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的渗透

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的渗透
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的渗透

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的渗透

摘要: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排解消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就此方面,我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有了一些理解,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积极情感师生关系合作拓展

正如布卢姆所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情感、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迅速。如果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单纯地为教而教,引起学生的讨厌情绪,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目标就是培养积极情感,排解消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应根据情感态度的内涵及其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充分考虑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等,设计,制定和实践可行的情感态度培养方案,分步骤,分阶段地耐心引导及细心呵护,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激发兴趣,引发动机,降低焦虑感,改善群体关系等。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 关心学生,体现师生间的平等与民主

建立在平等民主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育生活中最日常,最具体的表现。平等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要尊师,教师要爱生。而民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此氛围中鼓励和提倡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种合作和交往是双向互动且互惠互利的,它充分体现了人性、人情和魅力。在我刚接手一个班级时,由于我对班级中的学生还不了解,我通常会询问以前教过他们的老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方面的问题。同时经常在课后找一些同学,具体了解学生对于课堂节奏能否适应,掌握情况如何等。从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对学生的关心中,寻找能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

2. 课堂上师生互动,合作交流

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的交流中不断生成。师生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教学活动连接起来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我在教授牛津教材,6A Holidays. 这课时,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学完三个中国传统节日后,我说:Can you guess? In these Chinese holidays, what's my favourite holiday? (请3名同学回答后,通过呈现图片来揭示谜底。)春节是大家所熟悉的一个节日,通过猜我最爱的节日,让学生个个跃跃欲试T: Can you tell me: when's Spring Festival?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Spring Festival? Please listen carefully. 然后通过呈现问题,听录音,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交流,并总结出答案,而我只是引导他们,把更多的语言表达交给学生,而不是听我去讲授。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建立在平等、民主基础上的交流与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特别是真挚温馨的师生情感联系,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其意义非常重大。因此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培养兴趣,激发动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拉扎勒研究发现,智商高的学生如果缺少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就一般;而智商一般的学生由于内在的学习兴趣的推动,继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经过努力,却可

以获得优异成绩。贝尔福特说过:“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兴趣、好奇心来教他学习,他终身都会不断地学习。”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培养学生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并引导学生把兴趣转化成学习动机,促进其智能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没有学习兴趣,学生就会长时间处于压抑状态,继而产生焦虑,最终学习成了负担。

1.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巧用话题,设计新颖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的话题,成功地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乐意说,并且有话可说。我们课本的话题设计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跟我们的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如牛津6A教材,总共是八单元,话题有:第一单元,公共标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公共标志,如:保持安静!危险!请勿践踏草坪!等,当这些标志一呈现,学生已迫不及待地要讲,因为使他们见过的,知道的,并且有话可讲的东西。第二单元,本的生日。人人都过过生日,知道和生日相关的东西,礼物呀,生日蛋糕呀,举行聚会等,学生一说到自己的生日,顿时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起来。第六单元,节日。提起各个节日来,学生立刻联系起各节日的相关活动,展开激励的讨论。当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会积极的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导入,引导与激励,让他们说得更好。

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是很好的交流与学习英语的方式。当学生对一个话题感兴趣而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他会很沮丧,经常如此无疑会打击他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而在大班教学中,让多数学生都在课堂上发言无疑是有难度的。因此,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讨论是很有效的。可以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如上面所提到的6A第二单元,本的生日。我采用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先让他们自己去随便说,再给出一些相关提示,收到的礼物,谁送的,聚会如何,参加的人有哪些等,在这时,我也会走下去,倾听他们的交流,给他们以指导。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气氛非常热烈。然后选出两组左右的学生给大家来个汇报,其他组就会吸收他们的优点,同时给其不足以指导。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并进行表演,既能使他们把课文内容形象生动地记在脑子里并活用,更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前我在初中教的时候,也经常让学生角色表演,学生表现非常积极,全班学生,哪怕是基础非常差的都不想放过这个表现的机会,更何况是小学生呢。如6A第一单元,公共标志。我将课文中的对话分成小段,一个标志为一个话题,降低难度,让学生敢讲。他们的表演常常惹得全班笑声不断,同学们在前面的的积极记忆和后面的欢声笑语中,把书本上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

2.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进行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一般来说,学习动机与强烈,学习的积极性愈高,学习的潜能愈能发挥,因而学习的效果也愈好。我通常在教学过程中会充分考虑以下一些方式和措施。

给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班级中总会有一小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在讲授新课时,我会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任务、要求,以及重要性和实践应用价值等。

