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推理过程,渗透到了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本文從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标签:隐喻转喻认知语言学

一、形式与功能

自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创立之后,形式主义语言学便成为语言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流派。形式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天赋论,把语言能力看成是人具有的一种生物属性,一旦接触了适当的语言事实就有一套语法演化出来。而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系统是适应人类的需要而发生、发展的,因此,语言现象的解释必须到语言的功能中寻找。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根本区别可以归结为对有机体之间的语言现象的强调,即强调人的谈话总是在相互之间进行这一现象,而非仅仅强调人能说话这一机体内的能力。因此,这一取向决定了两者研究中心的差异。

功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社会、认知、语用、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代表进行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全新的导向。它主要包括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这构成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认知语法主要用“象征单位”和“识解”分析语言的各个单位,从语素到句子。传统上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应用最广的修辞手段,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学语言现象。随着认知语言学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转喻和隐喻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过程。当代认知语言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影响着我们的知识结构。

二、隐喻的认知分析

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体系和认知方式,它已经渗透到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隐喻表达在词的层面上包括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等等。隐喻思维在语言学功能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隐喻的意义理解(语义和语用)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多义词的意义理解和新词的创造上。以多义词为例,相似性是隐喻的出发点,建立这种相似性的途径就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类在不同事物之间辨识或创造共享特征或联系的过程。因此,从根本上讲,隐喻是将一种事物理解和表达为另一种事物的认知过程。从理解的角度,隐喻思维对多个义项的发展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英语中“bank”一词,意义依次为:银行、河岸、赌本、道路拐角处的护堤。“银行”作为该词的基本义,含义是“安全之处”,由此引申发展,体现了隐喻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新词汇的创造过程也离不开隐喻思维,隐喻的认知本质在词汇的创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新

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人们要在认知领域找出新词汇来对其命名,于是隐喻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如计算机领域中的“information highway”(信息高速公路)、“mouse”(鼠标)、“download ”(下载)、“softlanding”(软着陆)、bottlen eck”(瓶颈)。由此可以看出,人们总是用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来了解认知抽象的、陌生的事物,这是自然的认知方式。

许多委婉语是通过隐喻构成的。委婉语的产生与语言禁忌有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歪曲认识,将语言与其所指混为一谈,引起恐惧、厌恶或人们不愉快感情的事物在语言中也不被提起,而是用委婉语来迂回的表示。因此,委婉语跟人们的认知心理有密切的关系。隐喻根据事物的特点,找出和禁忌物有相似特点的其他事物,通过比喻,转移听者的注意点,以使听者在头脑中唤起不同的认知意象,暂时阻断消极意象,降低对听话者的冲击来构成委婉语。比如,人际交往中,死亡是恐怖的,是被禁忌的,因此,汉族人在提到死亡时往往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说,某人“去了、永远离开了、长眠、与世长辞”等等。这里“离开”是把死亡比作旅行,一个旅行者永远离开一个地方,再也不会回来,可以映射一个人生命的消失。在英语中也是忌讳说死亡的,通常说“to be rest、sleep、go home、be in the heaven”等,以“rest”为例,是“休息”的意思,认为死者是永远的休息了,从而淡化了死亡的痛苦和恐惧以及其他不愉快的方面。“in the heaven”,在人们的宗教认知框架内,上帝是居于天堂的,那里有永恒的幸福和安宁,将死者说成是应天主的召唤进天堂安息,是对生者的安慰,是由隐喻构成的委婉语。此外许多科学定义、政治概念也是通过隐喻转换形成的。

三、转喻的认知分析

转喻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与隐喻紧密相关,但隐喻是一种投射,转喻是一种过渡。如“壶开了”“小眼镜今天在学校不开心”“铅笔断了”,分别是用“壶”来代替壶中的水开了,用“小眼镜”来代替戴眼镜的人,用“整体铅笔”来代替笔尖。由于他们分别是容器、凸现的意象、整体,因此显著度高于各自所代表的事物,从而进入交际领域。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在理想认知模型里以一个概念实体为参照点,为另一个代表认知目标的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或者通过凸现的部分来把握整体映射。其中转喻的替换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现实事物的替换,也体现在概念层次上。这样,通过对深层转喻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话语,完成交际。

转喻阻碍了人们的常识性记忆,一方面使语言鲜活简洁,另一方面造成了陌生化效果。陌生化是文学作品产生审美效果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文学作品中,转喻作为修辞手法被广泛应用。如《水浒传》中,景阳岗下的小酒店“三碗不过岗”的招牌,是典型的用容器代替容器内所盛物“酒”,这是一个明显的转喻,“碗”比碗中的“酒”显著,因此这种替代顺理成章。尤其是数字“三”与“碗”的结合,以数量词直接代替它所隐匿的名词,给人强烈的感觉冲击,凸现了酒的醇厚和卖酒人对自家酒的信心,无怪乎好汉武松要喝个一醉方休。又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用“黄”代替黄狗,“苍”代替苍鹰,“千骑”转喻随从的将士。“黄、苍”与“狗、鹰”在“物体—性状”这一认知模型框架内构成转喻。由于古典诗词有格律限制,追求韵律和

