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流程及表格模板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流程及表格模板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流程及表格模板

XXXXXXXXXXXXXXXX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考核制度

二、新技术、新项目应用、监督与评估制度

三、新技术、新项目中止和重开制度

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保障患者安全措施与风险处置预案附件1.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流程

附件2.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

一、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考核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开发和应用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 是医院增强综合实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增强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规我院临床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管理,鼓励技术创新,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订本规定。

一、新技术、新项目的概念

凡是近年来在国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 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 ) 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项目。

二、新技术、新项目的分级

对开展的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按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

(一)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二)省级具有国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院级具有省先进水平,在本市及本院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新医疗技术分为以下三类:

(一)探索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尚未使用的新技术。

(二)限制使用技术( 高难、高新技术) ,指需要在限定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的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医疗技术。

(三)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具体是指在国已开展且基本成熟或完全成熟的医疗技术。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是指各医疗、医技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前须通过调研、论证及审批的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审批制度。

二、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的必备条件

(一)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拟开展的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

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产品合格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医疗仪器开展新项目,一律拒绝进入。

(四)拟开展的新项目所使用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进口药品须有《进口许可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药品开展新项目,一律不准进入。

三、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程序

(一)立项:申报申报新技术、新项目的负责人应是本院临床、医技科室具有主治医师技术职称的人员或科主任,要首先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包括伦理、道德方面评定的基础上,本着实事的科学态度指导临床实践,同时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员和设施,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认真填写《XXXXXXXXXXXXXXXX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请表》,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送医务科。

(二)论证:审核医务科对《XXXXXXXXXXXXXXXX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请表》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报请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估,经充分论证并同意准入后,报请分管院长审批。

注: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由医院主要专家组成,负责新技术项目的理论和技术论证,并提供权威性的评价。包括:提出医疗技术准入政策建议;提出限制使用技术项目的建议及相关的技术规和准人标准;负责探索和限制使用技术项目技术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对重大技术准入项目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评估,以及其他与技术准入有关的咨询工作。

(三)审批

1 、科室新开展一般诊疗技术项目只需填写申请表向医务科申请,在本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围的,由医务科组织审核和集体评估,分管院长审批;新项目为本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围外的,分管院长审批后,由医务科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审核。需要新增加收费项目的由财务科负责向物价部门申报收费标准,批准后方可实施;医保报销与否,由医保科上报至上级医保部门审批。

2、申请开展探索使用、限制度使用技术必须提交以下有关材料:

( 1)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包括床位数、科室设置、技术人员、设备和技术条件等) 以及医疗机构合法性证明材料复印件;

( 2)拟开展新技术项目相关的技术条件、设备条件、项目负责医师资质证明以及技术人员情况;

( 3)拟开展新技术项目相关规章制度、技术规和操作规程;

( 4)拟开展探索使用技术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 5)卫生行政部门或省医学会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3、探索使用技术、限制度使用技术项目评估和申报

( 1)受理申报后由医务科进行形式审查;

( 2)首先由医务科依据相关技术规和准入标准进行初步技术评估;

( 3)各科室申报材料完善后15 个工作日由医务科组织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并出具技术评估报告;

( 4)由医务科向省卫生厅申报,由卫生厅和省医学会组织审核,医务科负责联络和执业登记。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百度