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研究表明,每天及时反馈提高的学习效率比每周延缓反馈提高的学习效率更佳。作业的正误、测试和考试分数的高低,以及解决问题的成效等,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激发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学习结果能产生愉快的情绪,能增强“自我激励”作用,并为下次获得更好的结果做出努力。如果能知道自己失败结果中的缺点和错误,及时加以纠正,为今后避免失败付出更大的努力,也能激起奋发学习的上进心。通过每天的作业情况及时反馈出当天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发现不足,并及时补救,现在的学生学习,都不太喜欢课后问,而是习惯于不懂装懂,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其不足,势

必导至有些学困生不会的越来越多,上课越来越听不懂,也就渐渐失去了对英语的兴趣。

发挥表扬与批评的作用。表扬与批评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强化方式,具有积极的诱因价值。通过很多培训,我发现外籍教师常用表扬来激励学生,我们这些成人都被夸得心花怒放,偷着乐了,更何况是那帮小孩子了。一般来讲,赞扬、表扬、奖励等肯定性评价与责备、批评、惩罚等否定性评价相比,前者更能激起学生产生再接再厉、不断前进的力量。尤其是对学习上失败的学生采用表扬方式,更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积极向上,面临困境时不灰心、不气馁,促使他们鼓足勇气从受挫的情境中摆脱出来。总之,我们要做到评价时务必要客观、公正、恰到好处,既要赏罚分明,又要以理服人,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合作,让学生感想,敢讲,并乐于分享

爱因斯坦说过:“智力上的成就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消极、悲观、恐惧自卑这些不良性格必定对英语学习,特别是口语的提高产生消极的作用。我所从教的学校,农村小孩偏多,长期以来,很多孩子在课堂上不敢讲,不愿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只是难度的增加,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越来越差。很多孩子是期望参与活动的但又担心自己失败,显得力不从心。分组合作学习可以给这部分学生一段缓冲的时间,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整个学习小组作为坚强的后盾,避免了他们在课堂上当场答错的尴尬,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我常对我的学生说:“You must help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我喜欢让学生在进行单词背诵时,规定时间,同桌或是前后两位同学之间相互提问,合作记忆,这样学生不容易开小差,效果更快更好。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是前后四个人为一组,如在学习6B第五单元中的一般过去时,我在引导讲完时态后,安排小组活动,一名同学记录,其他同学用问句表达:What did you do on the farm last Monday? What did you do at home yesterday evening?写完五句话后,开始依次提问,巩固练习一般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和肯定句。有了这个铺垫后,我在班级中对部分同学进行提问时,绝大部分都能对答如流了。

有时上课需要学生回去准备东西的,我在课堂上说过后,小组成员会在组长的带领下,内部协商每个成员的任务分工,在准备的过程中,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帮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增强了他们的自尊与自信,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

四、增强情感目标,拓展学生视野

1. 渗透道德教育,贯彻爱的宗旨

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学生,父母在外打工,从小缺乏管教与关爱。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在交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爱”。有一句话这样说:不一定要成才,但一定要成人。首先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我们是爱他们的,为他们好的,只有做到这点,我们所说的话才是让学生信服的,学生才会去接受。道德情感的渗透,不是单纯的局限于枯燥的说教中的。我们在上课时也可充分的利用手中的教材,如6A第一单元,公共标志,在教授学生认识了解公共标志的同时,教育他们公共标志不是单纯的摆设,我们再公共场合一定要遵守公德。

2.了解异国文化,拓展国际视野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很有必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格。在这方面,新教材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素材。如:6A At Christmas 这一单元,学生学习了圣诞节这一国外节日,了解了圣诞节中的一些习俗,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多一些补充,或让学生回去上网查询,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圣诞节的事情,了解更多国外的节日和不同的庆祝方式。

因此,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我们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保持积极情感,排解消极情感,努力使我们的教学展现出激情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梁承锋张丹《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75-77页章志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第88-93页

