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谈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谈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谈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河南省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王志红

摘要:本论文结合实际采用设置冷却水管及其附属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承台中的应用,减少了因温差原因引起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确保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冷却水管大体积混凝土应用

目前,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内外温差的有效控制是减少温差引起混凝土裂缝的最有效途径。在2012年,由我公司承建的开封新区东京大桥的主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在4月下旬及5月上旬施工中,采用了在承台内埋置冷却水管主要施工工艺及相关附属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消除了温差引起的裂缝,下面结合施工实际予以介绍,以供同仁们参考:

1 东京大桥大体积承台的基本情况

大体积承台有两种结构尺寸:长×宽×高=14.7m×9.5m×3.5m(4个),

长×宽×高=17.4m×10.5m×3.5m(4个)。

承台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30,配合比标号如下:

水泥粉煤灰砂石水缓凝外加剂

400 764 1056 170 8.0

2 大体积承台绝热温升分析及计算

由于承台混凝土体积大, 相对水泥用量较多,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较高。为控制承台基础混凝土结构内部因水化热引起的绝热温升,防止因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现对其进行绝热温升等分析和计算。

水化热绝热温度及最大水化热绝热温度T

(t)

(℃)

混凝土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一般按下式计算:

T (t)=[m

c

Q/c·ρ]*(1-e-mt)

T

(t)

—浇完一段时间,混凝土的绝热升温值,℃;

m

c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本配比用量400kg/m3。

Q—水泥水化热量,J/kg;对于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取用377J/kg;C—混凝土的比热,一般取0.96KJ/kg·℃;

ρ—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400kg/m 3 e—常数,为2.718;

m—与水泥品种,浇捣时与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一般为0.2~0.4。本计算取用均值0.3;

t—混凝土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天数,d ;

各龄期混凝土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计算

在实际中,一般3天为水化热绝

热温升值最大值,和理论计算有一定出入,施工实际中我们将在砼内部埋设测温探头以掌控温度,以调节水流速度以控制砼内外温差。

根据规范规定大体积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的差值以及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空气中最低温度(经调查开封当地4月份历年温度最低值为6~13℃,5月上旬历年温度最低值为13℃)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 25℃。若经计算确认结构物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拉裂能力时,允许不大于25℃-30℃。但本桥承台混凝土内外温差均大于规定值,所以在施工中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才能保证承台混凝土结构质量。

3 埋置冷却水管主要施工工艺及相关附属措施

通过绝热温升分析及计算,我们在施工中主要采用了埋置冷却水管施工工艺及相关附属措施以达到控制温差的目的。

3.1埋置冷却水管

通过冷却水的热交换,降低砼结构的中心温度。冷却水管采用直径φ32mm 一般水管,水平间距120cm,每层垂直间距120cm 左右,共布置2层,进口设有调节流量的水阀。冷却水管安装后,进行压力通水检验,以免渗漏。每层循环冷却水管被灌筑的混凝土掩盖并震捣完毕后即可在该层循环冷却水管内通井水。一般情况下,冷却水的流量越小,进出水的温差就越大,即出口水温度越高,这将会影响冷却水和混凝土的热交换,

T(t)℃天数mc*Q C*ρ-mt 1-e -mt 16.9611508002304-0.30.259229.5321508002304-0.60.451238.8431508002304-0.90.593445.7441508002304-1.20.698850.8451508002304-1.50.776854.63

6

150800

2304

-1.8

0.8347

使带出的热量减少。因此,要通过水阀,调整循环水流量,并作好进出水温记录,控制好温差。施工中冷却管严格按预设的要求进行布置,以保证降温效果。

施工中实际布置如下:

第二层冷却管

第一层冷却管

3.2 对承台混凝土进行保湿蓄热养护

蓄热养护的作用在于减少表面的热扩散,避免产生表面裂缝。保湿养护可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并可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抗压强度。施工中计划采用以下养护措施:

3.2.1晚拆承台模板,防止热量散失;在表面覆盖土工布后再加盖帆布。

3.2.2 用冷却管流出的水进行养护,经常浇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3.3、对承台砼进行温控测量。

3.3.1为测定结物内部温度,在承台混凝土中埋设测温元件,随时观察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变化情况。根据观测结果确定冷却水管通水时间和蓄热养护时间。为了准确全面地了解砼的温度变化和分布规律,在承台中埋设测温探头,测温元件埋设个数及其分布情况如下图,测温片下端位于承台厚度的1/2处。

位于对角线一半的

中心处

位于承台中

一般地说,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出现在浇筑后的第三天左右,较大的温度梯度出现在承台四周及表面附近,且都在降温阶段出现,因此降温阶段必需注意加强承台的保