XXXXXX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试行)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完善新 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 量,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根据《医疗 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卫医政发〔2009〕18号》及《江 苏省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标准(2015版)》相关文件精神, 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凡本院、本科室原来未开展的技术或项目,无论国内外 其他单位是否已实施,均属新技术、新项目。新药品、新器材的 临床验证不属本规定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新技术、新项目分级: 1、院级:本院未开展,本市其他医院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2、市级:本市未开展,省内其他市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3、省级:省内未开展,国内其他省市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4、国家级:国内未开展,国外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三、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 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 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计委备案批准后才能 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 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省卫计 委备案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 人应具有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 ),经科室讨论审核,科1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 - 1 - 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3)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开展的,国内外比较成熟的诊疗技术项目,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包括:侵入性、非侵入性操作,检查、手术、治疗方式、药物等。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备案后才能开展的技术项目。 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的必备条件 (一)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创新性、效益性。 (三)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合格证,并提供加盖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一律禁止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医疗仪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四)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合格证,进口药品须有《进口许可证》。并提供加盖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一律禁止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药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五)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人员有相关的学习经验,有些技术需要上岗证明或资格证书。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立项:每年初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负责人认真填写《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表》,经科室讨论科主任审核签章后报医务科。 (二)论证:每项新技术、新项目应在《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表》中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医务科对符合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原则的项目论证备案。 -1- 1、立项依据(技术原理、国内外应用和准入情况) 2、申请科室开展该项技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开展该项技术的必要性、新技术应用方案、学科人员及设施、设备条件)。 3、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4、需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三)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需在我院执业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内。不符合新技术开展原则的项目,临床不得开展。 五、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一)医务科对科室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急救技术操作流程图模板

一、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成人BLS技术流程

二、院前医护配合CA-CPR 规范操作流程 呼叫原因:晕厥/昏迷 医生 护士 抬工

说明: 1、到达现场,(条件允许时)医护站位及抢救设备摆放位置:医生:患者一侧(右侧),B箱放患者头部外上方,靠近医生处(利于球囊通气);护士:患者另一侧(左侧),A箱放其该侧前臂外方(便于建立静脉通道);抬工:置监护除颤仪于护士同侧,患者头部外方(便于连接AED和心电监护),呼吸机条件允许情况下置患者头部外上方、B箱外方,在旁等待医护指示,配合医护。 2、护士连接AED并开机后方执行建立静脉通道。 3、对于院前非目击的CA患者,先行5个循环基础CPR(球囊通气-胸外按压-球囊通气5循环),然后再AED除颤(05心肺复苏指南,10指南无变化)。 4、在首次5个循环基础CPR过程中,球囊通气时可辨明CA患者心律,即便是室颤心律,仍行完整的5循环CPR后再判断心律。 5、院前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差异较大,多数情况下需比平常更长时间,首个5循环CPR内不能完成则延续至第二个5循环;若在首个5循环CPR内静脉通道已建立,可以提前使用肾上腺素(若球囊通气时辨明为无除颤心律可加用阿托品)。 6、按压过程中嘱护士触摸颈动脉搏动以判定是否为有效按压。 7、医生遵循“判定环境危险与否(D)→判断意识丧失(R)→仰卧位→触摸颈动脉搏动,扫视呼吸情况(10秒内)→解开上衣→实施胸外按压30次→嘱护士接AED(E)→开放气道(A)→清除呼吸道异物→球囊面罩通气(B)(3-4秒/2次)→按压-通气5循环(C)→检查心律→AED除颤(D)胸外按压-球囊通气5循环→检查心律→AED除颤(D)→胸外按压-球囊通气5循环(其中2-3个循环按压护士执行)→恢复窦性心律→触摸挠动脉→判断呼吸→球囊面罩通气(10-12次/分)→气管插管→接呼吸机(500-600ml、8-10次/分)→综合判断复苏情况→整理患者及呼吸机”。 8、护士遵循“判定环境危险与否→打开A箱→仰卧位(协助医生)→接AED→建立静脉通道(NS250mlVD、留置针)→除颤→静推肾上腺素→触摸颈动脉搏动→接替医生行胸外按压2-3个循环→除颤→胺碘酮0.3静推→肾上腺素1mg静推→(恢复窦性心律)准备插管设备→(接替医生)球囊面罩通气→配合医生插管→接呼吸机→接心电监护→遵嘱是否使用升压药→整理A、B箱及监护箱”。 9、恢复自主心律,建立高级气道后回院前可连接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AED可关闭(但不拆除,以防需再次除颤),或仅靠AED监测心律,腕式血压计测量血压。 10、整理现场医护分工:医生:整理患者衣物并监测生命体征、整理呼吸机;护士:整理A、B箱及监护箱;抬工:拿补液,准备担架;医护抬工共同将患者和除颤仪移至担架上。 11、转运回院分工:医生:取B箱和呼吸机箱;护士:取A箱和监护仪,同时观察心律情况。 12、若院前CA患者行CPR时已心脏骤停15min以上,行心肺复苏30min 以上仍无生命体征者可以放弃抢救。放弃抢救应有患者家属签字。 注:本流程参照2010心肺复苏指南及急危重病抢救流程,结合科室实际制定。 二零一零年九月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为加强对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的管理,规范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应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定义 新技术、新项目是指我院尚未开展的新医疗技术和项目,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医疗新技术、新项目,鼓励引进省市内外先进医疗技术。新技术、新项目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合法以及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原则。禁止开展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和项目。 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诊疗技术,包括: 1、技术引进项目:即我院未开展,与上级医院协作而开展的高新技术,通过协作达到自我掌握。 2、技术改进(改良)项目:在我院已开展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基础上有所改进(改良)的项目。 3、院级新技术、新项目:我院未开展,其他医院已开展的技术项目,且获得一定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激励措施 奖励:经考核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

