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尘封的哲人——记张申府先生
张申府与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

张申府与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作者:唐正芒来源:《百年潮》2012年第08期《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原长江局)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
它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同年10月25日迁重庆出版,1947年2月28日因国民党勒令停刊,历时9年多,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和为抗日战争乃至全国革命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一张党报。
张申府,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曾与李大钊一起筹建北京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后为中共旅法支部负责人,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
1925年在党的四大上因一场争论而执意退党。
虽经李大钊、赵世炎等人力劝,但他仍坚持在党外与党配合工作,“一定永远同党保持友谊关系”。
由此张申府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党外朋友。
抗战时期,张申府先后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抗日民主运动,是一位著名民主人士、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和民盟中央常委。
作为著名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此时的亲密朋友和曾经的共产党人,张申府对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有着深厚感情和密切联系。
早在1938年1月《新华日报》创刊时他就题词“祝新华日报创刊”:“体念着国家的需要,立脚在民族的立场,向着光华的前途,遵循着中正的大道,迈进到新的世界”。
《新华日报》创刊时试报一张,张申府将这张试报珍藏,至创刊四周年时还保留着。
《新华日报》创刊三周年时,他发表纪念文章《祝新华三周年——讲两点感想》。
该报创刊五周年时,又发表《祝新华更进一步地张大》一文以表纪念。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对《新华日报》施以高压政策实行迫害,在此之际的1947年1月11日,《新华日报》迎来创刊九周年纪念,张申府不畏高压,依然题词纪念,盛赞《新华日报》是“人民的号角”、“新中国革命的急先锋”等。
纵观《新华日报》创办与成长,张申府可算是在该报著文题词或被报道最多的著名民主人士之一。
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创刊四周年,张申府在该报的纪念特刊发表富有深情的祝贺文章:《新华,新华,我看着你生长,长大——《(新华日报)创刊四周年纪念祝辞》。
建国前我与张申府的接触

建国前我与张申府的接触作者:马句来源:《百年潮》2012年第11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我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因请张申府、刘清扬夫妇到北大作时事报告一事,与张申府先生相识,并慢慢结为忘年之交。
因此,我有幸亲耳聆听了张申府先生忆述他为何突然脱党,为何不合时宜地发表《呼吁和平》而被民盟开除等故事及其心路历程。
请张申府、刘清扬夫妇到北大作时事报告1947年初,我受北京大学文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委托,请张申府、刘清扬夫妇到北大作时事报告。
我持老共产党员焦敏之同志给我写的介绍信,到北平黄花门五号去拜访他们两位。
他们两位的住家离北大沙滩不远,是一座独门的四合院。
他们在书房兼客厅接待了我。
家具很简单,四周摆满了书柜。
他们夫妇是有名望的爱国民主人士,没有一点架子,对我这个20岁的年轻学生很热诚。
张申府老先生用一口河北话问我:“在哪个系学习,系里有哪几位老师?”我告诉他:在历史系学习,系主任是郑天挺,教授有向达、杨人楩等。
张老是北大文学院的老教授,对文学院的很多教授很熟悉。
刘清扬女士的问话最多,问胡适对学生怎样,对学生活动干涉不干涉,等等。
我回答:在北大复校典礼上,胡适先生讲要继承蔡元培校长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强调这是北大的传统,是治校方针。