温养护。承台混凝土灌注后第10天,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可降至 50℃以下,温度梯度均小于20℃,此时可以停止冷却水循环和蓄热养护, 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3.3.2各时段内、表温度监测控制如下:

东京大桥主墩承台内、表温度监测控制统计表

时间承台内

日平均

温度℃

承台表

日平均

温度℃

内表日

平均温

差℃

平均进

水温

度℃

平均出

水温

度℃

出进水

温差℃

日平均

气温℃

采取的对应

措施

2012-4-28 59 41 18 33 41 8 20 正常流速

2012-4-29 69 50 19 44 50 6 22 正常流速

2012-4-30 70 41 29 34 41 7 19 加大流量

2012-5-1 68 42 26 36 42 6 24 加大流量

2012-5-2 64 41 23 35 41 6 25 正常流速

2012-5-3 55 40 15 32 40 8 24 正常流速

2012-5-4 51 41 11 36 41 5 25 正常流速

说明:承台为C30砼,完工时间为28日凌晨1点,施工后每小时测量一次,一天测量24次,平均数为24次的均值。

由上表统计数据可知,埋置冷却管很好的解决了内、表温差问题,使温差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4 减少温差的辅助对策

3.4.1采取分层灌注承台混凝土,使混凝土部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3.4.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内部温度是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升、浇筑温度和结构物的散热温降等各种温度的叠加。因此,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可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施工中采取如下措施实现降温目的:

3.4.2.1 水泥应经过充分时效方可投入使用(一般不少于7d),不使用时效不足7d的“热”水泥;

3.4.2.2用井水冲洗石料,降低石料温度;

3.4.2.3直接采用现抽井水进行混凝土的拌合,以减低混凝土的初始拌合温度;

3.4.2.4有条件时,可对砂石料进行遮盖,减小太阳直射升温。

3.4.3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3.4.3.1选用由焦作千叶水泥厂生产的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水化热为377J/kg;

3.4.3.2采用级配良好的新乡产5~25mm碎石,减小针状、片状、石粉含量;

3.4.3.3采用优质平顶山鲁山河砂(中砂),细度模数在2.6左右,含泥量小于1%:

3.4.3.4 在承台混凝土中掺用缓凝剂,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18 小时左右),满足砼设计强度和施工性能,延缓水泥水化热峰值出现的时间;

3.4.3.5 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0mm-160mm,和易性好,不泌水。

4、取得的效果

由于采用了设置冷却管通循环水冷却,对混凝土外部采取覆盖蓄热保温等措施,解决了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温差裂缝,至今已施工的8个大体积承台,没有出现温差裂缝。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论文摘要: 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进行了一次概述。着重对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并提出较为实用的防治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有: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泌水现象、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过厚等几种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论文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工程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有固有的收缩特性,具有坍落度大、水泥用量大、含砂率高等特点,因此,在施工中产生裂缝的概率较高。 1、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控制要点 在工程施工中,结构整体性要求高,一般要求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方式,保证结构整体性,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不留施工缝。其自身具有结构体积大、承受荷载大、水泥水化热大、内部受力相对复杂等结构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导致在工程实践中,大体积混凝土出现其特有的质量通病,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1.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 在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早期里表温度差过大(25℃以上)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会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有以下方面:优先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

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在保证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并进行养护。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等。在拌合时,还可以掺入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也有利于散热,降低内部温度。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面工作,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1.2泌水现象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没有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造成混凝土中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水分与空隙;大体积混凝土上、下浇筑层施工间隔时间较长,它将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脱皮、起砂等不良后果。 1.3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过厚 因大体积混凝土的量大,且多数是用泵送,因此在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会产生过厚现象。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要求是:既要保证设计强度,又要大幅度降低水化热;既要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又要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所以,施工中应选择合适水泥,减少水泥用量,掺外加剂,控制水灰比。严格控制骨料级配和含泥量,选用l0~40mm连续级配碎石,优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设计强度及泵送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经试配优选。 3、原材料质量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所选用的原材料应注意以下几点: 3.1水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冷凝管降温方案[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冷凝管降温方案 一、工程概况 超强风尚名城8#楼基础为C40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灌注总方量分别为1050m3; 以上施工所用混凝土强度较高,水泥用量较大,会因水泥水化热过大、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温度裂缝,属大体积混凝土。 在施工中除采取掺加高性能减水剂降低水胶比、掺加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等措施减少水化热外,还必须在混凝土内部布设冷凝管,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二、水管冷却排布法施工 1、施作方法 采用内径φ32mm,壁厚2.5mm铸铁管作冷凝水管,端头攻丝,并以弯管接头和直管接头连接。连接时应牢固,并缠好冷胶带防漏水,将冷凝管与钢筋固定牢固以防止混凝土灌注、捣固时影响造成失效。在冷凝管的进出水口各设置一道阀门,以控制进水的方向和流量(见附图)。· 2、水管冷却的排列方式 水管冷却法的排列方式一般采用矩形,本项目采用其中矩形排列方式,见下图。冷凝管的水平间距为2m,见附图。 水管冷却的通水方式:冷凝管通水必须选派专人负责。混凝土灌注完毕表面初凝后即开始通冷却水,保证从进水口进入的水是冷水(常温水),进出水口每8小时交换一次,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比较均一,降低