简洁,因此常常要运用显著特征的部分来转喻,所以这种手法是很普遍的。如诗词中常用“杨柳”代离别,“流水落花”代时间,“桃花”代心爱的女子等等。隐喻和转喻往往相互作用,他们的关系很复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许多文本很难分清究竟是转喻还是隐喻。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国风·桃夭》),春光中盛开的桃花与容光焕发的新嫁娘之间存在相似性,也可以说直接用桃花代替新嫁娘。总体来说隐喻是一种理解手段,转喻是一种指代手段。目前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正在向纵深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形式主义语言学一直是语言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流派,形式主义语言学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另一方面,语言的形成发展与人类的认知密不可分,同时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又促进了人类认知的发展。隐喻和转喻充斥着我们的日常交际,从认知角度来对这两种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重新做进一步的审视,重视语用、语境、认知等语法以外因素对语言结构的制约和促进作用,无疑对语言研究和言语交际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胡壮麟.韩礼德的语言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

[2]邓敏.浅议转喻的认知语用理据[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3]徐烈炯.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J].外国语,2002,(2).

[4]李勇忠.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J].外国语言文学,2003,(4).

[5]李勇忠,方新柱.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转喻的语用功能[J].山东外语教学,2003,(3).

[6]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8]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9]赵春能.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比较[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10]徐海英.汉语词义引申中的隐喻和转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王萌邯郸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056038)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属性研究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属性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 词汇也成为当代语言学中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探讨网络词 汇的隐喻和转喻属性。 一、隐喻与转喻 隐喻和转喻是两个重要的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是指通过暗示、比较等语言手段,将 某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相提并论,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意义。例如,常说“心如铁石”, “班门弄斧”等。转喻则是指将一个概念或者意义从本义转化为另一意义的过程,例如,“黑夜”在本义中指的是一天中光线暗淡的时间段,但是在转喻中则指的是一种阴暗、恐 惧的氛围。 二、网络词汇的隐喻属性 网络词汇的隐喻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象隐喻 网络词汇中的很多词汇都是由形象隐喻得来的,例如,“网红”一词就是由“红”代 表着被人们追捧、受欢迎的意思,再加上“网”这个词汇,形成了“网红”的新意思。类 似的还有“养眼”、“口感”等词语。 (二)比喻隐喻 网络词汇中也有很多比喻隐喻,例如,“口胡”一词,其实就是简化自己为一个“口”,来比喻说话跟牛一样东拉西扯,没有道理。类似的还有“自闭”、“膜拜”等词汇。 (三)衍生隐喻 网络词汇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派生出新的含义,这种现象叫做衍生隐喻。例如, “内鬼”一词,在本意中是指在同一组织中保密服务的人员,但是在网络语境中却又出现 了“内鬼”指的是替别人照看宠物、家庭的人员。 (一)夹杂转喻 夹杂转喻是指在一个词汇中同时包含了多种含义,其中一个含义通过转喻得来。例如,“稳”这个词,从原始意义出发主要表达事情很平稳、不会变动,但是在网络语境中,又 加入了对赞美物品的含义,同时存在夸大和赞扬的情感。 (二)引申转喻

隐喻和转喻中认知突显的对比分析

隐喻和转喻中认知突显的对比分析 一、引言 传统修辞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一种修辞现象,没有清楚地界定隐喻和转喻的概念范围。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两种不同的认知过程,隐喻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类事物,其主要功能是理解;转喻主要实现其所指功能,即用一个概念实体来替代另一个概念实体。国内外一些学者(如蔡晖;束定芳;刘正光;John A.Barnden等)从隐喻和转喻的理据来源、结构和功能、运作机制、区分标准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从认知突显角度出发,基于隐喻和转喻产生的认知理据,对隐喻和转喻思维形成中的认知突显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 二、隐喻与转喻的认知理据 赵艳芳认为,隐喻的形成是基于两事物间的合成相似。在隐喻结构中,将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相提并论,是因为在认知领域人类对其产生了相似联想。即隐喻是以事物间的相似性联想为心理基础、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认知方式。例如: (1)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在例(1)中,施喻者将“运动员”喻为“离弦的箭”。前者属于人的范畴,后者属于工具的范畴。“离弦的箭”具有速度极快的特点,在赛场上奔跑的运动员其速度也非常之快,施喻者将这两个不同事物的特点进行了相似性联想,将事物的特点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了另一个认知域,从而构建了这个隐喻。然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是绝对的,相似性是相对的,这种相似性关系并非纯粹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共同点,而是通过认知主体对事物的主观感知加上对事物本身的客观特征或特性的融合而构成的合成相似。 与隐喻不同,转喻是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型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的认知过程。因此,转喻的两个主要特征是邻近性和突显性。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转喻是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一个突显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在转喻中转体和转喻目标是一种替代的关系,转体代表了本体的某一典型特征。例如: (2)White hair should be respected. 从例(2)可以看出“白头发”被用来替代“老人”。“白头发”是“老人”的鲜明特征之一,相对于“老人”这个整体,“白头发”是突显的、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提及这一特征,听话者自然能联想到“老人”这一转喻目标。

