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月”的隐喻认知系统分析

汉语“月”的隐喻认知系统分析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这里的经验是由人的身体构造以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包括个人或社会集团所有构成事实上或潜在的经验的感知、动觉,以及人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方式等等。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语言是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本文拟通过分析古代诗词、成语中的大量关于“月”的隐喻现象,揭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同时,探究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汉语的隐喻认知系统以及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标签:月隐喻认知

一、引言

隐喻是人类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关于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当时隐喻被看作一种修辞。其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术》(Rhetoric)中将隐喻定义为将属于一事物的名称用来指另一事物(王文斌,2007:17)。长期以来,隐喻一直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格,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近几十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对隐喻的研究发生了从修辞观向认知观的转向,从而使隐喻研究走向深入(肖家燕,2009:4)。1980年,莱考夫与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的发表,从隐喻的角度出发探讨语言的本质,用大量语言实例证明隐喻不是一种脱离于正常语言之外的语言形式,而是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隐喻是基于相似性的跨域映射,即:人们用来源域(source domain)的知识结构来彰显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知识结构。

本文拟通过分析古代诗词、成语中的大量关于“月”的隐喻现象,揭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同时,探究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汉语的隐喻认知系统以及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二、汉语“月”的隐喻认知系统分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的含义非常丰富,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总将“月”用作吟诗作赋的题材,月亮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而,在古代诗词及成语中,关于“月”的隐喻十分丰富。汉民族对月亮的偏好与其长期以来对社会环境的体验密不可分。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experimentalism)或非客观主义(non-objectivism)。这里的经验主义不同于哲学史上早期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以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所谓“经验”包括个人或社会集团所有构成事实上或潜在的经验的感知、动觉,以及人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方式等等(赵艳芳,2001:33)。同一个民族、具有相同情感的人,他们的感知往往是相同的,即:共同的体验和感知是相同认知的基础。也正因如此,才产生了汉民族那么多望月抒怀、以月寄情的诗词以及有诗词浓缩而来的成语。而这些诗词、成语中关于“月”的丰富隐喻也折射出汉民族独特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一)以“月”隐喻爱情

汉语“月”的隐喻认知系统分析

汉语“月”的隐喻认知系统分析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这里的经验是由人的身体构造以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包括个人或社会集团所有构成事实上或潜在的经验的感知、动觉,以及人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方式等等。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语言是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本文拟通过分析古代诗词、成语中的大量关于“月”的隐喻现象,揭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同时,探究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汉语的隐喻认知系统以及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标签:月隐喻认知 一、引言 隐喻是人类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关于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当时隐喻被看作一种修辞。其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术》(Rhetoric)中将隐喻定义为将属于一事物的名称用来指另一事物(王文斌,2007:17)。长期以来,隐喻一直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格,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近几十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对隐喻的研究发生了从修辞观向认知观的转向,从而使隐喻研究走向深入(肖家燕,2009:4)。1980年,莱考夫与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的发表,从隐喻的角度出发探讨语言的本质,用大量语言实例证明隐喻不是一种脱离于正常语言之外的语言形式,而是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隐喻是基于相似性的跨域映射,即:人们用来源域(source domain)的知识结构来彰显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知识结构。 本文拟通过分析古代诗词、成语中的大量关于“月”的隐喻现象,揭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同时,探究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汉语的隐喻认知系统以及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二、汉语“月”的隐喻认知系统分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的含义非常丰富,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总将“月”用作吟诗作赋的题材,月亮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而,在古代诗词及成语中,关于“月”的隐喻十分丰富。汉民族对月亮的偏好与其长期以来对社会环境的体验密不可分。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experimentalism)或非客观主义(non-objectivism)。这里的经验主义不同于哲学史上早期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以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所谓“经验”包括个人或社会集团所有构成事实上或潜在的经验的感知、动觉,以及人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方式等等(赵艳芳,2001:33)。同一个民族、具有相同情感的人,他们的感知往往是相同的,即:共同的体验和感知是相同认知的基础。也正因如此,才产生了汉民族那么多望月抒怀、以月寄情的诗词以及有诗词浓缩而来的成语。而这些诗词、成语中关于“月”的丰富隐喻也折射出汉民族独特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一)以“月”隐喻爱情