孙玉明李铁军《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 2006年3月第138-139页

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小学英语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的必修课。小学英语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因素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学英语教学如何渗透德育进行一些探讨。 教材是德育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既要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要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礼仪、习俗风貌等。要学习包括表达思维活动(同意、帮助、邀请),情感态度(喜欢、感激、同情、愿望),道德态度(抱歉、宽恕、感谢、赞成、关心),社会文化(介绍、问候、告别、就餐、看病、庆贺)等30多个语言功能项目,内容丰富。这些语言材料的学习,为课堂的德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其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地渗透。例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ello!”“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Sorry”等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学习“When do you usually…”句型时,当学生兴致勃勃地用新的句型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时,教师在要求同学注意听别人发言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来认识什么是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懂得珍惜时间。这时知识的讲授、学生的交际练习,实际上正在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达到了融教育教学于一体的效果。这节课的故事情节是凯特和丽莎去骑自行车,后来他们又渴又饿,所以买了一个西瓜,凯特把西瓜捎在自行车把上,突然凯特从自行车上摔下来,西瓜正砸在了丽莎的头上。当录音播放到最后时,大家听到了埃米和玲玲咯咯的嘲笑声,趁势问大家:玲玲和埃米该不该取笑别人,大家立刻争先恐后的回答:“不应该。”我又问:“为什么不应该呢?”我让大家每四人一个小组开始讨论。几分钟后汇报交流,王一然同学说:“我们不应该嘲笑他,因为别人在困难的时候,嘲笑别人是不礼貌的。”张讯同学有他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d10395364.html,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作者:黄丽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09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139-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情感的渗透正是从认知与意向的双重角度达到了最佳的情感培养目标,进而让学生发展正确的数学思维的同时也激发了其内心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这一螺旋式上升过程反映了数学情感对于数学课程讲授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数学提出的全新要求。情感教育应从启蒙阶段着手,让学生将情感作为自身学习数学的驱动力,进而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1.充分认识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在学生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创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是非常关键的,在心情愉悦、情绪顺畅的状态中学习,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大幅提高,能够更加积极地在学科难题中寻求解决的方法。事实证明,调动学生的情绪,能显著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学生主体的感情状态、情绪色彩和思维活跃度和智力发育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怀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探究热情时,观察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和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再次,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和情感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处于此阶段的小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主要来源于家庭以及教师是非观念的引导,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情感教育引导其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2.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育的前提条件 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数学情感渗透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从师生关系方面体现数学情感对于教学工作的内在影响与号召力,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生活方面,教师应走进学生的世界来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亲和力的体现,这对缓解学生的不安心理与紧张情绪大有裨益。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它具有多种效应。一是宽松,师生有一种宽松感、安全感,因而能够无拘无束地、愉快地生活和学习,从而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地聪明才智和创造性;二是信任,指的是人际交往的意愿。喜欢有趋向性即喜欢听谁的,不喜欢听谁的。师生关系好,教师输出的信息就会在学生头脑理畅通无阻地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训学效果;三是期待,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就会使学生得到一种潜在的鼓舞和力量;四是感染,师生关系好。教师的模范言行、治学态度都会给学生以好的感染。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的理念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的丰富的直接经验。《英语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也从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的实效。 一.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这里,英语只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工具、一种技能,而不是仅仅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媒体来完成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句子的结构是否正确。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通过使用正在学习的语言来完成贴近生活的真实任务,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基本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英语课堂来讲,"任务型"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需要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个教学目标拓展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由于在我的课堂

上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并且在做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英语的乐趣,英语课也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从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英语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在认知方面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从而使学生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接受教育输入。即:如临其境,触境生情。如临其境可以使学生感知的过程变得容易,触境生情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更加牢固。 语言学习是行为习惯的形式,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人的一种智力活动,应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语言能力的获得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获得用外语交际的能力的决定因素是学习者自己,教师不可能把能力教给学生,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 语言的学习最好的方式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感知语言,并在感知的过程中自己领会到语言的真谛。尤其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若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语言的本质,无需教师过多的解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阿付 一、活动目标: 1、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2、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二、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主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从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古诗中接受教育。 2、时间安排:15天。 其中收集资料10天,整理资料3天,准备恰当的汇报形式1天,成果展示1天。(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成果展示为课内两课时。) 3、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或查阅途径,为学生采集信息提供方便。 4、师生协商,制定活动与评价方案。 三、活动实施: 1、制定活动计划。小组长(可4—8人一组)组织本组成员讨论,拟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各自职责,并确定资料搜集的方式,安排好活动时间。教师对各组的活动计划予以及时指导,如有明显不当之处,即与学生一起商讨更正。 2、搜集资料,采集信息。各组按照活动内容,多方面获取第一手资料。 3、处理资料,整合信息。学生将积累的资料分组集中,进行归类筛选。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研究资料的价值,考察其对学生的适宜度。 4、准备汇报材料,确立汇报形式。各学习小组根据本组所取得的成果,自主设计成果交流的形式。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推选出主持人。然后由各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决定成果汇报形式(如情景表演、演讲、解说、朗诵、展出等,不拘一格)。 5、成果展示交流。主持人准备好台词,编排好展示程序,各组进行成果交流。教师予以点评、小结。 四、成果展示实录: 1、教师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搜集了大量资料,收获了不少成果。今天,我们将把这个成果展示出来,愿大家在这次交流展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2、主持人: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首先,大家欢迎第一、二、三组的同学为我们展示有关热爱祖国、家乡、劳动人民方面的古诗名句。 (1)第一组展示: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内容摘要:在新课标改革下,努力在英语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多种手段方法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懂得感恩,讲究文明,树立自信心以及保护环境。但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的同时,也要讲究适宜,适时,适度以及教师身教的原则。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德育渗透英语学生活动实践 一、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及小学英语课堂中德育渗透的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学校教育不再单一的追求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养成,而是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智体美等有机的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必须把学科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小抓起,从学校、家庭和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下抓起,从各科教学活动中抓起。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深感培养一个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的责任性和肩上担子的沉重性。在日常教学中,我非常注重道德教育的渗透。而有人认为英语教学主要是将语法、句型等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行了,德育则可以利用思想品德课进行。但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却深深地体会到,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这里所说的“德育”,是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品行的过程,也包括加强学生道德实践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爱国主义品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是每位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常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实践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回报社会 英语课本中有很多关于节假日的知识教学,学生一般都特有兴趣。每逢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一切有意义的节日,我会相应展开与此对应的道德教育。比如感恩节来临时,我和学生们会书写英文的感谢小卡片,感谢曾今帮助过我们的人,感谢学校,感谢祖国。在父亲节及母亲节那天,我们会制作一些精美小卡片,并附上