(1)一等奖: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诊疗病例数在3例以上),每项奖励3000元。 (2)二等奖:有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诊疗病例数在3例以上),每项奖励2000元。 (3)三等奖:有一定经济、社会效益(诊疗病例数在3例以上),每项奖励1000元。 (4)优秀奖每项奖励500元。 三、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医院学术管理(医疗技术)委员会应立即责令相关科室或个人终止应用该项目或医疗技术,取消年终评选资格;并依照《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科室和有关医务人员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部门处理。 1、未通过院学术管理(医疗技术)委员会的批准,擅自开展本办法规定的新技术、新项目的; 2、滥用新技术、新项目或导致人体伤害的; 3、在评价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4、应用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后果或发现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未及时上报的; 5、擅自在其他医疗机构开展本办法规定的新技术、新项目的; 6、卫生行政部门作出暂停或终止临床应用决定后仍继续应用的; 7、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本办法由医院学术管理(医疗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自下发至日起执行。 延安医疗集团总医院延长分院医务科

流程图模板

程序流程图模板大全 程序流程图是进行流程程序分析最基本的工具,将计算机的运行步骤和内容标识出来,是 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依据。采用简明规范的符号,逻辑性强,直观易理解。用特定的图形 表示,是算法的图形化表示方法。 程序流程图由起止框、处理框、连接点、流程线等构成,结合算法来构成整个程序流程图。 处理框也叫执行框,即处理数据,用矩形表示。 判断框对数据进行条件判断,用菱形表示。 起止框是程序的输入与输出,用圆角矩形表示。 连接点和流程线则进行连接和数据方向的流向。流程线用箭头线表示。 程序流程图常见用途 1.用于PPT演示、商务办公、活动策划等。被职场人士大量使用,用于展示活动流程,创 作者策划的逻辑思路等等。 2.用于官方流程指南。复杂的文字用程序流程图代替就可以变得简单许多。如乘车指南、 报名流程、招聘流程、管理流程等等。 3.同时也被更专业的人士用来构思算法,如C语言等。用程序流程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更简 明清晰。 程序流程图通用模板 以下均为程序流程图的通用模板,每一个模板都可以在亿图图示快速找到并一键套用。

程序流程图套用方法 程序流程图的模板套用方法十分简单,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即可轻松绘制出一幅专业实用的程序流程图。 第一步:点击下载“亿图图示“软件,或访问在线版亿图图示。启动软件,开始作图! 第二步:新建程序流程图。依次点击“新建”–“流程图”。然后从例子库中,选择一个心仪模板,再点击打开。