隐喻理解的语言及认知角度分析

隐喻理解的语言及认知角度分析 隐喻是日常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表达形式,它不同于其他文字表达形式,因为它通常借助象征性的语言来描述和比喻现实世界的某一种概念。它同时具有精确的描述性和创造性。隐喻在日常语言当中的运用,无论从频率以及作用上来说,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构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模式,是我们理解和认知外部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隐喻被认为是情感化语言,因为它对各种概念具有一个描述性和引用性的表述,同时也能够直观地传递情感。它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大大增加了言语的表达能力。通过隐喻,语言表达者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他们的信息传递给听众,为听众理解说话者的意思提供更多的参照系。 然而,在真正理解隐喻的意义时,我们还需要依赖认知过程,即我们解析隐喻作用时,要把接收者的知识和理解能力联系起来,把隐喻与外部实践和社会经验联系起来,以分析出隐喻的真正含义。隐喻的理解,是一个交互的过程,涉及多个活动的参与,比如对比、比喻、概括、抽象等等,而这些活动又都牵涉到大量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 第一,对比。对比是比较两个不同的概念,从而推断出一个新的含义。通过对比,人们可以把它们看作相似或有关联的事物,从而构建一个新的概念。除此之外,人们还能够依靠对比分析,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明确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隐喻的意义。 第二,比喻。比喻是把不同的概念比作一个抽象的概念,从而把

一个无形的概念转化为一个有形的概念。这个过程不仅能够使原有的概念更有清晰和生动,而且也可以使不同概念之间产生联系,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第三,概括和抽象。抽象是从一个概念中抽取出更广泛的概念,从而产生新的意义。概括是通过一系列的概念,把它们归纳为一个更抽象的概念,从而获得更宽泛的含义。抽象和概括都是构建一个全新的概念,或者推导出一个新的概念,都是隐喻理解的重要认知过程。 总之,隐喻是一种丰富的、广泛使用的日常语言表达形式,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并传递信息,在社会交流当中具有重要作用。它的理解,涉及到多种认知,除了需要接受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也需要对比、比喻、抽象、概括等等认知动作的参与,这些认知动作是构建隐喻意义的重要因素。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认知语言学隐喻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颜色词的概念隐喻浅析]

《认知语言学隐喻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颜色词的概念隐 喻浅析]》 摘要:与“红”相关的很多词也蕴含着好运和财富,如“红利”,“分红”,“红包”,“开门红”,“满堂红”,等等诸如此类,现在用与“红”相关的词用来指美丽的女性,诸如“红颜”,“红装”,“红袖”,“红粉佳人”等,颜色词“红”的隐喻用法大多跟喜庆积极的语义有关,而“黑”大多与消极词汇关联 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以前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用范畴化及原型理论浅析了颜色词“红”与“黑”的基本义和由人类认知结构及概念化所产生的词汇隐喻义。 一、引言色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人类认知的一项重要体验,颜色词同我 们的语言表达息息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兰盖克(1987)指出,如同时间域,空间域和 情感域一样,颜色域也是人类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认知域之一。但是,对颜色域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是从文化和社会因素出发,如风俗习惯、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等,少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颜色域,尤其是从隐喻的角度来谈与颜色相关的词汇。二、理论框架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大脑的经验是客观世界在大脑中的重现,是从人的真实经历中得来的,由此形成概念世界。概念世界与真实世界不同,它为语义结构提供环境。语义即是对世界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范畴化是人类思维、感知、行为和言语最基本的能力。同一范畴 的成员不是由共同特性决定的,而是由家族相似性所决定的;而有的成员比其他成员享有更多的共同性特征,被称为原型。原型范畴具有以下特点:范畴不是对事物的任意切分,而 是基于大脑范畴化的认知能力;所有事物的认知范畴是以概念上突显的原型定位的;范畴成员之间具有相互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隐喻 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也是重要的认知模式:一个命题或意象图式 模式从某一认知域投射到另一认知域的相应结构上就形成隐喻模式。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相互关联,它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三、分 析这个世界五彩缤纷的颜色如湛蓝的天空、金色的太阳,这些颜色词源于他们的初始意。然而,当我们把颜色词与抽象概念相联系的时候,颜色词常常具有了隐喻色彩,看以下两个句子:(1)买卖黄了。(2)前景看起来一片黑暗。这两句中,黄和黑不再单纯表 示颜色,而具有比喻概念,“黄”表示“失败”而“黑”在第二句中预示没有希望。尽 管这些隐喻和颜色之间没有直接的语义联系,颜色词隐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红色作为一种焦点色,在感知-认知上的突显源于人类视觉器官对颜色的感知,它也是世界上 最早被人们使用的颜色。在中国,“红色”代表尊严,爱和幸福。婚礼即被称作“红事”。