并说:“你们学生要独立思考,兼听则明,偏听则愚。
”许德珩、周炳麟、钱端升等参与过五四运动的老教授全力倡导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高举民主、科学大旗。
北大校方允许学生在校内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
学生组织的社团很多,课外集会很多,壁报贴满了校园,大多是反对蒋介石国民政府专制、独裁、打内战的。
他们两位很关心学生的思想状态。
我向他们汇报: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10月11日占领了张家口,当天宣布由国民党一手包办召开国民代表大会。
国共谈判全面破裂之后,部分同学受暂时现象迷惑,产生一些悲观情绪。
1946年底,由北大同学发起,爆发了北平和全国声势浩大的抗议驻华美军暴行的大游行之后,增强了与国民党腐败当局斗争的信心,关心形势的同学大大增加了。
张申府在北京

考北 大文科 ,张申府只能 先考 文科哲 学 系,又通过关 系转 到 科数 学系 。没想到这样一 来 ,
申府 又 对 哲 学 发 生 了浓 厚 的 兴
。
月 ,张 申府以蔡元 培先生秘书 的
名义和蔡 元培 、刘 清扬、郑毓 秀
溟 ) 、一 个 是 郭 仁 林 ( 名 人 原 北大 “ 数学家”
张 申 府 l 9 年 6 1 日出 生 83 月 5 在 河 北 省 河 间 府 献 县 小 垛 庄 。张
西向东沟通地 安门 内大街 与东板
桥 街 , 长 约4 0 ;胡 同 南 侧 与 0米 碾 子 胡 同 、吉 安 所 右 巷 相 通 , 北 侧 与 帘 子 库 、锥 把 胡 同 相 通 。 清
系)。他 原先的兴 趣在数学 ,
考上 北 大 时 , 当 时 他 的 预 科 尚 丰业 ,按 规 定 无 文 凭 的 学 生 只
的 杂 志 每 周 评 论 , 由 张 申 府
负责编 辑。他 同时还 担任了 中国 现代最伟大的杂 志之一 新青年 的编 委,并且还是 中国现代 最重 要 的两个社 团—— “ 少年 中国学
雅静 。院 内花 木扶疏 , 颇为宜 人 。 14 9 6年 , 中国 共 产 党历 史 上 的
一
张 申府少年时 非常勤勋 ,
在 小 学 住 校 时 , 同 宿 舍 的 t 八 人
北 大 文 学 院 哲 学 门 ( )攻 读 系 哲学 。两个 月后 ,又转人数学 门
位 重 要 人 物 回 到 北 平 之 后 就
住在 此地 。他 就是张 申府 (8 3 1 9
张申府--不该被遗忘的学者政治家

张申府--不该被遗忘的学者政治家
郑斌
【期刊名称】《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0)002
【摘要】张申府是与冯友兰、金岳霖等齐名的著名哲学家.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共创始人之一,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的入党介绍人.参与组建民主同盟,并任民盟中常委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无论作为学者还是作为政治活动家,张申府都是不该被历史遗忘的.
【总页数】4页(P1-4)
【作者】郑斌
【作者单位】沧州师专,马列部,河北,沧州,06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7
【相关文献】
1.张申府:不应该被忘却的建党元老 [J], 张军锋
2.儒侠参差两不疑长安旧雨此君奇--记一位不该被遗忘的词人邵瑞彭 [J], 李静
3.张申府--不该被遗忘的学者政治家 [J], 郑斌
4.张申府:一个不该被历史遗忘的中共建党元老 [J], 李正
5.不该被遗忘的中共创始人张申府 [J], 吴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申府的逻辑思想研究

249学术论丛张申府的逻辑思想研究何素娟湘潭大学摘要:张申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以及罗素研究家。
他认为通过罗素为代表的逻辑编辑哲学家特色是“辨而通”,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活而通”。
张申府既认同中国传统思想同时对西方哲学精神评价颇高,然而本人却始终是一个唯物辩证主义者。
它的逻辑译名考察让逻辑性质展现在世人面前,准确的揭示了逻辑和辩证法的联系。
此外他还大力歌颂逻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张申府;逻辑;辩证法张申府(1893-1986),长期致力于逻辑教学研究,他主张西方文明的特点注重言语不在乎逻辑,曾在北大和清华做数理逻辑的讲学。
他的翻译作品很多都是介绍国际形势和逻辑的关系,而其中罗素数理逻辑研究最为擅长。
准确的把逻辑的本质和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等区分开来,让逻辑学能够在我国顺利发展并为我国做出贡献。