转喻与隐喻

转喻与隐喻之相关概念剖析 转喻(Metonymy)是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密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转喻是认知的一个基本特征,人们利用某事物熟知的或容易感知的方面来代替该事物整体或其他方面。一般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不是无限的认知数据库,对事物认识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事物用一个准确的术语或专有的解释去描述,而是通过大脑的创造性,把自己已有的认识与面临的新的认识对象结合起来,加以对照,找出公共的特性,用旧有的思想去解释、认识眼前的新事物,这种用一事物去指称另一相关的事物就叫做转喻。 凸显原则: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更加容易注意到事物的典型特征,也就是认知心理学中的凸显原则,而转喻就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这一凸显原则。一个事物、一件事情往往都是复杂的,具有很多属性,而人在认识的过程中最容易被该物最突出的、明显的、容易记忆和理解的、留下深刻印象的属性所吸引,即凸显性。立足于这一突出的特性,我们就会以其为参照点,在该领域内(或同一认知模式里)激发另一成分。同时也可以说,,转喻是一个思维过程和投射过程,是一种描述事物的修辞方法,就是把抽象的思维概念具体化的过程,只是这一过程是前一事物对照引出后一事物,从原有的经验结构、认知思维到语言表达的结果。

关联原则:转喻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现象,其实质上是一种联想认知,遵循关联原则,也就是要理解转喻就必须依靠语用推理。例如:He is fond of the bottle.他喜欢喝酒。用bottle装酒的瓶子,表示wine酒,二者之间有相关联性,用容器代表了所装的物体。这种例子是相当多的,如:head头代指动物的数量,刀剑代指战争等等。这种关联性往往能帮助我们表述认识的更多的事物,但人的认识又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所以就会有从A→B→C的关联渐递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转喻具有临时性(对突然间面临的事物即刻做出解释)、创造性(思维的创造)、转借性(用A的特征指代B)、开放性(认知领域很广泛)、和多维性(所选择的属性方面)。 转喻的类型:①以部分代整体,如:The company needs more creative heads.②以地点代替机构,如:The White House’s current occupant is Barack Obama.③以地点代替事件,如:Watergate(水门事件) changed our politics.④以机构代替负责人,如:China and America attended the meeting.⑤以产品出品人代替产品,如:李宁代指“李宁”体育名牌⑥使用物体代替使用者,如:The buser are on strike.⑦控制者代替被控制者,如:Nixon bombed Hanoi.⑧容器代替物体,如:I’ll have a glass.(再来一杯)。 转喻作为一种语言创新运用的重要方式,它大大的提高了语言现有词汇的使用效率,增加了语言的内涵,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使语言富有趣味性、审美性、形象性、简洁性和经济性,同时,也扩大了我们的认识领域,促进了对新事物的有效了解。

转喻与隐喻的概念及其两者的关系-心理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转喻与隐喻的概念及其两者的关系-心理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隐喻和转喻的概念 从人类社会的语言实践来看,在日常的交际语言及诗词歌赋中都会运用隐喻或转喻来表达感情。从认知语言学来看,它不仅是人类表达语言的主要表现,也是最为基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更是扩展词义的实现要素。通常来讲,隐喻以及转喻都被视为修辞学中的两种手段,之前的主流语言学家将隐喻与转喻划入到语言异体形式。但是,从认知语言学来看,隐喻以及转喻表达属于人类语言表达现象,也应将其纳入在语言研究中。它们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两种最基本的语言认知方式。 语言学在解释语言时运用了与众不同的理论,认为隐喻和转喻是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效途径,并且在日常生活的语言沟通