浅谈教学中情感目标的渗透

浅谈教学中情感目标的渗透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在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很容易就会抓住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然而在情感目标方面,我们往往找不着头绪,甚至有时忽略了本人认为最重要的情感目标。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情感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在英语学科中渗透情感目标呢?在这篇文章中,主要探讨了这个问题,并对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建议。 张必隐教授在《阅读心理学》中指出:“阅读是读者从书面材料中提取意义并影响其非智力因素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从文字符号中获取和提炼“道”“技”“情”是阅读的目的和功能所在。所以,阅读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情感”是贯穿语篇课堂教学的灵魂,在《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目标之一。下面我将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情感,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熟悉教材内容,注意渗透的随意性 情感目标的渗透要从教材的内容出发,作为教师要对教材有深入了解,这样教师才能把情感目标自然地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学科的科学性与情感的思想性紧密结

合,学生也易于接受,从而达到知识的讲授与情感的教育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这是“水滴石穿”和“滴水功”,教师切不可生拉硬扯,如果把情感教育象贴标签一样贴到某一学科的教学中去,既显得牵强,也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把握学科特点,注意渗透的形象性 教师要深刻理解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的教学大纲,把握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情感目标时,才能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在日常的教学中,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内容是各不同的。这要求教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进行情感教育。语文课多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并且注意披文入情,以言感人。如:教学毛泽东《沁园春·雪》这首词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欣赏作者传神描写、精美语言的过程中,通过对诗词中的景物描写的想象,使学生潜滋暗长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藤野先生》,通过对鲁迅的“弃医从文”行动的体会,让学生真心感受作者坚贞不渝的爱国之情;历史课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讲述和充分进行教育,如讲郑成功、林则徐等民族英雄,讲詹天佑、郭沫若等爱国知识分子,讲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等,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激起学生振