以下是张申府关于逻辑学的一些简单探讨。
一、逻辑的基本性质张申府认为逻辑发源于哲理科学,因此它是关于可能的学科是专门的哲学。
认为“逻辑”应该按照罗素哲学来进行定义,分为“那可能之学”。
通过“逻辑是对命题、对形式的研究,是科学之科学”准确的把逻辑的本质展现给大家。
他认为逻辑的性质有以下几点:首先,逻辑是中立的哲学课程,任何人不能带有色眼镜去看待,因此它认同卡尔纳普的“逻辑无道德”看法。
其次,逻辑是一个把可能展现在别人面前的学说,是型式之学或结构之学。
这里需要明白型式这个概念,它就是指关系的总和。
通俗的讲型式是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也包括其他事物同类变动的共同点。
因此主张“型式”不仅不是空洞虚假的东西同时也不是死板外层静止的事物。
因此型式不能离开内容,但是平时为简单就将内容省略掉。
接着,逻辑既是假设的学问同时也是求知的课程。
从现代逻辑学里不难发现学问。
理论以及主张和其他人员的言语动作都有可能只是一个假设。
因此做学问过程首先需要明白假说的真正意义。
需要把每个假说理清楚再加以深化,同时还需要追求实事求是,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手法,需要把学问中出现的话通俗易懂的展现在大家面前,避免不必要的言语争论。
张申府的中共创始人地位论辩

张申府的中共创始人地位论辩作者:唐正芒吴静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1年第05期[摘要]张申府是一位有着传奇人生履历的哲学家、政治家,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却未被当作党的创始人,长期以来未被大众所熟知。
本文就张申府参与中共创建的历程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期望能让张申府广泛进入研究视野,确立其中共创始人地位。
[关键词]张申府;中共创始人地位;建党贡献张申府,到底何许人也?与中共的创立究竟有何渊源?其中共创始人地位应该确立吗?作为中共党史上一位重要的非同寻常的先驱人物,张申府渐渐地进入研究视野,其特殊人生经历渐渐为人所知,至于其党的创始人地位却鲜有学者提起。
一、问题的由来张申府(1893-1986),名崧年,以字行,河北献县人,从小受其家教的熏陶,勤奋好学,崇尚进取。
多年以来,由于张申府特殊的曲折人生经历,遗憾的未能参加中共一大,“四大”上执意退党,1948年不合时宜的“呼吁和平”,建国后又被全面封杀,偏执的个性,身披哲学大家的头衔,一直未能为大众所熟知,近两年才渐渐走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
然而特殊的人生经历并不能抹掉其建党时期的突出贡献,张申府是中共建党发起人之一,其中共党的创始人地位也是不容置疑的。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党的创建研究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对党的创始人研究也有了较大的进展。
开始有人主张要进行“历史的全面的考察”,认为党的创始人研究范围“不仅是共产主义小组的一般成员,而且应当是为建党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对建党有重大贡献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代表人物”。
[1]目前对党的创始人主要是基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主要创建人、参加党的一大会议的十三位党代表以及对党的创建有突出贡献者而确定的,当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党的主要创始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李达、邓中夏、邓恩铭、王尽美、蔡和森、周恩来、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李汉俊、刘仁静、包惠僧等等,都是党的创始人。
张申府与抗战时期民主宪政运动

抗 战时期 ,各 民主党派充分利用 国民参政会这一 案 》。会上 ,张申府 当选为第五审察委员会 ( 即教育 合法讲坛 ,为实现 中国政治民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 文 化 组 )委 员 。 l 月 ,他 被 推 为 “ 国 战 时教 育 协 1 全
掀 起 了两 次 民主宪 政运 动 的高潮 。在 这一 进程 中,张 会 ”理 事 ,致力 于抗 战教 育 。他 呼吁 :要抗 战胜利 必 申府 广泛参 与 了抗 日救 亡 民主活 动 ,是著 名 的爱 国民 须 实施抗 战 教育 ,文 化教 育 和科研 都要 围绕 着为抗 战 主人 士 。从 救 国会 的积 极活 动家 到 中国 民主政 团 同盟 服务 而进行 。