以及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隐喻将相似性当成了自身的认知基础,从而为人类认识宇宙万物以及自身之间搭建关联域。 而且出现了两个有密切关联的概念域,其中之一为始源域,也可以被称作始发模型,其二为目标域,也可以被叫做目的模型.目标域或始源域在形成关联是相互而存在的,而且分别形成了各种的概念网络体系,包括了人类在认知该事物之前的经验以及概念。从隐喻来看,目标域以及始源域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形成了关联,它的决定性因素是人脑中的认知语境。人类系统化的认知结构形成了认知语境,它涵盖了语言上下文、直接场合、社会心理表征以及知识等。与目标域(本体)相对比而言,说话者或听话者要要更为熟悉隐喻的始源域(喻体)。但是,在二者形成关联以及发生互动反应的过程中,就很容易激活与日常观念相关的联想系统。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人们通常比较熟悉的事物映射到人们不太熟悉的事物上(在结构与内容方面)。这样一来,隐喻就可以为人们深入把握目标域的特点以及结构提供较大帮助,人类的认知功能也因此而形成。隐喻在此过程中具有创造性、能动性特征的过程,它表现为人们利用所熟悉的事物,从而不断认识、把握未知事物,深入理解已知事物的活动。从此处可以看出,隐喻这种独特的认知结构系统涵盖了动态以及静态特征两种。在这两个个概念域基础之上而机械能的关联与投射活动,使得人们能够更为深刻地认识人类社会自身以及外部世界。以下用实例说明:(1)论争是战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推理过程,渗透到了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本文從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标签:隐喻转喻认知语言学 一、形式与功能 自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创立之后,形式主义语言学便成为语言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流派。形式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天赋论,把语言能力看成是人具有的一种生物属性,一旦接触了适当的语言事实就有一套语法演化出来。而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系统是适应人类的需要而发生、发展的,因此,语言现象的解释必须到语言的功能中寻找。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根本区别可以归结为对有机体之间的语言现象的强调,即强调人的谈话总是在相互之间进行这一现象,而非仅仅强调人能说话这一机体内的能力。因此,这一取向决定了两者研究中心的差异。 功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社会、认知、语用、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代表进行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全新的导向。它主要包括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这构成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认知语法主要用“象征单位”和“识解”分析语言的各个单位,从语素到句子。传统上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应用最广的修辞手段,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学语言现象。随着认知语言学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转喻和隐喻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过程。当代认知语言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影响着我们的知识结构。 二、隐喻的认知分析 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体系和认知方式,它已经渗透到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隐喻表达在词的层面上包括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等等。隐喻思维在语言学功能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隐喻的意义理解(语义和语用)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多义词的意义理解和新词的创造上。以多义词为例,相似性是隐喻的出发点,建立这种相似性的途径就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类在不同事物之间辨识或创造共享特征或联系的过程。因此,从根本上讲,隐喻是将一种事物理解和表达为另一种事物的认知过程。从理解的角度,隐喻思维对多个义项的发展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英语中“bank”一词,意义依次为:银行、河岸、赌本、道路拐角处的护堤。“银行”作为该词的基本义,含义是“安全之处”,由此引申发展,体现了隐喻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新词汇的创造过程也离不开隐喻思维,隐喻的认知本质在词汇的创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新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隐喻(metaphor)是一种认知方式,通过将一种概念或对象与另一种概念或对象相比较,来传达一种意义。隐喻通常被视为是基于语言的,但事实上,它也可以跨越多种感官模态(modalities)进行表达。多模态隐喻(multimodal metaphor)涉及到将语言、图像、声音等多种感官模态结合起来,来传达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意义。 多模态隐喻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实现,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图像和文字的组合来表达。例如,一张图片中的人物可以被隐喻为一个特定的概念,而图像中的背景则可以传达另一个概念。这种组合可以进一步丰富隐喻所传达的意义,因为它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对比。 除了图像外,声音和其他感官模态也可以用于多模态隐喻。例如,一段音乐可以传达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可以与语言中的概念相对应,从而形成多模态隐喻。声音和图像的结合也可以产生强大的效果,例如电影中的音效和配乐可以帮助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多模态隐喻的另一个例子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应用,它提供了一个更加沉浸式的体验。虚拟现实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触觉等多种方式模拟真实情境,并与语言和文本结合使用。这种组合可以产生更加深刻和真实的认知体验,从而更加有效地传达隐喻所携带的意义。 多模态隐喻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教育领域,特别是在较弱的受众中,例如孩子和认知障碍者中。多模态隐喻可以通过组合多种感官模态来促进学习和理解。例如,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组合来解释一个概念,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它。此外,多模态隐喻还可以帮助记忆,因为它们提供了多个感官通道来回忆和记忆。 总之,多模态隐喻是一种强大的认知方式,它结合了多种感官模态来传达更加深刻和丰富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概念,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隐喻的应用领域还会继续扩展。