汉语中的语言“隐喻”现象

汉语中的语言“隐喻”现象 摘要:几千年以来,语言依旧是当今人类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但是随 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我国的汉语言不管是在结构、含义还是其他方面上都发生 了一些变化,以致于人们对汉语言的使用变得更加多元化。作为一门语言,除了 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外,还间接成为了人们的一种语言行为,很多人也能从他人 的语言中感受到所要表达的情感。然而对中华民族而言,汉语言的使用中还被融 入了一些隐喻的特质。 关键词:汉语言、隐喻性、文化特质、文化体系 一、隐喻 从现代认知语言学来看,隐喻是作为一种认知结构存在的,属于语言修辞学 的范畴,与逻辑语义学共同构成了人类的认知和语言。语言的符号结构主要由诗 性语言和科学语言两大块构成,其两大根本特征隐喻和逻辑性在语言的结构及运 用发展中是相对存在的。从语言的结构上讲,隐喻性主要体现在意象符号的运用,使语言结构变得柔和灵动;从语言的运用发展上讲,隐喻性主要强调语义的创新和 语义相似的运用,较逻辑性的严谨和保守,使语言更为丰盈新颖。在语言学的存 在与发展上,人类思维的开始就预示着隐喻的出现,发展到现在,隐喻已经从语 言学和修辞学的领域深入到了美学及更为广泛的领域,从某种程度上支持人类自 由的情感表达。 二、汉语言中隐喻的构成基础 汉字自文字出现并发展以来,有两大分类: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自源文字, 即自然产生的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又被称为象形文字。语言的进一步发展,是基于人类将自然界的呈象通过感官的自然感知构成关系,并用象形文字记 录下来,那么这一过程所反映出的人类的思维方式就是隐喻。人与自然界的相似 性成为隐喻形成的基础,而象则成为隐喻发展的中介。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历史 最久远且惟一延续了象形根基的文字,这也显示了汉字所独具的隐喻性特质,而 这一特征使汉语言成为了最具隐喻特制的语言。 三、汉语言中隐喻的构成关键 非形态化与汉语语词汉字作为汉语言的基本单位,被视为整个汉语言的发育 基因,而汉语语词又该怎样定位呢?古代的汉语言构成中并没有词这一概念,只 有字和句相互关系构成语言,而词则是以一种非形态化的形式作为语言中的一个 符号单元在字与句之间发挥作用的。随着人类思维的不断发展及语义空间的不断 扩大,汉语语词慢慢代替字与字的源始述谓活动,成为人类述谓的主要中介。根 据语言符号结构诗性语言与科学语言两大特性来分析,汉语语词的述谓模式也被 分为了科学语言的词性表达和诗歌语言的词性表达,前者是逻辑的词语述谓方式,后者是隐喻的词语述谓方式,日常语言中的语词构成同时兼有这两种表达。 四、汉语言中隐喻的构成核心 汉语话语结构分析汉语言的隐喻特质,要涉及到汉语言的每个层面,从字到 语词再到句子。句子是不同语义单元的结合,不同的语义单元反映的是人的思维 中的不同需求,人类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通过语言来呈现出自己不同的感观, 而这种形式多样的语言表达就需要隐喻的支撑,通过隐喻来开拓语义的表达空间,来展现语言对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和进化的影响能力,人类的述谓活动是隐喻建立 的基础,隐喻述谓必须落实到话语或句子上。隐喻的表达可以体现在任何语言中,而汉语言话语自身的隐喻特质在某些方面比其他语言更为丰富,主要有以下三个

浅析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浅析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摘要】本文简单地介绍了隐喻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着重分析了隐喻和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隐喻反映、构成文化,并传承、丰富文化。隐喻作为人的思维和认知的重要工具,是人们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的使用活动。 【关键词】隐喻修辞认知文化 一、关于隐喻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二十世纪以前对隐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基本理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人物的古典派隐喻理论和以格勒律治为代表的浪漫派隐喻理论。前者认为隐喻只是语言的―附属物‖、―装饰品‖、―佐料‖而已;后者认为隐喻使人们想象力在语言层面上的体现,故与语言密不可分。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隐喻理论出现了隐喻的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和符号学等方向的研究,指出隐喻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或语言现象,而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是人类认知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隐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隐喻主要有两大主要功能:修辞功能和认知功能。而隐喻在反映并构成人类认知的同时,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思维现象,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所以,隐喻的使用是一种文化行为。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能够在不同范畴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运用原有的概念与语言符号体系去了解和把握新的事物或概念,这种用一个思维领域对另一个思维领域概念化的认知方式就是认知隐喻。认知语言学还认为,隐喻是意象图式的转移。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而这种组织结构的出现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心理学认为,行为是只有机体在特定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而文化行为主要指人们负荷着一定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文