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苏庆林 大家都知道,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更有效地学好英语。 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习者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诸多因素往往决定了我们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 一名学生是否喜爱某一科目,往往与他和这学科的教师关系的亲疏有很大关系。如我以前有个学生中考时成绩只有43分,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后成绩慢慢提高,于是该生信心倍增,由于努力,成绩很快提高到八九十分。而班上还有一位同学,中考时成绩不错,人也很聪明但经常犯粗心毛病,因其基础好,我对他的要求也相应的高一些。但因操之过急而没有注意方法,对他犯的错误批评得太多,有些过于严厉,以致使他不致产生不良的后果。 以上事例说明,成功的体验会萌发出兴趣,增强信心,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大大增强认知效果.相反、焦虑、忧愁、挫折、失败消极情态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心理处于抑制状态中,这种消极的态度会导致其成绩越来越差,直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英语教学中的言语活动需要学生以广泛热情和兴趣,积极主动地运用智力进行操练、教师的爱起到了促进或抑制学生智力活动的作用。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它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推动、调节、强化等功能。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学生会感到老师亲切可信,上课时遇到困难也不怕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说话的语气,能够起到给学生提供安全感、减少学生焦虑,进而激发学生兴趣的功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中学英语教学中有一种倾向,教师一般注意传授知识,解决疑难问题,而对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很少注意,教学中多采用听、说、读、写诸多方面的训练。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一般采用批评甚至惩罚等消极的手段,而较少考虑情感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我认为,情感因素是学生成绩两级分化的原因之一。学生的成绩好,学习上有成就感,老师赞扬他,同学羡慕他,学习上更是快马加鞭。而那些成绩差的同学,家长不满意,老师不高兴,同学也不重视他。所以他的情绪处在抑制状态,这种抑制反过来更制约能力的发挥,以至产生恶性循环,于是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正在成长发育中的中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也十分脆弱,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关怀、爱护、尊敬自己的学生,使他们柔弱的心理都能得到爱的滋润,学生怎能不报之以出色的表现、优异的成绩呢?怎样才能激发积极的情感、消除或抑制消极的情感呢?我认为应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豁达乐观的性格,树立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摘要:情感化教学为学生创设肯定性 质的语言教学,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接受,促进师生之间和谐交流,达到优化教学之目的。阐述中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渗透的重要性,提出一些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的建议,以便使学生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情感 交流和知志传递。 关键词:情感交流;情感交流途径;情感体验;情感化要求 所谓情感化英语教学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设法为学生创造肯定性质的情感体验或利 用两种对立情感的可转换性,努力变否定性质的情感体验为肯定性质的情感体验。 一、英语情感教学的途径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也是情感交 流的主阵地 大部分英语课堂活动是在特定情境条件下 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生动的情境设置再加上教师情感丰富的语言讲解,必能引起学生

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驱使其对语言知志的进一步的掌握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亲切感、荣誉感、受关注感。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们的这些情感呢?一篇篇 形式相连的教学模块,经过老师的指导,可以转变为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如短剧表演,角色对话等,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教学情感更易使学生接受。再则,教师可适当增加、补充一些由教学内容延伸来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开展课余英语活动,能进一步增进师生间 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课余英语活动的适当开展,是对我们课堂 教学的进一步延伸与跟进。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开展生动活动有趣的课余活动,比如英语沙龙,猜谜,会话,表演等这些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介绍一些面向国家饮食习惯,风土人情,体育运动,文化背景等英语阅读材料,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拉进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我们使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特别强调了一项教学任务——情感教育。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呢?这里我谈谈个人的体会。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英语教学富含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又是英语教学的先导。 ①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为实施情感教育,一些老师就搞成了刻意的去寻求“情感点”,效果是适得其反。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情感教育的强调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那么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做好“情感”教育呢? 首先,我认为不应该把“情感”教育作为刻意追求的一种教学手段或一个教学过程,而应该是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 ②谈到教师作为课堂上的语言输入和教学组织者,不仅是知识和智慧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的榜样,其情感的力量有时比知识本身的传播更能影响学生。记得在原来的教材中,初三年级Have a good time 这部分的教学中,讲到了我们国家的第二大岛海南岛作为著名的旅游圣地,它的民族、人口、名胜、景观等各方面的内容。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我专门上网找到了海瑞、东山岭、万泉河、海南的少数民族等方面的图片,让我们那些几乎没有去过海南的学生大开了眼界,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可是我总觉得还是不够,应该再给学生拓展更高层次的认识着眼点,我找来一幅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海南岛。学生不经意间,很自然的,我的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目标达到了。我们的教学重点之一——宾语从句也再次呈现。 再者,我认为情感教育在现行的教材中几乎每个单元每个话题都隐含着相应的教育内容,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有目的、有意识地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在每节课上,随时展开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同时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其实,情感教育的内容就是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语。但就是那画龙点睛的一句话,会令那些情商越来越低的学生在眼花缭乱的课堂表演过后有更深的情感体会。因为情感因素除了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影响,也是影响学习效果和成功程度的重要因素。 ③情感教学原则体系中的核心原则就是寓教于乐。这条原则的基本涵义是使学生在快乐兴趣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教师让学生在“乐中学”到“学中乐”的情感转化体验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比如这学期我们学八年级(下)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许多男孩子对科幻很着迷的,我让他们下去查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丰富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还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通过渗透情感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其拥有正确的情感意识,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同时,开展丰富的美术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总结后丰富自身的情感,从而对学习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实践活动、欣赏美术作品,对美术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自己学习掌握的知识内容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使自己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小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欲望。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播放音乐或视频,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够充分放松心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和积累美术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延伸和补充教材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多媒体可以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重视培养学