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模式、分析与应用

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模式、分析与应用 杨波张辉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 (本文原载《外语研究》2008年第5期) 1.引言 作为人类主要认知识解(construal)和思维方式的隐喻和转喻常常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Jakobson(1960:370)认为,诗歌中存在着相当的融合,“相似性被附加到了邻近性上,转喻带有一点隐喻性,而隐喻带有几分转喻的色彩”。李国南(2001:161-164)也指出,人类的思维过程是极为复杂微妙的心理过程,“邻接联想”和“相似联想”可能交织在一起,同一词项可能兼而有之,例如“笔战”、“蛾眉”和“paper war”、“egghead”。所以,有人认为转喻和隐喻的相互关系就好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存于同一个语言表达形式中,或者共存于隐喻-转喻连续体中,而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国外的认知语言学家非常重视隐喻和转喻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几种相互作用模式。本文从隐喻-转喻连续体入手,然后述介几种主要的相互作用模式,并讨论这几种模式在汉语熟语研究中的应用。 2.隐喻和转喻的基本关系和连续体 2.1转喻是隐喻的基础 要研究隐喻和转喻的相互作用模式,首先有必要重申我们在前一章中提出的关于二者在人类基本认知模式中的基础性地位问题,且转喻甚至比隐喻更为基础。在Lakoff & Johnson(1999)的专著中,转喻被用来解释我们的文化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隐喻的本质,如TIME IS SPACE,因为时间和空间之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的相互联系(correlation),这种联系使得这两个存在根本区别的认知域之间系统性的映射成为可能。Grady(1997)进一步指出,很多概念隐喻都可以用经验中的相互联系来解释。还有学者认为在隐喻与转喻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共同关系,隐喻(如管道隐喻)中深深埋藏着一个或者更多的

汉英习语中隐喻和转喻及其界面的认知对比考察

汉英习语中隐喻和转喻及其界面的认知对比考察 本文所指隐喻和转喻界面即隐喻和转喻的互动。Geeraerts(2002)的棱柱形模式(The Prismatic Model)指出两者的互动有三种形式:连续发生、并行发生和交替发生。本文试图通过该模式中的三种互动形式,考察汉英对等习语隐喻义产生的认知过程及隐喻和转喻的界面问题。 标签:汉英对等习语隐喻转喻界面棱柱形模式 一、引言 习语的语义整体性、搭配固定性及语法不规则性使其成为学者竞相探讨的话题。人们大体从两个视角——传统视角及认知视角对其进行研究。早期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习语特征、分类、来源及翻译等,国外学者主要考察不可分割性、生成性、交际功能及理解过程。传统视角的习语研究虽具重要作用,但其未曾深刻探讨习语的认知过程。认知语言学指出习语可拆分性,并通过隐喻、转喻对其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在习语义产生过程中,人类两种最基本的认知方式——隐喻与转喻并非相互独立,而通常是相互作用的。 二、理论背景 (一)柱形模式 Geeraerts(2002)提出的“棱柱形模式”旨在解释熟语或习语(idioms)和复合词(compounds)的语义。首先要对“组构性”(compositionality)、“同构性”(isomorphism)以及“理据性”(motivation)进行区别。就组构性而言,可从动态及非动态两个角度进行理解。前者认为组构性是一种基于组成成分的语义派生过程(Geeraerts,2002:45);后者则强调词语整体语义与组成成分语义间的一一对应关系。Geeraerts将动态的观点仍称为组构性,将非动态的观点称为同构性。Geeraerts又提出组合性非派生性与聚合性非派生性的区别,后者是指从词语字面义到比喻义的语义扩展的透明性。从字面义到比喻义间的过渡是不透明的,无法根据字面义派生出其比喻义,其“理据影像”(image)已经丧失。这种派生性称为理据性(张辉,2008:6)。由于该模式形状像棱柱,故称其为棱柱形模式。Geeraerts假定每个习语只包含两个词汇,下图中的上下三条聚合线为理据性,前后两个三角为组合同构性。 图1:棱柱形模式 (二)三种互动形式 Geeraerts(2002:454~461)区分了3类隐喻和转喻的互动:连续发生;并行发生;交替(interchangeably)发生。连续发生指复合表达的语义到比喻义包含两个语义延伸,但本文只讨论隐喻、转喻先后发生的情况,而剔除两个转喻先