隐喻的认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819473041.html, 隐喻的认知研究 作者:王佳琪 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第16期 摘要: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和原型范畴理论、意象图式等理论一 起在认知语言学兴起的三十多年内颠覆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对于客观世界的看法。本文首先介绍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隐喻的类型,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隐喻的复杂性、系统性和多层次性。进而考察汉语中的一些经典、常用的隐喻,以此揭示人类思维,主要是汉语语境下的人类思维模式。 关键词:隐喻莱考夫认知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6(a)-0249-02 1 传统的隐喻研究 西方自古有研究隐喻的传统,分别是从修辞学、哲学和语言学这三个层面进行。 亚里士多德首先从修辞学的角度研究隐喻,他认为隐喻是根据一种类比和相似的原则,把一个事物的名称转用于另一个事物。后来和亚里士多德持同一观点的学者丰富了对隐喻的看法,提出了所谓的“替换论”。他们都以相似为重点,认为隐喻是对词语的修饰。比如老年之于生命,相当于黄昏之于白日,因此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将黄昏称为老年或将老年称为黄昏。 柏拉图从哲学的角度看待隐喻,和亚里士多德不同,他对隐喻持批判的态度。他认为哲学探讨的是真理问题,而隐喻是花言巧语,与哲学大相径庭。 最早由理查兹提出的“相互作用”是隐喻研究向语言学方向转变的一个开端,提出话语成分在具体的陈述中互相激活和渗透,即“要旨”和“载体”互相影响对方,形成一种张力,继而形成隐喻现象。“语言是不同领域的交汇点,不仅是认知的表现形式,而且也是它的组成部分。源于日常经验的认知体系构成了语言运用的心理基础[1]。”此后的本旺尼斯特、乌尔曼等人突破了传统修辞学,把隐喻看成一种语义现象放到句子中,并且意识到了两种概念之间的关联存在于人的认知中。 2 隐喻的认知观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被以一种认知的方式重新研究。人们意识到,当人类从具体的概念中逐渐获得抽象思维能力的时候,往往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概念,这种抽象思维能力造就了人类的隐喻语言。其中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隐

基于认知视角下的汉语空间隐喻分析

基于认知视角下的汉语空间隐喻分析 在我们日常使用汉语时,习惯将属于空间形状范畴的字词投射到非空间的关系与范畴当中,从而把握非空间的各种范畴与关系。因此,本文基于认知视角,以空间形状映射时间、范围、数量等隐喻形式为例,对汉语空间隐喻进行了简要分析。 标签:汉语空间隐喻空间概念空间性状 前言 在认知语言学当中,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认知、经历、思维甚至行为的基础,如同《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到的,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不仅存于语言,更存于思想和行为。我们赖以生存的行为与思维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来看就是隐喻方式的。 一、认知视角下的汉语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即是以空间概念范畴作为始发域,由空间域向其他目标域映射,从而获得引申与抽象意义的一个认知过程。汉语空间隐喻将一些空间性状或关系,投射到非空间的性状与关系上,使抽象与位置的概念更加具体,帮助人们熟知,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使其形成一种思维方式,能够将不相容的事物巧妙的建立联系。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试图了解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就是通过连续的观察、与其他人或事物交流等方式获得体验;其中最重要的体验过程就是在明晰人类在多维空间中生存躯体的体验。通过身体或器官去感受自身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直接认知空间性状,如前与后、里与外、上与下;时间一类的抽象概念,我们无法直接触碰,因此,通过汉语空间隐喻,更加准确的描述时间、数量、范围、状态社会关系等能够让我们对生存环境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知,空间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二、认知視角下汉语空间隐喻表现形式及分析 1.空间性状映射时间 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空间域的认知要早于时间与,由于空间域鲜明、具体的存在特点,人们能够直接通过身体体验就能得到准确的认知,而时间属于物质概念经历的一种形式,将空间性状映射到时间域,就能将时间概念很好的把握了。 人类思维中普遍存在一种特性,就是系统的利用空间域的概念与词汇,来帮助认知时间概念,较为常用的上与下关系,隐喻基础为:上是过去,下是将来。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推理过程,渗透到了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本文從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标签:隐喻转喻认知语言学 一、形式与功能 自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创立之后,形式主义语言学便成为语言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流派。形式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天赋论,把语言能力看成是人具有的一种生物属性,一旦接触了适当的语言事实就有一套语法演化出来。而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系统是适应人类的需要而发生、发展的,因此,语言现象的解释必须到语言的功能中寻找。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根本区别可以归结为对有机体之间的语言现象的强调,即强调人的谈话总是在相互之间进行这一现象,而非仅仅强调人能说话这一机体内的能力。因此,这一取向决定了两者研究中心的差异。 功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社会、认知、语用、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代表进行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全新的导向。它主要包括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这构成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认知语法主要用“象征单位”和“识解”分析语言的各个单位,从语素到句子。传统上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应用最广的修辞手段,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学语言现象。随着认知语言学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转喻和隐喻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过程。当代认知语言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影响着我们的知识结构。 二、隐喻的认知分析 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体系和认知方式,它已经渗透到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隐喻表达在词的层面上包括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等等。隐喻思维在语言学功能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隐喻的意义理解(语义和语用)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多义词的意义理解和新词的创造上。以多义词为例,相似性是隐喻的出发点,建立这种相似性的途径就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类在不同事物之间辨识或创造共享特征或联系的过程。因此,从根本上讲,隐喻是将一种事物理解和表达为另一种事物的认知过程。从理解的角度,隐喻思维对多个义项的发展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英语中“bank”一词,意义依次为:银行、河岸、赌本、道路拐角处的护堤。“银行”作为该词的基本义,含义是“安全之处”,由此引申发展,体现了隐喻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新词汇的创造过程也离不开隐喻思维,隐喻的认知本质在词汇的创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新