温度裂缝出现的可能性。 3.保温养护 ⑴目的和作用 保温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又一重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保证混凝土表面水份充足,避免出现塑性收缩裂缝;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 ⑵保温养护所用保温材料和方法 塑料薄膜、草袋、棉絮、黏土等具有隔热保温的材料均可用作保温材料,但在实际施工环境中,根据工程需要,采用既经济又隔热保湿效果好的材料。本工程选用薄膜,在混凝土浇筑后即刻覆盖保温保湿,在混凝土初凝后,定时在薄膜上喷水,确保混凝土表面水份充足。 保证拆模前养护时间,通过模板对混凝土实现保温养护。冷凝水管继续通水4天以上,直至冷凝管出水口的水降至常温后方可停止通水。 四川省射洪虹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超强风尚名城8#楼项目部 2014年11月30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最终完整版)

目录 1.2. 施工组织设计 ................................................... (2) 1.3. 主要施工规程、规范 .............. (2) 1.4. 主要标准 ..................................... (2) 1.5. 主要法规 ..................................... ......................... 3 2. 工程概况 ........................... .. (3) 2.1. 设计概况 ..................................... (3) 2.2. 底板分区图 ..................................... ......................... 3 3. 施工安排 ........................... .. (4) 3.1. 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 (4) 3.2. 混凝土供应方式: ................ (4) 3.3. 劳动组织: ..................................... (8) 4. 施工准备 ........................... .. (9) 4.1. 技术准备 ..................................... (9) 4.2. 机具准备 ..................................... ................... 1..1.. 4.3. 材料准备 ..................................... ................... 1..1.. 5. 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 .. (12) 5.1. 流水段划分: .................... (12) 5.2. 总体施工顺序: .................. (14) 5.3. 混凝土运输: .................... (14) 5.4. 混凝土的浇注: .................. (15) 5.5. 混凝土的收面与拉毛 .............. (19) 5.6. 混凝土的养护 .................... (19) 5.7. 混凝土的测温: .................. (20) 6. 季节施工的要求: ................... (22) 6.1. 雨季施工的要求: ................ (22) 6.2. 冬季施工的要求: ................ (23) 7. 砼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 (23) 7.1. 质量控制措施: .................. (23) 7.2. 施工过程控制的具体要求 ..................................... (23) 7.3. 控温措施: ..................................... (24) 7.4. 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 (24) 7.5. 成品保护措施: .................. (24) 7.6. 应急措施: ..................................... (24) 8. 环保措施: ......................... ............... 26 9. 安全保证措施: ..................... . (26) 9.1. 一般要求 ..................................... (26) 9.2. 泵送的安全要求: ................ (27) 1. 编制依据 (1) 附件一:泵送混凝土相关计算 ................................. 27 附件二 : 大体积砼温度计算 (30) 附图一: 基础底板测温孔布置平面图 (32)

冷却管在大体积砼中的应用

冷却管在大体积砼中的应用- 工程事故分析 冷却管在大体积砼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以空中华西村工程4m厚筏板大体积砼施工为背景,对冷却管在大体积砼施工中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空中华西村;大体积砼;冷却管 1、工程概况 “空中华西村”工程位于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阴市华西村中心广场西南,北望华西塔群,西邻村中小河,用地基本呈矩形,地势平坦。“空中华西村”项目是集酒店式公寓及附属公共配套设施于一体的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总高328.0米,规划用地面积28406.24m2,总建筑面积达212987.42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92376.8m2,地下建筑面积20610.62m2。本工程由3个60层高253.8m)的外围筒体和1个72层(高328m)的外围筒体构成,中央筒体顶部设有一个直径50m的球体。3个外围筒体主要功能为公寓式酒店,每12层连接层作为设备层及会所,中央筒用于垂直交通,可直接通往顶部球体。球体直径50m共4层,包括华西文化展厅、旋转餐厅、普通餐厅及顶部观光层。本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华西村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中国农村的标志建筑。 本工程主体部位基础采用桩筏复合基础,筏板基础厚4m,面积约6535m2,混凝土方量约为26100m3。筏板基础施工时,不留施工缝,一次连续分层浇注。 2、冷却管设计