生的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将图片和音乐等有机结合,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其创作欲望和灵感,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二是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不同的作品能够传递给人不同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展示各类富有特色的作品,使学生的审美意识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懂得不同作品具有的时代特色以及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如,教师在播放可爱的卡通形象时,学生常常会表现得很激动、很喜爱。而在播放类似《三毛流浪记》的图片时,学生表现出的情绪往往很复杂,有的同情,有的悲伤。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在欣赏过程中体会到不同人物、场景、时代所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三是在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美术实践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加深其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如,在上“我的新朋友”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一些黏土,让学生亲手制作出自己的新朋友,这个朋友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动物。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其作品也各有特色,充分体现出了学生浓厚的情感。在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展示,制作的如果是人物,可以鼓励学生送给人物本人,加深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如果是动物,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向大家讲述自己与新朋友间的趣事,锻炼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情感。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作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并根据学生的喜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发表时间:2018-02-08T16:50:54.043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7年12月作者:辛宇 [导读]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正确的情感教育方法能够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辛宇 摘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与高尚的审美价值观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情感教育的运用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正确的情感教育方法能够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情感教育渗透策略 在当今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和探讨教学中的情感缺失问题,特别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加应该注重情感因素,因为与其他学科相比,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沟通情感、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改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一、建立和谐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们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在精神上得到放松,从而产生较愉快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当我们接手一个新班时,首先就应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上第一节课时,就要告诉学生,课堂内外老师和学生是朋友,这样就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我们还可以经常性地与学生们谈心,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让他们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能发挥其潜能,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英语课上,我一直都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充满期待的眼神关注着每一个学生。在教8A Unit1 Friends Welcome to the unit时,好多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谈论自己的朋友,但是有一位女生坐那里,一句话不说,还有点想哭的样子。我走过去问她:“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吗?”她说:“老师,没什么,就是我本来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的,可是她要转学了,我有点难过。”我安慰她说:“不要难过,如果你们是好朋友,不管她在哪儿,她都会记得你的,而且现在通讯那么发达,随时都可以联系的。”她点了点头说:“恩,老师,我明白的,我会调整自己的。” 我又追问了一句:“那么,你可以把你的好朋友的情况给大家说一说吗?”她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用流利的英文给大家介绍了她的好朋友,同学们都给予了她热烈的掌声。通过这个事例,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对于教育教学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我们要去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他们会因为喜欢你,而愿意上你的课。 二、活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具有内容新、生活气息浓等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能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如教学7B Unit 5A Brave Young Man时,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会再次阅读教材内容,很自然地引用书上的句子:Fire can be very dangerous.It is important to be careful with fire.接下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与他人合作: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our love to others.之后,再让学生结合所学过的词语回答问题:In our life, there are many people like Zhang Huas.What do you think of him?学生会充分发挥想象力,用helpful、good、clever、brave、friendly等形容词来表述。这样不仅能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还能感受火灾救援人员无私无畏的精神,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促进学生树立积极的情感价值观。再如讲授8A Unit6 中的Reading部分时,讲述的是1999年的台湾大地震期间中小男孩Timmy被困瓦砾堆下的亲身经历,如果只使用语言讲述,很难带给学生震撼。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汶川地震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到地震发生时的真实场景,体会到面对灾难坚定信念的重要性,从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7A Unit 2中的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时,根据课文中的问路内容,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首先,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找出从学校到人民公园的最佳路线。每组的人可以自由结合,自由选择步行、骑自行车、坐车等方式,找出最佳路线。其次,小组讨论后拟定好方案,形成书面材料;最后,小组代表介绍方案,陈述制定此方案的理由等。