汉语中脸面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分析及其文化根源探究

汉语中“脸面”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分析及其文化根源探究 摘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特殊工具。传统的语言研究认为隐喻和转喻仅仅是修辞手法,然而,越来越多的语言及语言学研究者发现,它们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脸”是人体最为突显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基于“脸面”词汇的隐喻和转喻表达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注重面子文化的中国文化当中,这种表达极为常见。 鉴于“脸面”隐喻和转喻在汉语中使用的普遍性,作者在本文中对此类表达进行了分类分析,旨在探索其内在的文化根源。 关键词:脸面,隐喻,转喻,中国文化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不仅仅是文学语言中的修辞手法,更是人们日常言语中极为普遍的现象。Johnson和Lakoff认为,人们日常话语中的百分之七十都是隐喻性的,由此可见其重要性。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方式,是人类感知世界的认知工具。人们倾向于用自身经历来感知、构建抽象的概念,比如时间,情绪等。(Johnson,1987)近年来,人们发现,转喻也是基于人类经验而存在的,而且转喻对概念隐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基于人类的自身经验,因此人类的认知理解源于人体这一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体这一始源域在隐喻和转喻中发挥着有力的作用,从而在语义扩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般认为,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和《修辞学》中最先阐释了隐喻的内涵及其修辞功能。他认为,隐喻是某一事物在名称上的改变,也即是基于相似性,赋予某一事物一个其他事物的名称。(Aristotle, The Poetics)从他的定义可以看出,他将隐喻视为名词或名称上的改变。他的理论虽然提供了一个理解隐喻概念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未能解释隐喻使用的非规约性机制,他的理论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挑战。 1980年,Lakoff和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这标志着现代隐喻理论的开端。在该书中,作者对隐喻给出了两个定义:一、隐喻的核心就是用某一事物来理解和阐释另一事物;二、隐喻就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域—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Lakoff & Johnson,1980:117)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作者已经不再把隐喻当作单纯的修辞手法来研究,而是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也在很久以前就意识到了隐喻的重要性,言语交际中习语的频繁使用就足以证明。中国的《辞海》给隐喻的定义是“比喻的一种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密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合的关系”。这一定义充分阐释出明喻和隐喻的根本区别。 与隐喻不同,转喻是两个词之间基于衔接性的替换,在日常交流中也极为常见。Lakoff和Johnson认为,转喻是能够使人们通过与某一事物的关系来认知另一事物的一种言语手段。在古典修辞学当中,转喻被定义为基于某种物质的、因果的或概念的关联性,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的修辞手法。Kovecses 和Radden 认为,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一语言域内的一个概念实体为认

汉语时空前后的隐喻认知

汉语时空前后的隐喻认知 传统上,隐喻只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然而当代西方认知语言学理论使隐喻研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隐喻这一普通的修辞格便成了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这开辟了隐喻研究的新领域。该理论认为人类最初认识的是有形的、具体的事物,然后才能参照已知事物的概念去认识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像那些简单的、在我们日常身体体验中不断重复出现的结构,如某种空间关系“上下”、“前后”、“里外”等就是在最初人与周围坏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凭借人类特有的感觉和运动经验形成的。这些空间结构靠人体的动觉经验赋予意义,在人们的认知结构中非常清晰和具体,对人类具有最直接的意义,影射力极强。隐喻就是把这些具体清晰的结构凭借想象力从其空间始原域投射到非空间的目标域,籍以理解和描写各种无形的抽象的非空间结构和概念,比如说时间。Gluckberg、Keysar & McGlone 认为“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性,甚至说,人类思维的一个普遍特性,是系统地使用空间概念和词汇来喻指时间概念。”①然而国内对认知隐喻的研究则起步较晚。国内学者蓝纯认为该研究现在面临的主要课题首先是应该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系统做大量的基础研究,以求证明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中,抽象思维都是部分通过隐喻来实现的。其次是有关隐喻概念系统的普遍性或相对性。本文正是利用国外理论结合有关语言材料分析了汉语空间概念再到时间概念中的“前”、“后”认知及其特点,并以此来验证隐喻认知从具体到抽彖、从空间到时间这