表 示 了 三 种 意 义 。一 是 全 国 一 致 团结 的 一个 更 坚强 升 。救 国会 等各 民主党 派 与 中共参 政员 在大会 上共 同 的表 示 ;二 是 对 于 民权 主 义 或 民主 政 治 的完 成更 走 发起 宪政 运 动 ,提 出要 求 政府 结束 国 民党一 党专政 的
运 动为主 线 ,本 文 尝对 张申府所 从事 的 民主 实践 活动进 行 简单 梳理 。
关键 词 :张 申府 ;抗 战 时期 ;民主 宪政 运动 中图分类 号 :D6 5 6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 2 9( 0 1 0 — 0 0 0 08 66 2 1 ) 1 06— 3
13年 1月武 汉失 守 后 ,国 民党统 治集 团 的政策 98 0 委员 会 主任 ,张 申府为 实现 其 民主政 治 的理想 奔走 呼 重 点 逐 步 由对 外 转 向对 内 。 13 年 1 ,国 民党 五届 99 月 号着 。本 文尝 以抗 战时 期两 次 民主 宪政运 动为 主线 , 五 中全 会 召开 ,制定 了 “ 共 、限共 、反共 、溶 共 ” 防 对张 申府所 从事 的 民主 实践 活动进 行简单 梳理 。 的方针 ,通 过并 颁 布 了 《 限制异 常活 动办法 》 、 《 共 张 申府 与第 一次 民主宪 政运动 党 问题 处 置方 法 》等 反 动 法 令 ,并 且 在 13年 冬 至 99 13 年 7 ,全 面抗 战 爆 发 。 为团 结抗 战 ,共 产 14 年 春发 动 了第一 次反 共 高潮 。抗 战开始 后人 民和 97 月 90 党 及 各党 派各 阶层 人 民强 烈 要 求 国 民党 放 弃 一 党 专 各 抗 日党派 争取 到 的某些 民主权利 ,从 此被 取 消 。在 制 ,实行 民主 ,成 立 民意机 构 。在此 压力 下 ,国民党 这 种形 势下 ,各 党 派纷纷 要 求 国民党结 束一 党专 政 ,
革命、科学与情爱——《张申府访谈录》读后

革命、科学与情爱——《张申府访谈录》读后刘钝:革命、科学与情爱——《张申府访谈录》读后·刘钝标签:张申府一楔子1922年2月某日,在巴黎驶往柏林的夜车的一节二等车厢里,一位神情激奋的青年正滔滔不绝地讲着什么,两位更年轻的听众则全神贯注地侧耳倾听。
高谈阔论的人叫张申府,中国共产党北方地区的第二号党员,公开身份则是蔡元培聘任的华法教育会派驻里昂的带薪教师,不久前因抗议中、法官方合谋镇压中国勤工俭学学生运动,将一纸辞呈扔在会长吴稚晖的桌前拂袖而去。
这意味着自愿抛弃每月800法郎的薪金——在当时可是一份诱人的收入,遂后就有眼前的这一幕:来法前已是北大哲学系助教的张申府,领着两位阅历不深的追随者前往柏林闯荡,希望在欧洲开辟中国共产党人的另一块阵地;当然也听说那里的物价和房租较低——失去官俸后在巴黎已是居大不易了。
两位听众是刘清扬和周恩来,“五四”期间活跃于天津的觉悟社骨干,又都于一年前在巴黎加入了中共小组,他们的介绍人正是张申府。
耄耋之年的张申府后来回忆道:“我永远忘不了这个旅程。
我同他们谈了三位犹太人的重要贡献,他们是马克思、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这三个人对西方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119] 1对于科学史的爱好者来说,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图画啊:80多年前那个春寒料峭的夜晚,奔驰在欧罗巴原野上的夜车里,前北大哲学教师口中道出的爱因斯坦,或许还有那惊世骇俗的相对论——20世纪初物理科学与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它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它的诡异、艰难、曲折与最终的胜利,以及投身其中所需要的巨大智慧和勇气,对面前那位年方24岁的热血青年、未来的共和国总理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科学革命和政治革命,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些许相通之处?革命家对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例子早已为人知晓。
另一个国内学者不太熟悉的案例则来自法国大革命的领袖马拉,尽管这位前医生和大革命领袖的论文遭到拉瓦锡的蔑视因而始终不为科学界所承认,但他对化学研究的特殊热情却痴心不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 娶 的 ,原 籍 镶蓝 旗 ( 我想 是瓜 尔 是 故 人 之 子 ,老 人 对 我 的 态 度 彳 l 动不甚方便 ,但 目光是锐利 的。 傍 晚 时分 ,谈 的都是 民盟 和农 工 两
个 党 派 的 新 闻 旧 事 ,我 则 用 目光 四
的 问题 ,他都 尽 可 能地 满 足 。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 周年 0
历 史 尘 封 的 哲 人
— —
记 审扃 先生
章立凡
他
蓄喜 警
忘。
怡棺于史 然忘历
美是 一切 事理的标准 。
而 忘 为人 生 最 大 目的 。