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问路的情境,对此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必用的句型:Go alone Zhongshan road and…;Walk along this road and turn right when you see …;Go across the bridge等。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再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动感的特点,教学中利用网络优质资源制作精美的课件,能丰富课堂教学,拓展学生视野,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激发学习动机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提供成就感,采用激励评价等诱因,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使之持久保持,从而取得英语学习的成功。 例如:在教7A Unit6 Fashion Welcome to the unit时,我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回家设计服装,可以用自己的旧衣服,可以用卡纸,也可以用塑料袋,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作为原材料,来制作自己的衣服。在第二天的课上,学生们带来了他们设计的衣服,看着他们的创意作品,我真的很惊叹。之后,再让他们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作介绍,他们的积极性相当的高,在介绍时,有几个调皮的男生,还不时地说出许多俏皮话,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他们因为学习的动机被成功地激起,学习的热情也就显得特别的高,使得他们很快地沉浸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并能主动地去学习。 外语教学不仅是学生的认知活动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营造积极向上的情感对学生的身心学习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是我们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情感态度是语言运用的血脉,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用理解和爱唤起学生们灿烂的笑容,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变化,要使他们感受到语言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让他们在轻松地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让他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正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克勒沟学区新地小学--朱艳敏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出发点,把对情感态度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总体目标之一提出来了,这就告诫我们广大的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考虑认知因素,还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用“心”施教,要积极创设条件,使学生的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陶冶,从而进一步努力使数学教学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下面结合教育实践,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括动的一种反应。情感教育,是在教学情镜中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正如人文心理学家罗杰斯所指出:学习本身就包括认识和情感两个方面。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其智力因素担负着信息加工的任务,即对信息进行感知、加工、识记、保持和应用。它可以使人类积累的经验转化成个体的知识结构,属于主体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担负着信息选择的任务,即对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当认为是有趣的、有价值时,主体便主动而有效地吸收,否则反之。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教师一味加大知识信息量而不能真正进入学生头脑的原因。因此非智力因素对操作系统起着始动、定向、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它属于主体的动力系统。我们的教学如果只注重操作系统的过程,即认知过程,而忽略动力系统的过程,即情感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努力实现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和谐统一,在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中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三年级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三年级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郭威郑秀丽 小学英语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诸多教育的任务。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还可以培养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包容性格,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的能力,克服困难,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共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这些对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本学期的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1、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文化礼仪、习俗风貌。要学习包括表达思维活动(同意、帮助、邀请)、情感态度(喜欢、感激、同情、愿望)、道德态度(抱歉、宽恕、感谢、赞成、关心)、社会文化(介绍、问候、告别、就餐、看病、庆贺)等三十多个语言功能项目,内容丰富。这些语言材料的学习,为课堂的德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其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的渗透,切忌长篇大论。例如,“!”“?”“!”“!”“.”等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同时,教师在要求同学注意听别人发言的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交际练习,实际上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达到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2、注重语言教学的情感教育渗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标的心理内驱力,动机产生于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结构、认识结构、情感结构,运用正确的心理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环绕着学生的种种心理需要进行教学。儿童的心理需要主要由兴趣、成功、审美、创造性四要素构成。其中,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加强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动性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游戏、唱歌、比赛、表演等教学形式,可以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机会。例如,教学中我常常采用的双人、小组、集体比赛游戏活动,即满足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巩固了所学的语言材料,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关心的集体主义精神。 (2) 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小学英语教学是启蒙阶段,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要靠老师的渗透和培养。小学英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感性学习,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和交际用语都应当从感性学习入手,通过示范、