一普遍的思维方式。 1.空间前后的认知 空间与人类的感觉系统直接相联,人类的感觉器官如视觉、触觉等能够直接感知空间。在人与空间环境长期互动过程中,人体感觉系统所经验的自身以及周围世界的空间关系构成了人类空间观念的最初起源。国外许多研究者认为人类的空间知觉先于时间知觉,是最早发展起来的能力之一。为了生存需要,人类不得不四处移动,正是这种向四周的移动,提供了空间方位感,形成了空间的表征。“前”、“後(后本字)”二字能够为我们提供直接的文字学证据表明前后观念的形成来源于人们的运动:“前”,甲骨文写作“”,从 (足),表示人的脚,表明其本义与人们走路有关,又写作“”,添加了“”(道路之象形),更说明了其空间运动的本义。“後”甲骨文的写法是“”,也从“”,只不过是其倒置“”,金文中又添加了“”之半,写法为“”,从“” 和都和走路有关。 在运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人类最初认知的空间结构是以自身为参照,依托于人体的。所以水平层面上的前后是相对的,要随着人体的不同朝向而变化,其感知器官所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为后。又因为人体生理结构的前后不对称,其感知器官如眼、鼻、口等都在前部,人类看、吃、闻等活动多涉及到前,而不是后,这就决定了其所认知的空间

认知视角下汉语成语的空间隐喻探究

认知视角下汉语成语的空间隐喻探究 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系统的主要成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折射出纷繁的社会生活影像。汉语成语中大量的空间隐喻,体现出空间概念与民族语言文化的完美融合,有着深刻的认知动因。 标签:成语空间隐喻认知 隐喻是指从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映射,前者称为始源域,后者称为目标域。本文所要论述的空间隐喻,是指由“上下”“高低”“前后”“里(中\内)外”等空间概念构成的隐喻。当这种空间隐喻被巧妙地用来构成成语时,所表现的事物的形象、地位、状态、等次、品质等方面就被赋予了空间性特征。 一、汉语成语空间隐喻的类型 空间隐喻,是指以空间域为始源域来构建其他非空间性的目标域。汉语的空间词汇系统,为空间隐喻的构建提供了语言素材,从而产生了大量由空间隐喻构成的成语。 (一)“上”“下”构成的隐喻 空间概念的“上”“下”表示空间位置的高低,但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便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掺入了人们的价值判断。“上”往往表示地位高、质地好、等次高、势头好等好的方面,“下”往往表示地位低、质地差、等次低、势头差等不好的方面。例如: (1)上善若水: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2)龙驭上宾:皇帝之死的隐讳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3)上根大器:佛家语,指具上等根器者,亦泛指天资、才能极高的人。 (4)俗下文字: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文章。 (5)目无下尘: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6)下愚不移: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 在前3个例句中,“上”指的是境界、地位、等次方面的优越;后3个例句中,“下”指的是质地、地位、等次方面的低劣。类似的还有“巴高望上、上篇上论、后来居上、蒸蒸日上”以及“墙高基下、不愧下学、折节下士、世风日下”等。

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一、本文概述 隐喻,作为语言学中的核心概念,不仅是修辞手段,更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英汉两种语言,虽然分属不同的语系,但在隐喻使用上却展现出了丰富的共性和差异性。本文旨在通过对英汉隐喻的深入对比研究,揭示两种语言在隐喻认知上的共性和差异,从而增进对语言、文化和认知关系的理解。 本文首先将对隐喻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包括隐喻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实际语料出发,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探讨英汉隐喻在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上的异同。我们还将结合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相关理论,深入剖析英汉隐喻认知的机制和动因。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英汉语言对比、二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等领域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研究,推动隐喻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为语言学、认知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贡献新的力量。 二、隐喻认知理论基础

隐喻认知理论是现代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语言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多个学科。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深层的认知机制,通过隐喻,人们能够理解和表达抽象概念,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在语言学领域,隐喻研究经历了从修辞学到认知语言学的转变。传统修辞学将隐喻视为一种修辞技巧,强调其装饰和美化语言的功能。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被重新定义为一种认知工具,是人类理解和表达世界的重要方式。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装饰,更是人类思维的基石,通过隐喻,人们能够将抽象概念与具体事物相联系,从而实现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心理学领域对隐喻认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隐喻理解和加工的心理机 制上。研究表明,隐喻理解涉及到多个心理过程,包括概念映射、意象联想和情感共鸣等。概念映射是指将隐喻中的源域概念映射到目标域概念上,从而实现对目标域概念的理解和表达。意象联想则是指通过隐喻触发具体的意象和场景,增强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感知。情感共鸣则是指隐喻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反应,增强对抽象概念的情感体验。 认知科学领域对隐喻认知的研究则更加注重隐喻与认知系统的关系。