浅析隐喻与转喻

浅析隐喻与转喻 不管是语义学还是语用学,隐喻和转喻都随处可见,是相当重要的手段,这两个概念既可以理解成词义的派生手段,也可以理解成理想认知模型,接下来我们就这两个概念具体讨论其含义,分类和异同。 在《简介》一文中,把隐喻看做像似性的一个子范畴研究,Peirce符号三元组合的概念其中一类是图像,指示和象征,可以解释为跟其他某物相似从而代表这一事物的事物即可成为图像,这里把隐喻归于图像符号所分的三小类之一来理解(映像符,拟像符,隐喻符),隐喻代表着最高,最抽象的像似性,描写一事物跟他事物的平行关系从而体现出被描写事物的代表性特点,例如Language is a road map of a culture.(It tells you where its people come from and where they are going)。从语义学词义的层次来看,隐喻属于派生层,通过比喻、类推、联想、想象等手段完成。He is a pig.他简直是头猪(他是一个像猪一般的人。猪这个词有派生出比喻一个人肮脏,好吃懒做之义)。 文中把隐喻像似性分为语法隐喻,约定俗称隐喻和诗歌隐喻三类,我觉得最值得一提的是诗歌隐喻,正是因为这种可以类比想象的“由此及彼的运动”让诗歌语言富有魅力,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增加了诗歌语言的耐读性,例如张爱玲《谈音乐》中“南美洲的曲子,如火如荼,是浪漫的春天的吵嚷”,由想象构成了纯粹的情感宣泄的空间。约定俗成隐喻也有很多,例如:life is a game. 语法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把事件、活动、情绪、思想等转化为实体(entity)(Lakoff & Jonson,1980)。语法隐喻不是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例如,(1)The brakes failed. (2)brake failure,其中的the brakes是表示参与者的名词,failed 则是表示物质过程的动词,但在(2)中句子转化成了名词短语。 接下来我从四个方面来简析我对转喻的理解。一,转喻是用某物的一个部分或一个因子来代表其整体。例如.Grey hairs should be respected.老人应受到尊重(用grey hairs白发,表示old people老人);二,语言是认知的一个有机组成,对语言结构的描写必须表明其认知过程,Lakoff认为转喻是认知的一个基本特征,通俗的说即人们用一事物来指称另一个相关的事物就是转喻。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的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例如:樱花在冷风细雨中凋谢。这里说的是2002年世界杯日本队输给了土耳其队,众所周知樱花是日本的国花,用樱花来替代日本队抓住了日本的这一凸显特征,“樱花”从具体的一种花卉空间转指日本国家男子足球队心理空间,体现了概念整合的理论。三,转喻是是抽象概念具体化的结果,其思维过程具有高度凝练性和创造性,例如:Digging your own grave,这里掘坟墓值得是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在干蠢事(将抽象的行为和后果具体化为掘坟墓)四,转喻是一种联想认知,必须通过语用推理来理解,转喻从本质上就是一种语用推理。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笔要比剑更锋利。我们可以推理出pen笔,表示article文章,通过剑的锋利说明文章的影响力大。

英语饮食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分析

英语饮食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分析 郑家芳 【摘要】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修辞现象,更是认知思维方式。隐喻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认知活动。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过程。隐喻和转喻理论为词义演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机制在英语饮食词语的语义延伸中起着重要作用。%Cognitive linguists assume that metaphors and metonymy are not only figures of speech, but also two thinking patterns of human beings. The essence of metaphor is to understand and experience one kind of thing in terms of another. Metonymy is a cognitive process in which one conceptual entity provides mental access to another conceptual entity within the same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The theory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offers a new persp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 of lexical meanings. The cognitive mechanisms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semantic extension of the English cooking vocabulary. 【期刊名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25)007 【总页数】4页(P93-96) 【关键词】隐喻;转喻;饮食词语 【作者】郑家芳