第三步:先点击画布中的数据流程图,再点击右侧属性面板中的甘特图,通过“任务”来修改流程图中的信息,插入新任务。 第四步:双击文本框,替换程序流程图模板里的文字。

操作流程模板

操作流程模板

整柜操作流程 一、订舱 1.客人下托书,从托书判断是指定货或业务员揽货。 A.指定货:操作和国外确认如何安排,根据国外的指示向船东订舱,指定货国外提供合约号。 B. 业务员揽货:根据业务员的需求向船东订舱。 2.委托书内容: A. 发货人、收货人、通知人、商品名称(中英文)。唛头、件数、包装、毛重、尺码、起运港、目的港、装运期限(或货好日期)、柜型柜量;运费结算方式(预付、到付金额)。 B. 其它特殊事项:例如危险品、冷冻货的特殊说明 C. 提单事项:提单发货人、收货人、通知人、签单类型 当前,厦门货代公司需要经过船代向船东订舱,船东才会予以放舱 船代指的是船公司的代理,一般就分为船务代理跟定舱代理。船务代理主要职责是安排货船的靠泊等相关事宜。(因为国

外的船在某一个国家停靠都要办理相关手续)中国对船代的牌照资格要求很严格,申请门槛高,基本是由国家或当地港务局在开办经营。分别为:中国外轮代理、联合船代、和外运船代。定舱代理主要是代理船东的订舱配载、海关申报、签发单证等相关工作。 二、船东接受订舱申请 船公司接受订舱申请,发放船东SO A. 收到船东确认后,应先仔细地核对船东确认单上的信息是否与订舱的要求一致。 B. 根据船东确认单上的操作时间通知客人,并敦促客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操作。 操作时间说明: ◆截进码头时间:截止货柜进码头的时间 ◆截申报时间:截止向船东或船代提交申报的数据 ◆截报关时间:截止向海关报关的时间 ◆截放行时间:截止海关放行,将放行单送至码头通知货 物放行的时间 ◆截单时间:截止提单提交给船东的时间(欧洲截ENS, 美国截AMS,加拿大截ACI等) 三、排载

新业务新技术项目管理制度

新业务、新技术项目管理制度 新业务、新技术评审等级标准 1、院内水平:本院尚未开展的,具有一定先进水平及影响的技术项目。 2、地市水平:本地区首先开展,代表地区级先进水平,在本地区具有一定影响。 3、省内水平:仅有少数省级医院能开展的项目,在医疗实践中有显著成绩,且在省内已有较大影响。 4、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省内尚未开展的项目,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得到国内同行专家认可,对医疗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有较大影响,仅有1~2 家知名医院开展。 6、国际水平: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国内尚未开展的技术项目。 范围界定 1、医疗工作中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有创新和发展的专业技术项目。 2、通过引进或改进医疗器械、实验检查设备后开展的新的服务项目,创造较大经 济价值(年收入在50 万元以上) 者。 3、行政管理、后勤中的新业务、新技术。 4、研制新药品或药品独特的作用。 (一)申报制度 1、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必须填写《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申请书》, 《新业务、新技术项目实施计划书》 2、凡新年度拟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必须有科室论证意见,科主任签名同意后报科教科立项登记备案。 3、项目负责人所填写的申请书和实施计划书内容按照填写说明逐项认真填写。内容包括:项目开展的目的、意义、社会经济和效益分析、应用前景、工作基础、查新情况、计划进度和阶段目标包括等方面。不完整者不予受理。 4、拟开展项目必须符合新业务、新技术准入制度(相关伦理)要求,经医务科认证后,方可实施。 5、每年各科室立项申报新业务、新技术项目时间为当年的11月底至12月中旬止将申请书和实施计划书电子文档、纸质材料各1份上报科教科。 6、各科室拟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目需经相关专家认证后方可实施。 (二)项目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doc

10.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1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为加速医院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项目包括: 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2、使用二、三类医疗技术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3、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6、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三级准入管理。 1、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2、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省卫生

厅《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 3、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 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其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2、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工作流程图及流程