隐喻认知在流行的单音节词语生成中的作用单音节词语

隐喻认知在流行的单音节词语生成中的作用单音节词 语 语言系统中的词汇对于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是极其敏感迅速的,它是语言三大要素中最活跃、发展变化最大的部分。而语言和社会向来都处于“共变”的状态之中,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为了适应时代和人们观念发展变化的需要,汉语词汇系统也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形式和新意义。当代流行的单音节词作为一个特殊的大类,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频频使用。“表(不要)、滴(的)、素(是)、泥(你)、汗(寒,还有一个意思表示敬佩)、顶(支持)、汗(尴尬)、吐(不喜欢)、倒(晕倒)、巨、暴、土、黑、炒、漂、宰、挺、刀、臭、炫、爽、衰、农、铁、牛、闪、晕、火、潮、铁、侃、爷、搓、傍、晃、混、逗、毒、耗、假、泡、贫、贼、甩、蹭”等等。 这些流行词语,一方面给人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增加了新的元素,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将对当代流行的单音节词语的生成中,隐喻认知的作用及其流行原因的规律方面进行初步的阐述。 现代隐喻理论把隐喻看成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理查兹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该理论同时还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是人的大脑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如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语言中的隐喻很大程度上产生于人们隐喻性的思维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或者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已知的事物。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我们便不难理解隐喻在以上阐述的单音节流行词语中的巨大作用了。

隐喻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和应用-2019年教育文档

隐喻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和应用 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隐喻的概念,将其看作一种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家将其视为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隐喻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形成概念、进行思维、做出推理具有至关紧要的意义。本文将隐喻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以期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 一、隐喻的定义及其研究焦点 (一)隐喻的定义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作用到另一个概念域,建立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以此喻彼,引彼喻此。隐喻由认知而起,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认知的发展,可见隐喻在人类认知和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隐喻理论研究的焦点 1.概念隐喻 Lakoff提出概念隐喻的理论,认为隐喻就是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通俗点说便是运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概念来映射一个抽象概念。例如:“戏如人生”、“人生如梦”、“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人的生命好像一条河”,其中“戏剧”、“梦”、“旅行”、“河流”是具象,也称始源域,“人生”是抽象,也称目

的域。隐喻就是将“戏剧”等始源域的特征一一映射到目的域“人生”上。 2.空间隐喻研究 空间隐喻是指以空间为始源域,通过将空间结构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赋予该非空间概念一个空间方位。人们往往将空间结构投射到时间领域,如将表示方向的“上”和“下”投射到时间领域“上辈子”、“下辈子”,“上一秒”、“下一秒”等。 二、隐喻与对外汉语教学 (一)隐喻与词汇教学 汉语的古诗词、歇后语、谚语、成语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可以说是隐喻现象的宝库。这些词汇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对第二语言习得者非常重要。 (1)基本范畴词汇教学 与人类联系最为密切,最早获得语言符号的词汇我们称之为基本范畴词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它不能再满足语言发展需要时,人们就通过已知的基本范畴域向未知事物和抽象概念认知域投射,为新事物命名、表达抽象概念。因此,基本范畴词汇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也拥有更多的隐喻用法。当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基本词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隐喻理论运用到词汇的学习中去。在教授时,要从学生熟知的饮食隐喻、人体隐喻、空间隐喻、时间隐喻、基本感情隐喻、基本颜色隐喻等几个领域开始。下面就以饮食词汇“吃”的隐喻化为例看词汇学习:

李白诗中“月”的隐喻探究

李白诗中“月”的隐喻探究 作者:郝洋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24期 【摘要】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具有普遍性和系统性。本文运用隐喻理论对李白诗中“月”进行探究,从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结构隐喻三个方面分析月的隐喻含义。探究得出,从方位隐喻看,“月”有地位、高贵、难得、人才的隐喻意;从本体隐喻看,“月”是人,是情感;从结构隐喻看,“月”是盘子、镜子、钩子、霜和雪。 【关键词】李白;月亮;隐喻;认知;诗歌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4-0230-02 李白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被称为“诗仙”,其诗歌亦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李白诗中的意象以“酒”和“月”最具代表性,也最能表达李白的情感。其中,诗中的“月”往往不只是天上的明月,而具有了其他的意义指向,“月”其他的意义指向是如何产生的、内在联系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可以用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进行探究,从认知角度进一步理解诗歌。 从研究现状来看,关于李白诗中“月”的研究,都是从文学方面,把“月”作为意象来研究的。语言学方面主要有刘海波、段成的《李白诗词中的概念隐喻研究》和张毅的《李白诗歌中的隐喻研究》,都是从概念隐喻理论出发、从李白诗歌整体进行研究。本文立足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对于李白诗歌中的“月”进行具体探究,以期对李白诗中“月”的研究多提出一种研究角度,加深对诗歌的感受力与审美。 一、隐喻理论与诗歌 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从一个认知域(来源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投射的认知方式。隐喻从根本上来说是概念性的,而不仅仅是语言现象,其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1]早在西方,已用隐喻理论分析诗歌,正如路易斯说:“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2]隐喻与诗歌是同质的现象,隐喻成了出现在整个诗歌中“说”和“诗意化”的工具,它不再是一种词汇现象,而是一种话语现象。[3]从隐喻角度对诗歌进行考察,是从更理性的角度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诗意性。对于中国的诗歌,其诗意性更强,表达的意义和感情也更加丰富,自然也可以运用隐喻理论进行探究。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Lakoff和Johnson将隐喻分为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本文就从这三大方面对李白诗中“月”进行隐喻分析。 二、方位隐喻