新闻语言隐喻和转喻运用与作用

新闻语言隐喻和转喻运用与作用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中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语言形式之一,也是新闻与读者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在新闻报道中,语言的表达方式非常重要,而语言表达中的隐喻和转喻更是构成了新闻语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运用对于塑造新闻形象和传递信息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隐喻与转喻的定义 隐喻和转喻都是一种将具体的东西或事物通过语言的修辞手法表达成抽象的符号和形态的过程。 隐喻是以映射关系为基础,通过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似特点,将一个概念“隐喻”为另一个概念的表达形式。例如:把一个人 比作一只鹰,给人一种快速、敏捷的形象感受。 转喻是以一种崭新的意义关系为基础,通过比喻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将一个概念“转喻”为另一个概念的表达形式,使 得读者对新闻事件产生新的理解和呈现。例如:把膝盖比作鼓动的旗帜,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意念,更生动、富有感染力。 二、隐喻和转喻在新闻语言中的运用 1. 丰富表述方式 隐喻和转喻的表述方式可以丰富新闻的表达形式,通过响亮、生动的语言形式,让读者对事件和信息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和理解。例如:“这场比赛就像火焰山上的七情上山,场上的 双方为了争夺胜利简直像是毒蛇纠缠”。 2. 增强情感表达 隐喻和转喻在新闻事件中多有情感暗示,可以通过暗示和抒发情感来增加新闻的热度,渲染新闻的气氛。例如:“泪水 洒满了全场,持枪警察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和平最终战胜了暴力。” 3. 带动新闻热点 隐喻和转喻通过精准的表达方式可以带动新闻热点,对事件进行深入的解读,让读者对事件产生高度的关注。例如:“‘金色五秒’的突破,不仅仅是一场跑步比赛,更是体现了奋力向前,永不言弃的人生信念。这场比赛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4. 加强语言感染力 隐喻和转喻运用让语言更富有感染力,以富有鲜明性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更容易产生耳目一新、感情共鸣的效果。例如:“他们像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队员,像周游世界的旅人,像还没有终点的长跑选手,我们为他们的探索之旅喝彩。” 三、结语 新闻是新闻机构向读者传递信息、记录历史的一种形式,新闻语言作为最为基本的表达形式,隐喻和转喻的运用可以让新闻语言更生动、更感染力、更引人入胜。随着社会的发展,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隐喻和转喻作为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对于人类语言和思维活动起着重要 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多模态研究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在认知过程中 的作用。本文将从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入手,探讨其对人类认知过程的影响。 一、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概念 隐喻是指用一种事物或概念来指代另一种事物或概念的修辞手法,通过暗示和比喻的 方式来传达信息。转喻是指用本来具有某种含义的词语或短语,来指代与其相类似或相联 系的新概念或新词语,通过这种方式来传达信息。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则是指在多种感知模 态下运用隐喻和转喻来传达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方式。 1. 视觉隐喻和转喻 在视觉感知中,人们常常通过图像、图表和符号等形式来传达信息。视觉隐喻和转喻 通过视觉图像的比喻和暗示,来传达抽象概念和情感体验。用火焰的形象来隐喻热情,用 花朵的形象来转喻美丽。在广告、设计和艺术作品中,视觉隐喻和转喻被广泛运用,通过 视觉形象来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这种形式的认知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抽象概 念和情感,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对于人类认知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多模态隐喻和转喻 可以丰富人们的认知体验。通过不同感知模态的运用,隐喻和转喻可以在视觉、听觉和触 觉等方面传达信息,使人们从多种感知角度来理解和感受抽象概念和情感体验,促进认知 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可以提高人们的信息处理效率。通过多种感知方式 的联合运用,隐喻和转喻可以使信息更加直观、生动和易于理解,促进信息的记忆和传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可以促进人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多种感知方式的结合运用,隐喻和转 喻可以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促进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表达。

(2)莎士比亚作品中的隐喻、转喻认知识解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隐喻、转喻认知识解 摘要:本文简要地叙述了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观,从认知角度通过实例对莎士比亚作品的隐喻、转喻的识解进行分析,以期使读者能更准确地理解其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隐喻;转喻;莎士比亚;认知识解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牛津英语词典(OED)引用了三万多条来自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句子来解释英语词汇的意义,其主要条目中的大约1900条的第一引语来自莎士比亚作品。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指出莎士比亚创造了大约1800个英语单词和短语。莎士比亚作品不仅丰富了英语的词汇,而且他的作品处处充满隐喻、转喻,而这些充满隐喻和转喻的语言不仅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作品中人物的个性,而且也扩大了英语词汇的内涵,通过对莎士比亚作品中的隐喻、转喻的认知对比研究,可以加深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理解,也能为莎士比亚作品的中文翻译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材料。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莎士比亚作品中的隐喻、转喻的识解作一探讨。 2.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观 认知语言学是在反对以生成语法为首的主流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Experientialist或称体验主义)或非客观主义的经验现实主义哲学。其经验主义认知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embodied),即用来连接概念系统的结构来自于身体经验,并依据身体经验而有意义;(2)思维是想象的(imaginative),因为那些不是直接来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的结果,这种想象力也是不能脱离形体的,因为隐喻、转喻和心