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应用

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应用 【摘要】情感教育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好的情感教育,对教育教学工作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师生合作交流情感教育开展的基础”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作用与方法,值得教学一线教师借鉴。 【关键词】情感教育; 情感渗透; 情感交流; 教育渗透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与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直接于人的意志过程和认知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态度的真实体验,是人们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助推剂。记得德国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就是说,好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满意、愉快、高兴、欢乐,相反,就会感到郁闷、痛苦、愤懑和憎恨。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好好把握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应用。 1师生合作交流是情感教育开展的基础 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不仅受认知因素的影响,也受情感因素的制约。因为情感因素时时刻刻都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其微妙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令人叹为观止。教师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者,又是师生情感交流沟通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善于畅通情感信息的交流渠道,更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高超的理解能力和应变能力,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上的良师益友。 那么,怎样去做呢?我国著名特级教师马明曾说过:“不了解学生的教学,本质上不是真正的教学。”要做到这一点,作为教师就必须了解你所教的学生。首先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潜能特征等诸方面出发,多角度的观察和分析学生,努力寻找每个学生的“发光点”,帮助其树立好学习信心。其次,要主动地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与学生打成一片。三是通过心理交往去影响学生,铺垫好师生合作教学的情感基础,减轻学生学习心理压力,用“情”与“理”去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这样,我们的教学措施才有针对性,激发起他们的学习信心和持久动力。 2情感教育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它制约着学生的认知学习,长期的教学工作实践已得到了充分证明。因为良好的情感注入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可推动学生发奋努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反之,就会压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为一线教师,不应该只注重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生智力方面的因素,还应注重他们学习兴趣与内在学习动机的表现,研究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念、态度和情绪等方面的情感因素的发展。如好多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科现象非常厉害,有的爱好语文,有的爱好数学,还有的喜欢文体艺术等。面对此类现象,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方式,灵活把握契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情感注入的影子,如:“你的智力很好,有学好数学的天赋将来一定有所成就”,“你提出的问题很好,很有见地”,“你的语言很精彩、精辟,一定能写出好的作文”等,激起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活力。 3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五年级英语德育渗透计划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英语文化的教育内容不能太深刻,只要呈现出具体的案例稍加讲解就好。本人计划充分利用教材、课外英语等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子,本人作如下计划。 一、德育渗透的途径 1、通过学习单词和简单的句子进行渗透 德育是一种文化教育,文化内容很多是直接与词义相关的。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句子、习语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容。这就意味着在词和句的教学中可以进行道德意识的渗透培养。 2、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加强品德教育 小学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在德育意义上很有代表性,有些课文内容本身就是介绍英语国家的文明礼仪。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内容向学生传输道德文化知识,解释中外礼仪差别 3、实事求是,在实际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在语言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更得体地使用目标语进行应用交际,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学生仅有目标语、道德文化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训练运用目标语的思维方式,按目标语的社会道德规范行为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要多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要求他们按特定的环境和人物角色使用相应得体的语言。也鼓励学生在课外生活中积极大胆应用,养成习惯,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4、通过课外活动,加强学生品德教育 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兴趣,使德育得到有效延伸,更灵活贴切地实施德育。如举行生日聚会、圣诞晚会、课本剧表演等,让学生自主地我学我育、学用结合,提高育人质量。 二、德育渗透的内容 1、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普及文明规范。 在英语文化意识熏陶学习和交际能力培养中,对学生实施中西文明礼仪教育是一大重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称谓、问候、告别、重大节日问候的得体运用,能对一般的赞扬、请求作出适当反应等。如早上见面互相说声"Good morning ",新年互相祝贺"Happy new year"、互送贺卡,得到别人帮助记住说声"Thank you"。 2、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英语教育属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合理的跨文化心态,既不可形成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的心态,也不可形成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心态。整套小学英语教材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注重介绍中华文化,以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养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并形成运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文化的初步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特别加强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本学期将积极利用现有条件,结合实际,促进学生文明礼貌,思想品德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我们的传统教育,长期以来由于受特殊认知模式的影响,认为课堂教学是纯粹的智能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所侧重的是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很少涉及到情感教育。偶有涉及,也是几句硬梆梆的诸如“你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的教条。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情感认识,以致长大后出现错误或偏激的道德行为。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伤黑熊事件,足以暴露出现阶段青少年情感教育的缺失。《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所谓情感教育,它和智育、美育一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在教学过程中用美文灌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由无数的“情”的操作而综合为“情操”的生成,达到心灵和心灵的藕合。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翻开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那些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文章中充满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亲朋好友、对同志的真挚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情感蕴涵在课文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方法进行情感教育。 一、通过朗读,渲染情感 情感,应该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尤以朗读最为重要。朗读是通过读出词语和句子的声音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因为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把储存信息的文字符号载体变成带有朗读者情感色彩的抑扬顿挫的语音,往往会还原出作者本身所要传达的情意,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感染。 (一)教师示范读,学生听中生情。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描述道:“立在海边,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起吼来的时候,我们不禁要血跳腕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听节奏有力的涛声,能引发人的情思,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起审美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师范朗读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听,通过观察教师朗读时的表情,初步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是喜爱还是愤恨?是讽刺还是赞美?从而正确把握自己的情感。 (二)学生自己读,读中悟情。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学生必须要自己朗读,才能借助体味和揣摩课文内在意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语言亲切,感情真实,通过反复朗读,以至达到可背诵的程度,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通过朗读作品中的人物、情景便跃上纸面,作品的情感便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各段写法类似,均由话别引出发生在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令人荡气回肠的往事。教学时应凭借朗读理解其意,感知其情。在朗读描写大娘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送吃的这一部分时,对描写大娘动作的词要求重音朗读,辅以缓急恰当的语气,读出朝鲜大娘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一心挂念志愿军战士的慈母之情。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情感基调,加强感情朗读,以达到升华情感体验之目的。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其情调,明确其情理,激扬其情怀。 二、创设情境,以境生情 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具体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指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绘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法。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动人的人类生活。对描摹祖国壮丽山川、名胜古迹的课文,要让学生眼观文字,耳听音乐,脑现图画,神游佳境,获得赏心悦目的欢愉,激起热爱祖国的情怀。对写人叙事的课文,要再现人物活动的场景,想起人物的音容笑貌,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