月亮女神:中英传统诗歌中月意象的一个认知隐喻

月亮女神:中英传统诗歌中月意象的一个认知隐喻 王璇 【摘要】The images of the moon have frequently appeared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English poems, which have been adopted by many well-known poets and contain profound metaphorical connotations. After the cognitive turn in linguistics, the meaning of metaphor is no longer restricted under rhetoric. Lakoff and other cognitive linguists deem the nature of metaphor as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ing one kind of thing in terms of another". In this sense, the poetic metaphors are thought as the prolongation of conventional metaphors, thus with no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After studying the images of the moon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traditional poems, a cognitive foundation in common mythological archetypes of "goddess" in both can be found. Through some parallel analyses, a cross-domain mapping from the source to the target can be formed to illustrate that a conceptual metaphor "the moon is goddess" functions as meta-coguition for the moon images, which accounts for an affinity of the moon images in poems across the two cultures.%月意象经常在中英文传统诗歌中出现,为许多著名诗人采用,具有深刻的隐喻内涵。语言学的认知转向后,隐喻的意义已不限于修辞学范畴。莱可夫(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此物理解和体验彼物",是人类根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诗歌隐喻被认为是常规隐喻的延伸,二者无本质差别。对中英文传统诗歌中的月意象进行梳理之后,不难发现这些意象的隐喻内涵有着共同的认知基础,即"女神"的神话原型。通过平行分析,建立起从源域到目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浅析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浅析 摘要:在当今世界,“汉语热”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原因除了源自汉语本身包含的实用性外,还与悠久厚重的中国文化所散发出的强大魅力有关。此外,要想学习好一门语言,对于该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必须要有足够的了解。本文以西方学者提出的隐喻理论为基础,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古代诗歌为材料,并以外国文化中“月亮”的常见隐喻作为对比,试图对“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表现出的隐喻意义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为外国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体会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意境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月亮;隐喻;文学作品   “月”文化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尤其是在汗牛充栋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月亮”为题材、意境、背景的诗词歌赋不可胜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明月皎兮,佼人僚兮”的优美诗句,“月亮”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想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对古代文学作品感兴趣的外国学生来说,了解“月亮”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所说对“月亮”的了解绝非仅限于外部的浅显认知,而是透过表面了解“月亮”所代表的意象,即“月亮”的隐喻延伸。所谓隐喻就是在传统的概念中叫做暗喻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跟明喻相对,① Lakoff和Johnson在其著作《Metaphor we live by》中从思维的认知方面又提出了隐喻的新概念。根据其理论,隐喻就是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用已知的具体事物去感受未知的抽象事物,并对后者的抽象意义进行描述,是一种思维及认知的方式。②这种思维方

式在体验委婉的中国文化及文学作品时非常重要,若是不理解莲花代表洁身自好,菊花代表淡然闲远,竹子代表气节铮铮,便不能读懂很多中国传承至今的诗词歌赋。中国自古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随处可见隐喻,隐喻烘托意境,意境带人入诗,入诗才能体会到作者或是忧国忧民,或是思乡情切,或是恬然自得的心境。中国人自小耳濡目染,对基本的隐喻都有大概的了解,但对于跨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很多事物所延伸出的中国文化是他们不了解和不理解的。本文就“月亮”这个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且诸多所指的事物为对象进行分析,并以外国文化中的“月亮”作为对比,试图归纳出“月亮”在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的基本所指,为进行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进行汉文化方面的教学时提供一些参考,更主要是为希望学好汉语,愿意接触中国文学的外国学生能更好理解中国诗词及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一些帮助。一月亮的认知特点隐喻是一种认知的思维方法,需要人的感官对于事物的体验,只有对具体事物有客观的感受才能体会其特点进而产生认知的拓展。我们要想理解“月亮”的隐喻性延伸,对“月亮”这个客观事物的本身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月亮进行直观感受:首先,是月亮的形状,月亮自初一至十五形态各异,总体分成满月和缺月,满月似盘,弦月如钩。其次,是月亮的颜色,月色皎洁、清冷,月光如水银倾洒大地,相比于太阳的热烈、阳刚、躁动,月亮更显婉约、阴柔、宁静。然后,是与月亮的有关的自然现象,月亮由新月到满月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月亮升降伴随潮起潮落。另外,还有月亮出现时环境,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