口服者可暂时给予硫酸新斯的明1 mg肌注,1~2 h后当该药作用尚未消失时继以溴吡斯的明口服。

效果不佳时可逐渐增加剂量,但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严重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流涎和肌抽搐等副作用。

甚至还可引起胆碱能危象。

用免疫治疗当肌无力症状改善后溴吡斯的明的剂量应逐渐减少,甚至停用。

眼型患者不必使用该药,更不应长期服用。

近年来发现该类药物若长期大剂量应用会促进乙酰胆碱受体的破坏,使肌无力症状越来越重[5]。

各胆碱酯酶抑制剂等效剂量见表3[4]。

溴化新斯的明15甲硫酸新斯的明 1.5 0.5溴吡斯的明60 2.0 0.7 60 mg/5 ml 溴吡斯的明(长效)90 to180氯化美斯的明 51.2胸腺切除术该手术可除去肌无力患者产生自身免疫反应的始动抗原,减少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的生成,降低抗AchR抗体的合成,现今认为是治疗重症肌无力最根本的方法。

1.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本病已长达半个多世纪了,现今是世界各国公认有效的常现疗效快,但早期出现一过加重者较多,只适用于病情较轻的Ⅰ型和ⅡA型病人,而不能用于病情较重的ⅡB、III和Ⅳ型患者,因为大剂量激素对重型病人可能会促进危象的发生。

开始用小剂量的上楼法尽管出现效果慢些,但一过性加重者较少,适用于ⅡB、III和Ⅳ型的重症病人。

一过性加重的出现是由于大剂量激素可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可用下列措施减轻加重现象:(1)酌情增加吡啶斯的明的剂量和次数;(2)补充钾剂和钙剂,钾能改善膜电位,钙能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5]。

强的松可显著改善超过75%的MG患者症状。

症状的改善通常发生在治疗最初的6-8周内,但达到完全缓解还要持续数月的时间。

起病初使用强的松治疗效果好于对慢性MG的治疗。

胸腺瘤患者无论胸腺切除与否都对强的松敏感[4]。

当给予初始剂量1.5-2mg/kg.d时可预测能达到较好的治疗反应。

该剂量持续给予直到大概两周内症状持续改善后开始减量,并在数月内降至最低有效剂量,保持在低于每隔一天20mg-60mg的剂量,最终最低有效剂量维持在隔日给予10mg。

如果在减剂量是患者症状出现反复,强的松应加量和或给予免疫抑制剂以防进一步疾病恶化。

如果停用强的松后肌无力症状没有反复,则隔日给予5-10mg可有效维持大部分患者症状。

所以强的松减量应缓慢,除非加用了其他免疫抑制剂[4]。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使用了强的松后症状加重。

这通常发生在较高剂量治疗的最初7-10天内,并持续数日。

如果症状较轻可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处理,如果症状累及吞咽及呼吸时可给予血清置换以预防或减少强的松所导致的症状恶化同时可使患者对再次使用强的松反应敏感。

经过处理症状一旦改善后再次出现皮质激素导致的症状恶化是很少见的[4]。

减少皮质激素导致症状恶化的另外一种可行的方法是起始给予强的松20mg/d,每1-2周增加10mg,直至症状出现改善。

剂量要维持在症状得到最大程度改善的水平,然后按上述方法逐渐减量。

在这种给药方案的治疗下,仍然可以发生症状加重,但症状恶化的发生及对治疗的反应无法预测。

这种方案常使用在眼型肌无力患者中,并可预防发展为全身型肌无力[4]。

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主要缺点是其不良反应。

较高治疗剂量的患者中有一半会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当持续使用皮质激素超过一个月后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与发生率都会增加。

庆幸的是如果给予强的松治疗同时给予血清置换治疗,可大大减少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当剂量降至隔日20mg以下时大部分不良反应都会得到改善。

低脂、低盐饮食同时补充钙剂可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绝经期后的妇女还要同服维生素D或二碳磷酸盐化合物。

消化性溃疡或胃炎患者同服H2受体拮抗剂。

对未治愈的结核患者避免使用强的松。

强的松与其他免疫抑制剂同服效果好于单独使用。

如果由于强的松无效或不良反应发生,可改用等效剂量的强的松龙治疗[4]。

1.4免疫抑制剂据报道有几种免疫抑制剂对MG有效,见表4[4]。

在免疫抑制剂中硫唑嘌呤是最常用的一种。

它可改善大部分患者症状但在使用4-8个月后才显示出效果。

硫唑嘌呤起始剂量为50mg/d,每7天增加50mg/d直至150-200mg/d。

如果同时给予强的松,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也许会更快更好。

当硫唑嘌呤起效后减量使用强的松或停用。

表2 治疗MG免疫抑制剂药品起效时间不良反应硫唑嘌呤 4 to 8月常见:变态反应(感冒样症状)少见:肝毒性,白细胞减少环孢素A 2 to 3月常见: 肾毒性导致高血压,多种药物潜在相互作用环磷酰胺不定常见:白细胞减少,脱发,膀胱炎吗替麦考酚酯 2 to 4月(?) 常见:腹泻、轻度白细胞减少硫唑嘌呤的使用可以减少泼尼松龙的用量。