本工程筏板结构断面尺寸达4m,砼浇注后由于水泥水化热的影响,砼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若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差过大,将对砼产生较大的拉应力,极易引起砼开裂。施工中采取优化配合比、埋设冷却管、降低入模温度、表面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养护等措施控制有害裂缝的产生。 施工中为了持续补偿或削减混凝土的收缩,有效达到抗裂防渗的目的,每方混凝土中掺加33kgSY-G膨胀剂。SY-G膨胀剂在温度大于80℃情况下会失效,为了进一步降低中心温度峰值,避免膨胀剂失效,在筏板基础中设置上下两层冷却水管。另外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基本处于绝热状态,降温速率明显降低,CCTV实测结果显示降温速率约为0.2℃/d。本工程筏板基础施工时,江阴地区夜间温度低于20℃,在中心温度降不下去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与大气温差过大造成裂缝,表面需要一直进行保温养护。设置上下两层冷却管,可以通过控制通水量,主动控制混凝土内部的降温速率,缩短保温养护的时间,避免影响后续施工。 冷却管采用DN65薄壁焊接钢管,冷却管进出水口均设在板面上方,在筏板基础底板中设置上下两层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离筏板边间距为2100,管间水平间距也为2100,竖向间距1300。冷却水管位置设在筏板基础的中部钢筋上,即筏板基础的第五层和第六层钢筋网片上(钢筋网片),用型钢支撑固定,不得直接摆放在钢筋网片上。 3、冷却管施工 为了保证底板砼质量,要求在冷却管进出水口处焊接100×100×4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范文【精品】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摘要】目前针对高层建筑基础多为筏板式基础,筏板式基础超长体积大,无论从施工还是从过程控制以及温度应力的和水化热的控制中给施工者带来较大的难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为控制好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及表面与大气温度之差不超过25℃,应将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常见的几种常见问题处理措施:泌水处理:筏板承台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严重时,将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大部分泌水可排到集水坑和电梯井坑内,然后用潜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可采用海绵吸除。 二次振捣与混凝土表面的特殊抗裂措施:由于混凝土浇筑后上部保护层厚度商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较厚,为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初步按标高用铝合金刮杠刮平混凝土表面后将预先准备好的30×30mm 钢丝网压入混凝土内,钢丝网标高控制在基础底板顶标高下20mm 处,随混凝土浇筑的进行随时铺放,并用φ8 的弯钩钢筋间距2m 将钢丝网固定,及时用木抹子将混凝土表面抹平,待混凝土收水后,用木抹子搓平两次,闭合混凝土面层的收缩裂缝。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每隔半小时对已浇筑混凝土进行一次重复振捣,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增强密实度,提高抗裂性。 施工缝、后浇带施工:施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预留后浇带,后浇带的构造应按照设计及标准图的要求设置,一般应采用模板支挡。不宜设置施工缝,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应按照后浇[最新]实用范文精品文档论文文献带要求处理。如使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止水条应具有缓涨性能,7d 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充分向混凝土布料机供料,保持其工作的连续性。场地应同时容纳两台搅拌车,以轮流向布料机供料。搅拌车输送混凝土的能力宜超出布料机排放能力的20%。 季节施工措施:混凝土雨期施工时,应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及时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混凝土浇筑。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当大雨造成无法继续浇筑时,应设置临时施工缝,施工缝应加设模板。大体积混凝土暑期施工时,可对石子、砂、水泥、水等采取遮盖、降温等措施,以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根据热工计算采取降温的方法。现场应对混凝土输送泵、输送管道进行遮盖,应尽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应超过35℃。宜避开高温时段继续混凝土浇筑。 二、混凝土测温混凝土测温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温差,从而为混凝土的养护采取措施提供依据,确保大体积混凝土不产生裂缝。 1、测温方法:采用预埋薄壁钢管法测温,测温仪器选用温度计,将温度计用线绳系牢沿薄壁钢管慢慢送到底部,即可读出所需温度值。 2、基础承台布置测温点布置:测温点应选择代表性强的部位,本工程在厚大承台处用Φ10 薄钢管按上部、中部、底部留设测温孔,水平分布间距3000—5000 ㎜,特别是承台边缘与筏板交接处。 3、测温管布置:在每个测温点沿竖向预埋三根薄壁钢管,分别用来测承台的底部温度、中心温度及表面温度。薄壁钢管应呈稍倾斜状埋置,便于温度计放置,并注意将钢管下部封闭严密,上口用牛皮纸或软木塞塞实,防止混凝土浆灌入,测温钢管预埋时一定要与钢筋固定