物流部流程图 V

2、 仓储物流工作流程 入库管理、盘点: 入库准备: 1、 接到入库商务通知做好准备: 1, 入库商务要有邮件方式通知入库管理员。 1、 入库管理员接到通知联系仓储主管到货时间。 2、 审核到货清单: 1, 审核装箱清单内容,女口:产品型号、数量、规格C 2, 通知仓储主管到货数量。 清理库位 1 2, 3, 4, 接运货物: 安排仓库管理员接货 货到库房后通知仓库保管员接货。 2、 与仓储保管员清理货位。 保证到货清点区的货物及时转移和清理。 按照同一型号,同一规格码放产品。 为大货送达预留好空间。

2, 3, 4, 准备卸货工具: 1, 库房保管员应准备卸车工具,女口:手动叉车,缠乡与货运公司联系,安排到货时间, 根据到货商品情况考虑占用库房空间和摆放位置到货 装箱清单交给仓库保管员。

2、寻膜、托盘等

2、 货物清点: 检查外包装: 1, 货到清点区要检查货物外包装是否完好。 2, 产品标牌、防伪标是否粘贴合格。 3, 产品包装箱有无油渍、水渍。 核对产品: 1, 核对装箱清单发货项号。 2, 清点区核对货物名称、规格、型号。 点交货物数量: 1, 入库管理员与仓库保管员清点产品数量 2, 原则上需要一人清点一人复合。 3, 与送货员核对到货数量。 粘贴标识: 粘贴到货日期: 1, 所有到货每托进行编号,粘贴日期单 扫SN 码: 1, 产品设备记录SN 号,录入电脑 2, 上传入库商务。 承运方确认: 保管方清点产品数量: 1, 入库管理员与仓库保管员要进行交接工作。 2, 货物数量、型号、规格是否一致。 3, 仓库保管方如有疑问及时与入库管理员沟通。 保管方签字确认2、 3、 2、 保管方、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为加速医院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 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 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 用管理办法(试用)》,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新技术、新项目管理 制度。 一、新技术项目包括: 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2、使用二、三类医疗技术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3、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6、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三级准入管理。 1、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 可以开展的技术。 2、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 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省卫生厅《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 3、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 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 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 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其认真填写《邯郸市中心医院新 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2、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 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 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 1 -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 竹溪县中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 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

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 .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新项目准入管理规章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治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进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操纵治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依照卫生部〔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治理方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治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2、使用二、三类医疗技术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3、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6、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阻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准入治理 1、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附件5):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能够开展的技术。 2、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

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省卫生厅《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附件6)。 3、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具体目录见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附件7)。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其认真填写《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2、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差不多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规定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规定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为加强对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的管理,规范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应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定义 新技术、新项目是指我院尚未开展的新医疗技术和项目,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医疗新技术、新项目,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新技术、新项目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合法以及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原则。禁止开展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和项目。新技术、新项目的认定时间为自批准之日起一年内。 分级: 1、技术改进项目:在原开展的项目上有所改进。 2、院级新项目:本院未开展,其他医院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3、市级新项目:本市未开展,省内其他地市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4、省级新项目:省内未开展,国内其他省市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5、国家级新项目:国内未开展,国外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6、国际新项目:在国内外均未开展的技术项目。 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条件:开展新技术人员必须是中级以上职称人员;第一例新技术施行者必须接受该技术省级医院培训的经历,经科室同意,报医务科,经医院批准后方可开展该项新技术;医院其他人员开展该项技术必须在新技术临床试用期结束后,经医院批准临床推