15-20%的患者在使用该药10-14天后出现流感样症状,出现该症状后应该停药。

在使用硫唑嘌呤后的头一个月应每周监测血象,之后每3-6个月监测一次血象变化。

如果白细胞降至3500以下应暂时减少用量,当白细胞升高后再逐渐升量。

如果白细胞降至1000以下应该停用药物。

为预防肝毒性当转氨酶超过正常两倍则停用硫唑嘌呤,当转氨酶恢复至正常后再次以较低剂量开始治疗。

回顾研究发现单独使用环孢素A或联合皮质激素均可以改善大部分MG患者。

环孢A起始剂量为5-6mg/kg.d每12小时一次。

服药一个月后组织浓度达到保护,应当监测血药浓度,药物剂量相应调整以使血药浓度在75ng/ml至150ng/ml之间。

每月监测血肌酐浓度,并调整药物剂量以使肌酐保持在治疗前的150%一下。

至少2-3个月进行一次血肌酐的监测,如果环孢素A调整用量后应增加监测次数。

当达到最大药效后环孢素A应当逐级减量至最小有效剂量,在某些患者中可达到50mg/d的用量。

环磷酰胺可用于治疗对其他药物耐受的严重的全身型MG。

环磷酰胺可根据症状调整给予口服每天150-200mg至5到10g。

吗替麦考酚酯可以抑制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可以减少皮质激素的用量,同时也可作为耐药MG的主要或辅助治疗药物。

该药每天给予2g,分两次服用,每12小时1次。

在用药2-6个月内可见效。

当硫唑嘌呤不耐受或无效或为了追求短时间内有效时常作为联合用药以减少皮质激素用量的药物。

1.5血浆置换血浆置换可暂时改善几乎所有MG患者症状。

该方法用于任何原因导致短时间内肌无力症状突然加重的患者,可在术前迅速改善症状,可预防皮质激素导致的症状恶化,也可用于慢性MG的耐药患者的间歇疗法。

1.6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据报道免疫球蛋白(IvIg)对MG有效(IV)[6,7]。

对MG患者免疫球蛋白治疗于血浆置换无显著性差异,尽管疗效相似,但相比IvIg不良反应少且较轻。

1.7其他治疗麻黄碱可用于治疗先天性MG患者,也可用于获得性MG并且使用胆碱能抑制剂无效的患者。

特布他林是β受体拮抗剂,与麻黄碱类似。

这类药物使用中应当非常小心,因为它们常能导致心律不齐、低血压、肺栓塞等不良反应。

其他还有免疫调节剂如利妥昔单抗、他克莫司亦对MG治疗有效。

2影响神经肌肉传递及增加潜在接头障碍患者肌无力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合并给予患者几种药物同时使用,无论患者有无神经肌肉街头传递的功能障碍,有些药物均会使患者出现或加重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现将临床中常见的药物总结如下,见表见表3[4]。

如上表所示,有很多药物都有报道导致或加重MG,但不能因此而禁止使用这些药物。

如果禁止所有可能导致或加重MG药物的使用,那留给肌无力患者能够使用的药物会非常有限的。

所以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临床药师应提高警惕,加强监测,正确分辨,帮助医生做出正确决定,这样才能够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完成临床药师的应尽职责。

参考文献[1] G. O. Skeiea, S. Apostolskib, A. Evoli etal.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autoimmune neuromuscular transmission disorders[J]. European Journal ofNeurology,2010, 17: 893–902.[2] 杨明山,卜碧涛. 重症肌无力合并感染与抗生素的使用[J].临床荟萃,2004,19(21):1221-1222.[3] Kaeser HE; 金凤英. 药源性肌无力综合征[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85,(3):124-125.[4] James F. Howard. Myasthenia Gravis A Manual for the Health Care Provider[M].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2008.[5] 丛志强,李文馨.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进展[J].医师进修杂志,2000,23(8):11-13.[6] Fateh-Moghadam A, Wick M, Besinger U, Geursen RG.High-dose intravenousgammaglobulin for myasthenia gravis[J].Lancet 1984; 1: 848–849.[7] Elovaara I, Apostolski S, van Doorn P, et al. EFNS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n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eases: EFNS task force on the use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n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eases[J].Eur J Neurol 2008; 15: 893–908.作者简介:贾海,兰州大学药理学硕士,现工作于甘肃省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