冷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冷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谭明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践,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描述,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计算,增设冷却管降温措施,总结出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管的设计与施工的施工要点。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冷却管施工要点 1、概述 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广泛使用的主要材料,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桥梁技术的突飞猛进,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我国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物中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 m的部位所用的混凝土即为大体积混凝土;美国则规定为:任何现浇混凝土,只要有可能产生温度影响的混凝土均称为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2-5天升温速度较快,弹性模量较低,基本处于塑性及弹塑性状态,约束力很低。但是在降温阶段弹性模量迅速增加,约束拉应力也迅速增加,在某时刻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就会出现温度裂缝。随着内部混凝土降温。温度裂缝可能发展为贯穿裂缝,不仅影响到结构的强度还影响其耐久性,但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本文通过对跨长湖申航道桥承台混凝土的内部温度的计算和分析,增设冷却水管方案验算,较好的控制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2、工程概况 长兴县陆汇西路工程跨长湖申航道桥,主桥为(36+60+36)变截面连续箱梁,引桥为两岸分别一联(3×30)等截面连续箱梁,桥梁全长315.8米,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和承台,下部结构为墩式和柱式结构,其中桥台承台尺寸为20.50m×4.25m×1.5m,主桥墩承台为19.00 m×6.30 m×2.50 m,引桥承台为19.00 m×4.5 m×2.2 m,混凝土标号为C30,根据我国现行规范规定,本工程的承台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范围。施工时间在6月中旬,平均气温20℃左右。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完整版本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八月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八月

地下室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10-9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建筑图集11G101-1 11G101-2 二、工程概况 台州市方远大饭店工程,位于台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商务区。南邻市府大道,西接学院路,北侧为西商纬二路,东侧为西商经一路,本工程主楼地上13层,裙房地上3层,设2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61832㎡,其中地上39221㎡,地下22611㎡,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

二级,地下室顶板和屋面绿化种植土部位防水等级为一级,人防等级为核六级,构件耐火等级为一级。 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3m(黄海标高)。 地下室底板标高为-10.7m,底板现浇砼厚800mm。 地下室剪力墙厚度为400mm。 地下室-2层顶板厚度人防部分200mm,其余150mm。 地下室-1层顶板厚度主楼部分180mm,其余250mm。 地下室按后浇带划分为9个区块,东西方向长度为124m,南北方向长度为94m,属大面积,超长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电梯井最深处深度为4.2m,电梯井基础混凝土厚度为2m,地下室地板混凝土厚度为800m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垫层砼强度为C15,基础承台、地梁、底板、地下室侧壁、砼强度等级为C35(地下室底、侧、顶抗渗等级为P8,掺HEA膨胀剂),根据本工程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超长,大面积的特点,在施工中要抓住以下几方面的关键技术:一是设计具有抗渗,抗裂性能的混凝土配合比,二是地下室结构的抗渗,抗裂的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三是混凝土的搅拌、泵送、浇筑等质量控制,四是大体积混凝土浇捣时的内外温差的控制 三、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采用商品砼,搅拌车运输到现场,由混凝土泵泵送入模。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砼的配合比,泵送施工工艺及混凝土的养护,在前三车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时间内,向搅拌站有关负责人索取水泥、砂石试验单,外加剂质量证明及配合比通知单,浇筑一个月内,搅拌站应提供其他混凝土技术资料(强度报告及合格证等)。

大体积混凝土循环水降温施工工法(定稿)

工法名称: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 温控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名称:河南省第五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张福云刘振东李焕玉李全忠 完成时间:二零零七年八月十二日 目录 1 前言 (3) 2 特点 (3) 3 适用范围 (4) 4 工艺原理 (4)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 5.1施工工艺流程 (4) 5.2主要施工操作要点 (5) 5.2.1砼温升和冷却循环水管、测温点埋设计算 (5) 5.2.2温控过程控制 (7) 5.2.3配合比及材料控制 (9) 5.2.4大体积混凝土生产控制 (10) 5.2.5砼浇筑控制 (10) 5.2.6大体积砼其它温控措施 (11) 6 材料与设备 (11) 6.1材料 (11) 6.2机具设备 (12) 7 质量要求控制 (12) 7.1砼温差计算控制 (12)