广应用,在已掌握该项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5例以上,经科室同意,报医务科,经医院批准后方可独立开展该项新技术。 三、申报与评审程序 1、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或个人,需向学术指导管理委员会申请进行技术评价,并向医务科提交以下材料: (1)《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专业技术评价申请书》(见附件一) (2)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相关人员执业证书(复印件) (3)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报告,包括: ①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 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设备、设施及其他相应辅助支持条件; ③主要技术人员的资质、履历; ④该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国内、外的应用情况,风险评估及应急方案; ⑤适应证、禁忌症和疗效判定标准; ⑥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措施和疗效评价指标及方法; ⑦应用新技术、新项目与其他技术治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 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2、医务科对科室所报的技术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进行审核;医务科对开展该技术项目的人才、技术、设备及其他条件的相适应、相配套等方面进行审核。 3、经医务科审核后的技术、项目,应及时提交医院学术委员会审查。对所报技术、项目的目的、意义、实用性、可行性以及实施的方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规定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规定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上海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办法》,结合我院的实际,制定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包括项目: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他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项目。 二、其中,属于在本市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以及必须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后方可临床应用的现有技术,其申报流程遵照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颁布的“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须知”进行(详见附1)。 三、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详见附2): (一)属于医院范畴的新技术新项目,指已经在外院开展,我院尚未开展的上述项目。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拟开展的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符合社会伦理规范。

(二)申报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必须填写《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详见附3),送医教科备案审批。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阐述:此拟开展的此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及本市其他医院的临床应用基本情况临床应用的意义、适用症及禁忌症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适宜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设备和设施等各种支撑条件详细阐述可预见风险以及应对可预见风险的处理预案。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四、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一)对于无创技术或项目、医疗风险较小、本市其他医院已广泛应用并具有较好疗效和效益,并已有相应的收费标准者,由医教科及分管院长审批授权。 (二)对于有创技术或项目;医疗风险较大、易致死致残,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疗效及效益尚不明朗;或存在其他特殊情况者,由医教科及分管院长进行初步审核后,委托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2~3名做出书面意见,经医务科汇总,给予审核意见。 (三)对于各科室所提出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申请,无论批准与否,医教科均予以书面答复,说明理由或注意事项。 四、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流程: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新技术和新项目是指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成果),在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新手段,包括新诊疗技术方法的引进、新的疾病或病型的发现与诊治、新仪器设备的临床应用、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等。 一、医疗新技术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组织 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拟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及日常管理工作;医务部具体负责医疗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申报、登记及临床应用监督管理。 二、新技术准入管理 (一)医疗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管理按照国家卫计委《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实施。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市卫生计生委对第二类医疗技术采取备案管理。 对于开展《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2015)版》在列的医疗技术,且经过原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批通过的,需由市卫计委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备注栏注明并向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后开展;拟开展《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2015)版》在列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

应按照国家卫计委此前下发的相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经自我对照评估符合规定条件的按上述程序进行备案。 (二)新技术准入必备条件 1.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相应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2.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相应诊疗科目; 3.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主要人员为具有执业资格并在本院注册、能够胜任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专业人员; 4.有与开展该项新技术、新项目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和其他辅助条件,并具有相应的资质证明; 5.涉及伦理问题的需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6.新技术、新项目承担科室及主要人员近3年相关业务无不良记录; 7.有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8.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新技术准入审批流程 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首先需由所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员和设施的基础上,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交医务科组织审核和集体评估。 1.拟开展新技术属一类、二类技术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和准入标准进行初步评估,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医务科每年度集中组织申报,组织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及(或)医学伦理委员会专家评审。评审

流程图模板(20200219003822)

2.1.1 请购审批业务流程 1.请购审批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图 请购审批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 不相容责任部门/责任人的职责分工与审批权限划分阶段 总经理 财务总监 采购部经理 采购专员 相关部门 D1 D2 D3 2.请购审批业务流程控制表 请购审批业务流程控制 控制事项 详细描述及说明 开始相关部门提出采购申请结束 填写“采购申请单” 1 汇总、整理采购申请 检查库存物资储存情况呈交“采购申 请单” 2 3 4 采购范围内 审核 否 是 审批 审批 权限外权限内 审核 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 5 审批 预算内 是 否 审核 6