理意象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3)思维具有完型特征(gestalt properties),因此不是原子的。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工具” (F.Ungerer,2001:114),在日常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隐喻的认知基础在于“相似”。这种相似性在人与宇宙万物之间建立起关联域(耿占春,1993: 5),形成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称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 而F. Ungerer 称之为“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一个我们称之为始源域( source domain )(喻体)或称“始发模型”(source model)),另一个我们称之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 )(本体) 或称目的模型(target model)。始源域与目标域形成关联之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自在的概念网络体系,包含着人。 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模型中进行的映射,即同一认知模型中的一个范畴被用来代替另一个范畴。因此,转喻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用一个范畴去激活另一个范畴,这样后者就得到了突出。 心从理学角度出发,转喻是被激活的在场的概念替代不在场的概念,在场的信息蕴涵不在场的信息。不在场的信息依靠解读者启动默认的概念结构来证明和宣告自己的在场。在场的不具有绝对的优先权,它总是与不在场的相关联。在场的和不在场的相互依存。我们认为,人类概念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网络式的相互关系是转喻得以实现的前提。(黄,2007)当概念结构中的某些概念被激活时,与它邻近的概念也有可能随即被启动,正是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人类的转喻思维得以顺利进行。Langacker (2007)精辟地总结了转喻产生的心理学动因:“代体之所以能够代替转喻目标,是因为突显、易感知的代体能提供了解转喻目标的心理通道或激活转喻目标”。换句话说,转喻是通过一个显在的心理实体跟另一个潜在的 1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隐喻和转喻是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通过比喻来表达抽象概念或者是情感,从 而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和感人。隐喻和转喻可以说是表现人类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情感。在认知 科学领域,隐喻和转喻也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 记忆信息,提高学习的效率。本文将重点讨论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以及它们在语 言理解和认知科学中的重要作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隐喻和转喻的定义。隐喻是指用一个概念来说明另外一个概念,它 隐藏或者隐晦地表达了一个观点。“他是一颗明星”中的“明星”就是一个隐喻,它表示 此人在某方面表现出了与明星相似的特质。而转喻则是通过比喻将一个概念转换成另外一 个概念,以表达作者或者说话者的情感和意图。“他是一座山”中的“山”就是一个转喻,它表示此人在某方面表现出了与山相似的特质。 多模态隐喻转喻是指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利用多种感官的信息来进行隐喻和转喻的认 知活动。这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的信息,这些感官信息都可以用来构 建隐喻和转喻的形象和场景,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在诗歌中作者可以通 过视觉和听觉的描绘来表达情感,比如用“红色的夕阳”来表示爱情的美好,用“悠扬的 琴声”来表示心灵的安宁。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在语言理解和认知科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 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由于多模态隐喻转喻结合了多种感官的信息,人们可以更加 深入地体验和感受语言中隐喻和转喻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从而更加容易地记忆和理解这 些信息。多模态隐喻转喻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在隐喻和转喻中加入多种 感官的信息,可以使语言更加形象和生动,从而更好地吸引读者或者听众的情感和想象力。多模态隐喻转喻也可以拓展人们的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通过将多种感官的信息融入隐喻 和转喻中,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语言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想象,从而使认知更加 全面和丰富。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也在教育领域中找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者可以通过设计 多模态的教学材料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来呈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多模态隐喻转喻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更好地 掌握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多模态隐喻转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语言理解和认知科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拓展认知能力和情 感体验。在教育领域中,多模态隐喻转喻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

形状量词隐\转喻同现的认知分析

形状量词隐\转喻同现的认知分析 形状量词是量词的一种次范畴,事物凸显于其上的外在特征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借用概念合成理论,对汉英语形状量词隐、转喻同现的认知现象进行探析,并指出:在形状量词隐、转喻同现的认知机制中,隐喻和转喻构成了一种连续统,在这种连续统中,形状量词的隐喻构成了其进一步转喻的基础,并最终形成了隐、转喻同现的认知机制;建基于形状量词隐喻和转喻认知构建的隐、转喻同现认知机制,其概念合成最为庞杂,互相映射的三重输入空间、从属于一个上位类属空间的三个次类属空间与合成空间一起构成了一个极为典型的多重空间概念合成模式。本文认为,汉英语言中之所以出现形状量词隐、转喻同现的量词使用现象,是因为认知主体思维的连贯性、相通性、相融性以及客观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关联性所致。 标签:形状量词隐、转喻同现概念合成 一、引言 所谓形状量词,是指用来计量并描述有形事物形状的量词(王文斌,2009);所谓“形状量词隐、转喻同现”,是指一个形状量词结构中同时蕴含隐喻和转喻。汉语和英语中均存在形状量词隐、转喻同现的使用现象,如汉语中的“一峰骆驼”“一口锅”“一面鼓”和英语中的“a joint of bamboo”“a blade of grass”“two cloves of garlic”等。本文以概念合成理论为支撑,对汉英形状量词隐、转喻同现现象进行认知分析。我们的工作假设是:汉英形状量词隐、转喻同现现象中隐喻和转喻的连续统关系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关联性以及认知主体合成多个空间概念的能力所致。 二、概念合成理论 基于Lakoff & Johnson(1980)所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的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是以Fauconnier为代表的语言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意义构建理论。该理论是关于对语言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的系统性阐述,其宗旨就是试图揭示隐喻及一般言语意义在线构建(on-line construction)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王文斌,2007:35),包括互相映射、互相作用的四个抽象心理空间,即两个输入空间(InputI and InputII),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合成空间(Blend)。概念合成的认知运作程序首先是两个输入空间所共享的常见结构和组织被投射到类属空间;同时,这两个输入空间发生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并有选择性地投射到合成空间,由此在合成空间里经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这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的交互作用而产生新显结构(emergent structure)。汪少华(2002)指出,概念合成是人们进行思维和活动,特别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的一种认知过程。在这个认知思维活动中,很可能具有两个以上的输入空间,各输入空间相互联结,就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概念合成网络。Fauconnier &Turner(2002:279)认为,多空间的概念合成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各输入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