7.2冷却循环水管和测温点设置计算控制 (13) 7.3冷却循环水管和传感器安装控制 (13) 7.4砼施工控制 (13) 7.4.1配合比质量控制 (13) 7.4.2砼计量质量控制 (14) 7.4.3砼拌制质量控制 (14) 7.4.4混凝土运输质量控制 (14) 7.4.5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15) 7.4.6混凝土养护控制 (15) 8 安全措施 (16) 9 环保措施 (16) 9.1噪音排放 (16) 9.2现场无扬尘 (16) 9.3光污染 (17) 9.4杜绝施工现场火灾 (17) 9.5合理处理固体废弃物 (17) 9.6生产及生活废水排放 (17) 9.7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建筑材料 (17) 9.8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 (17) 9.9环境保护 (17) 10 效益分析 (18) 10.1社会效益: (18) 10.2经济效益: (18)

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通用版)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通用 版)

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通用版)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从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供应,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加强混凝土养护等方面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的目的。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养护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混凝土大坝、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都是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但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关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甚至导致结构垮塌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上配合比的目的是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抗裂能力。 (一)施工材料的选择 1.水泥的选择。内部混凝土主要考虑抗裂性能好、兼顾低热和高强两方面的要求,一般采用低热矿渣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掺入一定

量的粉煤灰。外部混凝土,除抗裂性能外,还要求抗冻融性、耐磨性、抗蚀性、强度较高及干缩较小,因此一般采用较高标号的中热硅酸盐水泥。当环境水具有硫酸盐侵蚀时,应采用抗硫酸盐水泥。 2.骨料的选择。选用结构致密,并有足够强度的优良骨料,特别是粗骨料,具体应符合有关的标准、规范和规程。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骨料要求表面洁净,不含杂质。②砂子采用中砂,石子采用大粒径的卵石或碎石。③砂子含泥量不得超过3%,石子含泥量不得超过1%。④粉煤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以部分粉煤灰代替水泥,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利于施工操作,而且对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有益。在混凝土工程中,掺人粉煤灰时应满足:选用细度合格、质地优良的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以15%~20%为宜。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优化 通过试验室进行多种配合比的试验和研究,选用最佳配合比作为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最佳配合比应满足以下要求: 1.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 2.混凝土的砂率控制在35——40%。 3.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 4.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3.0kg/m3。 5.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程工院三期学医科大学康达南京大体 积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准:批 2018年1月13日 1、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2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 DBJ01-6-9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204-2002 、工程概况21、本工程为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三期工程,位于南京医科 学院康达学院内,其中8#宿舍楼建筑面积19863.5m2,其中基底面积1627.0m2。 地上12层,总高度43.8m(不含顶部装饰)。体育馆建筑面积8420m2,地上三层, 建筑高度19.75m。 2、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 3、建设地点:康达学院内。 4、质量标准:国家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合格标准。 5、施工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路通、电通、场地平整完成。 混凝土的需要从混凝土施工的部署、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本工程的施工控制要点 之一, 原材选择和优化配合比、混凝土的供应、搅拌、测温、防裂控温养护等方面采取 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措施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避免因水化热和收缩引起的 裂缝。本工程基础承台的施工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浇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降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现代施工中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混凝土技术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的提高,以适应越来越優质的质量要求。混凝土在施工的使用中往往会遇到或多或多少的缺陷。由于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而水泥本身的特性就是遇水会产生由于温度急剧变化而产生的温度应力,因而在混凝土的水化凝固时就会产生裂缝现象。而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在选择材料以及技术环节充分的进行准备。这样才能够对基础底板体积大的工程的顺利施工进行保证。 标签:混凝土;大体积;施工;裂缝 1 设计上的措施 (1)在设计上对于体积大的混凝土在强度上就应当选择等级在c20到c35之间的中低强度的混凝土,这种大体积的混凝土若是采用高强度的反而会出现裂缝问题。(2)在分块上应当注意设计并通过在结构上的合理形式对裂缝问题进行解决。主要是通过水平的施工缝,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以及温度裂缝对大体积的混凝土块进行水平工缝的设置,对其分块处理,并对工缝进行必要的连接。(3)钢筋作为混凝土施工的重点起到了连接的作用,合理的钢筋分布也会对裂缝现象进行降低,因此应当采用间距紧密、直径小的钢筋进行布置。(4)可以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在混凝土的垫层上进行滑动层的设置,以此对结构物约束条件进行改善。 2 对原材料进行选择 2.1 水泥应当采用地热性的,并且尽量减少使用量。大体积的混凝土之所以会产生裂缝主要就是由于水泥在遇水后产生的水化热。而水泥水热化现象的产生和掺加的混合料中矿物组成不同而不同,硅酸三钙以及铝酸三钙水热化较高,因此混合材料越多,水泥的水热化就会越低。因此在一些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中大多都选用一些水热化低的硅酸盐水泥,此种水泥为中热水泥,还有地热的矿渣水泥也是首先选用的原料,以此减少混凝土块的体积上变形以及对水化的绝热温升进行降低。并且最大程度的使用最少的水泥量保证混凝土强度。而达到此种强度保证低水泥用量的方式有多种,诸如:在骨料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级配好的,将后期的强度作设计上的强度,或者通过混合料的掺加一级减水剂的掺加等方式。如此看来,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的最有效也是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用一些低热的水泥以及对水泥的用量进行控制,就可以对大体积的混凝土材料的内外温差进行控制,从而对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中出现的裂缝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 2.2 选择骨料。在大型的混凝土施工工程中,应当对级配是自然连续的粗骨料进行优先选用,或者是用碎石。这是由于这种级配连续的骨料的和易性较强,在对于混凝土的配置时可以有效的降低水泥的用量,从而又达到了强度要求,同时混凝土材料的质地也均匀紧密。而在拌制混凝土中使用碎石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强度同时在抗裂的性能上也有良好的作用。而在细骨料的选择上则是可以选用中