阶段控制D1 1.生产部和仓储部等物资需求部门根据企业相关规定及实际需求提出采购申请 2.请购人员应根据库存量基准、用料预算及库存情况填写“采购申请单”,需要说明请购物资的名称、数量、需求日期、质量要求以及预算金额等内容 D2 3.采购部核查采购物资的库存情况,检查该项请购是否在执行后又重复提出,以及是否 存在不合理的请购品种和数量 4.如果采购专员认为采购申请合理,则根据所掌握的市场价格,在“采购申请单”上填 写采购金额后呈交相关领导审批 D3 5.如果采购事项在申请范围之外的,应由采购部经理、财务总监逐级审核,最终由总经 理审批;如果采购事项在申请范围之内但实际采购金额超出预算的,经采购部经理审核后,财务总监和总经理根据审批权限进行采购审批;在采购预算之内的,采购部按照预算执行 进度办理请购手续 6.采购专员按照审批后的“采购申请单”进行采购 相关规范应建 规范 采购申请制度 请购审批制度 参照 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文件资料 采购申请单 采购预算表 责任部门及责任人采购部、财务部、生产部、仓储部 总经理、财务总监、采购部经理、采购专员 2.1.2 采购预算业务流程1.采购预算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图

审批操作规程及审批流程图模板

审批操作规程及审 批流程图

附件: 审批操作规程及审批流程图 一、修建跨河、拦河、过河、临河建筑物 ( 一) 审批操作规程 1、审批依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十九条: 修建闸坝、桥梁、码头和其它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 铺设跨河管道、电缆, 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通航标准和其它有关的技术要求。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第十四条: 修建与通航有关的设施或者治理河道、引水灌溉, 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通航标准和技术要求并应当事先征求交通主管部门的意见。 违反前款规定, 中断或者恶化通航条件的, 由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并在规定期限内负责恢复通航。 第十五条: 在通航河流上建设永久拦河闸坝, 建设单位。必须按照设计和施工方案, 同时建设适当规模的过船、过木、过鱼建筑物, 并解决施工期问的船舶、排通航问题。过船、过木、过鱼建筑物的建设费用, 由建设单位承担。 在不通航河流或者人工渠道上建设闸坝后能够通航的, 建设单位应当同时建设适当规模的过船建筑物; 不能同时建设的, 应当预留建设过船建筑物的位置。过船建筑物的建设费用,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 应当由交通部门承担。