学体 系 ,也 可 以成 为 政 治 领袖 ,但
最 终 两 者 都 没 有 结 果 。他 参 与 筹 建
但 仍保 持 着 教授 风 度 。书桌 上
堆 满 了 书 ,周 围 的 空 间 大 部 分 也 被 书 籍 占 据 ,其 中 主 要 是 线 装 书 ,还 有 一 些 硬 皮 的 外 文 旧 书 。
1 3 年 代在 清 华大 学任教 的张 申府 90
下 扫视 了老 人 的 藏 书 。经 过 “ : 文
的劫难 ,一位 知识 分 子 能保 存 _ 1 =
么 多 书 ,真 是 令 人 羡 慕 。 这 时 开 了 ,一 位 品 貌 端 庄 的 女 孩 走 进 : 她 就 是 申府 先 生 的 掌 珠 燕 妮 , 冈
从 单位下班 。
房子 古老而结 实 ,但多年 没有修缮 , 堆 积 着一 层尘 垢 ,所 有 的家具 也都
岂但 如 此 ,要 快 活 便 更 不 得
不有所 忘。
— —
张 申府 《 续所 思》
是 先 父 章 乃 器 的 老 友 张 申府 先 生 。 少 年 时 代 翻 阅 父 亲 书 架 上 的 我 初 识 申府 先 生 已 是 18 年 代 90 初 ,那 时 刚 到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近 代
《 名 词词 典 》 新 ,读 到 “ 申府 ”这 张
个 词 条 ,关 于 他 的 历 史 只 简 述 到 被 民 盟 开 除盟 籍 为 止 。我 有 一 个 习 惯 , 就 是 喜 欢 刨 根 问 底 ,于 是 向 父 亲 询 问 。他 回 答 说 : “ 申府 先 生 是 周 总 理 的 入 党 介 绍 人 ,也 是 我 在 救 国 会 的 老 同 事 。后 来 因 为 一 篇 文 章 犯 了
住 的 是 普 通 居 民 ,后 院 比 较 整 齐 , 申府 先 生 就 住 在 后 院 的 正 房里 。 儒雅 、恬 淡 ,是 我 对 老 人 的
第 一 印象 。他 端 坐在 书桌 前 一
张 旧转 椅 里 ,一 头 灰 白 的 头 发
向后 梳 着 ,虽 然 多 年 没 有 教 书 ,
史研 究 所工 作 不久 。有 天 章 伯钧 夫
人 李 健 生 对 我 说 : “ 要 带 你 去 见 我 见 申 府 先 生 ,他 可 是 你 父 亲 的 老 朋 友 。你 研 究 近 代 史 ,可 以 帮 他 写 自
传 。 我 那 时 对 老先 生 的历 史 已有 ”
所 了解 。 一 天 下 午 ,她 带 我 前 往 阜
谈 朋 友 多 。而 他 当年 的 这 些 老 朋 友 , 虽 然 后 来 政 治 倾 向 不 一 ,甚 至 不 乏
越近 的事情 则 越 模糊 。 申府先 生 那
是一切随缘 。 按照 “ 忘律 ” 遗 ,人 到 了 上 匀
章夫人很健谈 ,与老人一直聊 到 从 不 为 追 忆 某 件 事 而 冥 思 苦 想 ,
-
孽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 0周年
的 时 候 ,对 越 远 的 事 情 记 得 越 清 楚 ,
申府先 生 回首往 事 ,谈 自己少 ,
错 误 ,如 今在 北京 图书 馆 工作 ,养 成 门 内王 府仓 胡 同2 号 ,见 到 了久 9 起 来 了 。 ” 仰 大 名 的 申府 先 生 。
-
班 冬
JA GH AI N HI I N U WE S
这 是 一 个 已 经 破 败 的 大 院
落 ,大 门 敞开 着 ,第 一 、二进
了中 国共产 党 ,中途退 出后 仍 与之 合 作 ;但 当 中国共 产党 即将 在 内 战
中 获 胜 时 ,他 又 呼 吁 和 平 。 为 此 , 他 在 新 中 国成 立 后 坐 了 2 年 冷 板 凳 , 0
晚 年 才 成 为 “ 土 文 物 ”— — 他 就 出
柏 格 森 说 ,要 不得 不 有 所
予 以 核 实 ,按 时 段 整 理 成 文 。 与 } 然 也 很 亲 近 ,凡 是 我 提 出需 要 _ J
了! ”老 人 慢 慢 坐 下 ,开 始 用 略 带 河 北 口音 的 京 腔 , 与 我 们 叙 旧 。这 时 申府 先 生 的 老 伴 关 夫 人 也 过 来 了 , 她 是 老 先 生 与 前 夫 人 刘 清 扬 离 异 后 佳氏) 。关 夫 人 此 时 已半 身 不 遂 ,行
是 旧 的 ,整 个 环 境 的 色 调 趋 于 灰 褐 色 ,很 符 合 他 的 “ 出土 文 物 ”身 份 。 见 章 夫 人 和我 进 门 ,老 人 缓 缓 起 身 ,互 道 问 候 。 章 夫 人 说 : “ 就 这 是 乃 器 的 小 儿 子 立 凡 ,他 刚 到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工 作 。 “ 和 乃 器 是 老 朋 ” 我
友 了 , 乃 器 这 个 人 … … 唉 , 可 惜
这 天章 夫 人 跟 申府 先 生 说 定 了 件 事 ,就 是 要 他 抓 紧 时 间 写 回忆
并 指 定 我 协 助 ,此 后 我 一 度 成
家 的 常 客 。那 时 还 不 时 兴 “ 口 学 ” 的 名 词 ,但 我 后 来 做 的 事 , 是这个路数 。 我大体上每周去张府一次 , 他 所 谈 的往 事 ,并 根 据 查 到 的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