经验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经验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本工程大体积砼配置采用双掺技术,进行了配合比优化,高性能减水剂PCA应用等,有效降低了水化热;同时应用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温度监测、养护等技术;在施工前进行严谨的设计、计算、论证,过程中对原材、工艺严格控制,精心组织,使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次获得成功;通过对同条件、标养试块的检验,60d强度全部达到设计要求,且整个底板均未出现裂缝。 关键词:大体积;钻孔灌注桩;砼施工技术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mass concrete configuration with double mixing technology, optimize the mix, high performance water reducing agent PCA application, etc, to reduce the hydration heat; At the same time the application of mass concrete crack control,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Before the rigorous in construction design, calculation, demonst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aw material, process strict control, elaborate organization, makes this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ject a success; Through to the same conditions, standard keep test blocks inspection, 60 d all strength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the whole floor all did not crack. Keywords: big volume; Bored piles;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楼地下室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整板基础,整体呈扇形,面积约为2335㎡,整体厚度达到2.6m,核心筒局部厚度达到8.2m,一次砼浇筑总方量为7733m3(其中底板板低标高以下砼方量为1500m3),其强度等级为C35 (P6),导墙为C55 (P6)。主楼底板如下图所示。 2.工程难点 ①、为了保证底板有较好的受力性能,设计要求一次性连续浇筑砼,施工难度较大; ②、底板底板配筋为 28@150,上下各三层双层双向,中间位置设置了