过船、过木、过鱼建筑物的设计任务书、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 必须取得交通、林业、渔业主管部门的同意。 ( 3) 《广东省航道管理条例》第十三条: 在通航水域修建跨河、拦河、过河、临河建筑物, 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通航标准和航道发展规划, 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征得航道部门同意后, 方可办理其它报批、报建手续。 2、审批内容: 在通航河流上修建跨河、拦河、过河、临河建筑物通航标准等有关技术要求。 3、审批条件: ( 1) 符合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 ( 2) 符合航道技术等级和航道发展规划要求。 ( 3) 符合《内河通航标准》的技术规范要求。 ( 4) 符合《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的技术规范要求。 ( 5) 符合《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的技术规范要求。 ( 6) 符合《内河助航标志》的技术规范要求。 ( 7) 符合《船闸设计规范》的技术规范要求。 ( 8) 符合国家的其它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 9) 申请审批建筑物位置在审批之前需经现场踏勘, 并提供符合航道行政审批所需的有关资料, 包括: A.书面申请报告。 B.跨河建筑物: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的实际,制定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包括项目: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他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项目。 二、其中,属于在本县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以及必须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后方可临床应用的现有技术,其申报流程遵照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颁布的“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须知”进行。 三、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属于医院范畴的新技术新项目,指已经在外院开展,我院尚未开展的上述项目。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拟开展的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符合社会伦理规范。 (二)申报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必须填写《霍城县中医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详见附3),送医教科备案审批。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阐述:①此拟开展的此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及本市其他医院的临床应用基本情况②临床应用的意义、适用症及禁忌症③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适宜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④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规程⑤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设备和设施等各种支撑条件⑥详细阐述可预见风险以及应对可预见风险的处理预案。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四、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一)对于无创技术或项目、医疗风险较小、本市其他医院已广泛应用并具有较好疗效和效益,并已有相应的收费标准者,由医务科及分管院长审批授权。 (二)对于有创技术或项目;医疗风险较大、易致死致残,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疗效及效益尚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为确保新技术、新业务开展达到既定目标,满足医院对其预期得要求,最大限度提高医疗水平,早期识别在新技术、新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得问题,规避医疗风险,特制定本规定。 一、新技术、新项目就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得诊断与治疗技术,包括: (一)在本学科领域中尚属首创,医院拟在学科领域内开展得技术、业务项目。 (二)在学科领域内已开展得新技术、新业务,拟在院内范围内开展及推广实施。 二、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得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得本院职工,其最终目得就是将新技术、新业务在院内全面落实。外院专家仅可介入开发过程早期得传、帮、代工作,技术业务得最终推广实施必须由本院人员完成。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在完成初期得调研、评估及开发策划工作后,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得阐述: 1.拟开展得新技术、新项目得特点、复杂程度,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与禁忌症; 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与操作流程; 根据基本情况明确划分开展过程中得各个阶段以及各阶段期 实现得目标,应从人员得技能水平、学科建设得规模、经济效益得增长、知名度得提高等方面加以论述。 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所涉及得相关部门及科室得接口关系及配合要求予以阐明,其目得就是保持新技术、新业务实施过程中工作得有效衔接,信息得到及时、准确得交流。 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得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与设施等与各种支撑条件,相关部门及人员在各阶段得职责与权限。 8.详细阐述可预见得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得处理预案、知情同意文件等。 拟开展得新技术、新项目所需得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得批准文件复印件。 (四)申报得新技术、新项目需在我院执业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得诊疗科目范围内。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一)医务科对科室申报得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1.“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 2.申报新技术、新项目就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 3.申报得新技术、新项目就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

流程图模板

流程图模板
2.1.1 请购审批业务流程
1.请购审批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图
请购审批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
不相容责任部门/责任人的职责分工与审批权限划分
总经理
财务总监
采购部经理
采购专员

相关部门

审批
审核
汇总、整理 采购申请
3 检查库存物 资储存情况
4 呈交“采购申
请单”

5
采购范
审核
围内
开始 1
相关部门提 出采购申请 D1
2 填写 “采购
申请单”
D2

权限外

审批
审批
审核
预算内
D3
权限内

6 按照预算执 行进度办理
请购手续
结束
2.请购审批业务流程控制表

流程图模板
请购审批业务流程控制
控制事项
详细描述及说明
1.生产部和仓储部等物资需求部门根据企业相关规定及实际需求提出采购申请 D1 2.请购人员应根据库存量基准、用料预算及库存情况填写“采购申请单”,需要说明请购
物资的名称、数量、需求日期、质量要求以及预算金额等内容
3.采购部核查采购物资的库存情况,检查该项请购是否在执行后又重复提出,以及是否

存在不合理的请购品种和数量
D2

4.如果采购专员认为采购申请合理,则根据所掌握的市场价格,在“采购申请单”上填

写采购金额后呈交相关领导审批

5.如果采购事项在申请范围之外的,应由采购部经理、财务总监逐级审核,最终由总经
理审批;如果采购事项在申请范围之内但实际采购金额超出预算的,经采购部经理审核后, D3 财务总监和总经理根据审批权限进行采购审批;在采购预算之内的,采购部按照预算执行
进度办理请购手续 6.采购专员按照审批后的“采购申请单”进行采购 相 应建 ? 采购申请制度
关 规范 ? 请购审批制度
规 参照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范 规范
文件资料
责任部门 及责任人
? 采购申请单 ? 采购预算表 ? 采购部、财务部、生产部、仓储部 ? 总经理、财务总监、采购部经理、采购专员
2.1.2 采购预算业务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