浅析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析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8-11-09T10:08:58.3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作者:吴粤[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向在建筑领域独占鳌头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在整体经济发展的态势下发展迅猛 吴粤 身份证号:44010619780822XXXX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向在建筑领域独占鳌头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在整体经济发展的态势下发展迅猛,特别是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和联系梁是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需要的两个特别重要的施工材料。高层建筑的地基不平稳的问题也会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得到解决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水平。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因此也是很多专业人士研究的 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超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涨,用地紧张已然成为社会普遍问题,为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建筑的规模和体量都呈现上升趋势,同时也导致高层建筑的基础不断加深、扩大,布置也更加复杂,筏板基础则成为了高层建筑的首要选择,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也随之被广泛使用,但是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问题一直是影响筏板基础质量的最大问题,因此,预防并控制开裂,提高筏板基础施工质量,对建筑自身和周边环境的安全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1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原因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构件最小截面尺寸大于1m,或预计会因混凝土里表温差超过25℃的混凝土。引起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1水泥生产的水化热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构件截面厚度超大,而水泥与水进行水化反应产生大量热量,而混凝土导热系数较低,热量积聚在混凝土内部不容易散失,造成内部大量热量汇集,引起温度快速升高,造成混凝土开裂。内部高温一般发生在浇筑完毕后的3天至5天。 1.2外部温度变化 温度应力是由温差变化引起的变形造成的,温差越大,温度应力所导致的变形也越大。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外界气温的改变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有着的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包含浇筑时的入模温度、水化热的升高温度和结构散热降低的温度等叠加后的温度。外部温度越高,入模的温度也越高;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将会导致内外温差增大,产生温度应力,这对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影响较大。 1.3收缩变形 在混凝土的拌合水中,仅有20%的水参与水泥的水化反应,剩余80%将会在硬化过程中不断蒸发散失,所以混凝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会产生少量体积收缩变形,而混凝土中多余水份的蒸发则是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的直接原因,这种干燥收缩变形不受约束条件的影响,若存在约束,就会产生收缩应力,引起混凝土裂缝。 1.4沉降引起开裂 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也会产生应力裂缝,这种裂缝会随着基础沉降而不断的加大,待地基沉降均匀后将停止变化。超越荷载使用或未达到设计强度提前增加加荷载也将导致结构出现裂缝,这种裂缝称之为荷载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设计方面控制措施 在结构设计中,配置适当的抗裂钢筋、构造钢筋,以抵抗因温度应力作用造成的开裂,使用预应力技术给予混凝土构件压应力,提高构件整体性,也将大大减小开裂的几率。采用适合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过高会增加水泥用量,导致水化热过大,也会增加收缩变形,不利于抗裂,过低影响强度,不利于构件安全。 2.2采取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 在项目施工前,要针对项目的固有特点,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工序、工种所特有的技术难点进行研究。对于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选用、劳动力组织、交接班、砼运输能力、机械调配、浇筑顺序等要要切合实际工程条件,满足大体积砼连续施工的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大体积砼施工质量、进度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对方案中存在的错误,要及时更改,确保施工方案能够切实有效的指导施工的资源配置和施工布局,保障项目施工的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要求。 2.3材料方面控制措施 选用含泥量低的水洗粗、细骨料,细骨料尽量选用中砂,粗骨料应选择强度高,粒径均匀,连续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从而减少骨料间空隙和比表面积,进而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产生,减少干缩。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水泥的3d水化热不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热不大于270kj/kg。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等。并适当参入粉煤灰等掺合料替代水泥用量,增长后期强度。参入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泵送剂等外加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提高流动性。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水灰比,从而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2.4温度控制措施 对砂石骨料进行遮阳处理,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进行水洗降温,采用碎冰、液氮对骨料进行冷却,冷水拌和用以控制商品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尽量减少商混运输时间和暴晒时间,混凝土输送泵管道上用湿麻袋覆盖遮阳,并洒水降温,宜选取夜间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夏季商混的入模温度应控制在30℃以下,秋季商混入模温度控制在25℃以下,冬季入模温度控制在15℃以下且表面与内部温差不能过大大,尽量避免高温时段施工。控制混凝土浇筑后温度升高不大于50℃,混凝土内40~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构件表面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天,混凝土构件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0℃。 2.5施工过程的控制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实践,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施工技术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technology, large volume concrete structure is widely used.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work, the structure of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and analysi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ss concrete; temperature crac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内出现的裂缝按深度的不同,分为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及表面裂缝三种。贯穿裂缝是由混凝土表面裂缝发展为深层裂缝,最终形成贯穿裂缝。它切断了结构的断面,可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其危害性是较严重的;而深层裂缝部分地切断了结构断面,也有一定危害性;表面裂缝一般危害性较小。 但出现裂缝并不是绝对地影响结构安全,它都有一个最大允许值。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的一般构件最大裂缝宽度≤0.3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0.2mm。对于地下或半

冷却水管如何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

国内外工程技术界都认为,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裂缝宽度主要是为了保证钢筋不产生锈蚀。各同的规范中有关允许最大裂缝宽度的规定虽小完全一致,但基本相同。 根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裂缝原因,属于由变形变化(温度、湿度、地基变形)引起的约占80%以上,属于荷载引起的约占20%左右。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上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因此,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缝(包括混凝土收缩)是其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随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出现,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日趋增高,出现CA-0~C55等高强混凝土,设计强度过高,水泥用量过大,必然造成混凝土水化热过高,混凝土块体内部温度高,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30℃以上,温度应力容易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产生开裂。竖向受力结构可以用高强混凝土减小截面,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应在满足抗弯及抗冲切计算要求下,采用C20~C35的混凝土,避免设计上“强度越高越好”的错误概念。 裂缝控制的施工措施 1.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可用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6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400mm。(2)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其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露出粗骨料;2)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水;3)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3.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必须满足连续浇筑施工以及尽量降低混凝土出罐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场站宜对砂、石骨料采取遮阳、降温措施;2)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较大,泌水现象也较严重,不及时清除,将会降低结构混凝土的质量。 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 2)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但不得少于15d,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3)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保温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其目的主要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其次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外约束廊力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同时,在养护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湿度和抗风条件,使混凝土在良好的环境下养护。施工人员需根据事先确定的温控指标的要求,来确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措施。 6.塑料薄膜、草袋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